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越紅木一條街在哪
北寧省。中越紅木一條街位於越南北部,指越南北寧省,是越南紅木市場最集中的地方,那裡遍布著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大部分是在北寧辦廠和跨國進貨的中國商人,北寧是越南最大的紅木原材料交易市場之一和紅木傢具、被稱為中越紅木一條街,那裡的產品以價格低廉和種類繁多吸引著大量中國紅木商人,商機無限。
B. 中國最大的紅木傢具市場在哪
從憑祥火車南站,沿著322國道往南一路走去,街道兩旁的紅木傢具鋪面一家連著一家,構成了延伸達數公里長的「憑祥紅木文化街」,格外引人注目。
「憑祥紅木文化街」,坐落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南山工業園,是憑祥市關於打造中國最大紅木產銷集散地戰略構想的一個具體實施項目。
作為中越重要的邊境城市,憑祥與越南有鐵路和高速公路連接,在中越進出口貿易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被譽為「黃金通道」。而越南及其他一些東南亞國家擁有豐富的紅木資源,因此,大量的東南亞紅木特別是紅木傢具通過憑祥出口到中國市場,使憑祥早已成為中國一個較大的紅木集散中心。由於紅木和紅木傢具已成為高回報率的投資、收藏品種,特別是近年來紅木價格暴漲,促使憑祥口岸紅木傢具進口持續升溫,進口貨值持續大幅度增長。僅在2007年,廣西憑祥口岸進口紅木傢具就有數萬件,貨值高達數百萬美元。
憑祥市委、市政府在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加速地方經濟發展的進程中,通過對國內外市場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果斷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構想:依託與越南接壤、便於從東南亞進口紅木及其製品的區位和貿易優勢,著力打造中國最大紅木產銷集散地,以此作為憑祥市南山工業園的一個產業發展方向,推進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為此,憑祥市有關部門主動邀請國內業界有關專家學者前來進行研究指導,為「憑祥紅木文化街」的市場定位和發展作總體規劃,並採取各種辦法招商引資,促使「憑祥紅木文化街」得以快速建成,並於2007年9月舉行了開街儀式。
現已初具規模的「憑祥紅木文化街」佔地面積400畝,其中建成一個佔地60多畝的綜合市場,場內的200多間鋪面被商家搶租一空,入駐的紅木產銷企業有近80家,不少是規模大、檔次高、品種全的紅木龍頭企業。「憑祥紅木文化街」從去年9月開街到年底的一個季度,紅木產品成交額就突破1億元人民幣。眼下,該街內的紅木綜合市場每天都有10多車紅木傢具成交外運,預計今年全年成交額可以達到5億元人民幣。
為了使「憑祥紅木文化街」進一步做大做強,憑祥市有關部門正著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和扶持更多紅木加工銷售企業入駐文化街,力促企業盡快上規模、上檔次,並進一步拉長產業鏈,以推動憑祥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憑祥南山工業園管委會副主任韋書賽在談到「憑祥紅木文化街」的發展時說,要進一步招商引資,努力把國內更多有實力的紅木加工銷售企業吸引過來,創建憑祥的紅木品牌,注冊原產地商標,持續擴大規模,提高檔次,強化服務。要將貿易和旅遊結合起來,既是龐大的市場又要成為憑祥重要的旅遊點。同時著力加強推進紅木文化的建設,憑祥紅木博物館目前正在籌建。他躊躇滿志地告訴記者,憑祥現在已是國內規模位居第二的紅木產銷集散中心,僅次於廣東的順德,計劃用幾年時間趕超順德,向中國最大的紅木產銷集散地的目標強勢挺進。
C. 廣西東興的紅木怎麼會那麼便宜
廣西東興的紅木是因為廣西和越南較近,他們的紅木從越南進口過來的,而越南的價格很低。
普通的東作,蘇作,京作的人工費,一般的刮磨工250-300一天,一個月都有過萬的收入,而越南人工費用本來就比國內人工費用便宜一些,不少幼童婦孺皆為木工。
D. 在東興一天能怎麼玩去中越邊境看看兩國風貌,買點正宗越南特產
