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陸氏主要在哪裡

越南陸氏主要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4-09-04 11:54:19

❶ 誰知道趙姓的歷史和名人,陸姓的來源,陸姓人口總數

歷史名人:
趙匡胤:本為後周大將,"陳橋兵變",代周為帝,建立宋朝,立國320之久,使趙姓的宗族聲望達到了最為輝煌的時期。
趙文淵:北周著名書法家,擅長楷、隸書。當時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時奉命編定了一部六體書法字典。
趙 勝:平原君,以"食客數千人"而著稱,是趙氏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人物。
趙 雍:即趙武靈王,他提倡"胡服騎射",始創騎兵,這是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進步。
趙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趙之廉:清代傑出書畫家、篆刻家。其書、畫、篆刻對後世都有一定影響,與任伯年、吳昌碩並稱為"清末三大畫家"。
趙 翼:明代史學家、文學家。長於史學,考據精賅,其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並稱"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趙孟頫:元代傑出書畫家。精於正、行書和小楷,其筆法園轉遒麗,人稱"趙體"。
趙 雲:三國時蜀國大將,為"五虎上將"之一。
趙公明:相傳秦時得道於終南山。人稱之為"趙公元帥",被奉為"財神"。
陸姓起源有四種:
一、傳說帝顓頊的孫子吳回在堯時任火神祝融,他有個兒子名叫終,因為封在陸鄉(今山東平原縣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子孫有的以陸為姓,稱陸氏。
二 為戰國時,宣王有個兒子名叫通,字季達,受封於平原縣陸鄉(今山東平原縣陸鄉),是陸終的故地,所以以陸為姓,稱陸氏。
三 為出自陸渾國。春秋時期的陸渾國,是由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於伊川(今屬河南境)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最早活動於今陝西、甘肅、四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遷到陝西秦嶺以北。西周末年乘周王室東遷之機,東遷到今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帶。公元前638年,被秦晉兩國強行遷到今河南以南的伊河流域,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所滅。亡國後的陸渾之遺民依照漢人的習慣,以國為姓,稱陸氏。
四為由他族改姓而得。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後魏有代北(今內蒙古南部一帶)鮮卑族復姓步陸孤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改為陸氏。這一支陸氏的源地在今河南洛陽一帶。

陸姓的郡望主要有:
吳郡,三國時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晉義熙初移今吳興)相當於今浙江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以及江蘇宜興縣。這支陸氏為陸通的直系後裔,開基始祖為西漢時的陸烈。
河南郡,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相當於今河南黃河以河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以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230年)置郡,治所在陽翟(今禹縣)。相當於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這支陸氏是吳郡陸氏的分支,開基始祖為東漢穎川太守陸閎。
平原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東平原縣南)。相當於今山東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河、商河、惠民、陽信等縣。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西南)。相當於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包括汲縣)以西地區。西晉時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

陸姓以「河南」、「平原」、「河內」、「吳郡」為堂號。
發源於今山東境內的陸氏和由鮮卑復姓步陸孤氏改姓的陸氏,、發展成為陸姓的兩支主流。
兩支陸姓主要分布在今山東、河、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等省。這些地方的陸姓族人大多為陸通的後代。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陸通之子陸發,仕齊為大夫,謚號恭侯。陸發有兩子:陸萬、陸臬。陸萬生陸烈,字伯元,西漢時為縣令、豫章都尉,深得吳人愛載,死後葬於胥屏亭,他的子孫成為吳郡吳縣人。以後子孫不斷繁衍,到東漢時的陸閎為潁川太守、尚書令,生有三子:陸印、陸溫、陸桓,號潁川支。陸桓,字叔文,生子陸續,陸續生有三子:陸稠、陸逢、陸褒。陸稠任荊州(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的一部分)刺史,另分荊州支。陸逢為漢尚書僕射,樂安侯,生有五子:陸涉、陸表、陸瓊、陸吳、陸招。後發展為陸氏樂安(相當於今山東博興、高青、桓台、廣饒、壽光等地)支。陸表生子陸穰,陸穰生子陸恢。陸恢為兩晉之諫議大夫,又分出陸姓諫議分支。到南北朝時,南北兩地的陸氏人口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宋元以後,陸姓遍布全國各地。 當今陸氏人口單位面積(即 1 平方公里)內的密度,最高的是在江、浙、滬、皖和粵、桂、瓊地區,每平方公里的陸姓人口達到 0.8 人以上,中心密集點在上海、江蘇東南、浙江北部地區,每平方公里的陸姓人口達到 4 人以上。每平方公里達到 0.8 人的地區,陸姓人口大約 149.3 萬,其覆蓋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 10.6% 。每平方公里不足 0.8 人的陸姓人口大約 222.7 萬,約占國土面積 89.4% 。

