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抗法戰爭是怎樣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國投降。越南共產黨利用這個時機發動全國總起義,推翻了日本的法西斯統治,迫使傀儡皇帝保大退位,取得了八月革命的勝利。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內巴亭廣場50萬人慶祝大會上宣讀《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宣布:「完全同法國脫離關系,廢除法國與越南簽訂的一切條約,取消法國在越南的一切特權。」法國不甘心喪失其殖民遺產,在英美的支持下發動新的殖民戰爭,企圖重新統治越南。越南人民為維護國家的獨立和統一,經過9年的英勇戰斗,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越南北方獲得完全解放。從而在越南一半國土上第一次真正推翻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完成了八月革命未竟的歷史使命。 法國卷土重來 法國統治越南達80餘年之久。
1945年8月24日,杜魯門在與戴高樂會談時表示,美國不反對法國重返印度支那,並保證今後不給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事務製造障礙。在美國的許諾下早已組建好的法國遠征軍,由英美提供海運,開到印度支那,發動一場新的殖民戰爭。 根據波茨坦會議的決定,英、美軍隊進入印度支那南部。1萬多英軍在格雷西將軍率領下於1945年9月13日進入西貢。他們恢復法國殖民統治機構,釋放並重新武裝法國戰俘,將他們和隨英軍同來的法國先遣隊組成6000多人的西貢市民警衛隊。9月21日,第一批法國遠征軍乘英艦在西貢登陸,9月23日清晨,法軍發動突然襲擊進犯西貢市人民委員會市政廳和其他公共建築,越軍隨即奮起反擊,南部抗法戰爭爆發。
Ⅱ 詳細介紹一下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有多重含義,包括:法國人的越戰,美國人的越戰,越南人內戰,中國人的越戰(參見對越自衛反擊戰)
本文所指為美國所參與的越戰。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現越南政府稱之為: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為新民主主義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所謂越共)反抗美國及其傀儡政權越南共和國(南越)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美國在本次戰爭中失敗(雖然美國政府自稱是「光榮的撤退」)。越戰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南方反政府軍「民族解放陣線」在北越領導人胡志明的支持下,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扶植南越的美國總統是Dwightd David Eisenhower(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John Fitzgerald Kennedy(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林登·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在Richard Milhous Nixon(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北越軍和南越共軍最終打敗了南越政府軍隊,統一了越南全境。
Ⅲ 越南戰爭中國死多少人
越南戰爭,50年代,曾派出軍官團去越南幫助對付法國,這個主要是指導一些軍事思想,沒有死中國人。
70年代,幫助越南打美國,中國主要是提供武器裝備和糧食,有軍事代表的軍官團隨軍當越南部隊的軍事顧問,中國士兵基本沒有參戰,只是派出中國部隊幫助修道路和橋梁而已。被美軍飛機轟炸死的,累死加一起也有1000多人。
中國解放軍1979年2月17日動用二十萬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長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這就是中越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解放軍的傷亡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越南媒體報道說是消滅解放軍三萬多人,中國的《解放軍報》報道則說是傷亡四千人。關於越軍的傷亡,越南方面一直沒有說清楚,解放軍初期則宣傳殲敵七萬。原濟南軍區作家李存葆(小說《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解開了這個謎團,他查閱的資料顯示,在中越戰爭之中,解放軍傷亡2.7萬,越南傷亡十萬。
Ⅳ 79年中越戰爭到底誰贏了
肯定是中國贏了啊!
首先需要了解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歷史背景。上世紀70年代,越南剛剛在中國和蘇聯的支援下趕走了法國殖民者和美國人,實現了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狂妄自大,號稱是除美蘇之外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政治和軍事野心逐漸無法抑制,妄圖稱霸整個中南半島,出兵寮國、柬埔寨。
此外,中蘇交惡,甚至爆發了珍寶島武裝沖突;尼克松於1972年實現訪華,中美關系即將迎來正常化。在此背景下,越南全面倒向蘇聯,敵視甚至武力侵犯我國,打死邊民,迫害華僑。
中國最終忍無可忍,決定實行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以雷霆之勢拿下了諒山等越南北方重鎮,直取河內之路已無任何險阻,但鑒於國際形勢和懲越目的已達到,主動撤兵,並毀壞了沿途由我國支援的各類工廠設施。
對越自衛反擊戰及後面的兩山輪戰,對我國來說,錘煉了部隊,國民經濟和生活未受影響。對越南來說,使其一直處於高壓之下,無法發展。同時有力牽制了蘇聯。當然是我國贏了!
