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和美國示好是什麼原因

越南和美國示好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3-10-07 23:03:46

❶ 美國為什麼會和越南發生戰爭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n Tranh Ch?ng M? C?u N??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很多人也認為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暴動。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戰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腐敗無能的南越政府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游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游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持。1964年8月2日,一艘執行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美國隨即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了強硬反應。越共游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北越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志著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國會則通過了「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可以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對付這一挑釁行為。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約翰遜隨即將戰爭大大升級。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短短數月之後,美軍在越人數已高達22萬。約翰遜還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譬如說,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美軍的飛機也不可以發動攻擊。對於北越的交通與重要設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擊的范圍以外。事實證明,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是徹底的失敗。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1965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和北越66團在德浪河谷爆發第一次遭遇戰,經過3天激戰,北越死亡超過1200人,美軍死亡約200人。美軍取得了勝利,但同以後無數次的戰役一樣,戰術上的勝利無助於改變美國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美國駐越軍原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戰役」將會迫使北越認輸,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北越軍隊的行動。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就撤離戰場。威斯特摩蘭不斷的向國內報告美軍所取得的勝利,宣稱北越的戰鬥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實際上,為了應付北越似乎無窮無盡的攻勢,駐越美軍在1967年底已達到50萬,並且威斯特摩蘭還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其規模和慘烈程度令習慣了威斯特摩蘭戰報的美國人大為震驚:無數的軍事設施和政府建築被破壞;戰斗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在這次攻勢中,北越損失了超過5萬人,但到了5月,他們就恢復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使約翰遜不得不承認失敗,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根據美國政府的邀請,韓國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大事記
1961年:5月,美國在越南南方發動「特種戰爭」,妄圖在18個月內「平定南越」。
1963年:11月,在美國策劃的軍事政變中,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被擊斃。軍人楊文明和阮慶先後上台。
1964年:8月,美國製造北部灣事件,開始轟炸越南北方。
1965年:3月,美軍在峴港登陸,把越南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台,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1967年:4月,南越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1968年:3月,美國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轟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在巴黎開始舉行會談。10月,美國「全面停炸」越南北方,「局部戰爭」破產。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在內的四方會談。美國在南越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其他組織宣布成立以黃晉發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臨時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去世,孫德勝當選主席。
1973年:1月27日,美國終於被迫簽署《關於在越南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29日,美軍完全從南越撤出。

對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訪問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期間簽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財政援助的條約。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戰爭期間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對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的相關文獻。文件顯示,1955年到1962年間,蘇聯向北越提供的財政援助總額約14億盧布,並幫助北越建設了34個大型工業企業和一系列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了50個農業項目。越南戰爭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資,共約240萬噸。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約160 萬噸,蘇聯援助約51萬噸,其他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古巴等)共援助約25.4萬噸。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中國和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

❷ 越南跟美國之間的關系怎麼樣,未來的越南的走向是什麼

越南和美國的關系現在是越來越好,美國想要在南海佔領優勢首先就是和越南達成一致,所以在軍事上面合作越來越多。


更加讓人驚訝的是,美國還邀請越南參加了海上的軍事演習。這場於國際海事演習預計將動員參加的國家非常多、軍事規模也很大,可以說是這次的軍事演習有著重大的意義。對於以後越南的形勢也有了一個答案了,就是依據美國的力量來壯大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形成一個在東南亞的一個新的合作聯盟。這是美國第一次邀請越南參加國際軍演。也標志著越南和美國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❸ 美軍才經歷朝鮮戰爭失敗,為何仍執意要參加越南戰爭

人之遠近取於利,國之伐交決於勢。

所謂"勢",即一國之內政外交所面臨的總的格局與形勢,並據此來制定出相應的政策和方略,或攻、或守、或伐、或交,從古至今,概莫能外。20世紀60年代,美國尚未完全從朝鮮戰場失利的陰霾中完全走出來,隨即又以重兵介入越南戰爭,究其原因,也是由"勢"所決定的。具體而言,則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洞升。

