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從先秦到近代人們對傣族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稱謂
傣族歷史
傣族是紅河州10個世居民族之一,也是紅河州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紅河州傣族共有98164人,佔全州總人口的2?郾37%。居住區域呈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彌勒、元陽、紅河、石屏、建水、瀘西、個舊、河口、綠春等市縣,蒙自、開遠、屏邊等市縣也少量分布。傣族歷史悠久,自稱和他稱較為復雜,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居住區域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
一、歷史源流
傣族歷史悠久,與屬壯侗語族的壯族同祖,與水族、布依族、黎族、毛難仡佬族等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關系,一同來源於古代「百越」族群,以「文身斷發」為共同習俗,而且相互雜處,「各有種姓」,秦漢時期傣族先民就已經繁衍、生息在紅河地區。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開發西南夷地區,建立政權,設置益州郡,其西南邊疆一線正是傣族居住地區。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漢朝在哀牢山設置永昌郡,並同時期在「滇越」或更廣大的區域里已經存在傣族先民的政治組織「撣國」。公元一、二世紀傣族先民被稱為「撣」人,而「撣」人與永昌郡的「鳩僚」有著共同的族源關系。「撣」人有一部分是居住在今越南廣治省及寮國和泰國北部一帶,也是當年曾向東漢王朝「貢獻」,並與東漢王朝建立了隸屬關系。
唐代時期稱「金齒」、「銀齒」、「黑齒」等。「白衣沒命軍」參加南詔軍隊進伐安南都護府,為今紅河州境內傣族的一部分。據《新唐書·南蠻傳》說:「大中時(公元847~860),李琢為安南經略使,苛墨自私,以斗鹽易一牛,夷人不堪,結南詔將段酋遷陷安南都護府,號白衣沒命軍。」這里的「白衣沒命軍」是指「白衣」組成的軍隊,他們因不堪忍受安南都經略使李琢的苛刻剝削,於是結南詔段酋遷陷安南都護府,不再與安南都護府往來。他們就是漢晉以來興古郡內居住的「鳩僚」,分布在安南都護府北部和南詔的東南部即今越南北部與文山州和紅河州南部接壤地帶,與滇西永昌郡一帶的「金齒」、「茫蠻」等是同一民族。南詔國之後的大理國時期,聚居在滇西和滇南地區的傣族被稱為「金齒」、「銀齒」、「黑齒」、「茫蠻」等。居住在紅河流域一帶的傣族被稱為「白衣」。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說:「安南國……西有陸路通白衣蠻。」趙汝適《諸蕃志·交趾圖》說:「西通白衣通」。此時「白衣」分布在大理國東南部和南部地帶。《元史·本紀》記載至元十五年夏四月丁丑招降臨安白衣城寨;二十五年四月「……自發中慶,經羅羅,白衣入交趾,往返三十八城」。從文獻中可以看出在今文山州、紅河州至越南北部一直有傣族居住,同時也有「和蠻」(哈尼)等民族交錯相居。
有文獻說,此時期傣族地區已跨入了比較成熟的階級社會,經濟生產有了明顯發展,為其壯大政治力量奠定了物質基礎,所以南詔後期「金齒」等貴族勢力崛起,傣族部落不斷擴大發展。《元史·地理志》「金齒」等處宣撫司說:「……及段氏時,白夷諸蠻漸復故地,是後金齒諸蠻浸盛。」「威遠州……其後金齒、白白夷蠻酋阿只步等其地。」紅河地區的傣族在宋代向新平、墨江、蒙自、建水等地遷居。這時傣族的分布區域擴展到紅河、元江及盤江一帶,成為雲南少數民族中較為強大的一個民族。
元代稱「金齒」、「白夷」。李京《雲南志略》說「西南之夷,白蠻最盛,北接吐蕃,南抵交趾,風俗大抵相同。」「黑水以外,瀾滄江以東,紅河以北百夷最盛。」即今西藏與印、緬交界處往東南到越南南北部地帶都有傣族居住。民國《瀘西縣志》第二卷記載:「……元初內與齊民雜處,男女青年裹頭,花飾五色線,編竹絲帽……。」又據《元史·世祖本紀》載:「至元十五年(1278)夏四月丁丑,雲南行招降臨安路白衣、和尼分地城寨一百九所。」可見,今紅河兩岸傣族與其他民族交錯而居的狀況,公元十三世紀以前即初步形成。
