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遼國和金國滅亡後,兩國的後裔如今身在何方
孔子在《論語·八佾》中有言:“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認為夷狄沒有中原的禮教傳統,文化落後,有沒有君主都無所謂。但其實在中國歷史進程上,少數民族的作用還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契丹族和女真族這兩個族群,更是分別建立了由耶律家族統治的遼朝,和由完顏家族統治的金國。但是這兩個民族都沒有能夠傳承到現代,在長期的民族融合中,契丹族和女真族已經逐漸融入了其他少數民族或者漢族。然而順著這兩只民族的歷史軌跡,依然能夠找到他們後人蹤跡。
契丹早期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而女真是發源於山地叢林間的漁獵民族。女真人在契丹人的消亡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由契丹人所建立的遼國,就是由女真人所建立的金國所攻滅。
▲完顏阿骨打雕像
相較而言,完顏氏的後裔姓氏更為復雜。完顏阿骨打的漢名叫王旻(mín),在金滅亡之後,完顏家族也遷徙到了中國各地,在現在的安徽、甘肅、河南、福建、台灣等地,有一些王、汪、完、顏、苑、粘和金等姓氏很可能與完顏家族有關。而融入了滿族的完顏後人,在清朝滅亡之後則改成了王、汪和金等姓氏。到現在,不管是漢族還是滿族,只有少量人還在使用完顏這個姓氏。
結語
總的來說,契丹和女真這兩個族群已經消失在歷史中,但是他們的後裔依舊分散在許多族群中。從這兩支族群的變遷也可以看出,其實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歷史上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這種傳承除了血旅孫統,還有更重要的民族文化。如果民族文化已經消失,那麼就算再純粹的血統,也不能說這支民族得到了延續。
⑵ 蒙古人為何打不過越南人南宋比越南厲害多了蒙古不是也滅了南宋
歷史記載,蒙古大軍總共三次大規模進攻越南,三次不成功。越南方面的史學家認為,得益於陳國峻的戰術「彼恃長陣,此恃短兵,以短制長,兵法之常也」。大陸方面的歷史學家則認為,元朝輸在天時、地利、人和。
元朝大軍第一次進攻越南,遇上了惡劣天氣,說是「熱不能堪,班師」。第二次進攻越南,出現了盛夏霖潦,軍中疾作,死傷者眾」。第三次進攻越南,出現了「軍中將士多被疫不能進」。
蒙古大軍打不下越南,一來不熟識地理地形,沒有摸清環境氣候。二來,長期征戰,軍心疲勞。三來攻打南宋,金朝等投入太大,最終未能盡力一擊。越南陳朝滅亡於1400年,即明成祖永樂年間。越南歷史上一度淪為法國殖民地。
蒙古大軍打不下越南,畢竟蒙古大軍長期征戰軍心怠懈,戰術適應能力不足。蒙古大軍攻打金,宋時候,已經消耗過大,盡管三次攻打越南都集中了大量兵力,卻輸了天時、地利、人和。
⑶ 金國和清朝是一個民族的人嗎,金國,清朝是同一個民族嗎
金國是宋朝時在東北,由女真人的一支建立的。清朝的滿族也是女真人的一支,努爾哈赤建國開始也稱「金」,史稱後金。後改國號為清。
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 漢朝-晉朝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黑水靺鞨」,遼-金時期稱「女真」、「女直」。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依接近漢化程度及活動區域南北:多漢化程度、南境者為 *** 真,少漢化程度、北境者為生女真。 清朝以後,「女真」一部份融和其他民族稱為「滿洲」,後通稱為滿族至今。清朝與金朝都是女真族所建立的,只不過清朝前身是後金政權,為努爾哈赤所立,國號與金朝是一樣的為「大金」,後世為了加以區分稱之為後金,努爾哈赤兒子皇太極繼位後於1635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改大金國號為大清。
金朝與清朝都是女真族建立的,只不過金朝之後女真族在清太宗皇太極時期被改名,而且還改了國號。
雖然同為女真族所建的政權,但是金朝是女真族中的完顏氏所建,而清朝皇族是愛新覺羅氏,兩者之間雖然籠統來說都是同一部族,但隨著時間推移,其實是有著天差地別的。
(3)越南和金朝哪個好擴展閱讀:
金國與清朝各自的歷史發展簡介:
1、金朝被蒙古所滅,蒙古後來滅南宋建立第一個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元朝,時間到了明朝,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而努爾哈赤出自建州女真部,經過幾百年時間變遷,到了努爾哈赤時他所在的建州女真與當年金朝之女真其實差別很大。
