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戰時期桂系,川軍,湘軍誰打仗最厲害
桂軍。
桂軍善打硬仗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前,西甌國君夷吁宋,就帶領五萬桂兵,讓秦軍伏屍數十萬。就連將整個大清折騰得風雨飄搖的太平天國運動,其最初的3萬人馬,也是清一色的廣西兵。他們一路從廣西打到南京,所向披靡。
後來太平軍士兵在江浙招兵買馬,其戰鬥力遠非以前的廣西兵所能比擬。就連曾國藩都說:長毛後期30萬之戰鬥力,遠不如剛出廣西之3萬之眾。
民國時期,新桂系戰鬥力也非常強悍,特別是桂軍第七軍,有著「鋼軍」的美譽。在國民政府北伐戰爭和軍閥混戰時,幾乎從未敗過。
在桂唐戰爭中,以彪悍勇猛著稱的湘軍,十幾萬人馬被桂軍幾萬人打敗並收編。中原大戰時,十萬湘軍面對三萬桂軍,也是一敗塗地。此後湘軍、滇軍、粵軍12萬人佔領廣西,但桂軍2萬餘人兵分兩路,將各路人馬趕出廣西。
抗戰初期,桂軍表現也非常英勇。在淞滬會戰陳家行戰役中重挫日軍,其精銳第7軍和第48軍損失慘重。黃梅廣濟戰役,還打垮了日軍最精銳的第6師團。
編入國軍抗戰主力的湘軍:
相比於帶有濃厚地方軍閥色彩的川軍和桂軍,湘軍的名頭似乎並不響亮。這是因為在抗戰爆發之前,湖南地方軍閥之間矛盾不斷,各自為戰。絕大部分湘軍都被並入了國民政府中央軍,只剩下四路軍一根獨苗。可即使這支隊伍,也在抗戰首次大會戰的淞滬會戰中損失殆盡。
淞滬會戰開打前,湘軍士兵以及早已編入中央軍的三湘子弟們見面,都會說上一句「來生再見」。會戰打響後,湘軍打出了自己的風采,在10個受嘉獎的師中,湘軍第15師、第16師、第19師名列其中。堅守楊行21天的第8師,也是由湘軍改編的中央軍。
淞滬會戰之後,湘軍損失殆盡,番號被撤銷,其主力全部被編入中央軍,湘軍的名號也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但是湖湘子弟們作為國軍精銳,仍然繼續拼殺在最前線。
作為抗戰的主戰場,湖南一共進行了七次大會戰,殲敵數量佔了八年抗戰殲敵數量的一半。在這些會戰中,三湘子弟前仆後繼,投入一場又一場戰斗。最為善戰的王牌第74軍、第5軍,以及入緬作戰的遠征軍第6軍,都是從湖南招募兵源進入補充的。平均每15個湖南人中,就有一人參軍上戰場。
尤其是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大捷後,連日軍都哀嘆:湖南民風強悍,征服中國必先滅湖南。
Ⅱ 川軍能打嗎,其他系的就不如嗎
能啊,李宗仁有句話不就是「八年抗戰,川軍之功,殊不可沒」嗎。
不能這么說,川軍一直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就導致了內戰比較厲害,前後有好幾個人爭權的時候。所以說不能說其他系不如,抗戰是全中國上下一心的結果。
Ⅲ 川軍強悍不強悍!!!
川軍綜合素質基本全國最差,說白了就是地方的雜牌部隊,以下是網路原文:川軍出川時,各界普遍認為這是當時中國「最糟的軍隊」,裝備不足,缺乏彈葯、給養和醫療設備,冬天在山西打仗時,士兵腳上穿的還是草鞋。
打內戰時也是相當弱,基本都是大敗,慘敗。
但打抗戰的時候,同樣的這支部隊卻在抗戰中進行了無數次最艱苦、最慘烈的犧牲,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基本上比日軍還不怕死,寧願同歸於盡也絕不投降,參加過絕大多數重大戰役,300萬人出川,死傷60多萬,用自己大無畏的犧牲換來了「川軍能戰」、「無川不成軍」的名聲。
可惜川軍不是正規部隊,屬由地方軍閥武裝,戰後政府並沒有怎麼安置,大多數官兵生活都相當貧苦
Ⅳ 川軍打扙歷害嗎
地方軍中戰鬥力最差的軍隊。裝備上,基本沒有重武器,輕機槍都是天天卡殼的那種,最出名的外號不外乎是雙槍兵了。但是!川軍在對外戰爭中的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那種頑強拚命的戰斗意志快趕上蔣中正的中央軍了。
Ⅳ 抗戰時期的川軍什麼水平
基本屬於墊底的水平,川軍兩桿槍,一桿真槍,一桿煙槍,戰力可想可知,出川時分配給誰,誰都不想要的尷尬局面,人人嫌棄,補給都沒有。
但最終川軍一開戰,就立刻顛覆了這么尷尬的觀感,打日本真是全心打的,讓各軍見到一支充滿民族精神的頑強部隊,令人尊敬令人唏噓。
