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蜜月期什麼時候開始

越南蜜月期什麼時候開始

發布時間:2024-09-09 15:59:29

⑴ 「老山戰役」持續多年的背後| 實戰練兵場!各大軍區輪流對戰越南

20世紀70年代,越南完成了國內對抗美國的統一戰爭,建立了統一的 社會 主義國家,但是越南並沒有老老實實的求發展,而是一心想著如何對外軍事擴張。1975年,越南進攻鄰國柬埔寨。此時的中蘇關系開始惡化,中美關系開始進入蜜月期。

此時的越南開始向蘇聯靠攏,視中國為「 眼中釘 」,被越南入侵的柬埔寨作為東南亞弱國,頻繁向中國求救。1977年開始,越南國內爆大規模排華暴亂,越南開始侵略中國村莊、屠殺中國公民。還趁機霸佔了本屬於中國的南沙群島將近96%以上的島嶼、礁石。中國人民忍無可忍,1979年決定發動對越南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後,中國軍隊陸續撤出越南,本以為越南人會吸取教訓,可是沒想到的是,越南趁機佔領了中越邊境的諸多山頭,時不時就跨過國境線對我國居民侵犯,我方也奮起反擊,其中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 老山戰役。

1.自然條件

老山地處低緯度高原,熱帶季風氣候,經常是 雨多、霧濃 ,而且 山高坡陡、峰高谷深。

自然條件特別惡劣,但適合隱蔽作戰。

2.戰略地位

老山以主峰為中心,有三條大山樑,易守難攻,西高東低、南緩北陡,尤其和隔河相望的八里河東山形成了兩扇大門,可以向兩國邊境通視20多公里,也就是說中越兩國誰佔領了老山,誰就控制了一條重要的通往越南的通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中方:

1983年10月底,解放軍現役軍人共計:423萬多人。

其實,我們拿下老山沒用多長時間,但是在戰略上,我們的領導人多方考慮沒有結束老山戰役(看下文)。有如此多的軍力,我們是不至於五年才拿下老山戰役,其實我們用的是一種 殺雞用牛刀 的策略,為了讓大部分的軍隊能夠得到實戰的歷練,解放軍先後動用了29個師,打敵人6個師,兵力是敵人的3倍多。

越方:

20世紀80年代初,越南有28個作戰師,23個生產師,2個訓練師,3個空軍師,總兵力約120萬人。越南在越北和河內地區部署了約20萬兵力,在中越邊境部署6個作戰師、20多個獨立團。

1984年4月28日,昆明軍區14軍40師118團在炮火的掩護下,打響了拔點作戰第一槍,經過三次沖鋒,主峰勝利拿下。28日至30日,119團沖鋒松毛嶺,30日,11軍31師開始進攻者陰山,用不到百人傷亡的代價全殲者陰山1000多越軍。

僅用幾日,我軍就完成了拔點作戰,成功收回老山、者陰山、松毛嶺等重要陣地。但是真正的防禦越軍反撲才是最慘烈的。

6.11反撲

我軍在收復被佔領地區地區後,立馬就轉入了 戰略防禦階段, 我軍立刻設置前沿陣地。6月11日,越軍用兩個團向老山和八里河東山發動襲擊,但均被我軍擊退。

119團攻下松毛嶺後,經歷了越軍60多次反撲,均被擊退,其中,5月9日擊退越軍一個加強營,擊斃80多人,6月11日擊退越軍加強團,擊斃200多人。

7.12大戰

越軍多次反撲失效。後來, 蘇聯人派出顧問指導越軍 ,顧問意見讓越軍用一個師兵力繼續在老山、松毛嶺、八里河東山方向發動進攻。

越軍一個多月的充足准備,越軍的准備規模已經超過一個軍的准備級別,但是盡管如此他們仍然沒有獲勝,在我防守部隊的堅決反擊下,越軍還沒沖鋒就已經被大炮炸死炸傷一多半。

值得一提的是,119團松毛嶺防禦戰, 在119團將士們的奮勇抵抗下,多次打退越軍進攻,他們在7.12當天打出了3萬發炮彈,越軍損失慘重,敵人的屍體布滿了山坡,事後,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我方曾通知越軍前來善後。

