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越南自衛還擊戰的正確評價
對越南自衛還擊戰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 簡單地講,它是中國和越南在幾千年歷史中發生的許多大小戰爭中很小的一次沖突,一次小摩擦而已。 從我們中國的角度講,這場戰爭是必須,也是必然的。一是當時的越南投靠蘇聯,派遣20萬大軍佔領柬埔寨。二是,越南連續取得了抗法、抗美戰爭的勝利,在越南南北統一後,置中越傳統友誼和無私支援於不顧, 背信棄義,忘恩負義,驅趕華僑,挑釁中國。三是在當時的國際環境里,中國正開始改革開放,可以警告那些挑戰中國利益的國家,不要隨意妄行。 這次戰爭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為後來30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一個相當長時期的和平環境。 當然,這次戰爭,中國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我軍自62年對印戰爭後,再無大仗,軍隊缺乏實戰的鍛煉。這次戰爭,使我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經過文革,戰鬥力下降,裝備落後的情況完全暴露出來。這也為我軍後來的軍事現代化提供了一個契機。 而所有的代價都是必須的。
Ⅱ 美國人如何看中國人對越反擊戰
人們已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講,鄧小平領導的這場戰爭是打給中國共產黨人看的,小平復出以後,中國改革開放的藍圖已經在他心中草繪而成,要實現這個藍圖必須在黨內樹立絕對的權威。要打一仗。那時"四人幫"剛被粉碎,黨內思想極左的人大把大把的,既反鄧,更反對他的路線及政策。要改革,就要有權威。最快的樹立權威的辦法就是打仗。
也有人說,是打給社會主義國家看的。1975年,美國人是在損兵折將以後狼狽地撤出了越南。小平同志說了,我教訓一下越南。那時候越南跟著誰跑呢?跟著蘇聯跑。小平同志這個時候發起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就是把自己、把中國從所謂的蘇聯社會主義陣營中劃出來。當時許多東歐國家都不滿意,說社會主義國家打社會主義國家。小平同志在當時就看到,你這種社會主義,不要也罷。結果怎麼樣?假社會主義是沒有生命力的。到1989 年,所有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倒台,連蘇聯都垮了。十年前小平同志就看到了這一點,用這一場戰爭和你劃清界線。
其實,鄧小平說教訓一下越南,最根本的是越南統一後的忘恩負義,在越南人民歷時二十多年的民族獨立戰爭中,新中國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給予了無私的、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抗美援越和抗美援朝一樣,這種支持是中國人民在自己食不裹腹的歲月里完成的。
美國人亨利·莫爾寫的《越戰前後目擊記》,從一個側面讓我們了解自衛反擊戰的真實原因,讀後我有著較深的感受:自衛反擊戰應該打!
越南統一後的不久,越共政府總理範文同於1978年3月,在他的統治和整肅工作相對穩定一些的時候,突然宣布開展「與資本主義作斗爭」和取消一切私營企業的運動。
亨利·莫爾寫道:「 由於越南大部分企業和商業是由中國籍居民經營,並且佔有大量的財富和不動產,因此他們面臨著最沉重的打擊。在越南戰爭期間一直支持越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提出了強烈抗議,並削減以至取消了對越共政府的援助。據報道,僅在1978年一年中就有大約十六萬中國僑民或祖籍中國的難民被驅趕到了中國境內。
美國《紐約時報》發表德魯?米德爾頓的一篇述評,摘譯如下:
反擊的中國部隊和越南守衛者之間的第二天的戰斗,顯然限於中國加強進攻部隊和越南在東北南三個方向通往河內的弧形保護線上部署五至七師的兵力。
雖然戰斗的規模似乎已縮小,但是中國的一名官方代表在一次談話中強調,攻勢將「繼續下去」。
