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1962年越南戰爭跟哪個國家打

1962年越南戰爭跟哪個國家打

發布時間:2024-06-28 09:23:25

❶ 越南戰爭,中國與蘇聯付出了多大的犧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並沒有變的和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僅在亞洲,就先後打了多場大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越南戰爭。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為維持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先後在越南、韓國、日本等地扶持傀儡,越南戰爭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打響,當時的越南在美國政府的扶持下,前後分裂成兩個政權,一個是社會主義陣營北越,另外一個則是資本陣營的南越。
其實往更深一個層次走,就可以發現,這是冷戰中的一場極其重要的局部戰爭,二戰結束後,從戰爭中走出兩個超級大國,一個美國,一個蘇聯,為了爭奪霸權,兩邊你爭我奪,最終越南成了一個宣洩口。
當時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和蘇聯,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多大的犧牲?至今讓曾經援助過越南的老兵難以忘懷。

中國介入越南還是1962年的夏天,當天毛主席會見來華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會見期間毛主席決定立即向越南無償提供可裝備230個步兵營的槍與炮,次年北越總司令武元甲訪華,就中國向越南提供武器一事,表示感謝。
毛主席握著武元甲的手說:「我們之間是互相幫助,共同戰勝敵人,你們不會丟掉我們,我們也不會丟掉你們的。」毛主席的一番話讓武元甲十分感動,在90年中越關系修復後,武元甲把這番話,再一次對著中國官員說了一遍,耐人尋味。
中國對越南除了無償援助武器之外,還派出數個軍事代表團赴越觀察,其實是幫助越南出謀劃策打美國鬼子!1963年,時任中國總參謀長的羅瑞卿率領中國軍事代表團赴越就「中越兩軍協同作戰計劃」達成協議。

時間到1964年,隨著美國國會通過國防預算,北越軍隊壓力越來越大,基於此中越領導人會面也越來越頻繁,7月初,毛主席對胡志明說:「如果美國敢轟炸越南北方或者在北方登陸,我們的軍隊就要打了,中國人不是沒有腿,美國能增加兵力,中國就不會出面了?」
此後,中國開始做好打仗准備,同時中國外交部作出嚴正聲明:「美國對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侵犯,就是對中國的侵犯,中國人民絕不會坐視不救!」8月,中國在雲南蒙自地區修建兩個機場,供越南飛機起降。
同時中國增調兩個空軍師,一個駐守南寧,一個駐守雲南,准備隨時支援越南人民軍,同一時間,中國也加大了對越南的援助,據2013年年鑒顯示,1962年-1966年,中國援助北越槍械27萬,大口徑火炮800餘門,槍彈近2億,炮彈120萬。

各類型炸葯780多噸,軍用生活物資(衣服、腰帶、鞋子等)40餘萬套,醫療物品(不詳);除此之外,中國還捐助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必備的生活物資若干。
這個數字到底有多少,至今記不清,曾有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的老兵說:在貓耳洞越南人吃的中國大米,槍彈也都是中國的,這一幕看的讓人很生氣。
而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自然也有捐贈,不過捐贈的大多以武器裝備為主,其中又以高射機槍及大口徑火炮和防空武器為主。

在中國、蘇聯的強力支援下,美國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北越成功趕跑美國,建立了一個相對民主的國家。

❷ 越戰是如何打起來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也是該國至今唯一戰敗的戰爭。越戰在是冷戰中「一次熱戰」的同時,也是越南民族主義的奮斗;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印度支那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顛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陣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
放大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

1964年7月31日,一艘在中立海域進行探查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並在附近的航母支援下擊沉其中一艘。8月4日,馬多克斯號與Turner Joy號往北航行時,後者雷達訊號並宣稱受到攻擊,兩艘船隨即採取應對措施。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美國國會於8月7日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以他的判斷動用包含武力在內的一切行為來應付此事件。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而他個人雖然一開始並不願意派兵參戰,不久後美國在越戰中的參與程度依舊無可避免的不斷攀升。1965年二月,美軍在Pleiku的基地遭到攻擊,美國空軍隨即發動第一次報復性打擊。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成為第一批進入戰區的美軍戰斗人員。7月24日,一架F-4C被射下後,約翰遜總統將在越美軍提升至十二萬五千人;翌日第101空降師的四千人員進入越南。11月27日,五角大廈要求提升美軍數目至四十萬人以便執行計劃中的大規模掃盪行動;到了年底,美軍在越數目已高達十八萬四千人。到了1966年八月,已有多達四十二萬九千名美軍士兵駐守在越南。

正當美軍數目不斷增加的同時,在1965年8月1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五千五百名士兵發動了戰爭中的第一場大規模陸戰;在空中支援並一場大規模炮擊下,美軍成功摧毀越共在Van Tuong的基地。同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的三個營和北越第66團在德浪河谷相遇,爆發美軍及北越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斗。3天激戰後,北越陣亡1037人,美軍陣亡234人,以平手收場,但北越將南越分為兩段的計劃也因此失敗。這兩場戰役使北越從此決定避免與美軍進行正面沖突,改而採取游擊戰的戰術。

空中作戰也同樣的大規模提升;約翰遜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例如,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也不行。

因此,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幾乎無法發揮功效。農業社會的北越的工業大多已地下化,剩下來的目標因有中蘇兩國的人員在附近而安全無恙;同時,因為不能攻擊蘇聯與中國的船隻或運輸部隊,使北越能順利的接收他們提供的軍資而武裝起軍隊。就這樣,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在地面上,成功獲得大規模增兵的美軍駐越最高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將軍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的行動。他相信如以「德浪河谷戰役」時那樣,以大規模火力消耗敵軍人力,北越最終將被迫認輸。同時,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撤離戰場。

此時不論是威斯特摩蘭將軍或華盛頓的政治人物都不斷表示美軍正在取得勝利。他們知道雖然戰場上確實是由美軍占上風,但除非南越的人民都支持其政府,否則是無法達成真正的勝利的;因此,美國開始透過南越軍隊和一些美軍來進行和平化政策,希望加強對已控制住的鄉下地帶的統治及治安,避免再度被越共滲透。然而,南越軍隊的腐敗及對平民的殘暴使該政策基本上毫無進展。

這時,為了吸引北越軍隊進行正面戰斗並阻止物資不斷透過胡志明小道進入南越,美軍決定投入大量部隊進入溪山基地。依照計劃,這將迫使北越部隊發動一場類似十年前,越南部隊擊敗法國軍隊的奠邊府戰役的攻擊。當雙方都大舉加強自己的陣地後,不斷的炮擊使戰場變的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壕溝戰爭;於是美國開始動用龐大的空中火力,北越軍隊在攻勢被擊退三次後,決定開始撤離戰區。此戰役中,美國強大的後勤力、直升機、空中力量等,已數百的傷亡消滅了數倍的敵軍。然而事實上,這似乎是北越為了使美國分心的結果;因為美軍高層注意力幾乎都在溪山,以致於隊接下來的春節攻勢幾乎完全沒有準備。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然而南越百姓卻沒有如預期的發動大規模動亂,使北越部隊在遭受美軍壓倒性傳統武力的打擊下,幾乎所有的攻勢都在最初的幾個小時內被擊潰,除了在西貢中維持長達三天,以及在越南的傳統首都順化里持續一個月。這次的慘敗中,北越部隊遭受約三萬余陣亡、四萬負傷的沉重打擊;北越正規軍日後將耗費近三年的時間才得以恢復,而NLF的游擊部隊則從此不再對美軍構成威脅。然而,由於其規模浩大,春節攻勢在電視報導中看來格外激烈,再加上數名北越士兵曾殺入美國大使館,美軍的空前勝利被國民一致看成大挫敗。

隨著電視媒體的深入報道,越南戰爭的慘象逐漸在美國民眾眼前曝光,繼而導致越來越多的反戰呼聲,連政府高層內部也因為春節攻勢而失去戰意。當威斯特摩籣將軍計劃動用二十萬六千的增兵以完全消滅敵軍的要求被泄漏出去時,大眾更是普遍認為這是駐越軍隊的瀕死掙扎,最後迫使原本同意增援的約翰遜放棄增援。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就這樣,北越軍事上的慘敗,卻同時是精神上以及宣傳上的大捷,使春節攻勢成為越戰中的轉戾點。

另外,受美國政府邀請的韓國,也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Image:Vietnamescape.jpg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

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共產黨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成立南越南共和國。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大事記

* 1961年:5月,美國在越南南方發動「特種戰爭」。
* 1963年:11月,在美國策劃的軍事政變中,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被擊斃。軍人楊文明和阮慶先後上台。
* 1964年:8月,北部灣事件爆發,美國開始「滾雷行動」,轟炸越南北方。
* 1965年:3月,美軍在峴港登陸,把越南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台,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 1967年:4月,南越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 1968年:3月,美國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轟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在巴黎開始舉行會談。10月,美國「全面停炸」越南北方。
*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在內的四方會談。美國在南越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其他組織宣布成立以黃晉發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臨時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去世,孫德勝當選主席。
* 1973年:1月27日,美國簽署《關於在越南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29日,美軍完全從南越撤出。

對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訪問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期間簽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財政援助的條約。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戰爭期間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對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的相關文獻。文件顯示,1955年到1962年間,蘇聯向北越提供的財政援助總額約14億盧布,並幫助北越建設了34個大型工業企業和一系列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了50個農業項目。越南戰爭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資,共約240萬噸。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約160 萬噸,蘇聯援助約51萬噸,其他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古巴等)共援助約25.4萬噸。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妓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和中國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