就內政來說,對中國的敵視是美國介入越南戰爭的客觀因素。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輝煌 歷史 的文明古國,自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歷經漢唐盛世、兩宋繁華,政治、經濟、 社會 等各方面長期領先於西方諸國,在世界各大文明圈中一枝獨秀。即使到了明朝中後期,綜合國力也穩居世界各國前列,為世人所敬仰與嚮往。

而同一時期的西歐,還是奴隸時代,鼠疫頻發,污穢遍地,到處充斥了落後和愚昧。美洲更是處於原始 社會 ,尚未形成國家。馬可波羅在其游記中這樣盛贊中國,繁華的都市,發達的工商經濟,秀美絕倫的瓷器絲帛和四通八達的交通,令每一個讀到這本書的人無不為之神往。

然而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各國通過工業革命逐步走向發達強盛。中國則一步步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社會 ,在英美等強國眼中,集貧窮、落後、弱小、醜陋等諸多特性於一身。尤其是美國那樣一個年輕且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看法是矛盾和復雜的,一方面為中國燦爛的文明與悠久的 歷史 所折服,另一方面則是對近代以來抱殘守缺,糟粕盡顯表現出強烈的敵意與蔑視。

新中國成立以來,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再造中華,清除了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留下的創生與裂痕。僅用十年左右時間,就使中華大地總體面貌煥然一新,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朝鮮戰爭更是顯現出中華民族強大的抗壓和生存能力。受此影響,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運動在世界范圍內方興未艾,成為新的 歷史 潮流。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構建了一個從朝鮮半島到台灣,向南至東南亞的大包圍圈,企圖從戰略上圍堵返模中國,妄想把新生的人民政權漏顫緩扼殺於搖籃之中,以確保美國在亞洲的利益。

在外交層面,在全球范圍內遏制共產主義的蔓延是美國介入南北越內戰的直接誘因。

冷戰時期的美蘇爭霸,其實質就是在全球范圍內最大限度地爭奪勢力范圍。毛主席領導的共產黨在土地廣闊、人口眾多的中國奪取政權,建立 社會 主義制度,引起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強烈不安。在東亞、東南亞,中國、蒙古、朝鮮、越南、寮國等 社會 主義陣營內國家已連成一片, 社會 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使歐美諸國感到深深的恐懼。因此,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對中國的 社會 主義政權進行打擊和削弱,1962年的中印戰爭既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美國以印度為跳板所採取的扼華政策。而恰在此時,越南內戰給了美國一個遏制中國的良好契機。

可以設想,假使北越統一南越,美國就會在東南亞喪失了極大的戰略騰挪空間,向北不利於進一步圍堵中國,向南則失去了前出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基地和橋頭堡。同時,美國從日本、台灣到中南半島一線對中國布下的戰略包圍圈也會出現巨大的漏洞與缺陷。進一步說,一旦 社會 主義再一次於越南取得勝利,那麼在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陣營和 社會 主義陣營總體力量對比就會再一次打破以往相對平衡的態勢,這是美國無論如何不能容忍的。

擔心引起連鎖反應,是美國介入越南戰爭的重要原因。

天下大勢,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既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同時也是國際 社會 與政治不可違逆的 歷史 潮流。隨著共產主義在蘇聯取得政權,在歐洲,在東亞、東南亞,在美洲,一個個 社會 主義政權相繼建立, 社會 主義運動在世界范圍內逐漸由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於1952年6月通過的《美國在東南亞的目標和行動方針》就指出,一旦兩大陣營之間的均勢在東南亞得到破壞甚至瓦解,必將會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印度支那地區是美國在遠東遏制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冷戰環境下一座十分重要的堡壘,一旦被突破將會給資本主義世界帶來難以估量的後果。且該文件進一步重申,如果印度支那地區任何一個資本主義政權被共產黨奪得勝利,那麼則會極大地鼓舞該地區其它國家的 社會 主義運動發展,諸如泰國和緬甸等國家。從而使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受到嚴重威脅。