Ⅳ 法越戰爭的經過
1858年6月27日,法國海軍上將戈·德熱努伊率領法國遠征軍和西班牙聯軍3000多人和14艘戰船,炮轟並佔領了越南不設防的土倫港,拉開了法越戰爭的序幕。
法國遠征軍佔領土倫後,沒有馬上北進攻佔越南首都順化,而是於1859年2月18日沿海南下攻佔了越南南部重鎮西貢,只派少量守備部隊駐守峴港。法軍認為,越南南部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海上交通發達,佔領這一地區,就可控制越南南方經濟命脈,為爾後控制整個越南奠定基礎。
3天激戰,法軍於1859年2月18日攻佔西貢。除留下1000人駐守外,大部兵力返回土倫。1860年3月,法軍指揮部被迫撤出峴港守軍。同年夏,法國因參加侵華戰爭,其遠征軍基本兵力被調往中國戰區(參見第二次鴉片戰爭)。在越南南方僅留下一支守備部隊(約1000人)據守西貢和堤岸兩市之間的築壘地域。但是,越軍(約2.5萬人)沒有利用這一有利的形勢,幾乎未對侵略者採取積極行動。
侵華戰爭結束後,1861年1月,一支新的法國和西班牙遠征軍(8000多人、70多艘戰艦、80艘運輸船、500火炮)開進西貢。至1862年夏,法西遠征軍佔領了嘉定、定祥、邊和、永隆四省,以及美荻、巴嘉等大城市。
越南正規軍無力抵抗殖民者的軍隊,但在被佔領的土地上廣泛開展了游擊運動。一些游擊隊甚至大膽地襲擊遠征軍的行軍縱隊和守備部隊,擊沉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活動的法國戰艦。此外,殖民者因患病和對氣候不適應而大量減員。為增強作戰力量,殖民者遂採取「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策略,每佔一地就強迫當地納丁組成偽軍,參加作戰或防守佔領區。
在法軍不斷擴大侵略的時候,越南北方發生了農民武裝起義,越南統治者害怕這場起義發展成為社會革命,力圖盡快與法國締結和約。而此時法國正准備進行墨西哥遠征,也無心在印度支那繼續擴大侵略范圍。 所有這些使法國和西班牙不得不開始同越南進行和談。而越南統治集團擔心解放運動發展成社會革命,也力圖盡快締結和約。
1862年6月5日,越南代表在西貢簽署了《同法國和西班牙友好條約》。根據這一條約,法國獲得了嘉定、定祥、邊和三省和昆侖島。越南承諾,未經法國同意,不能將領土割讓給其他強國;為法國貿易開放湄公河及其支流和3個港口;允許基督教傳教士在越南境內自由傳教。此外,越南需向法、西兩國賠款2000萬法郎。 第一次侵越戰爭後,法殖民者進一步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在鞏固了對越南南部東三省控制的基礎上,又先後侵佔了西三省,越南投降派代表潘清簡不戰而降,把整個交趾支那割讓給法國後,自認罪責難逃服毒自殺。為了打開中國西南大門,法殖民者於1873年開始向越南北方擴張。
這次,法國遠征軍吸取了在越南南部作戰的經驗教訓,企圖先以政治手腕而不是用軍事手段達到入侵越南北部的目的。遂讓法國商人讓·杜布依充當開路先鋒,進入紅河活動,製造侵佔越南北方的借口。而後以調解越南北方官員與被抓獲的法國商人之間爭執為由,派法軍弗朗西斯·加尼爾將軍率兵攻打河內。加尼爾到河內後,即按計劃聯絡人員,招募偽軍,僅三天就組織起一支1.4萬人的偽軍,迅速攻佔了河內城堡,隨後又在紅河三角洲一帶攻城略地,控制了越南北方的大部分重要城鎮。被佔領地區的越南軍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游擊活動,繳獲法軍船隻,燒毀親法基督教城鎮。法軍加尼爾將軍也在1873年底的一次戰斗中斃命,法軍不得不又派弗拉斯特到北方繼續執行侵略擴張任務。
在越南北部邊境地區活動的中國農民起義軍黑旗軍,與越南人民休戚與共,對法國侵略者十分痛恨,受越南政府邀請,由劉永福率領千餘人,配合越南軍民抗戰。1873年12月21日,黑旗軍在河內近郊擊斃法國侵略軍頭目安鄴,大獲全勝。腐敗的越南統治者害怕抵抗的勝利招致法軍更大的報復,急於求和。
