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總統胡志明祖籍
胡志明祖籍是越南義安省南壇縣金蓮村。
胡志明,原名阮必成,在早期革命活動中取名阮愛國,後改名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生於義安省南壇縣知識分子家庭。胡志明自幼就有趕走法國殖民者,解放同胞之志。
十五歲在順化國立學校讀書時,已經參加了秘密的反法活動,為一些愛國志士做聯絡工作。但他不贊成那些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家依賴外國乞求獨立的主張。1911年初,他輟學到潘切,在育青私立學校當教員,不久到了西貢。他期望能到西方國家觀察學習,以尋求救國救民的革命真理。
1911年底,胡志明取名阿三,到法國聯合運輸公司的商輪「拉都舍·特萊維勒都督」號上當廚師助手,從此離開祖國,到過歐洲、非洲、美洲的許多國家。他靠做伙食管理員、幫工雜役、燒鍋爐、旅館待役、園盯洗印照片等維持生活。他學習外語,廣泛接觸民眾,訪查各國民情,觀察世界,了解到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和對殖民地人民的殘酷掠奪。
1919年初,凡爾賽和平會議召開時,胡志明取名阮愛國,代表在法國的越南愛國者,向各國代表團遞交了一份備忘錄,提出了著名的各民族權利的八項要求。要求法國政府承認越南民族的自由、民主、平等和自決權。但是,巴黎和會並不理睬殖民地人民的獨立要求,胡志明認識到要贏得真正的獨立和自由,被壓迫民族首先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越南人必須自我解放。他用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一點錢把八項要求印成傳單,廣泛分發,並郵回越南。從此,阮愛國的名字在越南就成為愛國的旗幟了。
Ⅱ 越南怎樣對待援越犧牲的中國軍人的陵墓
沒人管轉載
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為了幫助越南抗擊美國的入侵,纖衫頌先後出動了32萬軍隊改穿越南軍服進入越南北方,幾乎承擔了越南戰爭系統所有工程的運輸、供給和保障工作,包括胡志明小道的拓寬和運輸,並在中國雲南和廣西擴建了後勤機構;八年內,中國軍人傷4200人,死1100人,由於種種原因,死者的骸骨都未能運回中國的家鄉安葬,全部埋葬在越南的土地上,中國以巨大的犧牲幫助越南共產黨在1975年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但是四年後的1979年2月,中越間又發生了著名的「邊界反擊戰」,當年的生死戰友兵戎相見,不少當年援越的中國軍人再次進入越南,戰場從邊界一直越過了曾經犧牲並埋葬著那些中國軍人的地方;中國軍隊撤走後,飽受了戰爭痛苦的越南人又回到了那些土地上生活,那麼,他們會怎樣對待那些中國軍人的墳墓呢?30多年後的今天,我艱難地去毀鄭到了越南萊州省封土縣境內。
每天,清新的山風不斷拂過險峻、高聳的山崖,在越南這片秀美的河谷中穿梭,沐浴著峽谷里所有的生靈。一條公路彎彎曲曲地從河谷中穿過,兩岸無數的野芭蕉樹永遠伸著翠綠的手臂,加上更高處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總讓人覺得這是一個用不著誇張的世外桃源。
站在河谷中的一堆水泥墳墓旁,看著上面熟悉的文字和陌生的名字,我心裡忽然有了一種揮不去的憂傷。
「30多年了,你是第一個專程來看他們的中國人。」2000年8月3日,一位越南老人話語幽幽地對我說。「不過,他們以後不會再孤獨了。」「他們」是指長眠在越南國土上的中國人,犧牲於20世紀60年代末的中國軍人。
30多年了,他們一直孤獨地躺在這里,因為他們可能已經被自己祖國的親人們遺忘。於是我相信,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前,從中國雲南省金平縣金水河口岸進入越南萊州省封土縣30餘公里的路途中,有一個綠樹環繞,名字叫做「王窩」(音譯),僅有60多戶人家的傣族村莊不會引人注意。
公路旁的烈士陵園
鋤去墓旁的雜草,洗凈墓碑上的名字,這是王塌隱窩村裡的人們每年都要做好幾次的事,這樣的工作在每年的7月27日更是不可缺少,因為它是越南的「國家英雄紀念日」。
「因為他們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村民們簡單地告訴我他們的理由。「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門前的這條公路。」
汽車輪下30多年沒有任何改變的崎嶇公路是越南當地人熟悉的「10號公路」,它從王窩村前橫穿而過,連接著老街、沙巴、封土、萊州和奠邊府。總是激烈顛簸的汽車和它身後濃密的黃灰證明這樣的土路面在中國許多地方已不多見,但它在越南仍然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省際通道。
10號公路的建成曾經是一段段故事和歷史:關於中國支援部隊、關於越南抗美……關於公路邊那個中國烈士陵園。
這樣的烈士陵園在越南有許多座,分別位於從雲南省到廣西自治區與越南接壤的地方,在他們的幕碑上都刻著:「中國後勤部隊……」
