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房產值得投資嗎越南房產發展前景
越南房地產值得投資,看看它的前景優勢吧
業界稱越南房地產市場形勢樂觀,下一個投資熱點越南
為什麼說現在是投資越南房產的最佳時機!
越南國會於2014年11月25日批准了《住房法》修正案,取消了對外國人購房的很多限制,修訂後的法律將於2015年7月1日生效。此舉有助於增強越南房地產市場信心。
按照新的《住房法》,擁有赴越簽證的外國人、外國投資基金、外資銀行、外企在越分支機構和代表處均可購買房屋,可購買公寓和包含土地產權的別墅。
越南房地產2018現狀:
2018年預估房價仍有不錯的表現,市中心第1郡第3郡第8郡及新興都會區第2郡漲幅更高。
『貳』 中國人可以在越南買房嗎
對於想要在澳洲買房的中國居民,一定需要考慮購房條件有沒有滿足,不然也不能在澳洲購房。尤其在澳洲購買新房和二手房的條件是不同的,所以對於想要購買新房和二手房的,要分清楚它們所需要滿足的條件分別都有哪些。
中國人在澳洲買房條件有哪些
對於中國居民來說,屬於非澳居民,也就是不居住在澳洲的外國公民,包括持短期簽證、允許在澳洲逗留有限時間的人士。對於此類居民來說,一般無法直接在澳洲購買房產,如果想要購買,則需要通過提交FIRB申請來獲得購買資格,而且也只能購買新房。
如果是購買二手房,則需要滿足持有允許他們在澳洲持續逗留12個月以上臨時簽證,而且還需要通過FIRB申請才可以在澳洲購買一套二手房,並且僅限於自住使用,可見,即便符合條件購買了二手房,能夠投資的空間也並不大。如果是自己住的話還可以。詳情見《中國人在澳洲可以買二手房嗎》
所以可見,在澳洲買房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先要獲得FIRB申請,而如果沒有獲批,或者違反FIRB規定,那麼都將會受到處罰,具體如下:
純海外人士:罰款$2040的+補交FIRB申請費。
澳洲簽證持有者:罰款$10,200罰+補交申請費。
除此以外,以上兩者也都還將面臨最高為房價10%的民事處罰。
哪些情況可以不申請FIRB購房
在澳洲有一些情況是可以不通過FIRB申請而直接購房的,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1、購買已經獲得預先批准可以向外籍人士出售的開發商房產。 2、購買綜合旅遊度假村的某些住宅房地產 3、按照遺囑或依法財產繼承所獲取的權益
4、從澳洲的政府(聯邦政府,州、領地政府或地方政府)處獲得或出於公共目的組建的法定企業獲得的權益。
對於購房條件來說,如果是購買新房,那麼對於中國居民來說,只需要通過FIRB申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購買二手房則需要滿足更多的條件,除了上面說的持有允許他們在澳洲持續逗留12個月以上臨時簽證。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1、經營重大澳洲企業,可以通過申請買二手房給駐澳職員居住使用。
2、購買二手房進行改造的,只要改建的提案可以增加澳大利亞的住房存量(拆毀一個住房,至少需要建造兩個住房),或者可以表明現有住宅已經廢棄或者不適合居住的,通常可以獲得批准。
『叄』 本人想去越南胡志明市工作,不會越南語家中有人在那邊開廠 請問一下老前輩們 越南的工資 房價 還有一
我就在胡志明旁邊,哈哈,來出差嘚,我們公司開這邊十幾年了。
我們公司離胡志明中心幾十公里,越南員工工資都1200RMB左右,大體都差不多,消費比中國低些,但不會低很多20%吧,坐車很便宜;吃飯和中國差不多,多了一點法式風味,法式麵包是他們國家的特色,從鄉村到城市哪裡都有賣。
胡志明的老外很多,所以導致物價不低,。
但出了胡志明市基本都是田園了,落後我們國家十年左右,有點臟亂,摩托車上的民族,小車很難開。
語言的話聽越南的女孩子說不太好學,但是也不難,繞口及怪異,個人覺得。
房價的話,不是中心區,10000RMB/平米上下,第五郡等繁華的地方,幾萬一平都有。以下報道給你參考,人民幣對越南盾是1:3500的兌換比率
(人民報)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越南公司於8月12日公布河內、胡志明市兩大城市的2014年第二季度房價指數。
據此,河內房價指數為100.3點,與第一季度相比增加0.3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點。
Savills也作出評估,由於房地產市場向好,庫存量分別與第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和7%。在第二季度里,河內的1900餘套房子得到出售,河內的房地產銷售量達14%,與第一季度相比增長6%。
