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戰爭留下美軍大量混血兒,看看美國是怎麼把這些孩子移民走的
美國 歷史 上最長時間的戰事,或許就是越南戰爭了。
它從1955年11月開始,持續了20年,美國為它消耗了超1500億美元,付出近6萬士兵的生命。
但持久的消耗戰,並沒有給美國帶來繁榮和利益,相反,這個冷戰時期的霸主,也因此被拖垮。
基辛格曾評價它:它是美國的一場悲劇,一開始美國就不應該闖進去。
戰爭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戰爭結束多年後,仍然在美國延續。
1987年,美國國會通過一份關於戰爭中孩子的法律,《亞美兒童回家法》,它的通過,使10萬越南人瞬間獲得移民美國的資格。
混血兒,是越南戰爭留下的 社會 問題,也是困擾美國多年、令回國大兵念念不忘的大事。
這些混血兒,有在越南任職的美國公務人員,與越婦女合法生子的,但更多的,是美國士兵駐越期間,與越婦女的非婚生子。
後來美國撤軍後,這些被美國士兵留下的混血兒童,其家人因為害怕北越政府對他們「秋後算賬」,而紛紛逃亡國外。
據史料顯示,這些逃亡的越南難民,在1975——1983年,共有130萬人。
救濟從兒童開始。
由於越南的傳統文化,混血兒童在當地備受歧視。
因為越南是一個十分重視父親的國家,如果一個家庭沒有父親,這個家庭就沒有了頂樑柱。
孩子受歧視,母親受欺負。
這些美國大兵的孩子,更是被視為敵人,越南沒有他們的任何血緣,沒有任何家庭願意接納他們。
他們被遺棄,越南人稱之為「塵埃孩子」。
他們的母親,多是駐軍基地附近的農村婦女,美軍撤離後,她們被視為對貞潔的背叛。
可以說,母親和孩子,雙雙被遺棄。
有人統計,戰爭結束後的越南,有10萬孤兒或棄兒,不少被母親遺棄死亡。
1975年4月,一項幫助越南孤兒進行大規模疏散的國際計劃,「空運幼兒行動」(Operation Baby Life),開始實施了。
美國、法國、澳洲和加拿大,都參與了進來,最終使愈10300名嬰幼兒和兒童被解救。
這些孩子,被這些國家的家長合法領養,有幸開啟了一個 健康 的人生。
資料顯示,其中,美國收養了1630名兒童。
C5的空難,就是運輸這些嬰兒的美軍運輸機,意外發生的飛機爆炸事件。
1975年4月4日,美軍用最大的貨機運送這些嬰兒兒童時,由於飛機艙門鎖止問題,在飛機升空後發生故障。
迫降時撞到地面發生爆炸,飛機上有250名要送到美國的越南孤兒,爆炸造成其中78人和35名工作人員死亡。
意外空難,並沒有阻止營救的步伐。
1979年5月,聯合國難民機構與越南簽署一個「有序離境計劃」。
計劃規定,任何美國公民在越南的孩子,以及其家庭成員,都可以申請進入美國。
計劃還包括其他越南人員,符合條件的均可遷居美國。
僅此一計劃,就促成了近24.9萬名家庭成員,在美國與他們的親人團圓。
隨著混血兒童的認親回家,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了解了他們在越南的處境。
1982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亞美兒童法》,規定其父親只要是美國公民的越美混血兒,可以移民到美國,取得美國國籍。
1987年12月,國會又通過《亞美兒童回家法》,提出,這些混血兒的直系親屬,也可以移居美國,並在美國擁有美國公民同樣的權利。
這下徹底解決了越美混血兒的家庭問題了,他的母親、妻子、孩子,都可以以越美混血兒的名義,移民到美國了。
這樣的好事,令不少想要移民的越南人羨慕不已,同時有不少人開始搭這趟車出國。
只要取得這些混血兒的「直系親屬」的名義,就可以移民美國,混血兒瞬間成了商機。
不少富人甚至購買混血兒,作為移民的「入場券」。昔日無人接納的塵埃孩子,轉眼變成了「黃金孩子」。
時也事也,唯其利也。
據美方資料,《亞美兒童回家法》的執行時間,是1988年3月至1990年3月,2年間,共有10萬混血兒極其家屬提出移民申請,6.6萬人獲得實際移民。
事實上,通過上述3種救濟渠道,最終遷居美國的越南人,遠遠不止這個數目。
移民給越南政府帶來的費用,美國出,具體是每人140美元。
確定移民的人,先到菲律賓進行半年以上的語言和技能培訓,費用還是美國老爹包了。
可以說,在戰後20年後,這個給越南帶去災難的美國,在經濟復甦後,終於擔起了應付的責任。
但有些事情可以挽回,有的無法改變,比如去美國的這些家屬,教育和成長背景不同,根本無法徹底融入美國 社會 ,在另一種被歧視的文化中,以一個「外國人」的心態過活著。
