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從以色列軍購哪些裝備

越南從以色列軍購哪些裝備

發布時間:2025-02-23 23:27:20

A. 中國和印度軍事對比

1。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但不是很大
2。如果沖突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甚致演化大規模戰役的話,印度是敗多勝少。
3。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原因:以下三點
一、多少年來在對外軍購方面,印度所處的環境一直都好於中國。印度可以輕松購買到的先進的武器,中國則必須付出很大政治代價才能得到,而且品質上還不如印度買到的同類武器,有些甚至我們得不到。這造成了中國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上比印度差。一但打起來印度可以憑借他在尖端武器上的優勢取得一定的戰爭上的優勢,所以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
但為什麼又說不是很大呢?原因有四
1、雖然印度在尖端武器上優於中國,但優勢也並不大,沒有絕對的優勢也就無法起決定性的。
2、中國比印度也就只差在尖端武器上,大量的中端和低端武器我們並不比印度差,甚優於印度。
3、即便是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不如印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尖端武器都不如印度,中國某些尖端武器放在全世界都是很先進。比如在彈道導彈方面,中國和俄國美國在研究上幾乎是同時起步,連美國都不敢說在這方面比中國先進多少,(題外話:中國在巡航導彈方面就比美國差多了,但也比印度強。)
4、在武器裝備上印度由於全是進口不能自已造,數量上不及中國,在後勤保障上也不及中國,一旦戰爭持續時間長了中國可以憑借強大的後勤軍工使武器裝備在數量上取得很大的優勢來彌撲技術上的劣勢,而印度的軍工無法作到這點。

二、說來也是一種諷刺,正是因為在對外軍購上印度比中國有著得天獨厚優勢使兩國在軍事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來印度軍隊越來越依賴於進口武器造成國內的軍事工業幾乎是停止不前,中國則是被迫走上了自力根生的道路,所以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完備的軍事工業,而印度則沒有。對軍事工業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器這個東西特別是大型的尖端武器比如飛機、戰艦都是越造越強。關建是要造,造完一代馬上整和經驗技術研究製造下一代,這樣才能不停的成長,武器才能越來越先進。這個過程一旦停下來技術人和技術力量就會大量流失,想要再開始就困難了。軍工不強大其後勤保障能力就不強,現代戰爭是高消耗的戰爭,勤保障能力不強就無法持久

從三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印度軍方現在的尷尬局面,
1、鳳凰衛視報道了前不久印度從美國進口了一批大口徑榴彈炮部署在中印邊境上,實際上印度連榴彈炮這種只能算中低端科技含量的武器就不能自已造而必須進口,而中國的火炮全靠自研,國產的 PLZ45-155毫米榴彈炮還在軍貿競爭中擊敗美國產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國采購。

2、幾年前印軍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冰川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沖突,印度便緊急向西方購買炮彈,更說明其軍工保障能力是何等的低下

3、印度目前在研的LCA飛機啟動已20年,樣機試飛仍未完成。而與它同時起步的中國的殲10都已經裝備軍隊了,印度軍方認為今後LCA即使推出也會落後於中國的殲10,已有放棄一說,印度空軍今後的裝備計劃還是靠外購戰機。
中國每進口一類先進戰機就會憑借自已擁有完備軍事工業成功的仿製出同樣的國產型號從而實現國產化,例如中國仿製俄國蘇27的殲11B,而沒有完備軍工的印度妄自進口了那麼多先進戰機卻無法仿製一架自已的戰機。

通過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旦中印開戰,印度在尖端武器不佔絕對優勢,數量又比不上中國的情況下只能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其實中國軍事工業為了不影響經濟建只展開了不到四分之一,一旦中印開戰中國軍工全面開足馬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補足損耗。而印度的尖端武器一旦損耗,自已又不能製造只能外購,加上其種類凡多根本無法作到迅速補充。即便是自已能造的中低端武器,脆弱的軍工也無法長時間支持其損耗。所以印度無法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持久作戰。

