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人怎麼砌磚

越南人怎麼砌磚

發布時間:2023-06-11 07:19:24

Ⅰ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發展及其特色

中國建築是世界唯一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築體系。基幹深厚的文化傳統,中國建築藝術的重大特點是:

1、以宮殿和都城規劃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權至上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

2、特別注重群體組合的美,或取中軸對稱院落式布局,或為自由式,以前者為主;

3、注重與自然的高度協同,尊重自然;

4、藝術性格特別重視對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國建築藝術是中國人的倫理觀、審美觀、價值觀和自然觀的深刻體現。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築始終保持了自身的獨特性格。從其全部歷史,可分出三個大的階段:商周到秦漢,是萌芽與成長階段,秦和西漢是發展的第一個高潮;歷魏晉經隋唐而宋,是成熟與高峰階段,唐代的成就更為輝煌,是第二個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實與總結階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個高潮。這三個階段可分別以秦漢、隋唐、明清為代表。

中國各少數民族的建築也魯具異采,大大豐富了中國建築體系的整體風貌,其中尤以藏族、雛吾爾族、傣族和侗族建築更富特色。

中國建築藝術曾對日本、朝鮮、越南和蒙古等國發生過重大影響。

中國建築藝術簡史:

中國建築從原始社會開始萌芽,歷商周至秦漢,為萌芽與成長階段,可以秦漢為代本。

秦漢建築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藝術特點基礎上發展而來,秦漢的統一促進了中原與吳楚建築文化的交流,建築規模更為宏大,組合更為多樣。

秦漢建築類型以都城、宮殿、祭祀建築(禮制建築)和陵墓為主,到漢未,又出現了佛教建築。都城規劃由西周的規矩對稱,經春秋戰國向自由格局揍變,又逐漸回歸於規整,到漢未以曹操鄴城為標志,已完成了這一過程。宮殿結貪官苑,規模巨大。祭祀建築是漢代的重要建築類型,其主體仍為春秋戰國以來盛行的高台建築,呈團塊狀,取十字軸線對稱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徵涵義。

秦漢建築藝術總的風格可以「豪放樸拙」四個字來概括。屋頂很大,已出現了屋坡的折線「反字」,即以後「舉折」或「舉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沒有翹起,呈現出剛健質朴的氣質。建築裝飾題材多飛仙神異,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壯。

中國建築歷魏晉隋唐而宋,是發展與高峰階段,可以隋唐為代表。

魏晉時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形成民族大遷移大融合的復雜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區開始進入了建築藝術舞台;人生多難,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現,成為中國僅次於宮殿的重要建築類型;文人常退跡山林,促使了自然美的更深發掘,中國園林美學獲得發揚的契機。

隋唐在長期動亂以後復歸統一,尤其盛唐時代,政治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與西域交往頻繁,是中國封建社會盛期,建築藝術也取得了空前成就,

隋唐在長期動亂以後復歸統一,尤其盛唐時代,政治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與西域交往頻繁,是中國封建社會盛期,建築藝術也取得了空前成就,

隋唐建築類型以都城、宮殿、佛教建築、陵墓和園林為主。都城規劃已完全規整化,氣勢恢宏,格律精嚴。宮殿組群極富組織性,空間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調歡樂而華麗,洋溢著對現實人生的積極肯定。陵墓依山營造,氣勢磅膊。園林已出現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的風格區分,以後者的藝術意境更高。隋唐建築單體內質外美,非常強調整體的和諧與真實,造型渾厚質朴,已較多採用凹曲屋面與屋角起翹,十分柔和大度,內部空間組合變化也很適度。

隋唐建築藝術風格可以「雄渾壯麗」四字來概括,具有可貴的獨創精神,重視本色美,氣度恢宏從容,堪稱為中國建築藝術的發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國建築藝術充實與總結階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個高潮。

五代兩宋至元,封建商品經濟高速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審美趣昧更趨近於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藝術日益程式化,更著意在細部和裝飾的追求。