2、女真族在宋朝時滅遼建金國,然後通過靖康之恥滅北宋,可謂是強悍至極,到了明末又在東北開始興起,皇太極時代改了個族名與國家名字,也就是換了個馬甲,然後更進一步,金朝時是占據半壁江山,明亡後直接入關了,成為第二個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實現幾百年前金朝的夢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朝
滿族只是部分繼承了金朝的女真族,還融合了其他很多少數民族才形成的,滿族和女真族不完全是一個民族,但女真族可以說是滿族的祖先。
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有兩個,一個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一個是滿族建立的清朝。其中滿族在明末的時候還叫女真,後來皇太極廢除女真的稱呼,改名為滿洲,即現在的滿族,如今的滿族已經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的第二位。
在宋朝時期,中國的北方也曾經有一個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那就是金朝。女真人戰鬥力很鍵源強,摧枯拉朽般滅掉了遼,又滅亡了北宋,與南宋對峙。
廣義上來說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所說的都不是一個民族,其中包括了很多民族,是東北東部各民族的統稱,也就是通古斯語族各族的總稱。他們或者他們中的一個都不是女真族,但可以說是女真族的始祖。女真也是各個游牧民族融合而得來的。
到了契丹人建立遼,女真的分布就比較廣了,整個東北和外東北地區都有女真人生喊亮前存。
明朝時期設置了奴兒干都司,為了統治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女真人,女真人也有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之分,「建州三衛」的出現,標志了滿族主體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幟下,不止是女真各部,還有赫哲族、鄂倫春族、錫伯族的先民們,也採用了女真族的名號。
所以說,金國的女真與清朝的女真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一個民族,滿族是由多個少數民族融合在一起的。
眾所周知,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滿族是女真族的後裔,清朝的前身是後金國,被認為是金國的再生,這在教科書是明白無誤鐵板釘釘的說法,可是當我們認真思考就會發現存在著巨大差異,金國皇族姓氏完顏和後面的愛新覺羅感覺根本是兩個民族的姓氏,滿族的民族起源傳說又在直接就把傳統意義上的前身女真給拋到九霄雲外。
滿族的文字更是在17世紀結合蒙文創造出來的圈圈點點和金國的方塊字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一提到清朝就聯繫到辮子和晚清的腐敗無能,可是早在清朝入關幾百年前,他們的祖先就已經入主中原,可是印象中金國無論是否強制金國統治區漢族剃發梳辮易服還是金國統治者似乎女真族的發飾和清朝滿族的發飾完全是兩個世界。
那麼究竟教科書告訴我們女真族是滿族祖先,後金,清朝和金國是同一個民族建立的,還是他們根本就是兩個民族,完全不能劃等號的兩個概念?
完顏女真自黑水??而來,被契丹統治者稱為「女真」,此後史料中就一直稱他們為女真人。女真人崛起於白山黑水,習射獵弓馬之道,戰鬥力極為強悍,因受到契丹統治者壓迫,後來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展開反遼大起義,最終與北宋聯合滅遼。這段歷史如果讀過《兩宋風雲》的話應該都了解。
這一時期的女真族,是真正的女真族,他們就是黑水??的後代。但是滅亡北宋後,大批生活在猛安謀克制度下的女真人奉命遷入中原地區,長期與漢、契丹等民族雜居通婚,最後和歷史上其他少數民族一樣,被漢族同化了,甚至連語言和文字也幾乎失傳。當忽必烈的蒙古騎兵征服中原後,這部分女真人已經被蒙古人看成 *** 。
雖然他們的祖先是女真人,但由於蒙古統治者曾經也是金國女真的仇敵,也許導致留在漢地的女真人不敢再自稱女真,女真語也不敢說,時間一久,他們就真的變成了漢。
天聰九年十月十三日(公歷1635年11月22日),皇太極發表了如下公告:
