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工業部門有哪些

越南工業部門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2-11 01:14:01

A. 越南礦業投資環境

1)主要礦產資源統計,見表7.8。

表7.8 2007年越南主要礦產資源統計

(據《礦業投資指南2007》)

2)礦業管理機構。

越南的工業部是一個管理幅度很寬、許可權很大的重要政府部門。越南國家礦山與地質總局屬工業部管理,礦山與地質總局對全國基礎性地質工作進行規劃、部署和管理,對固體礦產地質勘察與礦業開發進行行政管理。在越南各省都有工業廳,廳內設專門的局或人員從事地質勘查行政管理工作。

越南的礦業開發依礦種不同分屬各個國有大公司管理,這些大公司歸工業部領導。如越南煤炭總公司、越南鋼鐵總公司、越南礦產總公司、越南油氣總公司等,與開發有關的礦山地質工作由總公司下屬的分公司或礦山自己完成。

3)主要金屬礦產資源。

A.鐵礦,是越南優勢礦產之一。2005年越南全國鐵礦石產量約70萬t,比2004年增長8%。根據越南政府的報告,越南已知鐵礦床約200個,13個儲量超過100萬t,其中有兩個在1億t以上,全國鐵礦石總儲量超過12億t。已發現的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北及越中地區,平均品位50%。越南的鐵礦開發潛力較大,一些大的鐵礦還沒有開發,其中就包括其國內儲量最大的河靜省石溪鐵礦,已證實的儲量為5.44億t,平均鐵含量在61%以上,產在矽卡岩中,可露天開采,正在准備開發中。

B.鈦鐵礦。越南鈦鐵礦資源豐富,其資源量1000多萬t。產地30餘處,其中大型礦床兩個,中型10個,小型1個。有原生礦、風化殘積礦和濱海砂礦。其中濱海砂礦分布最廣,儲量最大,幾乎縱貫越南全境,北起芒街,經清化、榮市、順化、歸仁直至頭頓和河仙。兩個大型鈦礦均為海岸砂礦,分別為榮市錦化和歸仁吉慶。原生鈦鐵礦位於太原城西北的蓋占礦床,屬中型規模。礦體賦存於輝長岩體中,富礦品位可達30%~40%。原生礦體在地表風化後也形成一些殘積型礦砂。過去5年越南的鈦鐵礦年產量在18萬t到20萬t之間,2005年產量為18萬t,比2004年減少10%。生產的鈦鐵礦主要供出口,2005年向日本出口鈦鐵礦15.6萬t。

C.鉻礦。越南鉻礦集中在清化省的古定礦區,據稱儲量約2000萬t,適合露天開采。精選後,三氧化二鉻含量可達46%以上。目前產量不高,每年8萬~15萬t,2005年產量約為8.5萬t。礦山規模總體較小,大多是1000t上下的小礦山,但開采潛力較大,目前有一些中國的民營資本在此開礦。

D.鋁土礦。鋁土礦是越南優勢礦產之一,據越南地質機構的資料,全國鋁土礦總資源量約80億t,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南部的多樂(D ak Lak)、多農(Dak Nong)、昆嵩(Kon Tum)、林同(Lam Dong)幾省,北部地區也有一定分布。礦床類型主要有兩種:紅土型和沉積型。其中紅土型最為重要,主要分布在越南南方新近紀—早第四紀高原玄武岩風化岩中。面積超過2萬km2,風化帶深可達60m,原礦平均品位36%~39%,共有40.5億t儲量。主要礦床有多農省的Quang Son,the GiaNghia等7個礦床(儲量約27億t),林同省保祿礦床(儲量約1.4億t),林同省新瀨礦床(儲量約1.8億t)等。沉積型鋁土礦產在晚二疊世灰岩中,分布在北方的河江、高平、諒山等省內,一般品位39%~65%。總的礦石質量欠佳,礦床規模較小。

