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導致中越邊界戰爭的越南領導人黎筍,是怎麼死的
1986年7月10日,中國與越南的邊境戰爭依然正在繼續,越南仍非法軍事佔領著柬埔寨,也依然在寮國駐有大軍,並牢牢控制著寮國政權,這個自己宣稱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東南亞小霸,似乎依然霸氣無比。不過,挑起這一系列戰爭的越南最高領導人黎筍卻在這一天因病去世。黎筍的逝世並沒有什麼奇怪,1986年時黎筍已經79歲,作為如此高齡的老人雖然算不上多麼長壽,但也絕不能說是英年早逝。
蘇聯版圖最後,黎筍的靠山蘇聯,隨著戈爾巴喬夫的上台,也日薄西山,蘇聯再無餘力大肆援助越南。而本身持續了數十年戰爭的越南,經濟也瀕臨崩潰,黎筍的窮兵黷武政策之下,越南可謂內交外困。
可以說,1986年去世之時,雖然越南似乎依然保持著侵略擴張的態勢,但卻早已是強弩之末。作為最高領導人的黎筍對於越南的現狀自然心知肚明。
然而,黎筍卻只能幹著急,卻毫無辦法,因為,國小民疲的越南國力,遠無法支撐他不切實際的龐大野心。最終,在不甘心和憂慮之下,七十九歲的黎筍因病去世。
B. 胡志明之後的越南第二任領導人黎筍,是如何去世的
作為中越關系破裂、乃至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爭爆發的罪魁禍首,黎筍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並不陌生。不過,1986年7月10日黎筍之死倒並沒有什麼出奇,雖然也曾被稱為越南斯大林,但是,黎筍與死亡至今仍撲朔迷離的斯大林並不相同,他是正常的死亡。
越南地圖
然而,小國終究只是小國,無論他的領導人野心有多大,也無法改變這一現狀。越南掀起的侵略戰爭和邊界戰爭,在中國的堅決反對之下,接連遭遇慘敗和挫折,窮兵黷武的黎筍最終也在1986年因病去世。
而隨著黎筍的去世和蘇聯國勢的急劇衰弱,失去了蘇聯的支持,越南又在對外侵略戰爭中一次次消耗著國力,最終支撐不下去的越南被迫停止了侵略戰爭,偷雞不成蝕把米、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就是越南統一後黎筍諸多行徑最好的形容。
C. 胡志明的繼承者黎筍:越南的功臣,卻是世界的罪人,他幹了什麼
建國初期,越南曾經和我國關系十分親密,但後來中越兩國卻反目成仇、兵戎相見,直到今天關系都沒有恢復到昔日的友好程度,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越南前領導人黎筍。作為胡志明的繼任者,黎筍一上位就違背了之前胡志明的叮囑,開始親蘇反中,把越南拉進了戰爭泥潭,錯過了經濟發展的最佳時機。如今幾十年過去,黎筍失敗的政策對越南這個國家的惡劣影響仍在繼續。
1907年,黎筍出身在越南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雖然家境貧寒,但黎筍從小就沒有所謂的「認命」的想法,他很早就萌生了革命的念頭,21歲就加入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開始投身共產主義.
