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二戰被投了多少炸葯

越南二戰被投了多少炸葯

發布時間:2023-09-09 20:59:52

A. 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的戰爭傷亡

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給美國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寮國、柬埔寨人民經過武裝斗爭和起義,先後取得了獨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內以臨時政府的名義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並積極採取行動恢復越南的統一。
與此同時,在越南南方,一直堅持反共的吳庭艷,於1955年10月在美國的支持下,在西貢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為防止吳庭艷政權垮台,美國派遣100名代號為「綠色貝雷帽」的所謂「特種部隊」進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志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4月30日,美國副國務卿喬治·鮑爾宣布了一個名叫「戰略村」的計劃,把越南南方游擊隊滲入比較嚴重的地區再劃分為較小地區。主要村莊要用帶刺的鐵絲和?望塔圍起來,進村的人將受到仔細盤查,其中的居民將被遷入集中營。隨後,美偽軍對各「戰略村」進行瘋狂的掃盪和圍剿。
越南南方游擊隊進行了反「戰略村」、反掃盪的戰斗。據統計,從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的反掃盪斗爭進行了40餘次,美軍傷亡達2000餘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萬人口,美國軍事介入嚴重受挫。
戰爭逐步升級
美軍在南越的軍事受挫激怒了美國統治集團。1963年底,美國總統約翰遜在一次會議上說,吳庭艷政權沒能阻止「紅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勢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這種狀況「極不令人滿意」,「必須有所改觀」。
1963年11月1日,美國在南越策動軍事政變,殺了吳庭艷,換上了新的傀儡楊文明,並積極尋找擴大戰爭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國政府宣稱,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和「滕納·喬埃」號在東京灣(即北部灣)離最近的陸地大約65海里處的公海上進行巡邏時,遭到數目不定的北越魚雷艇的襲擊。
事後證明,這是五角大樓為擴大對越戰爭而蓄意製造的借口。美國政府趁機出台了「逐步升級戰略」,即所謂「有限度地擴大戰爭」。
接著,美軍開始推行「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大規模轟炸越南北方。與此同時,美國還不斷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軍人數超過50萬。
游擊戰讓美軍吃盡苦頭
美軍和南越軍隊對革命的絞殺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許多作戰區,每家每戶都組成一個戰斗單位。屋內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糧洞和藏牛洞。每村每鄉都是一個戰斗堡壘,村有民兵、鄉有游擊隊。大部分村、鄉,尤其是那些靠近敵占區邊緣地帶的村鄉,成了布防森嚴的戰斗村和戰斗鄉。戰斗村組織嚴密,村民有各自的戰斗崗位。游擊隊和民兵站崗放哨,一有情況立即投入戰斗。1965年以後,隨著戰爭的擴大,大量游擊隊員開始轉變為正規軍,投入到前線與美軍作戰。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軍在清化戰役中遭受重創。4月3日上午7時,停泊在南海海面上的美國第七艦隊的飛機,約400架次分批侵入清化省上空。美國飛機對著清化省北部的一些居民區、民用工程和經濟設施進行狂轟濫炸。越南北方清化防空部隊和地方民兵自衛隊,在敵機俯沖下來的一剎那,使用各種火力一齊射向天空,組成強大嚴密的火力網,敵機一架架被擊中,冒著濃煙倒栽下來。這一天,他們擊落17架敵機,生俘1名美國飛行員,創造了一天擊落美軍飛機最多的紀錄。
4月4日,美軍又出其不意對清化突襲,不料當地武裝早有準備。這一次美軍失敗得更慘。清化軍民這一天共擊落敵機30架,活捉1名美國飛行員。這次戰役後,美國的轟炸行動陷入窘境。
從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軍和游擊隊機動作戰,進行了一系列奇襲戰、伏擊戰、攻堅戰、圍點打援和反掃盪戰。據初步統計,南方軍民共殲滅美軍近6000人,超過1961年到1964年12月底所殲滅的美軍總數的一倍。在許多戰場上和戰斗過的地方,美軍屍體橫陳,發出陣陣惡臭。據美國戰地記者埃德加回憶,他1964年到位於西貢不遠的古芝縣采訪報道,發現位於縣城中的甘密河裡漂著一具具美軍屍體,無人處理,河水和血交融在一起,在陽光下泛著恐怖的墨綠色。偶爾幾個兒童經過,用長長的木棍撥弄著屍體,尋找值錢的東西。在美軍的一個戰地搶救部,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士兵躺在病床上。據護士胡斯小姐講,幾乎每天她都要處理掉四到五袋殘肢。
1967年7月底,南越政府將武裝力量增加6.5萬人,總數超過100萬,同時考慮把徵兵年齡降低到18歲。在8月3日的記者招待會上,美國總統約翰遜也公開宣布,把美軍在越南的布防人數增加到4.5萬到5萬人,到1968年,美軍各兵種將達到52.5萬人。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裝發起「新春攻勢」。經過45天激戰,殲滅美偽軍15萬餘人,沉重打擊了美國的「逐步升級」戰略。攻勢還使美軍士氣低落,國內反戰運動高漲。美國國務卿臘斯克沉重地說:「預料要進行一場長期、激烈和令人失望的斗爭。」
尼克松准備從越南脫身
