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為什麼是儒家社會

越南為什麼是儒家社會

發布時間:2024-10-22 11:16:22

『壹』 越南和日本在歷史上受孔子思想的影響都有哪些,他們是怎樣適應孔子思想的

孔子思想在越南的傳播及影響

中國越南山水相連,孔子思想在國外的傳播,在越南算是最早最深的了。
公元前214年,漢人趙佗由秦始皇任命為龍川縣令,統轄珠江的東、北江上游,屬南海郡。公元前206年秦二世向劉邦投降,趙佗的部屬認為秦已亡,擁立趙佗為南趙王,此時趙佗已轄地三江(灕江、珠江、紅河),趙以儒家思想、禮儀制度教化臣民。公元前196年漢帝劉邦派陸賈為專使,攜漢皇御賜鐫刻《南越王之璽》的金印綠綬出使南越,經過疏通,趙佗自動歸漢,在番禺越王山向北行三跪九叩之禮,從陸賈手中接過金印,這就是越南史書上所記的北屬時期,越南北部就是西漢版圖中的交趾郡,從此,孔子思想傳人越南。到北宋,儒家文化發達,大量的儒家典籍傳人越南。至南宋期間,金國及蒙古入侵,國勢日凄,越南乘機獨立,但卻大量引入儒家思想及漢文化,以漢字載史行文。至南宋亡,蒙古人主中國,儒學受到很大破壞,曲阜孔府、孔廟、孔林淪為蒙古騎兵的馬廄牧場,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紛紛帶著孔孟典籍及書畫南渡,給越南帶來更深厚的儒家文化。至明朝,孔子思想在越南有更大的發展,官方興辦儒家教育,廣修文廟,科舉取士,在越南中舉的學子還要求到中國趕考,傳為佳話,儒學大師輩出,以阮秉謙、潘孚生、吳士連、黎貴淳最著名,他們以漢學家的豐采著述甚豐。中國明末清初時期也正是越南阮氏王朝初創時期,他們都分別利用孔子思想,採取聯合、寬容、懷柔的政策對新領地進行開拓,清攝政王多爾袞就是有才學的漢學家。由於兩國上層人物對孔儒文化的認同,當時兩國又無利益上的沖突,關系比較和諧,越南阮氏王朝的國相親自到北京致敬受封,願為中國藩屬,年年進貢。越南河內文廟和中國曲阜孔廟結緣,進行文化交流。清康熙皇帝親自為河內文廟題贈《萬世師表》匾額。越南各縣郡皆建文廟,學宮、祭祀、配享如中國。1905年中國廢除了科舉制度,越南直至1918年才停止科舉,可見孔夫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對越南影響至深。越南民族民主革命初期便帶有濃厚的儒學色彩,越南革命領袖胡志明也是知識豐富的漢學家。

孔子思想在日本的影響
孔子思想在日本影響很大,『傳播得源久而流長。特別是對日本人的道德觀、教育觀影響更大、更深刻些。孔子思想傳入日本逐漸與日本固有的神道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了日本的儒教。所謂日本儒教就是以日本固有的民族精神、神道思想解釋孔孟的教義。

『貳』 越南和中國在對待儒家上有什麼不同

1、儒家集權制和行仁政思想轉換為一種國家導向的發展主義、威權主義政體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成為促進越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近30年來東亞一些國家經濟迅速崛起的成功經驗之一是從傳統的儒家文化出發,找到了一種有別於西方自由放任式市場經濟的新經濟模式。儒家愛民如子、實行仁政的思想,在現代條件下的東亞社會中,發展成為實行相對集權、重視政府權力作用的「國家主義」發展模式。新的政治發展理論把這類不同於西方式的市場導向的政體稱為「威權主義政權」。東方威權主義政權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發展中的較高程度的政治穩定,增強社會內聚力,制定宏觀經濟計劃,保證社會公平與福利等。而這種國家導向的發展主義在越南已初露端倪。越南自80年代中期以來,即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越共七大明確提出,越南「實行國家管理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形成由國家通過的法律、計劃、政策及其它措施加以管理的市場機制」。從近年來的實踐看,這種既利用市場的「無形之手」來自行調節經濟運行,又注重國家宏觀調控的「有形之手」在必要時進行適當干預的市場經濟模式是比較適合越南國情的,收到了較好的成效。1991~1995年越南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2%。與此同時,越南強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不搞西方多黨制,注意維護社會的穩定。因此,越南實現了向市場經濟的平穩過渡,避免了在這一劇烈轉換過程中出現社會動盪、經濟混亂。這一點與中國的情況是比較相似的。