都城仍然規整方正,商店居宅臨向街道,面貌生動活潑;宮殿規模遠小於隋唐,而序列組合更為豐富細膩;國家級祭祀建築布局嚴整細致;佛教在唐以後己顯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復見盛唐的恢宏;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的實踐更加豐富,與前代相比,同樣現出繁細的傾向。官式建築完全定型,結構簡化而裝飾性加強。總的來說,明清建築藝術可以「精細富縟」四字大致概括。

明清最值得稱道的是民間建築和少數民族建築的顯著成就,大大充實了傳統建築文化的內容,最終形成了各地區、各民族多種風格。

中國建築的文化精神:

世界文明古國、巍然屹立在東亞大陸的偉大國家中國,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佔世界總數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個民族和超過三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建築藝術就是整體中華文明之樹中特別美麗的一枝。

籠統而言,古代世界曾經有過大約七個主要的獨立建築體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斷,或流傳不廣,成就和影響也就相對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亞、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築等,只有中國建築、歐洲建築、伊斯蘭建築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建築體系。其中又以中國建築和歐洲建築延續時代最長,流域最廣,成就也就更為輝煌。

中國最早的史前建築,誕生於距今約10000年的舊、新石器時代之交,即原始農業開始出現,人們的定居要求開始增強的時候。而最早顯現出初步的關於美的也即廣義藝術要求的建築,則出現於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從一種結構體系而言,中國傳統建築終結於二十世紀初。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築始終完整保留了體系的基本性格。從其全部歷史可以分出幾個大的段落,如商周到秦漢,是萌芽與成長階段,秦和西漢是發展的第一次高潮;歷魏晉經隋唐而宋,是成熟與高峰階段,唐宋的成就更為輝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認為是中國建築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實與總結階段,明至盛清以前是發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現,都相應地伴有國家的統一、長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劇交流等社會背景。例如秦漢的統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統一增強了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以及中國內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統一又加強了中國各民族之間、並開始了中西建築文化的交流。與其他藝術例如詩歌常於亂世而更見其盛的情況不同,可以認為,統一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築藝術得以發展的內在契機。

中國傳統建築以漢族建築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宮殿、壇廟、陵墓、寺觀、佛塔、石窟、園林、衙署、民間公共建築、景觀樓閣、王府、民居,長城、橋梁大致十五種類型,以及如牌坊、碑碣、華表等建築小品。它們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發展歷程以外,又有時代、地域和類型風格的不同。

基於中國長期的宗法社會土壤,中國建築以宮殿和都城規劃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權至上的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體現了古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倫理觀,而與歐洲、伊斯蘭或古印度建築以神廟、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築成就更高明顯不同。宮殿從夏代已經萌芽,隋唐達到高峰,明清更加精緻。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規劃觀念,重視規整對稱突出王宮的格局,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規整式格局有所破壞,漢代又開始向規整的復歸,隋唐完成此一過程,元明清則更加豐富。隋唐長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國歷史最負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國的宗法倫理觀念,也影響及於其他幾乎所有建築類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賢聖哲的准宗教建築壇廟,以及在特別強調血緣宗親關系、特別重視「慎終追遠」、「事死如生」等觀念的文化背景下發展的帝王陵墓等,它們幾乎是中國特有的建築類型,以規模之隆重,氣氛之肅穆而令人矚目。

中國主要流行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還有石幢、石燈等建築小品。佛教建築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響,很快就開始了中國化的過程,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觀和文化性格,充滿了寧靜、平和而內向的氛圍,而與西方宗教建築的外向暴露,氣氛動盪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觀向佛寺學習,同樣具有安詳的風韻。大別而言,佛道寺觀可分為敕建寺觀和山林寺觀兩類,前者更接近宮殿,嚴謹壯麗;後者更接近民居,自由靈巧。佛塔在中國建築藝術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類型多樣,形式豐富,發展脈絡歷歷可尋,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體現得更加鮮明。

基於與自然高度協同的中國文化精神,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建築鑲嵌在自然中,彷彿是大自然的一個有機組成,而與其他建築體系更強調人工與自然的對比不同。這在中國各建築類型中都有明顯的反映,如城市、村鎮、陵墓或住宅的選址和布局等,並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風水」學說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與自然高度協同的觀念在園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現,屬於自然式,而與歐洲或伊斯蘭的幾何式園林有別。中國園林主要有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種,兩漢時以前者為主,成就高於後者,唐宋以後私家園林的水平漸高,到了清代,皇園轉而要向私園學習了。它們雖具有共通的藝術性格,而私家園林更多體現了文人學士的審美心態,現存者以江南地區成就更高,風格清新秀雅,手法更為精妙;皇家園林主要在華北發展,現存者以北京一帶最集中,規模巨大,風格華麗。中國園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被歐洲人譽為「世界園林之母」。