「我國原有之名為滿洲、哈達、烏拉、葉赫、輝發,其無知之人稱之為諸申(女真)。夫諸申乃席北(錫伯)超墨爾根之親誼,與我國無涉。此後所有人等稱我國原有之名滿洲,若稱諸申,罪之」。
意思是說:「我們國家原來的名字是滿洲、哈達、烏拉、葉赫、輝發,有些無知的人把我們稱作女真,實際上女真是錫伯族超墨爾根的祖先,與我們無關。以後所有人都應該稱呼我們國家的原名滿洲,如果再稱女真,就是有罪」。
可見皇太極根本不承認自己是女真人的後代,而努爾哈赤當初使用「後金汗國」作為國名,也是為了借用以前金國的影響力,實際上努爾哈赤也不承認自己是女真人的後代。
完顏宗弼(?—1148),金朝名將,開國功臣。本名斡啜,又作兀術、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姓完顏。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有膽略,善射。他是金國主攻派的代表,並領導了多次南侵,戰功赫赫。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即清太祖。1616年在赫圖阿拉創建「大金」,史稱「後金」。在位10年。現葬於沈陽福陵(今沈陽東陵),廟號「太祖」。 從上面資料以及他們的生活生產地域來看都是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權,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時的渤海國周圍。金(1115年-1234年),或稱大金、金國、金朝,是位於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創建人為金太祖完顏旻。 後金(1616—1644),滿族政權。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後裔,一直居住在中國東北。明朝永樂時,明朝欲壓制北元殘餘勢力,於是明朝在中國東北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 從這里來看,綜上所述,他們兩個是同一民族的人,只是時代以及叫法不同罷了,血脈相連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記得採納哦。女真人的領袖完顏阿骨打在1115年統一了女真族各個部落,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攻打下了遼國的北方首都上京。然後入侵並佔領了 *** 宋朝的大部分土地,並建立了齊,楚等傀儡政權。稍後,建立按照 *** 的習慣建立叫做金的國家。1126年,金人入侵宋朝,宋朝首都開封淪陷,宋朝退到長江以南繼續進行抵抗,史稱「南宋」。但是,他們的軍隊經常對峙於淮河一帶。
金國滅亡後,女真人仍是散居於東北。明初在東北設了三個衛所,分為建州、海西、野人,建州到了努爾哈赤時強大,他吞並了女真各部,復用國號為金,是為後金 女真勃興於今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及長白山地區。1115年1月28日,女真領袖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國號大金。金朝建國後,金朝展開以遼五京為戰略目標的滅遼之戰。五京一下,遼朝隨即滅亡。金滅遼後,與北宋遂成敵國。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後,挾滅遼之威,很快席捲而南,於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滅亡北宋。女真在消滅遼朝和北宋後,統一了包括黃河流域在內的廣大北方地區,並與南宋長期對峙。金朝在實行猛安謀克等獨特製度的同時,也採納了內地的很多政治制度。完顏亮在位期間,對南宋發動大規模戰爭,但以失敗告終。金在與南宋、西夏並立期間,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終維持其霸主地位。金朝後期,統治集團極其腐朽,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涌,同時又受到蒙古帝國軍隊的不斷打擊,終於亡國。 金朝時期,隨著封建化的深入,社會經濟獲得一定的發展。除了畜牧業的優勢外,其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也有所進步。金朝文化深受漢族影響,取得了相應的成就,其中戲劇較為突出,並產生了元好問等著名文學家。 