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貨幣的主幣名稱的與荷蘭相同,被稱為
現在我們知道世界上將錢幣稱為盾的,只有荷蘭盾、印尼盾、越南盾、蘇利南盾、荷屬安的列斯盾、但澤盾、萊茵盾、荷屬東印度盾。大多數都是與荷蘭有關聯的國家,而這中間獨獨越南不曾是荷蘭殖民地也和荷蘭不相聯系,那麼越南貨幣為什麼貨幣也叫做盾,兩國歷史上有關系嗎?
其實越南盾和荷蘭沒有關系,越南盾這個純粹是中國翻譯的問題。「盾」為現代漢語的音譯。
越南貨幣符號為VND,越南語為đồng,就是銅錢的意思。這個銅的來源是源於越南自古使用銅錢的緣故。而銅這個越南貨幣單位,中文譯為盾,此真乃大誤,也是當初翻譯人員學識不夠,直接音譯。
越南法屬之前都通用銅錢,歷朝歷代都鑄造銅錢。丁鑄天平興寶,黎鑄天福鎮寶。李鑄順天大寶,陳造乾元符合寶都為方孔錢。胡朝發行紙幣名會鈔。阮朝時使用銅錢和銀錠,同時也鑄造有意義吉祥的銅錢和金銀幣,大南實錄記載嗣德皇帝賜予戰功之人金幣。銅制貨幣為越南主要流通的貨幣,久而久之人們便慣於以「銅」代稱之。
法屬時期越南阮朝照樣發現銅錢,而殖民地政府則發行了紙幣(由東方匯理銀行發行),貨幣單位為皮亞斯特(Piastre),華人書寫為為「元」,越南則沿用過去的稱呼為「銅」(đồng)或「鉑」(bạc,就是白銀的意思),法屬貨幣後來被南越「越南國」繼承,1952年「越南國」將貨幣名稱從皮亞斯特改為「銅」(đồng),到越南統一之後隨著南越滅亡,南越成立「南越南共和國」,發行「解放盾」,南越盾與解放盾兌換。
越南民主共和國紙幣,鈔票上「越南民主共和」及面額字樣呈現的是漢字
而1945年北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後,在1946年發行貨幣,貨幣單位名稱為「銅」(đồng)也就是現在的越南盾,但發行的紙幣上漢字對照寫成「元」。
1976年越南南北政權合並,越南統一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並1978年發行新的越南盾,也就是越南現行的貨幣。
同在儒家文化圈的日本的「円」按照意譯翻譯成了元,沒有音譯成「淹」,韓國的「원」也沒有譯成萬,而是字面意思圓(意為「圓形的」或者「圓形錢幣」),偏偏越南的「đồng銅」變成了盾,這主要是越南語翻譯的歷史知識不足吧。
另外說一個小知識,越南盾曾長期是全世界幣值最低貨幣。由於高通貨膨脹率,越南自1985年發行新貨幣以來,越南盾一直貶值。於是越南的貨幣面額越發越高,1987年發行了200盾到5000盾的鈔票,1990年發行五千盾和1萬盾鈔票,1991年出現2萬盾鈔票,1994年出現10萬盾鈔票,2003年發行50萬盾鈔票。現在越南貨幣面額為面值從1萬盾到50萬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