種類繁多的民間公共建築如宗祠、先賢祠、神祠、會館、書院和景觀樓閣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無不深深浸染著傳統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較少,現存較完整的幾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規定的布局模式,為示清廉,風格都比較樸素。屬於居住建築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現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種類繁多,形式十分多樣,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對普通人生,所體現的群體文化心態也特別率真而質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質明智之美,有時並不在皇皇巨構之下。

中國建築特別重視群體組合的美。群體組合常取中軸對稱的嚴謹構圖方式,但有些類型如園林、某些山林寺觀和某些民居則採用了自由式組合。不管哪種構圖方式,都十分重視對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學性格的追求,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審美習慣,而與歐洲等其他建築體系突出建築個體的放射外向性格、體形體量的強烈對比等有明顯差別。

中國建築與世界其他所有建築體系都以磚石結構為主不同,是獨具風姿的唯一以木結構為主的體系。結構不但具有工程技術的意義,其機智而巧妙的組合所顯現的結構美和裝飾美,本身也是建築美的內容,尤其木結構體系,其復雜與精微都為磚石結構所不及,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對有機的結構構件和其他附屬構件的進一步加工,就形成為獨特的中國建築裝飾,包括內外裝修、彩畫、木雕、磚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豐富的手法和生動的發展過程。

中國各少數民族建築也都各具異采,大大豐富了中國建築的整體風貌。藏族建築深植於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土壤之中,雖吸收了漢族建築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體系,非常富於特色,規模宏大,色彩鮮明,性格粗獷巨麗,其代表性傑作,不愧為世界級的建築藝術精品。維吾爾族以伊斯蘭教建築成就最大,屬於世界伊斯蘭建築體系,造型渾朴含韻,性格靜穆沉思,其民居也與漢族民居有顯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築受同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區的泰、緬等國影響較大,除富於特色的干闌式民居外,以嫵媚玲瓏的佛寺佛塔更具風韻。侗族建築雖受漢族影響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樓和風雨橋聞名中外,藝術性格質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築、納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鮮族民居,也都各具異采。這些民族的建築藝術作品,象閃現在天空的點點明星,與漢族建築一起,共同組成為中華建築的燦爛。

中國建築以中國為中心,流波泛及朝鮮、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廣大東亞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們與中國一起,共同構成為以中國建築為核心的東亞建築。明清時期,中國建築特別是與西方完全不同的園林藝術,又開始為歐洲所知,並產生了實際影響。同時,中國建築早在漢晉時代又接受了主要來自南亞和中亞的外來影響,這些影響在歷史的長河中都被中國融化為自身的有機部分。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古代並沒有給我們留下有關建築理論的系統專著,但中國建築的高度成熟及其偉大成就,證明中國建築不但擁有而且已發展為十分富於中國特色的建築藝術理論,包括一整套建築哲理,也包括建築或環境的空間和形體構圖方法。它們散見在各種文史典籍之中,而且採取了「中國式」的闡述方式。有的雖然還沒有被古人總結為文字,但從大量的建築作品中,人們還是有可能讀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近代以來直到今天,中國建築在傳統的土壤上,結合新的時代要求和新的建築手段,吸收外來建築文化,繼續前進著。特別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以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為契機,更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前發展,已經產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在這里,我們將全面展現中國建築藝術,她的光采照人的美麗風貌,她的波瀾起伏的發展歷史,和蘊藏於其中的中國文化精神

中國建築的歷史分期:

中國建築自其源始至於今,未嘗一時停止其活動,其蛻變為賡續的,故欲強為劃分時期,本為一種不合理且不易為之事。然因歷朝之更替,文化活動潮平之起落,以及現存資料之多寡,姑分為下列各時期。

