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阮姓是越南的第一大姓,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
越南的阮姓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之所以會大范圍普及跟法國人的侵略有關。在古代,越南的普通百姓都是沒有姓的,法國人侵略後為了方便管理人員,便統一讓很多老百姓都姓了阮。於是,阮姓便成了越南的第一大姓,據統計大概有40%的越南國民都姓阮。
19世紀末,法國佔領了越南,為了方便管理人口,法國人就想給越南人加個姓。那加什麼好呢?當時常跟法國人打交道的越南貴族大多姓阮,於是法國人便將這個姓給了普通百姓,這才有了如今多數越南人都姓阮的局面。
⑵ 為什麼大部分的越南人,都是用中國姓
因為清朝之前越南很多時候都屬於中國,
近代因為列強的侵略才完全從中國分出去,
其和韓國、朝鮮一樣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所以朝鮮、韓國、越南人都是中國姓。(這三個國家是直接影響,而日本是自己遣使學習、改變,性質不一樣。)
⑶ 為什麼越南人有這么多姓阮的他們是一家人嘛
越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越南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姓阮的越南人特別多,幾乎佔了越南總人口的一半。更奇怪的是,雖然他們都姓阮,但他們的先祖之間並沒有任何聯系,他們根本不是一家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3.越南後來變成法國的殖民地,法國為了更好的管理越南人,便在越南建立了戶籍制度。由於越南還有好多人沒有姓氏,根本不好上戶口。因為法國接觸的都是阮姓的貴族階層,所以這些法國人認為越南人都是阮姓,於是自作主張將那些沒有姓氏的越南人都定為阮姓,所以在越南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阮姓。
⑷ 朝鮮韓國越南,為什麼那麼多中國姓氏
我覺得中國周圍這些國家,例如朝鮮、韓國和越南這些國家,中國的姓氏很多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個就是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第二個就是中國離這些周邊國家很近,他們的祖先有可能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們的祖先有可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了,例如商朝滅亡後。紂王的叔叔箕子,跑到朝鮮半島上建立了國家;還有越南在唐朝的時候只是中國的一個地區,叫做交趾,王勃的父親曾被貶到交趾這個地方當縣令。
古代中原地區由於富裕,經常被各種勢力搶來搶去,而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長年飽受戰亂之苦,相對而言像朝鮮、韓國和越南這些偏遠的地區戰亂稍微要少一點,很大一批中國人遷徙過去,同時也把自己的姓氏帶過去了。
⑸ 越南人為什麼和中國人姓氏一樣
最近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在影院熱映,勾起了許多老炮們對逝去的青春年華的回憶,也讓越戰老兵走入了當代公民的視界。
越南這個不安分的街坊,70年代在蘇聯的支持下,試圖吞並寮國和柬埔寨,而且侵吞我國的邊境疆域,要求我國把西沙群島交給越南。上個世紀70年代末和我們國家打了一仗,通過10多年巨細戰役,在蘇聯解體後逐步厚道,最近又在搞小動作,被我國公民斥責。
