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古騎兵和匈奴騎兵哪個更厲害
蒙古騎兵
蒙古騎兵之所以無敵天下並不是靠刀槍,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這種武器通常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這種弓射出的箭殺傷范圍可達300米,如果在箭上裝備上鋒利的金屬箭頭,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動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縱橫歐亞,無人能阻。
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蒙古人稱這種戰法為「曼古歹」)。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一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麼堅強,徹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當時歐洲騎士大多配備重盔重甲,雖然近戰時十分強大,機動力卻根本無法和蒙古騎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騎射手,不僅追不上,連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騎兵不像歐洲騎士那樣完全依賴強攻,他們只有當先用弓箭把敵人殺傷大半時才與敵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騎兵就靠這種戰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歐洲最精銳的十萬匈牙利大軍(由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率領),殺敵七萬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紅色多瑙河」,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若非窩闊台不合時宜的去世,早在800年前黃種人就統一整個歐亞大陸了。
蒙古的騎射手足以使他們在野戰中戰無不勝,而在面對堅固的城牆時.蒙古人還有一種攻城利器,那就是從西域「進口」的回回巨炮,在這種超大型投石機投出的巨型彈丸面前,再堅固的城牆也和紙糊的沒什麼兩樣。史書記載,這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強攻數年而不克的襄陽城,當時蒙古人的投石機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陽城僅護城河就寬150米,後來蒙古人從波斯請來幾個工匠,對投石機進行改進,改進後的投石機射程在180——200米左右,所以蒙古人也稱此炮為「襄陽炮」和「回回炮」.不過在12世紀,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規模應用在戰場上。蒙古人南征北討,幾乎百戰百勝,除了騎兵之外,擁有巨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蒙古軍西征為什麼戰無不勝 歷史上蒙古大軍在十三世紀發動了數次大規模的西征,憑借較少的軍隊和漫長的後勤供應戰勝了所有的敵人(1260年對埃及的艾因賈魯特戰役除外),改變了整個亞歐的歷史,也促進了歐洲和近東的軍事革命。在幾次西征中蒙古軍隊的數量通常很少,總數不過最多20萬人左右,單次戰役的人數則更少,沒有出現在中原對金國的鈞州一戰中列陣「層層疊疊,厚20里」的情形。這有哪些原因呢?拙文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西方各國軍隊採用的戰術不適應蒙古人改進的東方戰術 其實,東西方的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差別很早就在雙方作戰時的戰術體現出來了。在東方(以中國和阿拉伯文化為代表的范圍內)的戰爭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西方那種隊形極其嚴密、排成密集方陣,步、騎、弓箭、投槍諸兵種密切協同的軍隊。這是西方人思維嚴謹、講究科學分工、善於組織大的系統工程的表現。而中國戰國時代的車陣、明朝戚繼光組織對付倭寇的鴛鴦陣和對付韃靼的車、騎協同戰陣是遠不能與之相比的。 東方軍隊作戰時,隊形不嚴整,講究部隊作戰的機動性和戰術的靈活性,受《孫子兵法》的影響,講究「詭道」而不講究堂堂正正的正戰。這種戰術意識的支配下,軍隊的單位攻擊力和防護力並不強,如果對付羅馬帝國和馬其頓帝國的密集步兵方陣,採用正面作戰的方式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