明、清兩代沿稱「百夷」。清代對雲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在沿襲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繼續和發展「改土歸流」政策。具體地說,於清雍正四年開始,清王朝在西南地區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改土歸流」運動,並具體實施「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內宜流不宜土」方案。於是紅河傣族地區同紅河其他民族地區一樣,江內傣族土司制度徹底「改土歸流」,甚至瓦解。而江外傣族土司雖保留了土司制度,並仍實行封建土司制度,但也是「改土」「設流」進行統治。這個時期,紅河傣族居住環境已基本定局,很少有遷徙和流遷現象。據清《臨安府志·土司志》卷十八載,明洪武十五年(1382)西南設大小土司委管,其任職世襲,其中就有虧容司、阿邦司(包括曼車)。清代後稱「擺夷「,解放後統稱為傣族,按居住地和服飾分別稱為「水傣」(白傣)、「旱傣」(包括花腰傣)。
另外,有傣族歷史文獻記載,傣族歷史分為三個時期,並以傣族歷史記錄劃分年代。第一時期他們稱為「滇喇薩哈」。又稱「橄欖時期」。根據傣歷對照的公歷推算,大約在公元前540年左右,這個時期是傣族社會無官、無佛寺、無剝削的時代。第二時期叫「摩喇薩哈」,又稱「食米時期」,大約從公元前540年~公元700年之間,這個時期已有官、有佛寺,但沒有剝削。第三時期叫「彌喇薩哈」,大約從公元700年~1950年,這個時期傣族社會是有官、有佛寺、有剝削的時代。雖然這一傳說的年代並非准確,但也概括了傣族遠古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二、族稱
(一)歷代傣族稱謂
傣族自定居紅河起,到今自稱和他稱,因居住區域和風俗習慣以及遷徙線路的不同而復雜紛紜。在漢文史籍中記載的傣族稱謂有:「僚族」、「鳩僚」、「白衣」、「百夷」、「金齒」、、「銀齒」、「黑齒」、「綉面」、「茫蠻」、「棠魔」、「傣」、「大傣」、「小傣」、「大百夷」、「小百夷」、「擺衣」、「大擺夷」、「小擺夷」、「旱擺夷」、「水擺夷」、「旱傣」、「水傣」等。
1、「僚」。即「僚族」,是從「百越」族群部落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據《後漢書·西南夷·夜郎傳》記載:「夷僚咸以竹王(夜郎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可見,夜郎王統治區域以「夷僚」即僚族為主。當時的郡十七縣,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其地區包括今貴州的黃平縣以西地帶、雲南的曲靖地區、紅河州北部和東南部、文山州及廣西的百色縣以西地帶,在這個廣闊的區域范圍內,普遍有夜郎王的轄民「僚人」部落。可見,作為傣族先民的「僚族」,西漢時期就分布在紅河境內了。
2、「鳩僚」。「鳩僚」是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興古郡,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置,屬縣十一,……多鳩僚、濮……。」蜀漢初年設置的興古郡在今文山州、紅河州南部一帶,並與「濮人」等雜居於此地。也就是說,東漢時期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稱為「鳩僚」。尤中在《雲南民族史》說:「新出現的『鳩僚』顯然是從僚族中出來的。所以名稱上仍然帶有『僚』。這部分『鳩僚』只能是文山州、紅河州境內傣族人的先民。」
3、「白衣」。張九齡在《敕安南首領爨仁哲書》中記有「僚子首領阿迪」。阿迪所轄的僚族,居住在接近安南都護府的地方,即今文山州、紅河州南部一帶,屬於漢晉時期興古郡內的僚族。但到唐朝中期及其以後,鳩僚出現在原地,被稱為「白衣」。
4、「金齒」、「銀齒」、「漆齒」、「綉面」、「茫蠻」。據《雲南民族史》記載,漢晉時期興古郡內的僚和鳩僚的分布區,是東部的僚和鳩僚。南北朝及其以後,西部的永昌郡,當地的鳩僚閉關自守,當時的漢族對傣族知之甚少,故不見記載。南詔把原來的永昌郡再統一之後,其內部的鳩僚即被稱之為「金齒」、「銀齒」、「漆齒」、「綉面」、「茫蠻」等。當時,這些族群一部分就已居住在紅河境內了。
5、「棠魔」。《蠻書》卷四里有「棠魔」分布在「去安南管內林西原十二日程」處。林西原即今越南老街省。則去「林西原十二日程」的「棠魔蠻」即在金平縣至越南萊州省一帶。有人說,「棠魔」乃「僚勐」的對譯。「僚勐」是傣族中的一部分,因傣族大多自稱「傣族」。
6、「傣」。據《雲南民族史》說:「傣族則自唐朝以來就自稱為『傣』。元朝時期亦然。『金齒』、『百夷』,仍然是漢族對傣族的稱呼。」今居住在河口縣的傣族和元陽縣部分傣族自稱「傣」。