了解越南的朋友就知道,越南這個國家竟然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讀者很疑惑,這不和我國的姓氏一樣嗎?還真是一樣的,越南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仍是從我國華夏地區遷徙過去的。
春秋晚期,越王勾踐稱雄,身後他的子孫爭權,越國分裂為許多部族,史稱百越。秦始皇一致六國後,派都尉趙佗帶領50萬戎行越過南嶺討伐百越,山越之地(越南北部)始置交州,這是華夏王朝第一次把越南劃入辦理范圍內。兩漢時期越南由交州刺史辦理。三國時,孫權對越南進行了進一步開發。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侵略華夏,很多漢人南遷至越南。至唐朝這幾百年一向都在我國的辦理下,所以今日唐朝著名詩人王勃的墓在越南(王勃之父擔任交州刺史,王勃省親途中落水溺亡)
唐朝滅亡後,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國在我國爭霸。南邊小朝廷南漢、前蜀、後蜀等政權國力缺乏,越南當地士大夫逐步滋生了野心。
五代十國地圖
公元9世紀,越南大臣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南漢朝廷的戎行,此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這以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閱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開展,可是一向向我國稱臣納貢,還在華夏王朝能管控的范圍內。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樹立明朝。越南陳朝向朱元璋稱臣納貢,承受中心封爵。明太祖與陳朝政府互派使節通好,明廷封爵陳日??(即陳裕宗)為"安南國王",兩邊樹立宗藩聯系。明太祖將安南國列入"不征之國",以求保持兩邊友好聯系。
陳朝後期,君主糊塗,日子奢華墮落,政局走向陵夷,呈現不穩狀況。陳大定元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陳裕宗身後,外戚黎季氂(後改姓胡,又叫一元)因得上皇藝宗信賴,成為權臣。黎季氂在錢銀、土地、文教、官制等方面實施改革,又於陳光泰九年(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遷都至清化府。朝中雖曾呈現反黎季氂實力,但都被黎季氂鏟除。陳聖元元年(明建文元年,1400年),黎季氂廢黷陳朝末代君主少帝而自立,樹立胡朝,陳朝遂亡。
黎季氂奪位後,康復先人的胡姓,自稱我國虞舜之後,改國號為"大虞"。史稱胡朝。胡朝樹立後,對陳朝餘孽斬草除根,一起侵吞明朝的疆域,陳朝皇子奔赴北平告御狀,朱棣大怒,明朝隨即派大軍南下,在開大五年(明永樂五年,1407年)連續攻陷東都(即升龍)、咸子關(在興安省)等地,直逼國都清化府西國都,胡氏父子出逃,終究被明軍捉拿,胡朝滅亡,越南國土被明朝吞並。
朱棣
在明軍攻滅胡朝之際,越南民眾向明朝要求實施直轄統治。朱棣覺得這塊土地離明朝政治中心太遠,民俗奸刁,辦理不方便,沒有太大戰略價值。所以容許了越南民眾自治的懇求。明朝政府在越南僅設辦理機構,撤回駐軍。在越南建立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改地名為"交趾"。