金朝歷代帝王譜 金(1115-1234)完顏氏 太祖,完顏旻,本名阿骨打,1115-1122在位,年號:收國(2)、天輔(7) 太宗,完顏晟,1123-1134在位,年號:天會(15) 熙宗,完顏亶,1135-1148在位,年號:天會,即位未改元、天眷(3)、皇統(9) 海陵王,完顏亮,1149-1160在位,年號:天德(5)、貞元(4)、正隆(6) 世宗,完顏雍,1161-1189在位,年號:大定(29) 章宗,完顏璟,1190-1208在位,年號:明昌(7)、承安(5)、泰和(8) 衛紹王,完顏永濟,1209-1213在位,年號:大安(3)、崇慶(2)、至寧(1) 宣宗,完顏珣,1213-1223在位,年號:貞佑(5)、興定(6)、元光(2) 哀宗,完顏守緒,1224-1233在位,年號:正大(9)、開興(1)、天興(1) 歷經119年,共9代帝王 後金 後金,朝代名,1616~1644年。 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後裔,一直居住在中國東北。明朝永樂時,明朝欲壓制北元殘餘勢力,於是明朝在中國東北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 建州女真族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猛哥帖木兒被殺,建州部被迫南遷,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遷後,建州部與中原地區來往密切,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經濟繁榮,八旗制度隨即建立,而此時正是努爾哈赤擔任明朝建州部首領。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並海西四部,征服東海女真,統一了分散在滿洲地區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後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公布名為「七大恨」的討明檄文,開始公開起兵反明。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去世後,愛新覺羅·皇太極即位,1636年(明朝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大金」國號停止使用。清朝與金朝都是女真族所建立的,只不過清朝前身是後金政權,為努爾哈赤所立,國號與金朝是一樣的為「大金」,後世為了加以區分稱之為後金。
努爾哈赤兒子皇太極繼位後於1635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改大金國號為大清。
雖然同為女真族所建的政權,但是金朝是女真族中的完顏氏所建,而清朝皇族是愛新覺羅氏,兩者之間雖然都屬於女真族,但是並不是同一部落,更不是同一姓。
女真族源於3000年前東北地區的肅慎族,在唐初的時候基本形成,當時稱為黑水靺鞨。11世紀向遼稱臣,遼朝女真有生女真、 *** 真之分,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改稱「女直」。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國,並於1125和1127年相繼推翻遼和北宋。
1234年,蒙古人滅亡了金朝。此後女真人仍是散居於關東,至元末明初時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部。而愛新覺羅氏,就出自於建州女真部落。
(3)越南和金朝哪個好擴展閱讀
女真人在不同時期的史書中有不同的稱謂,女真人在秦漢以前被稱為肅慎人,漢代時被稱為挹婁,隋唐時被稱為靺鞨人,到五代時才被稱為女真。遼朝後,女真人在史料中有時被寫為女直人。
金朝同清朝的共同特點是都發源於東北並進入了中原地區,當年的女真完顏氏和清朝的愛新覺羅氏都是帶領女真人進入中原的領導力量,他們在興起、入主中原、治理中原的過程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有時候礙於形式,清帝不方便承認自己是女真人的後代。例如明朝崇禎時期,皇太極多次侵入北京搶掠財物和人口,激起了明朝君臣的仇視,也在 *** 百姓中留下了不好的名聲。後來,後金想同明朝議和,皇太極特地寫信給明朝說:「你們明朝不是宋朝,我們也不是金朝,不能把現在的情況同當年相比。」
皇太極說的顯然不是他內心所想的,畢竟如果要議和、要緩和關系,只能採用這樣的外交辭令,同時也說明了他意識到明朝君臣已經把後金看成了同「金朝」有關系的朝代,即如果明朝同後金議和,崇禎帝就會被臣民視為宋高宗、議和大臣們會被視為秦檜之流。
清朝皇帝對女真人建立的渤海國和金朝都十分認同。乾隆皇帝曾說,「我們清朝發跡於東北,山川鍾秀,和當年金朝興起的地方同屬一地。」他還說「滿洲」一詞的發音同古代「肅慎」二字的發音是相似的,他認為滿洲人是肅慎人的後裔。
