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發布時間:2025-02-09 00:08:09

⑴ 越南首都為何不是胡志明而是河內

1. 由於歷史原因,河內文化積淀比胡志明市要悠久深厚,所以即使現在胡志明市是越南第一大城市,仍然定都於河內。
2. 歷史上的越南曾長期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但地處偏遠,一旦中央朝廷鞭長莫及,這片南國之地必然裂土分疆,自立門戶。
3. 最早從秦末開始,南越趙佗便割據嶺南,自立為王,直到武帝時期才發兵收回該地。後來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但回歸後的南越仍然叛服無常。
4. 唐朝時,李唐朝廷在河內設立安南都護府,其治所就在今天的河內。河內由此逐漸發展成為紅河平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5. 後來越南脫離中原之後歷代王朝的首選都城總是河內。依靠著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肥沃的土壤,西貢的發展極為迅速。
6.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南北越以北緯十七度線為界分治,北方定都河內,南方定都西貢。
7. 1975年北越攻入西貢,為紀念這次勝利,越南政府將西貢改名為「胡志明市」。
8. 雖然胡志明市在經濟發展上早已成為越南國內的第一大城市,但在越南官方的眼中,胡志明市終究只是一個經濟城市,越南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首都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河內。
9. 河內是越南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在古代,河內曾是中國的一部分。漢武帝時期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范圍之中。
10. 河內的老城區是河內歷史文化的靈魂所在,擁有許多名勝古跡,是遊客探訪河內千年歷史、體驗人文氣息的好去處。

⑵ 越南胡志明市是以偉人命名的城市嗎

曾附屬我國千年的鄰國,最大城市因一偉人出名,城市GDP佔全國1/5。眾所周知,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首都就是一國的最大城市,因為很多時候,首都都是舉全國之力建設的,所以很容易就讓人促成這種想法。


其實胡志明市原名西貢,只不過是為了紀念這位偉人,這才改名的。當遊客走進這座越南大城市,會發現當地的城市環境更像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國,再說越南當地普及的漢文化,更讓人覺得這就是我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城市。如今在胡志明街頭,仍能見到很多的自行車和摩托車,給人一種當地生活節奏極慢的舒適感覺。如果有機會去到越南旅遊,一定要去胡志明市走走看看。

⑶ 哪個城市是以人名命名的。

1. 美國華盛頓:美芹掘坦國散扮華嫌桐盛頓,這里的描述可能存在誤解,實際上美國的首都是以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名字命名的。
2. 越南胡志明市:越南的胡志明市原名西貢,是為了紀念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首任主席胡志明而更名的。
3. 埃及亞歷山大:埃及的亞歷山大市是以亞歷山大大帝的名字命名的,是埃及重要的海港城市。
4. 中國中山市:中國的中山市是以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
5. 智利聖地亞哥:智利的首都聖地亞哥是以基督教聖徒雅各布的名字命名的,是智利最大的城市。
6. 紐西蘭惠靈頓:紐西蘭的首都惠靈頓是以英國的一位女皇維多利亞的名字命名的,是紐西蘭的政治和行政中心。
7.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市是以南美獨立戰爭英雄西蒙·玻利瓦爾的名字命名的,是委內瑞拉的重要城市。
8. 南非伊麗莎白:南非的伊麗莎白港市是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的名字命名的,是南非重要的港口城市。
9. 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聖彼得堡市是以沙皇彼得大帝的名字命名的,曾是俄羅斯帝國的首都,現在仍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和歷史城市。
10. 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堡:葉卡捷琳娜堡原名凱薩琳堡,是以沙皇彼得大帝的皇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的,現在稱為葉卡捷琳娜堡。

⑷ 越南首都為何不是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是以人名命名的城市,那麼胡志明究竟是何許人也?胡志明是越南共產黨的創建者、越南民主共和國的締造者:1930年2月他領導成立印度支那共產黨。1941年發起建立越南獨立同盟,領導反對法國殖民者和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

1945年9月2日他在河內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領導了抗法、抗美斗爭。作為越南的建國國父,以他的名字命名一座城市並不為過,那麼在這座城市被命名為胡志明市之前又叫什麼名字呢?答案是西貢。

西貢對越南而言:更像是一座在近代史上繁華起來的經濟型城市,而在歷史文化傳承方面較河內仍有差距,其地位類似於我國的上海。1975年北越軍隊解放西貢,越南南北重新統一,作為戰勝方的北越並不打算將自己的政治中心遷到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地方,還是覺得將政治中心置於自己的大本營更放心。當然西貢作為越南經濟最繁華的城市自然也不會被北越領導層所忽視,於是他們以建國國父的名字重新命名這座城市,此後河內和胡志明市分別作為越南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一直維持至今。

⑸ 越南在哪個朝代開始獨立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通用越南語,華語與英語也被廣泛使用。越南是東南亞國家中,歷史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而且唯一一個接受儒家思想的國家。

