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越南戰爭對戰後國際關系的影響是什麼
越南戰爭 -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妓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和中國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
❷ 70年代中越戰爭情況有哪些
中越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短暫侵入越南北部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勝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惡化,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蘇分裂
在與法國開戰的越南戰爭初期,共產主義的中國也和越南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對越南的統治者法國不信任。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敵人。
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關系依然緊張,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實施「地區霸權主義」,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侵略了與中國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同時在越南國內進行大規模的「排華」;對中國的領海、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宣布把屬於中國領海范圍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並出兵佔領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中越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製造邊境沖突,侵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但當時的國際上多數國家卻認為是中國入侵越南,當時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還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指責。
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約20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攻擊。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十六個地方團及四個炮兵團,總兵力約十五萬人應戰。由於當時的解放軍戰斗素質、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與越軍相差甚遠。雖然基層指戰員驍勇善戰,但參戰部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才完成各個階段的作戰任務。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據戰後中國軍方發表的統計:中國軍隊死6954人,傷14800多人;殲滅、擊潰越南人民軍的第3師、345師、356師,越軍死傷約52000人。越南官方沒有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只在官方的人民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破壞項目。包括基建設施、廠礦等。而當時負責該項破壞任務的中國軍人透露,被中國軍方破壞的設施多數是中國在抗美援越期間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對內: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新一屆領導集體開始執政。由於文化大革命對國內人民造成的對統治階層的信任危機,中國的領導人有必要發動一場「打擊侵略者」的戰爭,以重新凝聚其國民的民族向心力。
對外: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中國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觀點與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在多個領域多有不同。同時美、蘇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支援形成了在戰略上合圍的態勢。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統治能力和對軍隊的指揮能力;中國不對外國勢力低頭的一貫強硬態度。當時越南的「後台老闆」蘇聯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暫時無暇對中國施加壓力。而美國由於剛剛與中國改善緩和了關系,也樂於袖手旁觀讓中國教訓一下蘇聯的「小嘍羅」越南,以報其侵越戰爭被打敗的「一箭之仇」。中國抓住了這個時機發動了戰爭。
按照戰後綜合各方發布的戰爭評述:「中國軍隊在戰爭發動後僅用了不到兩小時,就將越軍逐回國內」來看。越南確實是占據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只不過占據是象徵性和少量的。不然以當時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沒可能在120分鍾後就能將越軍逐出國境。而且中國在「教訓越南」的目的達到後,在越南國內沒有「占據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雙方都退回到實際控制線內,不存在「侵略佔領越南領土」的情形。但是該次戰爭並沒有使中越邊境恢復到和平態勢。中國軍隊在撤軍後,越南軍隊重新回到邊界線上,中越邊境的沖突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期間兩國還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邊境戰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戰役)。戰後中國軍方總結了戰爭帶來的經驗教訓,開始了大規模的軍隊現代化建設。
這場戰爭為中國西南地區創造了比較穩定的周邊環境。
後果
戰爭的後果仍在持續,特別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維持著世界上最大的陸軍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於對中國的恐懼。1980年代,在雙方的邊界上仍有小的沖突,並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雙方關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這場戰爭還造成在越的華裔受到歧視並被迫移民。他們從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亞、歐洲或北美的其他亞裔社區。
❸ 對越反擊戰爭中,兩國各花費了多少財力物力,兩方各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次戰爭對我國的利弊有哪些跪求
