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尼克松為什麼停止越南戰爭

尼克松為什麼停止越南戰爭

發布時間:2023-12-30 10:59:26

㈠ 歷史題概述20世紀七十年代尼克松政府對外政策不斷調整的表現及原因

【美國的外交困境及尼克松政府的政策措施 】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結束越南戰爭。1968年2月南越愛國武裝力量發動的春節攻勢,表明總統約翰遜有關敵人將很快被打垮、戰爭即將結束的許諾是不現實的。盡管在越南美軍已超過50萬人,侵越美軍總司令威斯特摩蘭(William Westmoreland)要求政府再增派20萬美軍,這對約翰遜政府來說是無法接受的。3月31日,迫於各方壓力,約翰遜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宣布美國部分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並謀求進行和談,同時聲明他本人不再參加1968年的總統大選。越戰給1969年初上台的新一屆美國政府留下了很多棘手的問題。⑦
除越南問題外,尼克松政府還面臨著許多其他挑戰與不穩定因素。第一,美國與蘇聯的關系處於十字路口,盡管在很多方面蘇聯的力量遠不如美國,但蘇聯在核武器方面已與美國達到基本平衡。從1968年8月蘇聯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來,克里姆林宮顯得信心十足。美國和西歐盟國對華沙條約國軍隊入侵布拉格的溫和反應,表明蘇聯在中東歐的影響力是穩固的。美國不得不接受蘇聯及其盟國在東歐使用武力保護社會主義的現實。1967年中東六日戰爭以後,蘇聯繼續支持一些阿拉伯國家。埃及和敘利亞試圖對以色列進行報復性打擊。可以說,蘇聯已經將其勢力延伸到中東歐之外。⑧
第二,中國也令美國十分頭痛。約翰遜政府非常關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⑨。一方面,美國很擔心「十億手持原子彈的中國人」的威脅;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的內亂大大減少了中國直接出兵越南作戰的可能性⑩。盡管1969年初的中蘇關系十分緊張,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希望改善與美國的關系。中國支持北越,並譴責美國對南越的援助。
第三,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與歐日盟國的關系也是矛盾重重。歐洲盟國對美國在越南持久的戰爭很不滿意。在尼克松就任總統後的第一次歐洲之行期間,法國總統戴高樂對此有明確表態。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NATO's Integrated Military Structure)(但仍是北約正式會員國)後,法國的影響已大大削弱;聯邦德國政府的新東方政策(Ostpolitik)更使美國擔憂。1969年9月上台的聯邦德國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極力謀求與蘇聯集團改善關系。這使得北約聯合一致對蘇的政策幾乎成為不可能。除了政治問題外,歐洲一體化和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使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國際經濟的統治地位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此外,動盪不安的世界局勢令美國人擔憂。1967年的中東戰爭之後,阿以矛盾並沒有解決。非洲的非殖民化帶來的是內戰,蘇聯和中國的影響滲透到非洲。在拉丁美洲,60年代的進步同盟(the Alliance for Progress)並沒有為美國培植可靠的盟友,反而使反美思潮上升。在南亞,1965年的印巴戰爭加劇了印巴之間的歷史仇恨和對抗。(11)
尼克松政府面對的是一個極端動盪的世界,尼克松上任伊始,美國外交政策內外交困。盡管面臨著重重困難,美國的軍事力量仍是世界第一,經濟實力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並具有充分的人力優勢。美國面臨的真正問題是:美國如何解放自己並重建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信譽?尼克松政府如何以國內外敵友都能接受和尊敬的方式達到這一目標呢?這意味著尼克松政府要根據世界局勢的變化,尋求一個新的全球力量平衡,而不損害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絕對優勢。尼克松政府需要重新確立美國外交的基本原則,使美國從最危險的海外軍事沖突中脫身,恢復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當務之急是要從越南撤出,找到與過去的冷戰對手——蘇聯和中國打交道的新辦法。
1969年,尼克松已經認識到一個多極世界格局的出現,主要標志是美國接受與蘇聯的核均勢及將歐洲、日本和中國作為有競爭力的力量中心。這是美國自冷戰以來力量相對下降的重要表現。尼克松在其就職演說中宣稱:「經過一段對抗之後,我們現在進入了談判時期。」尼克松政府需要重新調整美國的對外政策。尼克松決定放棄過時的兩極對抗體系,重建大國間的「均勢」,很快提出建立以「美、蘇、西歐、日本和中國」為中心的「國際新秩序」。尼克松希望將美國與共產主義世界對抗和戰爭邊緣政策轉變為與共產主義世界的和平共處。對蘇緩和與打開同中國的關系是這一政策實施的結果。(12)在一定意義上,尼克松主義是「越南化」政策的延伸,與尼克松政府結束越戰政策是相互關聯的,成為尼克松政府最初兩年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1969年夏天,尼克松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外交措施:基辛格(總統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與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Anatoly Dobrynin)之間的秘密渠道、對柬埔寨轟炸以迫使北越就範以及尼克松主義的出台。
尼克松主義的出台與尼克松政府安全戰略思想的變化有密切的關系。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執行的是所謂「兩個半戰爭」戰略,即美國要在歐洲和亞洲對付蘇聯和中國兩個共產黨國家同時發起的大規模進攻,並應付其他地區,如中東出現的緊張局勢。其實美國從來也沒有這樣的力量,來進行「兩個半戰爭」。到了60年代末,隨著中蘇兩國的徹底決裂,中蘇兩國同時發動進攻的可能性已基本不存在,尼克松在1969年批准了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的「一個半戰爭」戰略。「一個半戰爭」戰略的主要出發點是削減兵員和軍費,以減輕財政負擔,緩和要求更大規模削減軍事力量的國內壓力。 在軍事上,美國與蘇聯的軍事力量形成均勢,尤其在核力量方面,蘇聯已取得數量優勢。在經濟方面,美國地位明顯下降,1944年確定的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的政策停止執行。最為嚴重的是美國長期深陷越南戰爭,導致美國內部出現了嚴重而又深刻的政治和社會危機。