據Savills所作的報告,河內2014年第二季度平均房價為每平方米2460萬越盾,與第一季度持平。對於河內市二征夫人郡、青春郡的樓盤,其施工進度順利,附加服務較多,其出售價呈現上漲態勢。
這邊的人還挺不錯,比北部的要安全些,北部的畢竟和人家打過仗,注意出來不要亂Z,聽人說HZM的艾滋不少,SPA和國內價錢差不多,這里最流行的是卡拉OK,但是效果和國內的KTV還差,有女孩子陪的,越南女孩典型的瘦,皮膚有些黑。
說道這里大概對你有些幫助吧,只做你參考哦。
『肆』 中小城市房價還能上漲嗎
現在房地產市場上流傳著一些錯誤的認識或是數據,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就能發現是明顯錯誤的: 一、近幾年房價持續上漲,不少買房較早的人,身價隨之上漲,自然喜氣洋洋。這是典型的投資心態。社會上有一套房的家庭佔了大多數,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在房價漲幅巨大後拋售後獲利,因中國人「安居樂業」的觀念根深蒂固,為賺錢而賣出房子再租房的做法是要有先進的投資觀念的。所以不管自己的房子漲了多少,只要不賣,就不能實現這種收益。也就是所說的紙上富貴。就如同炒股票,雖連續好幾個漲停板,可是如沒有賣出,又回落到原來價位,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房價雖然漲了不少,可是對於大多隻有一套房的家庭來講,沒有什麼意義。 二、中國住房貸款是浮動利率,當利率變動時,從第二年初開始,實行新利率。人們買房時,一看一個月還款不過一兩千元,小意思,完全可以承受。但現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僅2.52%(在2004年甚至低於物價漲幅3%),但1979年來算術平均是6.58%,貸款利率6%左右,按現在的利差來算,貸款利率就是10%左右。美國幾十年來平均房貸利率為8-9%。如以後利率提高到正常水平,還款壓力會非常沉重。如貸款利率是6.12,貸40萬、20年,利息為48.96萬,如果利率升至7%、8%、9%,則利息分別是56、64、72萬,漲幅分別為14.38%、30.72%和47.06%。所以買房人應謹慎考慮利率風險,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三、當一套房子價格上漲後,並不是所有上漲的部分都能成為收益。據測算,如果購入新房不滿規定的1年就轉讓,考慮其交易費用,營業稅、賣出時中介費、貸款利息及提前還款違約金等;再假設該房產年租金收益率為4%,則投資房產價格年漲幅需要在8%左右才有可能獲利。考慮到個人所得稅問題,收益更少。 四、中國雖人多地少,房價未必一直上漲。中國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2人,日本、韓國、印度、越南、德國的這個數據分別為336、478、338、238、230。即使沿海的13省、市、自治區的平均人口密度也不過每平方公里407人,與上述幾個國家相比並沒有本質差別,如按適宜居住的面積計算,我國東部地區的人口密度低於日本、韓國和印度,如日本山地、丘陵佔3/4,按適宜居住的面積計算,日本的人口密度超過了1300人每平方公里。另如考慮我國城市人口大多居住在多層和高層建築里,而德國和英國人口大多居住在低層或獨棟住宅里,我國人均居住所佔用的土地面積要遠小於德國和英國。所以雖中國人多,但地並不少,人多不是房價肯定上漲的理由。 五、房價並非只漲不跌。也許從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比如100年,不考慮通貨膨脹,房價確實只漲不跌。可是長期看漲,並不等於只漲不跌。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東西是只漲不跌的,不管有多少看起來充分的理由。日本是個土地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而且三分之二是山地,所以當年舉國上下都認為房價沒有理由不張。結果最高峰時,東京及周圍三個地區的理論地價超過美國整個國家的地價與在紐約上市的所有公司的凈資產值之和。結果日本從1990年起房價連跌14年,跌到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拖累了整個日本經濟。房價應該適度緩慢上漲,如超過平均上漲速度,則必有回落的壓力。