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CL在東南亞有沒有生產基地
TCL即將建東南亞最大規模模組整機一體化基地,位於越南平陽。一旦建成投產,在所有中國電視品牌服務東南亞市場的工廠中,TCL位於越南平陽省的新集成製造基地將會成為最大的數字化工廠。
B. 米格戰機的米格戰機史
米高揚飛機設計局:成就二十世紀的輝煌
2006年,俄羅斯政府宣布米高揚、蘇霍伊、伊柳辛、伊爾庫特和圖波列夫合並成立新的「聯合航空製造公司」。
1905年,米高揚出生在阿爾明尼亞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裡,童年時代當過放羊娃,青少年時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頓河羅斯托夫求學。1925年,米高揚進入莫斯科「迪納莫」工廠當車工,不久應征入伍。1931年,米高揚離開連隊進入布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在學院學習時,米高揚和三位同學設計了一種小型體育運動飛機「十月號」。它的重量只有250公斤,最大時速為130公里。「十月號」採用了襟翼、前線縫翼、阻力板等,用來改善起飛著陸性能。這在三十年代初都算是新技術。「十月號」曾獲准投產並在社會上贏得了聲譽,使這位未來的著名設計師初露鋒芒。畢業後,米高揚到一家航空工廠當軍代表,該廠設計室是當時蘇聯唯一的殲擊機研製中心,負責人是著名設計師波里卡爾波夫。1937年,米高揚調到這里工作,正式開始了飛機設計生涯。不久,米高揚一躍而成為這個設計室的第二把手。
在這個設計室里有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名叫格列維奇。米高揚和格列維奇一見如故。後來,這兩位志同道合的設計師合作了幾十年。他們的性格通然不同:米高揚血氣方剛,精力充沛;格列維奇老成持重,沉著穩健。這是一對理想的夥伴。兩人姓氏的字頭合起來便是「米格」他們設計的飛機就是世界聞名的「米格」飛機。
為了實現自己的設計思想,米高揚設計集團夜以繼日地幹了起來。他們僅用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高空高速殲擊機伊-200的設計。這種飛機採用木質機翼和尾翼、焊接的金屬機身,並且採用了轟炸機發動機AM-35,這一種大膽嘗試使伊-200受益匪淺。與當時同類飛機相比,它在飛行速度、飛行高度和機動性方面佔有一定優勢。投產前,伊-200定名為米格-1。
米格-1設計方案看上去難度較大,然而它是現實的。設計師們充分考慮到了工廠的生產能力和技術力量。他們非常重視熟悉工廠情況的工藝員們的意見;因而生產進行得很順利。生產米格-1時。工廠第一次採用模線樣板法。
1940年4月5日,米格-1試飛。在試飛階段,米格-1的飛行速度達到了628公里/小時。在一次試飛中,米格-1在7,000米高度飛行速度達到652公里/小時--刷新了蘇聯當時的飛行速度紀錄。但米格-1也表現出了極其明鮮的兩重性:它既是蘇聯飛得最快的飛機,又是問題最多的飛機。設計師們對米格-1進行了反復的大量的修改。例如:在試飛初期,水散熱器修改了十八次、滑油散熱器更改了十次。盡管如此,散熱器問題仍然沒有徹底解決。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師們索性住在車間里,晝夜圍著飛機轉,忙碌了117個晝夜之後,問題事本解決。飛機通過了國家試驗,正式投產。不久,設計師們又陸續發現一些問題。這時,工廠已經生產出一批帶有「先天不足」的米格-1。
在米格-1生產過程中,設計師們對它繼續進行修改。克服了主要缺陷。經過改進之後的飛機稱為米格-3。米格-3可謂米高揚的第一件成功之作。但它的外形與米格-1基本相同,主要性能也沒有多大差別。如發動機、翼展(10.2米)、翼面積(17.44平方米)、實用升限(12,000米)等都是相同的。機長(8.25米,米格-1為8.16米)和飛行速度(640公里/小時,米格-1為628公里/小時)也差別不大。只有航程算是有了長足的提高,米格-3為1250公里,而米格-1和伊-200都只有730公里。
此外,米格-3還裝有自動前緣縫翼,從而改善了操縱性;採用了油箱惰性氣體充填系統,從而減少了火警危機;裝有氣壓驅動的收放式起落架和活動式座艙蓋。米格-3的武器裝備為一挺12.7毫米機槍和兩挺7.62毫米機槍。
1941年2月8日,由於出色地完成了飛機研製任務,米高揚榮獲紅旗勛章。但是,由於採用了不成熟的試驗型發動機,米格-3仍然未能獲得投產。
1942年,雙發的米格-5(DIS)問世,但是由於其競爭者Pe-2此時早已投產,仍舊未能避免夭折的命運。
成功終於在戰爭結束後到來,米高楊設計局設計的米格-13(伊-250)型混合動力飛機創造了蘇聯飛機的速度紀錄,其最大平飛速度達到825公里/小時,終於投入了小批量生產,並且服役到1950年。米格-13也是蘇聯最後一種裝有活塞式發動機的戰斗機。
1946年的10月22日,著名的米格-9噴氣戰斗機呱呱墜地,正是這種飛機開辟了俄羅斯戰斗機的噴氣時代,而米格設計局也憑借它一舉奠定了在蘇聯戰斗機設計的主導地位.
