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河內都有什麼鋼廠

越南河內都有什麼鋼廠

發布時間:2023-07-29 03:58:54

① 為什麼有的製造業不把產能搬遷到中部省份,而放任越南製造業崛起呢

2018,三星、奧林巴斯關閉各自的深圳工廠,遷往越南。微軟將諾基亞北京工廠遷往了河內;英特爾更是在西貢高 科技 園區豪擲10億美元,計劃將其全球80%的晶元產能投放於此。

越南製造業這兩年也確實突飛猛進,成績巨大:

耐克的服裝和鞋子,50%製造來自越南工廠,28%來自中國,阿迪、優衣庫等其他服裝巨頭,來自越南工廠的產品比例也原來越多,都在2010年前後超越中國工廠。

同時,越南還是三星最大的組裝工廠所在地,2015年,越南三星創造了320億美元的出口額。2017年,越南手機出口額高達451億美元,相比中國的1200億美元,已達到我們的37.5%。

首先, 這些外遷到越南的製造業,以服裝製造和手機組裝為主,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嚴苛控製成本,其中工資支出是大頭,而現在中國人員工資全線飆升(沒辦法,全國生活成本在提升,不提高工資,勞工無法生存),導致中國的生態已經不太適應這些低成本、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

可能你會說,遷到中西部就好,但是你不要忘記,東部打工者大部分都是中西部流入的,他們也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目,而來到東部的。根本不可能因為可以回老家工作,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標准,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其次, 這些外遷的製造業,以歐美跨國企業為主,他們像候鳥一樣,哪裡人便宜,就往哪裡飛,他們不是中國企業,想去哪國投資,中國無權干涉。

第三, 這也是歐美扶持越南,打壓中國的一種經濟戰略。

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勢崛起,高 科技 和中高端製造也在沖擊制高點,與歐美企業競爭,為了遏制中國,扶持與中國有敵意國家的經濟,可以讓中國疲於與周邊國家爭斗,減輕對歐美的壓力。

事實上,歐美或者說美國,打一拉一,是他們的傳統套路。

1950年代,為了在遠東抵禦以蘇聯為首的 社會 主義集團,大力扶持日本,借二戰後美國生產過剩的契機,將大量產業轉移和代工廠轉移至日本,創造了1960-1980年代的大和經濟奇跡。

1980年代,為了對付日漸強大,敢對自己說不的日本,又扶持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去制衡霓虹國,分享了半導體、 汽車 製造等高端技術於韓國、台灣,又創造了1980年代的漢江奇跡。

而今天,為了制衡中國,又刻意扶持越南和印度,只是具備13億市場和完整工業體系的中國,遠非蘇聯、日本這種偏科嚴重的國家可比,

且美國自己都空心化嚴重,高附加值的製造業都已經給了日韓台新,能夠再分給越南的果子很有限;且,越南是 社會 主義國家,意識形態和美國嚴重對立,美國的幫扶不可能不有所保留,也不可能真心,對此越南也心知肚明,不過是攜美國以脅中國,搞平衡戰略。

所以,越南製造沒有能力,也沒有意志對中國製造挑戰,且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中高端製造和 科技 ,也是我們經濟進化的方向,不掙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辛苦錢也罷。

上海製造業不在市區,在嘉定,松江,奉賢。上海有中國最大的化工園區,最大的鋼鐵廠,最大的 汽車 城,最大的造船中心,最大的電站製造基地。南沿杭州灣,北沿長江工廠密布。上海的企業家不像北方,熱衷於去論壇,上電視。從而使人感覺上海沒有大企業。

中國內地和越南相比人員工資相差不大,中國還要偏高10%以上。 最大的區別還是在於3個方面: 1、越南海岸線長,貨物海運成本更低。 2、中國就算出口全退稅,還有企業所得稅、投資所得稅、社保費等佔到企業利潤40%左右,比越南高。 3、美國等國打擊中國,從中國出口比從越南出口多出10%到25%不等的關稅。 所以中國,尤其是廣東中低端制業近10年會受到越南巨大沖出,尤其是出口貿易部分。

在我看來中部完全可以接收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以湖南婁底市為列,假如在姜底建立一個像深圳一樣的特區,首先要讓它有個內港口,這個港口有專門隔離的鐵路直達沿海的一個地方這樣運輸成本下來了,而且這種方式可以到每個省串連起來,深圳市的高房價不可取,這點必須監管,禁止土地投機倒把,禁止土地價格上漲,各種稅費減免十五年,讓經濟建康持續發展,老百姓富了,國家就強大了,當然政府應該以身做則,大力宣揚公理正義,讓 社會 更 健康 。

