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越南佔領的南沙具體情況!百度知道
越南是佔領我國南沙群島島嶼最多的國家,共佔領了包括南威島、景宏島在內的29個島礁,具體情況概述如下:
一、南威島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1度55分,北緯8度38分,距尹慶群礁西礁西南18.5海里,日積礁東約12海里,南有奧援暗沙,西北有康泰灘。是南沙群島第四大島嶼。
2、地形地貌
島嶼發育在一礁平台上,呈三角形,東西長約350米,東北到西南斜邊長約750米,面積0.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2.5米。島四周有沙灘,沙灘上有礁岩形成,向內是沙堤,高約5.5米,沙堤圍繞中間低窪的礁盤部分,海拔2.4米。島北端有一圓錐狀礁石,高7米,最南端則有高5.5米的石塔。島東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島邊,深達14米,是南沙群島南部海區優良港口。島上灌木叢茂密,鳥糞豐富。來往海鳥甚多,產卵也多。曾有椰樹,後枯死。西端有我國漁民八十多年前挖的水井,水可飲。
3、歷史由來
中國古代元、明、清的疆域圖中將南沙群島列於版圖之中,並設行政管轄。我國漁民向稱鳥仔峙,因此島海鳥多,故名。1935年中國公布名稱為斯巴拉脫島或暴風雨島。 1946年12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海軍上校林遵、姚汝鈺率「中業號」、「永興號」、「太平號」、「中建號」等四艘軍艦接收南海諸島,並建碑測圖。1947年和1983年中國政府公布名稱為南威島,是紀念1946年接收該島時廣東省政府主席羅卓英(號慈威),兼有接收艦隊威鎮南海之意。 1956年,中華民國海軍先後派出立威部隊、威遠部隊和寧遠部隊三次巡察南沙群島。在巡弋過程中,曾在太平島、南威島、西月島重樹石碑、舉行升旗禮,並改編為「南沙守備區」。
4、越南佔領情況
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間,南越西貢政權派兵占據。 1975年,南越政權崩潰,北越軍隊登島接受南越駐軍投降。 1985年,越南國防部長文進勇至島上視察。 2004年4月,越南政府開辦前往南沙群島的旅遊團,讓旅客乘坐改裝軍艦到多個島嶼旅遊,其中包括南威島。越南將南威島更名為長沙島,是越南在南沙地區的軍事指揮和行政中心。隨著越南經濟迅速發展,對南沙開發的加速,將修築各種旅遊設施,試圖把南威島建成一個國際旅遊區。島上有越南移民,駐扎了一個營約550人的軍隊。越南政府修建有一條長6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及直升機坪,可起降小型螺旋槳飛機。島上還修建了無線電發射塔、航空站,東南側有兩個碼頭。
二、 鴻庥島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22分,北緯10度11分,中國南沙群島鄭和群礁的南部邊緣,北距太平島11.25海里,西為南薰礁。
2、地形地貌
島形呈橢圓形。最高點海拔6.3米,為南沙群島中海拔最高的島嶼。東北至西南長度為560米、寬180多米,總面積約0.08平方公里。處於一長條形礁盤偏東位置。島上林木茂盛,有椰樹,有海鳥群棲,還有淡水井,但水質欠佳,不宜飲用。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名稱為南伊島,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鴻庥島,是為了紀念1946年中國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島的中業艦副艦長楊鴻庥。中國漁民向稱「南乙」或「南密」。有些外文圖書稱為Namyit Island。另據考證,Namyit是外國人紀錄中國漁民名稱「南乙」(海南音Namyit)而來。
4、越南佔領情況
1973年被南越政府侵佔,1975年北越趁南越潰敗之際,乘機襲擊和「接管」了該島,2006年4月越南VinaPhone移動通訊與越南海軍一起在該島建一座移動通訊衛星收發地面站,並在這些島嶼上開設手機通訊服務目。目前越南已在島上建有直升機停停機坪等較完善的設施,駐軍規模估計在一個連100人以上。鴻庥島是越南控制鄭和群礁和九章群礁的指揮中心。
三、南子島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20分,北緯11度26分,雙子群礁西部邊緣,距離北子島1.6海里,距奈羅礁2.6海里,在南沙群島最北端,距離西沙最近,是進入南沙的門戶。為南沙群島第六大島。
2、地形地貌