1874年3月15日,簽訂了第二次《西貢條約》,規定:法軍將於阮朝的統治區內維持治安;越南承認法國對交趾支那享有無可爭辯的控制權;允許法國人利用紅河作為與中國西南經商的通道。 法國在越南的步步得逞,使其侵略擴張野心不斷膨脹。1882年春,一支約600人的法國軍隊不宣而戰,在3艘戰艦的支援下攻佔河內。至1883年5月,法軍已佔領了紅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戰略要點和鴻基煤礦地區。同年5月19日,中國黑旗軍再次接受越南政府邀請,在越南軍民配合下,於河內城西的紙橋伏擊法軍的一個分隊,殲敵100餘人,斃李威利等軍官30多人,迫使法軍殘部龜縮河內。法國以此為借口,再次宣戰。8月,遠征軍(4000人)開到北越海岸。分兵兩路:一路沿紅河進攻黑旗軍,一路由海上進攻越南首都順化。進攻黑旗軍的法軍屢遭黑旗軍和越南軍民痛擊,損失慘重。8月19日,法國人攻佔位於紅河三角洲的海陽城。8月20日,從海上進攻越南首都順化的一支分艦隊佔領掩護首都的順安要塞。越南統治集團內部意見分歧:部分大臣主戰,但多數主張投降,以期在殖民制度條件下保住自己的特權地位。越王阮福時病死後,各派爭奪皇位,局勢更加惡化,最終投降派勝利。於8月25日;在順化簽訂了初步條約,越南政府同意法國對越南執行保護。但是,反對殖民者的武裝斗爭並未停止,許多地區又爆發了游擊運動,越南正規軍的一些部隊也沒有放下武器。北方愛國者的陣容十分強大。法國被迫將遠征軍增加到1.7萬人,既便如此,直到1884年夏季,才把各主要抵抗基點鎮壓下去。6月6日,越法在順化簽訂了《順化條約》。從此,越南南方(交趾支那)各省淪為法國殖民地,中部(安南)各省獲得被保護國地位,虛有其名地保留了越皇政權。東京的主權形式上仍歸越皇所有,但與安南不同,北方受法國官員控制。保護條約使法國完成了把越南變為殖民地的法律程序,但人民的武裝抵抗卻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初。
Ⅵ 越法戰爭,越南人是怎樣英勇頑強的打敗了法國人
越法戰爭1858—1862年,法國為使越南淪為殖民地而發動的侵略戰爭。1858至1862年的法越戰爭,是法國侵略越南的開端。拿破崙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他進一步向亞洲,首先是向中國滲透的戰略陣地。西班牙同法國結成同盟參加了作戰。1858年9月1日,法國海軍上將里戈·德熱努亞率領遠征軍(約3千人),在14艘戰艦的支援下侵佔了土倫(峴港)要塞和港口。隨後,主力調去奪取主要產糧區越南南方(交趾支那)。只派少量守備部隊駐守峴港。經3天激戰,法軍於1859年2月18日攻佔西貢。
越南抗法戰爭,發生在20世紀40—50年代,是越南人民反對法國恢復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戰爭。�
越南原名安南,10世紀以後形成國家,1802年改為越南。1858年,法帝國主義入侵越南。1874年,越南王室和法國簽訂條約,把越南南部割讓給法國。1882年,法國軍隊進攻北部,越南王室投降,於1884年與法國簽訂投降新約,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從此,越南人民不斷進行抗法斗爭。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在香港成立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改為越南勞動黨)。1940年,日本軍隊侵入印度支那。印度支那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反對日、法帝國主義的斗爭。�
1943年,法國臨時政府領導人戴高樂與貝當時期駐印度支那總督德古秘密聯系,要他接受已被任命為駐越總代表的莫爾當的領導。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法在印度支那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日本為了保住印度支那這一重要戰略基地,於1945年3月9日突然發動了反法政變,拘留了包括總代表莫爾當和總督德古在內的絕大部分法國高級軍官,迫使法軍大部投降,接管了法國全部殖民機構。接著,日本又於3月11日,在順化扶植保大皇帝組織傀儡政府。保大傀儡政府宣布越南為「大東亞」的一個組成部分,並表示決心同日本「合作」。�
法國臨時政府於1945年3月24日發表聲明:印度支那聯邦將和法國組成一個「法蘭西聯邦」,印度支那聯邦將設政府、總督。「聯邦」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都由法國控制。法國決心要重返印度支那。�
日本發動政變後,印度支那共產黨於1945年3月12日發出緊急指示,號召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保大傀儡政府,建立人民政權。�
