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當初為什麼打越南戰爭
發動一場戰爭,只要四個字就足矣解釋:有利可圖!
關於這場越南戰爭的起因,還是當時主要利益共同體達不成利益共識有關。整個越南大地被分為兩個陣營,一方有資本主義國家支持,另一方則是由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所擁護。這是一場不同的政體之爭,同時這也是一場主權宣奪戰。
但沒有想到越南地形復雜,叢林游擊戰,讓美國大兵措手不及,本來持觀望的態度,但又想起自己千里迢迢來到這里,不帶回點什麼都覺得自己虧的時候,自然也就想發動戰爭,最起碼保個成本,反而最終的結果讓美軍血本無歸。
⑵ 當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的原因,原因是什麼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共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6�5n Tranh Ch�6�3ng M�6�3 C�6�7u N�0�6�6�3c),為越南共和國及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也是該國至今戰敗的戰爭(雖然美國政府自稱是「光榮的撤退」)。越戰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林登·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北越軍和南越共軍最終打敗了南越政府軍隊,攻佔了全越南。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挾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印度支那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年)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行個人獨斷獨行的威權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⑶ 《越南戰爭(2017)》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越南戰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XqqG_Ff34fDxGe3DoMTZsA
⑷ 越南戰爭
南沙群島向為中國領土。直到20世紀中葉,都沒有任何國家對中國擁有南沙主權提出過任何疑議。50—60年代以後,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汶萊等國對整個南沙或部分島礁提出主權要求。面對復雜紛亂的南沙爭議,中國一直都採取自我剋制態度,從1990年起,對南沙爭議正式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倡議,希望緩和南沙緊張局勢,避免矛盾沖突,同時一步加強爭端各方之間的經濟合作關系。本刊發表此文,並不表示贊同文章中的所有觀點,只是希望通過對這場從時間上距離近的海上沖突的介紹,引起國人對國家安全的關注以及對南沙現狀和海洋權益的重視。(Hotsino報道)
◆永暑礁建站
南中國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都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其中的南沙群島,古稱「萬里石塘」,西方國家則稱為「斯普拉特利群島」,總共有 230個島嶼、沙洲和礁灘。南沙群島距離祖國大陸約1000海里,位於印度洋至太平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沖,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在南海海域發現蘊藏量極為豐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之後更是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覬覦,紛紛強佔南沙的多處島礁。
1987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全球海平面聯測計劃》,決定在全球范圍內建立200個海洋觀測站,中國負責承建5個,其中在西沙、南沙各建1個。中 國決定利用在南沙建立海洋觀測站的有利契機,名正言順地進入南沙,維護南沙主僅。中國政府決定派遣海軍艦艇編隊,前往南沙群島巡航。1988年1月21日,以南海艦隊552號護衛艦(「宜賓」號)為旗艦的我海軍編隊到達南沙群島海域。經過考察,最後選擇南沙群島的永暑礁作為第74號海洋觀測站的站址。
1988年1月31日,552號艦派出7名官兵駕駛小艇登上永署礁,首次在永署礁上升起了五星紅旗,這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南沙群島的上空。越南當局發現我在南沙建立海洋觀測站後,企圖阻撓我建站計劃。1月31日,越軍派出2艘武裝運輸船,妄圖與我爭奪永暑礁,我海軍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擔任警戒的艦隊迅速起航攔截,迫使越軍放棄爭奪永暑礁的企圖。
◆赤瓜礁較量
越軍搶占永暑礁的陰謀落空後,便將目光轉到尚未被中國海軍控制的九章群礁的赤瓜礁、鬼喊礁和瓊礁。為了遏制越南日益猖獗的搶礁行動,我海軍決定增兵南沙。2月22日和3月5日,我海軍502號艦艇編隊和531號艦艇編隊相繼趕到,至此,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我海軍已集中包括驅逐艦和護衛艦在內的大小15艘作戰艦船,實力相當雄厚。
3月13日下午,我502號護衛艦(「南充」號)組織人員登上赤瓜礁,不久502號艦雷達發現3艘越南艦艇正向赤瓜礁海域駛來,傍晚時分,越軍604號武裝運輸船在赤瓜礁拋錨,605號運輸船在赤瓜礁東北的瓊礁拋錨,505號登陸艦則在赤瓜礁西北的鬼喊礁拋錨一一越軍企圖非常明顯,兵分三路同時搶占赤瓜礁和附近的鬼喊礁、瓊礁!502號艦果斷決定首先確保赤瓜礁,與越軍對峙,等待後續艦艇趕來。
次日,我海軍531號(「鷹潭」號)和556號(「湘潭」號)護衛艦趕到赤瓜礁海域,556號警戒瓊礁方向,531號則與502號艦會合,全力保衛赤瓜礁。此時,越軍604號武裝運輸船派出人員登上赤瓜礁,至7時30分,越軍上礁人員共43名,並在 礁北側插上2面越南國旗。我海上指揮所決定寸步不讓,但同時要力爭避免流血 突,決不首先動用武力,採取與越軍「武裝共處」的方針。根據這一方針,我502號艦立即抽出33人,53l號艦抽出25人登上赤瓜礁,使我登礁人數達到58人。