由於南方人民武裝的堅決抵抗和越南軍民團結一致,美國在越南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卻沒有取得預想效果,遭致國內外一致反對。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一浪高過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總統時,華盛頓上萬名群眾,高舉著「尼克松是頭號戰犯」、「尼克松是億萬富翁的工具」等標語牌走上街頭,舉行大示威,嚇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彈的「玻璃罩」里發表「就職演說」。
迫於國內外的強大壓力,尼克松找到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幫助美國走出越戰泥潭。於是基辛格開始積極奔走斡旋。
基辛格首次提出美國從越南脫身的計劃,隨後,與越南政府及蘇聯進行了接洽。1969年5月14日,基辛格把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請到白宮辦公室。基辛格說:「要是把態度靈活誤以為是軟弱無能,把通情達理看成是沒有決心,那就要犯絕大的錯誤,我還必須十分坦率地說明白,要是這種無謂的痛苦繼續下去,勢將影響其他方面的決定。這樣拖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多勃雷寧把美方計劃反映給蘇聯政府,蘇聯表現出冷淡態度。此後美國多方進行談判,但進展緩慢。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軍司令部宣布:自從1961年美國參加越南戰爭以來,美軍官兵死亡已達3.5萬人,損失飛機5400架。這個數字說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個多月,侵越美軍又有4000多人喪命,平均每月大約被打死1000多人。尼克松在撤軍問題上的猶豫不決終於吃到了苦果。
談判不成,美國只得「體面撤退」。美國國防部長萊爾德提出:「應該加強南越軍隊,使之替代美軍把戰爭進行下去。美軍的撤離取決於南越軍隊承擔美軍作戰任務的能力,『越南化』是用越南人的傷亡代替美國人的傷亡。」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總統在中途島宣布:在當年8月底以前,從越南撤出美軍2.5萬人。這是尼克松政府從越南的第一次撤軍。
但美國仍希望奇跡能夠出現。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宮向全國發表了一篇電視演說,他主張的「邊戰、邊談、邊化(越南化)、邊撤」的方針,遭到群眾反對。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戰性的電視演說,「結束越戰新動員委員會」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向華盛頓進軍」的抗議活動。在同一個星期里,類似的活動多達10餘次。
不得已,美國在加強南越政權力量的同時,加快撤軍步伐,駐越美軍逐步減少。1973年1月27日,美國經過長期談判,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在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上簽字,宣告美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失敗。美軍撤出後,在南越留下了2萬多名軍事顧問,並保留相當規模的海空部隊,支援110萬南越軍隊作戰。
1975年春,越南北方軍隊和南方人民武裝發動了著名的春季攻勢,經過西原、順化—峴港、西貢三大戰役,擊潰了南越軍隊。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統一。
美國人的恐怖記憶
越戰期間,美國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葯,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各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美國自己也損失慘重,5.6萬餘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美國在越南的軍事捲入規模大(1973年美國在越南作戰人數約54萬),時間拖延長(前後12年,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國外戰爭),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心靈創傷。
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倫道夫·巴克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憤怒地控訴道:「(政府)要我們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
戰斗,而戰爭卻使我永遠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一種什麼樣的理想和自由去戰斗。每年我除了與那些悲慘的戰友們淚流滿面地團聚外,似乎痛苦與孤獨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戰爭期間,美國經濟出現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擊,並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
越戰徹底改變了美蘇兩霸爭奪的格局:整個20世紀70年代,美國轉為戰略守勢,而蘇聯則處於戰略攻勢地位。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越南戰爭也許是一場悲劇,美國本來是根本不應該闖進去的。」資深參議員喬治·麥戈文說:「我認為,印度支那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和道義的錯誤。」
越戰之後,卸任了近30年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眾多越戰反省者的鼓勵下,於1995年發表了《回顧:越南的悲劇與教訓》一書。麥克納馬拉認為,美國政府決策人沒有意識到,「無論是我們的人民,還是我們的領袖,都不是萬能的。在不涉及我們自身存亡的事務中,要判斷什麼是另一個國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應由國際社會進行公開辯論來決定。我們並不擁有天賦的權力,來用我們自己的理想或選擇去塑造任何其他國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我們仍然在重復著類似的錯誤。」