研究越南和中國情況的美國和歐洲專家在研究了戰斗結果以後說,中國的攻勢顯然使越南的主力部隊受到了出奇不意的攻擊。
這些專家說,中國軍隊盡管在高平省受到某些損失,但已突破了邊界衛兵、民兵和其他非正規部隊的抵抗。
分析人員說,在中國發動攻勢的同時,柬埔寨的游擊隊加強了反對越南反擊者的活動。這可能是為了把越南正規軍拖住在那裡。河內承認,它的軍隊昨天和星期六在五條戰線上作戰,游擊隊出現在柬埔寨從貢布通往金邊的三號公路上。越南部隊(被認為是東南亞最精銳的部隊)的三至五個師准備保衛河內,他們大致部署成新月形,從首都以北紅河上的安沛起至海岸上的廣安止。
在第一天戰斗結束時,中國軍隊已形成從兩路進逼首都之勢。一路是從河內西北部的老街而來,顯然離河內已不到一百四十英里。
第二路是在諒山地區,據說已到達離河內不到一百英里之處。
中國的步兵在坦克部隊密切配合下作戰,大批中國部隊進入這兩條戰線對越南首都形成明顯的威脅。然而,中國人給人們一種強烈的印象,那就是這些部隊並非指向河內的唯一一批部隊,或許也不是最具有威脅性的部隊。
中國人從兩條戰線向越南開戰,但是他們打仗時一隻眼睛則盯住中蘇交界的北部邊境。
據來自東京的消息說,俄國的唯一行動是調派兩架圖95D偵察飛機南下,經對馬海峽上空前往越南。
北約稱這種飛機為熊式飛機,據信是從蘇聯沿海省份的機場起飛的。這些飛機的任務大概是偵察戰區,戰區在當天大部分時間中都是濃雲密布。
在最初兩天的戰斗里,中國人遇到的嚴重問題比較少。他們最初的進攻不是以猛烈的轟炸做為先導而是先用口徑為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五十五毫米的大炮進行長時間的密集射擊。
如果中國決定主攻河內而不是撤回邊界(在撤回時宣布已取得勝利)的話,那麼這兩支正在較量的部隊真要決一雌雄了。河內周圍的越軍估計最多有五萬人左右,他們具備的有利條件是壕溝陣地、較現代化的反坦克和防空系統,這些包括蘇聯的地對空導彈。
Ⅲ 如何評價對越自衛反擊戰
象徵著解放軍現代化實力的崛起,也維護了國防安全,證明中國從不缺乏毒鄰!
Ⅳ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爭評價
外部原因
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在全球存在著廣泛的利益沖突。而此時,中蘇關系也已完全破裂,這使得中美走到了一起,並最終實現建交。
1978年12月柬越戰爭(又稱柬埔寨戰爭)爆發,而耐人尋味的是,緊接著,1979年1月1日,中美在接觸多年之後終於正式宣布建交,並隨即在1979年2月17日中國與越南爆發了戰爭。時間之連貫,不能不說這是極具針對性的一系列政治動作,尤其宣布建交的時間相當有選擇性。
有人認為1979年中越戰爭是中國交出的投名狀,原因在於,此戰之前,鄧小平訪美尋求美國支持。而此戰之後,中國便與西方國家擁有了所謂「十年蜜月期」。同時也是對蘇聯的一個教訓。
Ⅳ 外國對中國對越反擊戰的評價
1979年2月17日,PLA動用20-30萬人的兵力,在772英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在兩個星期的戰斗中,中國軍隊雖然遭到頑強抵抗,但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里……
同越南的這次沖突,給中國評價自己軍隊的戰鬥力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自韓戰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還從未同一個現代化的、裝備精良的敵人發生過大的沖突……
雖然中國宣布對越作戰已達到戰略目的,但其領導層承認中國軍隊並不是完全成功的,並就怎樣進行現代戰爭取得了一些深刻教訓。
中國承認,在歷時兩個星期戰斗中傷亡20000人--這對於美國軍隊來說簡直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數字。顯然,中國的軍政領導認真地接受了在對越作戰中取得的教訓,並盡其所能下令行動起來彌補軍隊的缺陷。福州軍區政委江渭清在談到這次戰爭時說,它「比我們過去打過的任何一次戰爭都要更接近於現代戰爭,就次而論,這是一次值得大力廣泛研究的寶貴經歷」。
