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出國做對外漢語老師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和經濟的發展
漢語的傳播已經成了一種國際熱門...
據中央通訊社7日報道,泰國教育部的這一要求是為了適應該國日益升溫的中文學習熱潮。泰國《民族報》報道稱,該國教育部擬要求各地區2007年先試點開設普通話班,2008年所有中學都要教授中文。
除開泰國,
歐美國家的人們
對中文學習的熱情正在高漲
那麼
怎樣才能去國外當中文教師呢?
目前常見的有三種模式:
第一、國家漢辦的公派教師或志願者
第二、在讀學校的合作項目(略)
第三、靠譜中介機構出國任教
國家漢辦公派教師
(一)申請條件:
1、中國國籍,身心健康,年齡50歲以下(非通用語種的教師可放寬年齡至55歲);
2、品行端正,無犯罪、過失記錄;
3、熱愛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具有較強的使命感、光榮感和責任感;愛崗敬業,組織紀律性強,具有奉獻精神;
4、具有較強的教學、管理、協調能力;
5、適應性強,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6、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能熟練使用所在國語言或英語開展工作;
7、普通話發音標准,普通話水平在二級甲等以上(硬性條件)
8、國家漢辦的《漢語教師資格證》(硬性條件)
9、具有2年以上教齡(硬性條件),具有大學以上學歷、從事對外漢語、中文、外語、教育等專業教學工作的大、中、小學在職教師(硬性條件)。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經驗、國外工作經歷者為佳。
10、滿足國家公派教師崗位要求。
附:
2014年志願者崗位要求英語達到CET-6 425分以上或相當水平,申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義大利、匈牙利等國家的志願者要達到CET-6 520分以上;泰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蒙古、越南等國家的申請人在派出前,還要求基本掌握赴任國教學、生活用語。
(二)申請程序:
每年年初,根據教育部的遴選要求和國外崗位聘用條件,通過各省(市)教育廳(教委)和直屬高校推薦或上公開招聘,並經過國家漢辦舉行的選拔面試,由教育部下發錄取通知書,按照國外崗位赴任的時間的要求赴外任教,任期一般為兩學年(以實際出國任教的日期開始計算)。
漢辦志願者
(一)申請條件:
漢語教師志願者主要從本科以上(硬性條件)應屆畢業生、在讀研究生、在職教師中選拔。專業為漢語國際教育、具有教學經驗、掌握赴任國語言者和品學兼優的學生幹部優先。
志願者應符合以下條件:
(1)具備良好的政治和業務素質,熱愛祖國,志願從事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具有奉獻精神,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和團隊協作精神,品行端正, 無犯罪記錄;
(2)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
(3)掌握漢語、中華文化、當代中國國情和教學理論知識,具備較好的漢語教學實踐能力、外語溝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中華才藝專長;
(4)普通話達到二級甲等水平(硬性條件);英語達到大學英語四級以上水平(硬性條件);
(5)國家漢辦的《漢語教師資格證》(硬性條件)
(6)年齡一般在22歲至50歲之間。確屬工作必需的,年齡可適當放寬;
(7)除滿足以上基本條件之外,還需滿足國別項目的要求,詳見具體招募通知;孔子學院志願者崗位,同等條件下,優先從該孔子學院中方合作院校推薦的候選人中選拔。
成本與收益時間成本
志願者任期通常為1年,考核合格者可申請延期,最多不超過3年。漢語教師的任期一般為2學年。從報名、遴選到派出,一般需要3—6個月,這期間,還有全封閉的培訓時間,可能會影響原本的學業和工作。這樣算下來,15-18個月的時間成本少不了。
私人機構對外漢語教師項目
(一)申請條件
1、本科以上學歷(個別國家專科學歷即可);
2、對外漢語/國際漢語或相關專業,如:英語師范、教育學類、漢語言文學等;
3、工作經驗根據不同的國家和崗位要求不同,有的要求3年,有的2年,有沒要求;
5、中國的《教師資格證》(有些崗位不需要只有美國的崗位是需要的);
4、熱愛教師工作和學生,有基本或熟練的教學能力;
5、獨立意識和文化融入能力強;
6、年齡大多要求在20-35歲之間,個別崗位有性別要求(例:幼兒園只招女教師)
(二)申請流程
1、聯系機構的負責人提交相關的申請書;
2、待對方審核後,進行相關的口語及教學能力的面試;
3、面試通過後,交項目費用與機構簽訂相關合同,進行出國前的培訓及相關准備。
附:
申請費用
費用根據國家及具體工作崗位的不同有一定的收費標准。
hanyu6388 歡迎咨詢更多
❷ 中國所援助過的國家
1、朝鮮
1960年,中國供應朝鮮10萬錠的棉紡設備,並供應其他項目。
1961年,中國援外支出接近償還外債的支出。
1962年以後援外更超過了償債。
1958年至1963年,這個中國最困難的時段, 中國以無息貸款方式為朝鮮承擔了紡織廠、軸承廠、糖廠、熱工儀表廠、繼電器廠、電子管廠、無線電零件廠等29個成套項目。
2、蒙古
1956年,中國開始向蒙古提供經濟技術援助,中蒙兩國簽訂經濟和技術援助協定,中國無償援助蒙古1.5億元人民幣。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兩筆長期低息貸款,由於蒙古缺乏技術力量,援助項目都採取「交鑰匙」方式, 即中國包攬一切, 全部建成後把鑰匙交給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發電廠、毛紡織廠、玻璃廠、造紙廠、磚瓦廠、蔬菜農場、養雞場、醫院、療養院、6座橋梁等21個項目,中國不能製造蒙古提出的紡織廠設備,不惜動用緊缺的外匯到英國訂購。
3、阿爾巴尼亞
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鎖、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供的。 從1954年起,中國向阿提供經濟、軍事援助摺合人民幣100多億元,阿總人口才200萬,平均給每人達4000多元(當時中國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農民干一天才8分錢)。