2、儒家文化崇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亞洲「四小龍」也正是依靠這種精神力量為工業化創造和積累了必要的資金。節衣縮食,厲行儲蓄,是「四小龍」強化內部積累的重要途徑。而越南自1989年以來為吸引儲蓄一直堅持實行高利率政策,政府按利率比月平均通貨膨脹率高出一個百分點的公式來提高利率,使儲蓄存款急劇增加。其儲蓄率從1990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上升到1994年的24%,儲蓄存款從1990年的10700億越盾上升到1995年的386500億越盾。5年增加了34.2倍①,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可貴的資金。



3、儒家文化是一種個性特強的文化

一個突出的優點是不排他,對於外來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這一點已為亞洲「四小」「天下之寶,一為我用」的對外開放中的「拿來主義」所證實。無獨有偶,越南自1988年頒布被稱為「亞洲最開明的投資法」以來,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到1995年底,越南已批准外資項目1300多個,協議投資額達180億美元。外國資金、技術的大量湧入,有力地促進了越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4、儒家重視教育和「有教無類

機會均等」的傳統在越南轉化為人們對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對人力資源的大力開發,成為人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國家、政府的政策目標。因此盡管越經濟落後且經歷長期戰亂,但其國民受教育程度在東南亞國家中是比較高的,有一支素質較好的勞動力大軍。現在,越南已形成包括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內的教育體系,全民識字率達85%。越南已成為亞洲國家中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這種重視教育的傳統對提高勞動力素質和引進先進科學技術起了重要作用,並將繼續成為越南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越南的現代化進程、經濟發展模式將與儒家文化發生怎樣的關系,現在還難下結論但可以預料,越南會找到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也許是把市場經濟的優勢與本國傳統文化的長處結合起來的模式。越南有可能按「國家管理下的市場經濟模式」實現其現代化。

