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國家機構體系是什麼
與中國相似。
立法:國會,是越南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也是全國惟一的立法機構。
行政:中央政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會)的執行機關和越南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司法: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
越南共產黨是越南唯一的政黨,國家機關全部在其領導之下。
B. 越南南方政權的詳細介紹資料1955-1975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勞動黨)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宣布獨立,並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建立「越南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操縱公民投票,廢除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國」(即「南越」)。
C. 自由越南臨時政府的介紹
自由越南臨時政府的全名為「自由越南聯邦共和國臨時政府」(越南語:Chính Phủ Lâm Thời Việt Nam Tự Do,漢字:政府臨時越南自由),是設於美國加州的越南共和國流亡政府,成立於1995年4月30日。2005年1月2日由 前南越 總統阮慶獲選為臨時總統(Chief of State,Quốc trưởng)。2008年8月17日,阮有政等創始人宣布「自由越南聯邦共和國臨時政府」解散,並改組為「越南民主聯盟」。
D. 越南戰爭中 Viet Minh(越盟) 和 Viet Cong(越共)有什麼區別
Việt Minh
更詳細的資料另行搜索,僅知道是「美國扶持下的南越政府」就行了。
E. 越南以前叫什麼
印度 之 那是指越南,寮國和柬埔寨,歷史上都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在1887年設立印支局,以印支總督管轄東京(越南北部),安南(越南中部),交趾 支 那(越南南部,歷史上的水真臘),柬埔寨,1893年寮國加入,成為一個組成部分.
現在的印度 之 那還說印度之 那半島,那就還有馬來亞和泰國,不過政治上印度之那還是指那三個國家,上世紀越南的野心就是恢復一體的印度之那
從公元前2世紀起,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的文明古國開始進行輾轉的貿易。在古代從中國到印度之間可能的通道有四條: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穿過喜馬拉雅山脈;穿過西域和中亞的戈壁沙漠再經過現在的阿富汗向南(玄奘取經的路線,絲綢之路南支);穿過雲南和緬甸的熱帶雨林(南方絲綢之路);從海路過南中國海經馬六甲海峽繞過馬來半島(海上絲綢之路)。其中前兩條路線去印度十分艱險,故而大多數商人都選用後兩條路線,尤其是海路。由於後兩條路線都要經過yinna那諸國,這些國家得以逐漸發展起來。這也是「yinna」名稱的由來。
F. 越南在古代叫什麼
越南在古代叫安南。
公元10世紀,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越南(當時叫安南)利用中國的四分五裂局面,擺脫了中國的控制。
938年的「白藤江之戰」吳權擊敗中國南漢,939年稱王,史稱前吳王,建立吳朝,是越南脫離中國之始。但吳權只有稱王沒有建立國號,而且未能有效統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才正式獨立。北屬時期之後的歷史,越南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並且仍未脫離中華文化影響,使用漢字,採用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個封建王朝。
968年,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國號大瞿越(丁朝),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兩年後(970年)又自稱皇帝,定都華閭(今寧平省寧平),後來接受中國北宋宋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
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並擊退了侯仁寶率領的北宋軍隊的干涉。