❸ 鎴戞兂闂涓嬭秺鍗楁垬浜夋槸鎬庝箞鍥炰簨銆嬶紵錛

瓚婂崡鎴樹簤錛1961騫粹1975騫達級錛屾湁鏃剁畝縐拌秺鎴橈紝鍙堢О絎浜屾″嵃搴︽敮閭f垬浜夛紝瓚婂崡鏂歸潰縐版姉緹庢晳鍥芥垬浜夛紙瓚婂崡璇錛欳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錛夛紝鏄瓚婂崡鍏卞拰鍥斤紙鍗楄秺錛変笌緹庡浗鍚岃秺鍗楁皯涓誨叡鍜屽浗錛堝寳瓚婏級鍙婅秺鍗椻滄皯鏃忚В鏀鵑樀綰庫濅箣闂寸殑鎴樹簤銆傝秺鎴樻槸浜屾垬浠ユ潵緹庡浗鍙備笌鐨勪激浜′漢鏁版渶澶氱殑鎴樹簤錛屽緢澶氫漢涔熻や負瀹冧篃鏄鍐鋒垬鐨勪竴閮ㄤ喚錛屾槸鍐鋒垬涓鐨勨滀竴嬈$儹鎴樷濄傚笇鏈涚粺涓瓚婂崡鐨勫寳瓚婇嗗間漢鑳″織鏄庢敮鎸佸崡鏂圭殑娓稿嚮闃熲滄皯鏃忚В鏀鵑樀綰庫濆弽瀵瑰崡瓚婂惔搴鑹蟲斂搴溿傜編鍥藉垯鍑哄叺甯鍔╁崡瓚娿傛渶寮濮嬫彺鍔╁崡瓚婄殑緹庡浗鎬葷粺鏄鑹炬.璞濞佸皵錛涜偗灝艱開寮濮嬫敮鎸佸湪瓚婂崡浣滄垬錛涚害緲伴婂皢鎴樹簤鎵╁ぇ鍒頒笉鍙鏀舵嬀鐨勫湴姝ャ傚湪灝煎厠鏉炬墽鏀挎椂鏈燂紝緹庡浗鍥犲浗鍐呯殑鍙嶆垬嫻娼錛岄愭ュ皢鍐涢槦鎾ゅ嚭瓚婂崡銆傚崡瓚婃斂搴滃啗闃熻鍖楄秺浜烘皯鍐涘拰鍗楄秺瑙f斁鍐涙秷鐏錛岃秺鍗楄幏寰楁渶緇堢殑緇熶竴銆
鑳屾櫙
瓚婂崡鍦ㄤ簩鎴樺墠鏄娉曞浗鐨勬畺姘戝湴錛屼簩鎴樹腑鍒欒鏃ユ湰鍗犻嗐1945騫翠簩鎴樼粨鏉熷墠鍚庯紝鑳″織鏄庨嗗肩殑鈥滆秺鐩熲濓紙鍗沖悗鏉ョ殑鈥滆秺鍗楀叡浜у厷鈥濓紝綆縐扳滆秺鍏扁濓級鍦ㄨ秺鍗楀寳鏂圭殑娌沖唴寤虹珛瓚婂崡姘戜富鍏卞拰鍥斤紙縐扳滃寳瓚娾濓級銆傛硶鍥藉垯鎵舵寔淇濆ぇ鐨囧笣鍦ㄥ崡鏂圭殑瑗胯礎絝嬪浗銆備負浜夊ず瀵硅秺鍗楀叏澧冪殑鎺у埗鏉冿紝瓚婂叡鍜屾硶鍥借繘琛屼簡闀胯揪9騫寸殑娉曡秺鎴樹簤銆1954騫達紝鍦ㄤ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鐨勫啗浜嬫彺鍔╀笅錛岃秺鍏卞湪濂犺竟搴滄垬褰逛腑璧㈠緱瀵規硶鍐涚殑鍐沖畾鎬ц儨鍒╋紝娉曞浗鎾ゅ嚭瓚婂崡鍖楅儴銆傛牴鎹鏃ュ唴鐡︿細璁錛1954騫達級鐨勫喅璁錛屽崡鍖楄秺鏆傛椂浠ュ寳綰17搴︾嚎鍒嗘不錛屽寳瓚婄敱鑳″織鏄庣粺娌伙紝鍗楄秺鍦ㄤ繚澶х殗甯濈殑鎺у埗涔嬩笅銆1955騫達紝鍚村涵鑹沖湪瑗胯礎鍙戝姩鏀垮彉錛屽緩絝嬭秺鍗楀叡鍜屽浗錛堢О鈥滃崡瓚娾濓級銆

鏃ュ唴鐡︿細璁錛1954錛夎勫畾錛岀粺涓鍥藉剁殑閫変婦瀹氫簬1956騫7鏈堜婦琛岋紝浣嗘槸榪欏満閫変婦浠庢潵娌℃湁涓捐屻傚湪鍐鋒垬鐨勭幆澧冧腑錛岀編鍥芥葷粺鑹炬.璞濞佸皵錛圖wight David Eisenhower錛夊紑濮嬪皢涓滃崡浜氱湅鎴愬喎鎴樹腑娼滃湪鐨勫叧閿鎴樺満錛岀編鍥界殑鏀跨瓥鍒跺畾鑰呭蟲曟皯涓婚変婦灝嗕嬌鍏變駭涓諱箟鐨勫獎鍝嶈繘鍏ュ崡瓚婃斂搴滐紝鍥犳ゅ惔搴鑹沖緱鍒扮編鍥界殑鏀鎸侊紝鍦ㄥ崡瓚婂疄琛岀嫭瑁佺粺娌伙紝榪欎篃浣垮寳瓚婅耽寰楀叕鍏卞叧緋繪垬鐨勮儨鍒┿傚寳瓚婂疄鐜頒簡澶ц勬ā鐨勫啘涓氭敼闈╋紝灝嗗湡鍦板垎鍙戠粰鍐滄皯錛屽紩璧蜂簡鍗楁柟浜烘皯鐨勫悜寰銆傛湁浜鴻や負錛屾f槸鍥犱負榪欎釜鍘熷洜錛岃壘媯璞濞佸皵鎵嶅湪鍏跺囧繕褰曚腑鍐欓亾錛屽傛灉鍏ㄥ浗閫変婦涓捐岋紝鍏變駭涓諱箟灝嗕細鑾瘋儨銆傦紙涓嶈繃鍙﹀栦竴涓瑙i噴鏄錛屽寳鏂圭殑鍏變駭涓諱箟鑰呬笉鍙鑳藉厑璁歌嚜鐢辯殑閫変婦鍦ㄤ粬浠閭d竴鍗婅秺鍗椾婦琛屻傦級鏈鍚庯紝緹庡浗鍜屼袱瓚婇兘娌℃湁絳劇講鍗忚涓鐨勯変婦鏉℃俱傝繖鏍風湅鏉ワ紝鍒嗚傜殑瓚婂崡浼間箮灝嗘垚涓哄父鎬侊紝灝卞儚鍒嗚傜殑鏈濋矞涓鏍楓
姝ュ叆鎴樹簤
1959騫達紝瓚婂叡涓澶濮斿憳浼氬喅瀹氭﹁呯粺涓瓚婂崡錛屽苟媧鵑仯澶ч噺鍐涗簨浜哄憳鍓嶅線鍗楄秺緇勭粐姝﹁呮毚鍔ㄣ1960騫達紝姘戞棌瑙f斁闃電嚎鎴愮珛錛屽畠鐢卞弽鍚村涵鑹蟲斂鏉冪殑鍚勬淳緇勬垚錛屼簨瀹炰笂鐢辮秺鍏變腑澶濮斿憳浼氭帶鍒躲傚悓騫達紝鈥滀腑鑻忚烘垬鈥濈垎鍙戱紝涓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鍜岃嫃鑱旈兘闇瑕佸湪鈥滃浗闄呭叡榪愨濅腑鏍戠珛鑷宸辯殑褰㈣薄錛屽洜鑰岄兘縐鏋佹敮鎸佸寳瓚婂瑰崡鏂硅繘鏀匯

1961騫6鏈堬紝緹庡浗鎬葷粺鑲灝艱開鍜岃嫃鑱旈嗗間漢璧椴佹檽澶鍦ㄧ淮涔熺撼浼氶潰銆傝但椴佹檽澶鑲嗘剰嬈哄噷榪欎綅騫磋交鐨勭編鍥芥葷粺錛岃瘯鍥鵑氳繃鎮鍚撶殑鏂瑰紡浣誇粬鍦ㄦ煇浜涘叧閿浜夌涓婂悜鑻忚仈璁╂ャ傜壒鍒鏄鏌忔灄錛岄偅閲屽ぇ閲忕殑鎶鏈宸ヤ漢閮藉凡閫冨埌瑗挎柟銆傝但椴佹檽澶鐨勬伀鍚撹屽姩姝ユュ崌綰э紝8鏈堬紝鈥滄煆鏋楀欌濆湪涓澶滈棿淇鎴愶紝瑗挎煆鏋楄涓滃痙灝侀攣錛9鏈堬紝鑻忚仈鎮㈠嶆牳璇曢獙銆備弗宄葷殑褰㈠娍浣胯偗灝艱開璁や負錛屸滃傛灉緹庡浗浠庝簹媧叉挙閫錛屽氨鍙鑳芥墦涔卞叏涓栫晫鐨勫潎鍔匡紙鏂借幈杈涙牸璇錛夈傗濊繖鏃跺欏嵃搴︽敮閭e崐宀涚殑鍐茬獊鏄褰撴椂鍐鋒垬涓鍞涓鐨勭儹鎴樸傝偗灝艱開鍜屼粬鐨勯【闂寰堝揩鍐沖畾錛岃佸湪瓚婂崡闂棰樹笂鏄劇ず鍑虹編鍥界殑鍔涢噺鍜屽規姉鍏變駭涓諱箟鐨勫喅蹇冦傚悓鏃惰や負錛屽啿紿佹渶濂介伒寰鏈濋矞妯″紡錛屽彧灞闄愬湪閫氳繃浠g悊鏂逛嬌鐢ㄥ父瑙勬﹀櫒錛屼綔涓哄噺杞諱袱瓚呯駭寮烘潈闂寸洿鎺ユ牳鎴樹簤濞佽儊鐨勪竴縐嶆柟寮忋