東西寬僅200來米的赤瓜礁上,雙方人員相距約100米,各自站成一列,雙方槍 口對槍口,形成對峙,就在這幾乎令人窒息的氣氛中,一名越軍士兵將一面越南國旗插在我軍官兵面前的珊瑚礁上,水兵杜祥厚一把將越南國旗拔了下來,一名越軍隨即舉槍瞄準,戰友楊志亮出面掩護,就在這時槍響了!礁上的我軍官兵立即開火還擊,戰士們按照預定方案迅速後撤,與越軍拉開距離,以便艦炮發揚火力。
◆碧海揚軍威
赤瓜礁上的槍聲一響,越軍604號武裝運輸船就立即以高射機槍向我礁上人員和502號艦掃射,502號艦戰士高義海頭上的鋼盔就被一發機槍子彈擊中----此時正 是上午8時47分10秒。
「還擊!」,隨著海上指揮員陳偉文將軍一聲令下,502號艦100毫米前主炮射出的第一發炮彈就准確命中越軍高射機槍!此時距越軍開火僅僅兩分鍾,神勇的海軍官兵戰斗反應時間比操典規定的優秀時間還要短!
緊接著,502號艦的炮火一發接一發落在越軍604號船上,將火箭發射器、四聯裝高射機槍等一一被摧毀,四分鍾後就燃起熊熊大火,並開始下沉。九分鍾後,軍604號船就沉入海底。而越軍在赤瓜礁上的人員失去退路,只得繳械投降。我登礁戰士隨即停止還擊,10時50分,赤瓜礁上的全體官兵押著俘虜撤回艦上。
赤瓜礁附近海面戰斗開始以後,位於赤瓜礁西北一海里鬼喊礁海域的越軍505號登陸艦也向我531號艦開火,我海上指揮所立即命令531號艦堅決反擊。531號艦迅速利用速度優勢搶佔有利攻擊陣位,隨即以艦炮火力實施反擊,越軍505號艦難以與我531號艦對抗,很快505號登陸艦就被531號艦多發炮彈命中,全艦燃起大火濃煙滾滾,不得不掛白旗向鬼喊礁搶灘擱淺,後來該艦在鬼喊礁上整整燃燒5天。然而使人感到一絲別樣心情的是,505號艦原是中國在1974年3月無償援助越南的,艦上的桌椅、儀器設備甚至茶杯都赫然有「中國人民海軍南海艦隊」字樣。赤瓜礁東北五海里的瓊礁海域,我海軍556號艦也與越軍605號武裝運輸船展開戰斗。9時15分,556號艦抵達瓊礁海域,發現越軍605號船已經派出9 人登上了瓊礁,於是556號艦立即用高音喇叭警告其離開,豈料越軍不僅拒不撤走人員,反而自不量力地以艦炮向556號艦射擊,556號艦立即開炮還擊,密集准確的炮火頓時就將605號船駕駛台轟坍,在我海軍猛烈打擊下,605號船船體傾斜,連招架之力都沒了。----9時37分,556號艦停止射擊,而傷勢沉重的605號船苦苦掙扎到天黑,還是逃脫不了葬身大海的命運。
整個海上戰斗從8時48分502號艦開炮還擊,到9時37分556號艦停止射擊,歷時短短48分鍾。我海軍三艘護衛艦共消耗100毫米炮彈285發,37毫米炮彈266發,以一人受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沉越艦2艘,重創l艘,斃傷敵60餘人,俘敵中校以下40多人的勝利。在這場干凈利落的海戰中,我人民海軍始終控制海戰節奏和主動權,沉重打擊越軍的入侵行動,向世人展示我人民海軍堅決保衛祖國主權的力量。
◆沒有結束的尾聲
海戰結束後,為防止越軍可能利用空中力量進行報復,海上編隊指揮員陳偉文 命令各艦尤其是裝備新型防空導彈的531號艦加強防空作戰備,而越軍被我海軍的 強大戰鬥力所震懾,並未有任何反擊措施。參戰艦艇順利駛返海南島基地休整,當晚中央軍委通令嘉獎,對海上艦艇編隊堅持自衛原則、嚴守戰場紀律、打出了國威軍威進行褒獎。
此戰之後,南沙海域的越軍艦船莫不聞風而逃,「3.14」海戰勝利的震懾力可見一斑,自此之後,永暑礁海洋觀測站建站工程再無干擾,於1988年8月順利完成。挾海戰勝利餘威,中國海軍隨後由接連收復東門、南薰、渚碧等三個島礁,在南沙群島總共切實控制六個島礁,使我海軍在南沙有了立錐之地。
盡管直到20世紀中葉,沒有任何國家對中國擁有南沙主權提出過任何質疑。只是在70年代以後,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汶萊等國才對整個南沙或部分島礁提出主權要求(越南在1975年前也承認南沙為中國所有),並出兵佔領了部分島礁。面對復雜紛亂的南沙爭議,中國一直都採取自我剋制態度,從1990年起,對南沙爭議正式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政策。這並不是因為中國的國力軍力不及其他爭端各國,而是國內建設需要一個和平的周邊環境,需要友好合作的周邊鄰邦關系。所以緩和緊張局勢,避免矛盾沖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同時進一步加強爭端各方之間的經濟合作關系。隨著這些國家之間經濟合作關系的加強,彼此理解的加深,相信南沙問題一定會獲得較為妥善的解決,既能維護我國的主權和海洋權益不受侵害,又不致影響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繁榮與穩定。本刊特約撰述 周 明
90年代初,來華訪問的外國海軍官兵參現我502號「功勛艦」
赤瓜礁海戰中,越軍的多艘登陸艦由於航速慢,固定武器火力薄弱.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據戰後被俘越軍士兵交代,當時越軍高層仍以為通過逐步蠶食、小規模摩擦的方式,即可奪取南沙礁盤,根本沒有想到會與我艦隊真刀真槍的干起來。不過令人異樣的是,越軍參戰的505號艦原是中國在1974年3月無償援助越南的。艦隊上許多設備赫然標有「中國人民海軍南海艦隊」字樣。
赤瓜礁海戰中,越軍的多艘登陸艦由於航速慢,固定武器火力薄弱.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據戰後被俘越軍士兵交代,當時越軍高層仍以為通過逐步蠶食、小規模摩擦的方式,即可奪取南沙礁盤,根本沒有想到會與我艦隊真刀真槍的干起來。不過令人異樣的是,越軍參戰的505號艦原是中國在1974年3月無償援助越南的。艦隊上許多設備赫然標有「中國人民海軍南海艦隊」字樣
飄揚著五星紅旗的永暑礁觀測站,這里目前已成為我國在南沙宣示行使主權的重要基地。
「3.14」海戰勝利後,永暑礁海洋觀測站建站工程再無干擾,於1988年8月順利完成。挾海戰勝利餘威,中國海軍隨後由接連收復東門、南薰、渚碧等三個島礁,在南沙群島總共切實控制六個島礁,使我海軍在南沙有了立錐之地。
我海軍驅逐艦隊巡視在南海水域。
「3.14」海戰勝利後,永暑礁海洋觀測站建站工程再無干擾,於1988年8月順利完成。挾海戰勝利餘威,中國海軍隨後由接連收復東門、南薰、渚碧等三個島礁,在南沙群島總共切實控制六個島礁,使我海軍在南沙有了立錐之地。
