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越邊境的壯族古寨,越南新娘只要3萬就可以娶回家
在中越邊境德天瀑布附近的碩龍鎮有一個壯家古寨。這個寨子已有上百年 歷史 ,至今還保留著最原生態的壯族民俗。
壯族,古稱俚僚,是西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這里古屬百越之地,歷代對壯家有不同的稱呼,以前壯族的壯寫為「撞」,後改為「僮」又改為「壯」,一直沿用至今。
我們此次造訪的碩龍鎮地處中越邊境,一百多年前,一紙協定把歸春河的兩岸分為兩個國家。因為只是一河之隔,兩岸百姓經常互通往來。所以在這個壯族村落里普通話、越南文和壯語幾乎都通用。
剛一進村,就遇見了村裡104歲的長壽阿婆,身體很健朗,還熱情地用普通話和我們溝通。
這次來村寨里才知道,原來在這里女人才是家裡的頂樑柱,男人反倒成了家庭主夫。所以這里叫做娶老公,而不是娶老婆。
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這幾個越南人正熱情地用越南文演唱。當然他們的普通話也非常流利。
而此次來這個壯族古村寨,其實我最期待的便是那一頓壯王宴,又稱簸箕宴(因為菜是放在一個巨大的竹編簸箕里上桌的)。
現在我們經常說生活中要有儀式感,這個曾經只有壯族土司宴請賓客時才有的壯王宴就是一頓極其富有儀式感的宴請。
穿過長廊一個大棚里正放置著幾十張大圓桌,也許過去壯家土司宴請賓客也是這種氣派吧。剛一坐定,便見一青年男子候在掛著銅鑼的門邊,待倆壯族婦女抬著一竹匾菜上桌時, 那男子「匡匡」兩聲鑼響、一聲「開宴嘍!」, 眾人便可開吃。
這些菜式還是很有壯族特色的,蜂蜜南瓜,當地的河魚,越南特色的春卷,村裡的放養雞,雲南特色的玫瑰飯等。
但最讓我眼睛一亮的就是這道蠶蛹了。這兩天在德天瀑布,似乎每頓正餐總少不了這炸蠶蛹了。我們桌上很多人都不敢吃,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女生吃的頗有滋味。據說這蠶蛹營養特別豐富,尤其富含蛋白質。而且外脆里酥,口感很贊。恐怕很多人都是被這樣子嚇到了。
吃完飯,對於壯族的銀飾一直頗為感興趣的我們來到了村寨里的銀器製造店。只見壯族小伙又是敲打,又是用火槍噴,慢慢地那銀器便有了些模樣。
每次見到壯族姑娘頂著一頭銀飾跳舞打歌的時候,我總是很疑惑這該有多重啊?她們是如何保證這頭飾紋絲不動不掉下來呢?店主主動拿出了放在櫥窗里的鎮店之寶給我們瞧,懷著好奇心我戴上了這足銀頭飾和項鏈。
做工精緻卻比想像中輕很多。可能為佩戴方便吧,頭飾的銀片打的很薄。不像這足銀腰帶,卻是重的很。
看我這樣子是不是還是可以冒充下壯族姑娘?