至1978年6月底,中國幫助阿興建了鋼鐵、化肥、制鹼、制酸、玻璃、銅加工、造紙、塑料、軍工等新的工業部門,增建了電力、煤炭、石油、機械、輕工紡織、建材等工業企業和通信、廣播、電視等設施,共計承擔了142個項目,其中建成的92個,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設的23個。
為建設這些項目,中國先後派出近6000名專家,並為阿爾巴尼亞培養了幾千名技術骨幹。 中國援阿的化肥廠年產20萬噸,平均1公頃地400公斤,遠遠超過我國農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數量;軍援項目之繁、數量之大,也遠超出阿實際需要。
60年代初,中國把蘇聯援助阿爾巴尼亞的項目全部包下來,援助規模不斷擴大,幾乎有求必應。 1960年底,正值中國最嚴重的災荒時期,卻還是緊急援助了阿爾巴尼亞5萬噸糧食。
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急需的東西,甚至包括2100萬美元的自由外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0年以來,致力於自身發展的同時,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東歐等地區1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經濟和技術援助。
(2)去越南做中國志願者多少錢擴展閱讀:
中國對外援助主要有8種方式:成套項目、一般物資、技術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援外醫療隊、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援外志願者和債務減免。
成套項目
成套項目援助是指中國通過提供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等援助資金幫助受援國建設生產和民用領域的工程項目。
中方負責項目考察、勘察、設計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過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設備、建築材料,派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和指導施工、安裝和試生產。項目竣工後,移交受援國使用。
成套項目是中國最主要的對外援助方式。從1954年開始,中國利用成套項目援助方式為越南、朝鮮兩國修復被戰爭破壞的鐵路、公路、港口、橋梁和市政交通等設施,並援建一批基礎工業,為兩國戰後重建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此後,成套項目建設的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在對外援助支出中一直佔有較大比例。目前,成套項目援助占對外援助財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2000多個與當地民眾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成套項目,涉及工業、農業、文教、衛生、通訊、電力、能源、交通等多個領域。
一般物資
一般物資援助是指中國在援助資金項下,向受援國提供所需生產生活物資、技術性產品或單項設備,並承擔必要的配套技術服務。
中國對外援助最早是從提供一般物資開始的。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在國內物資十分短缺的情況下,為支持廣大亞非國家爭取民族解放和發展民族經濟,向上述國家提供了大量生產和生活物資。
除單項提供援外物資外,中國還配合成套項目建設提供各種配套設備和物資。中國始終將國內生產的質量最好的產品作為援助物資,提供的物資涉及機械設備、醫療設備、檢測設備、交通運輸工具、辦公用品、食品、葯品等眾多領域。
這些物資滿足了受援國生產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設備如民用飛機、機車、集裝箱檢測設備等,還促進了受援國裝備能力的提高和產業的發展。
技術合作
技術合作是指由中國派遣專家,對已建成成套項目後續生產、運營或維護提供技術指導,就地培訓受援國的管理和技術人員。
幫助發展中國家為發展生產而進行試種、試養、試制,傳授中國農業和傳統手工藝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完成某一項專業考察、勘探、規劃、研究、咨詢等。
技術合作是中國幫助受援國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術合作涉及領域廣泛,包括工業生產和管理,農業種植養殖,編織、刺綉等手工業生產,文化教育,體育訓練,醫療衛生,沼氣、小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地質普查勘探、經濟規劃等。
技術合作期限一般為1年至2年,必要時應對方要求,可以延長。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是指中國通過多雙邊渠道為發展中國家舉辦各種形式的政府官員研修、學歷學位教育、專業技術培訓以及其他人員交流項目。
中國從1953年開始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接收了大量來自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埃及等國的實習生來華學習,涉及農林、水利、輕工、紡織、交通、衛生等20多個行業。
自1981年起,中國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了多個領域的實用技術培訓班。
自1998年起,中國政府開始舉辦官員研修班,培訓的部門、領域和規模迅速擴大。
截至2009年底,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各類培訓班4000多期,培訓人員12萬人次,包括實習生、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官員。培訓內容涵蓋經濟、外交、農業、醫療衛生和環保等20多個領域。
目前,每年在華培訓發展中國家人員約1萬名左右。此外,中國還通過技術合作等方式為受援國就地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術人員。
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是指中國向受援國派出醫務人員團隊,並無償提供部分醫療設備和葯品,在受援國進行定點或巡迴醫療服務。
