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為什麼稱越南為「交趾」
交阯是西漢所建立的一郡,包括越南北部及廣西南部的一部分土地。為什麼叫做交阯呢?古書上有好幾種解釋:有的說,那地方的人睡覺時頭部向外而足在內互相交叉;有的說,他們的大足趾叉得很開,雙足並立時兩個足趾相交;另有一說是趾即址字,漢武帝北置朔方,南置交址,是「交」為子孫福「址」的意思。
西漢時,元鼎六年(前111年)漢平南越國,在原南越王國地方設交趾郡,後改名交州。三國時期,東吳將南嶺以南諸郡以今天廣西北海市合浦為界,以北廣州,以南為交州。交州共設有三郡肆鉛敬(交趾、九真、日南)五十六縣。
280年晉朝統一中國,交州漢族官吏陶磺等降晉。之後交州依附於南朝各朝代。542年龍興(今越南太平省)人李賁起義。544年建國號為「萬春」,即越南前李朝。次年,梁朝大將陳霸先將起義裂慎鎮壓。之後陳霸先班師回朝篡位,建立陳朝。571年李賁的激汪哥哥李天寶手下李佛子佔領交州。後來因李佛子不願去朝覲隋朝被隋朝軍隊幾百俘虜,押解回朝。交州歸隋朝統治。
唐朝時,這里設置了交州總管府,624年改稱都督府,679年又改為安南都護府。從此交州便正式被稱作安南。
⑵ 越南為什麼古稱「交趾」
交趾」,本是中國古籍中描述「南蠻」民族風俗的詞,後來用於指代南蠻人所居的中原以南的區域。直到漢代,象郡南部專門辟出一塊設「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地區。
那麼「交趾」究竟是什麼意思?
最為通俗的理解,就是腳趾相交。唐代杜佑在《通典》「邊防四·南蠻下」條目中寫到:「極南之人,雕題交趾。……交趾,謂足大趾開闊,並立相交。」意思就是,極南的嶺南蠻人,腳特別大,大腳趾長得十分開闊,雙足並立時兩個大腳趾會相交。
但這只是杜佑自己訓詁功夫不到位造成的誤解,實際上中國古人並沒有認為古代越南人的腳趾如此骨骼清奇。
杜佑所引「雕題交趾」並非原創,典出《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這段本意是講天子施政,並非要移風易俗,而是順俗而化。南方的蠻人的風俗就是「雕題交趾」,有的不吃熟食。「雕題」,就是紋額,在額頭上紋身。而對於「交趾」,歷代註疏家的理解也都一致:側卧時大腿後彎,雙腳交於身後。
東漢時,鄭玄在給《禮記》做的注釋中就寫到:「交趾,足相向然。」唐代孔穎達給鄭玄的注作疏時進一步解釋道:「趾,足也。言蠻卧時頭向外而足在內而相交,故雲交趾。」這只是中國古人對南蠻人卧姿的描述:側卧時,臉向外,雙腳和小腿向後彎曲並勾在一起。
古人側卧,雖有屈膝,但極少交足。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寫道:「屈膝側卧,益人氣力,勝正偃卧。」即道家和中醫認為,屈膝側卧的睡姿有助於積攢人體氣力。
上述這種道家側卧已經帶有很強的體操成分,中國人的普通側卧更像是卧佛那樣身體微曲,雙足上下並置。所以越南人的古代祖先們睡覺時雙腳彎向身後雙腳相交的睡姿,給中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佑鬧出如此誤解,實際上是忽略了「趾」字的字義轉變。「趾」,原通「止」。《爾雅·釋言》即有「趾(止),足也」。許慎在《說文解字》解釋得更清楚:「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凡止之屬皆從止。」也就是說,「止」的本意就是腳,而不是腳趾。
然而,杜佑的誤解卻在近代被法國傳教士印證。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後,傳教士深入越南內地,發現東京(河內)地區大腳趾內翻的畸形足病發病率很高,並用圖像記錄下來。這可謂真正的「交趾」了。
⑶ 越南在古代叫什麼
越南在古代叫安南。
公元10世紀,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越南(當時叫安南)利用中國的四分五裂局面,擺脫了中國的控制。
938年的「白藤江之戰」吳權擊敗中國南漢,939年稱王,史稱前吳王,建立吳朝,是越南脫離中國之始。但吳權只有稱王沒有建立國號,而且未能有效統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才正式獨立。北屬時期之後的歷史,越南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並且仍未脫離中華文化影響,使用漢字,採用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個封建王朝。
968年,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國號大瞿越(丁朝),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兩年後(970年)又自稱皇帝,定都華閭(今寧平省寧平),後來接受中國北宋宋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