多年來,因為從事革命工作,黎筍多次遭遇牢獄之災,但他的信念從未發生過動搖,始終堅定追隨胡志明的革命步伐。由於黎筍工作能力突出,再加上他資歷老,他很受胡志明賞識,早在40年代初就成為越共黨中央常委委員,是越南革命的重要人物。
「二戰」結束前夕,胡志明在北越發動獨立運動,並取得了成功,北越成功獨立,加入 社會 主義陣營。而黎筍主要負責南越地區的革命工作。到了60年代,從表面職務來看,黎筍已經成為地位僅次於胡志明的越共領導人。
胡志明雖然是越南的「國父」,地位和威望都非同一般,但是越共內部對他也存在不少質疑,這主要是因為胡志明年輕時曾經留學海外,加入過法國共產黨,和我黨關系也很好,嚴格來說,胡志明領導越南革命,一方面是出於他自己拯救祖國的意願,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共產國際的命令。因此,越共內部有人認為,胡志明的革命意志不太純粹。
而黎筍這不一樣,他是土生土長的越南人,胡志明在國外的時候,黎筍一直在越南國內輔助他的工作,因此黎筍在本土的政治勢力其實比表面看起來要強得多。
胡志明成為越南領導人後,黎筍一直是他的得力助手。黎筍此人,說好聽點是心志堅定,說難聽點就是固執己見,而胡志明相對來說並不是一個強硬的人,再加上為了穩住大局,很多國家大事胡志明都不可能自己做主,而是要和黎筍商量著來。久而久之,黎筍的權力無形之中變得越來越大,到了後來胡志明重病纏身,對很多事有心無力,只能由黎筍代勞。所以在胡志明沒有去世之前,越南的實際掌權者就已經是黎筍了。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病逝,黎筍正式上位,開始執掌越南。
黎筍一上台,就推翻了胡志明之前的很多政策,打壓了一大批忠於胡志明的越共高層,把自己人安插進重要部門,來了一個「大換血」。如果說排除異己只是黎筍的「常規操作」,那麼他接下來的一系列動作則令人大跌眼鏡,徹底弄垮了越南。
也許是上位之初的黎筍渴望做出一些驕傲的政績,很快他就暴露了自己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一面。胡志明在位時,越南與眾鄰國以及同陣營的國家關系都不錯,尤其是和我國關系更是親密。也正是因為這份情誼,在越南的獨立運動和反抗美國的越南戰爭中,我國都對越南提供了無私的援助,這都是雪中送炭的恩情。
然而,胡志明死後,黎筍卻立刻對我國翻了臉。時間進入上世紀70年代,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中蘇關系交惡,而中美關系卻「破冰」成功,這讓蘇聯感到恐慌,於是開始拉攏越南一起對付中國,也就是從這時起,黎筍開始高舉「反華」大旗。
黎筍之所以聽蘇聯的話、敵視我國,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考量。黎筍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越南當時很落後,但是跟其他東南亞鄰國相比,越南的軍事實力比較強,再加上蘇聯為越南提供了軍事援助,黎筍就「飄了」,自以為能和中國叫板,在亞洲取得一席之地。
當時我國國內比較動盪,而且有十幾年沒有經歷戰爭,黎筍就認為我國會不敵越南,於是開展了一系列挑釁行為。
在越南國內,黎筍公開反華、排華,在他的帶領下,越南人反華風氣日盛,開始排斥中國人,後來黎筍更是直接採取行動驅逐中國人,不少華人和中國人被迫離開越南,還有一些人在這場運動中遭到了不公對待,甚至死在了越南。
之後,黎筍的行為愈演愈烈,他的霸權野心剛好和蘇聯向亞太地區擴張的戰略企圖不謀而合,雙方一拍即合,簽訂了軍事方面的同盟友好合作條約,蘇聯還在越南建起了軍事基地。這些行為不僅加劇了東南亞地區的復雜程度,讓越南更加依賴蘇聯,還助長了黎筍的野心。
在黎筍看來,日本、韓國是美國的「小弟」,不在競爭對手之列,而中國和越南同為發展中國家和 社會 主義國家,因此中國會是越南稱霸亞洲的最大障礙,必須掃除。
在蘇聯的暗中支持下,1979年初,中越戰爭爆發。開戰之初,黎筍表現得信心十足,覺得越南兵力這么強,中國肯定占不了上風。當時越軍的確非常猖狂,連「要在中國過春節」這種話都說出來了。當然,這場戰爭的結局我們也都清楚,我軍僅用一月就打到了越南首都河內,狠狠地震懾了對方。
除了和我國開戰,在1978年底,黎筍還不顧反對,下令進攻了柬埔寨。柬越戰爭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不義之戰,徹底讓越南失去了民心,不僅鄰國不敢再跟越南交好,在國際上越南的名聲也是一落千丈,不少國家都因此停止了對越南的經濟援助和合作,越南昔日抗美救國的正義形象盪然無存。