下面我們根據中國軍隊在對越作戰中的五個主要方面,既理論、戰術、組織結構、裝備和訓練方面做一簡要分析。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79年以前遵循的基本理論是打一場消耗的「人民戰爭」,這在實質上是一套旨在誘敵深入,用游擊戰術摧毀敵方戰鬥力的防禦理論。這一理論強調防禦和游擊戰,致使中國無以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與現代化的、裝備精良的敵人抗衡。
影響中國軍隊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支援快速運動長距離進攻作戰的後勤供應計劃或結構。……在充滿敵意的越南,中國軍隊不可能靠生產來維持,民兵的後勤物資保障也跟不上需要。當作戰部隊遠離非機動的老百姓「支前」組織時,後勤供應能力便迅速惡化。
觀察家斷言,中國軍隊沒有將初期勝利的勢頭保持下去,其原因與其說限制沖突擴大的政治考慮,不如說是後勤供應不足所致。
落後的後勤供應也是造成中國軍隊沒有發揮傳統的戰術優勢的原因--「沒能夠把輕裝步兵偷襲戰術與已證明有缺陷的後勤供應大隊結合起來。」
越南軍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中國軍隊戰術上的弱點。中國軍隊的戰術不但受到缺乏物資供應的限制,而且受到傳統理論的束縛。這一點在其傑出的步兵戰術中表現得最為突出。步兵的主要問題是阻礙了要求把步兵、裝甲兵、炮兵結合起來的現代化聯合兵種作戰的發展。關於中越戰爭的報道指出,中國人曾嘗試發動一些聯合兵種進攻,但由於訓練、協調、後勤跟不上,終於沒能成功。這種失敗給中國軍隊在多兵種協同作戰方面上了寶貴一課。
中國人民解放軍仍然依賴隊形密集的步兵,即用「人海戰術」沖擊敵人的陣地。這種戰術在越南付出巨大代價:「在對越作戰的頭兩天里,中國軍隊傷亡約20000--3000人。」造成這樣損失的原因是越軍佔用炮火上的優勢。中國軍隊在越南學到「這條傳統軍事准則的真諦:缺乏機動性的密集隊形不可能輕易或迅速地到達戰爭的目標。」
這場戰爭還暴露了中國軍隊在組織上的弱點:缺乏聯合兵種部隊;高級參謀人員年紀較老化;指揮官沒有軍銜識別符號。……上年紀的參謀軍官們不情願放棄他們信賴的防禦戰,正因為這樣,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未建立起進攻的理論。
軍官沒有軍銜識別符號給中國軍隊在指揮和控制方面造成嚴重問題。他們認為,指揮官都是從本單位挑選出來的,容易辨認,根本沒有必要佩帶軍銜識別符號。然而,當指揮官在戰場陣亡後,來自其他單位的幹部代替了他們,作戰單位隨之在後來的戰斗中開始解體,因為士兵根本不承認新來的陌生人是他們的長官,由此產生的混亂狀態是中國軍隊遭受傷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盡管中國軍隊難以實施領導,但一些觀察家還是堅持認為,妨礙他們在越南取得更大成功的因素是缺乏現代化的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對越作戰中使用的是50,60 年代的技術和已被實踐證明不適用的蘇式裝備。中國同越南的這場戰爭表明了中國人在軍事技術上的落後程度。中國武裝部隊雖然能夠實現有限的目標,但「重武器裝備和用兵理論同越南人相比大為遜色」。
軍隊的指揮和控制方面的問題,如果不是由於靠不住的戰術通訊所引起的話,裝備的缺乏肯定更趨嚴重。同樣,中國軍隊後勤供應不足,機動性能差,可能與缺少運送軍需品和人員的卡車有關。假如中國人裝備有進行反擊所必需的現代化自行火炮或遠程大炮,越軍火炮造成的威脅無疑會大大減小。再者,缺乏同進攻部隊一起行動的機動防空系統,可能也曾使中國的戰略選擇受到限制。中國軍隊似乎不願走出固定防空系統提供的保護傘之外---CSA-1(防空導彈)的斜線射程大約為50公里,因此,中國軍隊奉命進入越南不得超過這個限度恐怕並非偶然。
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的重點是拼刺刀和投彈等士兵的基本軍事技能。他們的訓練同其他各項活動一樣,都是為適應步兵戰術和游擊戰開展的。中國軍隊訓練的目的是培養戰士而不是指揮員,現行的對指揮官的訓練側重於政治而非軍事。雖然中國在 1979年以前就有軍事院校,但它們作為訓練機構的作用卻由於「文化大革命」而受到嚴重削弱。中國軍隊缺乏訓練是在這次戰爭中暴露的主要問題之一。