許多筒單的問題一到經濟學家那裡就復雜了。許多經過攻關可以解決的問題變成無解了。許多關繫到國家戰略安全性的問題變成兒戲了。重慶為什麼能很好地承接筆記本電腦生產?許多似乎不可能脫貧的地區為什麼可以脫貧?關鍵在於決心,關鍵在於扎扎實實的工作。中國是一個大國,是發展差異性很大的大國。梯度轉移製造業不但極為重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前些年,某些經濟學家鼓吹的"國際分工論"等書齋理論復蓋一切,有意無意削弱了製造業在國內梯度轉移力度。

"新型製造業″"彎道超車″等時毛理論也在中西部一些好高鶩遠領導中流行。這些都影響了中國製造業的合理轉移。80%的企業是中低端的,企業中80%的產品是低利的。但這二個80%十分重要,輕易放棄,就等於放棄了大量客戶和大片市場。越南等國現在之所以能挖我們牆腳,就是以前這些理論和實踐的結果。許多國家和企業都在這方面有教訓的。再說一遍,中國是大國,是差異性很大的大國。既要有全產業鏈,還要有高中低產品全復蓋的企業群。中國敢於迎戰貿易戰的底氣就在這里。美國之所以回不到過去,症結也在這里。

東南沿海城市的優勢是什麼?靠海邊,貨物可以發往世界各地。這就是企業搬到越南也不到中西部的根源。。一個企業,成本有很多種,原料,市場,稅金,人力,土地,交通甚至政府等等,西部或許人力土地價格低了,能抵消交通運輸和市場產生的成本嗎?老闆是逐利的,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這個就是市場經濟。。

現在看來越南的發展比原來的估計要好,如果他們跟我們友好還沒有多大問題,但現實是處處與我們作對,所以為了防止越南日後坐大,大力扶持非洲的低段產業發展,從而減緩或抵消他們的出口優勢,是我們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你光看到經濟因素沒看到政治因素,中國崛起了美國一定會打壓,對產自中國的產品無論是不是跨國企業都要收高關稅,就是讓中國失去價格優勢進而喪失跟傳統經濟強國競爭的機會。說白了就是老大拉著老三老四打老二。最主要還是得看轉移的是啥,轉移的全是服裝鞋帽要不就是代工行業,全是來料加工沒啥 科技 含量,最主要的還都是重度依賴出口的行業,不管四小龍還是四小虎都是沿海地區,就這點中國西部就比不了,中國將來是世界最大的內需市場,西部的行業還是應該重點聚焦高 科技 或是面向內需市場的行業。

現在是有不少廠往中部小縣城轉移了,就拿我們那來說,要人工有人工,而且工資比沿海低,要土地有土地,土地都是低價,縣城建了工業園,前段時間回家買門窗,裡面逛了逛,那叫一個熱火朝天啊,生產的東西直接廠裡面賣光了,果斷下了訂單,都是先付款60%,即使這樣訂單下了大半年了,打電話過去催,人家就是說沒辦法,訂單太多了生產不過來,還沒排到我們,見他們廠房也不小,放沿海也絕對排不上小廠,所以說老闆還是有眼光的。

隨著人工智慧,雲平台大數據,五G技術的普及,中國機器人工業正在快速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也許很快我們就將徹底突破勞動力的束縛,以大量重復的簡單勞動作為基礎的產業可能成為 歷史 。 歷史 不會再把這個同樣的發展機會留給印度和東南亞地區。我們很幸運,抓住了 歷史 機遇的尾巴,而這個機遇並不是像擊鼓傳花那樣永遠從先發地區傳給後發地區。

你提的這個問題是15年前的一個熱點問題。當時,中國經濟界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宏大命題,在中國沿海面臨產業升級的時刻,能否在中國的東中西部地區實現產業的梯次轉移?