頻繁發動戰爭不僅沒給越南帶來榮耀,反而造成了經濟上的重創,畢竟打仗是最燒錢的事情,即便是有蘇聯的支援,越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經濟凋敝引發了物價上漲、高失業率等 社會 問題,據統計,在1978年至1984年這6年裡,越南的物價水平平均每年都要上漲50%,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就連基本的溫飽都保證不了,人民叫苦不迭,對黎筍政府日漸不滿。
進入80年代,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並取得了顯著成效。黎筍見此眼紅不已,他認為中越兩國情況大同小異,於是直接照搬了我國的部分經濟政策,但是他卻忽略了越南當時的國情,反而弄巧成拙,導致經濟混亂程度進一步加深,國家財政失控。
為了堵住民眾的口,1986年6月,越南政府一口氣罷免了負責經濟事務的副總理和其他8名部長,實際上就是把他們當作替罪羊。至此,黎筍之前信心滿滿的經濟改革宣告失敗。
一個月後,黎筍在河內去世,越南為其舉行了「國葬」儀式,十分隆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眾的冷漠。胡志明去世時,舉國悲痛,黎筍去世時,真正傷心的人卻不多,大家更多的是感覺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時越南在黎筍的錯誤領導下已經變得很糟糕了,民眾生活很艱難。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黎筍是越南的功臣,因為在他的帶領下,越南的軍事實力一度比較強,在國際上算是打出了一定的名聲,盡管這一切的代價是經濟方面的巨大犧牲。
現在來看,黎筍走得最錯誤的一步棋就是和中國站在了對立面。在黎筍搞砸中越關系之前,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越南的最大援助國,付出的遠比蘇聯要多,當年越南主要城市的供電都是我國負責的。後來出現的中越矛盾其實是中蘇矛盾的延伸,黎筍為了討好蘇聯,不惜「背叛」了中國,他一心只想取代中國的地位,卻忽略了自己的實力,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把整個國家拖進了泥潭,直到現在越南都沒能在經濟方面翻身。
D. 跑到中國避難級別最高的外國領導人是誰
1979年,中越之間發生了一件讓越南當時當政的黎筍集團丟人,讓全世界驚訝的事件。越南老資格的領導人之一黃文歡乘飛機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飛抵北京。
至今,人們仍把黃文歡到中國稱為是「叛逃到中國的級別最高的外國領導人。」
我們回顧一下黃文歡走過的人生歷程,他1905年出生在越南義安省(現義靜省)。原名陳春風,1925年就在廣州參加胡志明開辦的越南青年培訓班學習,以後在泰、緬、柬等國及歐洲從事革命工作,說得一口流利廣味中國話,寫得一手好漢文詩詞。1950年被任命為首任越南駐華大使。
越南*黨內有親蘇,親華兩派,親華的有阮志清大將,武元甲大將,朱文晉上將,黃文歡等。胡志明去世後,親蘇的黎筍,黎德壽等人在黨內掌握了權力,阮志清大將陣亡了。朱文晉上將被軟禁了。武元甲大將被掛起來了。此時的黃文歡感覺身體不適,胸部總是隱隱做痛,河內醫院的檢查說是:肺結核。但卻是久治不愈。
此時黃文歡本人已意識到留在國內不但什麼事做不了,自己的病還有可能很嚴重。他利用出訪原民主德國之便,在友人及中國情報部門的幫助下,利用巴基斯坦管道來到北京。
到北京的第三天,解放軍301醫院檢查結果證明他實際是長了一個長6cm、寬5cm的腫瘤,確診為肺癌,接近晚期。
301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先是進行放射治療,接著選用了名貴中葯進行中醫療法。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腫瘤已縮小為長5cm、寬4cm。這么快腫瘤就縮小了那麼多,可以說是非常有效。因為301醫院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用了些名貴而確有抗癌作用中葯,使已七十多歲高齡的黃文歡又精力旺盛地生活了15年之久!