乾隆帝在拜謁了北京房山的金太祖睿陵之後,作了《謁金太祖睿陵詩》。在文中,乾隆帝提到清朝和金朝都是發源於東北地區,並把金太祖跟漢高祖劉邦相提並論,認為他知賢善任,所以金朝才會強大,體現了他對金朝皇帝的認可和認同。
後來,乾隆帝命大學士們編撰了帶有滿洲人族譜性質的史書《滿洲源流考》,編撰這個書,就是乾隆帝為了把滿洲人的歷史同女真人的歷史連接起來,以說明女真人的歷史非常悠遠。同時,乾隆帝還認為,雖然現在使用的滿文源於努爾哈赤時期,但是強調滿洲人的語言同當年的女真語是一脈相承的。
⑷ 金國到底算不算中國和南宋誰更有正統性
金國算是中國。南宋正統。
認真討論過這個問題的清朝皇帝是乾隆。和前代一樣,乾隆同樣認為遼、金是一個「合法」的王朝而非屬國。但具體到宋與遼、金誰傳承了所謂「正統」的問題,他的態度是明確的,就是宋是正統,而遼、金不是。此事他先後表達了多次。要說乾隆的理由的話,是金朝沒有完成統一,也沒有繼承到先代的正統,不符合他老人家的正統觀。1768年編成的《御批歷代通鑒輯覽銀答孝》里,從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才開始標注金朝年號,而且是宋在上、金在下。1773年弘歷《題〈大金德運圖說〉》:夫宋雖南遷,正統自宜歸之宋。至元而宋始亡,遼金固未可當正統也。1781年纂修四庫提要,四庫館臣駁斥元儒楊維楨關於元承宋統而非遼金的說法,乾隆發上諭,表示楊維楨說的對啊: 夫正統者,繼前統受新命也。東晉以後,宋、齊、梁、陳雖江左偏安,而所承者晉之正統,其時若拓跋魏氏地大勢強,北齊、北周繼之,亦較南朝為甚,而中華正統不得不屬鋒稿之宋、齊、梁、陳者,其所承之統正也。至隋則平陳以後,混一區宇,始得為大一統。即唐之末季,藩鎮擾亂,自朱溫以訖郭威等,或起自冦竊,或身為叛臣。五十餘年之間,更易數姓,甚且稱臣、稱侄於契丹。然中國統緒相承,宋以前亦不得不以正統屬之梁、唐、晉、漢、周也。至於宋南渡後偏處臨安,其時遼、金、元相繼起於北邊,奄有河北,宋雖稱侄於金,而其所承者究仍北宋之正統,遼、金不得攘而有之也。至元世祖平宋,始有宋統當絕、我統當續之語……可見乾隆論述的「正統」有兩個來源,一是以武力統一天下,如隋、元做到了「大一統」,也就是新的正統所在;二是承繼先代,如宋齊梁陳、梁唐晉漢周雖然沒有統一,但承繼了晉朝、唐朝的正統,也就是正統所在了。以此標准來看,舉談金既沒有繼承正統王朝,又沒有完成大一統,就不足以稱為正統咯。乾隆1782年還明確說過:「夫遼、金雖稱帝,究屬偏安。」
⑸ 金朝和遼國誰的國力更強
金由女真族建立,遼有契丹人建立。女真是游牧漁獵民族,契丹是草原民族,也可稱游牧民族。遼率先在蒙古草原上崛起,在一定時間內統治著女真族,傾向漢化。今天見不到契丹人的原因之一就是已被漢化,公元1114年,金不堪忍受遼的殘暴統治,完顏阿骨困脊打率領金軍橫掃大半個遼國,此時契丹已經漢化,汪禪滲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又因為其他原因衰退,所以不敵金軍。我個人認為,金統治時間沒有遼長,國力是無法與遼的鼎盛時期相比較的,而且他漢化的程度也不襲叢如契丹,反而用一種落後的統治去管理已被漢化的契丹人。
⑹ 蒙古,西遼,吐蕃,大理,遼國,金國,西夏,南宋,請問一下,實力最弱的是不是南宋
當然不是,南宋國力雖然不強,但至少遠勝吐蕃、大理、西遼之類國家。如果實在要找一個最弱者,應該是當時的吐蕃,因為和其前身那個曾力敵大唐和阿拉伯兩大勢力的強大帝國不同,此時吐蕃不過是一個河湟一帶的地方政權,國小力弱,存在的時間也相對短暫。
⑺ 金國和金朝有什麼區別
沒區別。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國號是大金(女真語為配叢amba-an antʃu-un,「諳班按春」),是中國歷史上由培鄭櫻女真族建立的封建叢乎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女真原為遼朝臣屬,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
⑻ 「國家」有哪些代稱
「宗廟」,帝王祭祀祖宗的處所,是統治的象徵,所以把宗廟作為國家的代稱。「社稷」,帝王祭奉的土神和穀神。土地和糧食是立國的根本,所以社稷也成為了國家的代稱。
