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曲藝生意怎麼樣

越南曲藝生意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9-06 01:23:22

① 三棒鼓的戲曲介紹

漢族民間體育活動之一--三棒鼓
三棒鼓,唐代就出現了,當時稱為三仗鼓。曾經廣為流行。三棒鼓,是以拋三根棒和敲鑼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處可見的一項以打擊樂器、口頭文學、表演技藝合為一體的文體活動形式。
三棒鼓流行於湖北天門、沔陽等地,源於唐代的「三杖鼓」,曾經廣為流行。以拋耍三根特製的鼓棒擊鼓伴唱而得名。明沈德符《顧曲雜言》載:「吳下向來有婦人打三棒鼓乞錢者,余幼時尚見之。」說明明代已有此曲種,後流入湖北,並在竟陵(今天門市)一帶盛行。清代末葉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漸廣,及於湖北沔陽、天門、洪湖、潛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並流傳到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江西、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三棒鼓還隨著藝人流傳到過英、法、義大利、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印尼、越南、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
三棒鼓的棒法來自於生活,「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四套棒法具有渾厚的生活氣息。打三棒鼓技巧性強,表演時需高度集中精力,用力適當,貫通一氣,並與演唱者默契配合。
每年春節,藝人們都結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論貧富,戶戶必到。遇見特別貧寒的漁家,表演者還會將別家贈送的禮品轉送,意圖希望人人過節都歡喜。在沔陽洪湖一帶,三棒鼓頗有市場,因此,藝人頗多。1818年前後,沔陽洪湖有戶人家的3個女兒都是優秀的三棒鼓藝人,她們結成戲班,所到之處,聚集觀看的人群常常「翹首伸頸,圍於堵牆」。
可是,洪湖一帶水荒不斷,導致民不聊生。為謀求生路,人們背起三棒鼓,浪跡四方。三棒鼓成為洪湖人民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是洪湖人民手中的一個武器。
自1949年之後,除水害,興水利,洪湖人逃荒流浪已成了永遠的過去。三棒鼓敲出的便是洪湖人民的「三棒鼓新唱」,聽一曲魚躍蟹肥、荷綠藕白的新曲,便能體會洪湖人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三棒鼓如何使用
三棒鼓,唐代稱三仗鼓,約於明代傳入本境,並逐漸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漢族民間藝術。每年春節,藝人們結伴走村串寨拜年,表現對象不分貧富,戶戶必到。如遇貧寒之家,表演者將別家贈送的禮品相送,意在人人過節歡喜。充分體現出土家人熱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對加強民族間團結有一定的作用 。
三棒鼓 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鼓配樂,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長一尺,舞者左右各執一根,將另一根拋在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也有以刀代棒,以五刀代三棒的技藝。鋼刀在空中歡跳,銀光閃閃,左右穿梭。技藝高強者,突然把刀拋得及高,來一個騰空飛腳,轉身外擺,繼續接刀上拋,令人眼花繚亂,不禁稱絕。打三棒鼓,通常有「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四套,分「鯉魚跳龍門」、「玉女穿梭」、「板岩漂灘」等項目。打三棒鼓技巧性強,表演時需高度集中,用力適當,貫通一氣,並與演唱者默契配合。 三棒鼓的道具少不了鼓和棒,也有短刀、鋼叉。表演形式類似雜技。通常情況下,藝人多是女子。一般是3—5個女子組成藝術班子,表演時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鼓配樂,一人耍花棒。耍花棒者左右手各拿一根花棒,左右開弓,擊打另一根拋在空中的花棒,使之不落地,但他的節奏必須和鼓點一致。也有以5把鋼刀代棒的技藝,鋼刀在空中左右穿梭,銀光閃閃,令人眼花繚亂。
