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人與越南人的後代屬混血兒嗎求專業解釋
不是混血兒,都是東方血統,都是黃種人,都是同一類別演變過來的。
越南以前是中國的領土起碼是屬於藩國。
越南古稱交趾、交州、安南,中國宋以前歷代王朝均設郡府管轄。五代後晉時,歸南漢政權管轄的交州發生變亂,愛州(今越南清化)牙將吳權出兵討平,公元 938年,吳權在海門鎮設伏邀擊,打敗南漢靜海軍節度使劉弘操,自立為王,這是安南獨立的濫觴。元末戰亂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餘里,霸佔丘溫、如嶅、慶遠、淵、脫等五縣。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曾曉諭安南陳朝國王陳日焜,令將五縣之地返還思明土司,但陳朝此時由國相黎季犛掌權,他脅迫國王陳日焜,稱兵拒命。朱元璋以戰爭方息,重在安撫,不願再起干戈,於是置之不理,安南從此處於半獨立狀態。1407 年中國明朝出兵滅胡。在越南廣置府縣。越南又歸入中國統治。越南18世紀前,越南官方文字採用漢字及越南根據漢字創造的喃字。越南歷史記載一律採用漢字,越南以奉中國做宗主國為榮,尤其是公元1454年中國明朝皇帝正式冊封黎仁宗安南國王後,歷代新君執政,只有得到中國政府的冊封才能算是正統。作為中國的藩籬,越南統治者對中國稱安南國王,而對內則自稱大越皇帝。
例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征服百越之地。秦末,南海尉趙陀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
漢武帝時,國勢強盛,消滅了趙氏割據勢力,將南越分置九郡,後改七郡,統稱交趾,長官稱交趾刺史。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文化較高,漢人影響也較強,越人逐漸朝著與漢人融合的方向發展。交趾、九真、日南三部,由於條件不同,漢人則朝著與越人融合的方向發展。
在漢朝統治時期,雒越人所受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日益加重。東漢光武帝時,交趾郡太守蘇定殘酷剝削人民,又竭力壓制雒將。蘇定殺死雒將詩索,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2月,詩索之妻征側(Trung Trac)舉義反抗,其妹征貳(Trung Nhi)起兵響應。征側、征貳成為起義軍領袖,歷史上稱為「二征起義」。起義軍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響應,擊敗漢朝駐軍,取得六十五座城池。征側自立為王,稱「征王」。
得知征側起義稱王後,光武帝下詔令華南各郡製造車船,修築道路、橋梁,儲備軍糧。公元42年4月,拜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為伏波將軍,以伏樂侯劉隆為副,督樓船將軍段志等,率漢兵八千,合交趾兵共兩萬軍隊和兩千艘車船,水陸並進,南征交趾。
馬援緣海而進,隨山開道千餘里。征王和諸將發兵到浪泊(今越南河北省仙山)與馬援軍激戰,因力單勢薄,敗退錦溪(今越南永富省安樂縣)。馬援率軍尾追。43年5月,二征被俘斬首。11月,馬援通過鑿口(築堤壩防海濤的海口)向九真進軍以鎮壓征側余部都羊。三百餘名義軍首領被俘,流放至零陵(中國湖南省境內),嶺南悉平。
馬援行軍所過之處,輒為郡縣修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並頒行漢律,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據雲馬援在交趾曾立銅柱,為漢之極界,誓曰:「銅柱折,交趾滅。」越人每過其下,以瓦石擲之,遂成丘。
馬援南征交趾時,常吃薏米(薏苡,禾本科植物。果實橢圓,果仁白色,叫薏米,可食用,亦可入葯),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南方薏苡實大,馬援想帶回北方以為種子。