⑸ 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的起因: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供」)在河內建立北越正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供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國的軍事援助下,越供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被迫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雙方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越供控制,南越則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正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越南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因此吳庭艷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毒才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越南全國選舉舉行,越供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越供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1959年,越供中秧委員會決定伍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伍裝報動。
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供中秧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越南戰爭就此爆發。
⑹ 越南戰爭爆發的根源和導火線分別是什麼
根源是美國想瓦解社會主義國家達到自己稱霸世界的目的,導火線是在美國的支持下越南南部叛軍叛亂
背景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是法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中則被日本佔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北方城市河內市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法國則支持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在越南南方城市西貢市建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國的主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法國進行了長達10年的戰爭(1945年—1955年國際社會稱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稱為抗法救國戰爭,中國稱為援越抗法戰爭,法語稱為:la guerre de Vietnam)。
1954年在中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南民主共和國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國國防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民主共和國。根據瑞士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越南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裂,越南民主共和國由越南共產黨執政,越南南方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的統治之下。
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市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南越)。瑞士日內瓦會議(1954年)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
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開始將東南亞國家聯盟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政府害怕資本主義民主選舉將使社會主義的影響進入越南共和國政府,因此越南共和國得到美國的支持,吳庭艷在越南共和國實行美式民主、法治的資產階級執政,這也使越南民主共和國走上推翻越南共和國之路。越南民主共和國實現了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越南共和國人民的恐慌。
階段劃分
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第一階段:
1955—1960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南越扶植吳廷艷擔任總理,建立親美民主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廷琰集團發動「控共」、「滅共」戰役,屠殺北越共產黨。
第二階段:
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發動「特種戰爭」,由美國出錢出槍派顧問,訓練當地軍隊,以游擊戰對付北越的游擊戰,把農村居民趕進四面圍著鐵絲網、壕溝和碉堡的「戰略村」,妄圖割斷游擊隊與北越之間的聯系。越南北方軍民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敵人,許多「戰略村」被搗毀,一些「戰略村」還變成了人民的戰斗村。
1963年南越政權內訌加深,美國策劃軍事政變推翻吳廷艷,隨後楊文明、阮慶等軍人相繼上台執政。
第三階段:
1965—1968年。約翰遜政府把「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擴大戰爭規模,開始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襲擊。1965年,約翰遜下令採取「雷聲隆隆」行動,在南越不再局限於使用傀儡軍,美國直接派軍隊參戰。侵越美軍迅速增加,達到50萬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軍民發動「春季攻勢」,向西貢、順化、峴港等64個大中城市、省會及軍事基地展開猛烈進攻。同年3月,約翰遜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對北越的轟炸。5月越美巴黎談判開始。11月美國宣布完全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至此,「局部戰爭」結束。
第四階段:
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採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時由於國內壓力和出於人道主義,宣布從南越逐步撤出美國部隊。美越繼續會談,並將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西貢阮文紹政權在內的四方會談。