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醫療隊。截至目前,中國已向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個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一般工作在受援國缺醫少葯的落後地區,條件十分艱苦。援外醫療隊員治癒了大量常見病、多發病,並採用針灸、推拿以及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診治了不少疑難重症,挽救了許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醫療隊員還向當地醫務人員傳授醫療技術,促進了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援外醫療隊員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全力為受援國人民服務,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贊揚。
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醫療隊員,經中國醫生診治的受援國患者達2.6億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醫療隊,共1324名醫療隊員,分別在57個發展中國家的130個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
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是指中國在有關國家和地區遭受各種嚴重自然災害或人道主義災難的情況下,主動或應受災國要求提供緊急救援物資、現匯或派出救援人員,以減輕災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幫助受災國應對災害造成的困難局面。
多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對外緊急救援行動,並在國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使救援行動更加快速有效,中國政府於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義緊急救災援助應急機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開展了對外援助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緊急救援行動,向受災國提供各種援助共計7億多元人民幣。
近5年來,中國政府累計開展緊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東南亞國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緊急技術援助;就幾內亞比索蝗災和霍亂,厄瓜多登革熱,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馬達加斯加颶風,緬甸、古巴熱帶風暴,巴基斯坦洪災等提供物資或現匯緊急援助。
向朝鮮、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蒲隆地、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
援外志願者
援外志願者是指中國選派志願人員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教育、醫療衛生和其他社會發展領域為當地民眾提供服務。目前,中國派出的志願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願者和漢語教師志願者。
2002年5月,中國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願者赴寮國,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服務。
截至2009年底,中國向泰國、衣索比亞、寮國、緬甸、塞席爾、賴比瑞亞、蓋亞那等19個發展中國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願者,服務范圍涉及漢語教學、中醫治療、農業科技推廣、體育訓練、計算機培訓、國際救援等領域。
其中,向衣索比亞、蓋亞那等多個國家實現連續派遣。2003年,中國開始對外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個國家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共計7590人次。
債務減免
債務減免是指中國免除部分發展中國家對華到期政府債務。對於受援國對華政府債務,中國政府從不施加還款壓力。
在受援國償還到期無息貸款遇到困難時,中國政府一向採取靈活的處理方式,通過雙邊協商延長還款期限。為進一步減輕經濟困難國家的債務負擔。
中國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一屆部長級會議、2005年聯合國發展籌資高級別會議、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08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2009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和201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上。
先後6次宣布免除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無息貸款債務。截至2009年底,中國與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個國家簽署免債議定書,免除到期債務380筆,金額達255.8億元人民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的對外援助-中國網
❸ 中國幫助過哪些國家
中國幫助過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埃及、阿爾及利亞等國。
1、1950年,中國開始向朝鮮和越南兩國提供物資援助,從此開啟了中國對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後,隨著對外關系的發展,中國對外援助范圍從社會主義國家擴展到其他發展中國家。1956年,中國開始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