姝ゆ椂錛屾皯鏃忚В鏀炬垬綰垮凡緇忔帶鍒朵簡瓚婂崡鍗楁柟鐨勫ぇ閮ㄥ垎涔℃潙錛岃櫧鐒舵湁緹庡浗鐨勫啗浜嬫彺鍔╋紝浣嗘斂娌諱笂鐨勪笓鍒朵笌鑵愯觸瀵艱嚧鍚村涵鑹蟲斂搴滄皯蹇冧撫灝斤紝鏃犲姏闃繪㈡皯鏃忚В鏀炬垬綰挎墿澶у娍鍔涖1961騫5鏈堬紝涓轟簡榪涗竴姝ュ府鍔╁惔搴鑹蟲斂搴滐紝鑲灝艱開媧鵑仯涓鏀鐗圭嶉儴闃熻繘椹誨崡瓚婏紝寮鍚浜嗙編鍐涙垬鏂楅儴闃熻繘鍏ヨ秺鍗楃殑鍏堟渤銆傝繖涓浜嬩歡涔熷父琚璁や負鏄瓚婃垬寮濮嬬殑鏍囧織銆

閫愭ュ崌綰

1965騫達紝緹庡啗鐢ㄥ嚌鍥烘苯娌瑰脊杞扮偢瑗胯礎鍗楅儴鐨勪竴涓瓚婂叡娓稿嚮闃熺殑寤虹瓚銆傝厫璐ユ棤鑳界殑鍗楄秺鏀垮簻鍐涢潰瀵硅淇楃О涓衡滆秺鍏辨父鍑婚槦鈥濈殑姘戞棌瑙f斁闃電嚎鑺傝妭璐ラ銆備負浜嗛樆姝㈠寳瓚婂硅秺鍏辨父鍑婚槦鐨勭墿璧勫拰浜哄憳鏀鎸侊紝鍗楄秺嫻峰啗瀵瑰寳瓚婃部宀告搗鍐涘熀鍦拌繘琛岃鍑匯傜編鍥芥搗鍐涗篃媧懼嚭鑸拌墖鍗忓姪錛岃繘琛岀數瀛愭垬鏀鎸併1964騫8鏈2鏃ワ紝涓鑹樻墽琛屼換鍔$殑緹庡浗椹遍愯埌鈥滈┈澶氬厠鏂鍙封濋伃鍒板寳瓚婇奔闆瘋墖琚鍑匯傜編鍥介殢鍗充互杞扮偢鍖楄秺嫻峰啗鍩哄湴浣滀負鎶ュ嶃傝繖灝辨槸钁楀悕鐨勨滀笢浜婀句簨浠垛濓紙鈥滃寳閮ㄦ咕浜嬩歡鈥濓級銆

鈥滀笢浜婀句簨浠垛濇槸瓚婃垬鐨勯噸澶у垎姘村箔銆傚寳瓚婂拰緹庡浗鍙屾柟閮芥妸瀹冪湅浣滃規柟鐨勮搫鎰忔敾鍑伙紝騫跺仛鍑轟簡寮虹‖鍙嶅簲銆傝秺鍏辨父鍑婚槦瀵瑰氬勭編鍐涘熀鍦拌繘琛屼簡鎶ュ嶆ф敾鍑匯傚寳瓚325甯堣繘鍏ュ崡瓚婇嗗湡闆嗙粨錛屾爣蹇楃潃鍖楄秺姝h勫啗錛堣秺鍗椾漢姘戝啗錛夊瑰崡瓚婄殑鍏寮榪涙敾銆傜編鍥藉浗浼氬垯閫氳繃浜嗏滀笢浜婀懼喅璁妗堚濓紝鎺堟潈鎬葷粺鍙浠ラ噰鍙栧寘鎷姝﹀姏鍦ㄥ唴鐨勪竴鍒囨墜孌靛逛粯榪欎竴鎸戣呰屼負銆傝繖浜嬪疄涓婄粰浜堜簡鎬葷粺鏋楃櫥路綰︾堪閫婂湪涓嶇粡瀹f垬鐨勬儏鍐典笅鍙戝姩鎴樹簤鐨勬潈鍔涳紝綰︾堪閫婇殢鍗沖皢鎴樹簤澶уぇ鍗囩駭銆1965騫3鏈8鏃ワ紝3500鍚嶇編鍥芥搗鍐涢檰鎴橀槦鍛樺湪宀樻腐鐧婚檰銆傜煭鐭鏁版湀涔嬪悗錛岀編鍐涘湪瓚婁漢鏁板凡楂樿揪22涓囥傜害緲伴婅繕鎵瑰噯浜嗏滆槳闆瘋屽姩鈥濓紙鈥滄粴闆瘋屽姩鈥濓級錛屽瑰寳瓚婅繘琛屽ぇ瑙勬ā杞扮偢銆傜劧鑰岀編鍥藉瑰寳瓚婄殑鎵鏈夎槳鐐歌屽姩涓庣洰鏍囬兘鐢卞崕鐩涢】榪涜屼弗瀵嗙殑鎺у埗錛屾瘡鏃ョ殑杞扮偢鐩鏍囩殑閫夋嫨鐢卞浗闃查儴鍜岀櫧瀹鏉ヨ勫垝錛屽墠綰挎寚鎸ュ畼鏃犳硶鏍規嵁瀹為檯闇奼傚姞浠ヤ慨鏀廣傚嚲鍋忓浗闃查儴涓庣櫧瀹闈炲父鎷呭績浼ゅ強涓鍥芥垨鏄鑻忚仈媧鵑┗鍦ㄥ綋鍦扮殑欏鵑棶鑰屽紩鍙戠殑姝i潰鍐茬獊錛屽逛簬杞扮偢鐩鏍囩殑閫夋嫨涓庝氦鎴樿勫垯鏈夐潪甯稿氱殑闄愬埗錛岃岃繖浜涢檺鍒跺線寰涓庣編鍥借拷奼傜殑鎴樻湳鎴栨槸鎴樼暐鐩鏍囧畬鍏ㄨ儗閬撹岄┌銆傝濡傝達紝緹庡啗鍦ㄦ湭緇忔壒鍑嗕笅鏃犳硶鏀誨嚮鍖楄秺鐨勫啗鐢ㄦ満鍦猴紝鍗充嬌鐪嬪埌鍦伴潰鍖楄秺絀哄啗鐨勬垬鏂楁満鍦ㄥ噯澶囪搗椋烇紝緹庡啗鐨勯炴満涔熶笉鍙浠ュ彂鍔ㄦ敾鍑匯傚逛簬鍖楄秺鐨勪氦閫氫笌閲嶈佽炬柦涔熷氬崐闄愬埗鍦ㄥ彲浠ユ敾鍑葷殑鑼冨洿浠ュ栥備簨瀹炶瘉鏄庯紝鏃ㄥ湪闃繪㈠寳瓚婂瑰崡鏂圭殑娓楅忕殑鈥滆槳闆瘋屽姩鈥濆湪榪欑嶇粦鎵嬬粦鑴氱殑鎸囨尌涓嬶紝鏄褰誨簳鐨勫け璐ャ傚寳瓚婃﹁呭徃浠ゆ﹀厓鐢蹭緷鐒跺皢浠栨墜涓嬬殑閮ㄩ槦浠ユ儕浜虹殑閫熷害媧懼線鍗楁柟銆傛暣鍥㈡暣鍥㈢殑鍖楄秺姝h勫啗鍒嗘暎榪涘叆鑳″織鏄庡皬閬擄紝欏剁潃絀鴻錛岃繘鍏ュ崡鏂歸泦緇撱

1965騫11鏈14鏃ワ紝緹庡浗絎1楠戝叺甯堝拰鍖楄秺66鍥㈠湪寰鋒氮娌寵胺鐖嗗彂絎涓嬈¢伃閬囨垬錛岀粡榪3澶╂縺鎴橈紝鍖楄秺姝諱骸瓚呰繃1200浜猴紝緹庡啗姝諱骸綰200浜恆傜編鍐涘彇寰椾簡鑳滃埄錛屼絾鍚屼互鍚庢棤鏁版$殑鎴樺焦涓鏍鳳紝鎴樻湳涓婄殑鑳滃埄鏃犲姪浜庢敼鍙樼編鍥界殑鍥板冦傚寳瓚婂凡鍋氬ソ鍑嗗囨壙鍙楀法澶х殑浼や骸錛屽苟涓斿潥淇℃棤闄愬埗鐨勬秷鑰楁垬鏈緇堜細榪浣跨編鍥戒漢鎾ゅ嚭瓚婂崡銆傜編鍥介┗瓚婂啗鍘熷徃浠ゅ畼濞佹柉鐗規懇鍏幫紙Westmoreland錛夌浉淇℃洿澶氱殑鈥滃痙嫻娌寵胺鎴樺焦鈥濆皢浼氳揩浣垮寳瓚婅よ緭錛屽彂鍔ㄤ簡涓緋誨垪鈥滄悳瀵誨苟鎽ф瘉錛坰earch and destroy錛夆濆寳瓚婂啗闃熺殑琛屽姩銆傚寳瓚婂啗闃熷垯鎵ц屾﹀厓鐢茬殑娑堣楁垬鐣ワ紝鍦ㄧ簿蹇冨噯澶囩殑鏈夊埄鍦板艦涓嬪惛寮曠編鍐涜繘鏀伙紝嬋鎴樿嚦浼や骸杈懼埌涓瀹氱▼搴﹀氨鎾ょ繪垬鍦恆傚▉鏂鐗規懇鍏頒笉鏂鐨勫悜鍥藉唴鎶ュ憡緹庡啗鎵鍙栧緱鐨勮儨鍒╋紝瀹gО鍖楄秺鐨勬垬鏂楀姏姝e湪琚閫愭ュ墛寮便傝屽疄闄呬笂錛屼負浜嗗簲浠樺寳瓚婁技涔庢棤絀鋒棤灝界殑鏀誨娍錛岄┗瓚婄編鍐涘湪1967騫村簳宸茶揪鍒50涓囷紝騫朵笖濞佹柉鐗規懇鍏拌繕瑕佹眰鏇村氥