11世紀後期,宋朝與越南李朝爆發宋越熙寧戰爭;13世紀中葉,越南陳朝曾擊退蒙古的進攻,中國元朝建立後,越南陳朝又曾兩次擊退元軍的進攻。戰後,陳朝遣使向中國元朝朝貢修好,以示臣服。15世紀明成祖永樂年間,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國明朝應陳朝遺臣的請求推翻了胡氏政權。明軍順勢收復了越南,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進行了直接統治,即「安南屬明時期」。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將明軍驅逐出越南,但承諾維持與明朝的宗藩關系之後,恢復了獨立,建立了後黎朝(1428年~1789年)。
G. 越南首府為什麼要選河內
河內,越南首都:
中國統治時其被稱為宋平。
866年,此地被稱為大羅(Đại La),也稱螺城。
1010年相傳李朝開國君主李公蘊親臨大螺,忽見金龍從湖面升起,直沖天際。於是他將京城遷至大螺,並改名升龍(Thăng Long)。
1397年遷都清化後改稱東都(Đông Đô)。
1408年明成祖派兵滅越南,改稱東關(Đông Quan)。
1428年黎利擊退明軍,建立黎朝,改稱東京(Đông Kinh)。
西山朝時期被稱為北城(Bắc Thành)。
1802年阮朝建立,定都於順化。此地改回升龍(或升隆)。
1831年改為河內,沿用至今。
1873年法軍佔領河內,1887年至1889年間法屬印度支那總督府以此為總督直轄地。
1940年時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軍宣布投降後,河內成為越南政府所在地。1946年至1954年時期,此地是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首都,亦是法軍與越共的戰場。
越戰期間,河內的運輸設施並雖然遭受炸彈轟炸,但影響不大。
1976年7月2日南北兩越統一,河內成為越南首都。
胡志明市:越南直轄市,為越南最大的城市,也是前越南共和國的首都。
胡志明市位於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起初只是個稱「普利安哥」的小漁村,周圍都是沼澤。高棉人在此居住多個世紀,此地逐漸發展成真臘的港口貿易重鎮。因水網密布,這一帶被稱為「水真臘」。
1623年Chey Chettha國王准許越族難民進入普利安哥,躲避越南南北朝時期北鄭朝、南阮朝的內戰,同時增建房屋供難民居住。但衰弱的柬埔寨王國無法抵擋逐漸增多的難民潮,漸漸地普利安哥變成越南的一部分;亦開始被稱為西貢。
1698年阮朝領導者送一位越南貴族來此統治,正式納入越南的版圖。這位貴族常因發展西貢的功勞被贊賞。
1859年法軍入侵,殖民時期法國人在西貢留下一些著名的建築物。
1954年北越軍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援助下取得奠邊府之役大勝之後,宣告獨立。法國政府將政權移交給阮朝的末代皇帝保大帝,西貢定為南越首都。越南共和國成立後仍將此地作為首都。
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兩越統一。西貢納入北越的軍隊保護之下,在美國此事件被稱為西貢陷落,在越南被稱為西貢解放。
1976年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戰勝的北越為紀念其政權建立者胡志明,將此地更名為胡志明市。西貢這個名字私底下仍廣為流傳,政府則將胡志明市的一區命名為西貢。
1940年,日本進侵越南,美國為了對抗日本的侵略而對胡志明革命勢力提供軍事支持,並承諾戰後支持越南尋求獨立。1945年,日軍宣布投降之際,胡志明在河內宣告獨立並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但美國和法國政府達成秘密協議,繼續讓法國殖民政權統治越南,胡志明轉而向蘇聯尋求支助。1954年,當北越軍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指揮和援助下取得奠邊府之役大勝之後,再次宣告獨立,並立即得到蘇聯和中國更廣泛的支持。為了跟以胡志明為首的北越對抗,法國政府在日內瓦和會(1954年)上宣布將權力移交給阮朝的末代皇帝阮福晪(保大皇帝),並成立名為「越南國」的南越政府而和胡志明領導的北越政府抗衡。阮福晪並且委任了吳廷琰為首相。1955年,吳廷琰在美國的支持下簽署法令廢除皇室,並宣布自立成為「越南共和國」的總統。
受到美國等西方反對共產主義制度的國家支持,以吳廷琰為首的南越政府拒絕在最後期限1955年7月前和北越政府就普選問題進行磋商。南越拒絕遵守巴黎協定,並宣布成立共和國,北越隨即由胡志明宣布建國。為保障南越政府的發展,美國在1960年代對南越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從不間斷,直到1973年南北雙方簽訂停火協議為止。之後,美國從南越撤軍。
兩年後的1975年4月30日,北越軍隊擊敗南越政府,成立「南越南共和國」,翌年兩越在北越領導下統一。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更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這次戰爭總共導致三百八十萬人死亡,其後遺症在戰爭結束之後二十年也未能平息。香港的越南船民直到1997年之後才全部被遣返越南。
可以說,基於這些歷史原因,造就了河內的首都地位。而且多的是最大城市不是首都的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