呈長橢圓形。海拔3.9米。東北至西南長600米,寬270多米。面積約0.125平方公里。潮間帶100-300米,退潮時可見島周白色珊瑚細沙環繞。島上生長灌木叢,雜有喬木。東南部有中國漁民種植的椰樹10餘株,可作航海標志。島上有椰子樹、抗風桐樹、枇杷樹等。四周海產豐富,是海鳥的天堂。每年六七月間,各種海鳥在島上繁殖,島上遍布鳥卵,鳥糞堆積層很厚。海南漁民過去經常到那裡捉鳥,他們把捉到的野鳥,只剜出胸脯上的那塊肉曬干打包。撿到的鳥蛋則只破殼取出蛋黃腌在缸里,待運回海南後出賣。我國漁民在南子島上也建有簡易房屋,開有耕地,挖有水井,種有椰子樹、木瓜、南瓜、番薯、牛洗及九尾粟等。
3、歷史由來
南子島在北子島之南,故名。東北與北子島相距1.5海里。島呈長橢圓形。海拔3.9米。東北至西南長600米,寬270多米。面積約0.13平方公里。自古屬於中國領土,在古代我國漁民就常到此捕撈。島上有兩口水井,水有澀味,勉強可飲用,因此我國漁民常住島生產。1918年日本人小倉卯之助在該島探險時見到我國漁民。1933年法國軍隊入侵時,該島有七名我國漁民居住,其中兩名是小孩。1949年文昌龍樓昌美村漁民陳大財就曾在本島收獲二千多個椰子和大批番薯。1947年公布名稱為南子礁。中國漁民向稱奈羅下峙或奈羅峙仔。1983年公布南子島為標准名稱。
4、越南佔領情況
1955年被南越佔領,1975年後被越南佔領。該島是越南在南沙北部的重要據點,駐軍規模在200人以上。島上設施較完善,有兵營和漁民居所。建有簡易碼頭、直升機起降平台、通信設施,還有足球場、蔬菜棚、牲畜圈等。1993年越南在該島建造了一個38米高的燈塔。2008-2009年,越南在南子島建立了港口。這是南沙地區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港口。
四、景宏島
1、地理位置
位於南沙群島東經114度20分,北緯9度53分,在九章群礁西北邊緣,距鴻庥島以南17海浬。是南沙群島第七大島嶼。
2、地形地貌
是九章群礁中唯一高於海平面的島嶼。面積約0.08平方公里。海拔平均約3.6米。島西周有沙堤圍繞,中間為低地,為九章環礁上的最大島嶼。島上灌叢茂密,有海鳥棲息,故地表有鳥糞;淡水因受鳥糞污染,不能飲用。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名稱為辛科威島,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景宏島,以紀念隨同鄭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我國漁民向稱秤鉤。
4、越南佔領情況
1973年被南越政府侵佔,1975年北越(既現越南)趁南越潰敗之際,乘機襲擊和「接管」了該島並非法侵佔至今。現在越南已在島上建有較完善的設施,駐軍規模估計有一個連約100人。
五、柏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3度18分,北緯8度10分,安波沙洲東北,西北海面有隱遁暗沙。南沙群島中礁坪面積最大的礁坪。
2、地形地貌
是東北-西南方向延伸的石排。長33公里,最寬處約5公里,面積66.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積49.5平方公里,中間礁湖面積16.9平方公里。中間淺湖水深1.5-3米,無口門發育,船不能進。該礁礁盤大而水淺,為南沙群島主要漁場之一。礁盤上礁頭較多,東北端有一群礁石高出水面1.8米,稱為「鳥魚淀石」。西南端有高4.6米的大礁石,稱為「單柱石」。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名稱為霸加那大礁。我國漁民向稱海口線。1983年公布柏礁為標准名稱。
4、越南佔領情況
柏礁1978年之後先被馬來西亞侵佔,1987年2月又被越南侵佔,目前越南已在該礁上最少分三處建有三座以上的礁堡,駐軍規模約兩個排40人以上。
六、東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2度36分,北緯8度49分。是南沙群島西南部的一座珊瑚環礁。[
2、地形地貌
為一個環礁,東西長13公里,寬4公里,總面積41.6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積25.1平方那公里,中間礁湖面積16.5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島中礁坪面積最大的幾個礁之一。環礁礁盤不連續,中間淺湖水深7.5米。口門發育在環礁西南端,有兩個,可進50噸級漁船。礁盤西和南面有4個礁頭露出海面。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名稱為東零丁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東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東礁。我國漁民向稱大銅銃。