『叄』 為什麼儒家文化沒有在東南亞傳播很快

東南亞在中國之南,且瀕臨海洋,所以古代把它稱為「南海」或「南洋」。「東南亞」這個名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才出現的,當時,盟軍在這一地區設立了「東南亞最高統帥部」,戰後,人們感到這一名稱能夠正確表述它的地理位置,於是得到世界各國普遍承認。東南亞實際上是由海洋與陸地兩大部分組成,陸地包括中南半島(舊稱「中印半島」或「印度支那半島」)和馬來群島(又稱「南洋群島」)兩個地理單元,而太平洋和印度洋被這些陸地分隔開來,又通過巴士海峽、巽他海峽、托雷斯海峽及馬六甲海峽相互連通。中南半島上有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和緬甸,馬來群島上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和菲律賓,前者是所謂「半島國家」或「陸地國家」,後者則是「海洋國家」或「海島國家」。東南亞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它處在三大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東西海運的沖要之區。在地質學上,亞、澳兩大陸板塊和若干海底板塊在這里輻合,又是連接亞洲大陸腹地與印度次大陸的鎖鏈,稱為「東南亞陸橋」。從人類學意義上講,來自亞、澳兩個大陸的不同人種在這里交匯,形成了一個民族大走廊。從生物學意義上講,亞、澳兩大陸動植物區系在這里交織混合,顯得豐富多彩。在文化學意義上講,這里是印度文化圈與中國文化圈交錯重疊的地方,又是中國通往印度、阿拉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中國與東南亞山水相連,在地理上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中國的西南地區與「東南亞陸橋」連成一氣,許多高山和大河向南伸延到中南半島,形成山河縱列、峻嶺與平原交錯的地形,並伸入海洋形成許多島嶼。中南半島的山脈呈由北向南的走勢,實際上是我國橫斷山脈的延伸。主要山脈有三列:聳立在半島東側的是長山山脈,形成廣闊的山地;中間一列向南一直伸延到馬來半島,入海後形成巽他台地的台基及邦加島和勿里洞島;西側的一列是阿拉干山脈,向南伸入海洋後,斷斷續續地形成蘇門答臘群島、爪哇島和努沙登加拉群島。奔流在這些山間的河流,大都發源於我國西南地區,如緬甸的薩爾溫江上游是我國的怒江,伊洛瓦底江源於我國的龍川江,泰國的湄南河上游在雲南,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的湄公河上源為我國的瀾滄江,在越南入海的紅河上游為元江,它們都是國際性的河流,是中國通往東南亞的天然水道。
由於特殊的歷史、地理原因,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在文化上有諸多的「親緣關系」,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一、長期發展起來的水陸交通,把中國西南部與東南亞緊密聯結在一起;二、越南屬「漢字文化圈」,全面受到中國文化的薰染;三、華人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四、眾心的跨境民族,與東南亞存在著天然的聯系;五、佛教的傳播,使中國與東南亞都進入了一個共同的文化圈。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通發端很早,大抵有三途:一是南方絲綢之路,二是中國與南洋的海上交通;三是被稱為「東方多瑙河」的瀾滄江湄公河。近代以來則有滇越鐵路、滇緬公路及睦南關至越南河內的鐵路,還有海運與航空。
在中國西南部有一條隱藏在崇山峻嶺和原始森林中的南方絲綢之路,它之所以鮮為人知,是因為它是一條民間開辟的道路,而且起點不在中原的京城。最先提到這條道路的是《史記》,是書《西南夷列傳》說:「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人市,或聞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騫因盛言大夏在漢西南,慕中國,患匈奴隔其道,誠通蜀身毒道便近。」據考,南方絲綢之路由三條路段組成:一條是由蜀地(成都)經bó@①道(宜賓)、漢陽(威寧)、味縣(曲靖)至滇池、洱海的「五遲道」,另一條是由蜀地經邛都(西昌)渡金沙江抵葉榆(大理)的「靈關道」,兩道合路後經永昌(保山)、滇越(騰沖)入緬甸的稱「永昌道」。這條道路長期是中國經緬甸達印度的古道。緬甸在漢代稱撣國,唐稱驃國,宋稱蒲甘,元稱緬甸,自漢以來便有使節與我國通好,獻大象、水牛、珍寶、驃國樂及幻人,以後又輸入棉花、象牙、翡翠、琥珀、玉石,而中國的絲綢、茶葉、食鹽、金銀首飾等也運往緬甸。在中印文化交流上,緬甸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雲南的阿A梨教和上座部佛教就是從緬甸傳入。
通往南洋的海路始於漢代,《漢書·地理志》雲:「自回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lú@②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余有黃支國,……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齋黃金雜繒而往。」三國時吳國遣康泰等出使海南諸國,自晉代法顯從海道歸來高僧往來不絕,宋代海運至天竺國、獅子國,元明時期直航阿拉伯半島,途中必經東南亞各國。鄭和下西洋對東南亞產生了深遠影響,船隊到達占城、爪哇、真臘、舊港(印尼巨港)、進羅、滿刺加(馬六甲)、渤泥、蘇門答臘、阿魯等地,留下許多遺跡。
如前所說,溝通中國西南與東南亞的河流有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及紅河,這些天然水道很早便被利用,尤以湄公河為著。這是一條民族大走廊,許多跨境民族都居住在瀾滄江與湄公河流域,歷史上的哀牢國、真臘王國、瀾滄王國、南詔國、大理國、景龍金殿國、八百媳婦國都通過這一水道交往。它是中國通往東南亞陸地國家的大動脈,穿越緬甸、寮國、柬埔寨和越南等國,寮國的首都萬象及柬埔寨首都金邊都在湄公河畔,沿岸有許多城市和港口,湄公河三角洲乃是肥沃之區,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有重要作用。