面對世界政治變化和美國地位下降的事實,「尼克松主義」提出了一系列原則,它們包括:美國將信守它的一切條約義務,如果美國的「盟國」或對美國以及整個地區的安全「至關重要的國家」受到威脅,美國將提供援助;其他類型的國家受到侵略,美國「將在接到請求時」提供適當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但是在人力方面,該國應「承擔主要責任」。顯然,尼克松政府的目的是在不放棄美國「全球責任」的同時,要求其它國家分擔更多的責任。

尼克松政府的對外政策的調整幅度是相當大的,並取得了一些成效。作為「尼克松主義」在對外政策方面的主要體現,尼克松政府在越南戰爭中開始貫徹戰爭「越南化」的方針,並爭取最終撤出越南。為了打開越南戰爭的僵局,並在美國撤出印度支那地區以後能夠牽制蘇聯,尼克松政府大幅度調整了對華政策,並最終打開中美緩和的大門關系之門。

緩和對蘇關系是尼克松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標,所謂緩和政策的重要步驟是與蘇達成限制戰略武器的協議(SALTI)。此外在中東地區,加強推動中東和平的力度,使蘇伊士運河得以重新開放;在歐洲則採取行動,明確支持歐洲統一的進程;在亞洲向日本歸還沖繩島,並促使「日美安保條約」順利延期。

伴隨著對外政策的調整,尼克松政府將肯尼迪政府開始執行的「靈活反應戰略」調整為「現實威懾戰略」。其主要內容如下。

——放棄兩個半戰爭的概念,改為一個半戰爭。由於美國作戰實力衰弱,中蘇分歧公開化,美國確定中蘇不會聯合起來共同對美作戰。隨著70年代初,中美關系的改善,尼克松政府進一步認為,中國有可能成為美國可藉助的力量,因此美國可以放棄在亞洲進行戰爭的戰略。

——以核均勢論代替核優勢理論。60年代,蘇聯加快了核擴軍步伐,美國對蘇聯的核優勢已不復存在。面對種變化,也是基於美國陷於越南戰爭的現實,尼克松政府改變了過去謀求核力量相對優勢的戰略主張,提出要與蘇聯保持「基本相當」的核均勢,即用美國在戰略核武器質量與技術上的優勢,抵銷蘇聯的數量優勢,以維持有效報復能力為限,不拘泥於導彈數量的對比。