三棒鼓是一種技藝獨特的走唱形式。演唱不插道白,表演分單人和雙人兩種。單人表演者自己拋耍三根嵌有銅錢的鼓棒擊鼓伴唱,並敲掛在鼓側的馬鑼。雙人表演則一人丟棒擊鼓,另一人奏馬鑼,二人對唱。三棒鼓的鼓面直徑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長七寸,鑿三個不同側面的小方孔於棒上,嵌入銅眼錢。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銅錢。三棒鼓丟打起來,眼錢相互碰擊,鼓棒上下翻飛,落鼓合拍成音。丟打三棒鼓的技藝約二、三十種,有「金線吊葫蘆」、「姑娘紡棉紗」、「白蛇吐飛箭」、「麻雀鑽竹林」、「烏龍攪水」、「跛簸箕」、「砍四門」、「單跨花」、「雙跨花」、「單背花」、「雙背花」、「織布」、「絞花」等。三棒鼓唱詞通俗,詞句簡短,每段押韻。唱詞結構各地不同,較常見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組。還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組。三棒鼓的聲腔風格朴實,委婉低沉。由於拋棒擊鼓有嚴格規律,歌唱時節奏平穩,變化不大。
打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師傅擊鼓唱詞,一人打鑼,一人耍花棒、花刀。由一人表演,將鼓架擺在前面鼓架上,將鑼掛在鼓架下面,用細繩系著鑼棒套在腳板上,表演時,口唱詞、手打鼓、腳踩鑼,鑼鼓節拍是按拋花棒、花刀速度的需要而定。三棒鼓的唱詞是五言四句重復半句組成。即五字一句,四句為一節。每小節的第四句要重復半句。每一小節擊響鑼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擊三響,最後一句唱完即每小節結束時擊響十下。例如唱:學打三棒鼓,打鏘鏘鏘;唱學又學得苦,打鏘鏘鏘;唱三歲學到一十五,打鏘鏘鏘;唱學起呀,學起走江湖,打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這一小節,每唱一字為一拍,鏘為鑼鼓同鳴聲,每聲佔一拍,標點符號也佔一拍。每拍的快慢取決於花棒下落的速度,任何一個花棒下落一次均為一拍。因此,如果花棒拋得低,下落的頻率就快,每拍所佔時間就短,反之,花棒拋得高,每拍占的時間就長。三棒鼓的第二句和第四句都要求壓韻,一句和三句可壓可不壓。
打三棒鼓的鑼鼓曲牌不變,但唱詞多種多樣,除了固定的《十二月花》等唱詞外,均為即興編詞隨口而唱,唱三棒鼓歌的人,都是腦筋靈活、口才伶俐者。
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強,思想要高度集中,拋刀拋棒用力要適度,動作要敏捷准確,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敗,還會被刀劃破手腳或誤傷他人。因此,凡是學打三棒鼓者,均需經常練習飛拋接技術,做到閉目均能拋接刀棒。因此,漢族青少年經常用三個卵石練習拋接技術,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不但會拋棒,而且能拋刀。
主要形式
三棒鼓又名花鼓子,在湖北來鳳、湖南龍山、重慶酉陽普及程度極高,尤其是在來鳳縣舊司、大河一帶,三歲娃娃隨時隨地都會即興演唱幾則。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兒時曾經唱過的兩則: 講起打花鼓,硬是學得苦,三歲學到一十五,才會打花鼓。
刀刀三塊鐵,敢拋不敢接,落到腳上要出血,找葯要一歇。
據查,三棒鼓,唐代稱三仗鼓,明沈行符《顧曲雜言》曰:「吳下何來有打三棒鼓乞錢者,余幼時有見之也,起於唐咸通中(公元865年)」,約於明代傳入本境,並逐漸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每年春節,藝人們結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對象不分貧富,戶戶必到。如遇貧寒之家,表演者將別家贈送禮品相送,意在人人過節歡喜。
三棒鼓一般由3~5人組成,1人打鼓唱詞,1人鑼鈸配樂,1人耍花棒。花棒有3根,長約33厘米,人左右手各拿一根,將另一根拋到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