繼父、養父的關系,經濟收入問題,生活習慣和心理問題,都打破了移民美國前的黃金美夢,甚至淪為犯罪團伙。
這是後話了。
總之,戰爭帶給人類的傷痛,影響一代、甚至幾代人,遠離戰爭,才是避免人倫悲劇的根本。
『貳』 1975年越南南越大逃亡!南越那些女兵都去了哪裡他們現在狀況如何
入土了。
『叄』 美國大兵在越南留下5萬混血兒,這些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部法律,它的名字是《美亞混血兒民法》,裡面明確規定了,於1962年1月到1976年1月在越南出生的美亞混血兒可以獲得美國國籍。
這部法律的出台,是無數美國民眾極力呼籲的結果,它的背後,隱藏著一系列人間悲劇。
他們都是身不由己的可憐人,戰爭不是他們發起的,可是戰爭的代價卻大部分都被他們承受了。只能希望人們記住這個教訓,不要再輕啟戰端,這樣的悲劇,也不要再重演。
『肆』 越南抗美救國斗爭的最終結果是怎麼樣的
1965年以後,美國進一步擴大侵越戰爭,並對越南北方進行了全面轟炸。越南人民響應胡志明主席的號召,發揚決戰決勝的精神,給美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盡管到1967年底,侵越美軍總數已達到54萬人,但越是進行戰爭升級,越是遭到慘敗。至此已有2960架美國飛機被擊落,致使侵越美軍司令威斯特摩蘭被撤職,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被迫辭職。特別是1968年初,越南南方武裝力量發起了凌厲的「新春攻勢」,致使侵越美軍的許多指揮機構都遭到了炮擊。而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則更加高漲。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同意與越南方面在巴黎坐下來談判。從1968年年中起,越南的抗美救國斗爭進入了「邊打邊談」的時期。
第一階段是當年5月至10月越南北方同美方的談判,成果是美方宣布無條件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並同意與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進行對話。從1969年1月開始,巴黎談判進入了第二階段,即美國、西貢傀儡政權、越南北方(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代表團舉行的四方談判。阮氏萍被任命為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代表團副團長。
1969年1月25日,四方談判在巴黎凱旋門附近的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始。但在頭幾個月,經過15次會議,談判毫無進展。
1969年6月越南南方臨時革命政府成立後,阮氏萍被任命為臨時革命政府外交部長和出席巴黎談判代表團團長。引人注目的是,參加四方談判的其他3個代表團幾乎沒有女性,而越南南方臨時革命政府代表團中不僅團長是女性,還有6名成員也都是女性。面對世界上的頭號帝國主義美國,阮氏萍運用她的全部智慧和多年積累的政治、外交斗爭經驗,同越南北方代表團緊密配合、協同作戰。一方面體現出堅定的立場,要求美國無條件從越南全部撤軍,由越南人民自行解決越南的內部問題;另一方面又巧妙地運用斗爭藝術,表現出策略上的靈活性,迫使美國逐步後退,最終達成一項符合越南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解決辦法。
從1969年1月至1973年1月,經過整整4年、174次會議,出席巴黎談判的4方終於達成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協定規定,美國尊重越南的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美國在60天內從越南南方撤軍;越南南方人民的自決權由越南南方人民自行決定,外國不得干涉,等等。至此,美國出動54萬軍隊、投下了1000多萬噸炸彈、耗費了3000億美元的侵越戰爭宣告結束。
『伍』 越戰的越南難民有逃往美國的嗎