「你們中國的軍隊是1965年來我們這里的,盡管他們全部都穿著我們越南人民軍的服裝或者藍色工作裝,但我們都知道他們是'中國後勤部隊』,是來幫助我們修路的,總共要修12條,我們門前的這一條是第10號公路。」王窩村的李阿林回憶說。
在翻譯的解釋下,這位74歲的老人還說:「這輩子我先後見過法國兵、日本兵、美國兵和中國的解放軍,但解放軍是最好的了!」
從1965年6月起,不斷有身著沒有軍銜的越南軍裝的中國軍人來到王窩村附近,依山伴水住了下來。他們剛來時是住帳篷,後來砍了一些木頭蓋了木板房。他們要在崇山峻嶺中,沿流入北部灣的巴索河修出一條公路來。
「中國後勤部隊太辛苦太偉大了,當時他們沒有什麼大型機械,他們幾乎只有一些鋤頭、錘子、鏟子和手推車,所以都是用雙手、用肩膀、用身體在與大山搏鬥。」村民們回憶說。「他們這樣進行施工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我們曾經懷疑在這樣的大山中他們能不能修出公路來。」
「平時在路上相遇,士兵們總是很友好地向我們打招呼,好象他們都會說幾句不標準的越南話。」63歲的王阿滿老人說。「有時看見我們挑水、抬東西等等事情時,他們總會上來幫一把,而從來都不要我們的什麼東西,就連水都很少喝一口呢。」
在修公路的同時,士兵們還不斷不請自來幫助村民做一些事:比如挖水溝、種田地等等。開始村民們很高興,但後來看到士兵們實在太辛苦,不好意思再勞累他們,所以大家都約好盡量「抵制」他們的幫助。
盡管雙方語言不通,但士兵們的友好和勤勞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愛戴,尤其一些年輕的越南姑娘們。
在相當的一段時間里,許多部隊的戰士們都成為了當地姑娘們關注的對象。於是每逢節假日,許多越南姑娘都會成群結隊送些水果、棕子之類的禮品到解放軍的軍營里,借機會與戰士們接觸。
針對這樣的情況,當時部隊作出了許多嚴格規定,不許幹部戰士與姑娘們接觸。王窩村的許多村民至今還記得這樣一件事:當時軍隊中有三名與他們說同類語言的傣族戰士,而且家就在中越邊境的金平縣金水河鄉的傣族村,但那三名戰士從來不能說自己的民族話,而必須說漢族話,為的是避免他們與當地越南傣族姑娘說些「大家都聽不懂的話」。
當時三名傣族戰士中的童生如今已經55歲了,他當時是「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十三大隊三十一分隊」的戰士,1971年退伍後他一直在家務農。坐在金水河村他家的竹樓上,他告訴我:「在越南修了兩三年公路,我只說過一次傣族話,而且還是在向部隊首長請示之後。」
1968年的一天,一名傣族婦女突然發病,其家人慌亂中找到了軍隊的營地,請衛生員搶救,由於雙方語言不通,老說不清楚是哪不舒服,一時無法診斷、治療,情急之下,想到了士兵童生可以當「翻譯」,經過領導特殊批准後,他唯一一次說了傣族話,使越南婦女得到了及時、准確的治療。
「你們中國軍隊不但修通了公路,還讓我們永遠記住了他們。」王窩村的村民最記得一位名字叫做王祥海的女兵,她是來自中國浙江省的一名醫務兵,對大家可好了,許多人都願意去找她看病,有時即使沒病也要找借口去看看她,送點自己家的水果呀什麼的。但由於當地氣候又熱又潮濕非常惡劣,軍隊在野地里宿營條件很差,後來她病了,而且竟然很快就去世了,時間是1968年8月31日。當時村裡許多人都傷心極了,尤其一些老人,村民至今也忘記不了她那美麗的笑容和溫柔的態度。
我相信這位女戰士的故事一定是真的,因為故事講完的時候,不但是我,而且講故事的越南老人都傷感起來。
50歲的刁阿利老人回憶說:「中國士兵經常幫助我們做事,逢年過節會邀請我們去開聯歡會,還經常放電影給我們看,當然是和他們一起看。每次他們都整齊地坐著,而我們就隨便了,只要高興,坐在銀幕前面後面看都行。」
村民說不清楚當時都看了些什麼電影,因為他們聽不懂中國的普通話,只能聽一些雲南省金平縣的漢族話,不過他們知道電影放的都是中國人打日本人的。聽不懂當然也很難看懂,與其說村民們是看電影,不如說他們在看新鮮、看熱鬧。46歲的龍阿仔說:「我們當時看電影,如果看見上面的人的帽子上有三個紐扣,就知道是八路軍是好人,如果帽子兩邊有兩塊布飄來飄去,就知道是日本兵是壞人。」
關於烈士陵園,由於當時中國軍隊的軍營管理很嚴,不讓越南老百姓隨便靠近,也不找他們幫什麼忙,而且當時它的四周都有軍隊嚴嚴實實地住著,所以村民們都不知道這些水泥墳墓是怎麼一個個修建起來的。
中國後勤部隊修公路的時候,不斷有人死掉。村民們也經常看見有受傷的士兵被從勞動工地上抬下來,後來有些人就永遠見不到了。有人清楚記得在1966年的9月24日,分別來自黑龍江省的王義明和安徽省的蔣家堂同時在施工中悲慘犧牲。
「他們死得很慘,都是被山上滾下來的石頭砸死的。」有一位老人還記得當時他親眼目睹的慘狀。
在艱苦施工的同時,偶爾還有美國飛機到來,投下串串炸彈,也在給士兵們不斷造成傷亡。總之,到1968年底10號公路徹底修通,中國後勤部隊決定撤走時,就留下了這座烈士陵園——一座高大的分別用中、越文字刻著「援越抗美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和15座烈士墳墓。在紀念碑的左側還醒目地刻著中國人曾經是那樣熟悉的語話:「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它的右側也用越文刻著同樣的內容。