❷ 越南那幾個省有壯族
全國劃分為58個省(安江、北江、北件、薄遼、北寧、巴地頭頓、檳椥、平定、平陽、平福、平順、金甌、高平、得樂、得農、奠邊、同奈、同塔、嘉萊、河江、海陽、河南、河靜、和平、後江、興安、慶和、堅江、昆嵩、萊州、林同、諒山、老街、隆安、南定、義安、寧平、寧順、富壽、富安、廣平、廣南、廣義、廣寧、廣治、朔庄、山羅、西寧、太平、太原、清化、承天順化、前江、茶榮、宣光、永隆、永富、安沛)和5個直轄市(芹苴、峴港、海防、河內、胡志明市)。
❸ 越南有壯族嗎
有。岱依族(越南語:Tày;壯語:Bouxdaej),稱岱族,在繁體中文社區有時使用越南語「Tày」對應的漢字而譯為「齊族」,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 一。該族是越南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僅次於越南主體民族越族。 岱依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北方的高平、諒山、太原、廣寧等省的河谷和山腳地帶。該族在中國大陸屬於壯族。
(3)越南哪些地方有壯族擴展閱讀
民族歷史
越南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條件所決定的。中南半島處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亞洲大陸民族往南遷徙的走廊,歷史上連綿不斷的移民運動造成了該地區民族的復雜性。總的來看,越南民族的主體屬於來自華南的南方蒙古利亞人種,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的民族均源於此,南島語系的民族則與來自南亞的印度尼西亞人有密切的淵源關系。
越南岱依族、儂族與中國的壯族同源於古代百越,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遷徙到越南北部的; 越南泰族系從中國雲南遷來,時間約在10世紀以前;赫蒙族、瑤族、哈尼族、拉祜族、夫拉族、山由族(漢族)、貢族、倮倮族、巴天族等則是在300多年前從中國西南遷來的。
一般來說 ,遷入越南較早的民族多居住在河谷平壩地區,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越族的影響。遷入較晚 的民族則大多居住在高原山區,因為平原已被先來的民族占據了,他們與主體民族的隔閡要 更深一些。
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的民族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分布在越南南部和中部,其中占族在2世紀時曾在越南中部建立過強大的林邑國,後改稱占城國,創造了發達的 占城文明。10世紀後,越族勢力不斷向南擴張,終於在17世紀將占城國之地並入越南版圖。
華族則是一個較為特殊的人們共同體。越南政府將華裔越南居民統稱為華族,而在70年代以前,則分為華人和華僑兩部分。中華民族向越南遷徙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自19世紀中葉以來出現了新一輪移民高潮,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南方,他們對越南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拉格萊族Ra-glai (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拉格萊族。主要居住在南部慶和省和寧順省以南地區。拉格萊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與占語、埃德語和嘉萊語十分接近。經濟生活主要為耕種山坡旱田、狩獵和採集土特產品。信奉天公神,每年收獲季節組織隆重儀式祭拜天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
❹ 壯族是廣西的土著民族,壯族和越南人有什麼關系
中國與越南都是山水相連,唇齒相依。尤其是廣西與越南接壤,兩國邊境居住的居民大多數廣西的壯族,以及越南的岱族和儂族。根據越南人口普查統計,岱族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位居越南第二,主要分布在靠近中越邊境的越南「廣寧、高平、諒山、北太、黃連山、宣光、河江、老街等省」一帶。儂族大約有96.8萬人口,主要居住在「諒山 、高平 、北太、河北、河江、老街、宣化 、安沛等省」[1]。廣西的的壯族與越南的岱族、儂族都是屬於壯泰族群,是屬於不同國家的同根生民族,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在歷史上有著共同的文化淵源。在風俗文化方面,有著彼此的信仰與習俗。本文就介紹廣西壯族與越南岱族、儂族春節風俗文化風俗。
❺ 壯族在越南有多少人
1、壯族為越南第三大少數民族,大約有90多萬人口。越南的岱依族和儂族與中國的壯族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嘩仿脊20世紀60年代以前越南政府稱其為壯族,而後中越交火,關系惡化,改為儂族,雖然現在已逐漸分化並有了不同的族稱,但他們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仍保持著共同的特徵,總的來說共同性多於差異性,可以視為一個跨境民族。
2、岱依族大亮和儂族約有200萬人,主要居住在與中國交界亂滲的高平、諒山、廣寧、河江、宣光、老街等省的平壩丘陵地帶,主要種植稻穀 和玉米,家庭手工業和飼養業較發達。岱依族遷入越南的時間較早,受越族的影響較深;儂 族遷入越南的時間較晚,有的至今不過八九代人,約二三百年的歷史,與中國壯族的 共同性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