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越南戰爭將軍楊勇,楊成武,楊得志聽人說是被人害死的
第一,武元甲在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已經靠邊站了,武元甲一生都是堅定地親華派,而對中國的戰爭是由黎筍為首的蘇聯在越南的代理人發動的,武元甲對其有過一定的抵制行為,但由於被架空權利,也無法起到實質性的作用。第二,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由於我軍還未擺脫WG影響,政工軍官對軍事行動干涉過大,部隊訓練不力,後勤保障不力等綜合情況下,是有一些比較慘痛的教訓。但是整體而言打的還是不錯的,傷亡比、速戰速決還是可以的。其次我軍派出的不是王牌部隊,越南主力也在入侵柬埔寨,雙方都不是滿分水平。最後,對於老許和老楊……老許因為貪功失誤較多,老楊打的還是可圈可點
㈡ 請教越南的將軍武元甲英文名字 Giap 是什麼特別含義
武元甲(VO, Nguyen-giap)Vo是「武」姓,giap是「甲」字的英文發音。
㈢ 武元甲在越南自衛反擊戰有什麼表現
1945~1954年越南抗法救國時期,任國防部長兼人民軍總司令,並當選為越共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在中國的大力幫助下,他指揮越南軍民進行了一系列抗法戰役,特別是在具有決定意義的奠邊府戰役中,狠狠地打擊了法國殖民者,徹底粉碎了法軍重占越北的戰略企圖,迫使法國與越南簽訂了《日內瓦停戰協議》,使北方完全獲得了解放。武元甲也因此在 西方輿論界中獲得了「奠邊府之虎」的美名。
㈣ 如何看待中越戰爭面對記者提問,越南戰神武元甲的回答一針見血
1990年9月,北京舉行第十一屆亞運會,在開幕式上,一位身穿帶有越南大將軍銜軍禮服的老人,引起全球媒體矚目。這位老人是越南文武雙全的大將武元甲,當時中越邊境戰爭剛剛平息,越南將軍就作為特邀貴賓來到中國參加活動,這讓許多西方國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那麼,武元甲將軍和中國之間有什麼 歷史 淵源?而那短短的15字回答又有何深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電閃雷鳴的年代,了解武元甲將軍同我國的友誼。
要說武元甲有多聞名,這位昔日的「抗美名宿」在逝世時,以前的對手美國對其去世的消息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大多都是持敬重之情。一些美國人還將其與麥克阿瑟、隆美爾等軍事天才並列,越南人更是高度評價武元甲是世界名將。
而武元甲和我國之間的友誼長達半個世紀,友誼的淵源就要從上世紀30年代說起。 那時的中國軍民團結一心,共同加入到保家衛國的戰斗當中,與不懷好意的日本侵略者進行較量。
等到了1938年的冬天,隨著全面抗日戰爭逐步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戰爭的進度出於日本最初所料,導致他們戰線拉鋸過長,兵力不足,無奈調整了戰略。
就在這個時候,越南主要締造者阮必成來到了中國,和我國人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在這段並肩戰斗的時光里,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經歷的,寫了許多我國抗日的文章,然後將這些文章全部寄回到國內,並在報刊上進行發表。
當時的武元甲還是個文人,其家族中有威望的長輩給他起名武元甲,別號文,希望他將來能夠文武雙全。
武元甲也是不負期望,在學生時期成績優異,從大學畢業後,拿到了法學學士的文憑,然後進入到河內的一所中學當 歷史 老師。由於這段經歷, 武元甲會三國語言, 能流利地用越南語、法國和漢語跟外人交談。
那時的越南還在法國殖民統治之下,武元甲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就用自己的方式積極支持反殖民的活動,時常給一些支持越南爭取民族獨立運動的報紙投稿。
武元甲的這些愛國心聲,很快就被越南共產黨管理的報刊所中意,吸納他為編輯。在這里, 武元甲結識了阮,並於不久後加入了越南共產黨,成為了阮最信任的同志之一。
在阮前往中國時,武元甲通過他的文章了解中國,特別是了解了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日本侵略者做殊死戰斗的英勇事跡,其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除了我國外,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日本野心勃勃,垂涎對這一地區包括南越。 在這種情況下,越南共產黨決定建立武裝力量,為同侵略者進行殊死對抗作準備。但是彼時他們的領袖還在中國,為了請示指令,武元甲同其他兩人臨危受命,出發前往中國。
1940年5月,武元甲一行人離開越南來到中國,在昆明見到了阮。不過當時阮並不著急給他們下達命令,既然要同侵略者作戰,那就要有相關的軍事基礎。