六支隊犧牲的人當然遠不止這些,而其他還有許多人都被埋到萊州去了,與在萊州和奠邊府犧牲的人埋在一起——那裡埋葬著的中國軍人烈士更多,據說有幾百人,可惜目前中國人還不能隨便去那些地方。
1968年的移交工作是悲壯的。沒有人記得住那是幾月幾日了,但許多上點年紀的村民都還記得那天的哭聲和眼淚,在河谷中久久不絕。密密麻麻依然身穿越南人民軍軍服,排列整齊的中國士兵庄嚴地向留在這里的戰友們告別:他們要走了,也許永遠不再回來。而他們的15位戰友將永遠長眠在這里。
15座水泥墳墓整齊地排列著,前面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修成的10號公路,他們將永遠陪伴著它的改變。今後,永遠與他們為鄰的將是他們曾經幫助、並為此而獻身的越南人民。那天,越南方面來了許多領導幹部,表示將永遠守護這座烈士陵園——猶如保護自己的烈士,愛護自己的家園。後來,政府把這項工作交給了萊州省封土縣里,交給了勐梭鄉里,交給了王窩村。
第16位烈士是楊醫生
「楊醫生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是為了讓我們許多人醫好病才死的。」烈士中最後一位犧牲的是醫生,在15位中國戰士之後,這裡面唯一隻有他不是軍人。在越南采訪的日子,無數位上了年紀的人都這樣告訴我。
楊醫生在越南和許多中國醫療專家一起,沒日沒夜地為越南人民看病、治療,由於條件艱苦,很多葯配不齊,很多病治不了。為了能夠解除病人們的痛苦,大家決定實驗製造一些葯品,而楊醫生每次都要搶先自己品嘗葯效,用自己的身體作實驗。
在1969年11月17日那一天,楊醫生因為冒險嘗試一種新製造的葯品,卻不幸中毒,在異國他鄉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那一年,他52歲。
2000年8月14日,經過整整10天的越南采訪之後,我來到了雲南省省會昆明市。
在昆明市民政局工作人員的熱情幫助下,我查找到了這位醫生以前的單位和住址,當時我也有種隱隱的猶豫,因為我不知道他原來的單位和子女會怎麼樣看待我的這次采訪。幾經周折,我找到了「昆明市官渡區南壩制葯廠」,它現在已經改名為「昆明市中葯廠」。
我首先找到的一位廠領導說:「楊潤是我們廠以前的黨支部書記,他是應國家的號召參加醫療專家組去支援越南犧牲的。」
楊潤醫生的三女兒楊惠英也在廠里工作。看見我的時候她有些詫異,當我默默的遞給她楊醫生在越南墳墓的照片,一看見上面的名字這位人到中年的婦女眼圈就紅了:「30多年了,我從來沒有看見過自己父親的墳墓是什麼樣子的。昨天晚上我還燒了許多紙錢給他老人家……」
楊惠英說:「沒有想到今天會在這樣的情況下'看見』父親,我們曾經多少次想到越南去上上墳,但每次去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系,他們都表示這樣手續太復雜,反正每次都沒有去成,很多正常的事情在我們國家辦起來都很難。而1979年兩國又打起了仗,一打就是好些年,最後我們也死心了,絕望了,只好每年到'7月半』的時候多給他燒些紙錢,寄託我們的哀思。」
我還得知楊醫生的老伴許鳳英依然健在,由於不喜歡住在城裡,84歲高齡的她獨自住在官渡區六甲鄉小河咀辦事處(村)老家。8月15日下午,我在離昆明市區10多公里的村裡看到了步履蹣跚的老人,老人很奇怪陌生的我為什麼會專程去看她。我對她說:「我剛從越南回來,我見到楊醫生的墳了。」
老人怔了一下,突然哭了,站在飄著小雨的風中。我突然有些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去把塵封了30多年的悲傷再次揭開呢?也許我自己的確崇拜英雄,但我卻無法抹去他們死去後給親人留下的種種悲傷。
於是我只能無奈地看著老人不停抹去臉上的淚水。當時我甚至暗暗發誓以後不再來看這位老人,畢竟,我沒有太多的理由,也沒有很好的安慰話語,而且,我再也不敢去喚醒老人那些永遠痛苦的回憶。
老人告訴我:她的丈夫是1967年應國家號召去越南的,第一次去了一個多月就回來了,當時他說是先去了解情況,而沒有多久後就正式出去了,永遠沒有再回來。
去越南後,楊醫生偶爾才寫封信回家來,每次都是簡單幾句話,都說自己在10號公路的工地、在萊州省封土縣的工作一切很好,一切都很愉快,不用家人掛念。一直到後來有人回國了,家裡人才知道其實那裡的生活條件是那麼差,環境是那麼艱苦,美國的飛機轟炸是那麼危險,經常有人犧牲……
大約在1969年10月,家裡人收到了楊醫生的最後一封來信,讓家人不要再寫信到越南了,他很快要回國了。但他後來就沒有了消息,直到不久後有關部門來通知他犧牲了。
在越南采訪的日子裡,我聽到了太多的人提起楊醫生。一天傍晚走在村旁的10號公路上,我總在想:30多年後的今天,那時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也許令現在的人有些難以理解,但我卻願意努力地去了解和思考,因為它與整整一代中國人的生命都有關,是中國人歷史的一個部分。以楊醫生這樣的經歷和歷史為代表,我才真正理解為什麼30多年來越南人一直尊重、愛護他們的墳墓的原因,為什麼越南人一直把楊醫生說成是「中國的白求恩」。
從楊醫生女兒的手中,我看到了一封1970年2月3日寄自越南的信:
