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客觀分析未來越南會不會政體改革全盤西化
當今世界各國,沒有一國的政體模式是完全一模一樣的,都是各國國情的產物。
越南的政體類型,也一定要適合越南的國情。
是越南面臨的各種國際勢力加以影響和干預,越南國內南北方,黨和各利益集團相互博弈、爭奪、斗爭的動態反映。
結論是,越南不可能全盤西化。
⑵ 為什麼說越南人喜歡掙中國人的錢
這主要是因為:
一方面,自越南實現南北方統一後,由於其自身是個小國,再加上經濟長期受到戰爭的影響和拖累,特別是入侵柬埔寨和長達十餘年斷斷續續的中越邊界戰爭,使得越南經濟不堪重負。而中國自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中、越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另一方面,由於越南在統一建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充當著蘇聯社會帝國主義設在東南亞地區「橋頭堡」的作用,因此遭到美國的封鎖與制裁。加之其自身推行區域霸權主義,出兵寮國和柬埔寨,這又使得它遭到了本地區內幾乎所有其它鄰國的反感和孤立。而當蘇聯1991年解體後,越南經濟幾乎陷入絕境。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越南經濟窘困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迫使一些越南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中、越兩國之間的關系。很多越南人甚至認為,只有緩和中、越關系,才是唯一的、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時至今日,國際形勢對於越南而言,並沒有大的改變。美國的對越政策從本質上依然是壓制和敵視,俄羅斯短期內「復興」無望,越南的周邊國家不是國小力微,對越南經濟增長助力不大。就是仍然以防範和孤立的態度對待越南。因此,把解決經濟問題的重點放在中國,借關系緩和之機,掙中國人的錢,成了越南目前為數不多的辦法。
⑶ 你對越南的全盤西化有何見解呢
免去公務員終身制,官員財產公開就叫全盤西化?你是不是對西化有什麼誤解?我覺得這是越南對腐敗下決心整頓的一個非常有用的手段,要比一陣風的運動要有用的多。
印度為什麼發展的慢,除了種姓制度、教育體系等問題以外,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腐敗問題。凡事發達的國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比較清廉,例子就不用舉了吧。
一、越南更多是模仿的中國
只不過越南這一步邁的更快一些,直接就是公務員。公務員的合同制在歐美一直都是主流,事實也證明,這個辦法是防止腐敗,提高效率的一個好辦法。
所以,越南並沒有那麼激進,改革的路子還是非常穩的。相信在改革後,經濟也會獲得一個較快的增長。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越南的增長速度是東南亞最快的國家。
⑷ 出逃中國,將工廠搬到越南,結果雙輸,耐克與阿迪忘了搬走什麼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欲速則不達,阿迪達斯和耐克想要通過將工廠搬到越南,以此來提高利潤,卻沒想到適得其反。
隨著這次全球性的疫情爆發,各國的市場經濟都有一定的損失,耐克和阿迪達斯工廠生產的產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了緩解這種壓力,耐克和阿迪達斯將製造工廠搬到了越南。
這種壯士斷臂的舉措,有些人有贊同,有些人會不解,其實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場註定虧本的買賣。
中國製造也不是吹的
的確由於各種成本、市場、銷售渠道等因素,品牌商將大部分的生產訂單交由越南進行批量生產,這是一種分擔風險的智慧。
但實際上中國的某些工藝是越南無法復制的,他們雖然將訂單搬到了越南,設計圖紙拿到了越南進行生產,而內在細節的生產技藝是越南無法學習到的。
從2008年經濟危機開始,美國的各大服裝品牌就已經逐漸地將服裝生產由中國轉移到了越南,中國現在佔比是30%~50%,越南佔比在逐步的提高,現在處在11%~30%左右。
許多人都預測越南會讓更多的服裝品牌後悔,他們放棄了中國,選擇了越南。換一個角度,這一現象更加可以說明中國這么多年的經濟發展是有效果的。
國外的服裝製造品牌,考慮到經濟的因素,將大部分的製造商轉移到了勞動力相對便宜的越南,而中國由之前製造大國正逐步向創造大國邁進,各大服裝品牌的搬遷也正是體現了中國這么多年努力的結果。
中國勞動力的價格逐漸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得到改善,人們不再只是僅僅滿足於製造大國,更加傾向於成為一個創造強國。
各大服裝品牌出逃越南更主要體現的是中國已經不適宜作為他們低價進行批量生產的國家了,從這方面來說這對中國並非是壞事。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凡事都是禍福相依的,有好事,當然壞事也需要分析到位,我們自以為中國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中國的科學技術以及經濟水平達到了全球前列,阿迪達斯以及耐克在中國的製造商佔比逐漸縮小,體現了中國的經濟水平的上升。
但是服裝品牌願意將更多的製造佔比放到越南以及其他海外國家,也說明其他國家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正如印度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印度手機的出口增長非常的迅猛,基本上已經趕超了中國的出口,光是印度的出口量就已經達到了中國出口量的10%。
近些年像印度這些進步很快的東南亞國家,他們雖然在人口素質以及經濟水平上還達不到中國現在的狀態,但也正在緊追慢趕趕上全球的潮流。
這不僅是一種鞭策,更是一種激勵,中國是一個不怕挑戰的國家,任何的苦難都是成長路上的墊腳石。
球鞋壞了,11億丟了
現在網上會爆發各種流言,說中國的工業是越南模仿不來的,這是為什麼呢?