4、越南佔領情況
1988年被越南侵佔,目前越南在該礁分三處建有四座以上礁堡,駐軍規模估計有兩個排以上。與南威島、日積礁、西礁、中礁是越南在南沙的中心區域,礁堡、燈塔、港口等各種設施眾多,常駐人員多達350人以上。
七、西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2度14分,北緯8度52分。是南沙群島的一座珊瑚環礁。
2、地形地貌
西礁長約9公里,寬2.4公里,成美麗的孔雀屏形狀。口門發育在南側,水道廣而深,淺湖水深11-15米,多有點礁發育。西礁礁盤東北部已有沙洲發育,沙洲由東北向西南伸展,長460米,寬24米,漲潮時仍可露出海面。由於沙體太小,而且每為大風浪淹沒,故無淡水儲存,也不生草木。
3、歷史由來
西礁是尹慶群礁4座干出礁中的一座,位於其西部,故此得名。中國漁民向稱大弄鼻。因該環礁形似鼻孔,海南俗語稱窿鼻(注意詞序倒裝),與弄鼻同音。
4、越南佔領情況
該礁於1978年被越南侵佔。1994年6月越南在該礁修建了一座燈燈塔;2004年開始將該礁作為旅遊線路上的景點之一;2007年4月,越開始在西礁施工建設碼頭、貨場和海產加工設施,擬將該礁建成南沙漁業資源開發的後勤供給中心(該中心可能在西礁A礁),使越南漁民在南沙海域捕獲的海產品可以就地進行初步加工和交易。目前越南在該礁分三處建有一座燈塔和六座礁堡,駐軍規模約有兩個排以上。
八、中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2度22分,北緯8度56分,尹慶群礁中部,西礁東北方約5海里。南沙群島西部的一座珊瑚礁,是尹慶群礁的4個干出礁之一。
2、地形地貌
長約900米的環礁。東端和西南角礁盤上都有一些水下沙洲發育,退潮時露出海面,但無草木和淡水。礁湖水深7.3—14.6米,口門發育在東南面,礁坡急陡。中礁位於航線上,又因破碎礁石與海浪沖擊,使其不如東礁和西礁那樣易於辨認,因此為航行險地之一。
3、歷史由來
我國漁民向稱弄鼻仔。1935年公布名稱為中央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中礁。
4、越南佔領情況
該礁於1978年被越南侵佔,更名東長沙島。是目前越南非法侵佔我國南海的29個島礁之一。越南在沙洲上建有各種建築,多座碉堡,目前估計駐軍規模在一個排以上。
九、無乜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39分, 北緯8度52分, 南華礁東北。
2、地形地貌
環礁,礁盤上有火山物質,說明該礁可能是在死火山基礎上發育而來。環礁呈三角形。
3、歷史由來
因周圍水產較少而得此名。1983年公布無乜礁為標准名稱。
4、越南佔領情況
1988年被越南侵佔,也是越南侵佔南沙島礁中最東面的一個。目前越南在該礁分兩處建有一座燈塔和一座礁堡。約有近兩個班的駐軍。
十、日積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1度40分,北緯8度39分,在南威島以西12海里。
2、地形地貌
長5.6公里,寬1.9公里,面積15.4平方公里。退潮露出,是一個干出礁,中央是沙質底礁湖。門口發育在南側,20噸小船可駛入淺湖,為我國漁民在南沙捕撈作業時西部立足點之一。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名稱為拉德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日積礁。我國漁名向稱西頭乙辛,是因此礁在南沙群島西部,且從南威島來此羅盤上用乙辛方位,故名。
3、越南佔領情況
1988年越南為了阻撓我國在永暑礁建海洋監測站而搶占的。1992年中越曾經發生沖突,中國可能曾經進駐該礁,但後來又出撤出了。1994年越南在該礁修建了一座42米高的燈塔,目前越南在該礁分兩處建有一座燈塔和一座礁堡,駐軍規模約有一個排以上。
十一、大現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3度52分,北緯10度00分,鄭和群礁西南方,在小現礁西18.5公里處。
2、地形地貌
是一東北向長條形環礁,長達13公里,面積24.8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積20.7平方公里。低潮露出,高潮淹沒。礁湖水深,但無礁門。
3、歷史由來
我國漁民向稱勞牛勞。1935年公布名稱為大覓出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大現礁。
4、越南佔領情況
1988年2月被越南侵佔,目前越南已在該礁上分三處建有四座礁堡,駐軍規模約在兩個排50人左右。越南在礁坪上開挖了一個人工口門,現在船隻可以通過口門進入中間的礁湖。