「……我於(1969年)12月18日由昆明起程,23日過境到(越南)萊州(省)封土衛生廳原工作住地,想起我親密的戰友楊潤同志的友愛、互助、和藹形象,使我感到無法控制內心的悲慟。24日中午乘車到烈士陵園,將你們交給(工作)組長帶來的蘋果敬獻在他的墓前……我悲痛的淚水奪眶而出,組長勸我人總是要死的,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他的死是為實行國際主義光榮犧牲的,他的死比泰山還重。(越南的)扎同志介紹楊(潤)同志犧牲後,(越南)萊州省委、衛生廳以及工作組許多同志、河內大使館、專家局的領導都派員到萊州敬獻花圈、輓詞……遵照越南民主共和國外賓的葬禮儀式於11月20日舉行。早晨8時,封土全縣各機關、萊州省委、大使館都來人參加,追悼會儀式非常隆重,送殯的各族各界機關人數六百多人,小車七部,救護靈車兩部……墓是四方形的,全部用水泥砌成,墓碑也是用水泥做成的,一切都處理得很好……
萊州葯材組王仁康70年2月3日夜」
當我仔細閱讀30年前楊醫生的同事寫的信,發黃的信箋令我思絮萬千……從此,我也永遠不會忘記這位中國白求恩的故事了。其實,在每一個人的生活道路上,總有一些難忘的選擇,有時是幸福的選擇,有時卻是災難的選擇,也有人因為這樣的選擇而名留千古。有人說過:「生活與歷史的神秘性,總是通過某些個體和群體的特異遭遇,得到不可思議的凸現和表述,無論幸運還是災難,都要選中一些人,都要由這些被選擇者代表人類去接受、去承受。」想必,作為中國人的援外史,楊潤醫生正是這樣的承受者中的一員。
楊醫生的二兒子楊光葆現在是昆明市某國營公司的一位副總經理,他告訴我:「父親在越南萊州省犧牲後不久的1970年4月,我的大兒子就出世了,為了紀念我的父親,我將他取名為'楊萊州』……」
如今,只要看到身穿白大褂的醫生,我心裡就會有一種莫名的的無邊無際的觸動。自從對楊醫生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生存與死亡,喜怒與哀樂有了一些了解,接觸到他們已經衰老的親人對他們的思念,這種感覺已經不是從我所處的生活環境中呈現出來,而是穿過一種歷史的空間,從我的內心滲透出來。
去看看他們吧
曾經,那些如同楊醫生一樣的烈士、前輩們居住過、奮斗過,奉獻過血汗、青春和生命的地方,無論今天是離離衰草,還是綠樹成蔭,都不該讓人們忘記那些日子,忘記那些善良、無私的面容。
有許多次,總要去站在那些烈士面前,等待山風沐浴在我的臉上,然後在心裡讀一讀他們陌生的名字。看著他們身後寂靜的森林和面前蜿蜒的公路,我總有些悲傷的心情:森林作證,公路作證,他們曾經是那麼勤勞、那麼勇敢、那麼善良……那麼青春如花。為什麼就沒有再記得他們,或者來看看他們呢?這不是平凡的歷史,不該讓它往事如煙。中國人可以不停紀念那些在自己國土上被敵人殺死的人,卻似乎很難想起在異國他鄉捐軀的正義英雄。
由於弄不清楚越南人對1979年中越戰爭的看法,所以在采訪中我總是有意迴避這段歷史,但越南人卻不迴避,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向我提起它,因為它與烈士陵園產生了一些關系。
王窩村的村長名叫羅阿金,今年40歲的他在5年前接到縣政府的通知:今後他必須帶領全村群眾一起照顧好烈士陵園。
1969年中國軍隊完全離開王窩村後,烈士陵園就成了全村人心目中的一塊聖地,隨時有人主動義務去打掃、看護,尤其每年的7月27日更是十分認真。盡管當地氣候炎熱,雜草長得飛快,但陵園總是乾乾凈凈的。後來一些人家搬到了烈士陵園四周住了下來,把它緊緊圍在了村中間。
「但1979年2月你們中國軍隊再次打到我們這里,就讓我們既害怕又奇怪,當時我們全村人都跑光了,等我們後來回家時,發現不少房子都被炮打爛了,烈士陵園的圍牆也炸倒了一些……中國軍隊當時沒有從10號公路上走,因為上面埋了許多地雷,他們是從對面的山上過去的,但我們相信他們在山上一定能看見、知道這個烈士陵園。」
1979年的戰爭曾經成為越南政府對烈士陵園態度轉變的分水嶺,以前一直十分關心,而後很少過問,只是提醒村民們不許去破壞。這樣的情況一直保持到1991年,因為這一年越南政府與中國政府實現了關系正常化。
「我們村裡一直都在保護著烈士陵園,盡管政府有好些年不管了,但我們自己要管,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家門前的公路,這樣的恩情誰也不會忘記。」村長說。「對比1979年打仗打到我們這里來的中國軍隊,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無論如何,這些事情都過去了。」
於是,盡管1979年後越南政府曾經不再管烈士陵園,但王窩的村民們明裡暗裡卻在管理著,他們不但修好了圍牆,還不斷地修補著每一年風雨侵蝕過的痕跡。
關於維護的經費來源,村長說:「以前政府幾乎沒有什麼錢給我們,我們只好通過讓村裡的民兵出去外面勞動等等辦法籌些錢,實在沒有錢時就在村裡號召讓大家湊。」
在烈士陵園前面,有一間異常破爛的茅草房,我看見裡面有幾張破舊的課桌和一塊黑板,村長說那是村裡的學校,由於越南國家太窮,沒有錢也沒有能力將它蓋好一些。
「這幾年,村裡有點錢都用在烈士陵園上了。」一位退休老師告訴我。當然,村裡人的善良是不用再多講了,而每天粗糙的飯菜和簡陋的衣服更證明著他們的貧窮。
2000年8月5日,因為我的到來和采訪,村長和村裡的男女老少都十分高興,他們全村人聽說我要給烈士陵園照相,並且要帶回中國去給烈士們的家屬看,所以他們都一大早就起來集中到了陵園里打掃衛生,割草的割草,清洗的清洗,盡管裡面並不是很臟很亂。
當我在村裡經過潮濕、悶熱的一夜煎熬起床後,上百人在粉紅色的朝陽中已經開始的辛勤勞動立刻感動了我。