7、「大傣」、「旱擺夷」、「小傣」、「水擺夷」。此稱乃近代以來對德宏州境內居住的「傣德」為「大傣」或「旱擺夷」,對西雙版納州境內居住的「傣泐」為「旱擺夷」或「水傣」,或者「水擺夷」。今紅河境內的傣族中也有稱「旱擺夷」和「水擺夷」。
從以上傣族的稱謂看,各地傣族自稱「傣」,而其他稱謂都是某些史學家就傣族文化生活中的某些表面現象對傣族的稱呼。
(二)現代傣族稱謂及其人口分布
現在紅河境內的傣族自稱和他稱復雜紛繁。有「傣」、「傣尤」、「傣拉」、「傣朗」、「傣卡」、「傣尤倮」、「傣倮」、「魯傣魯南」、「傣婁」、「傣洛」、「傣端」、「布莽」、「傣雅」、「擺夷」、「擺依」、「把依頗」、「阿簇啪」、「阿簇」、「依」、「比玉」、「朴丹」、「黑傣」、「白傣」、「普洱傣」、「水傣」、「旱傣」、「水擺夷」、「旱擺夷」等20多種自稱和他稱。
1、「傣」。自稱「傣」,紅河各地傣族先民的自稱。居住在河口縣橋頭鄉傣族和元陽縣部分傣族,至今仍自稱「傣」。自稱「傣」的傣族,共有14個自然村,人口約1400人。
2、「傣卡」。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傣族稱漢族為「卡」,「傣卡」為漢族融合而來的傣族。居住在石屏縣異龍鎮五朗溝河流域、新城鄉花龍河流域和綠春縣騎馬壩鄉渣嗎河流域的傣族,至今自稱「傣卡」。自稱「傣卡」的傣族,共有51個自然村,其中漢、彝、哈尼等族雜居的有14個自然村,人口近萬人。
3、「傣拉」。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傣拉」是「傣朗」的別譯。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勐甸村委會、大羊街鄉新村村委會的傣族,至今仍稱「傣拉」,共有5個自然村,1200多人。
4、「傣尤」。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的勐龍、勐甸、大黑公、元陽縣的烏灣、丫多、者那、麻栗寨、大瓦遮、馬龍、楊系、芒鐵、芒鞏、逢村嶺等傣族,至今仍稱「傣尤」,共有64個自然村,1300多人。
5、「傣尤倮」。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元陽縣馬街鄉的牛街和中寨傣族,至今仍稱「傣尤倮」,約700人。據調查,他們與居住在石屏縣五郎溝河的傣族,其語言、服飾、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基本相同。
6、「傣倮」。是「傣婁」、「傣洛」、「傣羅」的別譯。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紅河流域和藤條江流域的傣族,至今大多自稱「傣倮」,並與自稱「傣尤」的傣族交錯定居。共有30多個自然村,人口約1700人。
7、「傣泐」。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金平縣勐拉鄉新勐村委會的普洱上寨、普洱中寨、普洱下寨等三個自然村傣族,至今自稱「傣泐」,人口約1140人。
8、「魯傣魯南」。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為水的兒女。居住在金平縣的金水河鎮、勐拉鄉、者米鄉、老勐鄉等大多數傣族,至今仍稱「魯傣魯南」,共有34個自然村,人口約1440人。
9、「擺依」。是「擺夷」的別譯。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建水縣的曲江鎮、甸尾鄉、南庄鎮、陳官鎮、個舊市的倘甸鎮、雞街鎮、乍甸鎮、彌勒縣的彌陽鎮、巡檢司鎮、朋普、,瀘西縣的午街鋪鎮等傣族,至今仍稱「擺依」,共有111個自然村,其中:與彝、漢、壯、苗等族雜居的有76個自然村,人口38800餘人。
10、其他。「把依頗」是紅河縣彝族尼蘇頗支系對當地傣族的稱呼,意為「生活在河水邊的人」。「阿簇」是紅河縣哈尼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阿簇啪」是元陽縣哈尼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依」是河口縣橋頭鄉苗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比玉」是河口縣橋頭鄉瑤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朴丹」是河口縣橋頭鄉壯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黑傣」和「白傣」是金平縣當地漢族對傣族的稱呼,以服飾著裝稱呼。「普洱傣」是金平縣漢族對當地部分傣族的稱呼,意思是他們來自西雙版納。「水傣」和「水擺夷」是金平縣漢族對當地自稱「魯傣魯南」、「白傣」、「傣泐」、「普洱傣」和紅河縣漢族對「傣拉」等3個傣族支系的稱呼,因他們大多生活在河水邊,故名。「旱傣」和「旱擺夷」是石屏、紅河、建水、個舊、金平、元陽等縣漢族對當地自稱「傣尤」、「傣倮」、「傣卡」及個舊、彌勒、瀘西自稱「擺夷」的傣族的稱呼,因他們大多生活在離河水稍遠的地方,故名。
