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宣布研發五代隱身戰機,草圖為何令人哭笑不得
之所以會出現這么一個情況,主要是由於當時越南在發布他們所謂的研製出來了五代隱形戰斗機的草圖的時候,其外形造型結構於美國的f-22戰斗機可以說是如出一轍,非常的相似,所以說也有人說是他們抄襲美國的f-22。這一點也引起了很多人對於越南這一次公布的他們構想出來的五代戰斗機的嘲笑。當然研發東西並不是面子上的事情,就目前在五代戰斗機研發層面上來講。很多人都認為只有中美俄這三個國家才是在五代戰斗機上最具有研究實力的國家。而在戰斗機這一方面,美國又是獨步天下。可以說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在戰斗機方面能力最為出色的一個國家。越南想要成功,還有許多需要學習以及鑽研的地方。
② 越南宣稱能研發第五代戰機,這究竟是實力還是在吹牛
五代機是一個國家空軍目前能夠裝備的最先進的戰斗機之一,五代機的特點有很多,隱身,高機動性,超音速都是五代機的特點。但是越南宣稱自己能夠研製五代機,這就有一點耐人尋味了。就筆者看來,越南不具備研製五代機的能力。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越南的經濟不行,無法提供大連的資金供五代機進行研製和揮霍。其次就是越南本身的工業體系沒有變成一套,而且各種基礎工業能力非常薄弱。最後就是越南的生產能力不行,即使圖紙設計出來了,恐怕也生產不出來,畢竟越南從誕生到現在,從來沒有自主設計和生產製造一型現代化飛機的歷史。
最後就是越南的生產能力不行,即使圖紙設計出來了,恐怕也生產不出來,畢竟越南從誕生到現在,從來沒有自主設計和生產製造一型現代化飛機的歷史。這就讓越南根本沒有太多關於航空器材研製和設計的底蘊了,要知道對於航空器來說,特別是戰斗機,都是充滿了高精尖技術的結晶。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越南似乎並不具備研製五代機的能力。
③ 真的可以對付隱身戰機越南蘇-30戰機性能究竟怎麼樣
蘇30戰斗機是俄羅斯的蘇霍伊設計局根據部隊的實際需求對蘇27進行了一次改進,最後生產出的改進型號。進行分類的話,筆者認為這是一型3代半戰斗機。但是對於隱身戰斗機進行打擊來看,蘇30還完成不了這個任務。蘇30的性能還是不錯的,有這么幾個特點。首先就是蘇30對標的戰斗機是F-15E,具備空中突擊的能力和對地打擊能力。其次就是其擁有一定的隱身能力,但是聊勝於無。最後就是蘇霍伊設計局對其進行了相當大的改進,是俄羅斯專門負責出口的一型重型多用途戰斗機。
最後就是蘇霍伊設計局對其進行了相當大的改進,是俄羅斯專門負責出口的一型重型多用途戰斗機。按照俄羅斯出口裝備的特色,出口給印度,越南這些國家的蘇30都是經過減配的,原廠的蘇30尚且無法和隱身戰斗機一戰,更何況這些經過減配的閹割版呢?
④ 鄰國越南能開發5G和研發第五代戰機,科技咋這么先進呢
問題是研發出來了嗎?拿5G來說,越南去年拒用華為5G設備後,宣布自研5G,且半年後就宣布研發成功。但這種自嗨式的「成功」,早已經被外界無情戳破——越南壓根不是自主研發的5G技術。
圖為蘇57首架量產型組裝圖,此前墜毀的很有可能就是這架
因此對越南所謂的各項高大上計劃,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未拿出成果之前,任何計劃都是打嘴炮罷了,純屬空談,不必較真。
⑤ 單論戰機研發水平,如今越南與印度到底誰更牛
單論戰機研發水平,如今的越南和印度,無疑是印度更加牛。盡管印度研發的戰機,非常落後,但畢竟還是做出來了。越南的戰機研發,定位非常高,說要做的是第五代隱形戰機,對標美國的F-22,不過這一切,只是越南官方口頭說說而已。
盡管這款“光輝”戰機飛機很垃圾,但不管怎樣總比越南只是口頭叫囂要好。不過,這款飛機確實也不值得印度人驕傲。因為與其說這款飛機是印度研發的,不如說這款飛機是印度組裝出來的。“光輝”戰機的主要部件,全部從外國采購,然後在國內組裝,而且組裝的時間長達30多年。
⑥ 關於四代機與五代機
為戰斗機劃代是一件非常認真而嚴肅的事情,每一代戰斗機都是航空科技發展和軍事需求的產物,每一代戰斗機又都有其自己的技術性能特點和作戰任務,代與代之間有質的飛躍和台階式的提高。對於噴氣式戰斗機,比較流行的主要有美國人的「四代論」和俄羅斯人的「五代論」,可是美國人後來又提出新的「五代說」。根據這種劃代理論,F-15和F-16為四代機,而F-22和F-35為五代機。