「村長讓我們再打掃干凈點,不然照片上不好看,讓他們在中國的親人不放心,那樣我們也不安心。」一位村民對我說。
每次都是她為烈士們清洗碑上的污垢,讓烈士們名字清楚地表現出來,這樣的事她已經堅持了好些年,據說現年21歲的刀提遠是村裡最漂亮的女人。我看見戴著越南圓形草帽的刀提遠先用水從上至下淋濕墓碑,然後蹲著用刷子刷去上面的青苔和泥塵,再用清水沖洗干凈,一個接一個墳墓地洗著,後來28歲的李提多和22歲的刀提海也來幫助她。
我相信這些照片如果能拿到中國,刊登在報刊上,主人公無怨無悔的行為會令許多人感動,也會令許多人慚愧。
村裡有許多孩子,在我剛到達的時候,他們都成天圍著我十分頑皮,和我在中國見到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而今天在烈士陵園里,當父母兄姐在打掃衛生時,他們都不再頑皮,或者幫助著干一些輕松的事,或者在一旁安靜地看著——父母們或多或少一定都會告訴他們烈士陵園的故事和來歷。我看到一名安靜的越南小女孩在觀看父母勞動的時候,眼睛裡閃爍著一種善良而且激動的東西,那樣的眼神令我久久難忘。小孩子的眼神能夠具有如此大的震撼力,是我以前沒有感受過的,於是我的心在猛然間激烈跳動。我知道在她長大一些之後,一定會毫無怨言地繼承父母們今天的工作,為這些中國軍人守墳掃墓。
端著照相機穿梭在忙碌勞動的越南村民中間,我漸漸覺出一種特別神聖的感受,那是什麼樣的感受呢?我覺得我無法描述,也許只有身臨其境,而且要有一點性格的人才能體會到。每個洗干凈的墓碑上都有一個名字,我知道每一個名字都會埋藏著一段故事,或者說是一段歷史,比如中越友誼、比如援越抗美,比如10號公路、比如世界和平。
「你回中國後,如果見到這些烈士的父母和家人,告訴他們請他們放心,我們會像對待10號公路一樣好好對待他們的兒女,都30多年了,也希望他們有空的時候像你一樣專程來越南看看。」一位越南老人特意請我的翻譯告訴我。
2000年8月12日,在采訪結束後,心情萬分矛盾的我回到與封土縣接壤的雲南省金平縣金水河口岸,看見中國和越南的許多人在這里自由地來往和貿易,我開始有了一種舒心的感覺。我當然永遠不會忘記那座烈士陵園,不會忘記10號公路,特別是王窩村那越南小女孩的目光。
附一:10號公路烈士陵園烈士名錄
(1)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十三大隊戰士郭惠文江西省大余縣人1967年9月20日犧牲
(2)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四十大隊戰士陳書榮雲南省瀘西縣人1966年4月犧牲
(3)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中隊何顯榮四川省重慶市沙坪壩區人1968年6月23日犧牲
(4)中國後勤部隊三十五大隊鄧修全安徽省南俊縣人1966年8月8日犧牲
(5)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中隊楊茂松浙江省長六縣人1967年4月10日犧牲
(6)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十三大隊戰士游賢庭福建省人1967年犧牲
(7)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中隊副班長李傳志山東省濟寧縣人1966年1月9日犧牲
(8)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四十四中隊邱世昭四川省內江縣人1967年5月5日犧牲
(9)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十三大隊楊昌國貴州省麻江縣人1966年9月24日犧牲
(10)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一中隊副班長毛生文湖南省來順縣人1967年5月1日犧牲
(11)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十三大隊王義明黑龍江省尤江縣人1966年9月24日犧牲
(12)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十五大隊蔣家堂安徽省巢縣人1966年9月24日犧牲
(13)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十三大隊汪明龍安徽省當塗縣人1967年3月21日犧牲
(14)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四十大隊趙保會雲南省建水縣人1966年8月8日犧牲
(15)中國後勤部隊六支隊三十三大隊衛生員王祥海1968年8月31日病故犧牲
(16)中國援越醫生楊潤雲南省昆明市人1969年11月17日犧牲
Ⅲ 越南胡志明怎麼死
查資料這些都是正史 其實我比較相信野史 9月2日是越南的國慶.你不覺得何志明為什麼會死在9月3號這么接近嗎? 其實胡志明真正是死與政治 胡志明在位期間越南和中國的關系非常親密,而胡志明也是親華的,到了他的後期因為國家內部派別的斗爭實權已經被掌握在了親蘇的手裡了,胡志明的死因其實是自殺!胡志明真正死的日期是9月2日越南國慶那天,胡志明想通過自己的死來讓全國民眾都清醒現在的越南政府的變化,同時給全國敲醒警鍾,但是因為政府的蒙蔽所以在現在的歷史裡面也是寫胡志明是9月3日死的,很多細節全部都忽略,中越戰爭也是這幫親蘇的傢伙扇氣的