三、中國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陸軍,就連美國都承認如果在陸地上正面對抗這樣龐大陸軍對於世界上任何國家來說都將是一場惡夢。近十年中國更是加快了陸軍建設,裝備了如T96式、T98式、T99式坦克等在世界上都是先進的武器,可以說在陸軍裝備上印度已無法中國抗衡了。而且在汶川抗震救災和後來的跨越2009大型軍事演習中可以看出,中國陸軍已擁有跨地區大量兵力快速投送的能力。面中國和印度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如果印中戰爭持續時間長了,印度將面對中國內地源源不斷開來的龐大陸軍,更不要說在四川還有連美國都感到頭痛的二炮部隊。因些說中印開戰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B. 目前軍事強國排名

1.美國,相信無人有意見,海軍和海軍航空兵實在KB,陸軍和空軍都對中國,俄羅斯或歐洲任何一個國家比,也有優勢。

2.俄羅斯。

很多人說中國陸軍比俄羅斯好,本人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么說,中國99或96等有三代戰鬥力的主戰坦克加起來都剛是4位數,俄羅斯,陸軍有8000多輛坦克,其中三代戰鬥力的T80改進型佔了當中的一半以上。火箭炮,步兵戰車等俄羅斯都對中國有優勢。核武器庫存,中國只是俄羅斯的零頭,而且俄羅斯是美國外另一個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
個人更不提海空力量了,這些是中國軍事的軟肋。

3.法蘭西。盡管近代史上法國軍事有點窩囊,但在去年國際裁軍組織的報告認為,法國軍事力量居世界第2位,(3和4位分別是俄羅斯和中國)。

個人不是很認同這報告的說法,法國陸軍對中國陸軍存在劣勢,對俄羅斯陸軍的劣勢就更大了,甚至在某些方面,法國陸軍比荷蘭或瑞典陸軍更弱小一點(法國陸軍的主戰坦克包括「勒克萊爾」式199輛、AMX-30B2型635輛;步兵裝甲車和步兵戰車1000多輛,各口徑的火炮數量不足1000門,陸基反導系統方面,法國以「霍克型」和「羅蘭」型為主,缺乏類似「愛國者2」以上的高空反導力量)。

但畢竟法國有強大的海空軍力量,目前法國海軍以「戴高樂」型核動力航空母艦,「貞德」級直升飛機航母和「西北風」級兩棲作戰艦為核心,構成了該國堪稱歐洲最強的對外軍事投放能力,法國海軍航空兵使用的是非常先進的陣風M型海航戰機,具有準戰略核力量;法國空軍的700架戰機大部分為3代的幻影2000C型,還有3代半的陣風戰機),E3F型預警機,亦為全歐最先進的。

況且通過歐盟這機構和歷史遺產,法國有大量海外軍事基地(其中駐南太平洋地區和加勒比海區域的法軍數量分別達6000人以上,注非洲紅海沿岸達3000人以上),由於法國海外駐軍規模僅次於美國,而且其海空軍足夠強大使之能保護自己的海外基地,這種因地緣政治因素而產生的優勢,彌補了法陸軍總體規模偏小,裝備不夠強的劣勢。法國核彈頭數量也比中國多,具有比中國更強大的海基和和陸基戰略導彈投放能力(法國曾在冷戰時期擁有過能搭載戰略核彈頭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幻影V型,故言之冷戰時代法國是世界三個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之一。冷戰結束後暫時作為庫存狀態)。