因此,正是由於這一理論的指導,美國不得不在朝鮮戰爭陰雲尚未散去的情況下,放棄"隔岸觀火"的政策,最終一步步陷入到越南戰爭的泥潭之中。

從美國的外交策略,介入越南戰爭也是其在世界范圍內推行政治霸權的現實要求。

從杜魯門到約翰遜的美國歷代政府,一直都秉持著這樣的政治理念,即美國的國家安全與核心利益不僅與歐洲牢牢捆綁在一起,同時也與貧弱、落後的越南密切相關。很明顯,二戰後的美國,在外交上已經開始奉行干涉、擴張的霸權主義政策,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的沖突與戰爭,都與美國國家利益密切相關。這樣一來,美國政府對南北越之間的地區沖突,就上升為具有深遠意義的國際爭端。

因此,在美國政客的理解中,中國政府在越南戰爭中所進行的表態,就成為欲謀求地區霸權而採取的實際行動。由於自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成立 社會 主義政權之後,美國已經理所當然地把中國當成戰略上的敵人。中國的表態和言論,自然而然成為美國介入南北越沖突的一個極好的理由。

總之,美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付出了數以萬計的人員犧牲和2500億美元的財政損失,除為了維護"自由國家"的完整和獨立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從根本上是出於美國自身國家利益的考慮。因此,介入越南戰爭這一重大行動的產生,並非白宮里的那些官員拍腦袋做出的決定,而是經過了一個循序漸進、深思熟慮的過程,是美國在冷戰時期基於內政、外交、基本國策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戰略考量和必然結果。

❹ 越南雖一直對美國示好,美國卻做了什麼

外媒12月25日報道稱,聖誕節當天美軍"麥凱恩"號再次在南海現身,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美國戰艦卻找上了越南,闖入越南所有的"昆侖島"領海,對越南進行挑釁。

美軍第七艦隊司令表示,"麥凱恩"號在南海進行了自由的作業,他不認為這是對任何國家進行挑釁的行為。據悉,這次在美國戰艦闖入自己的領海後,越南也是有苦說不出,雖然越南這幾年一直都在試圖討好美國,但這次卻被美國狠狠地扎了一刀,越南的輿論也開始批評美國的"敵我不分",居然會在這次對越南這個自己人下手,它必須要承認自己的錯誤。


其實本來越南就對美國有著怨念,這次美國軍方又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越南所佔有島嶼領海范圍內,顯然就是打著我怎麼樣,你都沒辦法的注意,表示美國其實並不認可越南,它一昧的討好美國也不會改變這一結果,可以說美國這次算是將兩國關系的本質徹底地展示了出來。

❺ 美越戰爭使越南損失巨大,不但不結仇,反而主動向美國示好,為何

天知道長達二十多年的美越戰爭給越南帶來了多大的打擊,但人家死腆著臉扛下來了,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佩服佩服!

公元1959年到公元1975年整整二十餘年的時間裡面,美國和越南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會面, 此次戰役是以南越以及美國共同抗擊北越為主導的一場戰爭。

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們能夠找到兩個標簽,是形容美國的。哪兩個標簽呢? 第1個標簽是參戰人數最多,第2個標簽是影響最重

可以說,美越戰爭一定程度上把美國拖入了戰爭的深淵,而且圍困了四代美國總統,改變了當時的世界格局,甚至改變了二戰之後的不同國家之間的實力的平衡再分配問題。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艾森豪威爾和肯尼迪,在約翰遜時期因為將戰爭擴大帶來了諸多無法逆轉的事件和格局, 而在尼克松執政時期因實在無法抵抗國內的反戰浪潮以及一些其它因素,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將部隊撤離。

那此次戰役如果我們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那就是 北越最終擊敗了南越和美軍而攻佔了整個越南。