1973年1月27日,美國在結束越南戰爭的協定上簽字。為時12年的侵越戰爭到此結束。
第五階段:
1973—1975年。美國軍事力量從南越撤出後,南越阮文紹政權十分孤立。
1975年越南人發動總進攻,打垮南越政權,解放了西貢,完成了南北統一。越南戰爭結束。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彈,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美國自己的損失也非常慘重,超過5.8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
⑺ 越南戰爭是哪個國家和哪個國家打仗的
1、越南戰爭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共產黨)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一場戰爭。
2、時間從1955年到1975年
3、其發生在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4、越南戰爭五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南越扶植吳廷艷擔任總理,建立親美民主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廷琰集團發動「控共」、「滅共」戰役,屠殺北越共產黨。
第二階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發動「特種戰爭」,由美國出錢出槍派顧問,訓練當地軍隊,以游擊戰對付北越的游擊戰,把農村居民趕進四面圍著鐵絲網、壕溝和碉堡的「戰略村」,妄圖割斷游擊隊與北越之間的聯系。越南北方軍民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敵人,許多「戰略村」被搗毀,一些「戰略村」還變成了人民的戰斗村。1963年南越政權內訌加深,美國策劃軍事政變推翻吳廷艷,隨後楊文明、阮慶等軍人相繼上台執政。
第三階段:1965—1968年。約翰遜政府把「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擴大戰爭規模,開始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襲擊。1965年,約翰遜下令採取「雷聲隆隆」行動,在南越不再局限於使用傀儡軍,美國直接派軍隊參戰。侵越美軍迅速增加,達到50萬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軍民發動「春季攻勢」,向西貢、順化、峴港等64個大中城市、省會及軍事胡志明基地展開猛烈進攻。同年3月,約翰遜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對北越的轟炸。5月越美巴黎談判開始。11月美國宣布完全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至此,「局部戰爭」結束。
第四階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採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時由於國內壓力和出於人道主義,宣布從南越逐步撤出美國部隊。美越繼續會談,並將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西貢阮文紹政權在內的四方會談。1973年1月27日,美國在結束越南戰爭的協定上簽字。為時12年的侵越戰爭到此結束。
第五階段:1973—1975年。美國軍事力量從南越撤出後,南越阮文紹政權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發動總進攻,打垮南越政權,解放了西貢,完成了南北統一。越南戰爭結束。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彈,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美國自己的損失也非常慘重,超過5.8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
⑻ 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英文:Vietnam War;1955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1] 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戰爭。其發生在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最先開始援助越南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林登·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游擊隊最終打敗了越南共和國軍(南越軍),統一了全越南。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戰爭是冷戰下的一次實戰,希望統一越南的越南反政府武裝·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在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的支持下,推翻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的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越南共和國。最後美國因為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漸將美國國防軍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⑼ 越南戰爭
通常所說的越南戰爭是指美國派出軍隊扶持南越吳庭艷政府,與中國和蘇聯支持的由胡志明領導的北越發生的戰爭。
起因就是胡志明領導下的越南趕走了法國人之後,投向了社會主義陣營,導致美國不滿,於是美國在南越扶植了吳庭艷政權與北越對抗。
期間雙方劃出了分界線(17度線)。美軍經常派出轟炸機轟炸越南北方,而北方支持的游擊隊則經常襲擊美軍。中國向越南派出了大批軍事幹部做為軍事顧問和教官,並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物資援助。
長期的戰爭使得美國國內反戰呼聲高漲,75年,尼克松總統決定結束越南戰爭。北越政權統一了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