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這70多年,東亞地區是世界上唯一實現全面崛起的地區(歐美以前就發達)。產業是從美國到日本,再到亞洲四小龍,再到中國。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在2000年以後,出現了煤電油運的全面緊張。大約在2008年以後,沿海地區開始出現民工荒,也帶來了勞動用工價格的持續增長。此外,隨著中國 社會 保障體系、生產安全制度,環境保護制度的全面建立,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各種成本也都不斷上漲。

所以在這個時期,就有經濟學家提出,由於中國的國家體量特別龐大,這一次產業轉移可不可以突破以往的模式?不是在國家之間轉移,而是在中國發展程度不同的省區之間轉移。這思路的潛台詞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中國西部地區還很貧窮,有不少低端勞動力,中國能不能實現一個國家之內的高端,中端,低端產業的通吃?

這個命題,當時我曾經研究過很長時間。無論是贊同者還是反對者,都有很多論據支持。我當時最終沒有得出結論,一些專家的結論性意見也沒有能夠說服我,我覺得還是讓實踐來解答這個問題。畢竟人類有史以來,這種情況沒有在一個國家內部出現過。

東部地區,因生產成本上漲而無以為繼的企業,進行產業轉移時,面臨著是到中國西南或者西北地區去,還是到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去?很多企業為此進行了不同的嘗試。中西部地區有很多地方政府,在為此而努力。地方官員不像研究者一樣,他們更傾向於馬上採取行動。比如重慶,至少他們在將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從廣東引入西部方面,做的還是比較成功的。

大約在2015年以後,在中國發展實踐和大量企業投資實踐的基礎上,我認為,我們已經能夠就此問題做出結論了。答案就是,雖然個別地區、個別產業、個別企業、個別產品成功轉移到了西部,然而整體而言,像原來有人設想的那樣,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方式將東部的低端產業整體(或者大部分)向西部轉移,這個思路是走不通的。這是不可能的。

一句話,實踐當中,此路不通。

原因也不展開長篇羅嗦了。如果用最簡單的話說明原因,那就是,貴州(以貴州為例,四川雲南甘肅青海也行)根本不能同越南畫等號。一個發展層次較高國家中的落後地區,一個發展層次較低的國家,即使兩者的人均GDP或者產業發展層面差不多,但兩者仍然完全沒有可比性!前者由於處在一個發展層次較高的國家當中,仍然會在 社會 整體環境中表現出發展層次較高的特徵。

產業的梯次轉移,是需要整體環境的差異性,由此帶來生產成本上穩定的差異性,成為產業轉移的動力。四川、甘肅、貴州不是越南,他們和廣東上海一樣是中國的一部分。雖然在土地價格上、水電價格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勞動力價格、勞動政策、 社會 保障政策、環境保護政策、財政金融政策,幾乎沒有質的差別。這幾年,西部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中心城市正在迅速向東部看齊。再加上西部深處內陸,交通運輸方面成本增加,直接抵消了土地電價等方面的成本降低,很多企業遷到內陸,並不能本質上降低成本。

國家和西部地區政府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一帶一路開通的歐洲專列,就是將西部的產品通過鐵路直接運往歐洲,來抵消西部內陸輾轉海運的運輸成本。通過這些舉措,一些特定的企業和產品成功在西部落戶。但是,在國內實現產業梯度轉移的整體設想,必須承認已經落空了。

這是莫大的好事。我們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無論是從法律上、政策上、還是人心上,都不可能允許國家內部存在巨大差異,以至於這個差異足以維系兩個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體系共存。也許像印度這種地區差異巨大的聯邦國家可以,在中國這不可能,也不值得嚮往。

那麼我們所有低端的產業就一定要轉到越南甚至印度去嗎?也不是。當前條件下,隨著人工智慧、雲平台大數據、五G技術的普及,中國機器人工業正在快速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對勞動力形成了有效替代。也許很快,我們就將徹底突破勞動力因素束縛,以大量簡單勞動作為基礎的產業可能成為 歷史 ,被資金密集型的人工智慧流水線取代。如果這樣,中國就真正實現了產業轉移的截胡, 歷史 不會再把同樣的發展機會留給印度和東南亞地區了。我們很幸運,抓住了 歷史 機遇的尾巴,而這個機遇並不是像擊鼓傳花那樣永遠從先發地區傳給後發地區。這種模式的句號也許就在這幾年了。讓我們翹首以待吧!