B. 越戰美軍最後贏了嗎為什麼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也是該國至今唯一戰敗的戰爭。越戰在是冷戰中「一次熱戰」的同時,也是越南民族主義的奮斗;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印度支那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顛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陣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
放大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

1964年7月31日,一艘在中立海域進行探查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並在附近的航母支援下擊沉其中一艘。8月4日,馬多克斯號與Turner Joy號往北航行時,後者雷達訊號並宣稱受到攻擊,兩艘船隨即採取應對措施。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美國國會於8月7日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以他的判斷動用包含武力在內的一切行為來應付此事件。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而他個人雖然一開始並不願意派兵參戰,不久後美國在越戰中的參與程度依舊無可避免的不斷攀升。1965年二月,美軍在Pleiku的基地遭到攻擊,美國空軍隨即發動第一次報復性打擊。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成為第一批進入戰區的美軍戰斗人員。7月24日,一架F-4C被射下後,約翰遜總統將在越美軍提升至十二萬五千人;翌日第101空降師的四千人員進入越南。11月27日,五角大廈要求提升美軍數目至四十萬人以便執行計劃中的大規模掃盪行動;到了年底,美軍在越數目已高達十八萬四千人。到了1966年八月,已有多達四十二萬九千名美軍士兵駐守在越南。

正當美軍數目不斷增加的同時,在1965年8月1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五千五百名士兵發動了戰爭中的第一場大規模陸戰;在空中支援並一場大規模炮擊下,美軍成功摧毀越共在Van Tuong的基地。同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的三個營和北越第66團在德浪河谷相遇,爆發美軍及北越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斗。3天激戰後,北越陣亡1037人,美軍陣亡234人,以平手收場,但北越將南越分為兩段的計劃也因此失敗。這兩場戰役使北越從此決定避免與美軍進行正面沖突,改而採取游擊戰的戰術。

空中作戰也同樣的大規模提升;約翰遜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例如,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也不行。

因此,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幾乎無法發揮功效。農業社會的北越的工業大多已地下化,剩下來的目標因有中蘇兩國的人員在附近而安全無恙;同時,因為不能攻擊蘇聯與中國的船隻或運輸部隊,使北越能順利的接收他們提供的軍資而武裝起軍隊。就這樣,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在地面上,成功獲得大規模增兵的美軍駐越最高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將軍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的行動。他相信如以「德浪河谷戰役」時那樣,以大規模火力消耗敵軍人力,北越最終將被迫認輸。同時,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撤離戰場。

此時不論是威斯特摩蘭將軍或華盛頓的政治人物都不斷表示美軍正在取得勝利。他們知道雖然戰場上確實是由美軍占上風,但除非南越的人民都支持其政府,否則是無法達成真正的勝利的;因此,美國開始透過南越軍隊和一些美軍來進行和平化政策,希望加強對已控制住的鄉下地帶的統治及治安,避免再度被越共滲透。然而,南越軍隊的腐敗及對平民的殘暴使該政策基本上毫無進展。