Ⅳ 胡志明是誰一生有何作為
1890年,胡志明出生在越南中部的一個小村子裡,他排行老三,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當時越南的皇帝是法國的傀儡,越南實際上受著法國的間接統治。法國的惡行遭到了貧苦農民和持不同政見者的反對。胡志明的父親是皇家法院中的一名官員,他出於對貧苦農民和持不同政見者的同情而辭去了職務,改行當上了一名教員。胡志明繼承了父親的反叛性格,他參加了一連串的反稅收的叛亂,他也因此獲得了「鼓動不滿情緒者」的「美」譽。但是,他卻非常熟悉法國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他強烈地希望能夠親自到法國去看一看。1911年,他乘坐班輪前往馬賽。那時,他作為持不見政見者,早已經進入了法國警察局的個人檔案。並且,這個檔案中對他的描述很寒酸,毫無溢美之詞:「他外貌醜陋……半張著嘴。」在巴黎,胡志明以畫像為業。巴黎價格昂貴的餐館是他的財力所不及的,他只沉湎於一種奢侈品——美國香煙,他尤其喜歡「駱駝」牌或者「幸運發現」牌香煙。他偶爾也會去拜訪一下音樂室,在那裡聽一下莫瑞斯·謝瓦利埃的演唱,其迷人的歌會令他終生難忘。
1919年,伍德羅·威爾遜抵達法國來簽署結束一戰的協約。胡志明認為威爾遜總統的自決主張同樣適用於亞洲,於是,他穿上燕尾服,拿上一張關於法國在越南胡作非為的長名單,試圖去會見威爾遜。但遭到了嚴厲拒絕,因而他加入了新建的法國共產黨。後來他解釋說:「法國共產黨是信仰愛國主義的,而不是信仰共產主義的,它激起了我的革命熱情。」
不久,胡志明當上了莫斯科的秘密代理人,開始在全球漫遊槐凱納。他通過偽裝成記者或者佛教徒,在曼谷、仰光或者加爾各答露面,然後他又假裝治療自己的結核病或者其他重病而消失。作為一個專業謀叛者,他使用了一堆用以迷惑敵人的化名。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報道已經死去,而實際上他只不過是跑到了另一個新的地方。1929年,他集結了少數好戰分子並且建成了印支鉛沒共產黨。他聲稱自己是獨身,而實際上他至少有兩個妻子。其中一個是中國女人;另一個是傑普的弟妹,她後來被法國人殺害了。
1940年,日本人為支持前德國維希政府在法國的統治,與維希政府相勾孫歷結,共同掃盪了印度支那半島。當地的民族主義者們把日本人當成解放自己的人來歡迎,但在胡志明看來,日本人比法國人好不到哪兒去。他逃離中國前線來到越南——這是他30年來第一次回到祖國,力勸他的信徒既要反對日本,又要反對法國。他在一個偏僻的軍營里成立了越南獨立聯盟,從那時起他開始用自己的筆名胡志明——「光明的帶來者」。
胡志明身材瘦弱,長著山羊鬍子,身上穿著破舊的衣服,腳上是一雙磨破的橡膠底便鞋,他的行為舉止很像一位謙遜、和藹的「胡伯伯」。但他是一位適時的革命者和熱情的民族主義者,他只抱有一個目標:實現國家的獨立。他的熱誠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使潰不成軍的游擊隊克服了低落情緒,最終粉碎了法國繼續控制印支地區的企圖。後來,胡志明的游擊隊逐步壯大,發展成了一支正規部隊,他們徹底破壞了美國妄圖阻止以胡志明為代表的共產主義者統治越南的計劃。對美國人來說,那是他們有史以來進行的最長的、也是第一次失敗的戰爭,並且這場戰爭使他們迅速改變了對自己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的認識。
胡志明為了達到自己崇高的目標,不惜做出驚人的犧牲,這在西方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1946年,當越南與法國的戰爭日益迫近時,他就曾嚴厲地警告敵人:「我殺死你的一個人時,你可能殺死了我的10個人,但即使以這種比例打下去,你也將會失敗,而我將取得最終勝利。」法國人卻自信高明,他們忽視了胡志明的警告,結果損失慘重。美國的資深官員們也抱有與此類似的錯覺,他們相信他們最新式的先進武器一定會摧毀越南軍隊的士氣。但是,胡志明的優秀司令武元甲將軍聲稱,他已經勝利完成了他的主要任務。當人們問他,他將用多長時間擊退敵人時,他回答說:「20年,或者100年——只要能夠取得勝利,我不在乎付出多大代價。」據統計,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大約共有300萬北越與南越的士兵與市民喪生。
20世紀60年代中期,胡志明領導的戰爭逐步升級,林登·約翰遜開始清楚地意識到,越南將會危及他的總統寶座。於是,1965年,約翰遜開始努力施展交際手腕,他依照慣例,收買、賄賂持反對意見的國會議員,他相信他的這一策略會收到好的效果。「胡志明這老傢伙不會把我推下台的」,約翰遜說。但是,胡志明的確把他推下台了。胡志明認識到,雙方達成的任何和解,都將意味著越南將被永遠瓜分,他統一越南的夢也將隨之破滅。