與東方軍隊不同的是,西方軍隊一開始就採用嚴密的隊形,特別強調突出正戰的攻擊力和防護力,以羅馬和馬其頓的步兵方陣為例。這種步兵方陣通常由貴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隊伍,身著厚厚的重甲,手握長槍,越往後排,長槍越長,架在前排的肩膀上,這樣就在方陣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叢槍如林,方陣的後面則通常由奴隸緊緊跟著,作後勤和護理工作,或者由標槍手不停往對方投擲標槍。這個方陣的兩翼則由騎兵擔任保護兩翼不受沖擊的任務。很明顯,這種戰術的沖擊力是遠非東方軍隊可比的,但它的弱點也非常突出:隊伍轉動不便,必須時刻注意保持隊形的嚴整。
即使在進入鐵器時代,馬的鞍具的發展,使得騎兵越來越重要了,雙方在騎兵的戰術運用上也有巨大的差別。東方的騎兵很少有重裝甲,騎兵即能用馬刀、長槍也可以使用弓箭。騎兵主要目的是為了軍隊的機動能力和正面的沖擊力,可以在很大范圍內作戰。而西方的騎兵部隊發展出了威力強大的重裝甲騎兵,士兵穿著厚厚的鎖子甲,可以有效抵擋刀槍和弓箭的殺傷,騎兵使用長槍和長劍,殺傷力較大。但是與東方不同的是,騎兵戰術的使用仍和古羅馬時代的步兵方陣相同,講究隊形和正面的殺傷力和防護力,幾乎沒有太多的戰術機動能力,作戰范圍仍然是在很小的區域內進行。
東西方的軍隊由於地理障礙,除了歐洲軍隊和中東地區的軍隊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外,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軍隊從未與萬里之外的西方軍隊打過照面。唯一可能的機會,在亞歷山大攻克印度准備東進時,因病逝而告終。
蒙古人的戰術 蒙古在成吉思汗統一各部落後,立即開始對中國北方的各王朝進行大規模的攻擊。蒙古軍隊在一開始完全依賴騎兵的機動性和攻擊力,和過去的游牧民族軍隊一樣,沒有步兵攻堅力量的協同。在中原各高大堅固的城牆面前,強大的騎兵是無能為力的,盡管他們在野戰中所向無敵。很快,蒙古人從遼、金、西夏的軍隊上學到了步兵攻堅的本領,改變了繼往單純依賴騎兵的戰術,並且學會了運用漢族新的發明的火葯和拋石武器。
在戰術的運用上,蒙古人特別強調的就是部隊的機動性,以遠距離的包抄迂迴、分進合擊為主要戰術特徵。蒙古人的遠距離機動達到了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們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規模機動,使敵人很難預料和防範到他們的攻擊。他們在戰斗中亦很少依賴單純的正面沖擊,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騎兵不停地騷擾敵軍,受攻擊後後撤,待追擊的敵軍隊形散亂疲憊時,早已四麵包抄的騎兵則在一陣密集的弓箭射擊後蜂擁而來。這種戰術在過去的匈奴、漢族、契丹、女真人都用過。但象蒙古人一樣利用四處游騎做間諜,大規模的騎兵可以隨時遠距離攻擊的情形則沒有出現過。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編入漢和其他北方少數民族,使用漢族先進的攻堅器材擔任攻城的任務,使他們在東方無論是野戰還是摧城拔寨,幾乎所向必克。
事實上,蒙古軍隊的騎兵在任何時候都無法一對一地戰勝歐洲的重裝甲騎兵,歐洲重裝甲騎兵的長矛和重劍殺傷力遠大於蒙古騎兵手中的馬刀、長矛或狼牙棒。歐洲騎兵的馬也遠比蒙古馬高大。但蒙古騎兵的戰略戰術則是歐洲騎兵遠遠不及的。歐洲軍隊的戰斗無論多大規模的軍隊都是在很小戰場內進行的。而且,歐洲軍隊有慣常的騎士之風,崇信正面一對一的堂堂正正的戰斗,當他們遇見可以把百里方圓的地方做戰場,且習慣迂迴的蒙古軍隊時,他們的確是碰上了無法想像的戰爭場面。蒙古人西征時,在發生大部隊與敵正面遭遇的時候,蒙古騎兵也會迅速排成戰術隊伍發起正面的攻擊。其戰術隊形通常是排成五個左右的橫隊,每個橫隊均為單列。各橫隊相距很寬的距離。這樣形成了遠遠大與對手的寬大正面(從現代戰術來講,這種極易為對方沖擊的寬大正面是極為不利的)。前兩個橫隊是重騎兵(相對東方軍隊),其餘為輕騎兵(相對與西方的輕騎兵可算無任何裝甲的騎兵)。在此之外則還有大批的游騎四處做表面上無意義的運動。