這時,為了吸引北越軍隊進行正面戰斗並阻止物資不斷透過胡志明小道進入南越,美軍決定投入大量部隊進入溪山基地。依照計劃,這將迫使北越部隊發動一場類似十年前,越南部隊擊敗法國軍隊的奠邊府戰役的攻擊。當雙方都大舉加強自己的陣地後,不斷的炮擊使戰場變的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壕溝戰爭;於是美國開始動用龐大的空中火力,北越軍隊在攻勢被擊退三次後,決定開始撤離戰區。此戰役中,美國強大的後勤力、直升機、空中力量等,已數百的傷亡消滅了數倍的敵軍。然而事實上,這似乎是北越為了使美國分心的結果;因為美軍高層注意力幾乎都在溪山,以致於隊接下來的春節攻勢幾乎完全沒有準備。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然而南越百姓卻沒有如預期的發動大規模動亂,使北越部隊在遭受美軍壓倒性傳統武力的打擊下,幾乎所有的攻勢都在最初的幾個小時內被擊潰,除了在西貢中維持長達三天,以及在越南的傳統首都順化里持續一個月。這次的慘敗中,北越部隊遭受約三萬余陣亡、四萬負傷的沉重打擊;北越正規軍日後將耗費近三年的時間才得以恢復,而NLF的游擊部隊則從此不再對美軍構成威脅。然而,由於其規模浩大,春節攻勢在電視報導中看來格外激烈,再加上數名北越士兵曾殺入美國大使館,美軍的空前勝利被國民一致看成大挫敗。

隨著電視媒體的深入報道,越南戰爭的慘象逐漸在美國民眾眼前曝光,繼而導致越來越多的反戰呼聲,連政府高層內部也因為春節攻勢而失去戰意。當威斯特摩籣將軍計劃動用二十萬六千的增兵以完全消滅敵軍的要求被泄漏出去時,大眾更是普遍認為這是駐越軍隊的瀕死掙扎,最後迫使原本同意增援的約翰遜放棄增援。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就這樣,北越軍事上的慘敗,卻同時是精神上以及宣傳上的大捷,使春節攻勢成為越戰中的轉戾點。

另外,受美國政府邀請的韓國,也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Image:Vietnamescape.jpg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

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共產黨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成立南越南共和國。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大事記

* 1961年:5月,美國在越南南方發動「特種戰爭」。
* 1963年:11月,在美國策劃的軍事政變中,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被擊斃。軍人楊文明和阮慶先後上台。
* 1964年:8月,北部灣事件爆發,美國開始「滾雷行動」,轟炸越南北方。
* 1965年:3月,美軍在峴港登陸,把越南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台,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 1967年:4月,南越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 1968年:3月,美國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轟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在巴黎開始舉行會談。10月,美國「全面停炸」越南北方。
*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在內的四方會談。美國在南越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其他組織宣布成立以黃晉發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臨時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去世,孫德勝當選主席。
* 1973年:1月27日,美國簽署《關於在越南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29日,美軍完全從南越撤出。

對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訪問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期間簽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財政援助的條約。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戰爭期間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對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的相關文獻。文件顯示,1955年到1962年間,蘇聯向北越提供的財政援助總額約14億盧布,並幫助北越建設了34個大型工業企業和一系列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了50個農業項目。越南戰爭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資,共約240萬噸。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約160 萬噸,蘇聯援助約51萬噸,其他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古巴等)共援助約25.4萬噸。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妓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和中國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

C. 越南戰爭,中國與蘇聯付出了多大的犧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並沒有變的和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僅在亞洲,就先後打了多場大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越南戰爭。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為維持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先後在越南、韓國、日本等地扶持傀儡,越南戰爭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打響,當時的越南在美國政府的扶持下,前後分裂成兩個政權,一個是社會主義陣營北越,另外一個則是資本陣營的南越。
其實往更深一個層次走,就可以發現,這是冷戰中的一場極其重要的局部戰爭,二戰結束後,從戰爭中走出兩個超級大國,一個美國,一個蘇聯,為了爭奪霸權,兩邊你爭我奪,最終越南成了一個宣洩口。
當時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和蘇聯,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多大的犧牲?至今讓曾經援助過越南的老兵難以忘懷。

中國介入越南還是1962年的夏天,當天毛主席會見來華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會見期間毛主席決定立即向越南無償提供可裝備230個步兵營的槍與炮,次年北越總司令武元甲訪華,就中國向越南提供武器一事,表示感謝。
毛主席握著武元甲的手說:「我們之間是互相幫助,共同戰勝敵人,你們不會丟掉我們,我們也不會丟掉你們的。」毛主席的一番話讓武元甲十分感動,在90年中越關系修復後,武元甲把這番話,再一次對著中國官員說了一遍,耐人尋味。
中國對越南除了無償援助武器之外,還派出數個軍事代表團赴越觀察,其實是幫助越南出謀劃策打美國鬼子!1963年,時任中國總參謀長的羅瑞卿率領中國軍事代表團赴越就「中越兩軍協同作戰計劃」達成協議。