而且房屋價格漲其實本質上講是土地在升值,就房屋建築本身來講是不斷貶值的(會計上要提折舊),因建築水平越來越落後,也越來越陳舊。而土地所有權是國家的,永遠不屬於個人。 六、房子買入後並非就能一勞永逸。根據中國法律,業主對房屋建築擁有所有權,但是對於住房的土地,並無所有權,最多隻有70年的使用權,而且從開發商拿到土地之日起算,如房子蓋了3年,業主就只有67年的土地使用權了,如果又空置了2年,就只有65年了。至於是重新向國家繳納土地使用權費還是以後就可以免費使用,或是由國家收回使用權,這在法律上仍是空白。所以買房人在買房時,不光要看房屋的地段、交通等,還要看土地所有權期限。 七、據說2005年一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2%的居民准備在未來3個月買房,較上季度增0.8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增0.6個百分點。按照這種說法,在一年左右時間內,始終有20%以上的人要在三個月內買房,那麼就是有80%的人准備在一年內買房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要麼是調查方法有問題,要麼就是大量准備在三月內買房的人,其實根本沒有買房。另看到一個調查說是90%的人認為房價仍要漲。想起韋小寶和侍衛殺了幾個太監後,有人大喊:「有刺客!」,又有人說:「殺了幾個太監!」大家忍不住就哈哈大笑。如康熙問這些人,100%會說是刺客殺的。總之對於這些調查不能輕信。 八、上海並非國際化大都市。美國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僅有紐約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在亞洲有些名氣,在世界上沒有多少人知道。上海曾與韓國的麗水爭辦2010年世博會,麗水既然申辦世博會,當然不是一個差勁的城市,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麗水這個城市?韓國大邱的地鐵不知何時建成,但1995年地鐵發生縱火事故,可見1995年之前就建成了。可是中國有多少人知道大邱這個地方呢?而上海地鐵95年4月才試運營。全球生活質量排名,上海僅名列102位,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說出前50名的城市?更不用說100名後的上海了。可見,那種說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所以房價應與東京等地看齊的說法不過是別有用心,願者上鉤的謊言罷了。(詳見本人博客中的《上海根本不是什麼國際化大都市》)。 九、房價下跌經濟沖擊太大,並不意味著就不能跌。其實,中國從建國以來,經濟經歷過不少的大風大浪,從三年自然災害到國有企業普遍虧損、亞洲金融危機,甚至是朝鮮戰爭,都沒有對國家造成根本性打擊。相反,中國的經濟越來越好。房價下跌只不過讓炒房客血本無歸,讓經濟發展適當地放慢腳步,對銀行影響也不會太大(買房人一般交了30%的首付,只要房價下跌不超過30%,銀行貸款基本可收回)。而且房價泡沫早破比晚破造成的影響小。 十、國際鐵礦石2005年漲價71.5%,2006年又漲19%,但鋼材未必漲價,房價更未必上漲。據中國房產協會會長楊慎測算,建築材料成本僅占房價的20%,鋼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築材料,這樣鋼材占房價的比例就更低了。磚混結構的房屋用鋼量每平方用鋼僅為10至30公斤。所以鋼材漲價對房價上漲影響甚微。同時,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好幾年了,這也使得企業盲目大量投資,僅2005年已經建成的鋼鐵項目的產能就將高達4.1億噸,而2004年中國生鐵產量僅2.5億噸,中期來看,鋼材價格會不漲反跌。鋼價漲不是房價漲的理由。 十一、中國經濟發展,收入提高,房價未必漲。不錯,中國這兩年收入提高較快,如上海,2003和2004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4867、16683,一年增長12%。可是房子不象一般的消費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積蓄來購買的。假如一個人年收入3萬,一套房價60萬,相當於20年收入。如收入與房價年均上漲15%,20年後不吃不喝,也僅307.35萬的積蓄,可是房價已漲到854萬了。所以房價漲幅應大大低於收入增長。 