雙方軍隊在靠近後,蒙古軍隊的輕騎兵會突然從前排的重騎兵橫隊的巨大空隙間以極高的速度沖出,向西方的敵人投射長矛和從中原學來的毒箭。幾次齊射後,重騎兵隊伍迅速後退,接著輕騎兵也迅速後撤,並回到原來的位置。而遭到攻擊的西方軍隊無論是步兵方陣還是騎兵方陣此時都很難迅速回擊,必須保持隊形的嚴密向前推進,否則無法利用自己的優勢殺傷蒙古兵。通常蒙古軍隊的騎兵只要一兩次這種沖擊就會讓敵軍軍心動搖隊形混亂。而這種反復的攻擊蒙古兵可以不論白天黑夜地進行,因為隊伍相距較遠且不需要太嚴整,蒙古兵的隊形很容易在遠離敵軍後重新排列整齊。一但敵軍隊形混亂軍心動搖開始後撤,則寬大的蒙古騎兵隊形就會迅速變成包抄隊形,對敵軍進行近距離的砍殺。
二、蒙古人特殊的裝備
蒙古馬。蒙古馬若用現代人的眼光看該是最劣等的馬了。蒙古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礙能力也遠遠不及歐洲的高頭大馬。但是蒙古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馬,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都可以隨時找到食物,可以說,蒙古馬具有最強的適應能力,蒙古馬可以長距離不停地奔跑,而且無論嚴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有人曾說「蒙古馬是最接近駱駝的馬」。同時,蒙古馬可以隨時勝任騎乘和拉車載重的工作,而且,蒙古馬在蒙古軍隊除了作為騎乘工具外,也是食物來源的一種——-蒙古騎兵使用大量的母馬,可以提供馬奶。這也減少了蒙古軍隊對後勤的要求。並且,蒙古騎兵通常備有不止一匹戰馬。這也是中國傳統的好馬最終全部被蒙古馬取代的原因。 蒙古馬的特殊優勢使得蒙古軍隊具有當時任何軍隊都難以比擬的速度和機動能力。比如,1241年冬季,速不台的主力騎兵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突然出現在多瑙河流域的格蘭城下時,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而布滿積雪的兩地之間的距離有三百多公里,且多是無路的山地。
中原的新式武器。
蒙古人使用的發石車、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個王朝原來是守備堅固的城防用於抵禦蒙古軍隊的。但蒙古軍隊掌握此類裝備後迅速用於對高大城防的攻擊。火葯和火箭類武器出現在冷兵器時代,其威力自然是驚人的,另外,對從未見過它們的敵人來說,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歐洲戰場,很多時候火葯類武器尚未造成城牆被完全破壞的局面,守軍就會失去戰斗的意志開始棄城逃亡。
蒙古騎兵的各種裝備。
因為蒙古騎兵從未象歐洲一樣對兵種的武器進行嚴格的分工,加之不象歐洲軍隊使用的武器那樣笨重,所以蒙古騎兵隨身攜帶各種武器,使得其可以隨時完成不同的任務。蒙古騎兵隨身攜帶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馬刀、長矛、狼牙棒、短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們的弓箭較長大,需大約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電視《馬可.波羅》中有他始終無法拉開蒙古人硬弓的場面),射程遠,幾乎是蒙古騎兵的最重要的殺傷武器。此外,蒙古騎兵常常根據個人愛好裝備其它武器,譬如套馬的繩套和網馬的網套,這在正規的歐洲軍隊看來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勝防的。另外,蒙古騎兵的裝甲多為皮革製成,輕便堅韌,雖然遠不及歐洲重裝甲騎兵身上的鎖子甲,但負擔輕,容易保持長時間的戰鬥力,此外,不會象鐵制鎧甲那樣在嚴寒酷暑時節成為難以忍受的酷刑。
三、蒙古軍人的訓練、忍耐力和其軍事化的特殊社會組織
蒙古軍隊和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樣從小就是戰士。在馬背上長大,從小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時候就早可以算成職業軍人了。由於在嚴寒和艱苦的環境中長大,都具有極為堅韌耐勞的性格,對物質條件的待遇幾乎從不講求,爬冰卧雪在其視為家常便飯。遠距離跋涉更是從小的習慣。對物質條件的不講究,使蒙古軍隊的後勤負擔很輕。蒙古軍人擁有東西方農耕民族所沒有的連續作戰的意志和能力,這是西方養尊處優的貴族騎兵們和中國被抓來的百姓永遠難望其項背的。
和所有的敵人相比,蒙古人在文化和物質上處於落後地位,大規模地攻佔掠奪始終是激勵其保持旺盛戰鬥力的原因和動力。對財富的渴望、對殺人帶來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幾乎沒有停止對外發動戰爭時候。蒙古統帥放手讓士兵任意屠殺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讓殺人的血勇刺激軍人的好戰情緒和原始勇氣,使得蒙古軍人成為極其勇敢野蠻的戰士。肆意的掠奪則部分解決了蒙古軍隊後勤供應問題。但屠城毀田是為王者的下作,為世人所不齒。