一、上古或原始時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此期間文獻與實物雙方資料皆缺乏。殷周戰國以來城廓宮室遺址雖已有多處確經認定,但尚有待於考古家之發掘。殷以前則尚無實物可考證。

二、兩漢時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百餘年間為中國建築成年時期,建築事業極為活躍,史籍中關於建築之記載頗為豐富,建築之結構形狀則有遺物可考其大略。但現存真正之建築遺物,則僅墓室、墓墓闕數處,他為間接之材料,如冥器漢刻之類。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至公元290年),雖在五胡擾攘之破碎河山下,宮殿與佛寺之建築活動極為澎湃。而佛教之興盛則為建築活動之一大動力。實物之在工藝表現上吸收有「希臘佛教式」之種種圓和生動雕刻,飾紋、花草、鳥獸、人物之表現,乃脫漢時格調,創新作風。遺存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時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統中國,定都長安,大興土木,為唐代之序幕。唐為中國工藝之全盛及成熟時期。因政治安定,佛道兩教興盛。宮殿寺觀之建築均為活躍。天寶亂後,及會昌後周兩次滅法,建築精華毀滅殆盡,現存實物除石窟寺及陵墓外,磚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橋,唐末一木構佛殿,則為此期間最可貴之遺物。唐之建築風格,既以倔強粗壯取勝,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見長,誠蔚然大觀。

五、五代宋遼金時期(公元906年至1280年),五代趙宋以後,中國之藝術,開始華麗細致,至宋中葉以後乃趨纖靡文弱之勢,宋遼金均注重於宮殿之營建,其宮殿雖已毀盡,其佛寺殿宇之現存者,尚遍布華北各省,至於塔幢,為數尤伙,作風手法,特徵顯著,規則謹慎,循舊制之途徑,增減嬗變不已,此期除遺留實物眾多外,更有《營造法式》一書,為研究中國歷代建築變遷之重要資料。

六、元明清時代(公元1280年至1912年)。元明清三代,奠都北平,都市宮殿之規模,近代所未有,此期間建築傳統仍一如古制。至明清之交,始有西藏樣式之輸入外,更有耶穌會士,輸入西洋樣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之刊行,則為清官式建築之准繩。最後至清末,因與歐美接觸頻繁,醒於新異,標准搖動,以西洋建築之式樣滲入都市,一時呈現不知所從之混亂狀態於民居市井中,舊建築之勢力日弱。

七、民國時期(公元1912年以後),民國初年,建築活動頗為沉滯。始歐美建築逐漸開拓其市場於中國各通商口岸,而留學歐美之中國建築師亦起而抗衡,於是歐式建築之風大盛。近二十年來,建築師始漸回顧及中國固有之建築。遂有采其式樣以營建近代新建築者,自此而後,建築師對於其設計樣式均有其他地域或時代式樣之自覺,不若以前之惟傳統是遵。今後之中國建築,亦將如今後世界各處之建築,將減少其絕對之地方性。

然因傳統、背景民族氣質等等原素之不同,亦將自成一家,但其型成,則尚有所待耳。

Ⅱ 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是哪五大

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北京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雲南的「一顆印」。

1、客家圍龍屋

客家圍屋,又稱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見、保存最多的一種。

客家圍屋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客家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的廣東、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灣的屏東、雲林、台中東勢等。

2、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期,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

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這里所謂「街通」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弄堂,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

3、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

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

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里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人民的象徵,它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

4、干欄式建築

干欄式建築,即干欄巢居,是遠古時代的人群,特別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築風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築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發現最早的干欄式建築是河姆渡干欄式建築,古時流行於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區。

這種建築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干欄式建築可以防震等。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干欄、干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當是由古越語言轉譯而來的音變。此外,一般文獻上所說的柵居、巢居等,大體所指的也是干欄式建築。

這種建築適合那些居住於雨水多比較潮濕地方的人,現在主要流行於中國較偏遠的地區,包括廣西中西部、雲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國家也有干欄式建築。

5、雲南一顆印

在雲南中部地區有許多這種形式的四合院住宅。三間四耳是最常見的宅制,既正房三間,左右各有兩間耳房(廂房)。前面臨街一面是倒座,中間為住宅大門。

四周房屋都是兩層,天井圍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牆,很少開窗,整個外觀方方整整,如一塊印章,所以俗稱為「一顆印」。