在胡志明的信念里,沒有任何可容變通之處,沒有什麼能讓他的意志屈服。甚至當戰爭殘酷地破壞他的國家時,他依然堅允要為越南的獨立負責。為了這個目標,成百萬的越南人參加了戰爭,並且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69年29月2日,胡志明逝世,享年79歲。在6年之後,他的部隊解放了西貢。他的繼承者們希望胡志明能夠澤被後世,他們仿照莫斯科列寧公墓給胡志明建造了一座花崗岩陵墓,胡志明的遺體就安放在那裡。但他們違背了胡志明臨終遺言,在遺囑中,胡志明指明將他的骨灰撒在越南的三座山的山頂,他說:「不僅從衛生的角度看,火葬是有益的,而且它還節約了田地。」
Ⅳ 胡志明怎麼去世的
病死的
1969年8月下旬,79歲高齡的胡志明病情惡化。盡管中國醫療組全力搶救,但周總理仍不放心,又於8月24日和26日接連派出了第2個和第3個醫療組。8月31日,周總理又派出當時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著名專家吳階平教授乘專機到河內送急救葯品,並進一步了解胡志明的病情。 9月1日,周總理親自聽取了吳階平的匯報,同時召集有關專家研究討論,前後用了5個小時,最後決定再派吳階平教授率第4個醫療組,攜帶部分專家和器械、葯品,於9月2日碧螞清晨乘專機趕往河內搶救。遺憾的是,第4個醫療組的專機剛飛到廣西上空,就得知胡志明已於當天上午9時47分停止了呼吸。結果,飛機不得不掉頭返回北京。9月2日是越南的國慶鍵慧敏日。鑒於當時越南的抗美救國斗爭正處於關鍵時刻,越南政府為防國內局勢動盪,決定將胡志明逝世的時間改為稿枝9月3日,並定於9月9日為胡志明舉行國葬。 對於胡志明的逝世,中國人民與越南人民一樣,感到無比悲痛。
Ⅵ 胡志明哪年死的
1969年9月在河內逝世胡虧。
胡志明(越南語:Hồ Chí Minh,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越南共產主義革命家,本名阮必成,號愛國、秋翁,幼名生恭。在中國時曾用名李瑞,1943年方定名為胡志明,是他用以抗日的化名,因而沿用。曾擔任越南勞動黨主席和第一書記,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和政府總理。1946年3月當選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總理。1951年2月當選為越南勞動褲薯神黨主席;1945年至1954年間,他領手搏導了抗法戰爭;60年代又進行了抗美救國戰爭;1969年9月在河內逝世。
Ⅶ 胡志明是中國人還是越南人
胡志明是越南人,原名阮必成。
參加革命後又曾改名為阮愛國,1890年5月19日出生於越南中部義安省南壇縣黃稠村外祖父家,在金蓮村父親家長大。
小時候還用了個名字叫「生恭」,胡志明這個名字是從1942年8月以後才開始使用的,而之所以起這么個名字,還得從他的一段中國情緣說起。
胡志明於1911年到法國,1920年在回國的船上認識了一位名叫阮清玲的姑娘,1923年,在莫斯科學習的胡志明得知阮清皮塵玲已經不幸犧牲。1924年,胡志明化名李瑞,從前蘇聯到達中國廣州,擔任孫總統政治顧問鮑羅廷的翻譯。
胡志明紀念堂
胡志明紀念堂位於河鄭枯內的巴亭廣場主體位置,巴亭廣場兩側是展開的巨大境內觀禮台,兩側伸展開巨大的觀禮台。胡志明紀念堂由前蘇聯專家設計,其建築風格是列寧陵和越南民族風格的揉合,外牆裝飾使用喊握洞了越南名貴花崗岩和大理石,內部結構使用越南多種最名貴的木材。
胡志明紀念堂附近已於1991年建成了胡志明博物館,這里圖片、實物極其豐富,展示了胡志明自出國尋求報國之路到他給越南人民寫下具有歷史意義的遺囑的各個時期的活動。胡志明的遺體安放在水晶棺中,保存完好,夜色中的胡志明更是庄嚴肅穆。
Ⅷ 水晶棺里胡志明遺體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遺體,為此越南絞盡腦汁
到了,比如將偉人的遺體保存下來。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後世瞻仰他們的遺容,永遠記住那些歷史,鼓勵國民積極壯大國家。而目前為止全世界將領袖的遺體保存得最好的國家就是越南了,水晶棺里胡志明遺體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遺體,為此越南絞盡腦汁。
列寧是第一位被保存的偉人遺體,俄國為了紀念這位英雄人物,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對列寧的遺體進行了防腐處理,以求最大化的保證遺體的完整。但是列寧的遺體卻因為連年戰亂加上腐爛被不斷切除,如今整具遺體只剩下10%,其他的都是由人工製成的,保持著遺體外觀上的完整性。而越南胡志明的遺體保存技術雖然繼承蘇聯,但是他的完整度比列寧要好太多了,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遺體。
胡志明對越南的貢獻不可謂不大,而且他幾乎將一生都奉獻給了越南,終生未婚。他開口說等南方統一之後再考慮個人問題,越南民眾對這位偉人非常尊敬。在胡志明去世的時候他是想要火葬的,但是越南考慮到他的重要性,並沒有按照他的囑咐火葬,而是去蘇聯學習了防腐技術。
越南帶著蘇聯的防腐專家回來對胡志明的遺體進行了處理,放在了水晶棺之中。越南戰爭的時候,在美軍的狂轟亂炸之下胡志明的遺體也被搬來搬去,最後被安置在熱帶叢林中的臨時陵墓中,以免被美軍的轟炸毀壞,直到1975年正式陵墓建成,水晶棺才被移進去。