1964年,中國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帶條件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八項原則,確立了中國開展對外援助的基本方針。
1971年10月,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下,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建立了經濟和技術合作關系,並援建了坦贊鐵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2、中國從1953年開始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接收了大量來自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埃及等國的實習生來華學習,涉及農林、水利、輕工、紡織、交通、衛生等20多個行業。
自1981年起,中國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了多個領域的實用技術培訓班。自1998年起,中國政府開始舉辦官員研修班,培訓的部門、領域和規模迅速擴大。
截至2009年底,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各類培訓班4000多期,培訓人員12萬人次,包括實習生、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官員。培訓內容涵蓋經濟、外交、農業、醫療衛生和環保等20多個領域。目前,每年在華培訓發展中國家人員約1萬名左右。
此外,中國還通過技術合作等方式為受援國就地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術人員。
3、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醫療隊。截至目前,中國已向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個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一般工作在受援國缺醫少葯的落後地區,條件十分艱苦。援外醫療隊員治癒了大量常見病、多發病,並採用針灸、推拿以及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診治了不少疑難重症,挽救了許多垂危病人的生命。援外醫療隊員還向當地醫務人員傳授醫療技術,促進了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
援外醫療隊員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全力為受援國人民服務,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贊揚。
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醫療隊員,經中國醫生診治的受援國患者達2.6億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醫療隊,共1324名醫療隊員,分別在57個發展中國家的130個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
4、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開展了對外援助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緊急救援行動,向受災國提供各種援助共計7億多元人民幣。
近5年來,中國政府累計開展緊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東南亞國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緊急技術援助;就幾內亞比索蝗災和霍亂,厄瓜多登革熱,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馬達加斯加颶風,緬甸、古巴熱帶風暴,巴基斯坦洪災等提供物資或現匯緊急援助;
向朝鮮、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蒲隆地、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
5、2002年5月,中國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願者赴寮國,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服務。
截至2009年底,中國向泰國、衣索比亞、寮國、緬甸、塞席爾、賴比瑞亞、蓋亞那等19個發展中國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願者,服務范圍涉及漢語教學、中醫治療、農業科技推廣、體育訓練、計算機培訓、國際救援等領域。
其中,向衣索比亞、蓋亞那等多個國家實現連續派遣。2003年,中國開始對外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個國家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共計7590人次。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
1、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信各國能夠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絕不把提供援助作為干涉他國內政、謀求政治特權的手段。
2、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平等互利、共同發展。中國堅持把對外援助視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注意實際效果,照顧對方利益,通過開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著力促進雙邊友好關系和互利共贏。