在東南亞各國中,越南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最深,這一方面是歷史發展與中國息息相關,另一方面是漢字在越南長期通行,因而有條件全面吸收中國文化,成為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地區的最大受惠國。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發士卒戌守五嶺以南,設立南海、桂林、象郡,便將越南北部和中部納入象郡,開始了越南史上的「郡縣時期」。秦漢之際,趙陀建立「南越」政權,推行「南北交歡」、「和集百越」的政策,在越南設立交趾、九真二郡。漢武帝平南越,將其地劃分為九郡,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均在今越南境內。東漢初年,光武帝派伏波將軍平定二征起義,「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進一步開發越南。及至隋唐,郡縣制達到高峰,在越南設立安南都護府,下設十州,如同中國一樣實行租庸調和兩稅法,施行唐律,又建學校導之以禮,以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唐末五代,中原混亂,安南土豪蜂起,經過一番醞釀,於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丁部領平定了「十二使君」,統一安南,建立大瞿越國,結束了郡縣時期。安南獨立以後,一如既往,繼續與中國和睦相處,仍然遵循中國的典章制度。安南的官制悉如中國,中央設六部、六寺、六科及御史台、翰林院、東閣、國子監、國史院、府尹、宮師府、同天監、太醫院、秘書監、中書監、華文監等機構,地方行政為路、府、州、縣幾級,官品與冠服飾物仿唐宋之制。李朝頒布的刑書及陳朝確定的刑律皆以《唐律疏義》為准,後黎朝聖宗頒布的《洪德法典》更加完備,《歷朝憲章類志》說:「洪德刑律,參用隋唐,斷治有畫一之條,輕重有上下之准,歷代遵行,用為成式」。安南歷代王朝,均以儒學為安邦治國之本,李朝興建文廟,陳朝創辦國學院傳習四書五經,黎朝以《四書大全》為科舉考試內容,阮朝刻印儒家經典頒行全國。從李朝仁宗太寧四年(1075年)起以科舉取士,陳朝更仿中國「試定三甲之分」,以狀元、榜眼、探花迷三魁,至黎朝時朝廷重臣皆以科舉出身的人擔任。立國之初,兵制略仿唐朝的府兵制,以後仿宋朝設立禁軍和廂軍,又仿明朝「寓民於農」之制。安南的武廟,祀奉的是姜太公,東序配祀管仲、孫武、韓信、李靖、李晟、徐達,西序配祀穰苴、張良、諸葛亮、郭子儀及岳飛。由此看來,越南的體制,實際上是中國的仿造型。
漢語和漢字在越南頗為流行。從郡縣時期開始,便有大批中原移民和官吏進入越南,致使越南語吸收了大量漢語詞彙,據語言學家調查,現代越語中,漢族借詞超過50%。由於越南語大體屬於漢藏語系,又有大量漢語借詞,比較適合使用漢字,所以,自秦漢以來的千餘年中,漢字一直是官方正式通行的文字,稱為「儒字」。大約在我國的宋代,在廣西「方塊壯字」(即俗字)的推動下,越南也開始用漢字來表記越南語,稱為「字喃」或「喃字」,亦稱「俗字」。喃字最早見於1210年在永富省所立的《報恩寺碑記》,相當於南宋後期和越南的陳朝。喃字與壯字的結構大體相同,借義又借音的如文(文Van)、南(南nau)等,借義不借音的如馭(馬nqua)、鮮(鮮tuoi)等,借音不借義的如吏(來lai)、英(兄aub)等。喃字中還有一些是仿漢字創造的新字,創字的方法不外乎會意,形聲和簡化三種,讀音皆依越南語。用這種方法形成的喃字,字形仍然是方塊字,往往是借用漢字與自創新字夾用,有的借用漢字的音,有的借用漢字的義,絕大多數是以漢字越南語音。實行的結果,一音多字多義、一字多音多義、同字異形及重疊繁復的現象嚴重,所以,使用起來極不方便,雖有幾個短暫時期明令公布施行,但作為正式文字並不通行,多半是民間使用。喃字現存的讀物有千餘種,著名的如長詩《金雲翹傳》。自1884年法國佔領越南以後,改用拉丁化拼音文字,越南獨立後以拉丁文為法定文字,稱為「國字」。
越南受漢文化的影響是廣泛而且深刻的。同中國封建社會一樣,越南也是獨尊儒學,把它作為統治思想和教育、科舉的主要內容。越南的佛教,事實上是漢傳佛教的外傳。道教在隋唐即傳入越南,元朝尤為興盛,第一代君王阮潢自號「仙主」,以後又設立「道士道錄司」和「道士良醫司」。越南民間祀奉的「天後聖母」里供奉的是伏波將軍馬援,不少地方建有關聖廟。越南的文學以漢文學為主流,國君、貴族、文士大都能詩善文,按照中國詩歌的音韻格律創造了「六八詩體」和「七六八詩體」,早期的代表作家韓詮就是因為仿韓愈作《祭鱷魚文》而暢姓韓,越南的古典名著《金雲翹傳》、《玉嬙傳》、《蘇公奉使傳》從內容到形式都有模仿中國文字的痕跡。越南的重要史籍,如黎文琳的《大越史記》、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潘叔直的《國史遺編》、張合桂的《大南實錄》、鄭懷德的《嘉定通志》及編年中《越史略》等,均用漢文寫成,而且史書的體例和編纂方法無不奉《春秋》、《史記》、《漢書》為圭臬。武將多習中國兵法,陳國峻的《兵書要略》是越南武庫中的珍品。長期借用中國歷法,元代的《授時歷》傳入越南後一直沿用到明初,以後又改用明代的《大統歷》,直到清代才參照《歷象考成》一書制定自己的《協紀歷》,干支紀時法在民間廣為使用。越南醫學是中醫的一個支流,稱為「南醫」,朝野都很重視,立先醫廟祀奉我國歷代名醫,仿中國設太醫院、廣濟署、濟生堂,學習中國醫書,進口中國葯材,以後則結合越南的情況編寫《本草拾遺》、《中越葯性合編》、《南葯神效》、《海上醫宗心領全帙》等書。中國的數學在郡縣時期即傳入越南,科舉加試「書算」,梁世榮所撰《演算法大成》有九九歌訣、九歸歌、歸除法等,廣泛使用算盤。造紙術在漢代即傳入越南,據《南方草木狀》載,東漢時交趾便有了「蜜香紙」。越南是東南亞最早接受中國印刷術的國家,最早的印刷品是陳朝元豐年間(1251-1258年)的「木印貼子」,官刻有國子監本、集賢院本、內閣本、史館本等,民間印本也仿中國題為某堂、某齋或某地某字藏版。絲綢、陶瓷、青銅、磚瓦、火葯、鑄錢等技術都是從中國傳入的。越南的姓氏都來自中國的《百家姓》,共有200多個單姓和復姓,約有半數以上的人姓阮、黎、陳、李、黃、武、潘、范、鄭、吳、裴、杜,尤以黎、阮二姓最多。男子的名字和中國一樣有單名、復名,且用別號,婦女也用某氏以示其父系,王室、貴族的名字常在旁邊加金、木、水、火、土以象徵崇尚其中的一德。此外,越南的「雅樂」實際上是中國的古樂,戲劇的音樂、服裝、臉譜、道具如同中國戲曲,舊式衣冠如同中國,和中國人一樣用筷子,民間歲時節令有元旦、端午、七月半、中秋等(註:參見陳玉龍:《中國和越南柬埔寨寮國文化交流》,載周一良主編:《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