十二、六門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3度54分,北緯8度46分。靠近南華水道。在畢生礁東南約12海里。是南沙群島諸島礁中面積第二大礁坪。
2、地形地貌
為一橢圓形環礁,東西延伸約20公里,中部寬約7.4公里,總面積72.5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積36.8平方公里,礁湖面積35.7平方公里,僅次於柏礁,礁湖內有暗礁。
3、歷史由來
因環礁西南部有六個大小不等的礁門,故我國漁民向稱此礁為六門沙或六門。其中西端一礁門水深9米,幾十噸的船隻可以進出。1983年公布六門礁為標准名稱。
4、越南佔領情況
1988年開始被越南侵佔,經過幾次擴建現在越南在六門礁修建的礁堡分為A、B、C三處,共建有5到6個礁堡,駐軍人數在兩個排以上。這里屬於越南重點加強的區域,為的是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力量繼續向南部發展。
十三、南華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13分,北緯8度45分,六門礁東南約6海里。南沙群島中部的一個珊瑚環礁。
2、地形地貌
為一環礁,退潮時礁坪露出,中間有瀉湖,礁湖水深約9米,有零星礁石隱沒湖中。南華礁南北長約10公里,總面積3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積22.3,中間礁湖面積11.7平方公里。礁門在東南部,寬約370米,水深約9米,20噸級的船隻能夠進入,因船隻駛入困難,我國漁民稱南華礁為惡落門。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名稱為南康華里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南華礁。
3、越南佔領情況
1988年被越南非法侵佔。越南在該礁上分兩處建有設施,一處是兩座礁堡,另一處是一座高腳屋,駐軍規模估計在一個班10多人。
十四、舶蘭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35分,北緯10度25分,敦謙沙洲東北約5.4海里,在鄭和群礁的北端。南沙群島島礁之一。
2、地形地貌
礁形近橢圓,長約1.8公里,寬約1.3公里。漲潮淹沒,退潮露出。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名稱為彼得來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舶蘭礁。我國漁民向稱高佛。
4、越南佔領情況
1988年被越南侵佔,目前越南在該礁上建有一座礁堡,駐軍規模約一個班10人左右。
十五、奈羅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19分,北緯11度23分。雙子群礁的西南端,與 南子島相距2.5海里。南沙群島最北部的島礁之一。
2、地形地貌
高潮淹沒水下,低潮露出海面。平時也有個別礁塊出水1米左右。刮風時西南側有激浪。
3、歷史由來
我國漁民向稱奈羅線仔。 1983年公布奈羅礁為標准名稱。
4、越南佔領情況
1988年越南侵佔我奈羅礁。目前越南在該礁上建有一座礁堡,駐軍規模在一個班10左右。
十六、鬼喊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15分,北緯9度45分。九章群礁的西南端,東南與赤瓜礁相距僅1.7海里。是南沙群島的九章群礁中的一個珊瑚礁。
2、地形地貌
位於九章群礁的西南端。東南與赤瓜礁相距僅1.7海里。呈四角形,東西長約1公里,南北長約1.8公里。此礁出水不多,多暗礁、險灘。
3、歷史由來
因風浪拍打,呼呼作響,中國漁民向稱鬼喊線。1983年公布鬼喊礁為標准名稱。
4、越南佔領情況
1988的314海戰中我國海軍531號艦在這里重創越南海軍505登陸艦,該礁於1988年6月即314海戰後3個多月後又被越南侵佔。目前越南在該礁上建有一座礁堡,駐軍規模約一個班10多人。
十七、畢生礁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3度42分,北緯8度58分,安波沙洲東北方。
2、地形地貌
為一個小環礁,長9公里,寬1.8公里,礁盤外坡急陡,小淺湖發育完整,南側有口門發育,15噸船可入淺湖。退潮時礁盤出露,東北面有一小沙洲,高出海面2米。本礁由沙和礁石構成,沒有草木。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名稱為披爾遜島。1947年公布名稱為畢生島。我國漁民向稱石盤。1983年公布畢生礁為標准名稱。
4、越南佔領情況