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趙佗在嶺南建立南越國,首都南海(今廣州),此時越南北部歸南越國統治。公元前111年西漢擊滅南越國,在其地設置交趾郡等九郡。自此,越南置於中國直接統治下長達1182多年,「交趾」開始成為越南的名稱。從此開始,有大量的中國人以駐軍和墾荒的形式遷居越南。東漢置交州(治番禺,今廣州),越南北部屬之。226年東吳將交州分為廣州、交州2州。交州治龍編(今河內東),轄今越南北部和中國雷州半島、欽州地區。280年西晉統一中國,交州降晉,之後依附於南朝各朝代。542年龍興(今太平省)人李賁起義,544年建國號為「萬春」,即前李朝。次年中國梁朝將其鎮壓。621年唐朝在越南設置了交州總管府。651年改稱安南都督府(治今河內)。從此「交州」便正式被稱作安南。866年改設靜海節度使(治今河內)。從此,交趾成為唐末割據藩鎮之一,並走向了割據的道路。
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交趾叛亂。938年,南漢派軍來犯,吳權將之擊退,次年稱王,從此越南開始脫離中國統治,至968年越南丁朝建立,安南最終建立了國家,但一直作為中國的屬國或藩屬國。1010年遷都升龍(今河內)建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1407年至1428年,明成祖趁越南內亂之際,出兵佔領越南,並在升龍設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行省),進行直接統治。越南的主要朝代為李朝(1010年—1225年),陳朝(1225年—1400年),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

⑹ 越南為什麼把首都定在「河內」,而不是古都「順化」

1945年,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阮福晪在三朝古都順化退位,河內成為越南的新首都。如今,河內城區的擁擠雜亂成了困擾越南的問題,而順化憑借其坐擁眾多風景名勝的優勢,成了越南 旅遊 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於是有人思考, 如果當初越南把首都定在順化,情況會如何?為什麼越南要把首都定在河內?

實際上,河內和順化,作為一個國家的國都的確各有優勢。

上圖_ 安南為越南古名


很長一段時間,河內屬於中國的管轄區域。公元前200年,河內就已經建城。《金龜傳》曰 「其城延廣千丈,盤旋如螺形,故曰:「螺城」。」

隋朝,河內成為交趾郡的治所。

唐朝,河內總領安南都護府。

《南詔編年史稿》: 「唐廷加安南都護、靜海軍節度使曲承裕同平章事。」 唐末,唐朝政府軟弱無能,越南北部豪族曲承裕趁機奪權,在河內建立政權,唐政府只能承認曲承裕的地位正統。

越南軍閥丁部領在968年統一北越。最初在華閭建都,後來 「遍覽越邦,斯為勝地,誠四方輻輳之要會,為萬世京師之上都。(《遷都詔》)」 又遷都河內。

此後河內又相繼作為李、陳、後黎等的國都存在。

上圖_ 陳朝 (越南 歷史 朝代)


在東晉前,順化位於百越之地,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後屬占婆城,是中國王朝和越南政權的邊界。

在中國明清時期,順化由於 「險阻相乘,形勢扼塞,水土平善,尤為四方之所和會(《大南一統志》)」 相繼成為廣南、西山、阮朝的都城。

可見,雖然河內和順化都曾經長期作為某個政權的統治中心,但是河內作為政治中心的存在時間更長,給民眾一種強烈的文化上的 歷史 歸屬感。

上圖_ 李朝、陳朝時期的越南


一、經濟優勢

中國宋朝時,越南建立中央集權的李朝,定都河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經濟。比如說修建水利工程, 「築堤於機合坊」 。李朝將土地收歸國有,實行食邑制,並「寓兵於農」(男子到一定年紀當兵,士兵也要參加農業生產),用賦稅和徭役控制了農民,初步構建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

此外,李朝還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如和宋朝 「自熙寧以來,全不生事,特寬和市之禁(《宋史》)。」 李朝還利用河內「萬物極蕃阜之豐」的優勢,發展了官營手工業和民營手工業。

上圖_ 越南黎朝都城東京人形象


順化農業基礎也不錯。《宋史·食貨制》載順化一帶的「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但順化更突出的是它的商業。以順化為都城的廣南阮氏等都重商。順化也是古代中越交往的三條主要交通路線之一:「廣州——順化」的始終點,借著16世紀歐洲對東南亞貿易繁榮的東風,成了一個外來勢力的商業據點。這就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順化當地人「重商」風氣的形成。

河內是傳統中央集權的小農經濟發展模式,順化是趨向開放的商業經濟發展模式。中國王朝「重農抑商」保證統治的穩定。而越南統治者也會考慮商業城市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再者,經濟功能過於凸顯有時會削弱首都政治功能。 對比之下,還是河內更加有利統治。