十二、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不能決定房價必漲。其實,不光是土地,石油、煤、鐵礦、鈾礦等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可是這些東西是不是就是一直上漲,從不下跌呢?在1999年時,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價格只有13美元一桶,最低時不到10美元一桶。而且當時市場分析還有可能下跌,因當時世界經濟低迷,又連續的暖冬,石油開采技術的提高又能增產。現在則是50美元左右一桶。1980年世界黃金平均價格612美元一盎司,2000年跌到279美元,當時英國央行因黃金存儲、保管、運輸都需要較大成本,又不象貨幣那樣能產生利息,大舉拋售黃金,受到最大黃金生產國南非的指責,意即英國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南非的痛苦之上。石油、黃金價格大跌的時候,難道是因為它們成了可再生資源?何況石油不僅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在40年左右的時間內會開採光。 十三、土地緊縮後,土地並不是那麼供不應求。這種說法恐怕是開發商精心設計的。消費者與開發商是對立的「敵人」。毛澤東說:敵人贊成的,我們就要反對。對於這種說法起碼要打個問號。事實並非如此。如「土地供應不足」傳聞較多的北京,國土資源部介紹,北京2004年經營性項目土地使用權入市交易共成交了71宗土地,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2%;成交土地總面積437.71公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13%。北京市仍有約5900萬平方米的存量房地產土地有待盤活。開發商製造這種真實的慌言,不過是想讓消費者接受高房價。 十四、政府嚴控土地,供不應求,但房價並非自然上漲。與香港之區別。近兩年,有些地方政府壟斷土地市場,通過土地出讓,取得了大量的市政建設的資金,當然抬高了地價。這和香港政府的作法有類似之處。香港經濟之活力,與低稅政策大有關系。香港個人所得稅最高不過5%,而一般都要40%左右,如大陸,個人月收入超過10萬元,稅率高達45%。香港的主要財政收入就是通過賣地來取得。李嘉誠為什麼能賺取1000億港幣身價?就是吃透了港英政府土地政策和低稅率。可是大陸政府財政收入有90%左右來自於稅收。所以各級政府不可能普遍長期採取這樣的政策,這是不得已的過渡政策,就如中國電信為籌措建設資金收的電話初裝費一樣。先裝電話、買房的人栽種,後裝電話、買房的人乘涼。 十五、銷售量並不表示真實需求。不少人認為現在房市供銷兩旺,是健康的。其實購買不代表實際需求,因為心理預期扭曲了真正的需求。如2000年,中國股市處於牛市,發行新股都有上百倍的超額認購(因為上市後首日都能漲100%左右),所以發行市盈率再高的股票(如烏江電力是80倍)都不愁賣不出去。可是現在熊市出現了新股上市也下跌的情況,於是15倍市盈率的股票也賣不出去。市場經歷了幾年的持續上漲,所以不少購房人全家透支未來購買,因預期會上漲,不買以後要付出更高的價格,造成真實需求被誇大。 十六、政府不會死保房價不跌,不會托市。笑話,人家日本政府不比中國某一地方政府有錢嗎?就是香港政府,也遠比中國一些地方政府有錢?當日本與香港的房價持續下跌的時候,難道日本與香港政府希望房價下跌嗎?也許有人會以為財政實力不如日本、香港政府的中國地方政府有力量做到日本、香港政府做不到的事情吧。拿廣州來說,2004年房價漲了,可是之前卻連跌8年。商品的價格漲跌是由經濟規律決定的,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當房價下跌的各種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政府是無能為力的。其實情況恰恰相反,中國政府是非常聰明的,1997年中國股市瘋狂的時候,一篇人民日報的文章就終結了這種瘋狂。結果亞洲很多國家被亞洲金融危機風吹浪打,慘不忍睹,中國卻勝似閑庭信步,安然無恙。恐怕只會適當打壓房價,擠壓泡沫而不會托市。(詳見本人博客中的《房價必聽,政府無力托市》) 十七、有些知名經濟學家說房價還要漲,房價未必就漲。經濟學家在某些領域有智慧,不等於在所有經濟問題上在行。牛頓這么聰明的人,也錯誤地認為光是粒子,最後還信了上帝。且越有名的經濟學家,恐怕越無時間搞學問。對於那些如十年內房價要漲三倍,房價還要漲20年的言論要仔細分析,不能輕信。朝鮮戰爭前蘭德公司要賣給美國政府7個字:中國會出兵朝鮮,要價數百萬美元。