隨著東南亞和中越邊境形勢的變化,我方決定從1984年8月起,以老山為主戰場,以長期堅守防禦為主要樣式, 為了牽制越軍,支援柬埔寨,保衛邊疆和鍛煉部隊, 組織全軍部隊輪流上老山作戰。

五年時間,各大軍區參戰部隊粉碎了敵人無以計數的反撲,取得了殲滅敵人數萬的戰績,一直牢牢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

1987年以來,越南對華關系開始轉變,越南領導人多次向中國示好,積極改善中越關系,1990年兩國領導人在成都會面,兩國關系正常化。1993年,我國正式解除老山地區作戰任務。

根據不完全統計,老山戰役五年間,我軍共殲滅敵人41000餘人(擊斃24000餘人,擊傷17000餘人)。

老山戰役,是一場反對蘇聯和越南霸權主義的保衛我國邊疆安定和平的邊境戰役,這場戰爭是正義的。中國在這場戰爭中並沒有造成過大的損失和傷亡,反倒是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越南稱霸中南半島的計劃,保衛了我國領土完整和邊疆安定。

這次戰役的意外收獲就是,在五年熱戰、四年防禦戰的過程中鍛煉了各大軍區的實戰能力,在這次輪流作戰過程中也暴露了我軍存在的各種問題,也為今後的軍隊改革提供了依據,這場戰爭也更加加深了軍民之間的感情。

文/@大帥說 歷史

⑵ 歷史上中國和越南的關系

歷史上,中國和越南的關系源遠流長,兩國地理位置相近畝中,文化背景相似,自古以來便有著密切的交流與互動。以下為歷史上中越關系的概述:
1. 古代時期:越南地區曾是中國的一部分。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將現今越南北部地區納入秦朝版搜讓圖。此後,越南地區長期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存在,直到五代十國時期,越南才脫離中國獨立。
2. 封建時代:越南成為獨立國家後,仍與中國保持密切的聯系。越南的許多政治制度、文化傳統都受到中國的影響。同時,越南也曾是中國朝貢體系中的一員,向中國的中央王朝朝貢,並接受其冊封。
3. 近現代: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中越關系發生了變化。此時,越南與中國同受法國殖民統治,兩國關系較為復雜。第迅漏山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越南地區被日本佔領,中越關系更加緊張。
4. 當代:1945年越南獨立後,中越兩國關系經歷了一段蜜月期。但自1979年起,兩國因領土爭端等問題發生沖突,關系陷入低谷。此後,盡管在邊界問題上取得了一定共識,但兩國關系仍時有波動。
總體來看,中越關系經歷了從合並到獨立、從封建依附到近現代殖民地化、再到當代的復雜演變。兩國關系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但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似這一基本特徵始終未變。

⑶ 1969年胡志明逝世,周恩來緊急電告駐越大使:有兩件事情不要做

1969年9月2日,這對越南人民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和回味的日子。

因為在24年前的這一天,胡志明主席在河內宣布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這一天也被設立為越南的國慶日。

但不幸的是,胡志明主席在這一天也因病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越南和越南人民。

當時,新中國和越南的關系處於蜜月期,因此在胡志明逝世後,消息被第一時間遞送給了新中國駐越南大使王幼平。

王幼平立即將這一噩耗匯報給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得知後,立即指示王幼平,有兩件事情不要去做。

周總理給王幼平下達了什麼指示?