以上20多種自稱和他稱、其他稱帶有大民族主義的民族歧視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黨的民族政策,不僅廢除了大民族主義歧視性的他稱,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而且「名從主人」的原則,依據廣大傣族人民的意願,決定統稱為傣族。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紅河州成立了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州縣,也成立了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和元陽縣南沙傣族鄉(現已撤鄉設鎮)。同時,傣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團結一致,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迎來安定、團結、平等、繁榮的生活。
三、流遷狀況
紅河境內的傣族因居住區域不同,又自稱和他稱有異。居住在南盤江上游的建水、個舊、彌勒、瀘西等市縣自稱「擺夷」的傣族,明末清初就和漢族雜居在一起了。清乾隆《彌勒州志》記載:「擺夷性溫良,依水而居,平地而耕。通漢語,風習亦近似。」可見,這一帶的傣族文化,被漢文化逐漸同化。據《瀘西縣志》記載:「瀘西傣族系南詔、大理國時期由永昌西南遷入定居,至今已有600餘年。」
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壩罕村自稱「傣拉」的傣族陶氏家族老人說,他的祖先是南詔、大理國時期,從大理遷入石屏縣牛街鎮蝦洞(紅河流域北岸),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有一部分從壩罕遷往罕龍和元江縣境內。
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刺通寨、曼版、舊寨等地自稱「傣尤」的傣族阮氏家族和刀氏部分家族,據傳,他們的祖先是從越南老街省遷入個舊市蠻耗鎮,經元陽縣南沙,順猛龍河而上,在勐甸定居至今。
居住在元陽縣傣族據《元陽縣志》記載,「多為公元1278年前後,自西雙版納一帶遷入」。可從當今傣族地名中的「勐」和傳說中的「大象」、「孔雀」等得到證實。
居住在石屏縣異龍鎮五郎溝河自稱「傣卡」的傣族,據他們家譜記載,從廣西太平府江州縣湘州所分支,經浙江金華府浦江縣,又經江蘇松江府金山縣、山東雲府文山縣、陝西甘泉縣、陝西阻谷縣、安徽廬江縣、雲南臨安府曲江鎮、峨山縣、石屏城東,最後定居在此地。而范氏家族,清嘉慶十八年,一部分留居在此地,一部分從此地遷往本縣者那新寨,還有一部分從此地遷往今綠春縣騎馬壩鄉定居。據《石屏縣志》載:「1957年刀志過老人說,刀姓是明代從(元江縣)因遠壩遷來的。最先是刀姓的插播、渴愛兩兄弟遷出,途中,一個死於(元江縣)三馬頭。兩范姓則是從建水遷入,最後遷入的是柏姓。又據上了年紀的石屏縣文人說:石屏異龍湖畔有鞍擺夷(傣族)居住,據康熙《石屏州志》所載村名有「百夷龍井」、「百夷寨」、「百夷沖」,這些村寨,疑先前即為傣族居住的地方。
居住在金平勐拉鄉普洱上、中、下三個自然村的傣族,據考證,他們從西雙版納一帶遷徙而來。居住在金水河、曼棚、南窩等傣族村寨,是從越南萊州省孟來縣和清河縣遷徙來的。總之,紅河境內的傣族來自於四個地方,如自稱「傣尤」的傣族來自保山地區和越南老街省;自稱「傣卡」的來自廣西太平府;自稱「傣泐」的傣族來自西雙版納;自稱「魯傣魯南」的傣族來自越南萊州省孟來縣和清河縣。
② 學越南語最快的方法 為什麼越南語難學
越南語是越南的官方語言。屬南亞語系孟 -高棉語族。在中國廣西防城縣沿海京族聚居地區也約有1萬人使用越南語。那麼,怎麼才能學會越南語呢?下面我整理了《學越南語最快的方法 為什麼越南語難學》,供大家參考。