陸姓分布很廣,但不平衡。陸姓在兩廣和江浙地區則是常見的姓氏之一,但在北方和西部則難見到。陸姓在人群中的分布密度是:廣西南部、海南、廣東西南地區的陸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 1.5% 以上,其中廣西欽州地區和廣東雷州半島,陸姓人口占當地人口的 3% 以上,最高達 4.2% ,以上地區覆蓋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 2.1% 。在廣西北部、廣東西部、貴州大部、湖南西南部、江蘇大部、浙江北部、安徽東端地區,陸姓人口占當地人口的 0.5 —— 1.5% ,其覆蓋面積占國土面積的 6.3% 。其他地區,陸姓人口占當地人口不足 0.5% ,其覆蓋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 91.6% ,其中人口不足 0.51% 的覆蓋面積占 49% 。

❷ 哪位知道陸姓的起源

來源有四

1、相傳吳回在帝堯時任火神祝融,他的兒子名終。因為在陸鄉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後世有的就以陸為姓,稱陸氏。
2、戰國時田完裔孫齊宣王有個孫子叫通,受封於平原縣陸鄉,即陸終的故地,因此以陸為氏。史稱陸氏正宗,這是山東陸氏的起源。
3、出自陸渾國。春秋時有一國名為陸渾國,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此國所滅,亡國之後的陸渾國遺民依照漢人的習慣,以國為氏,後代以陸為姓。
4、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鮮卑有很多鮮卑人復姓「步陸孤」氏,隨魏文帝遷如洛陽後改為陸氏。

根據2005年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主持完成、袁義達鍾蔚倫主編的《當代百家姓》里所發布的百家姓最新順序,陸姓排名60位。百家姓排名198位!陸姓分布極為廣泛,是中國一百個大姓之一,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1%,在一百個大姓中排第七十位。主要分布在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等地,這五個省、市、區的陸姓人口佔全國漢族陸姓人口的65%。

遷徙分布
發源於今山東境內的陸氏和由鮮卑復姓步陸孤氏改姓的陸氏,發展成為陸姓的兩支主流。兩支陸姓主要分布在今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等省。這些地方的陸姓族人大多為陸通的後代。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陸通之子陸發,仕齊為大夫,謚號恭侯。陸發生有兩子:陸萬、陸臬。陸萬生陸烈,字伯元,西漢時為縣令、豫章都尉,深得吳人愛戴,死後葬於胥屏亭,他的子孫成為吳郡吳縣人。以後子孫不斷繁衍,到東漢時的陸閎為穎川太守、尚書令,生有三子:陸印、陸溫、陸桓,號潁川支。
陸桓,字叔文,生子陸續,陸續生有三子:陸稠、陸逢、陸褒。陸稠任荊州(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的一部分)刺史,另分荊州支。陸逢為漢尚書僕射,樂安侯,生有五子:陸涉、陸表、陸瓊、陸吳、陸招。後發展為陸氏樂安(相當於今山東博興、高青、桓台、廣饒、壽光等地)支。陸表生子陸穰,陸穰生子陸恢。陸恢為兩晉之諫議大夫,又分出陸姓諫議分支。到南北朝時,南北兩地的陸氏人口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宋元以後,陸姓遍布全國各地。

