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討厭越南的請進來
雖然火葯味很濃,但現在誰還以點概論呢?我認識的越南人就很好,我們學校很多越南人。每個人處事,待人,認知世界都不可能一樣,還有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等等,也就不免有差別。這是很正常的!就算你覺得他實在高傲自大,就把他給刪了吧。但不要因為這樣就影響你待事物的公平原則。日本不是在中國怎麼怎麼樣嗎?但在日本也有不少反對侵華的友好人士吧?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語言差異。因為學漢語水平等原因,他們掌握和了解我們用語習慣都不是很好,但作為一個外國人用漢語跟我們交流,我們一般都給予一定的原諒和諒解。包括用錯詞語。有時一個人高傲也許想證明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說不定,還有一種可能,他想和你深交哦。當然,我認為你說的這個越南人是男的吧?而且認識不是很久,但也有一些時間了,對嗎?(我這么說好像也有點自以為是,高傲自大了吧!)
希望客觀看待一切人和事物,自己才不會失去。。。
❷ 國足3比2勝越南既是險勝也是警告,為什麼會這么說
腳踏實地的講,國足的技術沒有越南隊好,越南隊輸在傷病太多,主力10號球員勉強上陣,體能上國足有一定優勢,而第一個進球,空中接力是關鍵!越南中後衛身高優勢明顯,這也是後面的幾次進攻都根本上得益於45度斜吊禁區有關,假如越南有個高大的中後衛,這種進攻打不起來!所以說國足勝越南的招數無法用到其他隊伍上。而且這場球不斷到補時的最後階段才取勝,能夠說和越南隊的心態有關,假如越南沒有把本人當成強於國足的隊伍,在最後階段留意防衛,這制勝一球哪裡能那麼容易?這種險勝的運氣成傷十分大!一旦轉到越南主場,你覺的還會有這種運氣嗎?國足假如不曉得擺正本人的位置,盡可能的用好歸化球員。
20分鍾連丟兩球,足以闡明防衛端存在很多問題,也闡明對手在經過70分鍾的博弈,曾經對我們有所理解,我們的戰術在臨場的時分能不能有一些變化,正是由於我們的一塵不變,才招致丟球,這正告我們的教練員和球員在場上要學會見機行事。球場上學會變化的人,才是最會踢球的人。
❸ 越南經濟慘遭做空,製造業損失超萬億,它是怎麼被資本剝削的
2021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各國都在盡最大努力防止經濟危機,而作為世界的領導者美國也不例外,但與其他大型經濟體不同,美國是通過大量印鈔來轉移國內經濟危機的。這種做法無疑是靠吸世界的血來養活自己,對於一些外債高外匯儲備的脆弱經濟體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其中就包括越南。那麼問題來了,越南是怎麼被外企做空的?我國又能從中獲得什麼啟發?
越南是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的一個國家,雖然它的領土並不大,但卻有很多人對他寄予了厚望。自1980年代以來,越南先後進行了經濟和政治改革,越南改革雖然走的是中國的老路,但改革速度遠遠超過中國,比如越南很早就實行議會制,所有議員都實行普選,廢除公務員的生活制度,文員需要公開財產,土地私有化很早,戶籍制度也被廢除。日本、韓國等國家因此非常看重越南,因此開始將國內不少企業轉移到越南,充分利用越南的廉價勞動力。今年年初,日本媒體日京亞洲評論的文章將繼續鼓吹越南,認為越南經濟的高增長將是世界經濟的一個亮點,然而幾個月過去了,越南的經濟表現並不如預期,甚至與人們的預期相反。2021年上半年,越南被外商做空,損失了160000億越南盾,摺合人民幣大約為107億元。在中國,這100億或許不算什麼,畢竟中國僅2021年上半年的gdp就達到了11237億人民幣,而越南就不同了,這100多億對於越南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且外國投資者這個做空行為遠沒有停止。
截至2021年8月9日,越南已經被他們凈賣出高達50萬億越南盾的資產,相當於做空了142.35億元的人民幣。雖然資產做空並不代表越南的經濟不行,不能光以這個數據評價越南的經濟發展水平,但是越南現在是真的不行了,光是對比各國的對外貿易額就能看出來。表面上看,越南上半年經濟同比增長5.64%相比之下,美國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2.2%,我國是7.99%,就連俄羅斯今年上半年也增長了4.6%。有些人可能說,越南國土面積小,能夠取得5.56%的增長,也是不錯的成績,相信越南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
但是正如前文所說,越南有著美,日,歐等國的扶持,受到這么多額外幫助的越南在上半年卻只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實在是打了日本媒體的臉,越南的經濟增長不好,對外貿易方面的情況更是令人堪憂。今年上半年,越南外貿逆差達到14億美元,也就是說出口商品的銷售收入不如進口商品的成本高,直白地說就是越南今年上半年一直在虧損。越南是一個依靠廉價勞動力和承接大量中低端產業盈利的國家,在對外貿易中卻並不賺錢,這與被剝削有什麼區別?越南人民現在應該開始警惕了,如果這些情況得不到改善,土耳其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鑒。多年以來,土耳其就是藉助美元發展,表面上國家的經濟數據是在增加的,但是實際上對外貿易都常處於逆差地位,經濟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在向後倒退,貨幣也頻繁貶值,使得人民叫苦連天。越南的形勢雖然還沒有土耳其那麼嚴峻,但那也是遲早的事,因為越南現在的對外政策過於開放,國內經濟被外資控制,製造業優勢不突出,不得不依靠借錢發展經濟,和當年的土耳其走在同一條路上。