天門、沔陽一帶,由於地勢低平、多水,往昔水災不斷,民眾深受其苦。為謀求生路,他們背井離鄉,背起三棒鼓,走到哪裡唱到哪裡。許多人從湖北到中國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歐、西歐等地。也有些人經廣東到菲律賓及其它東南亞國家,人們稱他們為「中國的吉卜賽人」。 「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兒咚咚,鑼兒哐哐,含著眼淚去賣唱,好不叫人痛斷腸。」聽來令人肝腸寸斷,傷感萬分!可以想像,歷史上的沔陽,天門一帶的地勢是何等的低窪,水災是何等的頻繁,百姓們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貧窮。據《沔陽州志——地埋》記載,天沔一帶因「土瘠民窮」、「十年九水」被稱為「澤國」。自乾隆三十年間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間,天沔共發生水災五十四次,「水勢橫溢數百里,人畜淹死無數,老弱轉移,十室九空」。因此,窮苦的人們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鄉,穿林過市,沿門乞討唱花鼓。由此可見,特殊的環境創造了三棒鼓藝術。清代末葉三棒鼓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更廣。為謀生計,沔陽、天門一帶的人們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到中歐,到東南亞,走到哪裡,唱到哪裡,他們被稱之謂「中國的吉卜賽人」。
沔陽三棒鼓傳說唐時已有,當時叫三杖鼓,由一人頸掛扁鼓,手輪三根小木仗,三杖輪次擊鼓,並以一杖輪流拋擲空中。邊舞邊擊邊唱。發展到宋以後,從演唱小曲到中長篇,並從話本、鼓詞中移植事故,如三國、水滸、封神、西遊、薛家將等。聲腔發展到後來, 除[平腔]、[悲腔]、[鳳尾腔]、[雜花腔]、[魚尾腔]外,還有[十枝梅]、[摘花調]。唱詞多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數為五、五、七、五。「三棒鼓」傳到湖北沔陽、天門,融入當地花燈鑼鼓、田歌等,富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受水災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時,操漁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蓮湘,邊舞邊唱,有的甚至融武術、雜耍、魔術於其間,花樣很多,因而流布很廣,有的還傳到國外。
據《沔陽實錄》中載:「氏(陳友諒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腳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齊發,來回如飛……諒(陳友諒)編歌子隊,演唱軍兵間。」 民間羨慕其技藝精美,欲仿難學,通過不斷探索改進,便用三把農村收割麥子的鐮刀,將其鋸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雙手輪換拋丟,很快成了民間的一種演藝形式,由於水災連綿,百姓為了討米謀生,只有將鐮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為「三棒鼓」。
《沔陽實錄》又雲:「清中業,三棒流行,城內不得演,文人多唱花鼓於茶樓」,可見「三棒鼓」在清中業期間,就遍及沔陽城鄉。然而「三棒鼓」的演變公式基本是:武功--娛樂--雜耍--謀生,這就是「三棒鼓」的來由。
又據《天門縣志》記載:同治年間,天門藝人陳登洲攜兒帶女靠唱漁鼓,打三棒鼓到了烏克蘭一帶。歐洲其它一些國家也有天門華僑當時靠打花鼓到國外謀生的。如今,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奧地利、義大利、波蘭、比利時、瑞士等歐洲國家,還有「華人花鼓劇團」及對這一藝術進行研究的組織。
漁鼓、三棒鼓在清末時就由逃荒糊口的演唱變為二人化妝三人化妝表演故事,進而組成草台班子參加農村迎神賽會、民俗節日、家族禮儀等聚會活動。在演出時用幾張桌子搭成戲台,故農村稱之為「平台花鼓戲」。大約1930年前後才進入洪湖的峰口,沔陽的楊林尾, 天門城關的茶園、劇場演出。在城鎮演唱中與漢劇、楚劇有了更多交流,從而吸取了漢劇 、楚劇的表演程式。在音樂方面也增加了絲弦伴奏,形成了獨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劇劇種之一。三棒鼓是指①流行於湖北的一種曲藝形式。②侯寶林先生的相聲段子。 曲藝中的三棒鼓又稱為花招鼓。藝人所敲擊的鼓不大,三寸多高,尺二來寬。是用三足支架架起,與京韻大鼓、奉調大鼓所用的支架平鼓相同。