朱棣此舉為越南脫離華夏辦理埋下了伏筆,也是一向為後世史學家詬病。明朝在越南不設駐軍,當地的裝備實力逐步巨大。越南獨立已經成為前史開展的趨勢。
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距離朱棣平定胡朝12年後。越南土著藍山豪族黎利自稱"平定王",起事反明,史稱"藍山起義",與明軍爭持數年後,黎利採行"先取茶隆(在今?V安省),略定?V安,以為立腳之地,資其財力,然後返?潿??的戰略,先操控越南中、北部地區。黎利軍逐漸取得優勢,在後陳天慶元年(明宣德元年,1426年)??洞之役、後陳天慶二年(明宣德二年,1427年)支棱之役等重要戰事重挫明軍,進占東關城(即河內)。至此,明廷決意罷兵,拋棄這塊土地。封爵陳皓(黎利擁立的傀儡君主)為"安南國王",越南取得獨當一面。
至此,承受我國封建王朝上千年辦理的越南,從我國地圖中消失,那些從我國遷徙到越南的人的子孫,拿著刀槍對著從前的母邦,前史總是讓人很難過,但這是事實。
⑹ 鳳凰網:為什麼韓國朝鮮越南那麼多中國姓 來自
朝鮮、韓國、越南為何有那麼多中國姓氏
有些姓氏,雖然在朝鮮有相同的姓氏,但始祖不同,比如李氏,既有新羅時期、高麗時期自己「創氏」或者被賜姓的(比如全州李氏、公州李氏、仁川李氏),也有從中國傳入的,比如唐朝援新羅將領李茂(延安李氏始祖)的後裔、西漢文人李般第24代孫李璜(固城李氏始祖)、高麗開國功臣中國蒙元人李之蘭(青海李氏始祖)、隴西人、漢樂浪太守李震(安岳李氏始祖)等。
韓國人口最多的金、朴、李、崔、鄭五大姓中,金氏可考的106個本貫、朴氏的70多個本貫、崔氏43個本貫,全為本土起源,沒有從中國傳過去的相同姓氏。李氏109個本貫中,大約有30多個是從中國傳入的。鄭氏35個本貫中,只有瑞山鄭氏、琅琊鄭氏兩個本貫的始祖來自中國。
金姓有幾個來源,第一來自新羅國王金閼智,第二來自伽耶國王金首露。朴姓來自新羅國王始祖朴赫居世(新羅國王雖然是同一家族,卻有朴、金兩個姓)。這兩個姓都屬於來自神話傳說的姓氏。濟州島的高、夫、梁三姓也來自神話傳說。百濟國王扶余氏和高句麗國王高氏是自己起姓。
還有一些姓氏是古代中國皇帝或者韓半島三國國王賜姓(比如新羅國王賜的金海許氏、中國皇帝賜的甘泉文氏)、自己創氏改姓(高麗滅亡後,王氏王族紛紛改姓玉、全、田等)。百濟義慈王之子扶余隆在亡國後去中國唐朝學習,被唐高宗賜姓曰徐。新羅第三代儒理王在將全國劃分為6個部落後,給每個部落的酋長都賜姓,比如俱禮馬賜姓為孫,蘇伐都利賜姓為崔等等。
還有國王給「亂民」起侮辱性的姓,比如高麗太祖給百濟遺民起的牛、馬、象(後改為尚)、獐(後改為張)、豚(後改為頓)等姓氏。還有一些來源不詳的古代姓氏,比如從箕子朝鮮傳下來的鮮於、徐,辰韓傳下來的蘇姓,百濟時的「八大姓」--沙、燕、解、國、真、苗等。
有些朝鮮古姓和中國傳來的姓重復,但其「本貫」(祖籍地)不同。從中國傳入朝鮮的主要姓氏有張(蒙元公主陪嫁人員)、孔(明末曲阜孔氏渡海避難)、閔(始祖為宋朝使臣閔稱道)、印(晉朝使臣印瑞)、左(蒙元駐耽羅島牧馬官左亨蘇)、朱(南宋末期前往高麗避難的朱熹之孫朱潛後裔)、明、升(明初被流放的明玉珍之子明升後裔)、杜(北宋真宗時因逃避迫害的兵部尚書杜慶寧後裔)等等。
朝鮮和韓國的安、卞、邊、蔡、曹、陳、池、丁、范、方、房、洪、蔣、吉、康、孔、廉、盧、明、南、潘、千、秦、秋、任、沈、慎、石、宋、魏、閻、嚴、楊、殷、印、禹、朱等姓氏完全來自漢唐直至明朝時期的中國,有完整的家譜文獻可以佐證。林、魯、柳、車、羅、呂、南宮、芮、王、吳等姓氏則在族譜中相傳始祖是商周戰國秦漢時代進入朝鮮的中國人。
同姓、相同本貫,或者不同本貫但源自同一始祖的情況下不能通婚。分以下幾種情況:
一、同族、同姓、同本,絕對禁止通婚,比如全州李氏和全州李氏之間,安東金氏和安東金氏之間。即使和外國的同族通婚也不可以,比如說雖然早已出了五服,但是韓國曲阜孔氏和中國曲阜孔氏間也是絕對禁止通婚的。