於是,武元甲等人在阮的安排下准備前往延安,去學些軍事知識。然而,就在他們等待期間,歐洲戰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德國打敗了法國,這對法國殖民統治下的越南是個好事,同樣也是個不確定因素。
阮在意識到事情的緊急性後,暫緩了武元甲等人軍事學習的安排,讓他們趕緊回國准備進行戰斗,迎接民族解放戰爭高潮的到來。
果然不出阮所料,日本趁著德國打敗法國之際,不僅讓自己的部隊進入印度支那駐扎,還脅迫原本就在印度支那駐扎的法國軍隊。此時的局面對於越南軍民而言極為不利,他們所要面臨的敵人除了法國還有日本,要想打贏這場戰爭,是極為艱巨的。
武元甲遵照阮的指示回到越南後,便投身武裝斗爭,他的軍事生涯從此開始。1944年12月22日,越南共產黨的第一支武裝部隊成立,武元甲任總指揮。
在戰爭的千錘百煉下,原本只是擅文的教書先生、編輯出身的革命戰士,逐漸成長為了一位優秀的軍事指揮官,很快武元甲就被任命為越南解放軍總司令。
1945年,越南宣布獨立,武元甲被任命為國防部長。而他也成為了越南第一位被授予大將軍銜的將領,在民族解放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武元甲雖然沒能去成延安,但他在昆明、貴陽的那段時間耳濡目染,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越兩國人民在患難之中建立起的珍貴友誼。
1946年12月9日,法國卷土重來,再次踏上越南的領土,越南抗法戰爭爆發。在法軍更為先進的武器裝備面前,武元甲指揮的越軍節節敗退。
等到1949年,我國奏響了勝利的凱歌,而越南仍在同法軍進行殊死對戰,越南軍民處境愈發艱難。面對如此不利局面,阮冒著千難萬險,經過長途跋涉來到我國,希望我國能夠提供援助。
我國本著國際主義精神,立即派出了我國的兩員大將前往越南協助越軍作戰。 在我國的支持下,原本士氣低迷的越軍重振旗鼓,越南軍民同仇敵愾,同法軍進行了一場場游擊戰爭。
到了1950年,武元甲已經在越北地區建立了一支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 總兵力達一萬人。這年秋天,武元甲認為自己的力量已經很強大,足以向法國遠征軍發動進攻。
可盡管他在兵力上占據優勢,在之後的攻擊戰中,越軍還是以失敗告終。直到法國換了指揮官,武元甲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重新獲得主動權。
1954年3到5月,越軍在武元甲的率領下發動奠邊府戰役,共殲滅法軍1.6萬多人。這場戰斗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軍的進攻計劃,法國承認戰敗 。由於抗法戰爭中的許多戰役,其名義總指揮都是武元甲,這就使得他因此成名,頭上開始懸起 「奠邊府之虎」 的稱號和 「世界名將」 的光環。
將法軍趕走後,越南人民沉浸在勝利中。但誰承想,法國走了,美國來了。還不等越南人民喘口氣,他們就又投入到了抵抗美軍的戰斗當中,抗美戰爭拉開帷幕。在這場戰爭中,我國仍一如既往地為越南提供援助。
在抗美戰爭期間,武元甲擔任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指揮越軍同美軍交戰。此外,為了從我國手中汲取作戰經驗,他開始頻繁來往於中越之間,同我國領導人一起商討抗美的作戰計策。我國清楚長期的軍旅生活有多艱苦,再加上越南的作戰區域大多都是雨林,環境較為惡劣。
於是,我國鑒於武元甲在艱苦環境中得不到真正的休息,非常關心他的 健康 ,於是便多次邀請他到中國來作適當的休息和療養。
在這期間,武元甲幾乎走遍我國的遼闊山川,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中國的許多地方他都去過了。而他與我國之間的情誼,也正是在這潛移默化下漸漸形成與加固的。
1969年,越南主要締造者逝世,中越關系急轉直下,雖然這不是武元甲願意看到的,但他卻無力阻止。在蘇聯的大力援助下,越南的軍事實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漸漸地,越南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大,不再滿足於現有的,開始從一個最初的被侵略的受害者身份,轉換為侵略者身份,走上了侵略擴展的道路。
1978年年底,越南進攻柬埔寨,並且還加緊了對寮國的控制。同時,越軍還不斷在中越邊境挑起爭端,想要侵佔我國領土。 就這樣,原本是阮為了聯合抗美救國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聯邦」的設想,到了此刻已經成為了越南對外擴張的依據。
武元甲始終念著中國的好,並且公開反對越南入侵柬埔寨。 但此時利益熏心的黎文潤哪裡還聽得進去。就這樣,越南在中越邊境的動作越來越多,而武元甲也不斷被排擠,漸漸地不再握有實權,只保留了一個頭銜。
