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鯰魚和鰱魚有什麼不一樣
一、外形特徵不同
1、鯰魚: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僅達眼前緣下方;下顎突出,齒間細,絨毛狀,頜齒及梨齒均排列呈彎帶狀,梨骨齒 帶連續,後緣中部略凹入;鯰魚多黏液,體無鱗;眼小,被皮膜;成魚須2對4根。
2、鰱魚:體側扁而稍高 ,腹部狹窄,腹棱自胸鰭直達肛門。頭大,約為體長的1/4。吻短,鈍圓,口寬。眼小,位於頭側中軸之下。咽頭齒1行,草履狀而扁平。
二、生活習性不同
1、鯰魚: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夜晚覓食活動頻繁;屬夜行性動物,白天靜靜地藏在河底的坑裡或樹根下;鯰魚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超強,淡水鯰魚廣泛地分布於全世界各種各樣的淡水區域。
2、鰱魚:屬於典型的濾食性魚類。靠腮的特殊結構濾取水中的浮游生物。食慾與水溫成正比。鰱魚喜高溫,最適宜的水溫為23℃~32℃;性情活潑,喜歡跳躍,有逆流而上的習性,但行動不是很敏捷,比較笨拙。
三、棲息環境
1、鯰魚:多數種類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
2、鰱魚: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
Ⅱ 跪求!餐條,白鰱,紅尾近紅魚白
鰱魚也叫鰱子或白鰱,鱅魚中花鰱比較多。鰱魚和鱅魚以吃浮游生物為主。
它們的區別:1、白鰱和花鰱的頭都比較大,尤其是花鰱的頭,占整個身體的1/2甚至更多,因此花鰱又稱「胖頭魚」,以頭部肉多而知名。
2、因為它們都生活在上水層,所以釣白鰱和花鰱的釣法非同一般,用的是浮釣法。它們的不同之處是魚鉤離水面的距離有點不同,釣白鰱40公分深,釣花鰱60公分深。並且,釣白鰱填酸餌,釣花鰱填臭餌。
3、個人感覺白鰱的小刺兒太多,不方便吃。而花鰱要好多了。
花鰱,頭大,身上有淡黑色斑點.白鰱,頭小點,全白鱗,無黑色斑點.
花鰱是鱅魚。頭大!食物上更傾向動物餌料。
釣法上要臭,白鰱要酸。
味道口感上,鱅魚好吃!
龍魚的品種介紹
1.紅龍
超紅龍魚(辣椒及血紅)原產於印尼西Kalimantan省內之Kapuas河Sentarum湖超紅龍魚可區分為四類.分別為血紅、辣椒紅、橘紅及金紅這四種紅色調又被統稱為「超紅」或「第一級紅」 最昂貴且最優良之超紅紅龍為紫紅色子系.此一紅色系魚種於鱗片中心部份泛出紫紅色.當魚只逐漸成熟時.此一特徵會益發明顯.紫紅色子系龍魚極為稀少、罕見.因此市場價極高昂 超紅系列中.辣椒紅子系之金屬光芒較血紅子系強烈.辣椒紅子系之鱗片亦帶有明顯綠色核心.辣椒紅之鱗片有較為明顯綠色調之中間部份.閃露著金屬光芒.血紅��燮�蚍鶴湃縋昵峁�辰鵒�闃��?年輕血紅龍魚之體形亦較辣椒紅為圓闊橘紅龍橘紅色子系於顏色發展階段停滯於橘紅色者.較為常見.於魚只成熟後.魚體將滿散發橘紅色之鱗片.其尾部及鰭部之紅色亦較辣椒紅與血紅子系為淡黃金紅龍黃金紅色系魚種為另一種常見之龍魚.其品級為這四種色調里最低的.成魚之魚身僅發出稍帶金色之淡黃光芒.大部份之唇部及鰭部並非如超紅般之血紅反而僅見微紅.甚或粉紅色Banjar紅或第1.5/2級紅子系並非純種紅龍.而是源於banjar紅、黃尾或綠色調子系間之雜交這些紅龍通常具較圓形之頭部.不尖銳之嘴部及發出不匹配之顏色光芒.鱗片之底色偏綠色或黃色調。