這還要從胡志明和周恩來之間的故事說起。

1890年5月19日,胡志明出生在越南義安省南壇縣金聯村的一個教師家庭。

胡志明原名叫做阮必成,號愛國,胡志明這個名字是他在二戰時期用於抗日的化名,後來一直沿用到去世。

同毛澤東、周恩來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戰士一樣,幼年時期的胡志明就胸懷大志,當時的越南,正籠罩在法國殖民統治的陰影之下,那時候胡志明立志要趕走法國侵略者,將自己的同胞徹底解放。

1905年,還在順化國立學校的胡志明就暗中地參加了反法運動,為當時一些愛國的仁人志士進行聯絡的工作。

6年之後,胡志明從學校輟學,來到了一所私立學校擔任教員。

在私立學校里的胡志明,沒有忘記自己的志向,他很希望自己能前往西方國家學習,以尋求一條能夠救國救民的道路。

1911年末,胡志明化名為阿三來到了法國的一艘商船上擔任了廚師助手,暫時離開了越南。

就這樣,胡志明跟隨著這艘商船輾轉來到了法國、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

在此期間,胡志明一邊打工維持生計,一邊努力學習著外語,廣泛地接觸外國的群眾,探查著各國的國情。

1917年,胡志明來到了法國,並置身於法國的工人運動,並加入了法國 社會 黨,創建了越南愛國者協會。

1920年末,加入了法國共產黨,成為越南第一名共產黨員。 2年之後的1922年,胡志明結識了同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周恩來等人。

胡志明和周恩來之間有著很多的共同點。

首先,二人都是亞洲人,都具有亞洲血統;

其次,在文化上也是一衣帶水;

再次,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二人都信仰共產主義,都想為民族的解放尋找一條可靠的途徑。

因此,二人在交談中聊得十分投機,漸漸地便將對方當做知己。特別是在遠在萬里的歐洲,老鄉情誼的加持讓二人很快便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鑒於胡志明早於周恩來到達法國,年齡又比周恩來年長,因此周恩來一直將胡志明當做自己的老大哥。

在胡志明的引薦下,周恩來也隨即加入了法國共產黨。

然而,二人的緣分和交情並未止步於此。當時的胡志明根本不會想到未來的某一天,自己會落入國民黨的手中,更沒有想到周恩來將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二十年後的1942年8月末,胡志明在廣西省德保縣被國民黨鄉公所鄉警攔截。

在對胡志明隨身攜帶的證件一一盤查後,鄉警發現胡志明攜帶的大部分證件均已時效,將其扣押。

2天之後的8月29日,胡志明被押送至靖西縣城。靖西當局將胡志明打成了重要嫌疑犯,繼而將其押解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進行進一步的審查。

在這期間,胡志明想方設法地同國民黨方面進行溝通,但均沒有下文。

獄中的胡志明,被國民黨當局作為政治犯關押。

據胡志明後來回憶,他被吸毒者以及患有性病的人關在一起,牢房裡有很多人,非常擁擠,以至於連躺下的地方都沒有。胡志明無奈之下,只好坐在馬桶上休息。

在這種環境下度日,對胡志明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可想而知。

就這樣,從1942年8月29日到1943年9月10日,胡志明被國民黨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關押一年之久。

在這期間,胡志明先後被關押在廣西省的靖西、田東、隆安等13個縣下屬的13所監獄。

胡志明被捕入獄的消息,終於被越南共產黨中央獲悉。心急如焚的越共中央同國民黨當局聯絡,想方設法地查找胡志明的下落。

但國民黨方面對此置之不理,無奈之下,越共中央只好向中國共產黨求援。

延安方面立即將此事電告給遠在重慶的周恩來,請周恩來想辦法營救胡志明。

周恩來經過一系列斡旋,終於在1943年9月10日,將胡志明從監獄中解救出來。

重見天日的胡志明,終於重獲自由。 後來,在得知自己的獲救是周恩來的幫助後,令胡志明大為感動,他不由自主地感嘆道:「中越情誼深,同志加兄弟。」

時間很快便來到了1949年,經過近百年屈辱史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地宣告了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終於盼來了期盼已久的和平與安定。

然而此時的越南卻同法國侵略者進行抗爭,盡管在胡志明的領導下,越南民主共和國於1945年成立,但卻被法國侵略者武裝干涉,於是胡志明再次帶領越南人民揭竿而起,同法國侵略者抗爭到底。