「海水到處,就有華人」,這句話表明,海外華人分布很廣,散布到地球的每個角落。但華人最多的地區是東南亞,據1991年統計,共計2271.6萬人,大約要佔海外華人的70%以上。東南亞華人分布在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等十個國家。十國中,人數最多的是泰國(645萬人),其次是印度尼西亞(600萬人),再其次是馬來西亞(500萬人)。華人在當地人口總數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新加坡(76.5%),其次是馬來西亞(27.3%),再其次是汶萊(20.4%)。這種分布狀況,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結果,是中國與東南亞關系密切的一個重要表徵。
華人移入東南亞是從唐代開始的,最早的旅居地可能是蘇門答臘,以南部的巨港人數最多,因當時唐朝的國際威望很高,故皆自稱「唐人」,其海外聚居地稱「唐人街」。宋代海外貿易興盛,但當時航行主要靠季風,錯過季節便只好留居當地,有的長往下來,生兒育女,稱為「駐蕃」。元明兩代與阿拉拍的海上貿易更加發展,東南亞是必經之地,所以沿途留下許多僑民,建起若干「新村」,如爪哇的麻諾巴歇、三寶壟,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加里曼丹、新加坡、越南的南圻、菲律賓等地。從明朝中葉到鴉片戰爭前的三百年間,南洋僑民劇增,大部分是閩粵一帶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有一部分是因政治動亂而避居南洋的人,巴達維亞(今雅加答)、檳榔嶼、新加坡、馬尼拉等地,僑居的華人均在萬人以上。華人大量出國是在鴉片戰爭以後,從1840年以後的100年間,每年平均10萬以上。出國的主要原因,是殖民主義者在東南亞進行資本輸出,開采礦產、興辦農場、修建公共設施,需要大批廉價勞動力,於是以「招工」的方式簽訂契約,稱為「契約華工」,或者叫做「苦力」和「豬仔」。
移入東南亞的華人,為了謀生,各施其能,無形中把中國的生產技術傳到南洋各地,成為一股重要的開發力量。經過若干世紀的努力,華人在經濟上自立起來,有的還成了南洋富商,例如:在加里曼丹建立「蘭芳公司」開採金礦的羅芳伯,組織拓荒的「新福州港王」黃乃裳,「爪哇糖王」黃仲涵,「萬金油大王」胡文虎,「華僑旗幟」陳嘉庚,企業家兼教育家李光前等。華人離鄉背境,飄泊海外,往往以家族宗祠、同鄉會館、同業公會等傳統組織形式保持聯系,相互支援,因而在東南亞出現「僑團林立」的局面,以後進一步以宗族、同鄉或方言群體為中心建立許多「幫」,如廣東的廣府幫、潮州幫、客家幫、海南幫,福建的閩南幫、興化幫、福州幫,還有江浙和江西的三注幫等,把中國社會移入了東南亞。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漢語方言得以長期保存,文化習俗也一直傳承下來,並影響周圍的社會。隨著華人的大量移入,漢族詞彙也被東南亞各國語言所吸收,據統計,柬埔寨語中有300個漢語詞彙,泰語的漢語借詞達匯總數的30%以上,馬來亞語中有270多個漢語借詞,且多與移民的方言有關,馬六甲、檳榔山與和新加坡因土生華人數量眾多,還形成了漢語與當地語言結合的「巴巴馬來語」,印尼有「中華—馬來語」等。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在東南亞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各國語言,例如泰國就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聊齋志異》、《封神演義》等泰譯本,寮國、柬埔寨、印尼也有譯本,這都與華人的傳播有關,馬來西亞的土生華人還仿《詩經》創作「馬來民歌」。福建、廣東的地方戲傳到泰國,閩台一帶的「布袋戲」也在印尼流傳,菲律賓人喜歡中國的鑼鼓,緬甸舞劇的表演方式與中國戲曲有相似之處。總之,由於「華人社會」的存在,他們通過民間交往、創辦僑校和僑刊等方式,中國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比其他地區更為廣泛和突出。
新加坡舊名淡馬錫,也叫獅城,原先是一個只有百餘人的小漁村。1819年英國殖民者萊佛士在此開埠,採取鼓勵外來移民的政策,人口迅速增加,到1901年時已增至20萬人,主要來自中國、印度、印尼和馬來西亞,其中,華人達16萬人,基本確立了華人佔大多數的格局。1877年清政府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胡璇澤、左秉隆、黃遵憲等先後出任領事,來取「護僑」政策,積極傳播中國文化。新加坡的華人社會最為典型,僑團林立,幫派特多,1906年結合為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並涌現出陳篤生、胡璇澤、陳金聲、章芳琳等一批為華人謀福利的「先賢」。1942年遭日本侵佔,1946年劃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1963年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9月脫離馬來西亞建立共和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新加坡以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四種歷法,有英文報、華文報、馬來文報三種,學校也有英文學校和華語學校兩類。新加坡地處東南亞地區的中心,在國際航線上佔有極重要位置,獨立以後,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大力引進和利用外國的資金、技術條件,發展多元化的國民經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又是東南亞海運、空運、貿易、加工製造、金融服務中心和最大的修船造船基地與石油輸出港,同時又是世界第三大商港、第四金融中心和第三煉油中心及世界電子工業中心之一。(註:參見巫樂華《南洋華僑史話》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出版。)