另外,蒙古各部落統一後,幾乎把對外戰爭作為民族生存的依靠,游牧反而降居次席,蒙古走向了完全的軍事化道路。為了訓練出最好的軍隊,蒙古人三四歲的孩子就被投入專門的軍事訓練部門進行軍事學習。他們被嚴格地進行騎馬、射箭的訓練。這些被從小訓練出來的孩子組成的騎兵部隊,戰斗的素質和技能是極為驚人的,他們在馬背上無論是沖鋒還是快速撤退都能准確地射擊敵人,換言之,所有的普通士兵都是李廣那樣的神射手。這一點,他們幾乎所有的異族敵人都無法作到。這也是歐洲軍隊在沒有給予蒙古騎兵殺傷的時候自己就遭到重大傷亡的原因。 蒙古人建立了與戰爭相適應的社會組織。蒙古各部落的領導即是生活生產的管理組織者又是軍事行動的指揮者。對外發動戰爭時,可以全民動員,全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參加作戰行動。如對花剌子模國的長期圍困,就是全民參與,在城下放牧生活,維持軍隊持續不斷的攻擊力,直到城池被攻克
。 綜上分析,蒙古國軍隊在亞歐大陸東征西討所向無敵幾乎是必然的結果。蒙古滅宋總共花了38年,其主要原因是南宋地勢大多不適合騎兵作戰,而且在回回炮發明之前,蒙古人對南宋的堅城深濠幾乎毫無辦法。但後來蒙古人在北方招募大量漢族步兵為他們作戰,又造出了像回回炮這樣的巨型攻城武器,就把上面這兩個困難都克服了。而蒙古軍隊在日本、越南等地的失敗都和天時地利有關系,越南的地勢別說騎兵,連步兵都很難行動,再加上瘴氣、瘟疫,北方戰士水土不服.當時蒙古軍隊與其說是被當地人打敗的,還不如說是被當地的水土打敗的。至於打日本則更糟,兩次都碰上了海上巨風,船隊被吹得七零八落.而且船上極難載馬,哎!老天不開眼啊,便宜小日本了。蒙古在日本和越南戰場上的失敗,恰好是因為這兩個戰場是蒙古軍隊最無法發揮優勢的地方。他們必須下馬乘船,靠老天保佑才能平安到達目的地,抵岸後,在叢林山地面前,他們無法大規模地穿插機動,甚至還不能騎馬作戰。更糟糕的是潮濕悶熱的空氣讓他們適應大陸氣候的鼻子無法呼吸,他們成了病夫或被瘟疫奪去生命,就象歐洲軍隊不能適應他們一樣。
附:紹約河戰役
1241年,速不台和拔都分率蒙古大軍進攻東歐,強行越過喀爾巴阡山脈,准備於匈牙利平原會師,在兩支部隊遙遠的側翼還有兩個小規模的騎兵部隊,沿途橫掃波蘭、西里西亞和東普魯士,掩護主力部隊的戰略意圖。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在蒙古軍隊進抵佩斯城前,判明蒙古軍的意圖,立即組織了10萬人的軍隊尋求與蒙古軍隊決戰,蒙古軍隊近6萬人(其中3萬人為蒙古軍隊,其餘為蒙古軍隊所滅國的軍隊,有點抗日戰爭中的偽軍)的主力則避開匈軍的攻擊稍稍後撤。四月,雙方最終則在紹約河畔對峙.匈牙利判明對岸是蒙古主力後,迅速地搶佔了一個巨大的橋頭堡,又在河西岸用大量的馬車連成堅固的兵營,等待蒙古軍隊的攻擊。蒙古軍隊在後續的工兵到達後,立即在黎明用威力巨大的拋石車和火箭向守衛橋頭堡的匈牙利軍隊射擊,守備部隊在前所未見的攻擊下瞬間潰敗,蒙古騎兵迅速穿橋而過,向剛剛醒來的匈牙利軍隊主力發起攻擊。當匈牙利人滿懷信心地列隊殺向數量處絕對劣勢的蒙古軍隊時,很快發現這並不是主力!蒙古軍隊的主攻軍隊由三個騎兵縱隊在近百里遠的南方早已乘夜渡過冰冷的河水。蒙古主力從背後殺向匈牙利軍隊,隊形混亂的匈牙利軍隊立即撤回堅固的兵營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營里發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記載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產生強烈的毒煙)、燃燒油。這些攻擊武器大多為西方軍隊首次見到,其內心恐慌可以想見。蒙古人採用了「圍城必闕」的戰術,一些絕望中的匈軍士兵發現其西側有一缺口,於是奪路沖了出去,匈牙利人迅速崩潰從缺口逃亡。為了跑得快些,他們丟棄了手中的武器和身上的盔甲。但是,身著輕裝的蒙古軍隊速度和耐力遠遠高於逃跑者,可以不停頓地換馬並用馬刀、短斧、狼牙棒猛砍精疲力竭的匈軍士兵。紹約河戰役,匈牙利軍隊陣亡七萬餘人。蒙古軍迅速攻克佩斯城,十餘萬佩斯城居民被屠殺。紹約河戰役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這十萬匈牙利大軍是當時歐洲最精銳的軍隊,蒙古軍隊在東歐平原勢如破竹,震動了羅馬教廷和西歐諸國,整個歐洲都為蒙古軍隊下一步進攻的目標而惶惶不可終日。但是正當蒙古軍隊於1242年初逼近維也納的時候,驚慌失措的歐洲人發現,蒙古軍隊卻迅速撤退了,後來才知道蒙古大汗窩闊台(成吉思汗的三兒子)病逝了,按照蒙古人的習俗:大汗病逝,蒙古在外面的所有男人必須回草原參加忽里台(大會的意思),推舉出新的大汗。蒙古軍隊撤離後,他們留給匈牙利、亞里西亞和波蘭的浩劫災難令人觸目驚心,整個地區變成了一片荒無人煙的廢墟。窩闊台不合時宜的去世,救了歐洲人一命,要不然歷史將是另一幅景象。 蒙古軍隊靠著部隊的高度機動性,在歐洲消滅了大量裝甲堅固但行動笨拙的歐洲軍隊。因為歐洲軍隊在速度上的劣勢,使得在戰場上逃回來的人極少,很久以來,歐洲人始終認為蒙古軍隊的數量極為龐大。另外,因為歐洲軍隊主要依賴近距離的格鬥殺傷,使得蒙古軍隊在運用機動作戰時,只有少量的傷亡。現代的歐洲軍事史學專家認為,歐洲軍隊和蒙古軍隊在戰爭中的傷亡比例,也許是冷兵器時代最懸殊的。