兩國交界的地方,往往都是吸引大多遊客前往的,有的地方有美麗的景色,有的地方則能直接看出兩國差距。我們之前去新疆西藏看到的是雪山、高原,這次我們來到廣西能看到的就是很直觀的兩國對比。
廣西東興是我國跟越南接壤的最後一段,這里也是我國18000公裏海岸線的起點,從這里開始我們就要正式開始沿海岸線的旅程了,在開始新的旅程之前,東興的邊境線附近自然是不可錯過的地方。
早就聽說東興的口岸獨具特色,而且非常繁華,每天在口岸來來往往的人特別多,但是由於疫情的原因,口岸關閉,不知道現在的邊境線上是什麼樣的,抱著一絲期待向著邊境出發了。
我們定的酒店是全國連鎖的快捷酒店,價格合適房間環境也不錯,就是位置有些靠外,沒有在市中心,還在東興的共享電車還是比較方便的,出了酒店就能騎車,酒店到口岸的距離大約3公里,很近,騎電車也就20分鍾左右就能到。騎車有一點好,就是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
整個口岸附近都屬於東興國門景區,來到這明顯感覺到確實不如想像的熱鬧,不過所有商鋪都開著門,在邊境也有許多特色小攤。在這里除了越南特產,就是紅木傢具,這可以說是東興的兩大購物標志了。
當我們走到大清國5號界碑的時候,我們能看到的對岸,就是越南芒街了。芒街屬於越南廣寧省,經濟比較發達,是越南新興的經濟特區,擁有越南北方最大的邊貿市場。在這,中國和越南是以北侖河為界的,所以不管我們是從中國到越南還是從越南到中國,都需要走過中越友誼大橋,這座橋可以說是經歷過風雨,飽經磨難的。
中越兩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都是 社會 主義陣營的兄弟,中國也無私地支援了越南的抗美戰爭,中越友誼大橋就是在1958年由中越兩國共同出資建成,成為兩國互通有無的友誼之橋。可後來越南的行為讓人大跌眼鏡,他們拿著我們支援的武器,開始與我們為敵。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後歷經幾十年,這座友誼大橋也一度被炸毀,結束了兩國友好的情誼。後來到了1993年中越兩國關系正常化以後,中越友誼大橋又被重建,成為今天的友誼橋梁——「中越友誼大橋」。
芒街是越南的一個重要城市,我們隔著北侖河看過去,能看到對面越南的橋上車來車往的,也挺繁華,雖然越南屬於芒街,但是在芒街做生意的中國人相當多,大多店鋪都有漢字,很多人也都會說普通話。
東興雖然是隸屬於防城港的縣級市,但不得不說東興的建築是十分不錯的,從高處看也是高樓林立,各個建築鱗次櫛比,絲毫不遜於芒街,甚至比芒街還要好,這也是為什麼有這么多越南人會來東興做生意的原因了。
在之前口岸開放的時候,有許多越南人會到東興這里擺攤,一個很好識別的標志,就是女人頭上戴的斗笠,只要是戴著斗笠的攤販,那八九不離十就是越南人。但是如今口岸關了,依然有許多戴斗笠的人在擺攤,經過我的了解才發現,大家都是東興人,有些是中越混血,雖然不是越南人,但是戴著斗笠也能讓我們感受異域風情,感覺也不錯。
我們沿著邊境邊走邊看,每個攤上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越南三寶必不可少,香水、膏葯、木梳,還有一些飾品和各種葯膏,我們隨便找了個攤坐下,跟大姐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原來在邊境上是沒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玻璃牆的,之前都是很矮的柵欄,北侖河也不深,總能看到許多人背著貨物,挽著褲腳從北侖河蹚水過來,翻過柵欄就開始賣東西。現在管理嚴格了,有了邊境牆,進貨也沒有原來那麼方便了。我們買了些香水、膏葯、越南盾等等越南特色,一共花了200多,感覺還挺合適的,大家如果要買東西的話,一定要記得講價。
在口岸附近轉完往回走,有越南一條街,裡面也都是商鋪,這里多了一大特色,就是越南拖鞋,越南的橡膠好,拖鞋質量也好,買兩雙回來送人也是不錯的選擇。
轉得差不多了,可以找一家越南餐館,嘗一嘗越南特色 美食 ,我們在國門景區里找了家店,點了越南特色香茅蝦、越南春卷、還有一盤蔬菜,就這些東西花了150元,我覺得價格是有點貴的,而且味道可能也不是特別正宗,大家如果想嘗試,一定不要在景區裡面。
總的來說,在東興,就是要體會不一樣的異域風情,跟著古跡回顧一段 歷史 ,再去逛一逛、買一買、吃一吃,逛吃的一天是能讓人覺得放鬆的一天。如果口岸開了,那場面肯定要壯觀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