分布情況
台灣地區
陸姓在台灣地區諸姓中,排列較後,據《台灣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 (盛清沂纂修,由文獻委員會1973年出版,眾文圖書印行)內排列序為第108位,戶數為439。據《台灣區百大姓源流簡介》(林添福、何金賜、何欽藤、林金山撰輯,台灣省名姓淵源研究學會編印,1990年5月出版)書中排列,陸姓在台灣諸姓中占第94位。據此,陸姓較1973年有明顯增多。該書內還有二則載述:一則稱陸氏族人播遷閩、粵及渡海來台之資料,未詳;一則載陸姓在台灣縣市和鄉鎮地區情況,其中在台灣分布較多之縣市依次為:台北市、高雄縣、台北縣、高雄市、宜蘭縣。分布較多之鄉鎮地區依次為:高雄橋頭、台北市松山區、台北市大安區、永和市、台北市古亭區。
香港
陸姓在香港各支派及分布情況,目前沒有詳細的資料。從在香港的陸姓人士來看,不外乎來源於兩方面,一是由內地遷居;一是由本埠長大。由內地遷居香港的陸姓著名人士主要活躍在經濟界,其中著名的有陸擎天、陸達兼、陸達權、陸孝佩、陸恭蕙等人。

澳門
陸姓在澳門出名的有書法篆刻家陸海。
少數民族中的陸姓
陸姓在少數民族中分布主要在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壯族、瑤族、布衣族、哈尼族中。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朝鮮族人的姓與名的排列形式和漢族一樣,姓在前,名在後。以單姓居多。我國境內朝鮮人姓氏與漢族相近,1999年調查,中國朝鮮族人的姓約100多個,其中有陸姓。
赫哲族:現今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大都取有漢姓,一個漢姓往往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赫哲姓,這些漢姓,一般都是單字姓,而且數量不多。目前,在松花江、烏蘇里江沿岸居住的赫哲人中,僅有包括陸姓在內的14個姓。這些單字姓是赫哲族與漢族人民在經濟、文化和長期友好相處的過程中,受漢族的影響,由赫哲姓演變而來。
蒙古族:蒙古人的姓氏較復雜,在姓名中原來多音節,受漢族的影響,逐步演變為單音節,且不少以漢諧音為姓。在蒙古族幾十個單姓中,有的是由蒙古人的姓或部名、人名演變的,也有的採用漢姓,陸姓也在其中。
壯族: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居地以廣西和雲南為主,其餘分布在廣東、湖南、貴州等地。歷史上,有一部分漢人居住於漢族地區,與壯人同化,姓氏仍用漢姓。從表面上看,壯族有些姓與漢姓相同,但在讀音與詞義上卻有差異。如「陸」,在漢語中是數詞,也可以指為大陸或陸地,但在壯語里卻是綠顏色或飛鳥的意思。在壯族中陸姓來源有二說。一說是各部落首領在江岩地方集會賜姓,會打鳥的部落從此以壯語(鳥)為姓。另一說是除了從外地遷入帶來的姓以外,主要還有從原始信仰圖騰而發展為姓的,陸姓很可能因古代崇拜鳥之故。
瑤族:瑤族主要居住在廣西、雲貴和湖南等地山區,以前長期過著游耕的生活。由於不斷的流動遷居,所以他們特別注重彼此之間的聯系和姓氏的延續。瑤族的姓氏有緣自本身民族起源傳說,也有從四面八方陸續遷入瑤族而出現漢姓的,如廣西南丹縣大瑤寨族中10多個漢族姓中就有陸姓。
京族:原稱越族,是我國南方惟一主要從事海洋捕撈的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廣西南部的山心、巫頭、譚吉諸島上。據對京族老人的調查和當地文物的考訂,可知京族的祖先是從越南的塗山、春花、宜地、瑞溪等地陸續遷來占其中陸姓遷來較晚,主要遷入瑤山心島居住區。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順地區及貴陽市郊。這是一個農業民族,喜擇低地近水處聚居。布依族在姓氏及文化上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漢姓初在唐朝,然後大多在明朝時期進入布依族地區。現在布依族的姓與漢族已相同,陸姓也是其中常見的姓。
哈尼族:哈尼族主要聚居於雲南南部紅河和瀾滄江流域,也有部分分布在緬甸、寮國等地。哈尼族的姓使用較晚,范圍也很小。哈尼族最早的姓是在明初雲南臨安知府賜給滇南土官的漢姓,隨著土司開始使用漢姓的傳播,其轄屬下的百姓也逐漸採用漢姓。