㈡ 中國古代鐵騎
1. 13世紀的蒙古鐵騎
13世紀初,在中國北部的大草原上,活躍著一支與眾不同的騎兵部隊。這支蒙古騎兵擺脫了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世界上規模空前的宏偉帝國。這支軍隊的建立應歸功於雄才大略的鐵木真。正是他把一個許多部落的民族,建成為一個無往不勝的軍事組織;也正是由於他出色的組織指揮才能,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尊稱他為成吉思汗,意為非凡的領袖。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汗國」一詞原指一個蒙古游牧部落或一支野戰部隊,後來變成了「巨額數量」的同義詞。打了敗仗的敵人始終無法相信,自己竟會被一支游牧部族所征服,因而他們一直錯誤地堅持認為,蒙古軍隊是一群聲勢浩大卻又缺乏紀律的烏合之眾,他們之所以取勝完全是依靠兵力上的優勢。事實上,蒙古軍隊取勝的秘訣恰恰在於成吉思汗擁有一支前所未有的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且軍紀極其嚴格的軍隊。
組織體制 簡潔單一
蒙古軍隊取得作戰勝利的基礎不是數量而是質量。通常,蒙古軍隊比它主要敵手的軍隊規模要小。成吉思汗組建的最大一支軍隊是他用來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隊,人數也不過24萬。後來他們用來征服俄羅斯和整個東歐及中歐地區的軍隊也從沒超過15萬。
簡潔單一的組織體制是蒙古軍隊的顯著特徵。標準的蒙古野戰部隊由3個騎兵縱隊組成。每個縱隊有10000騎兵,大體相當於一個現代騎兵師,每個騎兵縱隊包括10年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包括10個班,每班10人。所有騎兵一般都是騎馬作戰,一旦馬匹垮掉,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騎兵部隊的掩護下立於馬後射箭。
武器使用權 積極創新
蒙古人在武器方面沒有什麼重大改革,但對當時武器的使用方法作了一些創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典型的蒙古軍隊中,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佔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他們頭戴簡易頭盔,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是皮製的,也有的敵人好里繳獲的鎖子鎧甲。重騎兵的馬匹往往也披有少量皮製護甲。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的腰間還帶一柄短彎刀或一根狼牙棒。
每個部隊中的另外百分之六十為輕騎兵,他們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輕騎兵除了戴一頂頭盔外,身上一般不披盔甲。他們的主要兵器是弓。這種弓相當大,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輕,箭頭小而尖,用一於遠射,另一種較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同重騎兵一樣的是,他們也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或一根套索,有時也有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
每個士兵在戰前都要披一件絲質長袍。這種長袍用生絲製成,編織得相當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簡很難穿透這種絲衣,只是會連箭帶衣一同插進傷口。因此,醫護人員只須將絲布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
嚴格訓練 機動保障
