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蒙古大軍為什麼征服越南

蒙古大軍為什麼征服越南

發布時間:2023-04-18 23:51:50

『壹』 蒙古帝國曾橫掃亞歐大陸為什麼拿不下越南

1000年前,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南征北戰,橫掃整個歐亞大陸,攻佔了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國,可以說是戰無不勝。與強大的蒙古帝國相比,越南在當時只是中國的附屬郡縣國。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渺小的國家,卻讓蒙古屢屢戰敗。原因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三,蒙古帝國征戰沙場多年,征服了許多強國,對於越南這個渺小的國家根本不放在眼中,難免有些輕敵。希望速戰速決的蒙古帝國,後續糧草、物資供應不足,使得許多士兵病死、餓死。最終無法取得勝利。

此外,蒙古進攻越南之時,正是越南國力鼎盛的的時候。越南士兵藉助氣候和地勢猛烈反擊,最終得以守護國家。

『貳』 元朝蒙古大軍三次出兵,為何都未征服小小的越南

元朝出征越南慘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是由多種復雜因素交織的結果,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自然地理環境和元朝國內狀況。在我國歷史中,元朝經濟也算是較為發達,但是最後卻連小小的越南都難以征服,難道是因為自身實力的不足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其次,越南地區的地形條件較為復雜,山地高原交織在一起使得該地區易守難攻。而蒙古軍隊擅長馬術,馬背上的軍隊所需要的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如果在山地高原上戰斗,那麼戰鬥力也將大打折扣。而且當時的交通運輸條件較為落後,在山地和高原的阻擋之下,很多的物資都難以獲得,在沒有充足的物資的支撐下,出征越南的失敗也是理所應當的。

除了上述的自然地理條件之外,元朝當時的出征時間也十分不恰當,國內的民生較為凋敝,這樣的條件仍然選擇向外拓張,那麼國內的人民勢必不會願意。

『叄』 蒙古帝國橫掃歐亞大陸,卻為何打不下一個小小的越南

1000年前,成吉思汗率領著蒙古大軍南征北戰,消滅了西夏的幾十萬鐵騎,滅掉了大金國百萬大軍,更是把南宋的百萬水師和步騎拿下。同時,俄羅斯的欽察聯軍,羅馬的條頓騎士團都是成吉思汗蒙古大軍的手下敗將。成吉思汗率領的這只蒙古大軍,橫掃歐亞大陸,攻佔了中亞、匈牙利、波蘭以及整個俄羅斯,還強迫東羅馬皇帝把瑪麗公主嫁給他的曾孫。這個帝國,可以說是歷史上版圖最大的一個帝國。

然而,即使是這么強大的領導人帶領的這支蒙古大軍,一樣也有戰敗的時候,而且還是在最強的時候敗走麥城,因為他們敗給了當時的一個小國——安南。

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最早的時候,安南只是中國的一個郡縣,在五代時期自離成了一個國家。蒙古大軍在平定雲南之後,就接近越南了。他們想著讓越南直接臣服於自己稿畝,於是派了使者過去,讓越南作為自己的藩國來納貢。

可是,那個時候正好是越南國力強盛的時候,他們根本沒有正眼瞧這個蒙古使者,而且還直接將這位使者關進了牢桐猜房。兀良哈台聽了之後勃然大怒,這簡直就是公然挑釁自己,那自然是不能忍的,

於是,在公元1253年,蒙古大軍派兵攻城。然而,當時正值氣候濕熱,蒙古大軍受不了這樣的氣候,最終鎩羽而歸,只能作罷。不過蒙古大將兀良哈台並沒有放棄,1284年的時候,他再一次派兵攻打越南,利用向越南徵兵征糧的方法,想趁機吞並越南,然而,他們在半路反而遭到了越南軍隊的埋伏,損失慘重,撤軍的途中再次受到伏擊,元軍只能鎩羽而歸。