1950年1月,胡志明秘密訪華,以尋求新中國對越南抗擊法國侵略者進行援助。

當時,毛澤東正在訪問蘇聯,周恩來在請示了毛澤東後,和胡志明一起前往莫斯科會見斯大林,四人商定了共同援助越南的大事。

在蘇聯期間的周恩來,一如既往地對自己昔日的老大哥胡志明格外的關心、照顧,對他領導越南人民進行抗法斗爭的做法表示強烈的支持。

據史料記載,新中國在成立伊始,對越南的抗法戰爭進行了大量的援助。

僅在各類物資方面,就有500多萬噸的糧食,3萬多輛 汽車 ,200多萬噸汽油以及數億美元的外匯等;同時也派遣了陳賡等高級將領赴越南前線協助越軍作戰。

有了新中國的支持,越南人民軍猶如打了一針強心劑,給予法國侵略軍以迎頭痛擊。

1954年7月,在瑞士召開的日內瓦會議上,通過了《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使越南等國的國家主權得到承認,這標志著越南抗法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法國殖民越南的陰謀。

中國的抗法援越,令以胡志明為代表的越南對中國的好感大幅增加,對中國以及周恩來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的感情也更加地深厚。

據史料記載,1950年後,胡志明多次以公開或秘密的方式訪問中國。

面對胡志明的多次訪華,周恩來從未忘記他的老大哥。

知道胡志明喜歡食用中國產的蘋果,周恩來總是想方設法地弄到上好的蘋果,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胡志明手裡;

知道胡志明喜歡抽煙,為了減少抽煙對胡志明身體的危害,周恩來就想方設法地弄到中國產的中華、熊貓牌香煙送給胡志明......

據史料記載,胡志明在訪問中國期間,曾到達過中國多個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新疆、海南等地,可以說在所有訪問過中國的外國元首中,胡志明留下的足跡最多。

1960年之後,積勞成疾的胡志明身體狀況開始每況愈下,必須靜養才能使身體有所恢復。

因1955年11月爆發的越南戰爭,使得越南的醫療條件難以為胡志明提供靜養的環境,故1963年後的胡志明化名「丁老」秘密地來到中國休養。

周恩來對於胡志明來中國靜養一事十分歡迎,在歡迎的同時,他也為胡志明精挑細選了一個醫療小組,為胡志明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以及需要的葯品、醫療器械等。

然而,到了1969年,胡志明的 健康 狀況開始惡化,病情越來越嚴重。

據史料記載,在胡志明的 健康 狀況惡化後,按照他的請求,新中國曾先後4次派出當時國內最頂尖的醫療團隊赴越南為胡志明治病。

胡志明因常年的革命戰爭,他的身體早已脆弱不堪,特別是他的心臟,更是不堪一擊。

1969年3月,胡志明的心臟病突發,新中國在獲悉後立即挑選了當時國內最頂尖的醫生組成了一個醫療團隊,命令他們立即前往越南為胡志明會診。

1969年4月2日,胡志明電告中共中央,表示越南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對越南的幫助,對中國援助越南一事表達了高度贊揚和認可。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是胡志明發送給中共中央的最後一封電報。

幸運的是,在醫療團隊到達越南後,經過3個月的努力,將胡志明從死亡線拉了回來。

後來,在聽說胡志明 健康 狀況良好後,周恩來在醫療團隊第二次前往越南時,特地委託他們帶兩只北京烤鴨給胡志明。

然而好景不長,8月15日,胡志明突然患上了感冒,此時的胡志明已經是一個年近八旬的老人,加之身患重病,一場普通的感冒對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無異於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8天之後的23日,胡志明的心臟病再度惡化,同時伴有支氣管炎的症狀。

兩種疾病的存在將胡志明折磨地死去活來,他一度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出現了休克症狀。

第二天,越南政府緊急召見了中國駐越大使,告知其胡志明病危的消息,希望中國方面派遣醫療專家赴越南為胡志明治療。

周恩來在收到消息後,絲毫不敢怠慢,立即挑選了當時國內最厲害的醫生,組成了兩個醫療小組,分兩批次派往越南,挽救胡志明的生命,同時又派遣專機為胡志明送去了急救葯品。

然而,這一次胡志明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即便是最厲害的醫生也無力回天了。

1969年9月2日6時許,胡志明陷入了彌留狀態,身旁的醫生立即對他進行搶救,整個搶救持續了長達幾個小時之久。

1969年9月2日9時47分,越共領導人黎筍無奈地下令停止搶救,胡志明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享年79歲。

就在胡志明溘然長逝後不久, 周恩來總理立即電告王幼平:第一,不要聯系胡志明的醫療小組;第二,暫時不要向越南方面表示哀悼。

那麼周恩來為何會做出這兩點批示呢?在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深意?