1、音素多,且大多陌生,這是學越南語的第一道難關。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26個字母,48個音素,而越南語呢?越南語有29個字母,149個音素,是英語的三倍。對於任何一種語言來說都一樣,音素越多,讀音就會分得越細。在越南語的149個音素中,有些是和英語、漢語相同或相類似的,這些音素對中國人來說還是容易掌握的。而越南語的音素中大部分是英語、漢語所沒有的,有些盡管書寫形式相同或相類似,讀音也不相同。所以,對中國人來說要想學好,掌握好而且能運用自如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2、語言組合頻率過高,這是學越南語的第二道難關。和漢語一樣,越南語幾乎都是以單音節詞的形式出現,且有6個聲調(漢語是4個聲調)反復出現和變化於逐一音節之中。這對學習者來說,要想說好越南語所要遇到的困難是不言而喻的。
3、聲調的問題。這是學越南語的第三道難關。我們都知道,英語只有語調而沒有聲調,語調是可以由說話人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來自行掌握的。聽說人也能明白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對於有聲調的語言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以漢語為例,「小心」只能讀成「xi?o xin」,對沒有聲調的語言國家的人來說,他們常常會在聲調的問題上犯錯誤。
要學成越南語,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的。一年的時間能做到與越南人進行一般性交流,而不需要翻譯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你有一年的時間進行越南語的學習,你可以考慮這個方法:
1. 用四個月時間學習基礎越南語發音,並盡可能多的學習新單詞,特別是常用詞彙;
2. 用兩個月時間與在國內的越南留學生交朋友,擴展自我越南語詞彙量,調整口語發音,提升聽力;
3. 用六個月時間深入越南社會,最好是到越南朋友家裡住,這樣才能最好的學習到最越南的越南語。
如果你想學好越南語,那麼有一點很重要,你必須要有足夠的詞彙量。我所說的有足夠的詞彙量並不是指能進行一般性的交流,而是你要知曉一些專業性的詞彙,這樣才能使你在越南語使用這一塊有所發展。
我推薦:2018學什麼語言在求職時比較有優勢
建議:如果你是男的,就多和越南人交朋友,不要怕和他們稱兄道弟,這樣有助於提高你的口語和聽力。最好是找個越南小妹做女朋友,並去她家住上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越南語水平正在突飛猛進的提升。如果你是女的,也要多交越南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和她們去逛街、游廟會,參加她們的聚會、婚禮等等,這也能提升你的越語聽說能力。
③ 一千萬越南盾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根據2020年7月匯率,1000000越南盾=304人民幣,1人民幣=3289.4737越南盾
越南盾的優點
這套塑料鈔票所用的基材不是普通的塑料,而是一種高科技的無纖維聚合物,具有接近紙幣的紋理,防靜電,防復制。塑料基板本身就是防偽的第一有效手段。
此外,塑料鈔票採用了變色油墨、隱形數字、激游標簽、光柵、透視印刷、凹凸印刷等十多項先進防偽技術,有效防止了假鈔滋生泛濫。
越南盾一直是面值為260元的大面額鈔票,自然引起了偽鈔集團的覬覦,但在技術上無法製造和希望的鈔票。據報道,在越南孟街和中國廣西東興查獲了300多張假鈔,但沒有發現假鈔。
(3)孟街到越南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越南盾發展史
越南稱其為「盾牌」(đồng,漢字:銅),越南獨立後,兩國獨立發行貨幣,均稱「盾」。越南統一後,「盾」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南越在1952年發行了第一個越南盾,也取代了法國的印度支那元。1975年9月2日西貢淪陷後,南越的貨幣成為「解放盾」,價值500南元。
在成為法國殖民地之前,銅錢是流通中的主要貨幣,貨幣單位的名稱也由此產生。當越南還是法國殖民地時,貨幣是法國印度支那元(由Calypso銀行發行,面值上有「Piastre」和「dollar」)。
參考資料:網路-越南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