越南目前鋁土礦的產量不高,每年僅2萬t左右。但越南鋁土礦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很大。許多國際礦業公司對越南鋁土礦的開發十分感興趣。目前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公司,已經或正在協商參與越南鋁土礦的開發。2006年美國鋁業公司高層表示該公司已原則同意與越南國家煤炭公司合資開采和冶煉越南鋁土礦。目前該公司正在對越南中部高地多農省的嘉義(GiaNghia)鋁土礦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該地區的鋁土礦具有優良品質和高純度,礦體位置相對接近地表,易開采。開發項目中還包括建造一座氧化鋁精煉廠,其中越南國家煤炭公司將持有合資企業51%股份。嘉義鋁土礦項目初期成本可能超過10億美元。2004年3月,經批準的澳大利亞BHP-Billiton鋁業公司集團配合越南主管部門在多農省的鋁土礦區進行考察,並編制了開采鋁土礦和生產出口氧化鋁的預可研報告。2005年BHP Billiton鋁業公司決定在多農省投資4000萬美元進行鋁土礦勘探,並進行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如果勘探有成效,該公司將投資16億美元進行礦山開發和建設一個氧化鋁精煉廠。

在鋁土礦的開發中,越南政府也十分重視自身力量的投入。目前,越南正計劃以越南國家礦產公司為投資業主,建設位於林同省保祿地區的年生產60萬t氧化鋁項目;以越南國家煤炭公司為投資業主,建設位於多農省仁基工業區的年產10萬t氧化鋁項目。其中保祿地區的項目在2006年開始動工,總投資約5億美元。

4)礦業投資環境。

越南除有較大的礦產資源開發潛力外,其他的礦業投資軟環境方面也具有較好的條件。其中包括政治局勢穩定,經濟發展迅速,私營經濟投資和國內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堅持革新開放,加入WTO後,對外形象逐步得以改善。頒布了新礦法,進一步完善了法律體系等。

A.頒布新礦法,進一步完善法律體系。2005年越南政府對1996年礦法進行重新修訂,修訂後的新礦法於2005年10月1日生效。新礦法中的一個重要變化是明確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間在礦權授予方面的權力分配:越南自然資源和環境部(MNRE)是越南中央政府的礦業主管部門;根據新修訂的礦法,自然資源和環境部負責全國的礦產調查、勘探、開采和加工許可證的審批發放(省政府管理范圍除外);省人民委員會有權發放個人采礦許可證、涉及普通建築材料礦產的普查、勘探、采礦和加工許可證,以及國家礦產總計劃以外地區或國家礦產儲備地區以外地區的采礦和加工許可證的發放。許可證的發放者有權批准該許可證的延長、撤銷、恢復和轉讓。

B.正式頒布了《投資法》。2006年正式頒布了內外資統一的《投資法》,其中重要的內容包括:外國投資者將與國內投資者在同一法律框架下生產和經營;相關的行政審批手續逐步簡化。2006年7月1日,《投資法》實施細則生效後,行政審批手續將實現「一個窗口」服務;放寬外商投資項目審批許可權。實施細則規定,政府將繼續對外資項目審批實行分級管理,放寬地方對外資項目的審批許可權。自2006年以來,在新批的越南外資項目中,由越南中央政府各部門審批和頒發投資許可證的項目佔63%,各地方政府審批和發證的佔13.3%,各工業區和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審批和發證的佔23.6%。

C.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風險。

第一,管理混亂。新礦法出台前,越南中央與地方政府在礦權管理方面許可權不清,特別是一些小礦山開發,中央政府發證,各省政府也發證,各省政府基於地方發展需要,在具體條款上出台地方規避政策,對各國民間資本頗有吸引力。2005年,越南中央政府開始對這一問題進行全面整頓,全國所有地方省份發放的采礦執照一律回收中央,實際上宣布省頒發的執照作廢,許多小礦投資人損失慘重。目前政府已經出台新礦法,明確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間在礦權授予方面的權力分配。但這一事件直到現在仍然讓當事人心有餘悸。

第二,對外資政策仍有較多的限制。越南中央政府在礦產資源對外開發政策上持非常審慎的態度,對官方正式投資人尤其如此。越南《外資法實施細則》規定,礦產勘探、開發和深加工屬鼓勵投資領域,石油和稀有礦產開采、加工屬有條件限制投資領域。在實際操作中,重要礦產開發對外資都有明顯的限制,石油項目很難進入,煤炭、鋁土礦也有較多限制。對煤炭開發,越方規定外資只能採用聯營方式;聯營的股份比例,外方最高為50%。越南政府規定不得出口鋁土礦,因此進行鋁土礦開發的同時還應建設氧化鋁廠。越南政府規定對於年產100萬t氧化鋁以上規模的項目及2010年後設立的鋁冶煉項目,外商只能採用合資合作的方式參與投資,而且必須由越方控股。