位於滇中高原地區,與當地四季如春,無嚴寒酷暑,風大的氣候環境特點相適應。多採用厚土牆及筒瓦鋪屋頂。通常為樓房,房間分為兩層,牲畜及雜物在樓下,人住樓上。樓下正房是堂屋,作為起居待客之處,堂屋左右做卧室,樓上的中明堂做佛堂。

為節省用地,改善房間的氣候,促成陰涼,採用了小天井。外牆一般無窗、高牆,主要是為了擋風沙和安全,住宅地盤方整,外觀方整,當地稱"一顆印"。

Ⅲ 中國目前有多少座關.

●雁門關 雁門關又稱西陘關,位於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雁門山腰,是長城要口之一,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沖。此處東西峻峭,中路盤旋崎嶇,附近峰巒錯聳,異常險要,為歷代戍守的戰略要地。自春秋起稱句注塞,由唐始稱雁門關。明洪武七年(1374)吉安侯陸亨,北移雁門關址數里,建新關於今址。現存關門3座,內有明朝所建靖邊寺,以祀戰國戍守雄關的趙國良將李牧。雁門關除關城之外,還有大石牆3道,小石牆25道,隘口18個,構成極為嚴密的防禦體系。雁門關是「外三關」中最大的一關。 ●寧武關 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里。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牆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台峙立,氣勢雄偉。寧武關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 ●偏頭關 偏頭關位於黃河入晉南流之轉彎處,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偏關秦漢屬雁門,隋屬馬邑,唐置唐隆鎮,名將尉遲敬德在關東建九龍寺。宋代,楊延昭威鎮三關(包括偏關),沙場奮戰,家喻戶曉。現關城為明洪武年間改築。清改置縣,屬寧武府,轄邊牆四道。 ●平型關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位於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1511)築嶺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萬曆九年都曾增修。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軍隊在平型關附近對日作戰,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氣焰,首次告捷,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 ●玉門關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玉門關位於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為漢武帝時所置。自魏晉以後,因安西通新疆東部重鎮哈密的道路日見重要,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宋以後,中國和西方的陸道交通逐漸衰落,關遂廢。今原玉門關址尚存方形城堡,由黃土夯築而成,恢復完整,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米,垣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門,總面積63O余平方米。玉門關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 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名句更使玉門關名垂千古。 ●陽關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處的南湖鄉境內,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陽關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為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所作「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使陽關名揚千古。 ●鴉鶻關 鴉鶻關位於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近百里處,是明長城遼東鎮上的一個重要關隘。其為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遼陽副總兵韓斌所建,關門設障三道,故又稱為「三道關」。頭道關在今新賓縣葦子峪鄉三道關村南0.5公里,關城修至兩側山脊,現存遺址牆高3米,基寬約7米,為方料石包砌,內填夯土而築。二道關設在兩崖對峙的山谷之中,砌石為障。第三道關設在一拔地突起的巨石旁側,此石柱高約30餘米。此關東西是連綿不斷的群山,峰巒疊嶂,惟此處有一形勢險要的山口,可通南北。明代時,鴉鶻關是遼東鎮通往建州衛主要通道,亦為朝鮮使臣入貢的必經之路。 ●紫荊關 紫荊關位於河北省易縣西北45公里處,因關城居於紫荊嶺上而得名。關東依萬仞山,西據犀牛山,拒馬河寬闊的河床橫列於長城之北,峰疊巒矗,如屏如障,為長城內三關重鎮之一。