為了確保和駕駛高度的機動性,每個蒙古騎兵都有一匹或向匹備用馬。這些馬緊跟在部隊後面,行軍途中,甚至在戰斗進行過程中都可以隨時用來更換。換馬是提案 接力的方式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安全,同時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預定任務的完成。
蒙古軍的騎兵和戰馬都有經過嚴格的訓練和精心挑選的。成吉思汗認識到沒有素質過硬的士兵和戰馬,便難以達到良好的機動性。因此,蒙古騎兵都是從當時訓練得最好的士兵中挑選出來的。他們在三四歲的時候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的學校,進行嚴格的騎馬射擊訓練,因而他們個個具有過人的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本領也就不足為奇了。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斗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餚。不容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制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種中世紀的其它軍隊中是聞所未聞的。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對戰馬的訓練也極其嚴格。與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不論嚴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必要時可以連行數日而不進糧草,甚至能在相當短時間內在最險惡的地形上越過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
由於行軍時不必馬匹帶飼料,士兵又自帶各人的食物和裝備,而且通常只帶最少的用量,因此,蒙古軍隊不需要拖帶龐大的後勤供應輜重車隊,也不必保留一個後方供應基地。由於大部分蒙古戰馬都是母馬,士兵能喝馬奶生活,因此也減輕了軍隊食物供應的負擔。這同時也使蒙古軍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強。
戰術戰法 靈活巧妙
成吉思汗及其剽悍的將領在戰術戰法上從不因循守舊。
蒙軍最常使用的作戰方法是在輕騎兵的掩護下,將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一條很寬的陣地線向前推進,各主要部隊間由傳達室令兵傳送消息。當第一縱隊遇到敵人主力時,該縱隊便根據情況或停止前進或稍向後退,其答卷部隊仍舊繼續前進,佔領敵人側面和背後的地區。這樣往往迫使做人後退以保護其交通線,蒙軍趁機逼近敵人並使之在後退時變得一片混亂,最後將敵人完全包圍關徹底殲滅。當發現非主力敵軍後,附近所有的部隊均以此為目標實施突擊。這時,有關敵人的位置、兵力、運動方向等全部情報都被迅速送往總指揮部,估後再轉給各野戰分隊。如果敵人不多,則由靠得最近的指揮官立即率部迎戰。如果委員長人規模太大,無法馬上吃掉,那麼蒙軍主力便在騎兵掩護部隊的後面迅速集結,然後高速前進,在敵人還來不及集結兵力的時候就將其分別擊潰。
標準的蒙軍戰斗隊形是由5個橫隊組成,每個橫隊都是單列的。各橫隊之間相隔很寬的距離。前兩個橫隊都是重騎兵,其餘為輕騎兵。在這5個橫隊的前面。另外還有一些輕騎兵負責偵察、掩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當敵對雙方的部隊越來越靠近時,位於後面的3列輕騎兵便穿過前兩列重騎兵之間的空隙向前推進,經過仔細瞄準後向敵人投射具有毀滅性力量的標槍和互箭。接著,在仍然保持隊形整齊的情況下,前兩更重騎兵先向後撤退,然後輕騎兵依次退後。即使敵人的陣線再穩固,也會在這種預有準備的密集箭的襲擊下發生動搖。有時光靠這種襲擊就能使敵人潰散,不必再進行突擊沖鋒,那麼樣就下令讓輕騎兵撤退,由重騎兵發起沖鋒。命令的傳送方式是白天採用信號旗和三角旗,夜晚則採用燈光或火光。
作戰時,各個騎兵隊靠得很緊。但是如果位於中央的部隊已經跟委員長人交為,那麼兩翼部隊便向側翼疏開,繞向敵人的兩側和後背。在進行這種包抄運動時,常常藉助煙幕、塵土來迷惑敵人,或者利用山坡或谷地的掩護。完成對敵人的包圍後,各部即從四面八方發動戟,引起敵陣大亂,最後將敵人撒謊擊潰。
蒙古人在作戰中善於運用計謀和策略,這一點使他們在作戰時往往非常佔先,減低了自己的損失,增加了敵人的傷亡。比如,作戰中蒙軍常使用煙幕。他們常常派一支小分隊,在草原上或牧民居住區燒起大火以迷惑敵人,掩蔽自己的作戰意圖或行動。蒙軍首領常常先派一支先貴隊持久戰敵人,打一個便後撤,引誘敵人尾隨。撤退可能會持續綠幾天,下到敵人發覺自己已落入蒙軍的、陷阱進,已無路可逃了。