第三,談判難度大。雖然越南法律上允許外資以獨資、合資、聯營及短期合作企業等多種形式參與越南礦業投資,但目前已發現和探明的礦產資源各有其主,國家已交國有專業公司或地方政府管理,外資要開采大多以合資或合作經營方式進行。越方要把礦區開采權作價入股,且要價很高。簽訂合作合同上,對外方的要求有許多保證條款,外資普遍反映合作難度大。關於技術與安全方面,要求按越南國內標准為主,若國外技術標准和安全標准高過越南,則可以按國外標准執行。關於員工工資,越方要求不低於越南國內同行業最低工資收入。

第四,法律和政策存在諸多不確定性。2005年生效的越南新礦法允許政府在任何規定的時間內宣布允許出口和限制出口的礦產表。即使是礦產投資者已經投資的並用於出口的礦產開發項目也不例外。因此該法阻礙了大資本的長期項目的投資。類似的條款還有新礦法第14條允許政府由於國家的國防、安全、歷史或文化或公共利益等原因宣布正在采礦的地區為禁止采礦區或暫時禁止。由於政府的干預權過大,使投資者缺少安全感。

第五,勘探許可證持有者不具有申請采礦許可證的專有權。根據新修訂的礦法,勘探許可證持有者仍然不具有申請采礦許可證的專有權,僅具有一個特別申請權,而且這個權力也只是在勘探許可證期滿後的6個月內有效。由於勘探活動常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和時間,而采礦許可證是對投資者進行勘探工作的一個激勵。采礦許可證能否得到批準的不確定性是在越南進行礦產勘探活動的主要障礙。

此外,基礎建設落後,交通運輸困難,電力不足,電價很高,這些都將加大越南礦業的開發成本。近年來有大量其他的外國礦業公司進入越南礦業領域,使中國企業面臨比較激烈的競爭。

B. 越南工廠集中在哪裡

越南工業集中在胡志明市、河內、北寧省等地。
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經濟中心之一,工業主要有紡織、機械、製糖、碾米、煙草等,它的工業總產值約占越南全國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胡志明市為了吸引外資,加快建設步伐,開辟了靈中出口加工區和新順出口加工區。
河內擁有為數不少的中央和地方大小型企業,如河內機床廠和陳興道機械廠、金星橡膠廠、升龍卷煙廠、統一電機廠,還有汽車修配廠、自行車製造廠、服裝廠、碾米廠、軸承廠等等。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河內的工業開始迅速發展,工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1991—1995年在19.1%,1996—2000年在15.9%,2001—2003年在20.9%。此外,現已有8個工業園區,正在興建的有5個大型工業園區,16個中小型的工業群。非國有經濟機構快速擴展, 據2007年3月的統計資料顯示,現有私營企業48000家。河內建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擁有機械、化工、紡織、製糖、卷煙等工業部門,其中機器製造成為全國中心,如河內機器製造廠能生產各種精密程度很高的工作母機和新式農業機械供應全國,使河內已由消費城市變成了生產城市。
北寧省幾年來,引進了佳能、日本ORIX金融集團、台灣Foxconn technology集團、越南—新加坡工業區等企業,全省外資企業工業總產值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

C. 關於越南的經濟政治文化求大神幫助

政治:原來為社會主義國家,現在國家正被軍閥控制,前總理他信流亡。 經濟:越南系發展中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主要有煤、鐵、鈦、錳、鉻、鋁、錫、磷等。其中煤、鐵、鋁儲量較大。森林、水利和近海漁業資源豐富。盛產稻米、熱帶經濟作物和熱帶水果。有6845種海洋生物,其中魚類2000種,蟹300種,貝類300種,蝦類75種。森林面積約1000萬公頃。越南是傳統農業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以上。耕地及林地佔總面積的60%。糧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馬鈴薯、番薯和木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水果、咖啡、橡膠、腰果、茶葉、花生、蠶絲等。主要工業部門有煤炭、電力、冶金、紡織等。越南自九十年代初才真正經營旅遊業,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旅遊景點有位於河內市的還劍湖、胡志明陵墓、文廟、巴亭廣場、位於胡志明市的統一宮、芽龍港口、蓮潭公園、古芝地道和位於廣寧省的下龍灣等。越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近年經濟持續以較快速度增 傳統節日與民俗: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後,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越南在中國主要投資在紡織業和食品(大米)居多,沒有什麼大的企業在中國