隨著越南在邊境的挑釁行為不斷升級,我國對越南展開了反擊, 中越戰爭就此爆發 。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越南非但沒討到什麼好,國內經濟還受到嚴重影響,持倒退趨勢。 等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中越邊界沖突才漸漸平息,兩國關系逐漸恢復正常。
1986年,黎文潤去世,此時的越南已經被柬埔寨戰爭拖得筋疲力盡, 為了盡快恢復中越關系, 1990年9月,武元甲作為越南代表,在我國邀請下作為特邀貴賓出席了北京亞運會。
對於這個問題,武元甲並未顯露出任何不滿,反而笑著回答道: 中國只是敲打他們,越南有自保能力。在當下那個場合提起中越之前鬧得不愉快的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傷及到兩國的關系。
雖然中越關系在當時已經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還沒有正式恢復正常。如果武元甲的回答有一點漏洞,那麼就有可能被人誤解。 然而,武元甲的回答可以說是滴水不漏,他的話不僅展現出了我國的強大實力,還展現了他對自己國家的強烈自信。
而他的看法,跟我國對越南進行反擊的目的差不多,我們期望和平,但也不會任人欺負,越南屢屢在邊境挑起沖突,必須對其進行警告,展開反擊是希望以此來震懾住越南,讓他們不要再糊塗下去。 在武元甲出席北京亞運會的第二年,中越關系便恢復了正常,這其中離不開武元甲為改善關系付出的巨大努力。
武元甲將軍在他102歲那年與世長辭,數十萬越南人民站在路邊為其送行。總而言之,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國愛好和平,但絕不怕任何挑釁, 歷史 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這一點。
㈤ 黎筍死後越南當局為什麼要向人民發布「認罪書」
當時越南政治上危急重重,經濟上瀕臨崩潰,民心盡喪,士氣盡失。「越共中央總書記」長征首先就要考慮給老百姓一個交待,讓老百姓對政府有信心,他用「罪已詔」的形式實現了這個目的。
越南六大的「認罪書」,是個處理得十分巧妙的危機公關。發了一篇「認罪書」,長征搞了個事件營銷,巧渡難關,柳暗花明路一條。
「罪己詔」是古代的中國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如果按現時的叫法,差不多就叫「認罪書」。
它通常是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二是天災造成災難,三是政權危難之時。用意都是自責,只是情節輕重有別。
(5)越南如何評價武元甲擴展閱讀
在黎筍剛擔任總書記時, 他常自我抑制自己的主見來迎合其它比他資格老聲譽高的領導人。越南人民軍上將陳文茶在敘述他成功的歷史生涯中披露黎筍初期當任總書記時在黨內的影響程度:
1959年的一天,陳文茶收聽到英國BBC廣播電台報導越南共和軍與同塔梅地區抗戰人員的軍事沖突。
陳文茶在一位隊友陪同下前往會見黎筍,建議必須派遣北方幹部來訓練南方幹部和戰士們,以增強他們的工作和戰斗能力並初步要求北方派來一百名年青幹部南下。但黎沉默幾分鍾後說,政治局難以批准此建議。在陳的堅持下,黎最後認為最好把要求的人數減少,一半人數的數字被提出。但黎筍說若人數更少,他保證將會得到批准。終於,兩人達成妥協的人數為25人。幾年後,越共內部權力的均衡情況不再出現。
勢力上升
胡志明在越共黨內所擔任的角色日益被減弱, 被限制為 「 一位久經考驗的外交家與外交政策的顧問,同時被視為民族與革命的精神領袖的完美人物」 。胡志明的威信與廣泛的人際關系,例如胡志明與毛澤東的密切關系,使他掌管越共的政治與外交等方面上的地位屹立不倒;
黨內年青的領導人,不管他們喜歡與否,都沒法與胡挑戰。 然而,直至1965年當美國正式派遣軍力介入越南南方之時,胡志明在越共黨內的角色只帶有象徵性質而已。
胡志明身邊最親近的人物武元甲日後亦被孤立與打擊。當時國際上的輿論說﹐武元甲是胡志明之後的越南爭取獨立斗爭的第二名英雄。越南境內外的人亦一致認為武元甲是奠邊府戰役輝煌勝利的指揮者,他是北越部隊中一位威信最高的將軍。
黎筍有絕對權力的慾望。通過孤立胡志明、武元甲以及其它同志的事件﹐體現出黎筍曾建立了他在河內的不僅是忠實於他,還可共同決心全力推行他的革命目標的領導機器」。 簽訂1954年日內瓦協議,使黎筍認為,為了革命的成功,他必須以任何的代價,排除哪一位不相信以武裝斗爭贏取勝利的人。
㈥ 越南將軍武元甲簡介
1、武元甲(越南語:Võ Nguyên Giáp,1911年8月25日-2013年10月4日)是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越南人民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越南人民軍大將,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越南政府副總理、越南國防部部長等職。參與指揮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及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