——調整軍事部署,收縮戰線,減少海外駐軍。尼克松政府強調,美國不應企圖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也不具備同時保衛世界各條戰線所需的人力物力,它在海外的軍事負擔已經超過了自己力量的限度,因此必須收縮海外駐軍,以保證歐洲、朝鮮半島等至關重要並已經承擔的義務上。

——與盟國進行戰略分工,強調共同承擔戰爭負擔,提出「自由世界防務分級責任制」。美國不能再像在越南戰爭中那樣,由美國單獨承擔責任,寧願多花美元也不應損失美國人的生命。如在歐洲爆發常規戰爭,美國應和西歐盟國共同負責。如果爆發小於戰區規模的局部戰爭,所在國應負主要責任,特別是分擔人力負擔,美國將給予必要的援助。這種戰略方針改變了美國大包大攬的局面,排除了美國部隊介入地方性戰爭的可能,並保證在大規模戰爭中,其他盟國也能分擔防務責任和負擔。

總之,在「現實威懾戰略」中,美國要以生命和物資方面的最低代價來實現美國的戰略目標;在保持核威懾的盾牌下,以常規力量為主,同蘇聯進行爭奪;在收縮美國海外軍事力量的同時,加強西歐和東北亞的重點部署,盟國和受援國分攤軍事負擔,美國退居二線。

尼克松主義的實施與影響首先表現在軍事上,就是大幅度削減美國常規部隊,提高同蘇聯戰略武器抗衡的能力,並力爭體面地從越南戰爭脫身。

從1969年至1972年,美國駐外兵力從133萬餘人減到了60餘萬人,其中駐亞太地區的美軍從88萬人減至24萬人,駐歐美軍則維持在31萬人左右,佔美國海外兵力的51.8%。

為了改進戰略核武器的質量,尼克松政府修建了大型衛兵反彈道導彈發射場系統,以保護美國洲際導彈的發射場。同時大力發展多彈頭導彈,以抵銷蘇聯導彈數量的優勢。為提高美國戰略核武器的質量,1973年尼克松政府增加軍費12億美元,用以研製三叉錢核潛艇和B—1轟炸機。

為體面地結束越南戰爭,尼克松政府推行「戰爭南越化」政策,向南越派遣大量軍事顧問,運送坦克、飛機等許多新式武器,將南越本國軍隊從85萬人增加到l00萬,幫助南越政府加速安撫運動和鄉村發展計劃,甚至促進南越政府實行土地改革,以便使傀儡政權能加速對南越農村的控制。

為迫使北越在巴黎和談中屈服,美軍於1970年5月入侵柬埔寨,企圖破壞北越的給養基地。1971年1月中旬,美國發動侵略寮國的「藍山619戰役」,企圖切斷胡志明小道,結果以慘敗告終。1972年5月8日,美國採取戰爭升級行動,宣布在海防港佈雷,對北越實行海上封鎖,並進行持續轟炸。

這期間,美國和北越代表在巴黎進行了斷斷續續的和談。 1973年1月27日,參加巴黎和談的四方(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越南南方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訂《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該協定規定:美國和其他國家尊重1954年關於越南問題的日內瓦協議,承認越南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美國軍隊在協定簽字後60天內全部撤出越南;北越釋放美國戰俘;越南問題由越南勞動黨、中立力量和阮文紹政府三方組成的全國和解與協商委員會作出安排,並由該委員會負責選舉和執行協定;協定還規定了臨時分界線等。巴黎協定的簽署標志著長達l2年之久的美國侵越戰爭的失敗。

其次是在外交方面,尼克松政府做出了與中國和解的重大決定。 60年代以來,由於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尼克松提出了「遏制」與「誘導」相結合,最終說服中國改變政策的設想。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總統後不久會見了與戴高樂。他在會談時說:「在美蘇進行對話的同時,美國可能需要在中國問題上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不出10年,只要中國有了巨大的核進展,我們就毫無選擇餘地了。極為重要的是,我們和他們的來往必須比以前增多。」「從長遠來說,如果沒有這個擁有7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要繼續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在1971年2月25日的對外政策的報告中,尼克松明確提出,「對美國來說,同北京建立關系正是體現了70年代的任務。」尼克松認為,改善對華關系,有助於穩定局勢,防止外來勢力滲入亞太地區。同時,可解除美國面對兩個對手的狀態,可以藉助中國力量來維持美蘇均衡外交。