D. 越南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越南經濟整體疲軟,增長乏力,今年以來對外貿易有迅速增長,但仍是入超國家
據越南統計總局網站近日報道,上半年越南GDP同比增長4.38%,其中,1季度增長4%,2季度4.66%。上半年農林漁業增長2.81%,貢獻率為0.48%
;工業和建築業3.81%,貢獻率為1.55%
;服務業5.57%,貢獻率為2.35%。上述3個產業增長率同比下降(3個產業上年同期增長率分別為3.89%,5.78%和6.21%)。上半年經濟結構為:農林漁業佔22.13%,工業和建築業40.26%,服務業37.61%。該局分析稱,上半年許多行業生產經營和銷售困難,增長乏力。
越南海關總局透露,從年初以來越南主要商品出口額同比大幅度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手機及零件,截至5月15日出口金額約33億美元,同比增長113.4%。其次是運輸工具及零部件,出口額16.77億美元,同比增長109%;電腦、電子品及零部件,出口額24.39億美元,同比增長85.2%;機械設備和其他工具附件出口額18.89億美元,同比增長57.1%;木材及木製品出口額15.86億美元,同比增長24.1%。
越南海關總局的統計顯示,截至5月15日越南出口額為378.6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其中,紡織品為出口額最高的商品,約47.72億美元。
越南海關總局公布數據顯示,
2012年6月越南商品進出口總額達194.2億美元,環比下降2.5%。其中,出口額98.9億美元,環比增長2%;進口額95.3億美元,環比下降6.8%;順差3.6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越南商品進出口總額1068.2億美元,同比增長13.9%。其中,出口額533.3億美元,同比增長22.7%;進口額534.9億美元,環比增長6.3%;逆差1.58億美元,相當於商品出口總額的0.3%。

E. 越南工廠集中在哪裡

1. 越南的工業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河內和北寧省等地區。
2. 胡志明市作為越南的經濟中心,其工業包括紡織、機械、製糖、碾米和煙草等行業,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四分之一。
3. 為吸引外資,胡志明市設立了靈中出口加工區和新順出口加工區,加快了建設步伐。
4. 河內擁有眾多中央和地方企業,如河內機床廠、陳興道機械廠、金星橡膠廠、升龍卷煙廠和統一電機廠等。
5. 從90年代起,河內的工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在1991-1995年達到19.1%,1996-2000年為15.9%,2001-2003年為20.9%。
6. 河內現有8個工業園區,另外還有5個大型工業園區在建,以及16個中小型工業群。
7. 非國有經濟在河內快速發展,2007年3月的統計顯示,私營企業數量達到48000家。
8. 河內形成了自己的工業體系,擁有機械、化工、紡織、製糖和卷煙等工業部門,尤其是機器製造成為全國的中心。
9. 北寧省近年來吸引了佳能、日本ORIX金融集團、台灣Foxconn technology集團和越南—新加坡工業區等企業投資,外資企業工業總產值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

F. 越南國家窮嗎

越南人現在不窮,經濟發展很快,軍事力量南亞第三.

據越南貿易信息中心網訊,在世界經濟論壇9月26日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上,越南居於125個國家中的第77位,比2005年下降3位。
世界經濟論壇各國經濟競爭力的統計顯示,越南的優勢仍然是普通勞動力和資源。其中部分競爭指數的排行為:宏觀經濟居第53位,基礎設施建設居第83位,大學教育居第90位,市場效益居第73位,科技潛力居第85位,經營管理能力居第86位,開拓能力居75位。

在東盟國家中,新加坡居第5位,馬來西亞居第26位,泰國居第35位,印度尼西亞居第50位,菲律賓居第71位,柬埔寨居第111位。

世界經濟論壇各國經濟競爭力的統計顯示,越南的優勢仍然是普通勞動力和資源。其中部分競爭指數的排行為:宏觀經濟居第53位,基礎設施建設居第83位,大學教育居第90位,市場效益居第73位,科技潛力居第85位,經營管理能力居第86位,開拓能力居75位。

位居今年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前3位的是瑞士、芬蘭和瑞典,美國從去年的榜首退到第6位。在東盟國家中,新加坡居第5位,馬來西亞居第26位,泰國居第35位,印度尼西亞居第50位,菲律賓居第71位,柬埔寨居第111位。