米格風雲:帶你走進米格的世界
米格戰機從一戰中蹣跚起步到兩極冷戰鼎盛時期再到蘇聯解體後的日漸衰敗,走過了風風雨雨的60多年,其中既有輝煌的勝利,也有失敗的辛酸。米格公司創造了無數的輝煌成績,其中也不乏失敗的辛酸。
在冷戰年代裡,西方常常把蘇聯集團的戰斗機統稱為米格,米格當然就是指阿爾騰姆·米高揚和米哈伊爾·格列維奇的設計局及其設計的飛機。在20世紀的後50年裡,米格戰斗機和西方戰斗機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逐,有過輝煌,也有過黯淡。但在任何時刻,米格的歷史都是一部激動人心的歷史,是世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米格家族的第一個成員是米格-1戰斗機,1938年開始研製。當時,蘇聯空軍根據實際需要,提出研製一種新型高速戰斗機,著名的設計師波里卡爾波夫提出的方案贏得了廣泛支持,隨後該機被賦予了I-200的研製代號。這種戰斗機安裝米庫林設計局的AM-35A型水冷發動機,設計指標為7000米高度最大飛行速度670公里/小時,升限13000米,爬升到5000米高度耗時4.6分鍾。但是由於波里卡爾波夫本人當時正在全力進行I-180戰斗機的研製工作,加之I-200被認為不夠先進,所以該機的研製工作一直進展緩慢。後來為了和雅克福列夫的I-26戰斗機競爭,波里卡爾波夫設計局加快了I-200的研製進度。1939年12月初,I-200的初步設計基本完成並獲得了蘇聯空軍司令和航空工業人民委員會的認可。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該計劃,前蘇聯當局決定成立一個由米高揚領導的新設計局。
米格-3戰斗機是蘇聯在二戰中使用的一種單座活塞式戰斗機。該機由當時從屬於第一國家飛機工廠的米高揚-格列維奇實驗設計局設計,但最初的設計思想則來自波利卡爾波夫設計局的K型機。在戰爭中,後期,當搶奪制空權變得更重要時,米格機開始建功立業,它特別適於5000米以上的空戰,因此米格機通常進入國土防空軍(PVO)服役,被用來攔截高空來犯的轟炸機和偵察機。
米格-9(MiG-9)是蘇聯戰後研製的首批噴氣式戰斗機之一,由米高揚設計局研發,採用仿製的德國BMW003噴氣式發動機(蘇聯編號RD-20,每台靜推力800公斤)。MiG-9的氣動布局類似老式活塞飛機,噴氣發動機放在前機身下部,前三點起落架,機翼為平直中單翼,頭部裝三門機炮,炮管伸在機身外。1946年3月原型機出廠,4月24日首飛成功,成為蘇聯最早的噴氣式戰斗機。作為噴氣式戰斗機,MiG-9並不成功,共生產了約1,000架,服役時間不長,1952年MiG-15服役時就退役了。
米格-15於1947年6月首飛,北約所起的外號為「柴捆」,是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機中的「佼佼者」。米格-15為全金屬半硬式結構,裝備一台RD-45型噴氣發動機,機頭進氣,水泡形座艙,並安裝了彈射座椅,採用後掠中單翼,大面積後掠角尾翼,水平尾翼裝在垂尾上,裝備37毫米機炮1門23毫米機炮2門,機載設備包括瞄準具、無線電台、無線電羅盤、高度表、信標接收機等,是一款十分優秀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殲擊機。
米格-17是單座高亞音速殲擊機,是在米格-15比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約所起外號「壁畫」。1948年設計,1949年12月開始試飛,1952年進入前蘇聯空軍服役。米格-17約有5~6個型號,主要型別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晝間戰斗型,D型具備一定的全天候作戰能力。除前蘇聯生產外,波蘭和捷克等國進行仿製。米格-17生產量大,據估計各型總共生產約9,000架。前蘇聯、波蘭和捷克均於1958年停產。六十年代末,在前蘇聯退出第一線。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國家包括歐、亞、非的20多個國家,如捷克、波蘭、羅馬尼亞、越南、朝鮮、埃及和烏干達等。在一些小國空軍里,米格-17仍是一支重要力量,除完成截擊任務外,主要用來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我國於1956年開始由沈飛仿製米格-17,國內編號殲-5,從1966年12月正式定型投產,到83年底共生產974架,如今殲-5已全部退出現役。
米格-19的氣動外型和米格-15、米格-17一脈相承,於1952年5月24日首飛成功,起初只能在俯沖中達到超音速,後來改裝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換裝更大面積的全動式平尾,順利達到了設計要求。量產型的米格-19機翼後掠角55度,頭部三門機炮中的兩門被移到翼根處,頭部空間被騰出來放火控及其他電子設備。米格-19的原型機事實上打破了一項飛行速度世界紀錄,在那時候美國的超級佩刀機F-100還不能超過馬赫1.09。而米格原型機早就超過了馬赫1.3,改型原型機更達到馬赫1.46,但為了保密,設計局並未申報這一紀錄。米格-19先後有多達16種改型,大部分未量產,只是用來測試不同的電子火控和武備系統,米格-19的主要型號有:米格-19P、米格-19PM和米格-19SV。中國產的米格19的國內型號叫做殲-6.