原來,在8月下旬胡志明病情惡化時,周恩來便敏感地覺出胡志明這一次極有可能是凶多吉少,多半是無力回天。

而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國家元首的去世是一個十分重大而敏感的話題。

出於上述考慮,越南方面必然對病榻前的胡志明寸步不離,同時嚴格封鎖消息,甚至會暫時將醫療小組滯留於越南,即便是此刻聯系醫療組也是無濟於事的。

果不其然,就在胡志明逝世後不久,越南政府同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協商,請求醫療小組暫時不要離開主席府,也不要同外界聯系。

因此,周恩來指示王幼平暫時不要聯系醫療小組。

另外,胡志明的逝世,除了給越南人民帶來極大的悲痛之外,還給越南當局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胡志明逝世的日期正好在1969年9月2日,正好是越南的國慶節,無論是熱烈地慶祝建國,還是沉痛地悼念胡志明,似乎都不妥當。

而若王幼平在胡志明逝世的當天前去弔唁,則必然使雙方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因此周恩來未雨綢繆地指示王幼平先保持觀望狀態,暫時不要弔唁胡志明,等到越南方面正式公布消息再前去弔唁也不遲。

好在越南方面迅速地調整好策略,將胡志明的逝世時間推遲了24小時,對外公布的時間為1969年9月3日上午9時47分,完美地避免了尷尬,既可以熱烈的慶祝國慶,又可以在第二天對胡志明沉痛哀悼。

就在9月3日晚間,周恩來率領代表團乘專機來到了河內專程弔唁胡志明。

周恩來在表達了中國對胡志明逝世的沉痛哀悼之後,從個人角度向越南方面提出提前瞻仰胡志明遺容的請求。

鑒於胡志明生前和周恩來的深厚交情以及中越兩國的友誼關系,周恩來的請求得到了越南方面的肯定。

第二天晚7時,周恩來和葉劍英來到醫院瞻仰了胡志明的遺容,他們是越南 歷史 上唯一在胡志明遺體告別儀式前瞻仰其遺容的外賓。

周恩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外交關系,可以做到游刃有餘,料事如神。

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在胡志明逝世後不久,做出的兩點指示完美地避開了尷尬局面,可謂非常高明,成為中越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話。

參考文獻:

⑷ 中國近代變遷的表現外交上

新中國外交大致可分為如下幾個時間段

1949—1959一邊倒
1959—1969兩個拳頭出擊
1971—1978同西方接觸,逐步破冰
1978—今 以國家利益為中心
下面為正文
1969年基本上可以作為一個我國外交思想轉變的分界線,因為這一年爆發了中蘇珍寶島事件,是中蘇關系降到冰點的一年,此後,直到中越戰爭時期,中國北方都有嚴重的國防壓力,也正是在這一年,我國的外交思想基本上開始了轉變
從1949年到1969年,中國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出發點是鞏固擴大國際共運,其次才是國家利益
1950年,中國正式邁入了蘇聯一方,這之中有國家利益的需要,也有擴大國際共運的需要
三年前的1947年,斯大林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這個機構的性質類似於之前的共產國際,其主要作用是協調各國共產黨以進行進一步的共運發展
我個人認為,斯大林本人更注重國家利益而非共運形勢,對於斯大林而言,無論是戰時同英美協調而被他主動解散的共產國際,還是戰後成立的情報局,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他單方面利用全球共產黨人的革命成果謀取蘇聯國家利益的工具,但赫魯曉夫不同,赫魯曉夫相對來講更有理想主義色彩,他更注重共運形勢的發展
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上台,相比於在東歐各國被稱為「慈父」的斯大林而言,開會時敲皮鞋,還說過「西柏林就是美國人的睾丸,而它正在緊緊的被我握在手裡,只要我狠狠捏一把,美國人就能尖叫!」的赫魯曉夫能力要差不少,如1956年的波匈事件,赫魯曉夫幾乎無力處理,最終只得求助中共,這才有了當年周恩來的穿梭外交,此事也使中共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眼中的地位不斷升高,到1957年,赫魯曉夫在很多事情上開始和中國領導人進行商討,甚至到了1958年人民公社化開始的時候,很多東歐國家領導人打算要學習中國,也要搞類似的政策,而此時也成為了中蘇雙方在路線上出現分歧的原因之一。如果說斯大林時代,中蘇領導層間的關系偏向於領導和下屬的話,那麼到了赫魯曉夫時期,二者的關系就更為平等,甚至在有些事上(例如對於波匈事件的解決上),赫魯曉夫還要聽取中共的意見。
由於1957年底我國開展大躍進和1958開展人民公社化,使許多東歐國家領導人似乎看到了發展農業的新道路,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赫魯曉夫對此事持不評價的態度,直到一次答記者問上,赫魯曉夫也是以一種較為中肯的態度回答,並沒有對其表示支持,這使毛大為失望。同時由於其它種種原因,如對於當前是否擴大革命形勢的問題上,中蘇雙方在路線問題上出現了較大分歧,而這個分歧實際上就是中共准備邊發展邊擴大革命,而赫魯曉夫則認為需要暫時緩和,先發展,之後再找機會擴大革命,而後,加之雙方領導層溝通有限,以及赫魯曉夫個人能力、性格等原因,如赫魯曉夫一怒之下撤走駐華專家,致使雙方關系破裂。雙方的矛盾逐漸由路線等方面的分歧擴散到其它方面。到1959年國慶後,雙方關系愈加緊張。
在1962年中印邊境沖突時,中蘇雙方實際上仍有重新和好的可能性,但因為一些原因,中方沒有看到赫魯曉夫在邊境問題上對於中國的支持態度。直到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雙方緩和的希望就更加渺茫。