在此次戰疫的過程當中,僅參戰方的兵力就達到了200多萬,而傷亡情況就導致405000餘人死亡,但是這個數據是否准確,暫且不能打保票。

其實從這場戰爭開始之前來看越南的話,越南也是典型的慘兮兮,屬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越南在二戰之前的時候是法國的殖民地,可是當時的法國已經跟德國撕破臉皮了, 而且以法國投降的速度來看,連自身國土都保持不住,就更不用說海外的土地了,二戰的過程當中直接被日軍佔領。

那理論上來說在越南就已經沒有法國的影子了,法國也就該幹啥幹啥去了,可是二戰之後法國覺得自己又行了,天晴了,來電了感覺自己又行了,不久之後法國又扶持了一個傀儡皇帝在越南的南方。而這個時候越南是有兩個政權的,一個是北越,一個是南越,而為了爭奪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力, 此時的北越和南越打了9年,這9年我們稱之為法越戰爭。

稀里嘩啦一頓亂錘,把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通通給打了個干凈,而在1954年咱們這邊的軍事援助之下,北越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法國也只能灰溜溜地跑了出去。

你以為這件事情就這么完了嗎?當然沒有,如果這件事情到此為止的話,也就不會發生美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了。 當時的日內瓦會議決定南越和北越以北緯17度線分而治之,怎麼樣?是不是有點南北朝鮮的味道了?

在1955年的時候,西貢地區又發動了政變,建立了正兒八經的越南共和國,也被稱之為南越。

再之後發生的事情越來越亂,亂到如果沒有拿出一部對應的 歷史 文件記載,恐怕都說不清楚。簡而言之,南北越之間誰都不鳥誰, 雙方之間的矛盾和分歧越來越大,而且也都有著統一對方的決心和勇氣。

雙方之間最開始是小打小鬧,可是小打小鬧結束之後便開始了大打大鬧。

作為國與國之間攪屎棍的美國一看既然有戰爭打,那怎麼能少了自己呢?這其中最開始的時候美軍還是比較克制的, 比如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

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坦克、一些轟炸機來執行任務,但整體而言也無非就是小打小鬧而已。

但此時蘇聯與美國之間的競爭也達到了一個關鍵點,赫魯曉夫最開始的時候希望通過自己的氣勢以及整個蘇聯對抗戰爭的決心,來讓美國退步。而在美國即將讓步的時候,美國總統肯尼迪又認為:

也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攪動之下,美國決心參與到越南戰爭當中來,而且不再是以一個指導者,反而變成了一個帶頭人。

在1864年的8月7日,美國國會通過了著名的東京灣決議案,這個所謂的法案有著怎樣的典型代表呢?一句話可以總結, 那就是授權總統以他的判斷動用武力在內的一切行為來應付此事事件。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信號,這就意味著當時的總統約翰遜可以在不經過任何人批准之下對該地區發動任何戰爭。

不久之後美國的軍事基地又遭到了攻擊,那美國空軍只能進行報復性打擊。戰爭嗎?往往越打雙方之間也就越無法控制。今天你打我一拳,明天我打你一拳,慢慢的一場小規模戰役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在1965年的8月18日的時候,美國海軍陸戰隊展開了第1場大規模的陸戰,而此次戰役發動了5500名美國大兵。

通過三年的激烈戰役,北約死亡了1000餘人,美軍死亡了200餘人。

那有小夥伴就說了:這個死亡數據也不多呀,如果我們順著時間線一直往前看的話,到了1971年,美軍的死亡人數就已經超過了4萬,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死亡人數。

再之後,又陷入了膠著戰,直到1973年的1月27日美國、北越、南越和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簽訂了巴黎和平協約,最終以美軍全部撤出越南,告一段落。

此次美越戰爭從某種道理上來說,越南的確勝利了,而且是大勝特勝。但是從當時的真實損失數據來說,越南又是慘敗,慘得不能再慘了,數以百萬計的平民死亡,戰役結束之後,除了一片荒蕪的土地之外,還有著88萬孤兒,以及150萬越南難民的逃離,而長期的戰爭早已讓越南經濟崩潰。