郡望堂號
郡望:
吳郡:三國吳寶鼎元年置郡,治所在烏程。此支陸氏為陸通的直系後裔,其開山始祖為西漢時的陸烈。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陽。
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治所在禹縣。此支陸氏為吳郡陸氏的分支,其開山始祖為東漢潁川太守陸閎。
平原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平原。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西晉移至野王。
堂號: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於福州。元兵殺來的時候,陸秀夫從容拔劍將妻子、兒
驅逐下海而死,然後自己也投河自盡。
黜霸堂:漢朝時陸賈跟隨劉邦滅秦建漢。他的口才相當好,兩次出使南越。還曾寫了一本《新語》送給高
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陸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內、吳郡為其堂號。

歷史名人
陸隴其:平湖人,清代著名學者,與陸世儀並稱「二陸」,學宗程朱,反對王守仁的「致良說」,以「居敬窮理」為主。
陸心源:浙江吳興人,清代藏書家,他收藏了兩百本宋朝的珍善本書,因藏書揚名於天下。著有《潛園總集》。
陸廣:元代著名畫家,吳人。
陸游:山陰人,南宋時著名的詩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堅決抗金,主張充實軍備。晚年退居家鄉,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變。一生中創作了很多詩歌,現存的有9000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求和,風格渾雄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感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均為傳世名作。
陸羽:復州竟陵人,唐代著名的茶道專家,為人詼諧風趣,閉門著述,不願為官,一度靠做零工維持生計,與女詞人李季蘭友誼頗深。一生的嗜好是喝茶,是當時品茶的最高權威。人稱「茶神」。
陸小鳳:古龍原創的虛構人物,一個傳說中有四條眉毛的人。
陸賈:西漢著名政治家、辭賦家,他自從漢高祖定天下以後,常作為說客出使諸侯。力主提倡儒學,「行仁義,法先勝」,並輔以黃老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作為地主階級的統治工具,對漢初政治曾起過較大影響。
陸遜:三國吳國名將,善謀略,出謀擊敗關羽,後水攻大敗劉備,因戰功顯赫而官至丞相。
陸機:西晉著名文學家,陸遜之孫,官至河北大都督,後被司馬穎所殺,著有《陸士衡集》。
陸雲:西晉著名文學家,陸遜之孫,官至清河內史,與陸機並稱「二陸」,著有《陸士龍集》。
陸俟: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名將,五百壯士鎮長安,平定了安定盧水劉超等聚黨萬余叛軍。
又在剿滅蓋吳之時,戰功赫赫。
陸龜蒙: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末葉的著名詩人、文學家,與皮日休並稱「皮陸」。陸龜蒙舉進士不第,一度曾做過湖州、蘇州刺史的幕僚,以後就在吳淤江畔的甫里(今吳縣角直)隱居,一邊賦詩論撰,一邊從事農業。《新庸書·隱逸列傳》記他:「有田數百畝,屋三十櫥,田苦下,雨潦則與江通,故常苦飢,身備插襪刺無休時。」經常同農民一起耕種。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具有這種精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陸龜蒙所著的詩文很多,有《甫里先生集》、《籠繹叢書》等待文集。他的詩以詠景物為多,大部分是反映他水鄉隱居生活的,而憤慨世事,憂念民生的作品較少。他的散文,如《野廟碑》、《登高文》、《田舍賦》、《後虱賦》等卻十分深刻而犀利,對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統治的腐朽,作了辛辣的諷刺和揭露。他對農具也很有研究,所著的《宋朝經》就是詳細地介紹了犁、耙、鏟、碌德等工具的發明經過、製作、使用方法等經驗。