一般來說,我國對戰斗機的劃代採取了美國人的「四代論」,所以稱新一代戰斗機為「四代機」,這種四代機的大致指標要要相當於F-22一類的先進戰斗機。雖然國外大部分國家已經將T-50、F-22和F-35一類的戰斗機劃分為「五代機」,但我國目前仍將他們稱為四代機,這只是稱謂的不同罷了。 第一代噴氣戰斗機:試驗型飛機
美國人的新觀點認為,第一代噴氣式飛機主要是一些試驗型飛機,並未打算直接投入作戰。產生年代大約在20世紀30~40年代。
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噴氣式戰斗機是亨克爾公司研製的He280雙發戰斗機,首飛時間是1941年3月30日。He280戰斗機的特點是採用了先進的三輪車式起落架和壓縮空氣驅動的彈射座椅,但是它的機體還屬於活塞螺旋槳時代。
梅塞施米特Me262戰斗機最初的設計方案採用平直機翼,發動機安裝在機翼中段內。然而,由於發動機直徑增加,機翼中裝不下,不得不安裝在機翼下的吊艙內。由於Jumo004渦噴發動機的推遲交付和其它一些因素,導致Me262戰斗機直到1944年夏末才投入作戰。因此,Me262戰斗機對戰爭的結果並未產生多少影響。
英國的第一種噴氣式戰斗機是格羅斯特飛機公司生產的「流星」,1943年3月5日首飛。原型機採用了德�6�1哈維蘭�6�1哈福特生產的H.1渦噴發動機作為動力,但生產型飛機採用了羅羅公司的惠特爾W.2型發動機。令航空歷史學家有些失望的是,「流星」和Me262戰斗機從未在空中交戰,都如流星一樣一閃而過。第二代噴氣戰斗機:採用後掠翼
第二代噴氣式戰斗機的主要特點是採用後掠翼,飛行速度為亞聲速,代表機型有米格-15和F-86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飛機設計師們就通過改進機體外形來發揮噴氣發動機的潛力,尋求戰斗機的最佳性能。第二代噴氣式戰斗機最重要的創新是採用了理想的後掠翼,以達到減小跨聲速阻力和提高飛行速度的目的。
像F-86、米格-15、J-29、霍克公司的「獵人」和格魯曼公司的F9F「黑豹」及「美洲虎」等這些飛機都具有跨聲速的飛行速度。這些型號的飛機,由於採用了新型的推進控制裝置、改進的彈射座椅和更好的增壓座艙,並進一步優化了氣動布局,因此,它們在大速度和高過載狀態下,依然是一個穩定的機炮武器發射平台。
瑞典薩伯公司生產的J-29「飛行圓筒」是在西歐投入服役的第一種後掠翼噴氣式戰斗機,於1948年9月1日首飛。薩伯公司製造了大約660架J-29戰斗機,這充分說明了一個小國家可以裝備同時代性能最好的前線噴氣式戰斗機。第三代噴氣戰斗機:超聲速時代的到來
第三代噴氣式戰斗機表明了超聲速飛行時代的到來,各種先進的空空導彈和大功率渦輪噴氣發動機或早期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等新設計、新性能裝備在迅速普及。美國的第三代戰斗機還包括「百字頭」系列,即第一種投入作戰的美國超聲速戰斗機F-100。從1951年到1956年,在6年時間里,戰斗機和發動機的設計有了巨大的飛躍。當時,世界上有近10種型號的戰斗機陸續問世:北美飛機公司的F-100、康維爾公司的F-102和F-106、洛克希德公司的F-104、麥克唐納公司的F-101、蘇聯的米格-19、達索公司「幻影」Ⅲ、薩伯公司的「龍」和英國電氣公司的「閃電」。
這些噴氣式戰斗機在設計方面突飛猛進,具體表現出許多先進的技術特點:三角翼、更大後掠角的後掠翼、更大功率和更高效率的噴氣發動機、先進的火控雷達和導航系統以及可接受空中加油等。後來,這一代戰斗機採用了更加復雜的技術,擁有了更先進的作戰性能,如共和飛機公司的F-105、麥道公司的F-4、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21、米格-25和薩伯公司的Saab-37「雷」等戰斗機均屬於這一代。
正當速度、高度和火力不斷增加的時候,第三代噴氣式戰斗機在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中仍然面對著慘痛的作戰教訓。在越南戰爭中,越南空軍採取的戰術遏制了美國空軍的優勢,使相對陳舊的米格-17和米格-19戰斗機與較新型的米格-21戰斗機聯手,主導了空戰。第四代噴氣戰斗機:高機動性能