情報系統 周密廣泛
周密廣泛的情報系統對於蒙軍取勝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蒙軍每次作戰所採取的戰術都是預先周密細致辭地計劃好的。情報系統是參與制定作戰方案的一個重要部門。作戰方案的制定首先要對完整而又准確的情報進行仔細研究和分析。蒙軍情報網遍布歐亞大陸,其機構之詞龐大,工作之周密超過了中世紀的所有國家。間諜一般都是披著商賈的外衣從事情報活動的。
一旦對情報作出了分析估計,整個戰役的進行路線便被確定下來,並指定各騎兵縱隊的路線和作戰目標,下級指揮官在不違背整體作戰方案的前提下有一定的指揮權。命令的傳遞和戰斗情報的交換通過信心令兵迅速敏捷地往來於作戰總部和下屬部隊之間實現,這就確保了各級指揮機構的直轄市統一,同進使成吉思汗紿終能親自指揮最大范圍內的作戰行動,直至戰爭的最後勝利。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的功績在於建立起了一支以弓箭、長槍為主要武器,以騎兵為主體的蒙古軍隊。這是一支經過嚴格軍事訓練,有著良好紀律養成以及絕妙無雙的軍事體制的軍隊。他們穿梭穿梭懂得並充分運用突然襲擊和靈活機動的作戰原則,同時採取智取計賺的戰術手段。戰爭實踐證明,這的確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所向無敵的旋風部隊。
蒙古騎兵的甲胄
蒙古汗國和元代軍戎服飾以精巧著名。蒙古高原氈帳諸部未被成吉思汗統一之前曾用過鮫魚皮甲胄、翎根甲,後來則用以牛皮為里的銅鐵盔甲。
在彼德堡宮中藏有蒙古騎士遺存的甲胄,內層皆以牛皮為之,外層則滿掛鐵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在描自元代居庸關瀛台上的浮雕中就有羅圈甲、魚鱗甲和柳葉甲。《黑韃事略》:"其軍器,有柳葉甲、有羅圈甲(革六重),有頑羊角弓,有響箭,有駝骨箭。"
關於蒙古騎兵的精良的軍器裝備,在有關歷史文獻中以及有關元代出土文物均有明確記載。據普蘭諾.加賓尼記述,蒙古騎兵裝備有:2至3張弓、3個裝滿了箭的巨大箭袋、一把斧,還要帶拖兵器的繩子。領兵者要挎一種其尖端尖銳但只有一面有刃的彎刀,將其裝在精美的刀鞘里。他們所騎的馬均有護身甲,有些兵士的馬也有護身甲。
馬匹的護身甲由5個部分組成,在馬的兩側 各有一片甲,一直蓋到馬頭;另一片甲放在馬的臀部,和兩側的甲片系結起來,這片甲片上留一個洞,以便馬尾從洞里伸出來;另一片甲在馬的胸部。在馬額上他們放一塊鐵板,把它系結在兩側的甲片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蒙古騎兵的胸甲是由4個部分組成,一片是從大腿到頸,根據人體的形狀來製作;另一片從頸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連接起來,每一邊肩上固定一塊鐵板。他們每一條手臂上也有一片甲,從肩覆蓋到手腕,在每一條腿上面覆蓋著另一片甲。所有這幾片甲都用扣環連接在一起。
頭盔的上部分是用鐵或鋼製成,但保護頸部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製成。
根據普蘭諾·加賓尼介紹,蒙古騎兵的甲胄,製法極為精巧,就拿柳葉甲為例,他們先製成寬一指長一掌的若干鐵片,在每一個鐵片上鑽8個小洞。他們放置3根堅固而狹窄的皮帶作為基礎,然後把這些鐵片一一放在另一塊鐵片上面,因此這些鐵片就重疊起來,他們用細皮線穿過上述小洞,把這些鐵片捆在3根皮帶上。在上端他們再繫上一根皮線,因此這些鐵片就很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就這樣,他們用這些鐵片製成一根鐵片帶,然後把這些鐵片帶連接在一起,製成鐵甲的各個部分。他們把這些部分連接起來,製成保護人身和馬匹的鐵甲。他們將鐵片打磨得十分光亮,以至能夠在鐵片上 映出人影。
據《中國古代服飾史》記述,元代有一種翎根鎧,用蹄筋,翎根相綴而膠連的甲片,射之不能穿。還有象蹄掌甲。蒙古騎兵多為帶盔。另有一種胄作帽形而無遮眉,但在鼻部作一個極大的護鼻器,其狀頗怪。
蒙古民族的軍隊之所以能稱霸於歐、亞二洲者,實全恃其精良的騎兵。
2.曠古奇才陳慶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一提到鐵騎這個詞,似乎成吉思汗和努爾哈赤的名字立刻便會浮現在人們的腦海中。的確,在中國古代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總是利用他們的鐵騎進犯內地,窺伺著中原王朝手中的花花江山。其實,漢族漢族將領中也有一些傑出的騎兵將領,例如先秦時代的趙國李牧、秦國白起;漢武帝時代的衛青、霍去病以及三國時代的公孫瓚等都是精通騎兵戰術的名家。不過縱觀中國古代歷史,運用騎兵最成功的甚至可以說最神奇卻是陳慶之。