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並擊退了侯仁寶率領的北宋軍隊的干涉。
11世紀後期,宋朝與越南李朝爆發宋越熙寧戰爭;13世紀中葉,越南陳朝曾擊退蒙古的進攻,中國元朝建立後,越南陳朝又曾兩次擊退元軍的進攻。戰後,陳朝遣使向中國元朝朝貢修好,以示臣服。15世紀明成祖永樂年間,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國明朝應陳朝遺臣的請求推翻了胡氏政權。明軍順勢收復了越南,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進行了直接統治,即「安南屬明時期」。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將明軍驅逐出越南,但承諾維持與明朝的宗藩關系之後,恢復了獨立,建立了後黎朝(1428年~1789年)。
⑷ 為什麼交趾又稱為「交阯」
「交趾」,又名"交阯",本是古代北方中原人在古籍中描述「南蠻」民族風俗的詞,後來用於指代南蠻人所居的中原以南的區域。直到漢代,象郡南部專門辟出一塊設「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地區。
交趾,先秦時期為百越支下駱越的分部,初期范圍為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一帶。秦朝以後,設"交趾郡",為今越南北部。漢朝之後其地域范圍歷經演變,東漢時將交趾更名為"交州"(南交),交州最大范圍及其文化遺跡位包括今廣東省至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北部。
(4)越南為什麼叫交趾指甲擴展閱讀
先秦時交趾境域屬百越支下余察駱越15分部之一。公元前257年,蜀國末代王子蜀泮率領其族民,輾轉到達越南北部,建立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
公元前214年,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越南北部和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歲純,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里,交趾地區雖然屢有反抗,但是大體上一直受到中國古代政權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和明)的直接管轄。乎毀咐
⑸ 北宋時期與其交戰的交趾國是不是越南,為什麼
的確過去的交趾就是越南,兩方交戰說到底還是越南在挑事端。先來說說越南建國成為交趾的事兒。公元939年,交趾人吳權擊敗南漢軍稱王。968年,交趾地區的丁部領稱帝,取國號為「大瞿越」,越南這才正式建立了獨立政權,成為國家。
要說為什麼發兵,居然是宋朝實行王安石變法,殘害自己的國民,越南仗義,實在看不過眼所以要救宋朝人民於水火之中,而相救的辦法就是屠殺。到近現代,越南又聲稱攻宋「出於自衛」,是李常傑認為宋軍有侵略企圖,所以「先發制人」。可謂是很無恥了。
1076 年 3 月,宋神宗派郭逵率 30 萬大軍收復邕州失地,隨後乘勝追擊,打入李朝境內,距其首都升龍僅30公里。李常傑提出議和,宋軍退出已佔領的李朝土地,恢復宗藩關系。
⑹ 交趾為何讀阿丹
交趾
[ jiāo zhǐ ]
亦作「交阯」。原為古地區名,泛指 五嶺 以南。漢武帝 時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相當今 廣東、廣御慶西 大部和 越南 的北部、中部。東漢 末改為 交州。越南 於十世紀三十年代獨立建國後,宋 亦稱其國為 交趾。《禮記·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漢書·武帝紀》:「遂定 越 地,以為 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宋 趙汝適《諸蕃志·交趾國》:「交趾,古 交州,東南薄海,接 占鎮友握城,西通 白衣告友蠻,北抵 欽州,歷代置守不絕。」
希望能幫助到您
⑺ 越南名字的來歷
越南國名起源於中國的清代嘉慶皇帝,阮朝主政者阮福映欲改「大越」國號為「南越」,請求宗主國中國的清朝批准。清朝嘉慶帝便將「南越」顛倒為「越南」。