陸皓東:(1867-1895) 清末廣東香山人,原名中桂,字獻香。初於上海學習電報技術,歷充電報翻譯生、領班。光緒二十年隨孫中山赴天津上書李鴻章。後南下武漢,觀察長江流域形勢。次年,與孫中山組香港興中會機關,謀於廣州起義。因遭告密被捕,不屈遇害。
陸德明:(約550-630) 唐蘇州吳人,名元朗,以字顯。善言玄理,通曉經學。歷仕陳、隋,為國子助教。入唐,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拜國子博士。曾以五六年之力,集漢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餘家,又采諸儒訓詁,辨正異同,考鏡源流,撰成《經典釋文》,開唐人義疏先河》。
陸小曼:(1903-1965) 女。江蘇武進(常州)人(生於上海)。小名小眉。1920年以父母之命嫁與王賡,後因志趣不合離異。1926年與徐志摩結合。擅繪畫、演京劇。解放後,任職上海中國畫院、文史館,又任市府參事室參事。編有《愛眉小札》,與徐合作《卞昆岡》等。父陸定。
陸定一:(1906- ) 江蘇無錫人。筆名定一。上海交通大學畢業。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共青團區委書記,團中央委員、宣傳部長,少共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共青團駐少共國際代表,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等。後任中共第七、八、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二十年代起,在《洪水》半月刊發表作品,有《五卅節的上海》等。後見《文藝陣地》、《八路軍軍政雜志》、《群眾》等刊,有《晉東南軍中雜記》等文。
陸蠡:(1908-1942) 浙江天台人。原名考源、聖泉。作家。1926年入杭州之江大學本科。次年秋轉入上海勞動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1931年畢業。後到福建泉州平民中學任理化教員。平素喜歡科學與文藝,精通英、法語,兼熟日、俄文及世界語,業余致力翻譯與寫作,與吳朗西等創辦泉州語文學社。1935年加入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與巴金、靳以、麗尼等共同負責編輯工作。1937年創辦《少年讀物》半月刊,任主編。太平洋戰事爆發,自千奮勇,信留學生上海主持工作。後被日本憲兵查抄、拘留受嚴刑折磨而犧牲。著有《海星》、《竹刀》、《囚象記》、《陸蠡散文集》,譯有《葛萊齊拉》、《羅亭》、《煙》、《希臘神話》、《魯濱遜飄流記》、《寓言詩》等。

閱讀全文

與越南陸氏主要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記憶印度教等級 瀏覽:980
印尼美女一般吃什麼 瀏覽:321
義大利留學在哪個國家最好 瀏覽:501
印尼的傳統服飾叫什麼 瀏覽:576
伊朗驅逐艦什麼時候開建 瀏覽:115
印尼山竹市場在哪裡 瀏覽:869
印度怎麼在第三世界國家影響力大 瀏覽:844
印尼巴厘島可樂賣多少錢 瀏覽:158
美軍在伊朗發生什麼事 瀏覽:867
印度主食一頓吃多少 瀏覽:167
越南麵包多少錢一個 瀏覽:878
電腦怎麼下遙游中國 瀏覽:882
印度孟買中國人民都是做什麼的 瀏覽:904
越南在韓國的人有多少 瀏覽:812
跟團去一趟印尼要多少錢 瀏覽:696
星通公司賣了伊朗什麼 瀏覽:148
越南青菜怎麼種 瀏覽:173
老美在印度是什麼種姓 瀏覽:971
義大利寄東西怎麼回 瀏覽:184
伊朗國家韓國哪個人口多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