胡志明的遺體看起來就像仍然活著一般,他穿著人們最熟悉的褪色的咔嘰布上衣,身邊還放著一雙抗戰鞋。看起來面色紅潤,儀態安詳,銀色的胡須都根根可見,是世界上保存狀態最好的遺體了。
Ⅸ 越南胡志明主席活了多少歲
1969年9月3日,胡志明因嚴重的心臟病不幸逝世,享年79歲,胡志明逝世的噩耗一傳到北京,周恩來總理心痛不已,此前國務院已向越南派出兩支醫療隊,但還未到達。周總理遂率領代表團趕赴河內參加葬禮,他見到胡志明的遺體,痛不欲生,連聲呼喚道:「我們來晚啦,我們來晚啦……」
Ⅹ 歷史上誰用水晶棺入葬
列寧:裝有列寧遺體的水晶棺在列寧墓地下。水晶棺的結構及製造工藝曾是蘇聯的頭號國家機密。衛國戰爭後,裝有列寧遺體的水晶棺重新更新僅10%列寧遺體存放在列寧墓內。1941年衛國戰爭期間,遺體被轉移到秋明市區的一所農學院內。1943年12月,遺體開始腐爛,被截去一條腿和部分左肢,以人造假肢代替。1961年,當斯大林遺體從列寧墓移出後,遺體再次腐爛。赫魯曉夫決定將尚未腐爛的頭部同軀干分開。其頭顱取下安裝在人造軀體上,肉身軀干火化。
孫中山:蘇聯政府贈送的水晶棺,現保存在北京碧雲寺的中山紀念堂,供人瞻仰。孫中山生前曾說,自己死後,希望能像蘇聯領袖列寧那樣,保留遺體供民眾瞻仰。他病故的第二天,國民黨便與蘇聯政府聯系,希望幫助為孫中山作遺體防腐處理和定製安葬列寧時使用的那種水晶棺。但那時蘇聯人認為,列寧是不可比擬的領袖人物,其他人不可能再享受這種殊榮。因此未能提供防腐技術,但同意提供水晶棺。
斯大林:斯大林放入水晶棺前後的遺容。斯大林1953年逝世後,其遺體經防腐處理身穿大元帥軍服躺在水晶棺里,與列寧水晶棺並排安放在莫斯科紅場的列寧墓中,供人民瞻仰。
1961年,斯大林的遺體從水晶棺移出,衣服上的金紐扣換成黃銅的,埋在克里姆林宮紅牆下。1961年蘇共22大通過決議:「鑒於斯大林嚴重違背了列寧的遺囑,濫用權力,對忠誠正直的蘇聯公民進行廣泛鎮壓,再將斯大林的遺體保留在列寧墓里是不合適的。斯大林在個人崇拜時期的大規模違反法制和其他許多行為使得他的棺木再保存在列寧陵墓中成為不可能。」……他的遺體從列寧墓的水晶棺中被抬出,移入另一木棺中;然後放進紅場克里姆林宮牆外已挖好的墓坑裡,上面豎起一塊白色大理石板,只簡單地寫道:「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1879-1953」。勃列日涅夫時代由蘇斯洛夫提議為他樹立了半身雕像。斯大林,遷入了克里姆林宮牆外12個蘇共中央領導人的墓群之中。
薩文比:「安盟」領導人薩文比(政治學博士,能講七門語言。組建領導安盟。曾在中國接受2年軍事訓練,是毛式游擊戰的信奉者)。2002年2月,與安哥拉政府軍激戰中中彈身亡。哥拉戰亂持續長達40餘年。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哥拉實行多黨制。現全國有125個合法政黨。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將國名改為安哥拉共和國。政體變化,內圖水晶棺及遺體凶吉難卜。
福布斯•伯納姆:蓋亞那人民全國大會黨主席、蓋亞那總理、總統。1964年,人民全國大會黨和聯合力量黨組成聯合政府,伯納姆任總理。1966年蓋亞那宣布獨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獨立後,蓋亞那奉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外交政策。1970年成立蓋亞那合作共和國任總理。1972年蓋亞那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74年12月,人民全國大會黨公布《莎法亞宣言》,宣布該黨是「社會主義政黨」,實行「合作社會主義」。1980年修改憲法,改行總統制,使總統成為具有掌管行政的權力。他於1980年10月6日接替鍾阿瑟任總統。伯納姆曾兩次訪華,於1985年8月6日病逝。據資料,他的遺體也由蘇聯科學家進行了防腐處理而長期保存,現狀不明。
金日成:金日成的遺體防腐處理也是蘇聯協助完成的,此時蘇聯已解體。而由堪稱具有屍體保存最高技術的俄羅斯生物結構研究中心負責。他們也曾負責過列寧遺體的永久保存工作。據悉,金日成遺體需要耗資巨額的保護費,每年約80萬美元。
胡志明:胡志明去世後,蘇聯專家攜帶醫療設備到越南為他進行遺體防腐。此時越南戰爭硝煙彌漫,美國飛機經常對河內進行狂轟亂炸。為安全起見,在距河內30公里的熱帶叢林中修建了一座臨時陵墓,胡志明水晶棺就藏在那裡。不久後,發現美軍在距陵墓2公里的地方投下傘兵,在尋找被擊落的飛行員。於是將水晶棺迅速轉移到一個山洞裡,並為此專門修了一條山路。修一段,載有遺體的裝甲車就走一段,然後把走過的路毀掉,以免被天上的飛機看到。水晶棺在山洞裡秘密保存了5年多,直到越南戰爭結束。1975年8月29日,胡志明陵墓落成,水晶棺才正式移入陵墓。
越南學習蘇聯和保加利亞國葬禮儀,用拉炮車進行護靈。胡志明遺體保存效果好,是越南在胡志明去世兩年前就開始秘密進行工作,1967年越南就秘密派專家赴蘇學習遺體防腐技術。此次行動未告訴胡志明。專家從蘇聯回來後就開始進行遺體保存試驗,並施工建設保存胡志明遺體的建築。這項絕密工程代號為75A工程。在設計水晶棺時,還設計了一個放涼鞋的小玻璃箱。同時,挑選了150名官兵進行葬禮禮儀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