雖然只有7個字,可是附有好幾百頁的材料來詳細說明。美國政府捨不得那點小錢,沒有買,結果遭迎頭痛擊。這些言論有沒無詳實的材料作為根據?恐怕沒有。楊小凱說:中國的有些學者不是缺乏智慧,而是沒有良心。1998年的時候這些人怎麼不說房價要漲一倍?他們能否對買房人作出房價上漲的擔保?當初說股市要漲到3000點的人是否補償虧損的股民哪怕一分錢?(詳見本人博客中的文章《經濟學家與房價謊言》) 十八、結婚未必一定要買房。其實同樣一套房子,買的或是租的並不影響房子本身的情況,不可能同一套房子,自己租的就有核輻射,一旦買下,就可讓人長生不老。到底是買是租,應該是從成本上來考慮。現在中國的房價非常高,可是房租卻相對較便宜,年輕人如能暫時以較低的成本租房,就可在以後房價回落後買入,省下的錢能辦不少事。而這時不顧一切,掏空自己甚至父母的積蓄買房付首付,雖然有了房,卻面臨長期的債務。結婚一定要買房是農業社會傳下來的陳腐觀念,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價位買入才是現代經濟人的聰明做法。比爾﹒蓋茨一次因認為25美元的停車費太貴,寧願把車開到其他的停車場,中國普遍老百姓更應以合理價位買房 我也相信國內房價未來還要漲,因為GDP在增長嘛。在未來十到二十年裡,GDP如何還保持目前的8%的增速,那過9年GDP總量將翻番,到第19年時GDP將再次翻番。與之相對應,房價水平肯定是要往上走的,2020年的房價是現在2倍高,一點都不奇怪。 但是,這不能成為此番房地產泡沫不能回調的理由。因為至少從統計數字上看,過去5年的GDP都保持在7、8%,為什麼股市還會從2000多點跌去一半呢?答曰:制度缺失、結構失衡、炒作過度、透支概念……而這些問題在過去幾年的房地產市場上同樣存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就是說,即使遠期價格水平還會上升,但眼前的這道坎卻是越來越難跨了。打個比方說,遠處的珠穆朗瑪之巔固然令人嚮往,但在你攀上去之前,卻要面對高低起伏的溝溝坎坎、深壑陷阱,很多人可能還沒等熬到半山腰就「犧牲」了。所以這種拿天邊彩虹的美景來忽悠眼前人的,多半是引你下套呢。雖然我們堅信只要中國股市存在,股值在未來是有機會達到1萬點的,但這並不妨礙眼下股市上的哀鴻遍野。 樓市的道理也是相通的。不要看到現在市場氣氛如此高漲,那是因為樓市價格目前還在漲,在賺錢效應的鼓舞下,無論是炒家還是自住客,大家的信心都無比堅挺,沒有人會相信樓價會跌。但這種賺錢效應是必須依賴於5%以上的房價增長的,一旦這種增長不能持續,不管是買家還是賣家,大家心裡都會發毛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想要通過宏觀調控讓樓市維持在持平、小幅增長的水平上,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漲幅大了,無房階層不答應,漲幅小了,投資階層不高興。政府就如同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出問題。 這能怪誰呢?只能怪中央政府在03年看到樓市過熱的苗頭,卻不趕快採取有力措施,延誤了最佳的調控時機。就如同匯率調控的最佳時機也延誤了一樣。而地方政府更是要軋干樓市的每一滴油水。再加上在技術創新乏力、經濟缺乏增長點、投資渠道狹窄等因素,社會資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就不可避免了。 這時候無房空軍為什麼最佳的策略就是觀望呢?因為你已經錯過了房價收入比尚在良性區間的階段,現在入市無疑是接炒家的盤不說,更大的問題在於釀就了自己未來幾十年的財務風險。房價收入比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數字,它是衡量一個家庭財務平衡狀況的一個標尺,如果這個比例太離譜,就意味著你在透支未來。當然要是只要住在自己的大房子里,寧可天天吃鹹菜也願意,那我也無話可說了。 理性空軍看空時下樓市,除了價格因素,還有樓盤本身結構扭曲的問題。戶型完全不適用、地段過於偏遠、配套在近期難以改善、房屋質量存在隱患,等等,每一樣都夠你受的。難道只有等這些問題都落在你頭上了,你才會注意它嗎?難道前面已買房人的教訓還不夠令人警醒嗎? 理性空軍現在不買房,並不等於永遠不買房。就象我至今不投資股市,不代表未來股市的根子正了後,我仍然不投資,不代表未來可以投資海外市場了,我也仍然選擇把錢存在四大國有銀行里拿低利息。著什麼急呀,2006年底金融就放開了,我們有充足的信心在未來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投資渠道。