和英國不同,法國的核打擊力量是獨立的核打擊力量。

4.中國。

這里不是說中國軍隊單兵戰鬥力有多強,畢竟中國軍隊武器裝備水準,起碼在發展中國家當中不算差,而且兵員規模是世界第一。但中國在核彈頭數量方面不如英國和法國。

無論有什麼問題,大概也就是那樣的排名了。和所謂的「亮劍」精神缺失無關,「亮劍」精神事實上過分顯得歇斯底里,缺乏軍事學應該有的嚴謹和理性精神,個人不認同那樣。

5.英國。

多個資料都顯示,英國空軍中戰斗機(包含2代半以上的攻擊機和殲擊機)數量都僅是法國的2/3,(主要是旋風改進型+EF2000),同時英國的EF2000戰機升級情況不如法國快。在近年的波黑戰爭,科索沃空戰和對阿富汗戰爭最初的對地空襲任務,英國空軍的弱點實質已經暴露了,盡管派出的戰機比荷蘭多,但真正的戰鬥力,包括北約戰役後統計的對地面目標攻擊發射的導彈數量、制空任務中擊落敵機的數量,不如被輿論忽視的荷蘭空軍。

目前英國海軍相對於法國海軍存在著劣勢,水面艦艇總噸位不如法國,缺乏先進的常規潛艇(英國皇家海軍竟然放棄了常規潛艇,等於自廢了獨立的北海-北歐淺海區的破交能力),英國的2艘航母亦為常規動力航母,噸位偏小,僅能搭載AV8-海鷂戰機和直升機(法國航母同時能搭載E-3望樓和陣風艦載型)。英國核彈頭全部歸由北約核計劃小組管理,所以和法國不同,英國核潛艇平時不搭載核彈頭。

陸軍方面,英國陸軍倒比法國陸軍略強,主要是由於挑戰者2主戰坦克普遍被認為優勝於法國的「勒克萊爾」。

6.印度。軍人數量可觀,獨立多年來積極擴軍,不過都是靠買俄羅斯武器為主的,自身缺乏升級在役武器的能力。以印度空軍為例,印度空軍的MIG21,並沒有象前華約集團的東歐國家那樣經過系統升級的,所以還是事實上的2代機,缺乏戰鬥力,所以印度空軍只有加大財力購買新武器去希望對華獲得軍事平衡。印度有核彈頭庫存,但是缺乏強大的核打擊途徑。忽略核能力因素,印度海軍總體比中國略強一點。

7.日本。海軍水面力量可以,亞洲第一大水面艦隊。空軍事實上和英法相比有差距,F2的確不錯,但數量比較少,F15J,升級遠不如美國或以色列的F15,也不如韓國空軍的F15K,僅僅是勉強達到F15C/D的水平。日本擁有獨立的戰略武器生產潛力。

8.德國。這不是二戰前普魯士延伸的德國了,基本上是歷史上不怎麼重視軍事的巴伐利亞+漢薩同盟的綜合體。不過作為歐洲傳統大國,陸海空力量目前的發展比較均衡,德國裝甲力量仍然應北約的需要而保持比較大的規模,但德國2000多輛主戰坦克(當中大部分為豹2A4和豹2A6型)為核心的裝甲力量,在歐洲,仍然不如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但是缺乏戰略武器生產能力(歐盟的歐洲空間局中德國事實上是被邊緣化的)。不過按北約核計劃小組的規定,如果核戰爭在歐洲爆發,德國軍方和英軍一樣仍然可以用本國空軍的EF2000或旋風戰機對地攻擊型使用北約組織在中歐部署的戰術核彈頭。

在波黑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德國軍隊的弱點也已經被證實了,這不再是本世界前50年的那支讓歐洲顫抖的德軍。

9.烏克蘭
這不是一個受人重視的國家,但畢竟事實上這是一個國民素質很高的接近5000W人口的東歐大國。在歐洲,烏克蘭僅次於俄羅斯的陸軍裝甲規模,同樣,烏克蘭陸軍以三代坦克的T80改進型為主。空軍方面,烏克蘭空軍以三代的MIG29改進型,SU27改進型為主,空軍在服役的戰機或相關武器系統規模和老牌西歐大國英國或德國持平。烏克蘭的軟肋在於海軍,這是一支可以忽略的海軍力量,沒有潛艇,沒有1000噸以上的護衛艦或驅逐艦。