1968騫1鏈堝簳錛屽寳瓚婂彂鍔ㄤ簡瑙勬ā絀哄墠鐨勬槬鑺傛敾鍔褲傝秴榪8涓囧寳瓚婂啗闃熷拰瓚婂叡娓稿嚮闃熷瑰崡瓚婂嚑涔庢墍鏈夌殑澶у皬鍩庡競鍙戣搗浜嗚繘鏀伙紝鍏惰勬ā鍜屾儴鐑堢▼搴︿護涔犳儻浜嗗▉鏂鐗規懇鍏版垬鎶ョ殑緹庡浗浜哄ぇ涓洪渿鎯婏細鏃犳暟鐨勫啗浜嬭炬柦鍜屾斂搴滃緩絳戣鐮村潖錛涙垬鏂楁渶嬋鐑堢殑鏃т含欏哄寲鍑犱箮鍏ㄦ瘉錛涚編鍐涙邯灞卞熀鍦拌鍥村洶76澶╋紝鍥犱負鐮村潖澶涓ラ噸錛岃В鍥村悗涓嶅緱涓嶆斁寮冧嬌鐢ㄣ傚湪榪欐℃敾鍔誇腑錛屽寳瓚婃崯澶變簡瓚呰繃5涓囦漢錛屼絾鍒頒簡5鏈堬紝浠栦滑灝辨仮澶嶄簡榪涙敾鑳藉姏銆傛槬鑺傛敾鍔誇嬌綰︾堪閫婁笉寰椾笉鎵胯ゅけ璐ワ紝1968騫3鏈31鏃ワ紝綰︾堪閫婂彂琛ㄦ紨璁詫紝緇堟⑩滆槳闆瘋屽姩鈥濓紝琛ㄧず緹庡啗灝嗛愭ユ挙鍑鴻秺鍗楋紝騫跺e竷鏀懼純絝為変笅浠繪葷粺銆1968騫6鏈堬紝闃垮竷鎷夊嗘柉錛圓brams錛夊皢鍐涙帴鏇垮▉鏂鐗規懇鍏版寚鎸ュ湪瓚婄編鍐涖

鏍規嵁緹庡浗鏀垮簻鐨勯個璇鳳紝闊╁浗浠1965騫村紑濮嬫淳闈掗緳銆佺櫧鉶庛佺寷鉶庣瓑鎴樻枟閮ㄩ槦錛屽埌1973騫寸殑涔濆勾闂翠竴鍏辨湁涓夊嶮涓囦互涓婄殑闊╁浗澹鍏靛弬鍔犱簡瓚婃垬銆傚叾涓4,687浜烘垬姝伙紝灝勬潃浜嗗洓涓囧氬悕鏁屽啗銆備負浜嗘敮浠橀煩鍥界殑鍐涗簨寮鏀錛岀編鍥藉歸煩鍥芥斂搴滄彁渚涗簡10浜垮乏鍙崇編鍏冦傜編鍥戒互澶栵紝闊╁浗錛堝師鍚嶅崡鏈濋矞錛夋槸鏈澶х殑媧懼叺鍥藉躲

鍙嶆垬榪愬姩
灝忚勬ā鐨勫弽鎴樿繍鍔1964騫村湪澶у︾殑鏍″洯寮濮嬶紝鍚屾椂鍙戠敓鐨勬槸絀哄墠鐨勫乏緲煎︾敓琛屽姩涓諱箟銆備漢鍙f暟閲忓簽澶х殑濠村効娼涓浠d篃鍒頒簡璇ヤ笂澶у︾殑騫撮緞銆傚弽鎴樿繍鍔ㄧ殑鎴愰暱涔熻侀儴鍒嗗綊鍥犱簬騫挎硾鐨勭數瑙嗘柊闂繪姤閬擄紝浣垮緱澶у﹀勾榫勭殑緹庡浗浜烘瘮浠ュ墠鍑犱唬鑳藉熻幏寰楁洿澶氱殑鏈夊叧鎴樹簤鐨勪俊鎮銆

鍒1968騫達紝鍙嶆垬紺哄▉娓歌屽凡閬嶅強鍏ㄥ浗鍚勫湴銆8鏈堬紝鑺濆姞鍝ョ殑紺哄▉鑰呭拰璀﹀療鍙戠敓澶ц勬ā鍐茬獊錛岄犳垚嫻佽浜嬩歡銆1970騫5鏈堬紝涓轟簡鎶楄緹庡浗鍏ヤ鏡鏌鍩斿錛岀編鍥藉巻鍙蹭笂絎涓嬈″叏鍥藉︾敓鎬葷艦璇劇垎鍙戱紝10澶氫竾瀛︾敓娑屽叆鍗庣洓欏胯繘琛屾姉璁銆

涓婂崈鐨勫勾杞葷編鍥界敺浜洪夋嫨閫冨線鍔犳嬁澶ф垨鐟炲吀錛屼互韜查伩寰佸彫鐨勯庨櫓銆傚綋鏃訛紝鍏ㄩ儴閫傞緞鐢鋒т腑鍙鏈変竴灝忛儴鍒嗙湡姝i渶瑕佸叆浼嶏紱鑰屼笖鍦ㄥぇ閮ㄥ垎鐨勫窞錛屽ぇ閮ㄥ垎閫傞緞鐢烽潚騫磋繕娌℃湁杈懼埌鎶曠エ騫撮緞鍜屽厑璁稿枬閰掔殑騫撮緞錛屽悇涓鍦版柟鐨勬寫閫夋湇褰圭郴緇熷姙鍏瀹わ紙鈥滃叺褰瑰矓鈥濓級娌℃湁鏄庣『鐨勫叺褰硅眮鍏嶆柟閽堬紝鍥犳ゅ彲浠ュ緢瀹芥澗鍦板喅瀹氳皝闇瑕佹湇褰癸紝璋佸彲浠ュ緱鍒拌眮鍏嶃備笉鍏姝g殑鎸囨帶浣垮緱1970騫翠駭鐢熶簡鍏靛焦褰╃エ鍒跺害錛屽湪榪欎竴鍒跺害涓錛屽勾杞葷敺鎬х殑鐢熸棩鍐沖畾浜嗕粬寰佸彫鐨勭浉瀵歸庨櫓錛9鏈14鏃ユ槸1970騫村叺褰瑰垪琛ㄤ腑澶勪簬棣栦綅鐨勭敓鏃ワ紝涓嬩竴騫存槸7鏈9鏃ワ級銆傚勾杞諱漢琚寮鴻揩鍦ㄥ啗闃熶腑鎷跨敓鍛藉啋闄╋紝浣嗗嵈娌℃湁閫変婦鏉冿紝涓嶅厑璁稿枬閰掞紝榪欑嶆儏鍐墊垚鍔熷湴榪浣跨珛娉曡呭湪鍏ㄥ浗鑼冨洿鍐呴檷浣庢姇紲ㄥ勾榫勶紝鍦ㄨ稿氬窞闄嶄綆浜嗛ギ閰掑勾榫勩

1977騫1鏈21鏃ワ紝緹庡浗鎬葷粺鍚夌背路鍗$壒璧﹀厤浜嗗氭暟鍦ㄨ秺鎴樹腑閫冮伩鏈嶅叺褰硅呫

鈥滆秺鍗楀寲鈥
1969騫達紝灝煎厠鏉炬垚涓虹編鍥芥葷粺錛岃〃紺鴻佹帹琛屸滆秺鍗楀寲鈥濇斂絳栵紝璁╃編鍐涢愭ユ挙鍑鴻秺鍗楋紝騫朵簬褰撳勾6鏈堟挙鍑洪栨壒25000鍚嶇編鍐涖備絾鍦ㄧ編瓚婅皥鍒よ繘琛岀殑鍚屾椂錛屾垬浜変粛鍦ㄧ戶緇銆1969騫3鏈堬紝緹庡啗寮濮嬬樺瘑杞扮偢鏌鍩斿ㄥ冨唴鐨勫寳瓚婂啗浜嬪熀鍦幫紱5鏈堬紝奼夊牎楂樺湴鎴樺焦鐖嗗彂銆1970騫3鏈18鏃ワ紝鏌鍩斿ㄤ翰緹庣殑鏈楄哄皢鍐涘彂鍔ㄦ斂鍙橈紝鎺ㄧ炕浜嗚タ鍝堝姫鍏嬩翰鐜嬬殑鏀挎潈錛5鏈堬紝鍦ㄦ湕璇虹殑榛樿鎬笅錛岀編鍐涘叆渚墊煬鍩斿錛岃繘鏀婚偅閲岀殑鍖楄秺鍐涗簨鍩哄湴銆傚埌1971騫達紝緹庡啗姝諱骸浜烘暟宸茶秴榪4涓囥