增加一段:

此文發出以後,有幾百條回復。恕不一一答復。至於大家最為關心的越南前景問題,我認為不必過慮。越南面積人口規模,其發展的上限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日本。當然,日本也是100多年風雨才走到今天,很多條件和機遇不可復制,我是說最理想的狀態,實際上難達到。退一萬步,就算越南達到日本狀態,會對中國構成多大威脅?日本目前對中國是很難構成實質威脅的。如果不是美國駐軍和控制,日本可能已經和中國達成自貿協定,開始經濟融合了。所以,即使越南開了掛也不足為懼。

對越南前景的判斷,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越南很像中國,從人口文化上,區位上,傳統上,政治結構上,主體民族比例上,都類似中國。因此,越南是具有工業化條件的。

第二,越南發展速度有可能快於中國當年。因為越南整個國家就是一條海岸線,沒有像中國那樣的深遠內陸,如果政策對頭,不在南海挑事,人均GDP增長速度會快於中國當年。

第三,越南將比中國更快進入瓶頸風險期。大海不漲不枯,而小河易漲易落。越南沒有經濟腹地,沒有廣東那樣源源不斷的內陸勞動力供給,所以越南目前最大優勢的勞動力價格,會很快提高,勞動力價格過快提升,留給產業轉型升級的時間就不夠,再加上沒有工業產業鏈基礎,沒有培育新型產業的國內市場,產業升級的難度高於中國。一句話,就是越南的產業升級相比於中國,准備時間少、時間窗口短、技術支撐弱、國內市場小,總之,難度要大的多。如果不能像新加坡韓國台灣那樣選擇一兩個重點產業取得突破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拉美化。

第四,越南存在巨大政治風險 社會 風險。中國走到今天,是憑著巨大政治優勢扛住了無數風險才走過來的。越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積累的 社會 領域風險勢必爆發,再加上美西方的干預,將越南作為遏制中國的棋子,很多時候其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越南國內同樣存在公知精英帶路黨,存在地區差異和南北矛盾,存在巨大貧富差距,面臨著環境污染等 社會 問題,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被動。再加上越南和中國存在南海島礁爭端,是侵佔南海島礁最多的國家,雖然中國盡量避免南海生亂,但不排除越南在西方挑唆下主動送人頭,為中國重返世界中心祭旗。

這個問題要區分為幾個方面來講:

1,製造業有沒有向中國內陸或者西部轉移?

毫無疑問是有的!太原富士康、

鄭州富士康、青海比亞迪、西安延峰、

西安三星、重慶成都招商引資也很成功,

都不用舉例子了,

所以沒轉移或者轉移失敗的說法可以閉嘴了!

2,為什麼還有大量企業去了東南亞?很多回答裡面都說的很好了,只要在中國境內,人民幣的購買力大體是近似的,內陸以及西部不比沿海消費低多少。東南亞無疑更便宜!而且東南亞也在興起,早早布局東南亞也是國家鼓勵的中國企業走出去開發全球市場的戰略。

3,那麼更多的外資企業呢?它們不去內陸或者西部還有一個因素,因為經商環境太差了。太敏感的就不說了。反正你只要知道,大品牌的企業,比如富士康和三星去內陸可以享受到的待遇,中小企業是想都不敢想的!

4,其實都不必去那麼遠的內地,珠三角的企業離開珠三角兩小時路程,肇慶、江門、河源、清遠、增城、惠州。大把的地方可供開發,土地也很便宜。根本不用考慮往烏魯木齊跑,沒必要

什麼樣的專家論證的?難道說中國所有內地包括西部地區怎麼開發都不如個越南嗎?首先:越南國土面積比我國雲南省的面積還小,廣西也是沿海自治區加上雲貴川等中西部省份、自治區這些年包括機場、高鐵、高速公路、普通鐵路、公路都在不停的建設中,連鄉村都在建柏油路講基礎設施方面越南根本比不了;其次:越南教育方面也無法與我國中西部地區相比較,越南人整體受教育程度、人員素質、人口規模均無法與我國內地西部地區相提並論,越南男人普遍懶惰,這是東南亞國家的通病和傳統,難不成中國中西部地區的人懶到連越南人都不如?我國沿海地區以及各大城市都有從中西部地區去打工去奮斗的龐大群體,誰敢說他們不勤奮不優秀,難道這些人在外能吃苦耐勞回到家鄉全變成懶漢,換句話說如果中西部發展起來了,收入增加了又會有誰願意背井離鄉出遠門去打工,所以說中國中西部必須發展,而且得花大力氣投入大規模的發展,只有到了我國中西部地區也真正發展起來以後中國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再說我們中國人自己不努力建設中西部地區,還能指望越南發展起來後帶動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嗎?

