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到底有何憑借,為何能輕易拿下越南
我覺得法國之所以能夠輕易拿下越南,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法國利用宗教,用信仰先控制越南人民的心神;第二,法國的軍事強大,但他們為了拿下越南做了長久的准備,把越南已經了解的很透徹;第三,改變越南人的文化,徹底斷其根基,進一步改變越南人的思想。我覺得這三個原因都非常的高明,畢竟越南人是那麼頑強,只有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才能征服他們。
第三個原因,大家知道一個國家的文化是一個國家存在的根基,而越南的文化是漢文化的分支,他們起初使用的是漢字。但是法國軍隊打敗了越南人後,他們就試圖改變越南人的文化,不讓他們使用漢字,而使用其他語言,這就導致了他們文化的缺失,一步步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久而久之就只能任由法國擺布了。所以法國這招還真是夠狠。
❷ 二戰結束後,法國為何又再次進入越南呢
二戰後的法國作為戰敗國,為了能盡快恢復自己國家的狀態,選擇入侵越南
在二戰爆發以前,法國的殖民地數量僅次於英國。法國維持了龐大的殖民體系,也是遍及亞非拉美地區。在二戰的初期,號稱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法國被德國一頓暴打,僅僅開戰38天之後便向德國投降。
法國在越南折騰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有些力不從心了,於是去游說美國支持。美國為了防止蘇聯控制東南亞地區,開始為法國輸血,可是在奠邊府戰斗中法國精銳幾乎被全殲,至此法國再也打不下去了,原想佔領越南掠奪資源,如今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法國和越南的戰爭長達9年,法國終於被趕出了越南,沒想到此時美國為了阻止蘇聯控制東南亞,美國忍不住親自動手了,從1955年起,一直到1975年,美國陷入越南戰爭長達20年。
說到底,美國跟越南的戰爭實際上是法國跟越南戰爭的後續,也是因為越共越來越難纏的因素導致了美國長久陷入了越戰的漩渦
❸ 法國為什麼入侵越南
越南在大航海時代後被歐洲掠奪,最終成為法國殖民地,50年代時,越南嚴格意義上說是法國殖民地,換句話說是法國合法領土,他們只是去維護治安,只是被虐了就是了,要不是二戰時法國一個月就被德國滅了,越南跳都不敢跳一下。
❹ 法國為何如此鍾情於越南殖民地
列強入侵東南亞時,法國進入最晚,當時,荷蘭已經佔了印尼,英國佔了緬甸,法國選擇餘地不多,所以佔了還在清朝保護下的安南,然後由此進一步控制了柬埔寨和寮國。與英國劃分勢力范圍時英國和法國達成協議,把泰國作為緩沖國,泰國以東為法屬印度支那。
越南是法國入侵清朝南大門的入口,中法戰爭的主戰場就在中越邊境地區。
越南也遠離英國勢力,是個穩固的後方基地。
而且越南有很長的海岸線,對於以海運為主的西方國家來說,這樣的地區容易建立運輸線,是最容易控制的地區;而寮國是內陸國,都是山區,柬埔寨雖有海岸線,但山區也很多。
越南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同時也是個好的市場。相反,寮國人口稀少,柬埔寨繁榮度遠也不及越南。
綜合所有上述因素,越南更值得投資。
❺ 為什麼英國在戰後從讓印度獨立開始,逐漸放棄殖民地,而法國卻選擇和越南開戰,試圖恢復和越南的隸屬關系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印度人已經與英國人疏遠,並一直試圖逃離英國的統治。英國為安撫印度,答應讓其戰後獨立。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英國人民遭受了嚴重的傷亡和嚴重的厭戰情緒。因此,以溫和著稱的工黨領袖約翰艾德禮取代了強硬的首相溫斯頓丘吉爾,這標志著英國政策的一個轉折點。他對維持海外殖民統治不感興趣,他的政策是穩定國內經濟,改善英國人民的生活條件,故略收縮。
❻ 元朝三征越南都大敗而歸,但法國卻很輕易殖民越南,到底為什麼
0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
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十分奉行這句話,所以國力強盛之時,都會選擇繼續對外擴張。很多現在中國的鄰國,在封建社會時期就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特別是我們南邊的鄰國越南。
正是法國這種殺人不見血的蠶食方式,越南民眾在他們的統治下過了七十多年。所以元明兩朝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鞏固在這個地區的統治,但是法國卻沒有耗費太大的力氣就統治了七十多年。
❼ 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的起因: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供」)在河內建立北越正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供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國的軍事援助下,越供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被迫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雙方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越供控制,南越則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正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越南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因此吳庭艷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毒才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越南全國選舉舉行,越供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越供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1959年,越供中秧委員會決定伍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伍裝報動。
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供中秧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越南戰爭就此爆發。
❽ 對"越南的內戰""法國入侵越南""美國入侵越南""中國反擊越南"進行排序和說明。
1、法國入侵越南
1858—1862年,法國為使越南淪為殖民地而發動的侵略戰爭。1858至1862年的法越戰爭,是法國侵略越南的開端。拿破崙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他進一步向亞洲,首先是向中國滲透的戰略陣地。西班牙同法國結成同盟參加了作戰。1858年9月1日,法國海軍上將里戈·德熱努亞率領遠征軍(約3千人),在14艘戰艦的支援下侵佔了土倫(峴港)要塞和港口。隨後,主力調去奪取主要產糧區越南南方(交趾支那)。只派少量守備部隊駐守峴港。經3天激戰,法軍於1859年2月18日攻佔西貢。
2.3、越南內戰和美國入侵越南是前後相連的,統稱「越南戰爭」
(1961年—1975年),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共稱抗美救國戰爭,為越南共和國及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也是該國至今戰敗的戰爭(雖然美國政府自稱是「光榮的撤退」)。越戰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林登·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北越軍和南越共軍最終打敗了南越政府軍隊,攻佔了全越南。
4、中國反擊越南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狹義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中越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中方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中國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中國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准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