1972騫3鏈堬紝姝﹀厓鐢插姩鍛樹簡鍑犱箮鍏ㄩ儴鍖楄秺鍐涗簨鍔涢噺錛屽彂鍔ㄤ簡姣1968騫存槬鑺傛敾鍔挎洿澶ц勬ā鐨勨滃嶆椿鑺傛敾鍔庫濄傚凹鍏嬫澗涓嬩護緹庡浗B-52鎴樼暐杞扮偢鏈哄瑰寳瓚婅繘琛屽叏闈㈣槳鐐搞傚寳瓚婄殑澶嶆椿鑺傛敾鍔誇互澶辮觸鍛婄粓錛屾崯澶辮秴榪10涓囦漢錛屾﹀厓鐢蹭篃鍥犳よ鎾よ亴錛屾枃榪涘媷鎺ヤ換瓚婂崡浜烘皯鍐涘徃浠ゃ傚嶆椿鑺傛敾鍔跨殑澶辮觸錛岀編鍥紹-52鎴樼暐杞扮偢鐨勫▉鍔涳紝浠ュ強鎬ヤ簬鍚岀編鍥芥敼鍠勫叧緋葷殑鑻忚仈鍜屼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鐨勫帇鍔涜揩浣垮寳瓚婂洖鍒拌皥鍒ゆ屽墠銆1973騫1鏈27鏃ワ紝鍙傚姞鈥滃叧浜庤秺鍗楅棶棰樼殑宸撮粠浼氳鈥濆洓鏂癸紙瓚婂崡銆佺編鍥姐佽秺鍗楀崡鏂瑰叡鍜屼復鏃墮潻鍛芥斂搴溿佽タ璐℃斂鏉冿級鍦ㄥ反榛庢e紡絳懼畾浜嗐婂叧浜庡湪瓚婂崡緇撴潫鎴樹簤銆佹仮澶嶅拰騫崇殑鍗忓畾銆嬨傞殢鍚庝袱涓鏈堝唴錛岀編鍐涘叏閮ㄦ挙鍑鴻秺鍗椼

鎴樹簤緇撴潫

1975騫達紝鍗楄秺騫蟲皯鐧諱笂緹庡啗鐩村崌鏈烘挙紱葷編鍐涙挙鍑鴻秺鍗楋紝浣嗗寳瓚婂拰鍗楄秺涔嬮棿鐨勬垬浜夊苟鏈緇撴潫錛1974騫翠粛鐒舵槸琛鑵ョ殑涓騫淬傛父鍑繪垬渚濇棫鍦ㄨ繘琛岋紝鍖楄秺閲嶆柊鎺у埗浜嗗崡鏂圭殑澶ч儴鍒嗕埂鏉戙1975騫1鏈堬紝鍖楄秺浠庡嶆椿鑺傛敾鍔跨殑宸ㄥぇ鎹熷け涓鎮㈠嶈繃鏉ワ紝鍙戣搗浜嗘渶鍚庣殑鍐沖畾鎬ф敾鍔褲傜煭鐭鍑犱釜鏈堝唴錛屽崡瓚婃斂搴滃啗鍦熷穿鐡﹁В錛屽悇澶у煄甯傜浉緇ч櫡钀姐傚洓鏈堬紝鍖楄秺鍙戝姩鏄ョ勬垬褰瑰拰鑳″織鏄庢垬褰癸紝鏃ㄥ湪浜5鏈1鏃ヤ箣鍓嶏紝鏀誨厠鍗楄秺棣栭兘瑗胯礎錛屼互闃插崡瓚婂啗闃熻兘閲嶆柊緇勭粐璧鋒柊鐨勯槻寰″拰鍙嶅嚮銆

1975騫4鏈29鏃ヨ嚦4鏈30鏃ユ渶鍒濈殑鍑犱釜灝忔椂錛岀編鍐涚粍緇囦簡鏈夊彶浠ユ潵鏈澶х殑鐩村崌鏈烘挙閫琛屽姩錛岃屼竴瀹舵棶棣嗘ゼ欏朵笂鐨勭洿鍗囨満鎾ら涔熸垚浜嗙編鍥藉嵎鍏ヨ秺鎴樼殑緇撴潫鐨勬爣蹇椼傚悓鏃ヨタ璐¢櫡钀斤紝鍖楄秺鏀婚櫡浜嗙編鍥介┗瑗胯礎澶т嬌棣嗗拰鍗楄秺鎬葷粺搴滐紝鍗楄秺鏀挎潈瑕嗙伃銆傚悓騫達紝鏌鍩斿ㄥ拰鑰佹対鐨勫叡浜у厷涔熷厛鍚庡ず鍙栦簡鏀挎潈錛岃秺鍗楁垬浜変互鍏變駭涓諱箟鐨勫叏闈㈣儨鍒╁憡緇堛

1976騫1鏈2鏃ュ崡鍖楄秺緇熶竴錛岀粍鎴愭柊鐨勮秺鍗楃ぞ浼氫富涔夊叡鍜屽浗錛岃タ璐¤鏀瑰悕鑳″織鏄庡競銆傛暟鐧懼悕鍗楄秺鐨勬敮鎸佽呰澶勫喅錛屾洿澶氫漢琚鎹曘傝秺鍏卞彇寰楁斂鏉冨苟緇熸不鑷充粖銆

浼や骸緇熻
鍖楄秺姝h勫啗鍜岃璁や負鏄瓚婂叡娓稿嚮闃熺殑浜哄憳錛110涓囦漢姝諱骸錛60涓囦漢鍙椾激錛33涓囦漢澶辮釜銆
緹庡啗錛氳秺鍗楁垬浜夋湡闂達紝緹庡啗姝諱骸5.8涓囦漢錛屽彈浼30.4涓囦漢錛2000澶氫漢澶辮釜銆
鍗楄秺鏀垮簻鍐涳細姝諱骸13涓囦漢錛屽彈浼50涓囦漢銆
闊╁浗鍐涢槦錛氭諱骸4500浜恆
婢沖ぇ鍒╀簹鍐涢槦錛氭諱骸500浜猴紝2400浜哄彈浼ゃ
娉板浗鍐涢槦錛氭諱骸350浜恆
鏂拌タ鍏板啗闃燂細姝諱骸83浜恆

澶т簨璁
1961騫達細5鏈堬紝緹庡浗鍦ㄨ秺鍗楀崡鏂瑰彂鍔ㄢ滅壒縐嶆垬浜夆濓紝濡勫浘鍦18涓鏈堝唴鈥滃鉤瀹氬崡瓚娾濄
1963騫達細11鏈堬紝鍦ㄧ編鍥界瓥鍒掔殑鍐涗簨鏀垮彉涓錛岃秺鍗楀叡鍜屽浗鎬葷粺鍚村涵鑹寵鍑繪瘷銆傚啗浜烘潹鏂囨槑鍜岄槷搴嗗厛鍚庝笂鍙般
1964騫達細8鏈堬紝緹庡浗鍒墮犲寳閮ㄦ咕浜嬩歡錛屽紑濮嬭槳鐐歌秺鍗楀寳鏂廣
1965騫達細3鏈堬紝緹庡啗鍦ㄥ矘娓鐧婚檰錛屾妸瓚婂崡鎴樹簤鍗囩駭涓轟互緹庡啗涓轟富鐨勨滃矓閮ㄦ垬浜夆濄6鏈堬紝鍗楄秺鍐涗漢闃鏂囩粛鍙戝姩鏀垮彉涓婂彴錛屾垚絝嬫垬鏃跺唴闃侊紝浠誨浗瀹墮嗗煎斿憳浼氫富甯銆
1967騫達細4鏈堬紝鍗楄秺鍒跺璁浼氶氳繃鏂板娉曘9鏈堬紝闃鏂囩粛褰撻夎秺鍗楀叡鍜屽浗鎬葷粺銆
1968騫達細3鏈堬紝緹庡浗鏀垮簻琚榪瀹e竷鈥滈儴鍒嗗仠姝⑩濊槳鐐歌秺鍗楀寳鏂廣5鏈堬紝瓚婂崡姘戜富鍏卞拰鍥姐佺編鍥藉弻鏂瑰湪宸撮粠寮濮嬩婦琛屼細璋堛10鏈堬紝緹庡浗鈥滃叏闈㈠仠鐐糕濊秺鍗楀寳鏂癸紝鈥滃矓閮ㄦ垬浜夆濈牬浜с
1969騫達細1鏈堬紝瓚婂崡姘戜富鍏卞拰鍥姐佺編鍥藉弻鏂逛細璋堟墿澶т負鍖呮嫭瓚婂崡鍗楁柟姘戞棌瑙f斁闃電嚎鍙婅秺鍗楀叡鍜屽浗鍦ㄥ唴鐨勫洓鏂逛細璋堛傜編鍥藉湪鍗楄秺寮濮嬫帹琛屸滄垬浜夎秺鍗楀寲鈥濇斂絳栥6鏈堬紝瓚婂崡鍗楁柟姘戞棌瑙f斁闃電嚎鍜屽叾浠栫粍緇囧e竷鎴愮珛浠ラ粍鏅嬪彂涓洪栫殑瓚婂崡鍗楁柟鍏卞拰闈╁懡涓存椂鏀垮簻銆9鏈堬紝瓚婂崡姘戜富鍏卞拰鍥戒富甯鑳″織鏄庡幓涓栵紝瀛欏痙鑳滃綋閫変富甯銆
1973騫達細1鏈27鏃ワ紝緹庡浗緇堜簬琚榪絳劇講銆婂叧浜庡湪瓚婂崡鎴樹簤緇撴潫銆佹仮澶嶅拰騫崇殑鍗忓畾銆嬨3鏈29鏃ワ紝緹庡啗瀹屽叏浠庡崡瓚婃挙鍑恆