上圖_ 20世紀初越南的一戶普通人家


二、地形地勢優勢

越南境內3/4為山地高原,總體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狹長。

河內位於紅河三角洲,北、西、南三面環山,西面是越南第一高峰潘西邦峰。

順化位於越南東部臨海平原地區,西部是長山山脈,南部是天險海雲關。

河內和順化地形的不同可以對比出河內在交通和戰略防守上的優勢。

(1)交通

《海外紀事》載: 「蓋大越國總是一山曲折……各府無路徑可通……故適他府者,必從外海循山而入他港。近岸則浪大難行,遇好風信,一日可達。否則便為半月十日之程。」 可見,古時越南常用的交通方式是水運。

河內附近的海防港,海岸線曲折,便於躲避風浪,方便交通。順化港口則是海岸線平直,風浪較大,影響通行。

在越南發展陸路交通,河內由於腹地面積大於順化,所以交通聚焦和容納的功能更強。

在對外交通方面,從秦漢開始,中原就開辟了與河內交通的紅河航道,桂越水陸道、滇越水陸道,河內的交通設施也隨之完善。河內的海防港也與廣州等地經常貿易。總體看,河內交通基礎較好。

順化港也是往來日本、高麗、暹羅等國的發達港口。但它有泥沙淤積之憂。《海外紀事》載: 「秋風潮涸,水盡東洄,一浪所涌,即成百里,風力不勁,便有長沙之憂。」 這是因為順化海岸線受侵蝕程度小,淤積作用強。

相比之下,河內和順化雖然交通基礎都不錯,但河內基礎更好,擁有管控四方的能力。

上圖_ 清朝屬國安南國(今越南)官員,服飾沿襲明朝漢服


(2)戰略優勢

河內三面環山的地形給它在戰爭中增添了很多優勢。 河內處於平原,面積開闊,並非直接臨海,敵軍進入並完全攻下需要時間。但是河內附近的山地易守難攻,方便躲避,容易形成一個反攻的圈層。這使得河內人在戰略上占據了一定主要地位。

順化雖然也有西部長山和南部海雲關形成的半圓形防禦圈。 但平原面積小,戰略腹地小於河內;並且直接鄰近海洋,容易受到外來勢力的直接攻擊。

三、遭到戰爭破壞程度不同

河內在法國殖民時期曾是總督府所在地,基礎設施得到一定發展。日軍佔領河內後,仍然承認法國殖民政府的存在,河內得以維持表面的和平。日軍投降,越盟反擊法國殖民政府,這才在河內真正開始戰役。

順化在1558年~1945年三百多年間,都是作為越南王朝的首都存在,這意味著它比別的地方承受著更多敵人的炮火。


上圖_ 越南戰爭 舊照


1885年法國入侵、1947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以及1968年越南戰爭,嚴重擾亂了順化的秩序,破壞了越南的基礎設施。

越南定都於1945年,順化1947年以及1968年的劫難還沒有發生。但統治者已經有預見性地分析出順化作為末代王都,紛爭頗多,不適合新國家的發展。

2016年,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越南政府擴大河內市區劃范圍,覆蓋河內市及永福、北寧等九省,總面積達24300 平方公里。而在2019年,越南也通過決議,規劃至2025年將順化改為中央直轄市。越南的決定將給河內和順化這兩個古都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夏禎

參考資料:《金龜傳》、《越南通史》、《海外紀事》、《大南一統志》、《宋史》

文字由 歷史 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⑺ 越南的首都到底是河內,還是胡志明市

越南的首都是河內,這一點不容混淆。雖然胡志明市(原名西貢)在歷史上曾是南越的首都,但自1975年越南共和國被北越共產黨推翻後,為紀念胡志明,西貢改稱為胡志明市,成為了越南現今的經濟中心,類似於中國的北京和上海。河內的歷史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曾有多個名稱,如升龍、東京等,直到阮朝時期定都於此並沿用至今,經歷法國佔領和越南戰爭的洗禮,最終成為統一後的越南首都。

相比之下,胡志明市起源於湄公河三角洲,起初是一個小漁村,後來發展成重要的港口貿易中心,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後,胡志明市在北越的勝利中被並入,更名為胡志明市,以紀念胡志明。盡管西貢這個名字仍在民間流傳,官方則將其一部分區域稱為西貢區,但其政治地位始終是胡志明市。因此,盡管胡志明市在經濟和文化上佔有重要地位,但從官方首都的角度來看,河內無疑是越南的首都。

閱讀全文

與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塔是從哪裡傳入中國的 瀏覽:47
伊朗死的是什麼級別 瀏覽:150
印尼巴士什麼時候更新 瀏覽:580
英國外國人什麼工作多 瀏覽:633
中國最早村莊是哪個 瀏覽:361
印度多少個少數民族服裝 瀏覽:266
脫歐如何投資英國 瀏覽:862
義大利阿利卡灶具怎麼樣 瀏覽:242
葡萄牙跟伊朗怎麼買 瀏覽:377
在印度為什麼不能玩手機 瀏覽:102
為什麼海灣國家和伊朗不和 瀏覽:982
如何理解中國道路1000字 瀏覽:703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錢 瀏覽:425
印度口罩庫存多少 瀏覽:38
去越南辦健康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499
伊朗怎麼惹美國了 瀏覽:384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瀏覽:750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4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