跨境民族是中國與東南亞文化聯系的另一條重要紐帶。與華人的情況相似,都是以人為載體進行文化傳播。但又有兩點不同:其一是傳播的不是漢文化,而是少數民族文化;其二是這些跨境民族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移民的結果。由於中國與東南亞地理相連,歷史相關,許多民族長期居住在兩個以上的國度,或者是分別建立不同的政權,盡管在政治上存在一定的界限,但他們在族源上、語言上、文化習俗上卻有天然的不可割斷的聯系。我國西南邊疆的雲南和廣西,與東南亞的緬甸、寮國和越南接壤,並與泰國鄰近,在長達4700公里的漫長國境線上,分布著16個跨境民族,他們是壯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瑤族、彝族、哈尼族、景頗族、僳僳族、拉祜族、怒族、獨龍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和京族,還有在中國尚未確認為單一民族的克木人。從歷史上考察,這些民族都源於古代西南地區的四大族系,並與一定的語言系屬有對應關系。因為他們出自不同的族群,文化傳統各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徵。直截了當地說,跨境民族的文化,分別具有百越、苗瑤、氐羌和濮文化四種風貌。
壯族、布依族和傣族均屬「百越」族系,其語言是漢藏語系壯侗語族,與之相關的民族在東南亞大約有2700萬人。與壯族同源的有越南的岱族和儂族,合計160萬人,在壯族中亦有「布岱」和「布儂」兩種自稱。越南的布依、都依、布那和熱那四支,均出自我國的布依族,總數近3萬人。人數最多的是與傣語同源的民族,越南的傣族約90萬人;寮國的佬族約180萬人,另有傣族18萬人和泐族4萬人;泰國有傣族2000萬人,另加泐族8萬人;緬甸有撣族250萬人,總共2550萬人。他們的語言均屬壯侗語族的壯傣語支,經濟以稻作農業為主,保留百越文化的若干特徵,如「干欄」建築、銅鼓、紋身等。
東南亞的苗族和瑤族都是明清以來由我國西南遷去的,其中,苗族約85萬人,瑤族約45萬人。越南的50萬苗族稱「赫蒙族」,分「赫蒙豆」(白苗)、「赫蒙都」(黑苗)、「赫蒙西」(紅苗)、「赫蒙冷」或「赫蒙佐」(花苗)和「赫蒙刷」(漢苗)五個支系;寮國30萬苗族分白苗、青苗、黑苗三支;泰國有5萬苗族,緬甸有7000苗族。瑤族主要分布在越南,有紅瑤、窄褲瑤、錢瑤、盧崗瑤、白褲瑤、青衣瑤、藍靛瑤等七個支系,共40餘萬人,寮國有瑤族2萬人,泰國約3.2萬人。他們的語言均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以山地農耕為主,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家族與村寨是主要的社會組織,婚姻、喪葬、服飾、頭飾、節日、禁忌、宗教等與國內苗瑤民族大同小異。
出自氐羌體系的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民族較多,但人數不多,總計不過80萬人。彝族在越南、寮國各2000人,稱「倮倮族」。哈尼族在越南有萬餘人,寮國稱「卡果」、「依果」的亦有萬人,緬甸自稱「阿卡」的約6萬人,泰國有3.5萬人自稱「阿卡」或「卡果」、「依果」。僳僳族在緬甸有4萬人,在泰國有2萬人。拉祜族在緬甸有5萬人,在泰國有3萬人,在越南有2000人。緬甸有獨龍族千餘人,怒族近萬人。緬甸的「克欽」與中國的景頗同族,約56萬人。在這些民族中,除景頗族而外,其餘民族的主體部分均在中國,文化習俗是一致的。
比較復雜的是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京族和克木人。按其族源,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和克木人的先民均出自「百濮」族系,即古代的「閩濮」、「鳩濮」、「裸濮」、「撲子蠻」之類,但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而我國濮人的後裔仡佬族、木佬族等的語言按張濟民先生的意見屬漢藏語系的仡基語族,兩者之間的關系有待深入探討。京族的語言在國際上習慣稱為越南語,系屬至今未定,但文化上又與百越和百濮有若干相似之處,其族源亦有待探索。佤族在緬甸有8萬人,泰國有1萬多人。德昂族在緬甸稱「崩龍」,人數為24萬。布朗族在寮國有分布,人數不詳。克木人在寮國稱為「老聽」或「卡族」,泰國稱「卡」,越南稱「摩依人」,總數不下40萬,以寮國最多,我國的雲南僅有2500人。京族在越南有4500萬人,我國廣西只有1萬多人。