這時的中共批判蘇修,扒告奉行兩個拳頭出擊的外交政策,即一個拳頭打美帝,一個拳頭打蘇修,當時的越南就可以體現這一點,中國以派出防空部隊、援助武器彈葯糧食等等的形式,蘇聯則以派出軍事顧問(存疑,至今俄羅斯也沒承認曾派出過軍事顧問,慶銷僅有美國當時在越南組建的特種部隊SOG隊員在回憶錄中提到過曾在某次行動中近距離目睹過北越軍營中說俄語的白人)和武器等形式援助北越,中蘇在援助北越一事上,實際上是有競爭目的在其中的,然而隨著後期親中派的胡志明基本被架空,大權基本落到了親蘇的黎筍手中,中國實際上在這個競爭上處於下風,而美國自然不必多說,南越政府和南越國軍很拉,但美國只能扶持他們以落實五十年代「防止共產主義像推多米諾骨牌一樣在東南亞擴大影響」的政策(實際上美國當初的擔心是多餘的,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是中國提出了「以北緯十七度線劃分兩個越南,之後由越南人民投票決定最終的具體歸屬」,說白了就是中國不想把越南變成第二個朝鮮,美國怕中國打,中國也怕美國打)1969年珍寶島和鐵列克提沖突被認為是中蘇雙春差明方關系徹底降到冰點的事件。此事件後,中共領導層開始反思自身出現的一些問題,直到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雙方逐漸開始了合作。
但是,在中美合作的過程中,中國發現似乎美國人的態度總是模稜兩可,並沒有之前同蘇聯合作時一口咬定的爽快態度,在許多事情上,中國發現美國人總是在變卦,漸漸的,中國人逐漸明白了,原來國際關系不至於像當年和蘇聯合作時那樣,走兩個極端——好的時候像兄弟,壞的時候就動槍開炮。國際關系只要圍繞自己的國家利益展開就好了,沒必要翻臉不認人,也沒必要徹徹底底的親密無間。
1978年是革命性的一年,但是它能在那場斗爭結束後的兩年便進行迅速的改革,也一定有它的社會基礎,那麼這個基礎就是自1969年後到70年代初期中國同西方進行的較為頻繁的交流,正是這些交流使國內上下對於各方面的開放打下了一定的的心理基礎,當然,七十年代初期的交流也為後來中西方貿易合作,技術交流等打下了基礎,如若沒有這個基礎,改革開放是很難在短短幾年內就順利開展的。
八十年代被認為是短暫的「中美蜜月期」,當時的中美甚至已經到了合作研發坦克的地步,在中越戰場上我軍甚至還用到了從英國購置的雷達,但無論關系有多麼緊密,對於美國而言,利益一定是第一步的,中美的蜜月期,對美國而言僅僅是達成利益的手段,而這個利益就是如何盡快地去化解蘇聯的威懾感:1981年蘇聯進行的「西方81」演習讓整個西歐對蘇式鋼鐵洪流的恐懼達到了頂峰,不出意外的話,若當時爆發戰爭,蘇軍可在兩周至三周內把t72開到大西洋的海岸上(即便到了美蘇雙方已經緩和到最大程度的1991年,僅蘇聯駐德集群,就仍然保有338000名作戰人員,4200輛坦克,8200輛裝甲車,690架各型飛機的恐怖規模,但也正是當年的海灣戰爭美伊1:100的傷亡比才算徹底化解了西方對鋼鐵洪流的恐懼)。因而美國在亞洲在八十年代最好的選擇就是拉攏中國,也由此可見美國所謂的「反對共產主義」就是個笑話,五十年代擔任副總統的尼克松曾直言不諱地說要徹底地反對共產主義,然而七十年代他又說我一定要和中國搞好關系,美國反共就是個宣傳上的幌子,美國反對的實際上是十九世紀就在瘋狂擴張的沙俄和蘇聯,對於美國而言他們最害怕的是俄羅斯民族內在的擴張性而不是共產主義(當然美國資本家反共是一定的,不過沒有對蘇聯的恐懼那麼深刻而已)
在改革開放後,中央對於自身定位也更為明晰,中共不再追求共運領導權,也不再擴大革命,而是將自身、即我國的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實際上,如果看看戈爾巴喬夫的話,也會發現實際上蘇聯的外交思想也有著這樣的轉變,戈爾巴喬夫時期許多政策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政策是很像的,但是,由於戈爾巴喬夫過於理想主義,竟然主動放下了蘇共的領導權,加之蘇聯改革過晚,錯過了三次最佳的改革時機,以及蘇聯內部的工業生產體系過於不健全等原因(蘇聯將工業體系放在了整個蘇東地區而非聯盟自身上面),東歐劇變後其工業體系更是分崩離析,輕工業領域一片空白,百姓甚至要排隊買麵包,最終落得一個被裡根和戈爾巴喬夫里應外合「聯手」解體蘇聯的後果。
總的來看,我國外交政策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即由最早期的注重共運為主、利益為輔,到現在只注重國家利益作為外交政策的根本出發點
整理不易望採納!