2、武元甲簡介;
1911年出生廣平省(曾經為賓士天省)地主家庭,祖籍在廣平省麗水縣安舍村。
1926年參加新越革命黨。1930年參加「反法國殖民統治」的學生運動被捕,遣返家鄉管制。後入河內大學歷史系學習,考取法學學士文憑,在升龍中學當過歷史教師,課余時間在《勞動報》、《消息報》、《我們的聲音報》上投稿,又同長征發表「農民問題」的著作。
1938年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
1941年5月,第一屆第八次中央會議在高平省原平縣的北坡林區舉行,決定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武元甲負責越盟總部軍事委員會。
1944年12月22日負責組織「越南解放軍宣傳隊」,三天後在高平省的費克和那銀首戰告捷,任北祈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越南解放軍總指揮。
1945年8月隨胡志明進駐河內,1946年12月19日,抗法戰爭爆發,任國家軍隊和民兵自衛隊總指揮。至1950年,武元甲已建立起一支包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總兵力達1萬人。
1953年12月,集中4萬多人進攻奠邊府,共殲滅法軍1.6萬人,1954年法國不得不與越南簽訂《日內瓦停戰協議》,武元甲在歐美輿論界中獲得「奠邊府之虎」美譽。
1972年3月,武元甲以為南越部隊已經不足畏懼,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越方稱「廣治戰役」)。在美軍強大的海空優勢下,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逾十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由文進勇接任。復活節攻勢使美國意識到戰事已不可為,開始決定擺脫深陷日久的泥淖。
1973年1月27日雙方簽署停戰協定,美軍開始全面撤退,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軍佔領西貢,越南統一。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部長,1981年7月任部長會議副主席。
3、武元甲有一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鍾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為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
4、武元甲著有《奠邊府戰役》、《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論游擊戰爭》等書。
㈦ 越南藉洪水將軍在越南故居嗎
1.越南傳奇名將---武元甲
這位「老帥」絕非一介武夫。他打敗過法、美殖民軍,戰功赫赫,敢言敢諫。
1987年,新班子上台,他被請出來了做顧問。以他多年積累的老關系,扮演了拉近莫斯科---北京、北京---河內的角色。更難得的是當年奠邊府大戰中,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的法國人,居然對他十分敬重,視為一條好漢。
法國是1858年入侵越南。大約一百年後, 終於暗然退出這片沃土;足足打了八年的抗法戰爭,是在1954年5月7日的奠邊府之役中, 取得決定性勝利的。
法國被迫在同年7月20日,簽訂「日內瓦協議」。
2.洪水將軍--阮山
阮山曾用過幾個不同的名字,在中國抗戰期間,他叫洪水,寓意為讓敵人害怕的洪水猛獸;在越南,他是與胡志明主席並肩作戰的將軍阮山。
阮山(1908—1956),即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京族,越南河內市人。一九二五年入黃埔軍校。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廣州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廣東省東江游擊隊連政治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三十四師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紅軍學校工農劇社社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晉東北地委宣傳部部長,晉察冀邊區抗敵報社社長、宣傳科科長。一九四五年應越南勞動黨之邀赴越南參加抗法戰爭,任第四、五戰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一九五一年回中國,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條令局副局長,戰斗訓練雜志社社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㈧ 越南的武元甲為什麼被西方稱為紅色拿破崙