二、異族、同姓、同本,比如南陽洪氏分「唐洪」和「土洪」,「唐洪」始祖為唐朝時前往新羅定居的洪殷悅,「土洪」始祖為朝鮮土著洪先幸,則這兩族之間可以通婚。
三、同族、同姓、異本,比如江陵金氏和光州金氏,其始祖、本貫都不同,但其遠古祖先都是金閼智,因此以不通婚為好。還有一種情況是絕對禁止通婚的,即始祖下面出現異地的分支,比如寶城吳氏始祖是高麗時期因抗擊元軍被封為寶城君的吳賢弼,長興吳氏的始祖吳天佑是吳賢弼第六世孫吳思忠的次子,因此這兩族之間是絕對禁止通婚的。
四、異族、同姓、異本,這種情況在大姓中出現,比如金海金氏和江陵金氏之間,遠古始祖一個是首露王,一個是金閼智,相互間無血緣關系,不影響通婚。
五、同族、異姓、同本,比如金海金氏和金海許氏,始祖都是首露王,因此禁止通婚。
六、同族、異姓、異本,比如西蜀明氏和昌平升氏,始祖都是明朝初年流放到朝鮮的明玉珍之子明升,因此也禁止通婚。
越南姓氏大多來自中國,例如阮、范、陳、吳、黎、鄭、李、丁等等。越南幾個王朝的開國國王本人或其始祖全為華裔,例如吳朝的吳權(冀人)、丁朝的丁部領(粵人)、前黎朝的黎桓(蜀人)、李朝的李公蘊(閩人)、陳朝的陳日煚(閩人)(煚讀jiong3聲)、胡朝的胡季犛(浙人)、莫朝的莫登庸(粵人)、後黎朝的黎利(閩人)、鄭朝的鄭檢(閩人)、阮朝的阮福映(閩人)等等。同時也有古代安南征服南方占婆族、真臘族國家後引入的姓氏,數量比較少。
轉自鳳凰網 望採納
⑺ 越南人為什麼和中國人姓氏一樣
越南故稱交趾或安南國一直是中國的領土或屬國。最後一次屬於中國是明永樂大帝時期,將安南國改回交趾,明宣宗時交趾叛亂獨立。後向明進貢,成為屬國。清沿用。自從越南不在屬於中國。但越南經長久的漢化,故用中國姓氏。
⑻ 越南姓氏跟中國一樣嗎為什麼越南那麼多人姓阮
不一樣。越南是中國的南部鄰國,所以很多朋友也對越南感興趣。在古代,越南長期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其文化也深受中原王朝的影響。例如,越南人的名字往往很難與中國人的名字區分開來。但越南名字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姓阮(Nguyen)的人比例很高。根據最近的一些統計數據,越南姓阮(Nguyen)的人約佔38.4%,約佔40%。那麼,為什麼越南有這么多姓阮的人呢?這和中國有關嗎?
阮姓出現後,與其他姓一樣,在中原地區繼續繁衍發展。然而,關於阮姓是如何在早期進入越南並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姓氏的,坦白地說,從現有的史料中並不清楚。有人認為,阮應該是皇帝拍出的南嶽後,早期在越南設州縣的阮官員那裡可能頗受尊敬,當時很多當地人都沒有南嶽的名字,所以他們為了受教化,這也促成了他們的本土化,讓他們為官名,配上了阮姓的官員,所以阮家的姓氏一直是越南比較佔主導地位的姓氏之一。
⑼ 越南為什麼能一半人口都姓阮這些人的祖先是一家嗎
中國姓氏文化淵源流傳,從黃帝的姬姓開始,開枝散葉,並隨著歷史的發展,諸侯國名、官職名等等,演化出成千上萬個姓氏,雖然我們熟知的《百家姓》裡面僅僅只有數百個姓氏,然而實際上,很多不為人知的姓氏還有一大把。
而從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越南逐步被法國控制,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法國殖民越南後,為了便於管理,要求越南沒有姓氏的民眾統一改姓為阮姓。
當時的越南,和日本一樣,很多底層民眾並沒有自己的姓氏,所以統一要求改姓阮,這樣一來,造成阮姓人口集聚膨脹,並躍居為越南第一大姓,如今在越南國內的人口約為四千多萬,幾乎占據了越南總人口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