21世紀初越南取得的經濟成績

1.國民經濟發展迅速。跨入21世紀以來,越南國民經濟已連續四年出現遞增性增長態勢(見表1)。從越南經濟各項指標來看,一是出口市場擴大,出口額激增,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度提高;二是國內投資、消費的增長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同時,非國有經濟迅速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2.經濟結構繼續改善。進入21世紀以來,越南工業化進程加快,外資和國內私人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製造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漸上升,而農業所佔的比重則有所下降,但產量的絕對值仍在增加,且增長平穩(見表2和表3)。農業的穩定發展為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一步促進了越南經濟的穩定發展。

3.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2001年以來國家財政狀況明顯好轉,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還債能力不斷提高(見表4)。2001年財政收入100萬億盾,超過計劃13%;2002年財政收入完成年計劃的106.5%,約為73.9億美元,同比增長7.8%;2003年財政收入不僅全面完成國家計劃,而且連續第六年保持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同比增長11.3%。財政收入狀況的改善使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增強,投資力度加大,推動了經濟的增長,財政支出增長率從2001年的9.2%上升到2003年的14.1%。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越南財政收支持續好轉,是經濟穩定發展的結果。它將在今後幾年內,在保障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完成、鼓勵出口、創造就業機會和消飢減貧等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4.社會投資踴躍。越南經濟增長穩定,使得投資者對投資利潤預期樂觀,投資踴躍。投資呈遞增趨勢。2000年越南國內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0.8%;2001年這一比例繼續上升,達21.9%。2002年社會總投資額達11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3%。投資增長主要是受國內私人投資大增的推動。2002年,非國營企業投資額達32.46億美元,同比增長30%。其中,私人投資約24.68億美元,同比增長33%。2003年社會總投資217.6萬億越盾(約合139.5億美元),同比增長18.3%。其中,國內資金佔83.2%(國有56.5%,非國有26.7%),外資佔16.8%。同期,外國投資也大幅度增加從投資和發展的關聯性看,越南已形成國內積累一投資—發展的良性循環,擺脫了對外資的過度依賴。

5.對外貿易持續增長。2001年由於受到世界經濟衰退和九一一事件的影響,對外貿易等各項指標增長幅度減小;2003年隨著世界經濟的復甦,越南對外貿易額大幅增長,首次突破400億美元大關,總額達448億美元一些主要出口商品像原油、紡織品的價格明顯上漲,出口量大幅增加,使得越南的出口增長加快。總的來看,越南的出口貿易受世界經濟影響較大,對外依存度過高。進口方面,貿易逆差大幅增加,進口商品主要是機械設備、原材料、燃料及零配件等,而對消費品進口的限制仍十分嚴格。
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第一,越南企業的競爭力還很薄弱。私營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投資分散,缺乏規模。國營企業機制轉變遲緩,管理水平低;缺少高質名牌產品,設備老化,不少原材料需要進口,生產成本高。越南產品質量較差,創匯能力和競爭力低。據統計,越南國內商品價格與國際價格(比較:水泥高出115%,印刷紙和書寫紙高出127%,氮肥高出131%,蘇打高出163%,鋼坯高出125%,蔗糖高出140%。外資企業使用的電費、海運費、國際電話費用均高於本地區其他國家,平均高出2~3倍。越南與泰國比較:越南用電量相當於泰國的1/5,行動電話為1/20,網際網路為1/300。因此,在打開國際市場和在國內市場上應對外來產品搶占市場方面,越南企業的競爭能力亟待提高。

第二,越南在轉變經濟機制、融入世界經濟方面明顯滯後。越南在轉變經濟機制的同時,也遇到世界市場的各種擠壓,迫使越南在提高競爭力的同時還要面對各種形式的貿易壁壘。越南的出口過度依賴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市場,上述市場一旦對越南產品實施各種限制,越南的整個出口就會陷入困境。由於受美國和歐盟等主要市場的各種限制以及本國重要出口產品數量不足等因素的影響,2003年下半年越南的出口增長勢頭趨緩,前景不容樂觀。為此,越南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生產和鼓勵出口的措施,以確保完成當年規定的190億美元的出口指標,並為2004年的出口奠定基礎。2003年上半年,越南出口總額達97.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6%。對此,當局提出了下半年完成95億美元出口額的目標。然而從2003年7月份開始,越南出口的總體勢頭放緩,當月出口額比上月下降3.3%,8月份又下降了3.5%。在美國市場方面,越美貿易協定簽訂之後,兩國經貿合作關系發展迅速,但由於美國的市場准入條件繁雜苛刻,加上人為設置的貿易壁壘,特別是美國不顧越方強烈反對,對越南鯰魚徵收38%~68%的反傾銷關稅,導致2003年越南鯰魚對美國的出口額下降64%,由上年的5500萬美元下降到2000萬美元。