越南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國家。然而在古時候,這個國家並不叫越南,而是另有其他的國名。那麼越南名字的來歷是怎樣的呢?下面讓薯拿磨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在1802年,阮福映建立阮朝,之後接受中國清朝嘉慶帝的更改,被冊封為「越南國王」,正式建立新國號為「越南」。
在歷史上,越南的稱謂幾次更改,最先到時候被稱為「交趾」,在遠古時候。中國人誤認為越南人的兩個腳趾是相交的,因此中國人稱越南為「交趾」。
唐朝時期,中國在越南設立安南都護府,因此越南又被中國人稱數斗為「安南」。968年丁朝獨立,建國號「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首個正式國號。1054年,李朝聖宗又把國號敏和改為「大越」。
「大越」是越南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國號,在這其間,雖有胡朝改國號為「大虞」,但李朝、陳朝、後黎朝諸朝都是用「大越」為國號。
在1804年,清朝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從此越南就成為了該國的新國號。1839年,阮朝明命帝改國號為「大南帝國」。
⑻ 越南古代叫什麼
越南古代叫「交趾」、「安南」。
越南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4世紀已生活在紅河流域的中下游,並逐步形成了部落聯盟。從公元前111年起,越南處於中國封建王朝的管轄之下,稱為交趾、安南。
越南歷史開始於舊石器時代,在前6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從公元前三世紀晚期至十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史稱越南北屬時期,共有三次北屬,期間中國文化大量輸入,對於越南地區的封建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⑼ 交趾國是現在的哪裡
交趾國是現在的越南北部。
交趾,中國古代地名,位於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縣即位於今越南河內。後來漢武帝在全國設立十三刺史部時,將包括交趾在內的7個郡分為交趾刺史部,後世稱為交州。
「交趾」一名在南越國時代之前已有之。交趾名稱來源於《禮·王制》曰:南方曰蠻,雕題交趾,雕題是紋臉,交趾注曰「足相向」。《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的解釋為:《禮記》稱南方曰蠻,雕題交趾。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趾。
交趾國的歷史沿革:
公元前214年,秦朝將越南北部地區劃歸象態頃郡管理,並向越南北部大量移民。
公元前204年,秦朝南海尉趙佗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後,自立為南越武王,國都位於番禺(今廣東廣州),疆域包括今天廣東、廣西大部地區,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一小笑嘩部分地區和越南的北部。
公元前196年和公元前179年,南越國曾先後兩次名義上臣屬於西漢,成為西漢的「外臣」。
公元前112年,南越國丞相呂嘉發動叛亂,謀害了第四代南越國君主趙興以及漢朝的使者,立趙興的哥哥趙建德為第五代南越國君主。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調遣十萬大軍,分五路進攻南越國,終於滅掉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地區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統治。
漢朝的交趾郡下轄贏婁縣、安定縣、苟屬縣、麓泠縣、曲昜縣、北帶縣、稽徐縣、西於縣、龍編縣、朱覯縣十縣,以羸婁為治所。
東漢改以龍編為治所。
東漢末期至東吳初期,交州太守士燮形成獨立的割據政權。
隋朝滅南朝陳國之後,重新設置交趾郡,下轄九縣,郡治設於交趾縣。
唐代,廢除交碰閉行趾郡,原交趾郡故地歸屬於交州,交趾縣成為交州州治所在地。
⑽ 越南故稱
越南史稱大越國、安南。
越南北方在中國秦朝時歸象郡管轄,西漢時又設置交趾等九郡,東漢市設交州,三國時期(226年)東吳又將交州分為廣州、交州2州。到了唐朝設交州總管府。651年改稱安南都督府。到了明朝設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行省)。
越南的主要朝代為李朝(1010年—1225年),陳朝(1225年—1400年),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