② 越南戲劇的劇種類型

嘲劇《觀音氏敬》
嘲劇的產生和早期流傳情況,在越南古籍中未見記載。據越南戲劇研究者們推測,可能於李陳朝(11~13世紀)時期即已流行民間,陳朝後期傳入宮中,成為宮廷娛樂項目之一。到了黎朝,它在宮中的地位下降。但因它的劇目內容反映現實、音樂明快輕松、唱腔接近民歌,所以在人民群眾中有很強的吸引力。到20世紀初,西方文藝思潮傳入越南,在城市裡嘲劇不再像以前那樣受歡迎,20世紀初河內的嘲劇院全部被迫關閉。
1952年越南勞動黨中央提出了挖掘民族藝術遺產的方針,嘲劇的情況得到改善。編導者們創作出許多新劇本,為抗戰和土改服務。在第三聯區(中部),還把中國電影腳本《白毛女》、《王貴與李香香》等改編成嘲劇。1954年和平恢復後,嘲劇獲得顯著的發展,成立了嘲劇研究會,民族歌劇學院也設立了嘲劇系。
嘲劇中總有丑角的滑稽表演,富有諷刺特色。它還比較注重情節發展,劇情曲折豐富。 改良劇是法國佔領越南以後產生的劇種。發源地在南圻永隆省。原是一種由一人說唱並配合一些簡單表演的曲藝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殖民者出於搜刮民財的需要,組織一些改良劇劇團進行巡迴演出。這些劇團用古樂伴奏,演出效果好。於是,一些劇作家把一些名著改編成劇本,並按劇情需要,將原由一人說唱的形式改為由多人扮演的多出本戲,演出很成功,從此便逐漸推廣。改良劇的鼎盛時期僅只10年(1920~1930)左右,在此期間,越南幾乎舉國爭演。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改良劇開始走向衰落。
1951年文藝界貫徹越南勞動黨中央的文藝方針,改良戲推陳出新,使其題材和現代革命內容日趨接近,有些劇本深受歡迎,如《紅土上的姑娘》、《一位南方的女演員》等,改良劇從此得到了復甦,並逐步發展。 話劇是從西方傳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些進步學生和公務人員把《一杯毒葯》、《安南法國大人》等劇搬上了話劇舞台,為越南話劇奠定了基礎。
1931年後,革命處於低潮,越南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陷入彷徨之中。這種思想在話劇舞台上得到反映,出現了表現個人哀傷、悵惘感情的劇目,如《烏江上的笛聲》、《荊軻》等,故事雖仍取材於中國,情調卻反映了越南當時的現實。
1936年後,話劇舞台演出了許多反映現實的劇目,如《沒有回聲》、《金錢》等。後殖民者對越南文化加緊控制,1940年日本軍國主義踏上越南國土,話劇受到摧殘。八月革命成功後,話劇不斷向前發展,其內容及時而尖銳地反映了社會的現實生活。60、70年代,反映抗美救國斗爭、北方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劇目競相出現,如《郡長》、《一條人命》、《放冷槍的姑娘》、《後方之火》、 《前線在召喚》、《一雙眼睛》、 《來自長山》、《你的愛》、《祖國》等等,其中《哪兒有敵人咱沖向哪兒》曾獲文藝獎。
(顏保)

閱讀全文

與越南曲藝生意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國家象徵上的獅子下面寫什麼 瀏覽:313
印度黃金一年多少錢 瀏覽:617
中國多少人沒辦護照 瀏覽:417
伊朗古代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58
在當代印度fbl是什麼意思 瀏覽:252
如何用中國銀行卡支付法郎 瀏覽:331
印尼哪裡看星星 瀏覽:474
中國最美庭院是什麼 瀏覽:520
印度老師掙多少錢 瀏覽:388
怎麼在義大利買酒庄 瀏覽:328
越南語你怎麼不理我了 瀏覽:118
汕頭舉報越南人偷渡有什麼獎勵 瀏覽:652
印度怎麼和中國搞僵了 瀏覽:278
義大利懸空教堂在哪裡 瀏覽:810
伊朗語大海怎麼讀 瀏覽:742
哪裡有印尼虎魚賣 瀏覽:66
印尼咖啡日期怎麼看 瀏覽:553
有什麼標志能代表中國 瀏覽:192
印度舞屬於什麼類型的舞 瀏覽:381
越南互金企業如何出海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