這個想法是不 健康 的,也是不現實的!

我們人均GDP已經一萬美元了,人家不到三千,為什麼人家就不能漲一漲?

許多國人一看別人也發展起來了就不爽,這跟美國人看著我們發展起來不爽有啥區別?

所以,先把情緒釋放一下,然後慢慢坐下來仔細算賬!

首先,我們國內的工資水平,尤其是低端製造業,沿海、中部、西部差別不大,沿海很多工廠里的工人本就是中西部的勞動力過去的。所以,沿海工資從二十年前的三百漲到現在的三千,放到中西部也得兩千多。舉個例子,我親戚之前在深圳富士康3000,後來鄭州富士康2000多,因為去除生活開銷自己留下的基本是一樣多。這還是最簡單的工種,要是有點技術含量的都得四五千了。這還是幾年前的行情。而越南工資只要一千。

其次,土地成本。富士康搬到鄭州,除了人力原因,其次就是土地了。在深圳想擴建,甭說富士康,就連華為都嫌貴而去了東莞。而越南的土地相對便宜很多。

再有,運輸成本。電子產品附加值高走航空,所以富士康在鄭州跟在深圳差別不大。而像服裝之類的低附加值產品,運到美國肯定走海運,與其搬遷到河南不如搬遷到越南的沿海地區。

至於許多噴子提到的稅費、政府服務等各種問題,這都不是關鍵,因為近幾年我國的稅費是逐步降低的,政府服務也是比二十年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上邊提到了幾個越南目前比我們的優勢,下邊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我們比越南的優勢!

首先,工資收入我們比越南高!難道有人希望我們的工資收入一直徘徊在一個月一千塊錢?就是為了留下低端製造業給人家白白賺血汗錢?這種自己拿著高薪卻呼籲大家降薪的做法一定是某些「專家」的特長!這些專家擔心企業搬走後許多低端勞動力會失業!我們不妨來回想一下這個邏輯:是勞動力不足而導致工資上漲進而企業搬家?還是勞動力太多都找不到工作老闆們良心發現竟然還大幅提高工資?這個因果順序恐怕小學文化都能想的明白!所以,工資不斷上升恰恰是因為國內勞動力已經不足以滿足日益擴大的用工需求!

當然了,專家也說了:大學畢業生每年近千萬,找不到工作的不在少數,他們眼高手低不願進工廠!針對這個言論,我們分析一下。

其次,產業的提升是逐步的,也是必然的。要想變得富裕,必須從事更高端的產業。比如從造紙廠出來,進入造紙機設備廠。從服裝廠出來進入電子廠。我另一個親戚初中沒畢業,剛開始在造紙廠賣苦力,前幾年造紙廠倒閉自己報名學了電焊,現在在機械廠當焊工。國內產業升級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而我國的大學教育雖然數量上發展很快,但在專業方向上以及實際技術操作上跟產業需求還是有一定的偏差,這也是藍翔技校火遍南北的根本原因。所以很多高校畢業生剛畢業的時候因為專業不對口或者沒有實際操作經驗而暫時找不到工作,但超過兩年依然在家裡啃老的不多見。畢竟都是大學生,知識、腦子都夠用,逼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找到飯吃了。想想目前火爆的微商、直播,不都是自己搞的嗎。還有快遞、滴滴,等等。

許多人認為大學生賣豬肉送外賣是浪費人才,這種人大概活在幾十年前,當時大學生屬於百里挑一,一個村沒幾個。現在高考錄取率,就連山東河南考生大省都能達到一半以上,北上廣深滿大街都是研究生。所以,教育是為了提升國民素質,而非提供鐵飯碗。當然了,小學文化的人跟大學文化的人,同樣失業呆在家裡,他們自主創業的想法絕對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發達國家普通老百姓動不動就整出個新發明,因為都是有知識有視野的高材生。沒准一個新發明就會引出一個嶄新的巨大產業!刷刷快手抖音,民間造飛機、 汽車 的真不少,換作三十年前估計一個修車的都算是高級技術員了。

還有,許多網友提到的產業鏈、電力、基礎設施等,都是我們的優勢。

其實還有個人口優勢,越南人口不到我們的十分之一,對越南好處就是中國只要轉移十分之一的工作機會越南就能達到我們人均GDP,當然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勞動力價格已經不再便宜了。有人說「還有印度的十幾億人呢!」其實我不太理解印度,因為之前印度比我們富,也沒人欺負他,而這個國家一直悠哉悠哉的不知道在幹嘛,可能印度人覺得不是印度人發展慢,而是我們中國人太快了,人家一直有自己的節奏。