時間到1964年,隨著美國國會通過國防預算,北越軍隊壓力越來越大,基於此中越領導人會面也越來越頻繁,7月初,毛主席對胡志明說:「如果美國敢轟炸越南北方或者在北方登陸,我們的軍隊就要打了,中國人不是沒有腿,美國能增加兵力,中國就不會出面了?」
此後,中國開始做好打仗准備,同時中國外交部作出嚴正聲明:「美國對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侵犯,就是對中國的侵犯,中國人民絕不會坐視不救!」8月,中國在雲南蒙自地區修建兩個機場,供越南飛機起降。
同時中國增調兩個空軍師,一個駐守南寧,一個駐守雲南,准備隨時支援越南人民軍,同一時間,中國也加大了對越南的援助,據2013年年鑒顯示,1962年-1966年,中國援助北越槍械27萬,大口徑火炮800餘門,槍彈近2億,炮彈120萬。

各類型炸葯780多噸,軍用生活物資(衣服、腰帶、鞋子等)40餘萬套,醫療物品(不詳);除此之外,中國還捐助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必備的生活物資若干。
這個數字到底有多少,至今記不清,曾有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的老兵說:在貓耳洞越南人吃的中國大米,槍彈也都是中國的,這一幕看的讓人很生氣。
而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自然也有捐贈,不過捐贈的大多以武器裝備為主,其中又以高射機槍及大口徑火炮和防空武器為主。

在中國、蘇聯的強力支援下,美國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北越成功趕跑美國,建立了一個相對民主的國家。

D. 誰能告訴我1992年中越海戰的事啊

越南戰爭 (1961----1975) 這個長達14年,美軍死亡5萬6千人,受傷30萬人,耗資4000億美元,給美國帶來無限創傷的戰爭,距今已經整整三十年.三十年前的歷史經過無數個電影機構與作者的不斷演繹,展現給無數的觀眾與讀者太多的遐想空間.這場戰爭的純粹內幕至今未能充分解密,或許,有關戰爭與政治的真實內情,永遠也不可能道盡清楚......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河內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 法國扶持的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越南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戰爭. 1954年10月10日,首都河內宣告解放. 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的決議,南北越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 在美國支持下成立西貢新政府.1961年5月,為防止吳庭艷政權垮台,肯尼迪派遣了一支代號"綠色貝雷帽"的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志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

從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針對美國 "戰略村掃盪計劃" 的反掃盪斗爭進行了40餘次,美軍傷亡達2000餘人.越南南方游擊隊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萬人口,美國軍事介入嚴重受挫. 美國政府趁機出台「逐步升級戰略」.

1963年11月1日,美國在南越策動軍事政變,殺了吳庭艷,換上了新的傀儡楊文明,並積極尋找擴大戰爭的借口.1964年8月4日,美國政府宣稱,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和「滕納·喬埃」號在東京灣(即北部灣)公海上進行巡邏遭到北越魚雷艇的襲擊, 隨即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 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與此同時,美國還不斷增兵,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 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軍超過50萬人. 美軍和南越軍隊對革命的絞殺激起了更多的反抗, 在南越許多作戰區,每家每戶都組成戰斗單位, 投入到前線與美軍作戰.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軍在清化戰役中遭受重創. 這次戰役後,美國的轟炸行動陷入窘境. 1965年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台,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1967年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從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軍和游擊隊機動作戰,南方軍民共殲滅美軍近6000人,超過1961年到1964年12月底所殲滅的美軍總數的一倍.1967年7月底,南越政府將武裝力量增加6.5萬人,總數超過100萬,美國總統約翰遜也公開宣布,把美軍在越南的布防人數增加到4.5萬到5萬人,到1968年,美軍各兵種將達到52.5萬人.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裝發起「新春攻勢」.經過45天激戰,殲滅美軍15萬餘人,沉重打擊了美國的「逐步升級」戰略. 由於南方人民武裝的堅決抵抗和越南軍民團結一致,美國在越南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卻沒有取得預想效果,遭致國內外一致反對,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一浪高過一浪.1969年1月,尼克松迫於國內外的強大壓力,找到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幫助美國走出越戰泥潭.於是基辛格開始積極奔走斡旋, 與越南政府及蘇聯進行了接洽,蘇聯態度冷淡,此後美國多方進行談判,進展依然緩慢.