1978年被越南侵佔,現在已經在東北部的小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處,另在該礁的西南有礁石出水的地方建有礁堡B,沙洲上駐軍在30人以上。有簡易碼頭。[
十八、敦謙沙洲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28分,北緯10度23分,太平島東6海里多,西距中洲礁約4海里。
2、地形地貌
實為一圓形沙島,周圍珊瑚礁環繞。沙洲本身長約500米,寬約300米,面積約0.09平方公里。海拔2.5—4.6米。洲上有4—5米高樹木。與太平島間還有一直徑約1.3公里的圓形礁,高潮時淹沒,此礁與敦謙沙洲之間有一條水深約10-18米的水道。有4~5米高樹木,並覆蓋著灌木等熱帶植物。
3、歷史由來
1935年公布的名稱為沙島。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敦謙沙洲。是紀念1946年中國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島的中業號軍艦艦長李敦謙而命名的。我國漁民向稱馬東、黃山馬東。
4、越南佔領情況
越南1974年佔領敦謙沙洲,現駐軍規模在一個排30人以上。
十九、安波沙洲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2度54分,北緯7度54分,在南威島東南約65海里。
2、地形地貌
在一約1400米長的礁盤之西南端。實為出水不久的小沙洲。長約300米,寬約140米,面積約0.02平方公里,海拔約2米。洲上雜草叢生,但無樹木,缺淡水。由於是一個出露海面的灰沙岩島,故是我國最南的陸地。面積只有太平島的1/28,南威島的1/9。該礁盤聳立於深海之中,四周坡度大,礁盤在距沙洲900米內,水深7.5米,外緣水深17-32米。安波沙洲近圓形,無沙堤包圍,只有草本植物覆蓋,有鳥糞層。我國漁民常住洲上從事生產活動,用石子、珊瑚礁、木板、竹子和舊船料等搭屋。洲形似鍋蓋,故我國漁民向稱鍋蓋峙。
3、歷史由來
我國漁民向稱鍋蓋峙,1935年公布名稱為安波那暗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安波沙洲。
4、越南佔領情況
1973年被南越侵佔,1975年河內軍隊接替。1995年越南在這里建了一座燈塔。在燈塔前方又長出一片沙灘,在這新沙灘邊緣又建的一層沙堤,越南在這個新長出沙灘突出部開始建碼頭,目前小型登陸艇登陸還需要出動30人左右把船拉上岸。在燈塔旁邊有一座3層碉樓,建築主色調也由原來的白色變成了黃色,沙洲上也出現各種樹木。目前已在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處。駐軍規模在30人以上,是越南在南沙中南部的重要聚點。
二十、染青沙洲
1、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4度34分,北緯9度54分。屬於鄭和群礁,在牛軛礁西南5海里的一個小沙洲。
2、地形地貌
面積0.12平方公里。南端有黑色礁石露出。東南偏東約600米和東南700米各有水深6至7米的暗沙,海水變色,可以辨認。
3、歷史由來
我國漁民向稱染青峙。1983年公布染青沙洲為標准名稱。
4、越南佔領情況
1978年被越南非法侵佔。現在越南以在島上建有較完善的設施,駐軍規模估計有一個排30人以上
㈡ 南沙群島在哪
在南海南部,北起雄南礁,南至立地暗沙,西到萬安灘,東接海馬灘,是南海最南的一組群島,島嶼灘礁最多、散布范圍最廣的一組群島。
南沙群島越南方面稱之為長沙群島(越南語:Quần đảo Trường Sa/群島長沙)。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均沿用斯普拉特利群島這一名稱來稱呼整個島群(馬來語、印尼語:Kepulauan Spratly;他加祿語:Kapuluang Spratly);馬來西亞將佔領部分稱為三寶瓏觀察群礁(馬來語:Gugusan Semarang Peninjau),菲律賓將佔領部分稱為卡拉延群島(他加祿語:Kapuluan ng Kalayaan)。
(2)越南南沙是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秦漢時期
秦末全國戰亂,南海郡尉趙佗乘亂兼並3郡建南越(粵)國,海南島與南海諸島歸南越國管轄。 西漢時期,中國人開始在南海航行,並發現一群珊瑚島礁,並設置了珠崖、儋耳二郡。三國時期,萬震所著的《南洲異物志》和康泰所著的《扶南傳》,有關於南沙群島地貌特徵的記述。東晉法顯留下了關於南洋的旅行記。
唐元時期
唐貞元五年(789年)以來,已把南海諸島的「千里長沙」、「萬里石塘」列入中國版圖[10]。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一月,元將史弼率海軍兵力總共二萬人,從泉州起錨,發舟千艘,穿過西沙和南沙群島。