蒙古帝國是非常具有侵略性的,越是有侵略性越是有徵服慾望,統治者的野心也越大。然而也會因為很多因素失敗。

首先,出生在北方荒漠的蒙古軍人,就會受不了越南北回歸線下的熱帶天氣,氣候濕熱流感就來了,水土不服以後,疾病也來了,身體不適,戰鬥力就下降了一大半。而且,蒙古期初屬於平原,蒙古軍隊也是擅長這一類地區,當到達了南方的丘陵高山下,就不知所措、無法下手了,最後只能任人宰割。

同時,蒙古大軍經過了這么多年的輝煌,難免會不把一個小國家放在心上,難免會有輕敵的思想,但是等到意識到的時候,卻已經太晚了。而且局敬型,蒙古大軍長年征戰,糧草的供應也沒有跟上,後勤不到位,作戰再勇猛,也會餓死三軍。

以上這些都是導致蒙古大軍屢次敗給越南這樣一個小國家的原因。

『肆』 蒙古鐵騎戰無不勝,為何在越南碰了鐵釘子

說到蒙古鐵騎,我們都知道成吉思汗的軍隊最為勇猛,當年這支軍隊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之下,所向睥睨,大殺四方,亞歐大陸基本上都被他們所征服,不管是金朝還是南宋,都被其所屈服。

後來,蒙古軍發動了第三次進攻,此時的越南軍已經對蒙古軍的作戰方式有了了解,再配合有利地形,接連挫敗蒙古軍的進攻。

由於蒙古軍習慣速戰速決,這樣在越南拖著,讓士氣大減,所以蒙古軍決定退兵。

雖然蒙古沒有攻下越南,但是其勇猛還是無人能敵,你認為呢?

『伍』 在中國周邊,八十萬蒙古大軍都拿他沒辦法的是哪個國家

成吉思汗跨上戰馬後所向披靡,他的蒙古大軍,幾乎將整個亞歐大陸都掃了一遍,無論是金國還是南宋,抑或是花剌子模這樣的強大國家,都只能在蒙古的鐵蹄下俯首求降。但是,有一塊硬骨頭蒙古人去遲遲啃不下,他們曾經三次出兵,卻最終無功而返。

面對蒙古的三次征伐,越南始終保持著頑強的鬥志,給這個古老的游牧國家增添了一個難以磨滅的敗績。

『陸』 蒙古人為何打不過越南人南宋比越南厲害多了蒙古不是也滅了南宋

歷史記載,蒙古大軍總共三次大規模進攻越南,三次不成功。越南方面的史學家認為,得益於陳國峻的戰術「彼恃長陣,此恃短兵,以短制長,兵法之常也」。大陸方面的歷史學家則認為,元朝輸在天時、地利、人和。
元朝大軍第一次進攻越南,遇上了惡劣天氣,說是「熱不能堪,班師」。第二次進攻越南,出現了盛夏霖潦,軍中疾作,死傷者眾」。第三次進攻越南,出現了「軍中將士多被疫不能進」。
蒙古大軍打不下越南,一來不熟識地理地形,沒有摸清環境氣候。二來,長期征戰,軍心疲勞。三來攻打南宋,金朝等投入太大,最終未能盡力一擊。越南陳朝滅亡於1400年,即明成祖永樂年間。越南歷史上一度淪為法國殖民地。
蒙古大軍打不下越南,畢竟蒙古大軍長期征戰軍心怠懈,戰術適應能力不足。蒙古大軍攻打金,宋時候,已經消耗過大,盡管三次攻打越南都集中了大量兵力,卻輸了天時、地利、人和。

『柒』 蒙古帝國橫掃歐亞大陸,卻為何打不下一個小小的越南

因為越南當地的環境是屬於熱帶氣候,而蒙古人擅長在中原地區以及北方的區域作戰,一旦去了不熟悉的地方作戰,就很容易失敗,就像之前打日本一樣,因為日本擅長海戰,而蒙古騎兵卻不擅長,所以屢戰屢敗,越南也是如此,越南這個地方森林茂盛,加上氣候非常的濕熱,蒙古騎兵根本打不過越南的士兵,所以就放棄了佔領越南這個念頭。
並且越南的自然環境跟中原地區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里熱帶森林非常的茂盛,並且丘陵也很多,蒙古軍隊到了越南,面對這種地形連怎麼走都不知道,而越南的軍隊藉助了這個地形優勢再次對他們進行反攻,所以蒙古一直沒有拿下越南,最後也是只能撤退了。