那麼越南是如何變成這樣的呢?在之前就有提到,越南自1980年以來就一直在進行改革。客觀地說,他們確實比我國改革更徹底,但更徹底的改革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好比越南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比我們更加自由化和市場化。以金融業為例,截至2018年越南的外資銀行就有60多家,大部分國民銀行由民間資本控制,表面上這些外資給越南帶來了國家規范的金融運行方式,促進了越南金融業的發展,但這也讓越南的金融逐漸被外資和私人資本控制。我們還需要知道,由於越南本身是一個 社會 主義國家,金融領域的開放,就意味著外國投資者有機會做空市場。今年早些時候,外國集團突然抬高越南股市,讓世界陷入瘋狂。我國在互聯網上,時有人嘲笑中國股市比不上越南股市,結果這些外資很快就突然集體拋售,導致了越南盾證券資產凈售出50萬億元。這就是我們之前提到越南短期損失的原因,損失50萬億,加上今年上半年的貿易逆差,誇張地說,上半年越南全國人民創造的所有財富都已經被外國剝削了。
越南的政治和經濟改革表面上來看的確有利於短期內經濟的發展,但是長遠來說他最終的受益人還是資本家。一個國家如果淪為資本的文物,其製造業一定會被不斷擠壓,以此來壯大資本家最重視的金融業,這才是越南未來要面臨的最大危機。這些金融資本家為了控制越南,早就讓越南直接使用美元了,這就意味著該國的金融存在巨大的風險,因為這樣方便了美元來收割該國的財富,只要一遇到經濟危機,本國貨幣就會暴跌,然後大量財富被美元直接收割,這樣看來,越南上半年的虧損也就不言而喻了。
為什麼越南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如此激進?這和越南的 歷史 有關,越南曾分為南越和北越,越南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但最終被北越打敗統一了越南。盡管越南統一了,但內部的南北分裂一直持續到今天,國家領導人長期以來一直在平衡南北力量。例如,如果北方人民當選總統,南方人民肯定會當選總理,這也可以說是對越南經濟發展的限制,許多對國家有利的政策因此實際上無法實施。由於美國的長期影響,南方經濟發展良好,嚮往資本主義,因此越南雖然宣傳自己是 社會 主義國家,但在經濟上可以說是完全資本主義。而且在政治上越來越像資本主義,由於南方長期被美國控制,越南內部的親美勢力非常強大,他們開始向美國學習,這導致了激進的政策,如土地私有化和金融改革。事實上,所有這些最終都只是為了金融資本更好地剝削人民,特別是在土地私有化之後,越南將來肯定會後悔這個決定。因為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向美國學習,最終都被美國支持的親美派破壞國內市場了,然後金融資本家賺得盆滿缽滿。從這一點來看,越南未來的發展並不樂觀,如今美國已經基本控制了越南,繼續這樣下去,越南會踏上去工業化,淘汰製造業,發展金融業的道路,而結果就是人民的財富被資本家和外國勢力收割,國內貧富差距逐漸擴大,人民的生活不再幸福。
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越南就遭受了重創,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期間,越南又再次遭殃,今年疫情也不例外。有人可能會說,越南的製造業近年來發展已經相當迅速,當然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但是直到今天越南還是完全依賴外資企業,光是三星集團就對該國gdp的貢獻超過25%。越南現在的經濟發展過於依賴外資,隨著越南進一步開放市場,外資最終可能會綁架該國的經濟,並且越南雖然被稱為世界工廠,但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扮演組裝的角色,並沒有建立起完全的產業鏈,也沒有培育出自己的品牌。想要成為世界工廠,就需要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生產效率,並快速出口到全世界。
除此之外,越南現在被外國看中的只是他們的勞動力非常便宜,如果他們想要繼續現在的發展路線,為了外資企業的進駐就需要培養更多廉價勞動力,他們自己的勞動力素質就會越來越低。但是在未來隨著 科技 的發展,人們對工人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文化水平不高或者職業技能不強的工人會被機械取代,到時候越南就會有大批沒有能力找到工作的工人。現在越南的產業基本上都已經被外國把持,而國內本土企業因此得不到好的發展,進行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越南卻沒有培育出一個國際品牌,完全淪為剝削對象,賺來的錢全部落入外國資本家手中,而為了解決國內的困境,現在越南政府只能借更多美元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此外,長時間依賴其他國家的結果表現在政治上就是,越南政府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自己的決策能力。由於第二次疫情爆發,今年上半年越南新增企業6.7萬家,倒閉的企業超過7萬家,這樣的情況讓很多人困惑,越南第一次疫情不是控制住了嗎,怎麼第二次就變成了這樣。這是因為第一次疫情的時候,雖然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經濟上受到了一些損失。第二次疫情蔓延時,越南那些官員就開始猶豫不決,想著要不要學習美國和歐洲與病毒共處的經驗,最終導致疫情失控。越南的經濟大門如今已經被外資控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越南在逐步放棄國有制,全面轉向私有制,他們的政治改革只是為了緩和南北矛盾,並不能解決本質問題,最終兩黨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大,因為經濟利益決定上層建築,因此未來越南內部的矛盾會比美國更嚴重,因為他們還有 社會 性問題亟待解決。如果以上的種種情況得不到改變,之後會變成什麼樣,他們自己恐怕很難控制了,也許從他們半信半疑地向外國資本開放的那天起,這個國家的命運可能就已經掌握在別人手中了。