班師回朝時,運載了一車,人皆以為「南土珍怪」。時馬援受寵,誰也不敢說什麼,馬援死後,有人上告雲馬援以前載回的不是薏苡,而是「明珠文犀」。光武帝大怒,追回馬援新息侯印綬。馬援妻、子驚恐萬分,不敢將馬援棺木歸葬祖塋,只好在城西草草埋葬,賓客故人也不敢來弔唁。
唐人胡曾作《銅柱》詩為馬援建功未能「分茅土」、死後反遭誣陷鳴不平:「一柱高標險塞垣,南蠻不敢犯中原。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銜薏苡冤?」宋人蘇軾亦曾賦詩嘆曰:「伏波飲薏苡,御瘴傳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讒言傷。」
【附件】馬援征交阯出發地點:
建武十六年(40年),交阯雒將女子徵側等起兵反叛,漢光武帝派遣馬援平叛。文章依據對史料的整理與分析,得出馬援得到南征命令的地點在皖城。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春二月,交阯雒將女子徵側與其妹徵貳起兵反叛,自立為王,都於麊泠。九真、日南、合浦蠻俚群起響應,攻略六十餘座城池。交阯刺史及諸郡太守僅能自守其城。
建武十七年至建武二十年秋的四年時間里,漢光武帝派馬援平定了交阯叛亂,穩定了交阯的社會秩序。但是,關於馬援南征交阯的出發地點問題的研究,沒有看到相關的成果。因此,本文通過整理與分析史料,試圖確定其出發的地點。
建武十七年四月到九月之間,馬援與段志平定了廬江郡皖城 叛眾,緊接著光武帝璽書拜馬援為伏波將軍征交阯叛亂。需要清楚的是交阯徵側反叛之後,才出現皖城李廣聚黨為亂。漢武帝平定叛亂的先後順序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其對當時平定叛亂事端的戰略思想,同時也反映出當時剛剛建立起來的東漢王朝所面臨的危機形勢。這要求東漢王朝的統治者要迅速平定叛亂,鞏固其統治地位。
因此,依據當時形勢,光武帝應該有一個整體上的戰略性謀劃。從張宗討李廣失敗而征還隴西太守馬援,到建武二十年馬援平定交阯叛亂都是這一整體戰略的組成部分,馬援南征交阯是整體戰略謀劃下的軍事行動。馬援接到南征交阯的璽書應該可以順理成章的發生在皖城。
『貳』 泰國和越南的華人怎麼看待自己的中國血統
有中國人在美版問答Quora上問:「越南華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中國血統?」很多越南華人網民回答了他,摘要如下。
「在越南居住的華人已經被越南本地人同化了,我認為我們不再是中國人了。」
「我們越南華人對自己保持的中華傳統感到自豪。我們仍然認同孔子的理想,但是我們也認為很多中國人已經放棄了。」
『叄』 中國出境越南有多少人
越南有一億人口,但是華裔只有120萬,占雹塵比只有1.2%。而且因為歷史的原因,華裔群體還被分割到其他的民族,使得越南沒有徹底的華人民族。而且華人非常少,只有120萬,多數分布在北部的中越邊境,還有南部的胡志明區域。
二是,地位很低。
在東南亞國家,華裔其實很多都是貴族家族,例如菲律賓,華裔家族非富即貴,非常強悍。但是在越南,華裔地位很低。在越南屬於最低等級,備受歧視。盡管一部分華裔,還是有一些錢,但是在地位上還是比京族低,生活也是戰戰兢兢,非常尷尬。所以在整個世界,越南華裔那是地源州禪位最低的,沒有之一。
第三,徹底被同化了。
越南的華裔,之所以存在感很低,還有一點就是因為基本徹底被越南同化了。大部分華裔已經不會講漢語,對於中國的習俗和文化,也忘記差不多了。甚至他們現在加入了越南民族,成為一個徹底的越南人。在越南,我們很難看到,華裔的深刻文化和群體特點,也很難跡攜有唐人街的存在。越南的華裔,這么下去,那是要消失的。
所以越南華裔那是人少,地位尷尬,還被同化了。很多人不理解,越南華裔最起碼千萬級別才對啊,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群體,非富即貴才對,但是為何淪落至此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在70年代的末期的那場打擊中,華裔財富被剝奪,很多華裔離開。