佛教既是東南亞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也是中國與東南亞文化溝通的重要渠道,這是因為東南亞處於中、印兩大文化圈的幅射范圍之內。東南亞與印度和斯里蘭卡,無論海路與陸路交通都比較近便,而且又是中印航道必由之路,佛教很早就傳入這一地區,我國古代西行求法和一部分印度高僧也往來於這條道上,如唐代的會寧、義凈等。佛教在東南亞的傳播情況復雜:有的原先盛行大乘佛教或者印度密宗,後來改奉小乘佛教;有的一度信奉佛教,以後又被伊斯蘭教或其他宗教所取代,如印度印西亞、菲律賓等。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東南亞的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但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散布各地的華人大都信奉漢傳佛教。雲南的小乘佛教與東南亞有密切關系,唐宋時期在雲南盛行的阿梨教乃是通過緬甸傳入的印度密宗。
釋迦牟尼逝世後一百多年,由耶舍召集七百僧人在吠舍厘城舉行「第二次結集」,再次統一經律,而以跋耆比丘為代表的多數派反對這一決議,另外組織了上萬人的「大結集」,從此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兩大部派。後來,大眾部逐漸演變為大乘佛教,上座部演變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東南亞的傳播,最初從斯里蘭卡開始,以後傳到緬甸、泰國和我國雲南邊境,進而傳到柬埔寨和寮國,其間經歷了復雜的演變過程,最後才取代了大乘佛教與印度密宗。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派兒子摩哂陀到斯里蘭卡傳揚上座部佛教,錫蘭國王舉族皈依。到公元前一世紀時在阿努寺舉行上座部第四次結集,用巴利語寫成上座部《三藏》,以後分化為大寺派和兼習大乘的無畏山派。五世紀時,印度佛教大師覺音用巴利語翻譯和注釋《三藏》,使上座部的教義得以徹底貫徹。但從七世紀到十一世紀的五百年中,印度密宗在斯里蘭卡極盛。直到維A耶跋護王一世時,才重新建立寺院,供養佛牙,派僧人往緬甸延請上座系長老,從而勃興起來。緬甸與印度鄰近,也是在公元前三世紀傳入佛教,上座部佛教傳入部分地區,但八世紀時密教傳入後形成了阿A梨教,直到十一世紀蒲甘王朝才廢阿梨教,立上座部佛教為國教,將《三藏》譯成緬文,以後形成「僧伽羅僧伽」與「上緬甸」兩個教派,自此大興,有僧尼十萬餘人,有寺院二萬多座,佛塔十餘萬認,素有「佛塔之國」的盛譽。泰國原先盛行大乘佛教和密教,十一世紀由緬甸和斯里蘭卡傳入上座部佛教,十三世紀素可泰王朝將其定為國教,佛教徒占人口總數的95%,全國通行佛歷,每個男子都必須出家一次,全國有寺院二萬五千餘座、佛塔十萬座以上,中央機構由十幾個高僧組成,法相應部和大部兩派皆有僧王,各級行政組織都有與之平行的僧伽機構。寮國在十四世紀時奉上座部佛教為國教,十九世紀被法國佔領一度中衰,隨著寮國民族解放運動的到來又開始復興佛教,國王、國家和佛教被視為寮國的三個組成部分,教派與泰國相同。柬埔寨古稱扶南,六世紀時已是東南亞的佛教中心,十四世紀以後在泰國的影響下改奉上座部佛教,兩派都有與政權機構平行的宗教組織,分設僧長、省僧長、區僧長和村佛塔主持,國家元首每年要在金邊召開兩派僧長年會,向他們作政府工作報告。我國雲南傣族地區的佛教,是從緬甸傳入的上座部佛教,先形成潤派和擺庄派,以後又有左抵和多列兩派。馬來西亞原先信奉佛教與印度教,八世紀盛行密宗,十五世紀馬六甲王國奉伊斯蘭為國教,十九世紀以後佛教開始復興,大乘、小乘兼有。印度尼西亞先是信奉婆羅門教,公元五世紀佛教取而代之,七世紀成為東南亞佛教中心之一,大乘與小乘時有興衰,八世紀盛行密教,十三世紀則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
大約從七世紀起,佛教在印度逐漸衰落,於是大乘佛教便與婆羅門教的變種印度教相結合,廣泛吸收民俗與民