❹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蘇聯為什麼不出手相助處處被動的越南
越南,在歷史上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起初越南北部還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五代十國時期,越南才走向了獨立。不過這之後很長時間里,越南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頗深。
中國不是捷克斯洛伐克或阿富汗這樣的小國,還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況且面對侵略,中國人民是不會低頭的。
鑒於以上原因,蘇聯不可能直接出兵。畢竟國家交往,利益為先。即便越南是蘇聯的小弟,但蘇聯幫不幫忙要看值不值,顯然越南是不值得幫的。
❺ 去到越南不要讓當地人給你擦鞋,擦鞋的背後有什麼「套路」
其實擦鞋還是真的在擦,只不過這個「套路」就是給小費。
作為一個旅遊愛好者,也聽不少「同行」反應過這個事情,所以在這里我有必要給大家分享一下,避免更多的人去旅遊的時候被「套路」。
所以,大家入門旅行,最好提前做一下攻略,查一下當地的風俗等,避免出去後遭遇不必要的「套路」。
❻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
1、越南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有便利的海港和機場,有豐富自然資源,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點。
2、勞動力成本低廉,越南目前勞動力成本尚屬低廉且充足,國內內需市場成長潛力無窮。
3、越南放寬市場准入、完善企業投資法律法規、建設廉潔政府、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4、越南與60多個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協定FTA、經合協定ECA和經濟夥伴關系協定EPA,也是RCEP成員國,與歐盟簽署了FTA,經濟體制向國際接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
❼ 反目成仇的「兄弟」—越南。概括性的說一下
歷史淵源:
在歷史上,越南地區一直作為中國的郡縣歸屬於中國。隨著五代十國末年越南王朝從中國南漢獨立以及宋朝收復安南失敗越南正式成為被中國政府承認的獨立藩屬國。
近代以來,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國戰斗的經歷,中越兩國共產黨在各自的民族獨立解放斗爭中結下了深厚的戰斗友誼。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蘇聯老大哥一直是中越兩國所仰仗的對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間,中國則也是越南仰仗的對象。
中越緊張:
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對蘇關繫上逐漸開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觸也讓尚未結束抗美斗爭的越南感到不安。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
1978年9月29日,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入侵了中國的盟友之一——民主柬埔寨,並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份島嶼的佔領,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
中越開戰: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國公開下達了准備開始自衛還擊作戰的通知。1979年2月17日晨, 集結在中越邊境上的中國軍隊,以9個軍的兵力,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對越南6個省11個縣發起進攻。空軍部分戰機起飛,沿邊境我方一側巡邏,海軍部分戰艦進入北部灣保衛石油平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東西兩路軍都沒有打到河內,打到涼山就收兵了,不必要越南簽定條約,中國新華社對世界發表聲明,中國全線陸續收兵.
目前兩國已就陸地部分確定邊境線,越南歸還小部分領土,但現今仍侵佔我南沙群島大部分島嶼,並與美國石油公司聯合勘探南海石油資源,採取少說多做的方針,企圖與南海周邊國家共同蠶食南海資源。雖然中國政府已喊出「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和平構想,但越南仍聲稱對南海擁有全部主權,無視中國抗議,多次單獨向聯合國提交所謂的南海劃界案,對我國領土野心越來越大,這是值得當今中國所警惕的。目前中國還是對越採用「和為貴」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