紫荊關是長城千百座雄關險隘中歷史最悠久的幾座之一,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關於紫荊關的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當時稱為「五阮關」,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 ●井陘關 井陘關位於今河北省井陘縣西面太行山「井陘」之口,因此得名。古人謂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稱井陘。「井陘」是太行山內一條隘道,《呂氏春秋》、《淮南子》稱「井陘」 為天下九塞之一。最初漢朝在此口置關,稱石研關,它與南面的壺關、天井關合稱「上黨三關」。後來改名土門關。唐以後稱土門關或井陘關,明清時稱井陘關。 ●娘子關 娘子關位於太行山脈西側「井陘」西口,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與河北省交界,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以隋開皇年間曾在此設葦澤縣而得名。後來,唐高祖的三女兒平陽公主率兵數萬駐守於此,時人稱為「娘子軍」,這關也因此更名娘子關,為戍守重地。早在戰國時期,這里為中山國所建長城的一個關口,唐平陽公主之後,為承天軍戍守處,大歷年間修築了承天軍城。宋代建承天寨,明代為承天鎮,並稱娘子關。明嘉靖年間因邊患頻繁,於二十一年(1542)重修城堡,就是現今見到的關城,專設守備把守。清代又建「固關營」,分設把總駐守。因這關處在萬里長城內邊的「內三關長城」南端,民間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 ●大散關 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20餘公里的秦嶺北麓,在陝西寶雞縣南大散嶺上,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為"川陝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大散關亦稱散關,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 宋時金兵南下,侵犯陝川,宋將吳、吳兄弟聚兵扼險於此固守,打敗金兵的多次進攻。 ●居庸關 居庸關是萬里長城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其地絕險,自古即為北京西北的屏障。居庸關建在京畿著名的「關溝」中。居庸之名,據元代人記載是秦始皇修長城時,徙居庸徒於此而得名。在著名的太行八陘中,居庸關排列第八,即控扼軍都山的軍都陘。居庸關在漫長的歲月中,雖始終是兵防重鎮,但卻屢易其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時又先稱「薊門關」,後改「軍都關」。由遼以後金、元、 明、清至今,便始終稱居庸關。 ●勝金關 勝金關座落於寧夏中衛縣東30公里,是明長城寧夏鎮中的重要關隘之一。勝金關為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參將韓玉所築,謂其險過金徙潼關故得名。勝金關一帶,山雖不甚險陡,然山脈卻意外地向南突出一角,直抵黃河北岸,在山河之間僅留下一線之路,可通往來,這種一將扼之、萬夫莫過的地理形勢,使勝金關的軍事地位提高起來,被歷代兵家視為控扼寧夏平原的重要關隘。 ●南津關 南津關位於三峽東口,是西陵峽的終點,它和瞿塘峽入口處的夔門,是三峽首尾兩個天然門戶。關兩岸絕壁聳天,峰奇谷異,江面狹窄,成為長江上、中游的天然分界線,素有 「雄關蜀道,巍巍荊門」之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友誼關 友誼關位於中越邊境之兩山對峙險坳處,離憑祥市18公里,距越南16公里,扼中越交通之咽喉。友誼關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關樓為三層樓閣建築,高22米,歷代為中國南疆邊防要隘、戰略要地。1885年,清軍名將馮子材率軍在此痛擊法國侵略者,取得舉世聞名的鎮南關大捷;1907年,孫中山、黃興在此領導了永載青史的鎮南關起義。五十年代,經周總理批准,改名睦南關。後來,為彰示中越兩國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誼,又改名為「友誼關」。友誼關有「天下第二關」之稱,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

閱讀全文

與越南人怎麼砌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美食大省是哪裡 瀏覽:21
印尼是什麼的最大生產國 瀏覽:278
伊朗現在總人口有多少人 瀏覽:448
英國海關怎麼處理 瀏覽:196
印尼煉鋼廠yf爐前工是做什麼的 瀏覽:92
印尼青山鋼廠伙食怎麼樣 瀏覽:526
越南的簽證可以帶多少人民幣 瀏覽:858
怎麼畫英國美女 瀏覽:52
越南企業有哪些類型 瀏覽:10
中國女藍與日本女藍半決賽如何 瀏覽:109
印度偏心湖在哪裡 瀏覽:158
印尼巴士手機版mod怎麼弄 瀏覽:696
8號明天中國有哪些奪金項目 瀏覽:440
中國買房多少年 瀏覽:21
波斯語課義大利人怎麼知道 瀏覽:561
敘利亞伊朗屬於什麼關系 瀏覽:315
中國字頭注冊公司需要哪些條件 瀏覽:777
印度卡車怎麼運輸 瀏覽:679
英國社會主義國家是什麼樣的 瀏覽:947
印尼哪裡產咖啡豆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