『肆』 越南人歧視東南亞人越南岐視東南亞人越南人為什麼歧視

越南大概有一小半的中國血統,文化上一直是東亞儒家文化。在封建時代,越南一直認為自己是東南亞的小中華。持有華夷之辨,王化東南亞的思想。面對中華帝國是外臣內王,面對東南亞則是稱帝攻伐。這種思想也一直延續至今,而東亞中日韓的富強,也讓越南加深了此想法。

『伍』 越南被稱為小中華,我們的儒家思想怎樣的影響著這個國家

其實越南和中國的關系就要從古代的時候說起了,因為在春秋戰國的時期,當時的越南和中國的南部,都是生活著很多的部落。而當時中國的很多諸侯國是一邊在斗爭,一邊在擴張土地,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因為當時和匈奴之間有交戰,所以當時的秦軍就向南出兵南征,而當時南征的方向剛好就經過的就是今天的越南,最後,秦始皇的軍隊打敗了越南的土著,所以當時的越南地區就成為了秦朝的屬地范圍

其實直到現在,在越南也是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偏向於中國才會看見了寺廟,特別是越南的廟會中供奉的神仙,其實有一半是中國的神仙而另一半就是他們越南人的英雄人物。因為中國的文化給了越南人很大的希望,所以在越南人的心中他們是很敬佩中國的偉大人物,而且他們也希望中國的神仙能夠像保佑中國人民一樣庇佑他們。因為文化的類似程度比較高,所以越南才被稱為小中華

閱讀全文

與越南為什麼是儒家社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義大利織衫行業怎麼樣 瀏覽:229
印尼和馬來西亞有什麼區別 瀏覽:15
印尼水泥使用什麼標准 瀏覽:140
義大利哪些方面很厲害 瀏覽:217
英國汽車最貴多少錢 瀏覽:382
義大利語的5怎麼說 瀏覽:987
英國lv包一般人在哪裡買呢 瀏覽:159
如何看中國庭審網回放 瀏覽:755
義大利餃子麵皮怎麼做 瀏覽:919
印度傳音手機是什麼 瀏覽:268
越南1000盾能換多少錢 瀏覽:407
一億伊朗里亞爾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804
賓士中國待遇怎麼樣 瀏覽:221
越南木鋸多少錢一把 瀏覽:75
十萬日本老人來中國養老給多少錢 瀏覽:19
中國第一屆足球杯郵票多少錢 瀏覽:138
印度香米什麼價格 瀏覽:224
印尼念大學怎麼樣 瀏覽:406
中國銀行查徵信多久有效 瀏覽:960
印度人去西藏需要帶什麼手續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