明清時期
自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明成祖派三寶太監鄭和以及費信、馬歡、尹慶、王景宏、楊威等官員率船隊,每次統率水手、軍卒均在二萬人以上,分乘寶船五六十艘(尚不計小船)七下西洋,歷經南海諸島。明宣德五年(1430年)編繪的《鄭和航海圖》將西沙、南沙群島標繪在大明版圖內,為萬州的管轄范圍。
清同治六年(1867年),英國航道測量船萊福曼號串至南沙進行測量,並記載各島「俱有海南漁民之足跡,以捕取海參蚧貝為活,頗多長年留居於此」。光緒九年(1883年),清朝政府抗議德國在南中國海各島嶼,包括西沙、南沙群島,進行非法調查活動。
㈢ 南沙群島簡介
南沙群島在中國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國海四大群島中島礁最多,散布范圍最廣的一橢圓形珊瑚礁群。南沙群島位於北緯3°40'至11°55',東徑109°33'至117°50'。南沙群島北起雄南灘,南至曾母暗沙,東至海里馬灘,西到萬安灘,南北長500多海里,東西寬400多海里,水域面積約82萬平方公里,約佔南中國海傳統海域面積的五分之二。南沙群島周邊自西、南、東依次毗鄰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和菲律賓。南沙群島由55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但露出海面的約佔五分之一,共有島、礁、沙、灘230多個。主要島嶼有太平島、南威島、中業島、鄭和群礁、萬安灘等。曾母暗沙是中國領土最南點。
南沙群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處於越南金蘭灣和菲律賓蘇比克灣兩大海軍基地之間,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沖,是東亞通往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必經的國際重要航道,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中國通往國外的39條航線中,有21條通過南沙群島海域,60%外貿運輸從南沙經過。
南沙群島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月平均溫度在25至29攝氏度之間,雨量充沛,島上灌木繁茂,海鳥群集,盛產鳥糞,兩棲生物豐富,水產種類繁多,是中國海洋漁業最大的熱帶漁場,有浮藻植物155種,浮游動物200多種,貝殼66種。海域蘊藏著大量的礦藏資源,有石油和天然氣、鐵、銅、錳、磷等多種。其中油氣資源尤為豐富,地質儲量約為350億噸,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萬安西和北樂灘等十幾個盆地,總面積約41萬平方公里,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氣質儲量約有126至137億噸。
南沙群島的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珊瑚礁(共7個)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華陽礁、美濟礁
中國台灣省控制島嶼(共2個)太平島、中洲島
越南現控制島嶼和珊瑚礁(共29個)鴻庥島、南威島、景宏島、南子島、敦謙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畢生礁、柏礁、西礁、無乜礁、日積礁、大現礁、六門礁、東礁、南華礁、舶蘭礁、奈羅礁、鬼喊礁、瓊礁、廣雅灘、蓬勃堡、萬安灘、西衛灘
馬來西亞現控制珊瑚礁(共5個)彈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亞暗沙、簸箕礁
菲律賓現控制島嶼(共8個)馬歡島、南鑰島、中業島、西月島、北子島、費信島、草沙島、司令礁
汶萊在南沙群島沒有實際駐兵,但汶萊已經宣布200海浬專屬經濟區,並發行了標明海域管轄范圍的新地圖。汶萊聲稱對南通礁擁有主權,並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亞在南沙群島沒有實際駐兵,但從1966年以來在海上劃分「協議開發區」,1969年10月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大陸架協定,聲稱擁有5萬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1980年3月,宣布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