10.以色列

美國在中東國家利益最大的代言人,以軍事立國,陸軍和空軍強大,現代戰爭經驗豐富,海軍很弱小。以色列軍隊的規模是這個國家的最大軟肋。

以上是世界前10位的軍隊。大致上

陸軍方面的排名(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中國-印度-以色列-英德兩國-法國-日本),大體上親俄羅斯國家相對在陸軍方面更強一點。

海軍方面的排名(優勢非常具有壓倒性的美國-法國-俄羅斯-英國-日本-印度-中國-德國)以色列和烏克蘭海軍非常弱小。

空軍方面的排名(優勢非常具有壓倒性的美國-俄羅斯-法國-以色列-英國-德國-日本-印度)

核力量的排名(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中國-印度-德國)

11.土耳其

同樣是一個容易被中國人忽略的中東大國。這里有本人對該國軍事力量的簡單說明。http://..com/question/176965767.html
看了後,相信大家或認知一個和直觀感覺不一樣的中東局勢,是美軍在土耳其的大量存在,壓抑了這個穆斯林頭號軍事大國的勃勃野心。
不過土耳其自身軍事工業比較落後,和印度一樣,主要是依靠軍隊規模,還有從西方發達國家大量購買的武器裝備。

12.義大利

陸軍的確至今仍然是義大利軍隊的軟肋,義大利軍人在阿富汗戰場再次成為盟友恥笑的對象,不過現在由二戰時代的德國人換成了目前西歐最強大的法國軍隊。至今義大利陸軍沒有一輛三代坦克,使用的還是豹1型;先進的武裝攻擊直升機,也少,不如荷蘭。

不過義大利海空力量值得一提。是西歐第三大海軍艦隊力量。空軍方面,和英國或德國一樣,也是旋風改進型+少量的EF2000主打,不過規模方面,因為在EF2000計劃參股和提供的技術比較少,所以還是弱小一點。
義大利和英德兩國一樣,同樣是北約核計劃小組中承擔潛在的核反擊任務的國家。不過她是和土耳其一起,管理-處理北約南歐戰區的核武器庫存。

13.巴基斯坦
我們的友好鄰邦巴基斯坦,同時得到了中國和美國不少先進武器的援助,不過事實上相對於它的穆斯林兄弟兼傳統盟友:土耳其軍隊,巴基斯坦海陸空三軍武器還是相對弱很多,盡管巴基斯坦有小規模的獨立核力量,但畢竟,和印度一樣,巴基斯坦缺乏洲際核打擊的任何手段。海軍和印度海軍的差距尤其巨大。

14.韓國
事實上這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是一支搏規模的軍隊,和它的宿敵朝鮮比較,韓國陸軍相對處於劣勢,但在海空軍武器裝備方面,對朝優勢還是很大的,甚至在數量上,韓國空軍2代半以上戰機數量,對朝鮮優勢巨大。

15.埃及
和巴基斯坦差不多,同樣是同時得到了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不少好的軍事產品的支持,裝備水準,軍隊規模都比較接近,不過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核國家。

16.荷蘭
是一個很容易忽略的歐洲小國,不過可以告訴大家的是這個國家,在海外的常駐部隊規模,僅次於美法英三國,自然有不少本事。歐盟火箭和衛星最主要的製造室。北約歐洲西北部戰區防空反導的骨幹。......當然,兵少是它的軟肋。
這是荷蘭軍隊的鏈接http://..com/question/176656649.html

17.朝鮮
搏軍隊規模和火炮規模而已,核力量是所有的有核國家中,最不成熟的一個。朝鮮之所以在核力量方面更注重,無非是因為在常規打擊力量(主要是空軍打擊力量)遠不如韓國。裝甲力量大都是經互會時代從蘇聯獲得的舊裝備,已年久失修,缺乏真正的戰鬥力。海軍,近海防禦仍然還算可以,海軍遠程打擊能力和反導能力方面,幾乎為0。由於朝鮮長期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人員規模,這個國家,事實上已經不再有太多可動員之人員了。