印度支那共產黨在得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於1945年8月16日成立以胡志明為首的民族解放委員會(實際上是越南臨時政府),並決定在盟軍進入越南解除日軍武裝以前發動總起義,從日本侵略軍和傀儡政府手中奪取政權。8月19日胡志明的軍隊解放河內,23日解放順化,25日解放西貢,奪取了政權。27日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組成。30日日本保大傀儡政府退位。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胡志明任臨時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獨立,廢除與法國簽訂的舊約,取消法國在越南的一切特權。�
1945年9月,英國軍隊和中國國民黨軍隊分別進入印度支那北緯16度線南北地區,接受日本軍隊投降。而法軍乘英國軍艦9月21日在西貢登陸,23日佔領西貢,1946年3月18日開入河內,接著進駐越南北部其它地區,進攻寮國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軍對越南進行大規模的進攻。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號召全國抗戰。抗法戰爭全面爆發。共分三個階段。�
防禦階段(1946年12月至1947年12月):法軍以10萬人,採取速戰速決的方針,從河內、海防等城市向周圍進攻,逐步控制紅河三角洲地區;同時在峴港登陸,向北進攻順化、廣治,切斷越南南北方的聯系。越軍8萬人,以部分兵力進行陣地防禦戰,牽製法軍,主力撤往農村,建立游擊根據地。1947年9月,法軍進攻越南西北地區,占和平、山西、義路後,沿鐵路進攻老街,切斷了越南北部山區與平原的聯系。10月7日,法軍發動冬季攻勢,企圖殲來越軍主力於北部山區。越軍採取誘敵深入,分割圍殲的戰術,於12月23日粉碎法軍進攻,取得越北戰役的勝利。�
相持階段(1947年12月至1950年12月)法軍在冬季攻勢失敗後,改取「以越制越,以戰養戰」的方針,對其佔領區施行「綏靖」政策,對越南解放軍加緊「掃盪」和「蠶食」。1949年6月15日,法國再次扶植保大當上傀儡皇帝,建立「越南國」,組織新的偽政府,組建偽軍同越軍作戰。越軍以營、連為單位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發展正規軍、地方軍和民兵游擊隊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並組建機動部隊實施運動戰。1950年下半年,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越軍在中越邊界地區首次發動進攻戰役,殲滅大量法軍,解放高平、諒山等城市,使解放區與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聯成一片,扭轉了戰局。�
反攻階段(1950年12月至1954年7月):越軍在進攻戰役勝利後,為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大力進行運動戰,先後發起中游、和平、西北等進攻戰役,並協同寮國解放軍取得上寮戰役的勝利。1953年秋,法國侵略軍為了扭轉敗局,集中了法國在印度支那各戰場的機動兵力,侵犯越北平原,妄圖在18個月內消滅越軍主力,奪取戰場主動權。11月20日,法軍以6個傘兵營空降越南西北部戰略要地奠邊府,修築堅固陣地,企圖以此作為越南西北部和上寮地區的要地。從12月起,越南人民軍在中國軍事顧問團的直接幫助和中國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區發起戰略反攻,並結合寮國和柬埔寨解放軍解放中、下寮地區和柬埔寨東北地區,打通縱貫印度支那南北戰場的戰略交通線。1954年3月13日,對困守奠邊府的法軍發起進攻,經過55天的戰斗,於5月7日解放奠邊府,殲法軍1.6萬人,俘法軍司令。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法國殖民主義,迫使法國在日內瓦協議上簽了字。
越南抗法戰爭歷經7年又8個月,殲滅法國軍隊14萬多人,解放越南北方,結束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Ⅶ 越南抗法戰爭人員死亡數字
傷亡
法國
94,581 死亡
78,127 受傷
40,000 被俘
越南
300,000+ 死亡
500,000+ 受傷
100,000 被俘
參考維基網路法越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