按理來說越南和美國應該是死仇,最起碼在短期之內不可能和解,但是問題就是這么巧妙,就目前來看越南和美國的關系似乎處得還不錯。

說到底還真的應了那句話,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矛盾,卻有著永恆的利益。

可是這對於當時的那些為了戰爭而去世的越南人民來說,無疑是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❻ 美國在越南打仗,一打就是20年!背後的目的及野心是啥

美國和越南的仗一打就是20年,這個戰線拖的時間賣橡是非常久的,從中可以窺見美國背後的目的和野心肯定是極為大的,不然也不會一直不放棄。之前朝鮮戰爭失敗了,讓美國在東亞丟了很大的面子,但美國又看中了東南亞的戰略優勢,就企圖侵略越南,想要在越南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這就是美國稱霸全球的野心在其中作祟,想要控制所有的地區,讓自身的勢力得到大幅度的增長。

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之下,美國也不得中啟旁不放棄自己的目的及野心,只能匆匆的把軍隊撤離回來,戰爭也結束了。

❼ 當年美國為什麼要和越南打一場戰爭呢

越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支持的南越和與蘇聯等為首的 社會 主義陣營支持的北越之間,在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地爆發的戰爭。越南戰爭從1955年至1975年歷時20年,最終,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徹底失敗,美國被迫逃離越南,上演了狼狽不堪的「西貢時刻」而結束。越南戰爭美國經濟損失高達2500億美元,58315人死亡、303644人受傷、2500人失蹤。美國為什麼要挑起越南戰爭?

首先是大環境因素,二戰後美國與蘇聯兩個大國進入全球爭霸階段,美國在歐洲組建了北約組織,蘇聯則組建了華約組織。亞洲做為世界的重要中心自然成為美國與蘇聯爭奪的焦點。越南戰爭可以說是美國繼韓戰失敗後的又一次為爭奪亞洲勢力范圍的努力。韓戰美國同樣是為了爭奪亞洲勢力范圍,失敗後一直再尋找機會。美國發動越戰,可以視作是與蘇聯等 社會 主義陣營爭奪亞洲勢力范圍的一次冒險舉動。當時蘇聯等 社會 主義陣營已經形成了對東南亞地區的主導權,美國希望借越南戰爭爭奪並遏制 社會 主義陣營繼續向南擴張,這是美國插手越南戰爭的根本原因。

1976年越南統一之前,分為北越與南越,北越是 社會 主義陣營中的一員,而南越則是資本主義 社會 ,這就為美國支持南越進而在東南亞挑起大規模戰斗提供了機會。美國加入越戰並不是簡單的支持南越不被北越統一這么簡單,而是要引發包括寮國、柬埔寨等在內的大規模戰爭,將勢力北進至大國周邊,可以說是美國下了一盤很大的棋。

美國參與越南戰爭基本就是圍繞與蘇聯等 社會 主義陣營爭奪亞洲勢力范圍這條主線展開的。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北越掀起了抵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戰斗,並將法國軍隊打跑,美國出手接盤法國對南越的殖民統治。做為資本主義 社會 的老大哥,美國也需要帶領一眾小弟維護霸權戰略。應該說美國對於如何加入越南南北勢力之爭是動了一番腦筋的。越南戰爭前期,北越軍隊占據優勢,南越軍隊處於劣勢,如果不出意外,南越必將被北越統一。1961年美國開始為南越提供幫助,遏制住了北越的進攻,但是,美國的目標不是讓越南形成南北勢力共存的版本,而是佔領整個越南,包括寮國、柬埔寨等國家,這是美國的大方針,於是美國就製造了「北部灣事件」。

通過「北部灣事件」可以看出美國插手越南戰爭的打算,1964年8月2日,美國的「馬多克斯」號偵察船進入北越領海,並主動發起攻擊,一艘北越魚雷艇被擊沉,剩下的都跑了。這個借口有點牽強,於是美國就自導自演了一場所謂的「北部灣事件」,說美國的船隻受到了北越12艘魚進攻,美軍需要報復。真實情況正如美軍飛行員詹姆斯·斯托克戴爾回憶所述「我坐在駕駛艙里注視著整個事件,我們的驅逐艦只是對著假想目標開火,那裡根本沒有魚雷艇,除了漆黑的水面和美國自己的火力外一無所有。」而美國總統約翰遜也在1965年承認:「我們的海軍當時是對著那裡的鯨魚開火。」