而被迫留下的都是比較窮困的,所以為了生存跟本地人通婚,逐步融入本地,成為越南人,否則他們就難以生存。這也是很多中國人現在到越南,看到越南華裔的現狀而唏噓不已的主要原因了。
『肆』 越南人都是中國人的血統嗎
越南人不全都是中國人的血統,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54個民族,京族(也稱越族)為主體民族,占總人口80%以上。
各民族人口的比例分別是:京族佔86.2%、岱依族佔1.9%、泰族佔1.7%、芒族佔1.5%、高棉族佔1.4%、華人佔1.1%、儂族佔1.1%、赫蒙族佔1%、其他民族佔4.1%。
京族的祖先為百越中的駱越,語言屬越芒語族,其祖居地為越南北部平原和半山區。從11世紀開始,不斷向中部和南部擴散,現已遍布全國各地,尤其是平原地區和城市。在遷居他鄉過程中,各地京族吸收當地少數民族文化,並結合原本的特有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地區文化。
(4)現在越南有多少中國人後裔擴展閱讀:
越南的官方語言、通用語言及主要民族語言均為越南語。關於越南語的譜系分類,過去曾經存在許多爭論。由於越南語與漢語和侗台語都有密切聯系,有學者主張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所說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
但經過近數十年的研究,已經可以確定越南語屬南亞語系越芒語族越語支。
越南語與漢語系屬不同,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漢語的極大影響,尤其是在詞彙方面,據統計,越南語中的漢語借詞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這種借詞還具有多個層次,如唐代前後借入的「漢越語」這一層次,與漢語的切韻音就存在整齊的對應,對於中古漢語語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二十世紀初以前,越南社會各階層都使用漢文。一些重要的越南史籍,都是用漢文編寫的。現存最早的有喃字的碑刻是1209年刻制的。所謂「喃字」(「字喃」),就是利用現成漢字或漢字的部件組成新的本族漢字,作為借用漢語漢字的補充。
有幾個短暫時期,越南以喃字為正式文字,跟漢語漢字並行,多數時期喃字用於民間,不作為正式文字。
越南語現今使用的書寫系統稱為「國語字」,採用拉丁字母。這種拼音文字是以法國傳教士羅德(Alexandre de Rhodes, 1591-1660)設計的方案為基礎創制的。
1884年,越南成為法國的「保護國」,法國開始在越南南方推行拉丁化拼音文字,後來傳播到越南全國。1945年越南獨立後,這種文字成為法定文字。
『伍』 此國把中國人後裔劃分成12個民族,分別是哪些
1. 越南自稱為54個民族,其中與中國接壤的地區居住著一些源自中國的民族。
2. 越南的主體民族是京族,也叫越族,佔全國人口的86%。
3. 在越南的53個少數民族中,有12個民族與中國有著淵源關系。
4. 越南的岱依族和儂族實際上都是源自中國的壯族,主要居住在與中國接壤的省份,人口總數達到200萬。
5. 岱依族已大部分被越南人同化,而儂族則是清朝中期遷入越南,與壯族保持著相似的文化特徵。
6. 越南的7個跨境民族實際上是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如瑤族、傣族、苗族等,他們在越南的生活狀態各異,部分民族如傣族被越南人稱為泰族。
7. 越南的華族、艾族和山由族是源自中國的漢族人。華族人數約為80萬,艾族約5千人,山由族約13萬人。
8. 華族的成員大多是在明清時期遷入越南的,其中一些是明末清初忠於明朝的軍隊和百姓,他們希望在越南能夠重新崛起,但最終留在了那裡。
9. 在越南的漢人民族中,有一部分人保持著漢語和漢字的使用,是這些少數民族中較為富裕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