18.瑞典
和荷蘭一樣,是歐洲北半部最強壯的2個「小男孩」,技術先進,規模較小的軍隊,這是一支傾向於防禦型的軍隊,相對於荷蘭,自衛能力更好,但缺乏遠洋打擊能力。
這是瑞典軍事實力。http://..com/question/177487684.html

19.西班牙
陸軍總體上連義大利都不如,海軍水面艦隊規模的確比較大,而且有小型航空母艦,但潛艇和反潛力量事實是不如荷蘭的。空軍方面,作為西歐4大國EF2000最小的一個股東,還是有不足50架EF2000戰機,剩餘的是不足100架F18A/B,美製二代戰機F4和F5仍然占這個國家空軍力量相當大的比例。這個國家實質上因為歷史原因,和德國-義大利一樣,軍事擴張是受到美國的嚴密控制,而且因為西班牙是美洲通向歐洲的第一站,美國對這地帶的控制,恐怕比德意兩國更大一點。

20.希臘

這是一支比較讓人忽略的軍隊,事實上大家找找資料,這國家的武器裝備水準實在很不錯。當然該國工業生產和科技研發能力非常有限。(這種情況,希臘可以和中東的石油富國沙特在軍購方面的積極,有得一比了)也許是因為這點弱點和軟肋,反而成了美國在歐洲地中海沿岸諸盟國里,最放心的一個,結果,這個西歐最窮的國家,因為冷戰以來長期從發達國家單純地購買武器,結果在裝備方面,和義大利-西班牙這2個發達大國比較,劣勢竟然不大。陸軍方面甚至更強一點。

20以後本人只是大概排一下,
21.沙特
22.波蘭
23.中國台灣省
24.伊朗
25.澳大利亞
26.加拿大
27.白俄羅斯
28.巴西
29.新加坡
30.越南
31.比利時
32.瑞士
33.阿爾及利亞
34.泰國
35.敘利亞
36.哈薩克
37.挪威
38.捷克
39.羅馬尼亞
40.南非
41.葡萄牙
42.智利
43.丹麥
44.芬蘭
45.奧地利
46.阿聯酋
47.馬來西亞
48.孟加拉
49.委內瑞拉
50.利比亞

C. 張召忠:印度軍事哪些武器最厲害

印度武器的「萬國帽」,難摘

有事問局座

前幾天,印度媒體爆出,該國一艘核潛艇「趴窩」已長達十個月之久,卻一直瞞而不報……

「趴窩」的原因是什麼?因為進水了。進水的原因是什麼?因為船員忘了關門。

不知道哪個船員忘了關閉後側推進艙的一個艙蓋門,而且,還一直都沒有人發現。於是,艙門就這樣一直開著,海水就這樣一直灌著,潛艇就這樣一直在水裡泡著。

等發現時為時已晚,只能「開膛破肚」來一次大修。所以事故發生以後,十個多月的時間里,潛艇一直都在維修和清理,沒挪過窩沒下過海。據印度海軍稱,現在已經修得差不多了。

被弄壞的這艘核潛艇,叫「殲敵者」號,是印度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核潛艇。

作為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殲敵者」號的滿載排水量6000噸,滿員差不多100人,裝載的導彈射程最遠3500公里。而同樣的彈道導彈核潛艇,美國的「俄亥俄級」排水量都快接近兩萬噸了,是「殲敵者」的3倍,還裝備了24個垂直發射管,搭載的「三叉戟」導彈射程高達12000公里。再看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都是「萬噸艇+萬公里彈」的配置。

可就是這樣一艘「小兒科」級別的潛艇,一造還是30年,同級別三艘潛艇大約在5億美元左右,結果最後造出來,僅這一艘「殲敵者」號,就花了超過26億美元。

面對這樣一艘潛艇,印度卻還是信心爆棚,覺得自己的核潛艇綜合作戰性能已經超越了中國,足以比肩美俄等國最新的核潛艇。可就在不久之前,印度還把向俄租的潛艇給撞了個大窟窿。