尼克松在1969年訪問巴基斯坦和羅馬尼亞時表示,希望同中國直接對話。美國國務院還發表一項公報,批准在海外的美國旅遊者和居民購買一定數量的中國商品,允許國會議員、記者、教師、知識分子與大學生、科學家和醫生、紅十字會代表等6類人員,在有關外事部門直接申請辦理去中國的旅遊護照,無須上報國務院批准。1969年11月美國停止在台灣海峽的巡邏。12月,允許美國在國外的子公司同中國進行非戰略物資的貿易。1970年1月20日和5月20日與中國代辦雷陽與美國駐波蘭大使在華沙舉行了兩次會晤。美國第一次默認,台灣問題應由中國人自己用和平的方式加以解決,並表示希望總統特使去北京,商談高層領導會晤的問題。

在中國方面也作出相應的表示後,1970年尼克松在會見《時代》雜志社記者時說:「如果說我在死以前有什麼事情要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5月17日,尼克松給周恩來一封信,表示他准備訪問北京,建議由基辛格來中國舉行初步會談。1971年7月8日,從南越途經巴基斯坦的基辛格於第二天凌晨直飛北京,與周恩來舉行秘密會談。7月15日,中美兩國同時發表公告,宣布尼克松總統將於1972年5月以前適當時間訪問中國。

1972年2月21—28日,尼克松攜夫人以及大批隨從人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掀開了中美關系史上新的一頁。2月28日,中美兩國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公報指出,中美兩國社會制度及外交政策有著本質區別,但是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幹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上海公報的發表是中美關系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結束了中美兩國20多年的敵對狀態。

在同蘇聯陣營的關系方面,尼克松政府推行以實力求談判的政策。從60年代起,美國政府逐漸認識到,應該同社會主義國家加強接觸,利用交流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尼克松說,美國在東歐實現和平變革的戰略必須包括以下因素,即尋求緩和美蘇關系,尋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西方與東歐人民的往來。

以實力求談判是尼克松推行緩和政治攻勢的一種手段,這種談判既包括對爭霸對手——蘇聯的軍事限制,也包含和平演變的意圖。為了打開蘇聯的大門,在尼克松、福特政府期間美蘇首腦舉行過4次會晤。

㈡ 毫無戰果:美國為什麼也要從越南撤軍

而我國和蘇聯早就鬧掰了,兩個國家正處於嚴重對峙時期,在邊境陳兵百萬,大戰一觸即發。對於美國來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當然對於我們來講也是一樣。尼克松訪華之後,隨著中美關系的正常化,美國就沒有繼續打越南戰爭的必要了。為了表示誠意,對付共同的敵人,送上大禮,這才是美國必須從越南撤軍的根本原因。

㈢ 美國哪年從越南撤軍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總統在中途島宣布:在當年8月底以前,從越南撤出美軍2.5萬人。這是尼克松政府從越南的第一次撤軍。

但美國仍希望奇跡能夠出現。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宮向全國發表了一篇電視演說,他主張的「邊戰、邊談、邊化(越南化)、邊撤」的方針,遭到群眾反對。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戰性的電視演說,「結束越戰新動員委員會」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向華盛頓進軍」的抗議活動。在同一個星期里,類似的活動多達10餘次。

不得已,美國在加強南越政權力量的同時,加快撤軍步伐,駐越美軍逐步減少。1973年1月27日,美國經過長期談判,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在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上簽字,宣告美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失敗。美軍撤出後,在南越留下了2萬多名軍事顧問,並保留相當規模的海空部隊,支援110萬南越軍隊作戰。

1975年春,越南北方軍隊和南方人民武裝發動了著名的春季攻勢,經過西原、順化―峴港、西貢三大戰役,擊潰了南越軍隊。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統一。

美國人的恐怖記憶

越戰期間,美國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葯,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各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美國自己也損失慘重,5.6萬餘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美國在越南的軍事捲入規模大(1973年美國在越南作戰人數約54萬),時間拖延長(前後12年,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國外戰爭),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心靈創傷。

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倫道夫・巴克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憤怒地控訴道:「(政府)要我們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戰斗,而戰爭卻使我永遠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一種什麼樣的理想和自由去戰斗。每年我除了與那些悲慘的戰友們淚流滿面地團聚外,似乎痛苦與孤獨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戰爭期間,美國經濟出現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擊,並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