第三,越南在吸引外資方面仍然面對不少挑戰,尤其是在基礎服務設施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瓶頸制約。目前,越南服務業總體還處在較低水平,主要表現在硬體差、服務質量不高。硬體方面遠沒有達到經濟發展的需要。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越南公路中,砂石和土路路面佔了總里程的73.31%;電力供應不足,從全國范圍來講,高峰期電力缺少100~450mw,無法滿足生產的需要;供水系統落後,且價格較高。軟體方面,政策法規還存在透明度低、隨意性強、申請手續繁瑣等弊端,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投資環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第四,越南也存在著犧牲環境資源換發展的弊端。這是許多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歷程中都曾發生的現象,也都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越南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享有「世界動植物研究博物館」的美譽。然而,世界銀行的《2002年越南生態環境監測報告》卻向越南的生態保護工作敲響了警鍾。這份報告說,在過去的10年中,越南國內許多物種的生存環境遭到災難性破壞。據統計,目前越南全國28%的哺乳動物、10%的鳥類和21%的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瀕臨滅絕。另外,在維系生物物種多樣化中發揮著獨特作用的紅樹林被成片地砍伐,面積比10年前減少了約80%。報告還說,10年前越南農民還經常在山裡見到白頰猿等十分珍貴的動物,但現在再也難覓這些動物的蹤影了。報告分析了造成越南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指出近幾年越南採取了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許多地方大力發展小染料、小電鍍、小農葯以及煉焦等工業項目,而從事這些工業項目的工廠大多隻注重經濟效益,不注重環境保護,對自然資源進行了破壞性開發。報告還說,越南一些地方開始毀林開荒,結果植被受到極大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水源短缺等問題。因此,越南最終不僅沒有增加高質量的耕地,反而使當地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貧困,形成了惡性循環。

第五,經濟體制轉換中產生的官員貪污腐化現象惡化了越南的投資環境。如在辦理投資手續過程中,各部門在收取除了按規定應交納的費用外,還自行增加不正當費用,工作人員也收受賄賂。官員腐敗風如果不剎住,必將影響革新開放大局。正如越共總書記農德孟所說:「一些幹部生活方式不受約束,腐化墮落,且不能保持他們的政治信念和道德准則,我們不得不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第六,缺乏強有力的人口政策。到2002年底,越南人口已將近8000萬。按現在的增長速度計算,10年後,越南人口將達到9000萬。在20世紀的100年裡,越南的人口增長了五倍多。目前越南的人口密度已增至每平方公里235人,居世界第15位。人口增長過快給越南經濟帶來嚴重的分母效應,加重了勞動力就業的壓力。人口增長過快也是環境遭到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越南目前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如何降低人口增長速度已成為越南經濟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越南的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確立,並日益完善,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體制保證。從近年的投資與發展的關聯性來看,越南經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投資—積累—發展—投資的良性循環,已基本走出基礎差、積累少的困境,為經濟的新一輪增長奠定了物質基礎,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質量也大為改善。可見就國內環境來看,越南經濟已具備進入一個持續高增長的條件。

越南一直在尋求盡快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以支持其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長遠目標。國際社會也一直在強力支持越南融入世界貿易體系,特別是支持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加入東盟自由貿易區也使越南得到了較大的經濟利益。2002年越南與其他東盟成員國的貿易額達68億美元,占越南外貿總額的21%,遠高於1995年越南加入東盟時的35億美元。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為越南產品提供了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同時也將為越南吸引外資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越南被認為是東盟地區較為穩定和安全的國家,而且擁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基礎設施和相關的投資法規也在日趨完善,這也使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G. 越南的一些概況,地理經濟人文

國名: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國慶日(獨立日):9月2日(1945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1975年)

越南共產黨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胡志明誕辰日:5月19日(1890年)

自然地理:32.95萬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越南地形狹長,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越南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主要河流有北部的紅河,南部的湄公河。紅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為平原。1989年全國森林覆蓋面積9.8萬平方公里。越南全國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高溫多雨,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兩季分明,大部分地區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河內時間:GMT+7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個小時)。

人口:7973萬人(2002年)。越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越族(京族)佔89%以上,其餘有岱依、芒、儂、傣、赫蒙(苗)、瑤、占、高棉等60多個民族。通用越南語。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和好教和高台教。有華人100多萬.