最後,鑒於美國現在缺乏製造業的被動場面,有人擔心我們未來也會製造業空心化。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一是因為有美國這個前車之鑒,我們不會像美國當初那樣自己很開心的把製造業全轉移走了歡天喜地一心搞金融;二是私人資本當然是利益最大化,能用更便宜的中國人當然不會想著給美國人留口飯吃,國有資本在「本國利益」最大化方面要遠勝於私人資本的「本人利益」最大化。當然了,如果一直這么做,勢必降低企業全球競爭力(人家去非洲僱傭更便宜的工人,我們一直僱傭更貴的自家人)。三是中國的發展已經積累了足夠長遠的觀念儲備例如共贏、可持續發展。西方多數國家的發展是依靠殖民地和侵略,而我們的發展是在西方掌控甚至對抗的世界中成長起來的。所以,未來我們面臨的新問題不會比以前更糟。

最起碼,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雖然有金融互聯網,但美國依然保有 汽車 製造廠。德國也是,全是製造業。

你這個問題很好,製造業的幾個成本:

1:人工工資,20年前的上海的國企工資800塊左右,現在呢,上海的工人沒有4000-5000是搞不定的,還有社保,假如一個公司能期待一個地方給他20年的發展時間,他會不願意去?中部跟沿海差距多少?20%-30%的工資差異,越南呢,那是20年前的中國;

2:土地蓋廠或者租賃的成本,這個已經不要細說了,大家都懂,這個差距比第一條還要巨大;

3:稅金,90年代我們可是有3免2減半的,另外稅收也可能比我們少吧;

4:去的製造業基本是高能耗,勞動密集型的,現在國內真找不到人做;

5:原材料的成本,就像我們的產品去美國,加上40%的費用比美國人自己干還便宜,越南跟我們比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就是小工廠老闆,給你們說實際情況吧。

十年前珠三角人工便宜,都去珠三角,然後內地,然後更廉價的勞動力 監獄勞教系統,這幾年新疆,雲南瑞麗用緬甸人,然後小縣城,一個企業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工資低的地方能不能把產品做好? 一個月拿你500塊,你能指望他干什麼活?

為什麼沒去越南,1 沒實力 出國找死。2 越南慢慢的不會比國內便宜多少,小企業沒必要折騰。

很多人不思考,也懶得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沒關系,等越南發展起來,人均超過中國,再去後悔吧

把企業搬到西北,西南等人工工資低的地方,以不少經驗來看,需要做到兩點。第一,想辦法降低房價,地價。第二,西部地區政府應放開政策,不搞套路,讓企業輕松上路,只要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

但是這兩條,基本上都是西部政府無法做到的,因為降房價,地價,就是動了他的財路,他們都指望著靠這些發工資,福利。

另外一點, 要想讓放開政策,不搞套路,一切讓企業輕松上路,這也基本不可能。例如,交通方面,在工業發達的地區,麵包車拉貨,全順車拉貨,相對比較寬松;而不發達地區,麵包車拉貨,全順車拉貨,被交警查扣開罰單,大家的看法此處省約98個字。。。。。。就企業來看,人口密集型企業,服裝,鞋廠等,周邊都有很多小加工點為他服務的 ,這是一個能拉低價格,降低工廠風險的生態。而西部政府只希望正規大廠過去,這些小,亂,臟,差的小加工點是不受待見的。體現不出政績,對相關部門也無油水,因為他們基本都是訂單不穩定,以家庭2個人為止,無證無照的。拿義烏小商品市場來看,市場店面的多數是商家,不是廠家,而支撐這些商家的,就是背後的小加工點,他們多數無證無照。如果要西部政府讓他們回去自由發揮,政府是不會同意的。

② 越南工業集中在哪裡

越南工業集中在胡志明市、河內、北寧省等地。

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經濟中心之一,工業主要有紡織、機械、製糖、碾米、煙草等,它的工業總產值約占越南全國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胡志明市為了吸引外資,加快建設步伐,開辟了靈中出口加工區和新順出口加工區。