印度第一次租核潛艇是在1988年,花了巨資租到了蘇聯的670型核潛艇,主要是想摸索核潛艇的構造和操作原理,為自行設計國產核潛艇打基礎,租借期滿以後就還回去了。2012年,印度花10億美元又向俄羅斯租了一艘「阿庫拉Ⅱ」級攻擊核潛艇。

結果,去年10月的一次訓練結束後,該潛艇在進港的時候,撞海底去了。潛艇腦袋給撞了個稀爛,聲吶罩嚴重受損。據說又花了6億美元請俄羅斯來修,好像到現在還沒修好。

印度挺「執著」,有點錢就造在武器上了。就在前不久,2017年底,印度的第二艘戰略導彈核潛艇,「殲敵者」的兄弟「阿里達曼」號,也下水了。

而且印度媒體近日又報道了一條消息,說印度海軍正盤算著向國防部提交今年的首份特大號「購物清單」。據說這份清單中除了第2艘國產航母之外,還包括額外57架進口艦載機,預計總額將高達1.6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620億元。

莫迪在2014年的時候就信誓旦旦地提出了所謂的「印度製造」計劃,根據當時制定的這個新政策,在未來10到12年,印度全部武器裝備中的至少一半要實現國內生產。到了第二年莫迪更是誇下海口,號稱印度將不再充當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的角色,要完成在5年內實現70%武器裝備硬體由國內生產的目標。

一直以來,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供給都嚴重依賴對外軍購,「萬國牌」的名頭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自打莫迪提出「印度製造」之後,這幾年印度在向美國法國以色列俄羅斯等國家購買武器的同時,都會附加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求與印度共同研發,或是在印度境內製造,不過很多時候,都會被無情地拒絕。

印度國產「光輝」戰機,本來是比照著美國的F-16那一代造的,結果一造就是三十多年,F-16都退役了,「光輝」呢?交付的數量一隻手就能數出來了。就連閱兵的時候,都不是飛過場的,而是被卡車拖著走過閱兵場的。

印度國產「阿瓊」坦克,全世界最貴的坦克,1972年就開始研製了,又是幾十年過去,還沒有達到預定的生產指標,印度陸軍也拒絕接收。而且根據印度媒體最近發布的消息,印度陸軍已經決定啟動未來新型主戰坦克的招標了,徹底放棄了「阿瓊」。不過,據說,這個招標項目要采購的200多輛坦克,還是要在印度境內生產。

印度什麼東西都想弄,什麼東西都想跟中國比著來,不顧國情,不考慮自己的國防工業實力,就急於上馬各種國產武器項目。搞到最後,就只能是問題百出。反觀我們的「中國製造」「中國配套」「中國創造」,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閱讀全文

與越南從以色列軍購哪些裝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國家援助義大利了 瀏覽:33
印度港口主要包括什麼 瀏覽:32
英國卡車事件怎麼處理的 瀏覽:147
中國cwm什麼意思 瀏覽:238
印度干炸魚怎麼做好吃 瀏覽:308
印度哪裡可以娶幾個老婆 瀏覽:332
伊朗是什麼時候開始用的語言 瀏覽:25
中國的英文縮寫是什麼 瀏覽:161
英國猛牌低音炮十二寸多少錢 瀏覽:253
中國洋姜哪裡最好 瀏覽:54
印尼核酸檢測什麼時候出報告 瀏覽:746
伊朗現在洪水怎麼樣了 瀏覽:485
伊朗石油怎麼收購 瀏覽:282
義大利du錢包什麼價 瀏覽:204
在英國買飛機多少錢 瀏覽:147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軍官 瀏覽:18
怎麼打中國結圖解視頻 瀏覽:823
為什麼中國與印尼關系那麼疆 瀏覽:460
越南如何殘害中國女兵 瀏覽:665
伊朗美國和以色列哪個強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