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吃菠蘿(鳳梨)時為什麼要沾醬油
斯里蘭卡鳳梨
凋萎病:植株發病後,葉片變軟下垂,葉色淡綠至紅色,基部腐爛,最後全株枯死。此病是粉介殼蟲為害所引起。
防治方法:首先要嚴格注意不用病苗繁殖。其次要及時撲滅粉介殼蟲,定植時用500倍樂果溶液浸頭,倒置晾乾後種植。種植後發現粉介殼蟲為害,要及時噴樂果500倍液,或25%中科美鈴1500倍液。再則,菠蘿 園若發現病株,要及時挖除,以防蔓延。
黑腐病:受害果心變黑,逐漸擴大至全果腐爛,病菌多由摘芽處及采果的果柄傷口侵入。
防治方法:注意不要在雨天打頂及采果,以減少病菌入侵機會。此病也是貯藏菠蘿鮮果的主要病害。
苗心腐病:幼苗爛心死亡。主要是堆放發熱或積水引起。
防治方法:避免種苗堆放過久,特別是遠途運輸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堆放過久,以免因高溫、高濕或不透氣致發熱傷苗。運到目的地後即刻攤開,略曬1天~2天後再種植,要避免雨天種植,注意深耕淺種。
營養價值
菠蘿果實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B、C,磷,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質。每100克菠蘿含水分87.1克,蛋白質0.5克,脂肪0.1克,纖維1.2克,尼克酸0.1毫克,鉀126毫克,鈉1.2毫克,鋅0.08毫克,碳水化合物8.5克,鈣20毫克,磷6毫克,鐵0.2毫克,胡蘿卜素0.08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2毫克,維生素C8~30毫克,灰分0.3克,另含多種有機酸及菠蘿酶等。
食用禁忌
1、由於菠蘿中含有刺激作用的甙類物質和菠蘿蛋白酶,它會分解體內的蛋白質,而且它對人們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有刺激作用,如果吃菠蘿前不用鹽水泡,會讓人有一種麻痹刺痛的感覺。因此應將果皮和果刺修凈,將果肉切成塊狀,在稀鹽水或糖水中浸漬,浸出甙類,然後再吃,用鹽水泡菠蘿後,能夠有效破壞「菠蘿朊酶」的內部導致過敏的結構,從而失去使人過敏的能力,並喪失對於有的體質的毒性。
2、在食肉類或油膩食物後,吃些菠蘿對身體大有好處,「菠蘿咕老肉」、「菠蘿牛肉」都是可以放心吃的菜餚。
3、菠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雞蛋中的蛋白質與菠蘿中的果酸結合,易使蛋白質凝固,影響消化。
4、菠蘿加蜂蜜可以同時食用,而且菠蘿加蜂蜜煎水服可治支氣管炎。但是對於身體不適或腹瀉症狀的人建議不要這樣食用。
名稱由來
首先,菠蘿一名的起源與波羅密(蜜)有關。漢語中波羅密(蜜)一詞一為佛教用語,指到達彼岸;二指一種熱帶水果,現今被規范成菠蘿蜜。菠蘿蜜(或波羅密、蜜)是原產於印度,很早就傳入東南亞和中國(唐代,一說南北朝傳入)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熱帶水果。今又叫木菠蘿、樹菠蘿、天波羅等。波羅蜜(密)與佛教有關,而佛教是源於印度,後傳入中國並中國化了的大宗教。波羅蜜是梵文Paramim的音意譯的結合。最初譯為波羅密多,後「多」字省略。指稱果樹的波羅密後又因其果實又大(如冬瓜大),又甜,便稱為波羅蜜。