首都:河內 (Ha Noi) ,人口:2,931,400人(2002年)。夏季平均氣溫28.9℃,冬季平均氣溫16.5℃。首都河內歷史悠久,曾為越南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譽為「千年文物之地」。1945年八月革命勝利後,越南民主共和國定都於此。河內具有亞熱帶城市的特色,樹木終年常青,鮮花四季盛開。胡志明主席陵墓坐落在市中心的巴亭廣場。

國家政要:越共中央總書記 農德孟,2001年4月當選;國家主席陳德良,1997年9月24日就職;國會主席阮文安,2001年6月當選;總理潘文凱,1997年9月當選。

簡史:越南於公元968年成為封建國家。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的保護國,二次世界大戰中又被日本侵佔。越南人民經過長期艱苦的斗爭,於1945年8月革命取得勝利。9月2日,胡志明主席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進行了歷時9年的抗法戰爭。1954年5月越南取得「奠邊府大捷」後,法國被迫在日內瓦簽訂了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協定,越南北方獲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國(後成立由美國扶植的南越政權)統治。1961年起,越南人民展開了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1月,越美簽訂關於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巴黎協定,同年3月美軍從越南南方撤走。1976年7月越南全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59個省和5個直轄市

政治:議會稱國會,國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每屆任期五年,通常每年舉行兩次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是國會常設機構。1992年4月15日通過的第四部憲法(1992年憲法)規定,設國家主席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國家主席為國家元首,由國會代表以無記名投票選出,任期五年;國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即國會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為國會常務機構;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總理和國家副主席由國家主席提名,經國會選舉產生。

經濟:越南系發展中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主要有煤、鐵、鈦、錳、鉻、鋁、錫、磷等。其中煤、鐵、鋁儲量較大。森林、水利和近海漁業資源豐富。盛產稻米、熱帶經濟作物和熱帶水果。有6845種海洋生物,其中魚類2000種,蟹300種,貝類300種,蝦類75種。森林面積約1000萬公頃。越南是傳統農業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以上。耕地及林地佔總面積的60%。糧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馬鈴薯、番薯和木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水果、咖啡、橡膠、腰果、茶葉、花生、蠶絲等。主要工業部門有煤炭、電力、冶金、紡織等。越南自九十年代初才真正經營旅遊業,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旅遊景點有位於河內市的還劍湖、胡志明陵墓、文廟、巴亭廣場、位於胡志明市的統一宮、芽龍港口、蓮潭公園、古芝地道和位於廣寧省的下龍灣等。越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近年經濟持續以較快速度增長。
1996年至2000年五年計劃期間,GDP年均增長6.7%,第一、二、三產業年均增長分別為5%、12.2%和6.4%,糧食產量年均增長130萬噸,大米、咖啡出口躍居世界第二、三位。2001年越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為:GDP達325億美元左右,全社會投資總額增長16%(約10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0 .8%),外資到位資金約22億美元,新批外資項目400多項。貨幣:越南盾 。

傳統節日與民俗: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後,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閱讀全文

與越南工業部門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幣一塊錢現在多少錢 瀏覽:95
中國銀行的2021紀念幣怎麼抽 瀏覽:158
印尼現在的氣溫是多少度 瀏覽:617
伊朗人在美國有多少人口 瀏覽:938
寧波到英國坐船多久 瀏覽:76
中國到英國護照多少錢 瀏覽:125
印尼海鮮酒家華僑城店怎麼樣 瀏覽:125
如果南極冰川全部融化中國哪些地方會被淹 瀏覽:765
英國實力為什麼強 瀏覽:245
印度紅蠍咬人怎麼辦 瀏覽:658
在哪裡看中國乒乓球直播 瀏覽:77
印尼貢木是什麼檔次 瀏覽:593
義大利撒丁島綿羊是什麼品種 瀏覽:240
海南菠蘿蜜與越南菠蘿蜜哪個好吃 瀏覽:574
印度有哪些偉大的企業 瀏覽:814
印度國家哪個州最富 瀏覽:715
我是怎麼追到義大利 瀏覽:47
伊朗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894
印尼那邊的pt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
哪裡能夠買到越南一年級書籍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