瀵硅秺鍗楃殑鎻村姪
1955騫達紝鑳″織鏄庡湪璁塊棶鑻忚仈銆佷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銆佽挋鍙ゆ湡闂寸劇講浜嗙涓鎵瑰悜瓚婂崡鎻愪緵璐㈡斂鎻村姪鐨勬潯綰︺

2005騫4鏈4鏃ワ紝瓚婂崡瑙e瘑浜嗘垬浜夋湡闂村師紺句細涓諱箟闃佃惀鍥藉跺硅秺鍗楁彁渚涘悇縐嶆彺鍔╃殑鐩稿叧鏂囩尞銆傛枃浠舵樉紺猴紝1955騫村埌1962騫撮棿錛岃嫃鑱斿悜鍖楄秺鎻愪緵鐨勮儲鏀挎彺鍔╂婚濈害14浜垮崲甯冿紝騫跺府鍔╁寳瓚婂緩璁句簡34涓澶у瀷宸ヤ笟浼佷笟鍜屼竴緋誨垪鍖葷枟鏈烘瀯鍜岄珮絳夋暀鑲叉満鏋勶紝閲嶅緩浜50涓鍐滀笟欏圭洰銆傝秺鍗楁垬浜夋湡闂達紝紺句細涓諱箟闃佃惀鍥藉惰繕鍚戝寳瓚婃彁渚涗簡澶ч噺鐗╄祫錛屽叡綰240涓囧惃銆傚叾涓錛屼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鎻村姪綰160 涓囧惃錛岃嫃鑱旀彺鍔╃害51涓囧惃錛屽叾浠栧浗瀹訛紙鎹峰厠鏂媧涗紣鍏嬨佹嘗鍏般佸寛鐗欏埄銆佷繚鍔犲埄浜氥佺綏椹灝間簹銆佸痙鎰忓織姘戜富鍏卞拰鍥姐佹湞椴溿佸彜宸寸瓑錛夊叡鎻村姪綰25.4涓囧惃銆

褰卞搷鍜屼綑娉
瓚婂崡
瓚婂崡涓鴻嚜宸辯殑鐙絝嬩粯鍑轟簡宸ㄥぇ鐨勪唬浠楓傚寘鎷娉曡秺鎴樹簤鍦ㄥ唴鐨30騫存垬浜夐犳垚浜500涓囧鉤姘戠殑姝諱骸銆傚埌1975騫磋秺鎴樼粨鏉熸椂錛屾垬浜夌粰瓚婂崡鐣欎笅浜嗕竴鐗囨弧鐩鑻嶅し鐨勫湡鍦板拰88涓囧ゅ効錛100涓囧″囷紝20涓囨畫鐤句漢錛20涓囧撳コ銆備絾榪欒繕涓嶆槸鑻﹂毦鐨勭粓緇擄紝瓚婂崡鍙堝厛鍚庝笌鏌鍩斿ㄥ拰涓庝腑鍥介櫡鍏ユ垬浜夛紙涓瓚婃垬浜夛級銆傞暱鏈熺殑鎴樹簤浠ュ強涓庤タ鏂逛笘鐣岀殑闅旂粷瀵艱嚧緇忔祹宕╂簝錛岄氳揣鑶ㄨ儉錛1970騫翠唬鍚庢湡錛岃秴榪150涓囪秺鍗楅毦姘戜箻灝忚埞閫冪昏秺鍗椼

緹庡浗
瓚婃垬鏄緹庡浗鍘嗗彶涓婃寔緇鏃墮棿鏈闀跨殑鎴樹簤銆傚嶮澶氬勾鐨勮秺鎴橈紝緹庡浗鑰楄垂浜嗚嚦灝戜簩鍗冧簲鐧句嚎緹庡厓銆傚敖綆″啗浜嬩笂緹庡浗騫舵湭澶辮觸錛屼絾瀹冭〃鏄庣編鍥藉喎鎴樼瓥鐣ヤ笂鐨勯噸澶уけ璇銆傝秺鎴樻瀬澶х殑鏀瑰彉浜嗗喎鎴樼殑鎬佸娍銆傜編鍥界敱鍐鋒垬涓鐨勫己鍔誇竴鏂瑰彉涓哄急鍔匡紝闈㈠硅嫃鑱斿拕鍜勯間漢鐨勮繘鏀伙紝緹庡浗鏇寸Н鏋佺殑鍚屼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鍚堜綔銆傝秺鎴樺姞鍓т簡緹庡浗鍥藉唴鐨勭嶆棌闂棰橈紝姘戞潈闂棰橈紝浣垮浗瀹跺勪簬鏋佸害鐨勫垎瑁傜姸鎬侊紝緇欑編鍥戒漢姘戦犳垚宸ㄥぇ鐨勭簿紲炲壋浼ゃ

鏌鍩斿
鏌鍩斿ㄦ垬鍓嶇殑瑗垮搱鍔鍏嬫斂搴滀竴鐩村湪鍚勬柟涔嬮棿鍔鍔涚淮鎸佽嚜宸辮剢寮辯殑鐙絝嬪湴浣嶃傛湕璇虹殑鏀垮彉鍜岀編鍐涘叆渚墊妸鏌鍩斿ㄥ交搴曠殑鍗峰叆浜嗘垬浜夈傛嘗灝斿竷鐗歸嗗肩殑鏌鍩斿ㄥ叡浜у厷鈥滅孩鑹查珮媯夆濅箻鏈鴻幏寰椾簡鏀挎潈銆傛嘗灝斿竷鐗規帹琛屾瀬宸︾粺娌諱笅錛屾煬鍩斿ㄥ彂鐢熶簡宸ㄥぇ鐨勬斂娌誨拰緇忔祹鍗辨満錛屼竴鐧句綑涓囧鉤姘戞諱簬璇ユ椂鏈燂紝鍏朵腑鍖呮嫭瓚婂崡渚ㄦ皯銆傜敱浜庢嘗灝斿竷鐗規斂鏉冪殑浜哄彛鐏緇濇斂絳栦笉浠呴犳垚浜嗗湴鍖哄姩鑽★紝鑰屼笖涔熶弗閲嶅▉鑳佽秺鍗楁斂搴滅殑鍥藉唴瀹夊叏錛屽簲嫻佷骸瓚婂崡鐨勫墠姘戞煬鍙嶅規淳鐨勯個璇鳳紝瓚婂崡鍑哄叺灝嗘嘗灝斿竷鐗歸┍閫愬嚭鍩庡競錛屽苟鐫鎵嬫壎妞嶉煩妗戞灄鏀挎潈錛岀孩鑹查珮媯夊垯緇х畫鍦ㄥ啘鏉戝規柊鏀垮簻鍙戝姩娓稿嚮鎴樹簤銆

涓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
涓鍥芥槸鍖楄秺鏈涓昏佺殑鏀鎸佽呭拰鎻村姪鑰呫傚嚭浜庡湴緙樻斂娌葷殑鑰冭檻錛屼篃鍔犱笂鎰忚瘑褰㈡佺殑鍥犵礌錛屼腑鍥界粰浜堜簡瓚婂崡瓚呰繃浜岀櫨浜誇漢姘戝竵鐨勬彺鍔╋紝瀹㈣備笂鍔犲墽浜嗕腑鍥界粡嫻庣殑璐熸媴銆傜粺涓鍚庣殑瓚婂崡騫舵湭鎴愪負涓鍥藉彲闈犵殑鐩熷弸錛屽嚭浜庢媴蹇冨浗瀹跺埄鐩婂彈鍒頒腑鍥藉拰鏌鍩斿ㄦ瀬絝鏀挎不鍔垮姏鐨勬崯瀹充粬鍊掑悜浜嗚嫃鑱斻傚湪1979騫達紝鍥犱負瓚婂崡鍏ヤ鏡鏌鍩斿錛岀牬鍧忎簡鍦板尯鍧囧娍錛屼腑鍥藉嚭鍏佃秺鍗楋紝瀵艱嚧涓瓚婃垬浜夈

❹ 請告訴我越南戰爭的歷史與詳情

60年代越南戰爭的起因?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n Tranh Ch?ng M? C?u N??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很多人也認為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暴動。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戰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腐敗無能的南越政府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游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游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持。1964年8月2日,一艘執行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美國隨即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了強硬反應。越共游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北越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志著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國會則通過了「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可以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對付這一挑釁行為。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約翰遜隨即將戰爭大大升級。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短短數月之後,美軍在越人數已高達22萬。約翰遜還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譬如說,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美軍的飛機也不可以發動攻擊。對於北越的交通與重要設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擊的范圍以外。事實證明,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是徹底的失敗。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1965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和北越66團在德浪河谷爆發第一次遭遇戰,經過3天激戰,北越死亡超過1200人,美軍死亡約200人。美軍取得了勝利,但同以後無數次的戰役一樣,戰術上的勝利無助於改變美國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美國駐越軍原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戰役」將會迫使北越認輸,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北越軍隊的行動。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就撤離戰場。威斯特摩蘭不斷的向國內報告美軍所取得的勝利,宣稱北越的戰鬥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實際上,為了應付北越似乎無窮無盡的攻勢,駐越美軍在1967年底已達到50萬,並且威斯特摩蘭還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其規模和慘烈程度令習慣了威斯特摩蘭戰報的美國人大為震驚:無數的軍事設施和政府建築被破壞;戰斗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在這次攻勢中,北越損失了超過5萬人,但到了5月,他們就恢復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使約翰遜不得不承認失敗,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根據美國政府的邀請,韓國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大事記
1961年:5月,美國在越南南方發動「特種戰爭」,妄圖在18個月內「平定南越」。
1963年:11月,在美國策劃的軍事政變中,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被擊斃。軍人楊文明和阮慶先後上台。
1964年:8月,美國製造北部灣事件,開始轟炸越南北方。
1965年:3月,美軍在峴港登陸,把越南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台,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1967年:4月,南越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1968年:3月,美國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轟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在巴黎開始舉行會談。10月,美國「全面停炸」越南北方,「局部戰爭」破產。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在內的四方會談。美國在南越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其他組織宣布成立以黃晉發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臨時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去世,孫德勝當選主席。
1973年:1月27日,美國終於被迫簽署《關於在越南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29日,美軍完全從南越撤出。