『捌』 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三次進攻越南,為什麼卻最終鎩羽而歸

蒙古之所以拿不下越南,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越南獨特的熱帶季風氣候。當年,縱橫歐洲,難得一敗的拿破崙與希特勒都先後倒在了俄羅斯,並不是因為俄羅斯的軍隊比拿破崙大軍和德國軍隊更為強大,而是因為俄羅斯極端酷寒的天氣。越南也一樣,越南能夠抗拒蒙古鐵騎,沒有被蒙古征服,也是因為他們最大的優勢——氣候。

蒙古大軍三次進攻安南,第一次由於“熱不能堪”,被迫撤退;第二次由於“盛夏霖潦,軍中疾作,死傷者眾”;而第三次則由於“軍中將士多被疫不能進”。來自北方的蒙古士兵們完全無法適應極為濕熱的熱帶季風氣候,天氣是安南戰勝蒙古大軍的第一大功臣。

另外,由於安南以山地、雨林、沼澤地形為主,很少有一望無際的平原,因此進攻安南的蒙古軍隊不得不以步兵為主,這等於放棄了蒙古鐵騎最為強大的優勢——騎兵,以己之短,攻人之長,自然難有勝算。

當然,越南軍隊的堅決抵抗也是蒙古軍隊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縱然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古軍隊,也不得不敗於安南。

『玖』 元朝大軍東征西戰,幾乎踏遍整個歐亞大陸,為何卻敗給一個小國家

這個小國家就是越南,也就是當時的安南地區,因為越南地處熱帶氣候,植被茂盛,並且都是一些丘陵的地形,對於蒙古騎兵來說,並不熟悉缺芹仔這里的狀況,所以一直沒法對越南進行有效的打擊,最後越南伏汪軍隊也屢戰屢勝,成功打退了蒙古軍隊。

因為越南大家都知道處於熱帶氣候,而蒙古人為何可以橫掃歐亞地區,因為他們所到之處,都是一些平原,哪怕天氣冷一些也沒事,本身蒙古人就不怕冷,但是碰到這個地方氣候炎熱,並且地貌復雜,那就有點難度了,就像《水滸傳》裡面山東好漢還拿不下江南的方臘一樣,蒙古軍隊根本不熟悉越南那邊的地形氣候,所以被打的一敗塗地。

『拾』 蒙古大軍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小小的越南卻能偏安一隅

越南那鬼地方又遠,氣候環境又差,人也不多,又窮,打他幹啥,而且你打狠了,別人就逃到海上去,蒙古人又不擅長水戰,沒法打。

不賺錢的生意不做,所以越南就偏安一隅了。

閱讀全文

與蒙古大軍為什麼征服越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青山項目怎麼樣 瀏覽:352
越南六姐妹哪裡人 瀏覽:129
印尼小胖是怎麼火的 瀏覽:261
義大利怎麼去馬爾他坐船要安檢嗎 瀏覽:947
伊朗對伊拉克現在有什麼影響 瀏覽:299
印尼流量卡不知道卡號怎麼查 瀏覽:370
中國賣美國多少口罩 瀏覽:66
為什麼有的卡詩產地在義大利 瀏覽:784
在印尼怎麼跟當地人溝通 瀏覽:200
中國最美麗茶鄉在哪裡 瀏覽:337
英國留學畢業後能幹什麼 瀏覽:407
伊朗對日本伊朗勝的賠率是多少 瀏覽:659
去英國留學高中有什麼要求 瀏覽:929
伊朗哪個城市人最多 瀏覽:631
印度火箭為什麼這么貴 瀏覽:162
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公司都有哪些 瀏覽:511
義大利哪個音樂學院好考 瀏覽:333
中國哪裡有日本人傢具 瀏覽:274
中國人保報銷多久到賬戶 瀏覽:110
印尼位置在哪裡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