⑸ 越南戰爭後的越南人為什麼不仇視美國人

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發生的戰爭,美國和越南因此成為死對頭。而此次美國「華盛頓」號航母,以及以曾參與侵越戰爭的美國海軍將領「約翰·S·麥凱恩」命名的導彈驅逐艦,訪問越南,令美越軍事關系迅速升溫,甚至有媒體說美越進入「歷史蜜月期」。
美越這一迅速接近的舉動,令外界頗為驚訝。難道越南人已經忘記了美國戰機曾經在頭頂上的狂轟濫炸嗎?如果說,越南人因為那場戰爭而仇恨美國,那就是一個嚴重的誤會了。筆者自小在中越邊境長大,近十多年來經常去越南采訪,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包括越南歷史、政治學者,甚至軍方官員的親屬。對於那場戰爭,他們不斷表示,「過去已經成為歷史,現在越南要全面發展,沒有必要總強調歷史舊賬,那樣會讓外界覺得越南人很狹隘。」還有越南學者說:「美國軍隊當年來越南,是為了支持南方的政府,而不是為了佔領越南,即不是單純的侵略行動,所以只要他們離開了,越南人也就不太在意了。」
這樣的觀點並不是個例,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據筆者觀察,這既與越南民族的傳統性格有關,也與政府的歷史教育有關,甚至可以說與其曾經被西方殖民者的統治歷史有關。越南的學校已經很少對年輕一代刻意進行「仇美教育」,相反對美國的一些先進科技、現代文明等深為贊許。
越南的這些表現讓美國安心,因此更加積極地伸出了合作之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曾經被美國支持的越南南方後來雖然被北方武力統一,但是傳統上南方人對美國的了解和感情是一直存在的,甚至不乏多重的政治、文化認同,經濟上更是仰慕不已。而隨著近幾年越南南方的幹部大量進入國家權力的中樞,對美國的好感將會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其中重要的一點,地理遙遠的美國不會在陸地、海洋上與越南發生關聯與爭執,這樣的現實局面足以讓越南高層和民眾放心。而如果將同樣的情況與中國的關系對比,顯然越南與中國之間的歷史恩怨,以及現實中的海洋邊界紛爭等矛盾,卻要復雜得多。
事實上,務實的越南人早已經拋棄意識形態和歷史恩怨的束縛,與美國不斷接近。無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有所考慮,並且希望從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獲得更多的收益。
作為一心重返東南亞展現實力,甚至希望與該地區正在崛起的中國力量角力的美國,自然很樂意與務實的越南進行多方位的合作。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2010年7月下旬表示,美國將在安全、經濟和環境問題上加強同越南的合作,表明了將介入中國同東南亞國家存在主權之爭的南沙群島問題的姿態。
於是,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駛入了越南的海港,這不但表明這對昔日敵人之間的軍事關系進一步升溫,更證明了越南人並不仇視美國的真相。

⑹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爭評價

外部原因
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在全球存在著廣泛的利益沖突。而此時,中蘇關系也已完全破裂,這使得中美走到了一起,並最終實現建交。
1978年12月柬越戰爭(又稱柬埔寨戰爭)爆發,而耐人尋味的是,緊接著,1979年1月1日,中美在接觸多年之後終於正式宣布建交,並隨即在1979年2月17日中國與越南爆發了戰爭。時間之連貫,不能不說這是極具針對性的一系列政治動作,尤其宣布建交的時間相當有選擇性。
有人認為1979年中越戰爭是中國交出的投名狀,原因在於,此戰之前,鄧小平訪美尋求美國支持。而此戰之後,中國便與西方國家擁有了所謂「十年蜜月期」。同時也是對蘇聯的一個教訓。

閱讀全文

與越南蜜月期什麼時候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哪裡有山羊養殖 瀏覽:921
中國哪個品種米好吃 瀏覽:673
香腸義大利面怎麼吃 瀏覽:111
越南什麼時候是中國藩屬地區 瀏覽:327
monsoon英國哪裡 瀏覽:98
學義大利語去哪裡找工作 瀏覽:77
印度地圖哪個省大 瀏覽:187
佛教多久在中國盛行 瀏覽:217
中國有多少變種病毒 瀏覽:201
個人如何改中國移動套餐 瀏覽:729
印度驅蚊膏odomos多少克 瀏覽:806
印度小米捐款多少 瀏覽:398
義大利數字怎麼用 瀏覽:962
印尼大師多少歲了 瀏覽:328
廣告怎麼定位到伊朗 瀏覽:499
15厘米印尼的印尼虎多少錢 瀏覽:105
中國人民銀行職稱怎麼樣 瀏覽:50
中國銀行是什麼股票代碼 瀏覽:971
中國有多少叫任震 瀏覽:408
棉湖的中國漢堡開多久了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