其次,用波羅蜜指稱菠蘿還與佛教塑像聯系密切。親手削過菠蘿皮、吃過菠蘿的人便知道,菠蘿果實的外殼有許多六角形(或六邊形)刺結瘤或日果刺,即小花的遺跡,頗像佛祖、菩薩塑像頭部頭發的螺髻(如樂山大佛像,大足石刻佛像,各種石雕佛像)。在佛教史上多數石刻佛像與生活中的佛教僧人和尚尼姑不同,後者一般剃為光頭。而佛像多塑成有發並梳成螺髻,當然也有戴帽、頭巾的、光頭的。可以想像中國古人因受佛教影響,便把這種來自西方由西方人傳入的美洲水果稱為波羅蜜,後又簡稱為波羅。
再次,有一位叫馬可·波羅的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影響很大。他來自義大利,元初來華在中國呆了十幾年,回去後寫了一本《馬可·波羅游記》,激起西方人對中國的極大興趣和熱烈嚮往。所以,叫這種水果(pineapple)為菠蘿(波羅)還有一點洋味,與它由西方(人)傳來吻合。
美洲菠蘿初傳入時與由印度、東南亞傳入的菠蘿蜜有些混淆。但這兩種熱帶水果實在差別很大,於是人們對它的稱謂也漸漸分開。清乾隆年間的李調元在《南越筆記》卷十三中說:「粵中凡村居路旁多植山波羅,橫梗如拳,葉多刺,足衛衡宇」。可知這時又指稱美洲水果的波羅蜜已簡約為波羅;前面並加限制詞「山」,表示它可栽種在山坡上。清道光年的吳其在其所著《植物名實圖考》卷三十一中說:「露兜子產廣100東,一名波羅」。他接著講:「又名番婁子,形如蘭,葉密長大,抽莖結子。其葉去皮存筋,即波羅麻布也」。這大概是最早單獨稱其為波羅的記載。
帶草頭的「菠蘿」一詞大概最早出現於清嘉慶年高敬亭的《正音撮要》卷三,但對它無任何解釋。所以這時波羅已開始被文人們加上草頭,表示它是植物、水果。民國年問出版的《辭源正續編合訂本》、《辭海修訂本》均立有「波羅」條,其解釋已近當代。可見民國時又簡化為波羅。直到解放後出的詞典、辭典等才把它正式確定規范為「菠蘿」。
Ⅱ 菠蘿正確吃法是什麼
菠蘿的正確吃法是先將果皮、果心去盡,然後切成片放在1%-2%的鹽水中浸泡20分鍾或者加熱蒸煮。
菠蘿(學名:Ananas comosus),是熱帶水果之一。福建和台灣地區稱之為旺梨或者旺蘆慎拿來(ông-lâi),新馬一帶稱為黃梨,大陸及香港稱作菠蘿。有70多個品種,嶺南四大名果之一。
菠蘿原產於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16世紀從巴西傳入中國。 現在已經流傳到整個熱帶地區。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質增大之花序軸、螺旋狀排列於外周的花組成,花通常不結實,宿存的花被裂片圍成一空腔,腔內藏有萎縮的雄蕊和花柱。葉的纖維甚堅韌,可供織物、制繩、結網和造紙。
鳳梨與菠蘿在生物學上是同一種水陪搭果。市場上,鳳梨與菠蘿孝早為不同品種水果:菠蘿削皮後有「內刺」需要剔除;而鳳梨消掉外皮後沒有「內刺」,不需要刀到劃出一道道溝。
形態特徵
菠蘿莖短。葉多數,蓮座式排列,劍形,長40-90厘米,寬4-7厘米,頂端漸尖,全緣或有銳齒,腹面綠色,背麵粉綠色,邊緣和頂端常帶褐紅色,生於花序頂部的葉變小,常呈紅色。
花序於葉叢中抽出,狀如松球,長6-8厘米,結果時增大;苞片基部綠色,上半部淡紅色,三角狀卵形;萼片寬卵形,肉質,頂端帶紅色,長約1厘米;花瓣長橢圓形,端尖,長約2厘米,上部紫紅色,下部白色。
聚花果肉質,長15厘米以上。花期夏季至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