曾寫過《銀河英雄傳說》等作品的日本作家田中芳樹,曾在他的小說《奔流》中描寫了南北朝時期南朝梁的大將陳慶之傳奇事跡:陳慶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指揮能力第一的軍事家,他率領不善騎術的南方騎兵渡江北伐,面對由北方游牧民族組成的北魏王朝完成了北伐大業。《梁書·列傳第二十六·陳慶之·蘭欽》中記載著:「陳慶之,字子雲,義興國山(今江蘇宜興)人也。少為高祖隨從……其人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
陳慶之少年時充當雍州刺史蕭衍得侍從,蕭衍嗜好下圍棋,經常下到深夜。每當這時眾多侍從大多睡著,只有陳慶之能隨叫隨到前來伺候。於是陳慶之深得蕭衍喜愛,當蕭衍提兵進入健康成為梁武帝之後,他也被提拔擔任主書、奉朝請等官職。
梁大通元年,陳慶之與旬陽太守韋放合攻北魏之渦陽(今安徽孟城),北魏遣征南將軍元昭率15萬援軍來救,陳慶之趁北魏軍遠來疲憊,僅率200騎擊破其前鋒。本來攻城未克又遇援軍應該退兵,但陳慶之反常的於諸將聯營而進,背渦陽城與魏軍相持。魏軍築就13座堅壘防禦梁軍,他領兵夜出連破4壘,嚇得渦陽城守將王緯立刻投降。梁軍乘勝強攻俘斬甚多,北魏其餘9壘皆潰全軍覆沒。
如果說渦陽之戰表現了陳慶之異於常人的勇敢和堅毅,那麼數年之後陳慶之的壯舉便只能解釋為是中國古代軍事的奇跡了——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以少勝多的最輝煌戰例其實既不是赤壁也不是淝水,而是陳慶之的壯烈北伐;當時正值北魏內亂,陳慶之受命率3000騎兵護送南投的北魏王顥北還。從至縣出發到達洛陽,14個月攻陷32座城池,大小47戰,奇跡般全部獲得勝利,並且在3日內陷落要塞虎牢關,進入洛陽。
《梁書》中的記載是「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這四十七戰最精彩的就是他在滎陽城下率領白馬白袍的3000鐵騎背城迎戰30萬魏軍(其中15萬是精銳的少數民族騎兵)。《梁書》記載:「時滎陽未拔,士眾皆恐,慶之乃解鞍秣馬,宣喻眾曰:『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略人子女,又為無算。天穆之眾,並是仇讎。我等才有七千,虜眾三十餘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梁朝騎兵聽完陳慶之地話後,各個抱著必死地決心沖上前線,是役陳慶之大破敵軍,,有四萬敵軍就地投降,剩下全部潰散被消滅殆盡!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於是洛陽便有童謠說:「名軍大將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毛主席在批閱二十四史時,看到這一段便寫下這樣一行字「讀來令人神往!」可惜後來梁朝後來援兵不來,而北海王顥又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他不讓陳慶之繼續進攻北魏殘餘力量,也不讓他徵集當地民眾擴充軍隊。後來陳慶之在卷土重來的北魏軍隊巨大壓力下被迫南撤,即使是敗歸江南時陳慶之的三千騎兵依然沒有崩潰;他十戰十捷殺的殺得追兵魂飛魄散,可惜在最後渡河時「值嵩高山水洪溢,軍人死散。」不敗的三千鐵騎被洪水吞沒,陳慶之被迫化裝成和尚逃回江南。其後梁朝再未北伐,而陳慶之也忙碌在消滅梁朝內部叛亂的征途中,他擔任了一連串職務,最後積勞成疾,於56歲時在任上去世。
陳慶之決不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史書上說他是「射不穿札,馬非所便。」也就是說他沒有臂力,箭術糟糕,還幾乎不會騎馬。盡管史書上評價他是「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欽。」即也能和廉頗、李牧等相提並論的名將,但他無疑是一位文弱書生型的統率。在陳慶之北伐前,他精心訓練了自己的白馬隊,,使之做到招之則來揮之則去,指揮部隊布陣、防禦、進攻就如同使用自己的手臂一樣自如。而此時北方人心動盪,正給了他發揮軍事天才的機會,在滎陽城下他進攻時,北魏軍中被強征來的漢族步兵首先倒戈,接著少數民族騎兵中的非鮮卑部隊也隨之喧擾紛亂自亂陣腳,這就讓陳慶之的騎兵能夠一舉沖亂敵軍主帥的指揮,然後將這股失去指揮癱瘓掉的龐大軍隊一舉消滅。陳慶之的事跡充分說明了古代戰爭中精神力量和質量戰勝數量的實質。
從諸葛亮北伐中原屢戰屢敗就可以看出陳慶之北伐的不易,況且他手下只有區區三千騎兵!陳慶之是一位純粹的軍隊統率,名副其實的中國古代第一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