中國是一個多含義的概念。有國家的意義,即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有文化的意義,以區別中華和蠻夷;還有國家的代稱,即中央天朝。而我們說的古代中國則是現代中國的疆域內的各民族曾建立的國家和政權。但我以為古代的中國應是一個中華世界,而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中華世界的文化則區別於外部世界,如印度世界,歐洲世界,阿拉伯世界又各成一個文明體系。中華世界也不僅是現在的中國國境內的各民族,還應大碧團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緬甸的東亞,東南亞曾同屬中華文化圈的各國。古代各王朝建立的國家並不是以中國為國號,如宋朝則是以宋為國號,國人則對外稱己是大宋人。又應自以為是大慧猜國天朝,故稱外國為蠻夷之國,本國為中華上國。而古代的金朝,元朝也稱己為中國,日本,朝鮮,越南亦自稱為中國。這里中國則只是國家的代稱。金朝人仍稱己為大金,日本人則稱大日本滾橘。而古代各民族曾建立的各國是獨立的國家,在當時應不是中國的分裂的國家,只是後來才成為一個國家。而且是近處各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才使現代中華各民族的命運和利益聯合在一起,在共同抵抗外敵中建立了新中國。
古代中國是專制君主制國家,國王或皇帝是國家的代稱,王權至高無上。
雖在當時他指的「天下」是封建的漢族王朝統治,有其歷史的局限性,但以後這「天下」二字便慢慢地演化為國家的代稱,指整個的中華民族了
⑼ 古代遼國和金國哪個強大
金國是在遼國的後期發展起來的,它們不屬於同一個時代,不好比較。綜合來看,遼國比較強大。
遼建國時間比金長;遼建國相對來說和平的時間多,經濟較好,而金從建國起,戰爭不斷,經濟不如遼;遼國的國土面積大於金。 所以遼政治和經濟比後來的金強。
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權。女真族原為遼朝藩屬。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抗遼朝。於翌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並於1125年滅遼朝,兩年後再滅北宋。 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
⑽ 中國的近鄰朝鮮和越南,在古代和中國是什麼關系
朝鮮,唐朝當時朝鮮半島尚處於一大三小的狀態,朝鮮北方一直到中國東北是唐朝的死敵高居麗,朝鮮南方時百濟新羅加耶三國,唐朝為了消滅高居麗聯合新羅,消滅高居麗。但是日本入侵,又幫助新羅消滅當時的百濟和日本入侵,加耶已經被新羅滅亡。
朝鮮半島離中國較為偏遠,主要是東北本就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區,從漢以來,很難征服。所以唐朝想要駕馭朝鮮,所以保留新羅,代行管理,在加上當時藏族鬧得很兇,所以唐朝視線逐漸西移。新羅逐漸擴大統治區域,統一朝鮮半島。
此後一直到了明朝,朝鮮都與中原王朝斷絕宗番關系。
到了明朝,朝鮮才恢復同明朝的宗番關系。朝鮮這個稱號就是朱元璋給起的。
算起來只有清朝征服朝鮮,但也是簽訂城下之盟,圍攻朝鮮首都,並且索要大筆貢金,因為清朝的主要方向是中原,而且朝鮮地窄民悍,不好統治,所以朝鮮也是屬國。到了中日甲午之戰後,朝鮮徹底脫離中國獨立了。
越南,處於邊遠,但逢中國內亂,便獨立設置入侵中國。到了明朝,由於越南發生內亂,朱棣曾經想要吞並越南,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越南最後還是驅除了明軍,取得了獨立,但是還是臣服於中國。
(10)越南和金朝哪個好擴展閱讀:
朝鮮半島
公元300年至7世紀的朝鮮,史稱「三國時代」,三國間戰亂頻繁。新羅得到中國唐朝的幫助先後滅了高句麗等國,於676年統一朝鮮半島。此後,新羅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系,雙方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公元962年,高麗王朝迅速遣使到宋朝進行朝貢,實行「事宋」政策。
而在高麗成宗時期,契丹人建立遼朝的勢力越加強大,高麗向遼聖宗稱臣納貢,高麗國王從此接受遼帝冊封,使用遼年號,割斷和宋朝的宗藩關系,金朝興起後,繼承了這種關系。
元朝與高麗的關系更加密切,在明清兩代,朝鮮是中國頭等的朝貢國,以朝鮮定期朝貢為例,朝鮮歷來被中國人看作中國北部極重要的「外藩」。
朝鮮李朝(1392年―1910年)每年派三次正式貢使前往明廷進貢,派四次正式貢使前往清廷進貢,另外還有許多小規模的遣使。1592年,日本大肆入侵朝鮮,應朝鮮的請求,中國明朝政府派兵援朝抗日,取得「壬辰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從此,在明清時期,朝鮮便一直成為中國的藩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藩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