盡管作為個人他們英勇善戰,但指揮官們卻對進行一場現代戰爭毫無准備。大量報道中國軍隊不善於運用步兵,裝甲兵和炮兵協同進攻的文章進一步證實,中國軍隊缺乏教育和艱苦的軍事訓練。中國領導人發現,要戰勝現代化的敵人,不能再依賴"革命化戰勝現代化"的公式。
Ⅵ 中越自衛反擊戰世界各國怎樣表態
覺得可以請採納
1979年2月22日,新華社匯總了各國對我自衛還擊的態度:
第一,譴責中國,支持越南,要求我國撤軍、停火的:蘇聯、古巴、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民主德國、匈牙利、波蘭、蒙古、阿富汗、衣索比亞、莫三比克、阿爾巴尼亞、安哥拉和柬埔寨親越的韓桑林政權。基本上是蘇聯及其衛星國。
第二,對中國表示遺憾,要中國撤軍的:寮國、印度。
第三,反對中國、越南在越南和柬埔寨的軍事行動有:加拿大、瑞典;並要求我國撤軍的:紐西蘭。
第四,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越南從柬埔寨撤軍的:美國、日本、東盟五國、澳大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英國、義大利、荷蘭、挪威、芬蘭、伊拉克。
第五,對中國和越南都表示遺憾、希望越南和柬埔寨都能支配自己命運的:歐洲共同體的其他的國家。
第六,呼籲談判解決問題的:埃及、馬里、利比亞、馬達加斯加、孟加拉國、塞普勒斯和北歐其他國家。
第七,公開聲明不表態的:葡萄牙。
第八,支持中國的:朝鮮、民主柬埔寨。
除了關於這場戰爭這些之外要注意的幾件事
1978年11月3日越南和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越南代表團在訪問莫斯科的時候,受到數萬莫斯科市民有組織的夾道歡迎。越南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軍援保障。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鄧小平隨後立即訪美,向美國總統卡特通報了准備懲罰越南的情況。2月5日訪美歸來,2月17日打響對越自衛反擊戰。
中國大陸一向扶植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這是幾十年來從未改變的。而不是優先扶持紅色高棉。國王和紅色高棉之間是相互利用的關系,沒有中國大力扶持國王的原因,國王這個封建皇帝早就被革命的紅色高棉當成階級敵人公開消滅了。
Ⅶ 越南人怎麼看待對越自衛反擊戰
1:他們說這是一場反侵略戰爭。
2:他們說他們自己贏了。
3:但同時也承認傷亡巨大。
Ⅷ 怎樣看待35年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七九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是美國結束在越南佔領的失敗。越南在中國和前蘇聯的支持下,終結分裂,南北統一的背景下進行的一場戰爭。
越南政府打敗美國後,自恃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悍然發動了對柬埔寨的侵略戰爭。越南的行為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的強烈抗議,特別是中國的抗議極為強烈。但越南仗勢著有蘇聯的支持,根本不把中國的抗議放在眼裡。中國為了保衛柬埔寨的和平,同時也想教訓一下越南忘恩負義的行為。由此發動了自衛反擊戰。
這場戰爭雖然在名義上勝利了,但我們年輕的解放軍戰士卻付出了極大地代價,在核心利益及打擊力度方面卻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中國沒有借這場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在南沙問題上取得解決的實質,同時,我們還增加了一個不穩定的邊境因素---中越邊境戰持續至1989年。
Ⅸ 美國人是怎樣評價"對越自衛反擊戰
美國當然是大加贊賞了。
美國甚至提供了輿論上的支持,
甚至還在歐洲牽制了蘇聯對中國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