1969年5月31日,美軍司令部宣布:自從1961年美國參加越南戰爭以來,美軍官兵死亡已達3.5萬人,損失飛機5400架.尼克松政府上任4個多月,侵越美軍又有4000多人喪命,平均每月大約被打死1000多人. 於是,1969年6月8日,尼克松總統在中途島宣布:在當年8月底以前,從越南撤出美軍2.5萬人.這是尼克松政府從越南的第一次撤軍,但美國仍希望奇跡能夠出現,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宮向全國發表了一篇電視演說,主張「邊戰、邊談、邊化(越南化)、邊撤」,遭到群眾反對.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 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 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由文進勇接任. 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 1973年1月27日,美國經過長期談判,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在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上簽字,宣告美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失敗. 美軍撤出後,在南越留下了2萬多名軍事顧問,並保留相當規模的海空部隊,支援110萬南越軍隊作戰.1974, 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 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1975年春,越南北方軍隊和南方人民武裝發動了著名的春季攻勢,經過西原、順化—峴港、西貢三大戰役,擊潰了南越軍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 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越南戰爭以越共的全面勝利告終.

越戰期間,美國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葯,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各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美國自己也損失慘重,5.6萬餘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時間拖延最長,前後14年,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國外戰爭,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心靈創傷。

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倫道夫·巴克憤怒地控訴道:「政府要我們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戰斗,而戰爭卻使我永遠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一種什麼樣的理想和自由去戰斗,每年我除了與那些悲慘的戰友們淚流滿面地團聚外,似乎痛苦與孤獨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越南戰爭也許是一場悲劇,美國本來是根本不應該闖進去的.」資深參議員喬治·麥戈文說:「我認為,印度支那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和道義的錯誤.」

越戰之後,卸任了近30年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於1995年發表了《回顧:越南的悲劇與教訓》一書.麥克納馬拉認為:美國政府決策人沒有意識到,無論是我們的人民,還是我們的領袖,都不是萬能的.在不涉及我們自身存亡的事務中,要判斷什麼是另一個國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應由國際社會進行公開辯論來決定.我們並不擁有天賦的權力,來用我們自己的理想或選擇去塑造任何其他國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我們仍然在重復著類似的錯誤......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了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 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E. 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投下7000多萬升橙劑,對越南造成的傷害有多大

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投下7000多萬升橙劑,對越南造成的傷害有多大?

二戰後,北越南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向法國宣布獨立,於是在1945年9月2日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就在大家以為越南終於要迎來獨立統一的政權時,幾年後,曾經流亡的南越南前皇帝保大在法國的支持下在西貢建立了越南臨時政府,自此以後,越南雖然不再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但是已經南北分裂了。

時至今日,美國依舊在全球擁有336個生物實驗室,誰也不知道在這些生物實驗室背後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美國必須給全世界一個交代!

F. 美國 越戰時間

1955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分為5個階段。

越南戰爭是指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間冷戰中的重要局部戰爭,又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其本質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

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給美國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美國軍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寮國、柬埔寨人民經過武裝斗爭和起義,先後取得了獨立。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內以臨時政府的名義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並積極採取行動恢復越南的統一。 與此同時,在越南南方,一直堅持反共的吳庭艷,於1955年10月在美國的支持下,在西貢成立新的政府。

閱讀全文

與越南二戰被投了多少炸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阿三如何拿椰子 瀏覽:667
越南旅遊用什麼上網卡 瀏覽:639
中國男籃去菲律賓哪裡 瀏覽:860
在越南娶個媳婦要多少錢 瀏覽:822
伊朗球員身體素質為什麼那麼強 瀏覽:887
峰哥為什麼是印度人 瀏覽:311
韓國軍人怎麼評價中國軍人的 瀏覽:256
伊朗伊拉克以色列哪個國家強大 瀏覽:441
伊朗國家的中國人有多少 瀏覽:468
中國有多少條江公布於哪裡 瀏覽:415
我在哪裡見過你越南語 瀏覽:800
越南黃花梨老料怎麼出售 瀏覽:758
印尼什麼入境中國 瀏覽:402
印尼的一萬塊錢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50
武漢至越南多少公里 瀏覽:206
越南龍眼是什麼 瀏覽:231
德國為什麼沒有閃擊英國 瀏覽:234
進口印度恆河是哪些公司 瀏覽:40
伊朗的女人是什麼樣的 瀏覽:296
英國寵物取什麼名字酷一點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