黃文歡到中國後不久,越南先後宣布撤消他國會代表、國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越南祖國戰線*委員會主席團委員等職務,開除他的越南*黨籍。1980年6月26日被越南ZF缺席判處死刑。
黎筍死後,越南黨內親華派的領軍人物長征再度出任總書記,長征原名武文渠,因為對二萬五千里長征仰慕備至,改名為長征,長征是陳富犧牲後越共第二位總書記,一直在國內搞地下活動(胡志明主要在海外),是越共公認的理論家和領導核心,1956年被以黎筍為首親蘇派拱倒,他再次掌握權力之後開始糾正黎筍的錯誤路線,他把被黎筍關押多年的另一親華派大將阮文靈扶上越共一把手地位,使越南逐漸擺脫前蘇聯控制,走上革新開發之路。
在長征,阮文靈的努力下,中越關系得到了恢復。尤其是阮文靈還把黃文歡的家人送到了中國,使黃文歡在晚年能夠與家人團聚。
還有一個說法,當阮文靈等領導人慾同中國恢復正常關系時,由於正常的渠道有些困難,是在越南社會科學院工作的黃文歡的大兒子私下找到中國使館,促成了兩國領導人的接觸。
1991年5月18日黃文歡在北京逝世。
中越兩國的關系歷史上就是友好鄰邦,越南*在奪取政權中得到了中國*的全力支持。對於越南黨內親華親蘇派的*之爭我不想多加評論,說一件我經歷的越南老百姓的事。
兩年前我出差到河內,陪伴我們的翻譯是一個姓武的二十二歲的小夥子。他是自學的漢語,說得並不流利。一天,當我們參觀胡志明故居時,我問他:「武元甲大將還好么?」
小夥子很敬仰地說:「好啊,前些日子我們國慶,大將還出來了呀。嘿!要是大將掌權,中國就不會打我們,我們的好日子還會早一些。」
我又問他:「你知道黃文歡吧?他去了我們中國。」
「當然知道啦。他去中國把病治好了,他是我們的老革命家,要是在我們這里,他活不了那麼長的。」
E. 誰能告訴大家越南的黎筍是怎麼下台的
黎筍(1907—1986) 曾任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生於賓士天省。1928年參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1930年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1931年任北圻黨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委員。同年被法國殖民當局逮捕判20年徒刑,先後監禁於河內、山蘿和昆侖島等地。1936年法國人民陣線執政時獲釋,回到中圻地區繼續從事革命活動。1937年當選越共中央委員,任中圻黨委
書記。1939年任黨中央常務委員。1940年再次被捕判10年徒刑,流放昆侖島。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後出獄,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抗法戰爭期間任南方局書記,領導第七聯區的抗戰工作。1953年調回北方工作。1954年日內瓦協議簽署後重返南方局。1957年調回中央工作,任中央書記處書記。1958年任越黨中央委員會代理總書記。1960年越黨三大上當選第一書記。1976年越黨四大將第一書記改稱總書記後,一直擔任總書記職務。1980年起兼任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1960年起連續當選越南國會代表。1986年7月10日在河內逝世。
F. 解密越南和中國停戰
中國不想脫的太久
G. 黎筍的政治事件
日內瓦協議簽訂後,越南南方的許多位抗戰者對該協議表示了失望。當意料到日內瓦協議所承諾將會進行全國選舉的情況不會發生時﹐黎筍敦促河內的越共在南方推行武裝斗爭行動的政策。但越南共產黨的領導班子沒有通過黎筍的提議。
1956年蘇聯共產黨第20次大會贊同推出赫魯曉夫 「 和平共處 」 的政策。按照此政策,各個共產國家就不該與西方作軍事沖突,而是與資本主義作經濟競爭。當時莫斯科希望河內不要再次挑起戰爭,並與北京一起,勸喻越共為避免戰爭,與南越政府解決權力問題而重開日內瓦會議。 河內當時的反應是不想與自己的同盟者關系破裂而公開反對莫斯科的提議,希望在武裝斗爭上繼續獲得蘇聯的支持。至少在那個時刻河內沒有在17緯線以南進行武裝斗爭。