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話可以說明美國入侵越南的想法,肯尼迪稱越南是「自由世界在東南亞的柱石、拱頂石和提防要塞」,失去了越南,蘇聯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擴大,極大的影響美國在亞洲地區的戰略部署。說直白點,美國參與越南戰爭就是和蘇聯搶地盤。

美國加入越南戰爭中,是與蘇聯爭霸的大背景下的翻局行為,五十年代初的韓戰失敗,讓美國與蘇聯的爭霸局勢處於劣勢,美國與蘇聯都不希望對方獲得更多的利益。美蘇爭霸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搶地盤,美國不允許資本主義的世界霸權受到挑戰,美國把越南看做是遏制和壓縮蘇聯等 社會 主義國家陣營的一個跳板。

越南內部的統一戰爭,隨著美蘇等國的介入,最後演變成兩個陣營之間的戰爭,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徹底失敗。

歷史 總是驚人的相似,美國並沒有長記性,不論是挑起中東地區的戰爭還是入侵阿富汗,最後都徹底失敗了。如果分析一下二戰後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沒有一場戰爭達到目的,全部失敗。

❽ 目前越南和美國是盟國嗎他們是怎麼和好的

不是盟國,美國亞太戰略為了遏制中國崛起,遲滯中國的發展,而拉攏越南。越南為了本國的發展,響應美國亞太戰略,討好美國,用以換取美國對其全方位的援助

❾ 當年美國為什麼要和越南打仗雙方誰勝利了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很多人也認為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甘乃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詹森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森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我正好在學這一課

打仗的時候越南處於弱勢,美國幾乎每次都勝利
但是兩方都損失慘重,越南方面認為一直這樣消耗下去美軍就會退出,但是美軍認為一直打下去越南早晚會認輸

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我看了一下別的知道回答,總結了一下,海答實在太多了。。。

❿ 美越打了20年仗,為什麼越南現在還想抱美國的大腿

在國際關系裡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越南曾經和美國打了20年的仗,按道理說這兩個國家應該是死對頭。可是現在越南各種討好美國,想抱美國大腿,還是因為現在越南想從美國那裡獲得投資,以及增強自身國家安全感。

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越南抱大腿美國也是為了自己的國家的未來,所以我們也無可厚非。只是只要越南敢觸及我國的底線,那麼它也會得到應有的教訓,所以越南在很多事情上面還是得小心謹慎。

閱讀全文

與越南和美國示好是什麼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甘肅人在伊朗的多 瀏覽:336
中國什麼時候普選 瀏覽:79
印度托運手續怎麼辦理 瀏覽:472
中國行業平台有哪些 瀏覽:894
為什麼伊朗少將在伊拉克遇襲 瀏覽:906
為什麼印度人最終選擇羅馬數字 瀏覽:506
中國郵政武陵源郵票多少錢一枚 瀏覽:9
印度人和大象哪個好 瀏覽:874
印度自主品牌汽車怎麼樣 瀏覽:32
印尼造紙企業有多少家 瀏覽:386
義大利足球鞋什麼品牌好 瀏覽:364
中國有嘻哈獎金怎麼分 瀏覽:604
巴勒斯坦和伊朗有什麼關系 瀏覽:350
英國的抖音怎麼登錄 瀏覽:112
印度有多少座電廠 瀏覽:897
伊朗美軍增兵多少錢 瀏覽:327
印尼的沉香木怎麼樣 瀏覽:799
3月份去越南旅遊穿什麼鞋 瀏覽:582
從小學中國舞有什麼用嗎中國舞 瀏覽:792
去伊朗8000萬是什麼梗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