超南戰爭對戰斗機的研製產生了強大的推動力。戰爭中的教訓與剛剛浮現的數字式電子計算機密切結合,不僅融入到設計和生產過程中,而且融入到新型飛機設計方案中。所導致的結果是在第四代戰斗機研製方面不斷追逐更先進的技術:格魯門公司的F-14、麥道公司的F-15、通用動力公司的F-16、麥道公司的F/A-18、達索公司的「陣風」、歐洲戰斗機公司的「台風」、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23和米格-29、薩伯公司的JAS.39「鷹獅」和蘇霍伊設計局的蘇-27等。這些非常出眾的戰斗機廣泛地採用了高推重比的發動機、更高性能和更高可靠性的電子設備、電傳飛行控制系統、零高度彈射救生能力、改進的武器和數目不斷增加的機載計算機。
這些新型戰機日益增加的成本進一步令軍事預算緊張,結果導致飛機逐步改進發展,不僅要承擔空對空作戰任務,還要執行空對地攻擊任務。同時,各家飛機公司及其一些國家藉助於聯合研製,來減少研究和發展風險,提高戰斗機性能。
在這些第四代戰斗機中,美國的F-15和F-16相對出現得早一些,由於許多年掌控著空中優勢而確定了聲譽。當其他國家研製的第四代戰斗機出現時,美國戰斗機憑借著在雷達、發動機性能和改進空對地能力(包括夜間、全天候和精確攻擊)方面所具有的明顯進展,繼續維持著領先地位。
即使伴隨著這些改進,美國及其盟國的第四代戰斗機卻不得不面對著蘇-27、米格-29和米格-35戰斗機的嚴峻挑戰。例如,在2004年初舉行的「對抗印度」空戰演習期間,印度空軍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駕駛蘇-30K戰斗機,令美國F-15戰斗機的空中優勢受到了置疑。與此同時,第四代戰斗機還面對著更加先進的、以兩位數字命名的地對空導彈(如SA-14)的地面威脅。第五代噴氣戰斗機:低可探測性和超聲速巡航
目前,真正的第五代噴氣式戰斗機有——F-22A「猛禽」和F-35「閃電Ⅱ」,它們從根本上改變現代空戰的概念。通過裝備第五代戰斗機,美國空軍在空中優勢戰機方面確立了一個真正的「代溝」(即拉開了「一代」之差)。
第五代戰斗機的性能特點可以用4S來概括,即:「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和短距起降」,其中具備革命性的就是隱身性能。隱身性能依賴於外形、材料和內部武器艙,即使是裝備完全的作戰配置,戰斗機依然只有非常低的雷達反射截面積。美國的第五代戰斗機利用了此前為B-2轟炸機和AGM-129「先進巡航導彈」所發展的隱身技術。對於那些單純憑借機動性取勝的戰斗機,這種幾乎看不見的作戰能力決定了第五代戰斗機平台發展中最為重要的革命性部分。
不過隱身性能只是飛機作戰性能一個因素,過分的強調隱身性能反而對飛機的其他性能如機動性能造成負面影響,所以第五代戰斗機盡可能在各個作戰指標之 間取得一定的平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F-22戰斗機。當年美國空軍的ATF計劃催生了YF-22、YF-23兩款技術驗證機,YF-23比YF-22隱身性能更好,其原因在於YF-22的後緣前掠角為17度,與前緣後掠角並不一致,這樣就造成機翼、尾翼的邊緣並不平行,所以其強波束反射只能控制在8個角度左右,相比之下,YF-23的機翼、尾翼平行,強波束反射控制可以在4個以內。但YF-22的設計增加了機翼面積,降低了翼荷,提高了飛機機動性能;而 YF-23在機動性能方面付出了更多的代價。最終憑借更好地兼顧了隱身與機動性之間的關系,YF-22得以擊敗YF-23,成為美國空軍的新一代戰斗機。
第五代戰斗機另一個特別重要的優點是非常容易維護。以每飛行小時為例,早期的F-117A攻擊機的隱身維護需要55個工時,而第五代戰斗機的隱身維護在成熟階段將只需要幾分鍾。
第五代戰斗機通過對隱身與綜合航空電子系統和後勤保障的重大改進,將隱身性、敏捷性、飛行性能、信息融合、更好的態勢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和能夠網路作戰等完全結合,產生了此前戰斗機發展各個階段從未出現過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