3、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援助規模和方式上,中國從自身國情出發,依據國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最大限度地結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
4、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中國對外援助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注重總結經驗,創新對外援助方式,及時調整改革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對外援助工作水平。
❹ 怎麼才能去國外當漢語老師
目前,去國外當中文老師有兩種常見的申請方式:
第一種,參加國家漢辦志願者項目或者漢語教師項目(只針對2年以上教齡的在職教師);
第二種,通過國內機構進行應聘
途徑一:國家漢辦
優點:權威性強
缺點:要求極高,限制工作年限
申請條件:
1.大學本科以上的應屆畢業生、在讀研究生、在職教師。一般為漢語國際教育或相關專業,部分歐洲國家也認可對應的語言專業,例如法語專業可以報名法國教師崗位,西班牙語專業可以報名西班牙的教師崗位。申請漢語教師崗位,要求有大學以上學歷,從事對外漢語、中文、外語等教學工作的大、中、小學在職教師,並具有2年以上教齡。
2.普通話達到二級甲等水平;能熟練使用申請赴任國語言或英語。2014年志願者崗位要求英語達到CET-6 425分以上或相當水平,申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義大利、匈牙利等國家的志願者要達到CET-6 520分以上;泰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蒙古、越南等國家的申請人在派出前,還要求基本掌握赴任國教學、生活用語。
3.掌握漢語、中華文化、當代中國國情和教學理論基本知識,具備較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漢語教學實踐能力,很多國家的崗位要求申請人具有1-2項中華才藝特長,如果會武術在一些國家項目中將獲得優先派遣的機會。
4.志願者的年齡一般要求在22-50歲之間,漢語教師的年齡一般在60周歲(含)以下,不同國家的個別項目要求會有所區別。
5.無犯罪記錄。
申請流程:
1.通過國家漢辦官網(http://www.hanban.e.cn)了解最新的崗位需求。登錄志願者報名系統(http://yuanzhe.chinese.cn),或者外派教師報名系統(http://shizi.chinese.cn)注冊新用戶,填寫報名信息並在線提交。同時,將生成的報名表格列印後,提交所在學校、教育廳或相關部門審核。
2.報名審批通過後,參加國家漢辦統一組織的選拔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考試內容主要為漢語專業知識、教學技能、中華文化傳播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外語水平、心理和才藝等。
3.國家漢辦根據選拔考試結果和崗位要求確定錄取人員。被錄取後,申請人還要參加國家漢辦組織的相關培訓,培訓考核合格後才可派出。
4.在國外任教期間,有問題可以與國家漢辦進行溝通。回國前兩個月,與漢辦項目主管溝通,確定回國時間。回國後遞交工作總結。
申請費用:無。
時間:志願者任期通常為1年,考核合格者可申請延期,最多不超過3年。漢語教師的任期一般為2學年。從報名、遴選到派出,一般需要3—6個月,這期間,還有全封閉的培訓時間,可能會影響原本的學業和工作。這樣算下來,15-18個月的時間成本少不了。
工資福利:申請人赴任前的培訓費、辦理出國手續相關費用、出國安置費、生活津貼、往返國際旅費、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都由國家漢辦支出,自己不需要承擔費用。志願者出國後不領取工資,派往國接收單位為志願者提供住房、醫療保險並解決當地交通,每個月還能獲得生活津貼,基本可以維持日常生活。與志願者相比,漢語教師在國外生活待遇會更好一些,主要包括國外工資(助教1500美元/月、講師1700美元/月、副教授1900美元/月、教授2100美元/月)及考核獎金、交通補貼、租房費用、一次性安家費、配偶補貼、赴離任及家屬探親機票、公費醫療等。赴非洲等艱苦地區的教師還能享受不超過180-1500美元/月的補貼。志願者和漢語教師都不能從事兼職,沒有其他額外的收入
途徑二:
個人申請通過機構出國任教
漢語國際教育的真正市場在國外,真正的需求也在國外,如果有靠譜的渠道可以選擇出國任教,其中包括國外高校、中小學、語言培訓機構等,但不同國家不同部門對教師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如選擇個人出國,請先詳細了解好當地情況。
優點:收入可觀, 不限年限
缺點:背井離鄉
申請條件:
1.有本科以上學歷和學士學位,個別國家的申請門檻只需專科學歷,例如新加坡。專業方面沒有嚴格的要求,除了中文、對外漢語、漢語言文學和師范類專業比較受歡迎,外語專業也被認可。即使連這些專業都不是,只要熱愛教師行業,也能通過出色的簡歷加上完美的面試表現殺出重圍。
2.不同項目對語言要求不同,一些項目申請時對普通話和外語沒有嚴格的等級要求,而是通過面試表現來考核。在出國前,最好能基本掌握該國常用的生活用語。
3.年齡一般要求在22-35歲以內,個別項目只接受女性。
4.無犯罪記錄,申請人及家人無非法滯留史。
申請流程:
1.咨詢公司了解最新的崗位需求,針對崗位要求提交簡歷、證件照和生活照。
2.簡歷審查通過後,招聘學校或機構將進行視頻面試。面試內容包括漢語知識、教學技能、語言表達能力、外語水平等。
3.面試通過後,與招聘學校或機構簽訂工作合同,並准備出國簽證所需的材料,辦理簽證手續。招聘學校或機構會根據需要,安排申請人參加培訓。
申請費用:有
時間成本:中文教師與國外學校或機構首次簽訂的工作合同時間通常為1-2年,到期後,雙方可再協商,是否需要續約。一般都不限制年限,可一直續約。
工資福利:同國家的工資標准和生活補助情況不同,國外學校或機構一般都會為中文教師購買國外的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保險,有的還會提供免費住宿和工作餐,有的則沒有,需要在簽訂合同時看清相關內容。申請人出國後,每月按合同約定領取工資,例如,韓國一般為100萬-150萬韓幣(摺合人民幣約7000-9000元),新加坡月收入2000-2400新幣(摺合人民幣約10000-12000元)(條件優秀可拿額外津貼)。另外任教期間都是允許兼職,可以增加收入,但由於中文教師持韓國E2工作簽證,該簽證類別規定持有人只可以從事家教等教育類工作,不可以從事其他勞力工作。
更多信息可咨詢mia183927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