米格-21戰斗機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設計成功並定型的。1958年下半年,米格-21飛機開始在高爾基市的索克爾製造廠量產並進入系列化,1965年1月第一架交付空軍。米格-21戰斗機及其改進型共生產了10000多架。如今至少還有20個國家的空軍還在使用它。在米格-21數十年服役生涯中,曾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重要改進。
米格-23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戰斗機,所以它的服役數量也是非常的大。作為從米格-23發展來的先進戰斗轟炸機,米格-27的原型機在1971年2月18日完成首飛,72年共生產了24架。飛機最大載荷4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1點7馬赫。
米格-25「狐蝠」(MiG-25Foxbat)是蘇聯在1960年代研製部署的一種高空高速戰斗機,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斗機,在冷戰時期曾出口過敘利亞、伊拉克、印度等國家,至今仍活躍在這些國家的空軍。
米格-27是米高揚設計局在米格-23C基礎上研製的變後掠翼戰斗轟炸機。原稱米格-23Б,後改稱米格-27。1969年完成設計,1970年8月20日首飛,1971年開始批生產,至80年代後期停產時共生產了1000多架。米格-27採用液壓助力機械式操縱系統,座航兩側裝有防彈鋼板,可以在粗糙的野戰機場起降,可以執行對地攻擊的空戰兩種任務,屬第2代戰斗機。該機曾經出口華約多個國家,印度也於1980年代進口了一定數量的米格-27,並購買了該機的生產許可。
第一架米格-29原型機在1977年10月首飛,飛機所有技術驗證階段共用了14架進行測試,1980年5月,飛機通過國家驗收認證開始量產。西方社會和北約給了它一個綽號「支點」。它的良好的機動性能贏得了大量的贊譽。它爬升速度快,加速度大,探測距離遠,並且需要的地面維護工作都比較簡單。
1976年4月22日,編號83-2的二號原型機攜帶完整的機載系統進行了試飛,它能在擔任領空作戰任務時指揮其它飛機,並且裝備了Zaslon雷達,該雷達能與其它戰斗機分享數據。截至目前,俄羅斯共有350多架米格-31戰斗機。
米格-31是由米格-25發展而成的串列雙座全天侯截擊戰斗機,北約集團給予的綽號是「獵狐犬」(Foxhound)。1976年以前開始研製, 1983年進入服役。該機氣動外形與米格-25很相近,採用上單翼、雙立尾、兩側進氣布局。機長22.69米,翼展13.46米,機高6.15米,裝有兩台D-306加力式渦扇發動機,每台最大推力14600公斤,高空(18300米)最大飛行速度M數(馬赫數)2.83,低空飛行速度M數 1.63,作戰半徑15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46200公斤,實用升限24000米,最大續航時間3.6小時,一次空中加油6--7小時。
米格-33(MiG-33),實為米格-29M,是在米格-29基礎上經全面現代化改進而成的新型多用途殲擊機。按照俄羅斯的戰斗機劃代標准該機被視為從第四代向第五代過渡的「四代半戰斗機」。而按照國際通行的戰斗機劃代標准,則應劃為第三代戰斗機。米格-33的氣動外形與米格-29相比變化不大,但作戰效能有大幅度提高。米格-33的首架原型機米格-29M於1986年4月25日首飛,1991年和1995年曾先後兩次計劃作為俄羅斯首批標准多用途戰斗機投入批量生產,但由於資金困難而未能實現。
米格-35(MiG-35)是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術基礎上的發展機型,在俄羅斯的分級中,被列為4.5代戰斗機,唯一的原型機是利用原先供應米格-29M2的驗證機機身經過三次改進而成。米格-35的最大起飛重量較米格-29M2增加了30%,因此被列為中等重量的戰斗機,超過了原先的分類標准。俄羅斯正在為該機尋找海外市場,印度和阿爾及利亞為最大的潛在客戶,該機預計2009年開始量產。
米格-AT是俄羅斯米高楊設計局和法國斯耐克公司等聯合研製的高級教練機,由俄羅斯米高楊設計局負責全機的製作與組裝、系統整合與後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負責銷售,斯耐克公司提供發動機,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電系統。雙方為能共創雙贏,俄方出資68%,法方出資32%。俄羅斯空軍計劃用米格-AT取代正在服役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練機。米格-AT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設計,1992年法國公司參與合作。1996年3月21日米格-AT原型機進行了首次試飛。該機已進入試生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