對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訪問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期間簽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財政援助的條約。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戰爭期間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對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的相關文獻。文件顯示,1955年到1962年間,蘇聯向北越提供的財政援助總額約14億盧布,並幫助北越建設了34個大型工業企業和一系列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了50個農業項目。越南戰爭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資,共約240萬噸。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約160 萬噸,蘇聯援助約51萬噸,其他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古巴等)共援助約25.4萬噸。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中國和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

❺ 美國越戰始末

美國越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5年至1975年間冷戰中在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美國越戰就是越南戰爭。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對亞洲國際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1. 第一階段,從1955年—1960年,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廷艷集團發動「控共」、「滅共」戰役,屠殺北越共產黨。中國與蘇聯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國,由此引發越南的南北戰爭。

2. 第二階段,從1961年——1964年美國的介入,1961年4月底,肯尼迪在決定增加駐越軍事顧問和派遣首批美國特種部隊的同時,下令進行強化的秘密戰。事件的導火索為北部灣事件,美國開始正面在越南投入士兵。同時中蘇的介入,962年夏天,應越方要求,中國領導人決定向越南無償提供可裝備230個營的武器裝備。

3. 第三階段,從1965年—1968年美國直接參戰,1965年3月2日,美國總統約翰遜批准了「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越南峴港登陸,越南戰爭正式爆發。

4. 第四階段,從1969年—1973年美軍在越南的行動,美國政府的戰爭越南化政策包括逐步撤出美國部隊、擴充並重新裝備南越軍隊以及加大對北越的轟炸力度,同時由於國內壓力和出於人道主義,宣布從南越逐步撤出美國部隊。

5. 第五階段,從1973年—1975年美國軍事力量從南越撤出後,南越阮文紹政權十分孤立。1975年4月30日,北越坦克轟鳴著沖入了南越總統府。楊文明隨即宣布投降。

(5)1962年越南戰爭跟哪個國家打擴展閱讀: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越南為自己的 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越南戰爭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

❻ 越戰是什麼什麼是越戰美國和越南發生了什麼事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很多人也認為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甘乃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詹森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森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暴動。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甘乃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雪夫肆意欺淩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雪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子試驗。嚴峻的形勢使甘乃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甘乃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戰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甘乃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腐敗無能的南越政府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游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游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援。1964年8月2日,一艘執行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美國隨即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了強硬反應。越共游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北越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志著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國會則通過了「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可以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對付這一挑釁行為。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詹森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詹森隨即將戰爭大大升級。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短短數月之後,美軍在越人數已高達22萬。詹森還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譬如說,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美軍的飛機也不可以發動攻擊。對於北越的交通與重要設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擊的范圍以外。事實證明,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是徹底的失敗。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1965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和北越66團在德浪河谷爆發第一次遭遇戰,經過3天激戰,北越死亡超過1200人,美軍死亡約200人。美軍取得了勝利,但同以後無數次的戰役一樣,戰術上的勝利無助於改變美國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美國駐越軍原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戰役」將會迫使北越認輸,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北越軍隊的行動。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就撤離戰場。威斯特摩蘭不斷的向國內報告美軍所取得的勝利,宣稱北越的戰鬥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實際上,為了應付北越似乎無窮無盡的攻勢,駐越美軍在1967年底已達到50萬,並且威斯特摩蘭還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其規模和慘烈程度令習慣了威斯特摩蘭戰報的美國人大為震驚:無數的軍事設施和政府建築被破壞;戰斗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在這次攻勢中,北越損失了超過5萬人,但到了5月,他們就恢復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使詹森不得不承認失敗,1968年3月31日,詹森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根據美國政府的邀請,韓國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導,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資訊。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員警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森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森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共產黨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❼ 越南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很多人也認為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暴動。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戰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腐敗無能的南越政府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游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游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持。1964年8月2日,一艘執行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美國隨即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了強硬反應。越共游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北越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志著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國會則通過了「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可以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對付這一挑釁行為。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約翰遜隨即將戰爭大大升級。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短短數月之後,美軍在越人數已高達22萬。約翰遜還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譬如說,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美軍的飛機也不可以發動攻擊。對於北越的交通與重要設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擊的范圍以外。事實證明,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是徹底的失敗。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1965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和北越66團在德浪河谷爆發第一次遭遇戰,經過3天激戰,北越死亡超過1200人,美軍死亡約200人。美軍取得了勝利,但同以後無數次的戰役一樣,戰術上的勝利無助於改變美國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美國駐越軍原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戰役」將會迫使北越認輸,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北越軍隊的行動。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就撤離戰場。威斯特摩蘭不斷的向國內報告美軍所取得的勝利,宣稱北越的戰鬥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實際上,為了應付北越似乎無窮無盡的攻勢,駐越美軍在1967年底已達到50萬,並且威斯特摩蘭還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其規模和慘烈程度令習慣了威斯特摩蘭戰報的美國人大為震驚:無數的軍事設施和政府建築被破壞;戰斗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在這次攻勢中,北越損失了超過5萬人,但到了5月,他們就恢復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使約翰遜不得不承認失敗,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根據美國政府的邀請,韓國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共產黨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大事記
1961年:5月,美國在越南南方發動「特種戰爭」,妄圖在18個月內「平定南越」。
1963年:11月,在美國策劃的軍事政變中,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被擊斃。軍人楊文明和阮慶先後上台。
1964年:8月,美國製造北部灣事件,開始轟炸越南北方。
1965年:3月,美軍在峴港登陸,把越南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台,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1967年:4月,南越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1968年:3月,美國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轟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在巴黎開始舉行會談。10月,美國「全面停炸」越南北方,「局部戰爭」破產。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在內的四方會談。美國在南越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其他組織宣布成立以黃晉發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臨時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去世,孫德勝當選主席。
1973年:1月27日,美國終於被迫簽署《關於在越南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29日,美軍完全從南越撤出。

對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訪問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期間簽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財政援助的條約。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戰爭期間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對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的相關文獻。文件顯示,1955年到1962年間,蘇聯向北越提供的財政援助總額約14億盧布,並幫助北越建設了34個大型工業企業和一系列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了50個農業項目。越南戰爭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資,共約240萬噸。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約160 萬噸,蘇聯援助約51萬噸,其他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古巴等)共援助約25.4萬噸。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妓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中國和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

❽ 求知越南戰爭的過程

越南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給美國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美國軍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寮國、柬埔寨人民經過武裝斗爭和起義,先後取得了獨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內以臨時政府的名義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並積極採取行動恢復越南的統一
與此同時,在越南南方,一直堅持反共的吳庭艷,於1955年10月在美國的支持下,在西貢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為防止吳庭艷政權垮台,美國派遣100名代號為「綠色貝雷帽」的所謂「特種部隊」進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志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4月30日,美國副國務卿喬治·鮑爾宣布了一個名叫「戰略村」的計劃,把越南南方游擊隊滲入比較嚴重的地區再劃分為較小地區。主要村莊要用帶刺的鐵絲和�望塔圍起來,進村的人將受到仔細盤查,其中的居民將被遷入集中營。隨後,美偽軍對各「戰略村」進行瘋狂的掃盪和圍剿
越南南方游擊隊進行了反「戰略村」、反掃盪的戰斗。據統計,從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的反掃盪斗爭進行了40餘次,美軍傷亡達2000餘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萬人口,美國軍事介入嚴重受挫。