1938年,武元甲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今越南共產黨),成為領袖胡志明的追隨者。
1940年法國在納粹德國閃擊下迅速潰敗,9月,已奪取中國南方的日本軍隊進入越南,在客觀上為越南革命者打開新的斗爭形勢。1941年,越南各抵抗運動決定以共產黨為主體,組建「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領導抗日抗法游擊運動。
三年後,胡志明和武元甲在高平省原平縣的一個林區里將隊伍整編為「越南解放軍宣傳隊」,越南人民軍的前身,後來河內政府還把這一天定為越南建軍節。幾天後,武元甲和33名獨立戰士手持鐵刀和古老的火繩槍襲擊了兩個孤立的法軍哨所,打響了武裝斗爭的第一槍。
日本瀕臨崩潰前夕,胡志明和武元甲領導下的越盟軍揭開起義序幕,隨後,越南民主共和國在河內成立。
1946年,剛剛戰勝納粹德國的法國不甘心失去印度支那,決心以武力恢復原來的殖民秩序。
剛開始時,由武元甲指揮的越盟軍被法軍打得東躲西藏的。到1947年,法軍攻陷河內,越盟軍被迫重返叢林,回到游擊戰爭狀態。據說,武元甲像野人一樣整整四年遷徙於越北山區,他和同伴們穿著用汽車輪胎製作的膠鞋,吃著樹皮和草根,時刻都要提防由前納粹黨衛軍組成的法國外籍軍團獵殺隊。但他沒有氣餒,後來回憶那段經歷,武元甲只是幽默地說,最累的差事不過是洗碗。
1949年新中國成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政權,答應向越盟提供援助並派遣軍事顧問團。第二年,武元甲已在越北地區建立一支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每個師下轄4個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總兵力達1萬人。其後勤供給主要依靠在當地徵募的一支龐大的農民隊伍。
這年秋天,武元甲認為自己的力量已很強大,足以向法國遠征軍及新近成立的越南國民軍發動進攻。
奠邊府戰役
奠邊府是越南與寮國交界處的一座小鎮,從戰略上看,如果要在北越找到一個能控扼中越老三國邊境的戰略據點,那就唯有奠邊府。
1953 年5月,法軍制定了以奠邊府為基地,准備在18個月內殲滅北越軍主力,奪回戰場主動權的計劃。
越軍為粉碎法軍企圖,遂決定對奠邊府實施進攻,由武元甲任前線總指揮,實際策劃、指揮整個戰役的是以韋國清為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越軍解放萊州後,先後集結4 個步兵師(欠1團),1個炮兵師及其他兵種部隊共4萬餘人,從南、北合圍奠邊府,然後向奠邊府法軍發起攻擊。
法軍在佔領奠邊府谷地之後的三個月中,曾多次主動出擊。法軍也曾派出一支部隊協助萊州的泰國守備部隊撤離。此外,為了獲取情報、騷擾敵人和破壞敵運輸線,法軍還使用各種武器對敵縱深實施猛烈襲擊。但因為空中補給困難或遭敵人伏擊,法軍多次失敗,損失慘重。
到了第二年1月,奠邊府已經失去了原來的軍事價值。由於北越軍正在收縮包圍圈,以全面進攻吞掉這塊「誘餌」,法軍派更多的部隊增強防禦力量,但這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1954年3月,武元甲與中國軍事顧問團冷靜分析,決心把法國人醉心的「中心開花」變成「瓮中捉鱉」。
13日早上,武元甲集中四個師的優勢兵力,並用戰前秘密運上山嶺的重炮猛轟法軍陣地,剎那間許多未及隱蔽的法軍被炸得血肉橫飛。
經過近兩個月的血戰,被越軍圍在狹小山谷里的法軍放棄抵抗,再也無力進行戰爭的法國不得不與越盟簽署日內瓦協議,雙方以北緯十七度線為界停火。
後來,武元甲還參與指揮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及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成為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
㈨ 武元甲在越南獨立戰爭勝利以後,為何受到了猜忌
武元甲是越南勞動黨除胡志明之外的2號人物,並長期把握軍事大權,負責越南所有進攻的策劃,是越南戰神級的人物,1954年他指揮打法國人打出了奠邊府戰役一決定性的勝利,後被稱之為奠邊府之虎。
之後美軍開始從越南撤軍,黎筍想要抓住美國人撤軍的機會,對美軍展開一次全面的攻擊,這一計劃,遭到了武元甲的反對。他特意在報刊上發表了一篇冷先生的蘋果樹,暗諷黎筍軍事政策的失當。這一舉動激怒了黎筍,他把武元甲主持的國防部變成了純粹的一個文官機構。1975年美國撤軍之後,黎筍大搞排華運動,武元甲對此大為不滿,因為越南人民軍的創始人不是華僑就是親華人物。80年代前後武年甲一再提出要和中國同志緩和矛盾。1981年,武元甲是越南高層唯一一個敢指責黎筍入侵柬埔寨的人物。為此黎筍將武元甲踢出政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