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布依族民歌概述
布依族,一個活躍在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其名稱在布依文中寫作"Buxqyaix",國際音標為/,在越南語中則被稱為Bố Y。在中國,布依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其中94.11%的人口居住在這里,其他如雲南的羅平、四川的寧南和會理等地也有小規模聚居。盡管分布廣泛,但以雜居為主。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中國布依族總人口為2,973,217人,位居民族排名的第11位。
越南也有布依族,作為該國54個民族之一,大約有1864人,主要居住在河江省的官壩縣和老街省的孟康縣。越南布依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他們是從中國貴州經雲南遷徙過去的。然而,由於人數少和分布分散,越南布依族逐漸融入其他民族,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現象。在越南,還有熱依族,它源自布依族,但已融合了其他民族特性。
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莫家人和使用錦語的錦人雖然不使用布依語,但他們被劃為布依族,屬於中國未識別民族。盡管如此,出於民族政策的考量,他們被歸類在布依族之內。布依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僚」、「百越」、「百濮」等群體,唐宋以後被稱為「西南蠻」、「仲家蠻」,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布依族。
布依族的民居特色鮮明,傳統上多採用木質結構的「干欄」形式,房屋底層用於養牲畜和存放農具,樓上則是人們的居所,屋頂蓋瓦或杉皮,大小不一。部分地區則以石頭為建築材料,被稱為「石頭寨」。布依族的文化藝術尤其以民歌著稱,包括古歌、敘事歌、情歌、酒歌和勞動歌等多種類型。每逢節日,歌聲回盪,有大調和小調之分,各地的民歌根據歌詞、場合和演唱方式呈現出豐富的多樣性,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貴州、雲南、四川的部分地區。過去沒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漢文,1956年中國政府為布依族創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民歌尤具特色,種類有古歌、敘事歌、情歌、酒歌和勞動歌等;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和重唱;曲調有「大調」、「小調」之分。每逢喜慶節日,歌聲晝夜不停。
⑵ 越南有多少個民族,具體的族稱
越南政府公布的民族數為54個,分別是:
醯氐族,Ê Đê (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巴那族,Ba Na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巴騰族,Pà Thẻn (苗瑤語族)
布勞族,Brâu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布魯-雲喬族,Bru - Vân Kiều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布依族,Bố Y (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朱歟族,Chu-ru (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斜喂族,Tà-Ôi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傣族,Thái (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齊族,Tày (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於都族,Ơ-đu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爾曼族,Rơ-măm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芙蘿族,Phù Lá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高棉族,Khmer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孤族,Co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貢族,Cống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哈尼族,Hà Nhì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賀雷族,Hrê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華族,Hoa (漢藏語系漢語族)
加淶族,Gia-rai (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京族,Kinh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抗族,Kháng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唧呼族,Cơ-ho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庫族,Khơ-mú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唧啾族,Cơ-tu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啰格萊族,Ra-glai (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啰呵族,La ha (壯侗語系加岱語族)
拉祜族,La Hủ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羅志族,La-chí (壯侗語系加岱語族)
佬族,Lào (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臚族,Lự (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彝族,Lô Lô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麻族,Ma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芒族,Mường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莽族,Mảng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苗族,H'Mông (苗瑤語族)
穆農族,M'Nông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儂族,Nùng (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普驃族,Pu péo (壯侗語系加岱語族)
蕤族,Giáy (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汕齋族,Sán Chay (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汕潮族,Sán dìu (漢藏語系漢語族)
初登族,Xơ-đăng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斯丁族,Xtiêng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土族,Thổ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蚩羅族,Si La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生椚族,Xinh-mun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艾族,Ngái (漢藏語系漢語族)
瑤族,Dao (苗瑤語族)
仡佬族,Cờ lao (壯侗語系加岱語族)
幣族,Giẻ-triêng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占族,Chăm (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織族,Chứt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諸由族,Chơ-ro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⑶ 壯族、布依族的語言是不是和越南還有泰國的語言相近
布依族的語言與壯族北部方言相近,交界地方的布依族和壯族可以直接通話,事實上,北部壯族中有很多人的自稱跟布依族一樣,都是布依人,但布依族與泰國人、寮國人、越南人是不可以直接交流的,雖然布依語、泰語、寮國語同屬於台語,有大量的同源詞,但是布依語是北部台語,泰語、寮國語屬於南部台語,二者是不能直接交流的,就像漢語北方方言的陝西方言是不能跟漢語粵方言的廣西平話直接交流的一樣。越南的主體民族是京族,京語是一種系屬未定的語言,與台語差別很大,京語與布依語、泰語、寮國語是不能直接交流的,但是布依語可以與越南的布依族、熱依族使用的布依語、熱依語簡單交流,此外,越南北部人數眾多的儂族和岱依族使用的語言屬於壯語南部方言,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布依族可以聽懂一些壯語南部方言的詞彙,但仍然不能直接交流。
⑷ 越南有壯族嗎
有。岱依族(越南語:Tày;壯語:Bouxdaej),稱岱族,在繁體中文社區有時使用越南語「Tày」對應的漢字而譯為「齊族」,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 一。該族是越南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僅次於越南主體民族越族。 岱依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北方的高平、諒山、太原、廣寧等省的河谷和山腳地帶。該族在中國大陸屬於壯族。
(4)布依族越南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民族歷史
越南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條件所決定的。中南半島處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亞洲大陸民族往南遷徙的走廊,歷史上連綿不斷的移民運動造成了該地區民族的復雜性。總的來看,越南民族的主體屬於來自華南的南方蒙古利亞人種,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的民族均源於此,南島語系的民族則與來自南亞的印度尼西亞人有密切的淵源關系。
越南岱依族、儂族與中國的壯族同源於古代百越,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遷徙到越南北部的; 越南泰族系從中國雲南遷來,時間約在10世紀以前;赫蒙族、瑤族、哈尼族、拉祜族、夫拉族、山由族(漢族)、貢族、倮倮族、巴天族等則是在300多年前從中國西南遷來的。
一般來說 ,遷入越南較早的民族多居住在河谷平壩地區,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越族的影響。遷入較晚 的民族則大多居住在高原山區,因為平原已被先來的民族占據了,他們與主體民族的隔閡要 更深一些。
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的民族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分布在越南南部和中部,其中占族在2世紀時曾在越南中部建立過強大的林邑國,後改稱占城國,創造了發達的 占城文明。10世紀後,越族勢力不斷向南擴張,終於在17世紀將占城國之地並入越南版圖。
華族則是一個較為特殊的人們共同體。越南政府將華裔越南居民統稱為華族,而在70年代以前,則分為華人和華僑兩部分。中華民族向越南遷徙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自19世紀中葉以來出現了新一輪移民高潮,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南方,他們對越南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拉格萊族Ra-glai (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拉格萊族。主要居住在南部慶和省和寧順省以南地區。拉格萊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與占語、埃德語和嘉萊語十分接近。經濟生活主要為耕種山坡旱田、狩獵和採集土特產品。信奉天公神,每年收獲季節組織隆重儀式祭拜天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