戰爭逐步升級
美軍在南越的軍事受挫激怒了美國統治集團。1963年底,美國總統約翰遜在一次會議上說,吳庭艷政權沒能阻止「紅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勢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這種狀況「極不令人滿意」,「必須有所改觀」。
1963年11月1日,美國在南越策動軍事政變,殺了吳庭艷,換上了新的傀儡楊文明,並積極尋找擴大戰爭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國政府宣稱,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和「滕納·喬埃」號在東京灣(即北部灣)離最近的陸地大約65海里處的公海上進行巡邏時,遭到數目不定的北越魚雷艇的襲擊。
事後證明,這是五角大樓為擴大對越戰爭而蓄意製造的借口。美國政府趁機出台了「逐步升級戰略」,即所謂「有限度地擴大戰爭」。
接著,美軍開始推行「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大規模轟炸越南北方。與此同時,美國還不斷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軍人數超過50萬。
游擊戰讓美軍吃盡苦頭
美軍和南越軍隊對革命的絞殺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許多作戰區,每家每戶都組成一個戰斗單位。屋內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糧洞和藏牛洞。每村每鄉都是一個戰斗堡壘,村有民兵、鄉有游擊隊。大部分村、鄉,尤其是那些靠近敵占區邊緣地帶的村鄉,成了布防森嚴的戰斗村和戰斗鄉。戰斗村組織嚴密,村民有各自的戰斗崗位。游擊隊和民兵站崗放哨,一有情況立即投入戰斗。1965年以後,隨著戰爭的擴大,大量游擊隊員開始轉變為正規軍,投入到前線與美軍作戰。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軍在清化戰役中遭受重創。4月3日上午7時,停泊在南海海面上的美國第七艦隊的飛機,約400架次分批侵入清化省上空。美國飛機對著清化省北部的一些居民區、民用工程和經濟設施進行狂轟濫炸。越南北方清化防空部隊和地方民兵自衛隊,在敵機俯沖下來的一剎那,使用各種火力一齊射向天空,組成強大嚴密的火力網,敵機一架架被擊中,冒著濃煙倒栽下來。這一天,他們擊落17架敵機,生俘1名美國飛行員,創造了一天擊落美軍飛機最多的紀錄。
4月4日,美軍又出其不意對清化突襲,不料當地武裝早有準備。這一次美軍失敗得更慘。清化軍民這一天共擊落敵機30架,活捉1名美國飛行員。這次戰役後,美國的轟炸行動陷入窘境。
從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軍和游擊隊機動作戰,進行了一系列奇襲戰、伏擊戰、攻堅戰、圍點打援和反掃盪戰。據初步統計,南方軍民共殲滅美軍近6000人,超過1961年到1964年12月底所殲滅的美軍總數的一倍。在許多戰場上和戰斗過的地方,美軍屍體橫陳,發出陣陣惡臭。據美國戰地記者埃德加回憶,他1964年到位於西貢不遠的古芝縣采訪報道,發現位於縣城中的甘密河裡漂著一具具美軍屍體,無人處理,河水和血交融在一起,在陽光下泛著恐怖的墨綠色。偶爾幾個兒童經過,用長長的木棍撥弄著屍體,尋找值錢的東西。在美軍的一個戰地搶救部,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士兵躺在病床上。據護士胡斯小姐講,幾乎每天她都要處理掉四到五袋殘肢。
1967年7月底,南越政府將武裝力量增加6.5萬人,總數超過100萬,同時考慮把徵兵年齡降低到18歲。在8月3日的記者招待會上,美國總統約翰遜也公開宣布,把美軍在越南的布防人數增加到4.5萬到5萬人,到1968年,美軍各兵種將達到52.5萬人。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裝發起「新春攻勢」。經過45天激戰,殲滅美偽軍15萬餘人,沉重打擊了美國的「逐步升級」戰略。攻勢還使美軍士氣低落,國內反戰運動高漲。美國國務卿臘斯克沉重地說:「預料要進行一場長期、激烈和令人失望的斗爭。」
尼克松准備從越南脫身
由於南方人民武裝的堅決抵抗和越南軍民團結一致,美國在越南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卻沒有取得預想效果,遭致國內外一致反對。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一浪高過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總統時,華盛頓上萬名群眾,高舉著「尼克松是頭號戰犯」、「尼克松是億萬富翁的工具」等標語牌走上街頭,舉行大示威,嚇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彈的「玻璃罩」里發表「就職演說」。
迫於國內外的強大壓力,尼克松找到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幫助美國走出越戰泥潭。於是基辛格開始積極奔走斡旋。
基辛格首次提出美國從越南脫身的計劃,隨後,與越南政府及蘇聯進行了接洽。1969年5月14日,基辛格把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請到白宮辦公室。基辛格說:「要是把態度靈活誤以為是軟弱無能,把通情達理看成是沒有決心,那就要犯絕大的錯誤,我還必須十分坦率地說明白,要是這種無謂的痛苦繼續下去,勢將影響其他方面的決定。這樣拖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多勃雷寧把美方計劃反映給蘇聯政府,蘇聯表現出冷淡態度。此後美國多方進行談判,但進展緩慢。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軍司令部宣布:自從1961年美國參加越南戰爭以來,美軍官兵死亡已達3.5萬人,損失飛機5400架。這個數字說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個多月,侵越美軍又有4000多人喪命,平均每月大約被打死1000多人。尼克松在撤軍問題上的猶豫不決終於吃到了苦果。
談判不成,美國只得「體面撤退」。美國國防部長萊爾德提出:「應該加強南越軍隊,使之替代美軍把戰爭進行下去。美軍的撤離取決於南越軍隊承擔美軍作戰任務的能力,『越南化』是用越南人的傷亡代替美國人的傷亡。」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總統在中途島宣布:在當年8月底以前,從越南撤出美軍2.5萬人。這是尼克松政府從越南的第一次撤軍。
但美國仍希望奇跡能夠出現。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宮向全國發表了一篇電視演說,他主張的「邊戰、邊談、邊化(越南化)、邊撤」的方針,遭到群眾反對。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戰性的電視演說,「結束越戰新動員委員會」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向華盛頓進軍」的抗議活動。在同一個星期里,類似的活動多達10餘次。
不得已,美國在加強南越政權力量的同時,加快撤軍步伐,駐越美軍逐步減少。1973年1月27日,美國經過長期談判,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在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上簽字,宣告美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失敗。美軍撤出後,在南越留下了2萬多名軍事顧問,並保留相當規模的海空部隊,支援110萬南越軍隊作戰。
1975年春,越南北方軍隊和南方人民武裝發動了著名的春季攻勢,經過西原、順化—峴港、西貢三大戰役,擊潰了南越軍隊。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統一。

❾ 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的戰爭原因

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給美國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美國軍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寮國、柬埔寨人民經過武裝斗爭和起義,先後取得了獨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內以臨時政府的名義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並積極採取行動恢復越南的統一。
與此同時,在越南南方,一直堅持反共的吳庭艷,於1955年10月在美國的支持下,在西貢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為防止吳庭艷政權垮台,美國派遣100名代號為「綠色貝雷帽」的所謂「特種部隊」進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志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4月30日,美國副國務卿喬治·鮑爾宣布了一個名叫「戰略村」的計劃,把越南南方游擊隊滲入比較嚴重的地區再劃分為較小地區。主要村莊要用帶刺的鐵絲和望塔圍起來,進村的人將受到仔細盤查,其中的居民將被遷入集中營。隨後,美偽軍對各「戰略村」進行瘋狂的掃盪和圍剿。
越南南方游擊隊進行了反「戰略村」、反掃盪的戰斗。據統計,從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的反掃盪斗爭進行了40餘次,美軍傷亡達2000餘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萬人口,美國軍事介入嚴重受挫。

❿ 詳細的介紹一下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蔽悔攔很多人也認為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前信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暴動。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戰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宏胡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腐敗無能的南越政府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游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游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持。1964年8月2日,一艘執行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美國隨即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了強硬反應。越共游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北越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志著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國會則通過了「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可以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對付這一挑釁行為。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約翰遜隨即將戰爭大大升級。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短短數月之後,美軍在越人數已高達22萬。約翰遜還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譬如說,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美軍的飛機也不可以發動攻擊。對於北越的交通與重要設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擊的范圍以外。事實證明,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是徹底的失敗。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1965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和北越66團在德浪河谷爆發第一次遭遇戰,經過3天激戰,北越死亡超過1200人,美軍死亡約200人。美軍取得了勝利,但同以後無數次的戰役一樣,戰術上的勝利無助於改變美國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美國駐越軍原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戰役」將會迫使北越認輸,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北越軍隊的行動。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就撤離戰場。威斯特摩蘭不斷的向國內報告美軍所取得的勝利,宣稱北越的戰鬥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實際上,為了應付北越似乎無窮無盡的攻勢,駐越美軍在1967年底已達到50萬,並且威斯特摩蘭還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其規模和慘烈程度令習慣了威斯特摩蘭戰報的美國人大為震驚:無數的軍事設施和政府建築被破壞;戰斗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在這次攻勢中,北越損失了超過5萬人,但到了5月,他們就恢復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使約翰遜不得不承認失敗,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根據美國政府的邀請,韓國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共產黨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游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00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紐西蘭軍隊:死亡83人。

大事記
1961年:5月,美國在越南南方發動「特種戰爭」,妄圖在18個月內「平定南越」。
1963年:11月,在美國策劃的軍事政變中,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被擊斃。軍人楊文明和阮慶先後上台。
1964年:8月,美國製造北部灣事件,開始轟炸越南北方。
1965年:3月,美軍在峴港登陸,把越南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台,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1967年:4月,南越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1968年:3月,美國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轟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在巴黎開始舉行會談。10月,美國「全面停炸」越南北方,「局部戰爭」破產。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在內的四方會談。美國在南越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其他組織宣布成立以黃晉發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臨時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去世,孫德勝當選主席。
1973年:1月27日,美國終於被迫簽署《關於在越南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29日,美軍完全從南越撤出。

對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訪問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期間簽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財政援助的條約。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戰爭期間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對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的相關文獻。文件顯示,1955年到1962年間,蘇聯向北越提供的財政援助總額約14億盧布,並幫助北越建設了34個大型工業企業和一系列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了50個農業項目。越南戰爭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資,共約240萬噸。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約160 萬噸,蘇聯援助約51萬噸,其他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古巴等)共援助約25.4萬噸。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妓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中國和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

閱讀全文

與1962年越南戰爭跟哪個國家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高鐵在哪裡設站 瀏覽:409
為什麼美國和伊朗那麼緊張 瀏覽:42
印尼沉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61
中國祥雲在哪裡 瀏覽:691
伊朗為什麼輸兩場 瀏覽:454
義大利醫師人的命怎麼做 瀏覽:748
越南特色美食有什麼 瀏覽:531
通遼有哪些中國名人 瀏覽:958
伊朗紅旗9為什麼干不下f35 瀏覽:864
義大利隊為什麼不會內訌 瀏覽:743
印尼巴厘島護發精油保質期怎麼看 瀏覽:887
中國人在越南大概有多少人 瀏覽:86
越南戰爭中越傷亡多少 瀏覽:300
印度為什麼又增兵 瀏覽:341
英國簽證帝王簽是什麼意思 瀏覽:230
中國哪個城市不婚的多 瀏覽:460
中國郵政福州到韶關多久 瀏覽:704
印尼回中國怎麼轉機 瀏覽:665
以色列伊朗為什麼是死敵 瀏覽:711
近代義大利為什麼這么弱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