我看過一部紀錄片,越共打到西貢時候(現胡志明市)美大使館人員和南越官員和最後一批美軍撤走,航母和軍艦上載滿大量越南難民,因為人員太多超載,最後美軍把大量武器扔下大海,還把很多架價值幾百萬美元的直升機扔下大海。
『陸』 越南人在美國炸彈襲擊下如何生活
1966年5月9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二上午,當美軍人員在經過西貢(今胡志明市)二征街的時候北越特工引爆了放置在路邊的炸彈。
隨後雙方展開了激烈槍戰。整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小時,至少有5人在爆炸和槍戰中喪生。
美軍為了抓獲全部的北越特工還進行了大規模的圍捕,整個行動一致持續到了第二天。
在此之前的1965年3月30日,北越就曾在美國駐南越大使館前製造過一起汽車炸彈襲擊。這也是美國使館歷史上首次遭遇恐怖襲擊。
在這次爆炸中造成了兩名美國人,19名越南人及1名菲律賓人喪生。
在爆炸中喪生的美國使館工作人員芭芭拉.羅賓斯也成為了美國在越戰中喪生的首位女性。
北越在嘗到了汽車炸彈的威力和甜頭後,在西貢製造了多起類似的汽車炸彈襲擊,不過在這些襲擊中真正被炸死的美國人並沒有幾個,而絕大多數都是無辜的西貢市民。
北越連番製造汽車炸彈襲擊的目的就是要擾亂西貢的社會秩序,製造恐慌,以便給美軍和南越政府製造麻煩和壓力,讓普通的西貢市民人心惶惶,走在街上都毫無安全感。
『柒』 越南人在美國的地位
沒有地位。
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美國國內有約120萬越裔,其人數占海外越南人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他們大多數居住在美國西部的大城市,尤其是加利福尼亞和得克薩斯,其中又以加利福尼亞的奧蘭治、聖荷西、得克薩斯的休斯頓的人口較為集中。
由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1975年後為逃避北越統治而離開越南的,他們對越南的共產黨政府多為反對態度。
在一些地區,美籍越南人和華裔群體保持密切聯系,特別是舊金山唐人街,這些聯系是有幫助的,事實上許多美籍越南人在人種上是海外華人且以粵語為母語,因此大部分華裔美籍越南人並不將自己歸入美籍越南人。
『捌』 美越戰爭20年,留下5萬多混血兒,這些混血兒現在過得怎樣
1975年4月30日,當最後一批美國軍人逃離西貢時,越南除了滿目瘡痍的廢墟,以及對未來無所適從的越南民眾,還有五萬余名美軍和越南當地女性所生的美越混血兒。他們是美國軍人與當地的酒吧女、洗衣婦,或是美軍基地招募的越南女工所生下的孩子。
美軍撤走後,這些混血兒遭到歧視和唾棄,越南人將他們視為本民族的恥辱,認為這些兒童是美國入侵越南的產物,稱其為「貝度」,意思是「生命之塵」,並和他們的母親一道,遭到周圍人的欺負。
幾十年過去了,人們不禁要問,當年美軍和越南女子生下的那些混血兒,後來的結局如何呢?
四、並不完美的結局。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那些來到美國的美越混血兒們過得怎麼樣呢?
在走訪中,很多在美國長大的混血兒們表示,由於他們並不是純粹的美國人,因此時常會感受到種族歧視的痛苦。連一些主流的越裔美國人都瞧不起他們,認為他們的母親不貞潔。
如今,這群混血兒已經40多歲以上了,他們沒有高學歷和過人的技能,找不到好工作,只能蝸居在黑人圈,一些人甚至染上了毒品,加入了黑幫,成為監獄的常客。還有一些混血兒,由於當初抱養家庭經濟不佳,出不起入籍費,因此時至今日都沒有美國國籍,這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困擾。
當然,和仍然留在越南的混血兒相比,他們又是幸福的,由於長著一張帶有美國人血統的臉,那些被越南家庭收養的孩子們,從始至終都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欺凌,甚至無法上學,有些還被送去勞改。
可以看出,這些美越混血兒所經歷的苦難,全拜當年那場戰爭所賜,所以唯願人類汲取教訓,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減少此類戰爭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