在黎筍正式向越共中央提交提議前,此文件亦曾在1956年12月初於金邊舉行的南方幹部會議上作討論補充修改。中央委員會討論後,一致贊成有限度的加強在南方的軍事活動,此決定後來亦在政治局通過。 1960年9月越南勞動黨舉行第三屆黨代表大會。大會的決議指出, 越南革命將同時向兩個目標邁進:「 在北方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 與「 解放南方 」。參與大會的576位代表選出了黎筍為總書記,政治局的第一號人物。
黎筍在擔任總書記的時候,常自我控制,改變自己的觀點來配合其它各位領導人的觀點。 說明了為何第15號決議在1959年獲得通過,同時在黨第三屆大會通過。但新總書記仍督促領導層去執行。胡志明與他的同志們仍感到問題的存在,很難定出一個具體的戰略計劃,例如該武裝斗爭的決議對莫斯科、北京與華盛頓所產生的後果如何。 然而,越南勞動黨內部權力均衡隨著時間而迅速改變。黎筍在當上總書記後幾年, 他在北越黨中央的權力地位得到了鞏固。 胡志明在越共黨內所擔任的角色日益被減弱, 被限制為 「 一位久經考驗的外交家與外交政策的顧問,同時被視為民族與革命的精神領袖的完美人物」 。胡志明的威信與廣泛的人際關系,例如胡志明與毛澤東的密切關系,使他掌管越共的政治與外交等方面上的地位屹立不倒;黨內年青的領導人,不管他們喜歡與否,都沒法與胡挑戰。 然而,直至1965年當美國正式派遣軍力介入越南南方之時,胡志明在越共黨內的角色只帶有象徵性質而已。胡志明身邊最親近的人物武元甲日後亦被孤立與打擊。當時國際上的輿論說﹐武元甲是胡志明之後的越南爭取獨立斗爭的第二名英雄。越南境內外的人亦一致認為武元甲是奠邊府戰役輝煌勝利的指揮者,他是北越部隊中一位威信最高的將軍。
黎筍有絕對權力的慾望。通過孤立胡志明、武元甲以及其它同志的事件﹐體現出黎筍曾建立了他在河內的不僅是忠實於他,還可共同決心全力推行他的革命目標的領導機器」。 簽訂1954年日內瓦協議,使黎筍認為,為了革命的成功,他必須以任何的代價,排除哪一位不相信以武裝斗爭贏取勝利的人。 1976年﹐黎筍再次當選為總書記。政治局的14位正式委員是黎筍、長征、範文同、范雄、黎德壽、武元甲、阮維貞、黎清毅、陳國環、文進勇、黎文良、阮文靈、武志功、朱輝敏。三位候補委員是素友、武文傑與杜梅。
在談及和平時期的越南共產黨人﹐戴維艾利奧特在他的《越南戰爭》書中高度評價那些領導人。他分析那些越共領導人仍然生存至戰爭結束最後一刻, 他們 「 常是那些意志堅強、教條以及絕對堅信革命的人。但是那些人並不是具有能力把越南引上發展的道路。」 「 他們曾體現異常的勇敢﹐甚至是英雄的行為。但他們亦學會了生存的手法,而它使戰後應採用開放的策略的發展受到限制……最嚴重的是,他們相信革命運動比個人的各種權利更加重要﹐並使許多幹部,許多蔑視法制的人以它為借口來貪污﹔他們認為革命目標可以代替方法。」 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的逐漸復甦和正常化已經使越南領導人對中國產生不滿情緒,同時與中國關系處於低谷期的另一超級大國蘇聯意圖拉攏越南,完成其南北包抄中國的戰略思想,在蘇聯的大力援助下,黎筍開始實行親蘇政策,並在1976年之後演變為大規模的反華。越戰結束以後,黎筍要求中國歸還前南越政權非法佔領過的南海部分島嶼,而之前胡志明曾明確承認該區域為中國領土,在中方明確拒絕的情況下,黎筍派兵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佔領了南海六個島嶼。同時,不斷在中越陸地邊境挑起爭端,侵佔我邊疆、射殺我邊防人員,並大規模驅逐國內華僑華商。由此,中越之間分歧和矛盾開始公開化。
在越戰已結束的情況下,黎筍沒有將越南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放到戰後重建、恢復生產上來,而是在蘇聯的支持下不斷擴充軍備,於1978年12月發動了侵略柬埔寨的戰爭,還仿照勃列日涅夫主義,加緊對寮國的控制,意欲將其變為「衛星國」。於是,曾經由胡志明為了聯合抗美救國需要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聯邦」的設想竟成了黎筍對外擴張的理論依據。隨著越南在中國邊境的挑釁行為不斷升級,中國方面最終忍無可忍,對越南實施了武裝反擊,中越戰爭爆發。從此以後,中越關系陷入低谷,實際上斷絕了關系(象徵性的代辦級外交關系),中國官方也開始將黎筍領導下的越南黨和政府稱為「黎筍集團」、「越南黎筍反動集團」。
H. 胡志明去世後,為何接任他的黎筍排華
因為他們在我國的幫助下趕跑了美國,有點自大上頭了,自認為是東南亞老大,所以對我們國家不斷製造挑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