就好像NBA比賽上,除了賽場上的球員的表現之外,最令球迷感興趣的就是他們的冠名商,球服,球鞋,是哪個品牌贊助,「我也要和我的偶像穿一個品牌的衣服,」這同時是這些服裝品牌打廣告最佳的方式。
卻沒有想到北京時間12月21日,一場球賽剛開場33秒讓作為冠名商的耐克,市值下降了1.1%,相當於直接損失了11個億。
耐克球鞋在比賽當中被球員一腳踩成了兩半,直接變成了一個垃圾,鞋底和鞋面變成了一體,品牌商解釋球員錫安·威廉姆森噸位有些重,但是更多的人看到了耐克球鞋質量有問題。
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難道真的就是離開了中國,連球鞋都叛變了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但是有些時候「打臉」來的就是如此的迅速,此次耐克球鞋出現如此大的烏龍,讓人不得不聯想到近期越南總理在一次記者發布會上,他說道「勢必在這幾年將越南打造成世界最大生產基地」,同時對越南生產基地有了非常宏偉的計劃,但實際上偏向於理想主義。
從科學的方面來說,越南成為世界級別的生產基地是有一定的優勢的,越南的勞動力便宜程度將近是中國的60%,而越南總人口70%都是主要勞動力。
他們可以將大部分的人力投入生產,各大服裝品牌的生產基地放在越南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越南的耐克生產量已經達到了全球的50%,中國僅佔20%。
優衣庫,三星,奧林巴斯、英特爾等都大部分已經實現了生產基地的搬遷,三星更是直接撤巨資800億在越南製造代工廠。
越南總理有自信說出這樣的話,最主要的就在於越南這些年進行的經濟改革,根據世界銀行對越南經濟數據的統計,由國外直接投資匯入越南的金額,在過去20年間直接趕超中國,在越南原有的基礎上翻了60倍。
同時在1986年,越南仿效中國制定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這一政策的發布,全國經濟逐漸發展,專利的申請也是逐年提高,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但是越南想要真正的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級的製造大國,實際上還是任重而道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一項數據說明越南距離製造大國還是有差距的,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基地,中國服裝品牌佔全球製造出口17%,而亞洲其他國家的總和是14%,可想而知越南在其中所佔的比例並不理想,而這3%差距不容易追趕,所以中國製造這一名稱可能還會長時間保持。
眾所周知越南的基礎建設有些許的落後,他們人口基數大,但是人口素質偏低,一旦讓他們進一些技藝性較高的生產活動,可能就會存在一定的質量差距。
一旦產品達不到質量要求,可能就會產生後續的許多客戶反饋,商品下架等問題,如果在每一道工序的製造質量都會與理想中的質量產生微小的差距,那麼到最後的成品可能就是一個殘次品,這一點不僅僅是生產商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賣家著重需要思考的問題。
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眾所周知,每天都有無數的小企業倒閉,也有無數的小企業上市,各大企業市值忽高忽低,這種事情在中國市場屢見不鮮。而各大品牌如果選擇退出中國市場,其實想重回中國,將會是非常困難的。
小結:
中國製造大國向創造大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各大品牌的搬遷也刺激著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為了緩解大量市場的丟失,中國的市場經濟自發的調節,可以滋生更多的產業生產。
雖然現在大部分的生產基地向越南靠近是眾望所趨,但是最後的結局如何,還需靜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