2.紅尾金龍
紅尾金龍的原產地在印尼蘇門答臘島上,在北乾巴魯(Pekanbaru)附近的流域,分別是坎培爾河(Sungai Kampar)、若肯河(Sungai Rokan)及賽克河(Sungai Siak)。這幾條流域生產出的紅尾金龍成熟後,鰓蓋為古銅帶金的色澤,體側鱗片的金色光澤可達第四排。部份個體成熟後可達第五排,但不會像過背金龍般達到第六排。通常,第五排鱗片及頭背部的色澤為暗褐帶綠色,尾鰭上端三分之一的部位及背鰭為暗綠色,其餘各鰭為橙紅色。棲息於印尼蘇門答臘中部帕克甘巴川的龍魚,尾鰭上方灰黑,中間到下方隱隱泛紅這種魚的金色質感比馬來西亞過背金龍更接近純金而且帶著暉紅的溫暖金色。
3.青龍
青龍在新加坡又叫綠龍魚(Green Arowana),是整個東南亞中分布最廣的魚。過去,泰國、越南、緬甸、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中,都分布著。不同區域青龍之外形差異頗大.但整體而言.頭型較圓.嘴部較不尖銳. 成熟後的青龍,鰓蓋為銀亮色,體側鱗片為透明中帶青藍色澤的斑點,鱗框並不明顯且帶點淡淡的粉紅色,身體後面三鰭為褐中帶灰藍色。第四及第五行鱗片散發優雅淡藍色光芒.最佳品質青龍於鱗片中心具有淡紫色調青龍非常的溫馴,容易與其它的魚混養。
4.黃尾龍
在印尼加里曼丹東部的班扎爾馬新(Banjarmasin),其附近的流域中,大量生產著一種和青龍很像的龍魚,但其身體後面三鰭為橙黃色所以又稱為"黃尾龍"。過去因為在它小的時侯,各鰭為橙紅色,便有不肖業者給予揚色後,把它當作一號紅龍販售;也有業者使用更高明的騙術,把黃尾龍和紅龍交配的後代,當作血紅龍販賣。結果長大後,這些龍魚體色不但不會紅,還終將成為一條黃尾銀白身的龍魚,如此西洋鏡便被拆穿了。這種行為,為人所不恥,然而在信息貧乏的當年,可有不少人受過欺騙,後來人們便把這一類的龍魚,包含黃尾龍在內,統稱為「一號半紅龍」 或「二號紅龍」。
5.過背金龍
過背金龍的產地過去被認為分布在西馬來西亞的幾條河系中,如丁加奴州的彤河(Sungai Tong)及默爾蒼河(Sungai Mercang)、彭享州的勒巴爾河(Sungai Lepar)、霹靂州的布奇美拉湖(Bukit Merah Lake)、博加克河(Sungai Bogak)、戈東河(Sungai Gedong)等地區;現今則普遍認為過背金龍只產在布奇美拉湖附近的流域中. 馬來西亞金龍之所以稱為過背金龍,乃是此品系的龍魚成熟後,帶有金屬光澤的鱗框,可達背部的第六鱗片,因此稱此為「過背」。而過背金龍最具迷人之處,在於透過光線時,鱗片色澤的不同顯現,來欣賞其色彩變化的美感。藉由光照在不同角度時,可見它每一鱗片分外清晰鮮明,且呈現出不同濃淡的色調,這種微妙的色彩搭配,形成一種調和、漸層、優雅的美感。 一般而言一隻優良過背金龍必須具備閃閃發亮、整齊、片片分明之大型鱗片.與紅尾金龍相較.此一特徵更為突出.一隻好過背金龍之金色光芒應到達第五行鱗片.片片分明、整齊排列之鱗片即使於第一眼.即令人震懾。一隻良好品質之藍色調過背金龍除具備前述條件外.應於整個鱗片上泛出深而明顯之藍色光芒.而非僅限於鱗片邊緣.魚體顏色愈暗.愈有機會為藍色過背金龍其它色系之過背金龍.整體顏色稍淡.年幼時亦具較清晰之金色鱗片邊緣。
另外飼養者選購時常見問題為鱗片之粗細.粗或細框架較佳並無定論.全賴個人偏好.藍色調子系之過背金龍通常具較細之鱗框.而其它顏色子系鱗框較粗.整體而論.市面上較常見細框者.特別在日本.因此價格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