越戰徹底改變了美蘇兩霸爭奪的格局:整個20世紀70年代,美國轉為戰略守勢,而蘇聯則處於戰略攻勢地位。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越南戰爭也許是一場悲劇,美國本來是根本不應該闖進去的。」資深參議員喬治・麥戈文說:「我認為,印度支那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和道義的錯誤。」

㈣ 越南戰爭的起因

60年代越南戰爭的起因?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n Tranh Ch?ng M? C?u N??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很多人也認為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暴動。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戰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腐敗無能的南越政府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游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游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持。1964年8月2日,一艘執行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美國隨即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了強硬反應。越共游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北越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志著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國會則通過了「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可以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對付這一挑釁行為。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約翰遜隨即將戰爭大大升級。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短短數月之後,美軍在越人數已高達22萬。約翰遜還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譬如說,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美軍的飛機也不可以發動攻擊。對於北越的交通與重要設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擊的范圍以外。事實證明,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是徹底的失敗。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1965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和北越66團在德浪河谷爆發第一次遭遇戰,經過3天激戰,北越死亡超過1200人,美軍死亡約200人。美軍取得了勝利,但同以後無數次的戰役一樣,戰術上的勝利無助於改變美國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美國駐越軍原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戰役」將會迫使北越認輸,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北越軍隊的行動。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就撤離戰場。威斯特摩蘭不斷的向國內報告美軍所取得的勝利,宣稱北越的戰鬥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實際上,為了應付北越似乎無窮無盡的攻勢,駐越美軍在1967年底已達到50萬,並且威斯特摩蘭還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其規模和慘烈程度令習慣了威斯特摩蘭戰報的美國人大為震驚:無數的軍事設施和政府建築被破壞;戰斗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在這次攻勢中,北越損失了超過5萬人,但到了5月,他們就恢復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使約翰遜不得不承認失敗,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根據美國政府的邀請,韓國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大事記
1961年:5月,美國在越南南方發動「特種戰爭」,妄圖在18個月內「平定南越」。
1963年:11月,在美國策劃的軍事政變中,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被擊斃。軍人楊文明和阮慶先後上台。
1964年:8月,美國製造北部灣事件,開始轟炸越南北方。
1965年:3月,美軍在峴港登陸,把越南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台,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1967年:4月,南越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1968年:3月,美國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轟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在巴黎開始舉行會談。10月,美國「全面停炸」越南北方,「局部戰爭」破產。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在內的四方會談。美國在南越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其他組織宣布成立以黃晉發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臨時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去世,孫德勝當選主席。
1973年:1月27日,美國終於被迫簽署《關於在越南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29日,美軍完全從南越撤出。

對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訪問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期間簽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財政援助的條約。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戰爭期間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對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的相關文獻。文件顯示,1955年到1962年間,蘇聯向北越提供的財政援助總額約14億盧布,並幫助北越建設了34個大型工業企業和一系列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了50個農業項目。越南戰爭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資,共約240萬噸。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約160 萬噸,蘇聯援助約51萬噸,其他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古巴等)共援助約25.4萬噸。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中國和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

閱讀全文

與尼克松為什麼停止越南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曼大商科專業怎麼樣 瀏覽:427
印尼德龍在印尼哪裡 瀏覽:747
印尼新冠病毒情況怎麼樣 瀏覽:865
50萬伊朗幣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482
伊朗印度哪個好玩 瀏覽:570
美國和中國隔著什麼洋 瀏覽:906
義大利白話怎麼說 瀏覽:361
錢包用義大利語怎麼寫 瀏覽:234
低條件怎麼培養好中國斗魚 瀏覽:477
印尼孕婦吃燕窩飲品怎麼買 瀏覽:268
印度網吧和中國網咖哪個好 瀏覽:702
印尼虎內寄有什麼表現 瀏覽:515
伊朗什麼時候復網 瀏覽:463
瑞士的義大利語怎麼拼 瀏覽:301
伊朗什麼全球領先 瀏覽:215
印尼買什麼商品 瀏覽:820
印度舞肩膀疼痛怎麼辦 瀏覽:324
流入印度的恆河在中國叫什麼 瀏覽:362
八月份伊朗有什麼節日 瀏覽:394
伊朗你好salam怎麼讀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