但還是要感嘆,如果裝備好些,如果戰力高些,戰功會更大,傷亡會小點。
Ⅵ 川軍戰鬥力如何,
很強。
川軍倒是真跟紅、軍硬幹過,先是土城,後是會理,再是百仗關,川軍在死守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時,戰鬥力不可小視,硬是讓紅、軍啃崩了牙也沒有得到便宜:
(1)土城戰役:是遵、義、會議毛、大帥重新掌權,親自指揮的一場血戰和敗仗。對手是劉湘部川軍潘郭二旅,尤其是郭勛琪旅悍是頑強,連朱、老總也親臨一線,最後把陳、賡的幹部團也用上了,結果是紅軍慘敗,不得不撤出戰斗,土城戰役是紅、一、方面軍至湘、江戰役以來遭受的最大的一次重創,人數由3萬多銳減到不足2萬。此戰,郭勛祺晉升中將師長。
(2)會理戰役:紅、一、方面軍打會理原本是為了籌糧,沒想到川軍劉文輝部劉元瑭旅跑是死,不是被紅軍打死就是被軍、法、處、死,不跑死、守也是死,如果紅軍不以強攻對死守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於是收攏部隊,一把火燒光了城牆外房子。
於是乎,紅、軍一攻城,全城百姓不分老幼敲盆打鑼、吶喊助威,那同仇敵愾的場面想來煞是壯觀。仗著高大的老城牆,劉元瑭戰法原始但有效:紅、軍一爬城,城頭上煮沸的開水、稀飯就往下潑;紅、軍一打洞就灌水,使炸葯作用大打折扣,戰斗中城牆兩次被紅、軍炸坍,劉元瑭滿臉是血提著指揮刀總在最危急的地方督戰、堵缺口,以千餘人槍死扛彭、德、懷勇猛的紅、軍團,打得有聲有色。
Ⅶ 從歷史資料來看,川軍是不是最厲害的如果不是能排第幾
是的,川軍不僅在歷史上戰功卓絕能打善跑.就是在當代中印反擊戰中.高大的印軍根本看不起矮小的中國川軍.結果一開打立刻荒了手腳.靈活勇敢的川軍一口氣吃了他一個加強師.從此印軍再也不敢挑釁.
Ⅷ 請問桂軍和川軍,戰鬥力差在哪裡
桂軍自李宗仁與白崇禧主政廣西後,一直發展穩定的廣西預備役制度,切政局比較平穩,所以,桂軍補充實力容易,同時有比較正規的軍訓系統,所以戰鬥力自然強大。
川軍自民國開始到全國抗戰前,四川各處軍閥三天一一打,五天一鬧。內戰不休,所以四川經濟自然好不了,於是部隊裝備特別差,但也造成了四川老兵油子特別多。而川軍出川前,劉湘說了些話,大意是川軍過去多年內戰,禍害川人,如今出川,應該死戰為國,洗刷這一恥辱。臨死前又說:「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此後這段話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鼓舞川軍的口號。所以,川軍靠的是一腔血血勇。但由於部隊裝備差,且內部仍然由四川各個軍閥組成,矛盾始終存在,自然戰鬥力也不如桂軍。
Ⅸ 川軍是個怎樣的隊伍呢
清廷倒台後,中國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出現了軍閥混戰,天下大亂的局面,每個省份都有一支甚至多支地方武裝,人們習慣以這些武裝所在區域來稱呼這些地方武裝。
比如廣西的叫桂軍,雲南的滇軍,廣東的叫粵軍,四川的就叫川軍。
四川軍閥部隊以清末編練的四川新軍成為基礎,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之後,四川軍閥跟全國其它地區的軍閥一樣,各自為戰,把四川這塊地盤當成了一塊肥肉搶來搶去。
所以川軍給人的印象,首先是裝備不給力。
川軍當時很少裝備大炮等重武器,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迫擊炮,數量也少得可憐。
45軍鄧錫候的裝備更差,各軍的直屬隊只有1個特務營(4個連),各師直屬隊連炮兵都沒有,只有1個手槍連。團直屬隊名義上有1個迫擊炮連,但只有4門川造迫擊炮。
全集團軍竟然沒有1門山炮和野炮,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士兵見都沒有見過,每個師多最多隻有50挺重機槍,少的只有20多挺,輕機槍每師多的有幾十挺少的只有幾挺。
至於通信、救護、後勤、補給,幾乎是一片空白。
除了裝備差,川軍軍紀也不嚴明,軍人待遇低,素質差。
當時川軍有個外號叫“雙槍兵”,裝備混亂,紀律散漫,士兵平時都是雙槍:一支步槍、一支煙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