河內擁有為數不少的中央和地方大小型企業,如河內機床廠和陳興道機械廠、金星橡膠廠、升龍卷煙廠、統一電機廠,還有汽車修配廠、自行車製造廠、服裝廠、碾米廠、軸承廠等等。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河內的工業開始迅速發展,工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1991—1995年在19.1%,1996—2000年在15.9%,2001—2003年在20.9%。此外,現已有8個工業園區,正在興建的有5個大型工業園區,16個中小型的工業群。非國有經濟機構快速擴展, 據2007年3月的統計資料顯示,現有私營企業48000家。河內建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擁有機械、化工、紡織、製糖、卷煙等工業部門,其中機器製造成為全國中心,如河內機器製造廠能生產各種精密程度很高的工作母機和新式農業機械供應全國,使河內已由消費城市變成了生產城市。

北寧省幾年來,引進了佳能、日本ORIX金融集團、台灣Foxconn technology集團、越南—新加坡工業區等企業,全省外資企業工業總產值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

③ 越南河內最大的五金城

越南河內最大的五金城在二章夫人郡,順化路。河內是越南的工業、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越南歷史上的古都,擁有1000多年歷史,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咐或配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市區團並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河內人口約為800萬,多為京衡指族。

④ 越南台塑河靜鋼廠在越南什麼位置,那裡氣候怎樣

三十來度喔,是台塑鋼鐵廠那邊嘛,我們之前帶客戶去考察過。廣西東興市越南語翻譯考察旅遊為你解答。

⑤ 越南寧平省有多少工業區

寧平省是越南北部的一個省份亮圓,是越南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擁有多個工業區。其中比較知名的有:寧平工業區、寧平1工業區、寧平2工業區、寧平3工業區、寧平4工業區等。寧平工業區是寧平省最大的工業區,佔地面積約為2,224公頃,主要生產鋼鐵、紡織、化工、機械加工兄培等產品。寧平1工業區位於寧平省首府寧平市北部,是該省最早建設的工業區之一,主要生產紡織、製鞋、傢具等產品。寧平2工業區位於寧平市東南部,專注於生產電子產品、電器等產品。寧平3工業區位於寧平市敬塵塌西部,是越南最大的木材加工工業區之一,主要生產傢具、木製品等產品。寧平4工業區位於寧平市南部,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機械設備等產品。除以上工業區外,寧平省還有多個小型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

⑥ 和發是什麼鋼廠

和發是越南東南亞最大的鋼廠生產商。和發集團是東南亞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年粗鋼產能達800萬噸。

因為越南和發集團在全球30大鋼鐵企業中排名第15位,市值為110億美元。

鋼鐵廠是指生產鋼鐵的廠子,由於舊中國的近代鋼鐵工業基礎薄弱,產量低,品種少,質量差;部門結構和地區分布很不平衡。1949年鋼產量僅15.38萬噸,居世界第26位。

發展

建國以來,國家把鋼鐵工業的發展放在優先位置,產量增長很快。從1978年起,我國的鋼產量已超過3000萬噸。1980年的鋼產量達到3712萬噸,居世界第五位。而今,更是早已超過億噸,穩居世界第一。舊中國只能生產100個普通碳素鋼種,如今能冶煉2000多個品種;鋼材品種齊全。鋼鐵工業的布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全國范圍內已建成了大中小相結合的鋼鐵工業體系。

閱讀全文

與越南河內都有什麼鋼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螺螄粉多少錢一包 瀏覽:822
印尼十盾等於人民幣多少元 瀏覽:818
莫迪覺得印度和中國哪個更強大 瀏覽:96
英國之旅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0
中國男足輸伊朗是什麼時候 瀏覽:928
伊朗的人用什麼語言 瀏覽:408
英國留學買房每平米多少錢 瀏覽:553
為什麼說目前最危險的是伊朗 瀏覽:873
青少年應該如何理解中國 瀏覽:836
中國煤炭港口市場以哪裡為中心 瀏覽:23
印尼炸沉越南漁船會有什麼反應 瀏覽:648
抗日片中國人投靠日本的叫什麼 瀏覽:939
英國燃氣多少錢 瀏覽:690
印度手串怎麼盤 瀏覽:555
全球怎麼應對印度疫情 瀏覽:696
越南普通人結婚需要多少錢 瀏覽:46
5月是印尼的什麼季節 瀏覽:734
如何把越南春卷做成產品 瀏覽:373
哪裡可以看越南胡志明指數 瀏覽:911
英國學校郵件怎麼查看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