改革開放的好處是什麼?你壟斷的行業不是不思進取嗎?到時候會有人逼著你進取的,在其他競爭領域我們不是已經享受到這個好處了嗎?除非改革開放到此為止,從此再閉關鎖國! 從財務安排上,空軍租房住、或是翻新一下家裡的老房子住,短期看也沒什麼不好。未來競爭這么激烈,把自己搞得那麼嬌氣有什麼好處?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社會的年輕人一天到頭都想著怎麼趕快享受,這人就沒什麼大出息,這社會的前途就更可悲。國家輿論近些年在倡導良性社會風氣方面也沒起什麼好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韓國、新加坡看輕中國的重要原因。 而且空軍還要感謝多軍,他們有實力、扛風險能力比你強,把需求弄得旺旺的,開發商、銀行投資建房的勁頭也足。多蓋些房子總不不蓋好啊,空軍租房還多些選擇呢。 你想想,一套房子多軍買下來,押上首付,還有可能借了錢,每月供上幾千塊錢,物業費啥的都張羅著,房子也都裝修好了,連傢具家電都是新的,就等著你來住了。你一個月也就付個幾千塊錢,就舒舒服服地住著了。房子出了質量問題你不用擔心,要換物業公司你不用操心,你要換了工作搬了家,業主還得接著張羅下家,你只要招呼一聲搬家公司就行了,你不是很輕省嗎? 當然你會抱怨房子不能按你的意思裝修,那你租的時候盡量找一家滿足你品位裝修的房子啊?再說現在的潮流都是輕裝修、重裝飾,誰還把自己的五斗櫥都裝修到牆上去啊?房東的裝修品位靠不住,就只租那種四面落白的,全套傢具自己配,大不了牆上貼點牆紙,房間里多些裝飾品。房子嘛,就是客廳里的沙發加家庭影院、卧室里的雙人床、再加廚房裡的組合廚具和衛生間里的澡盆,別的再裝修出個花來,過幾年你還不看煩了? 迎著不斷高企的房價,多軍們省吃儉用供下房子,自己不住把嶄新的房子讓給你,租價還越來越稱心如意,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當然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多軍就是這個房價瘋狂的時代最可愛的人。空軍們要是還不滿意,一定不肯租多軍們手裡越來越多的房子,還要有別的想法,簡直是有點不厚道了,哈哈
滿意請採納
『伍』 人民幣發行量比美元還大嗎
眾所周知,我國的主權貨幣與美元是全球唯二發行量最多且主權信用猶存的法幣。
單純從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2來看,美國是16萬億美元,與國民生產總值GDP之比為75%(美國GDP為21萬億美元),而中國是27萬億美元,與GDP之比是接近200%(中國GDP為15萬億美元)。
很顯然,我國的主權貨幣是比美元要多的,然而從人均持有貨幣量與市場流通貨幣量的維度來看,我們的貨幣卻未必比美元多,主要原因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一、雖然同屬主權貨幣,但對應的國情不一樣。
我國的主權貨幣和美元皆是由各自的國家權力機構發行以先行流通於各自國家的各個交易市場里頭,但二者的客觀屬性卻不同,美元擁有全球交易結算貨幣的地位,而我們的貨幣目前暫且不具備這一地位及屬性,絕大部分流通於國內而無法像美元那樣做到於全球范圍內流通自如,故而二者對應的情況無法就供應量達成統一,也就造成了雖然我國主權貨幣的發行量比美元高,但流通量和持有量均不及美元。
二、雖然同是資產價值錨定,但供需端不一樣。
美元資產具有價值投資屬性,若想比其他貨幣資產更值錢,就得間接使美元相比其他貨幣發行量要小,充分體現了相對的稀缺性,況且美元的需求端主要在於金融服務業,華爾街之所以可以向全球輸出金融資本,正是得益於美元的幣值及其資產的價值相對要高。
而我國貨幣資產普遍只具有固定投資屬性,加上非全球交易體系內結算貨幣的因素,我國務必以產業資本為供給端發展自身,使得貨幣供應量不斷擴大,但無法形成對全球產業資本的輸出,故而造成貨幣需求端主要以國內為主的局面。
三、雖然同是發行量唯二多的貨幣,但造成的後果不一樣。
綜合以上兩點,美元雖發行量大,但對應的國情是基於美元霸權,可以在全世界的資本市場里流通,且得益於金融資本的輸出,諸如惡性通脹、購買力下降、主權信用崩壞等一系列的風險要小得多。
我國主權貨幣則反之,發行量大,但持有量和流通量不夠大,基於產業資本積累的弊端,諸如供給產出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等的問題,所要面臨的貨幣超發風險很大。
故而,人民幣發行量的確比美元大,但人均持有量和市場流通量均不及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