中越戰爭,又稱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1,戰爭原因
在越戰期間,中國和蘇聯都向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美國。中國派遣防空部隊和工程部隊進入越南,作戰三年,擊落擊傷三千餘架美機,犧牲千餘人,還源源不斷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資。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國的三十年間,中國約提供給越南摺合二百億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爭。 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蘇聯老大哥一直是中越兩國所仰仗的對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間,中國則也是越南仰仗的對象。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對蘇關繫上逐漸開始棘手。而對於奉行實用主義的越南,在國家尚未統一之時,和中國、蘇聯的關系面子上都要維持。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因為蘇聯比中國強大。
在中美蘇大三角中,中蘇自六十年代交惡,從此成為死敵。中國也從此成為孤家寡人,環顧四周,並無一個朋友。蘇聯原本想利用越南達到對中國在戰略上實行全麵包圍,形勢對中國極其險惡。老一代中國領導人當然看到這一點,尤其是同越南關系逐漸惡化,越南投靠蘇聯傾向逐漸明顯的情況下,如何突破戰略上的不利形勢以達到對抗蘇聯的目的,就日益成為中國的迫切需要了。 另一方面,美國在越戰中日益不利,失敗已成定局,心雖不快,也屬無奈。通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了解到了新中國的力量和在地區事務的分量,美國國內開始有人主張同中國全面發展關系,以謀求在亞洲地區實現和平,同時對蘇聯在亞洲勢力擴展進行遏制。而這一點,竟然同中國的利益驚人的一致,因為中國就是需要尋求這樣的戰略「盟友」。共同利益使中美一拍即和,接下來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開始關系正常化及建交談判,不一而足。
中美接近對越、蘇無疑構成重大威脅。蘇聯加速拉攏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蘇聯,並在南北統一後,立即開始了反華的舉動。1978年9月29日,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
越南則走上了擴張的道路,打敗美國,並有蘇聯支持,裝備有蘇式美式裝備的越南開始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產黨,在1951年印支共產黨二大上,越南、寮國和柬埔寨三國分別建立共產黨。但是這時,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聯邦」,一統三國。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整個柬埔寨。雖然越共和紅色高棉曾經有過合作,但是當紅色高棉的領袖波爾布特掌權而建立民柬後雙方關系開始惡化。越南謀求建立以越南為主導的印支聯邦。柬埔寨拒絕了這些要求,而且在1978年,作為反制柬支持一支越南遊擊隊入侵西越。
2,三個階段的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2個炮兵師、兩個高炮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國公開下達了准備開始自衛還擊作戰的通知。這既不同於宣戰又不同於突然襲擊的做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國的對越戰爭是自衛還擊作戰。 17日,中國《人民日報》(越南的黨政官方報紙也叫《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將與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規模「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斗」。17日,東線的解放軍在炮擊過後迅速進入越南境內,分三路進入越南。其中南、北兩路對越南北部重鎮高平鉗擊。部隊進入越南後,遭到了越軍的瘋狂阻擊。十多年沒有打仗的解放軍面對剛剛經歷過戰爭洗禮的越軍,進攻速度並不神速。北路41軍繞過越軍346師的正面防禦,向班庄、扣屯進攻。負責向南穿插的42軍以126師為主力,組成穿插部隊,向越南高平省石安縣縣城東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載步兵組成的快速穿插部隊迅速進攻,順利攻克了東溪這個西北直通高平,東南可到諒山的戰略要地。在穿插過程中,坦克搭載步兵的數量過多,高達每車20人,為了防止掉下車,用背包帶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軍步兵面對越軍的射擊無法躲避,犧牲過多。 中國政府稱: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國境警備民兵。但中國人民解放軍傷亡慘重,僅2月17、18日兩天傷亡人數就達4,000餘人。2月17日,中國突襲越南,戰爭開始,中國佔領孟關鎮。 2月18日,佔領清水,越軍在高平戰線以坑道頑抗,諒山、同登一帶的導彈陣地被摧毀,老街激戰,萊洲越軍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國突襲並佔領河鹿縣長白山,中國空軍轟炸海防。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樂激戰,2月21日,中方佔領高平。2月22日,中方佔領包樂,越軍開始抽調駐柬埔寨與寮國的精銳正規部隊回防,防守河內的2個師試圖對高平,萊州方面中國部隊展開反擊,無功而返。 2月23日,諒山附近高馬山爆發激烈攻防戰,中國軍隊佔領河江。另有兩個師在空軍掩護下,進攻芒街、祿平。2月24日,越軍反擊,與中國部隊在高平、老街發生激烈巷戰。越軍曾試圖滲透進入中國境內,但遭擊潰。中方佔領柑塘。2月25日起,戰情膠著,越軍死守邊防要地諒山。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3月4日,諒山陷落。 3月5日,中國宣布已達到目的,開始自越撤軍。越南宣布全國總動員令,誓言抵抗到底,越軍自柬埔寨與寮國抽調回國的正規部隊正式抵達,已就戰爭態勢准備就緒。蘇聯開始增兵中蘇邊界,中蘇大戰一觸即發。 另有資料顯示:3月4日諒山攻防戰中,中國軍隊大量使用了重型加農炮和榴彈炮,戰後,根據諒山的實際面積和我軍發射的炮彈數量進行比對,諒山的炮彈落點數量為3枚/平米,可以說,諒山的戰術,完全是中國實踐蘇軍大炮兵主義理論的樣板(此信息來源於《中越戰爭備忘錄》)。還有越戰老兵回憶:當時國內深恨越南反水,於是軍方從國內運去了一火車皮的炸葯,將高平、諒山的所有工廠近乎爆破完畢。此二處的工廠大量為中國援建,中方此舉即為復仇。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3月13日,中國繼續撤軍,並在撤退路線上鋪設地雷,以火箭與長程炮火掩護撤軍。越軍無大規模追擊行動。 3月15日22點20分,最後一輛軍車回到中國領土。 3月16日,中國宣布完成撤軍行動,戰爭結束。
3,戰後影響
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尤其是對越南方面來說。中國軍隊在撤退回中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使越南的村莊、公路、鐵路遭到嚴重破壞。 邊界沖突持續了整個八十年代,包括1984年老山戰役,兩山輪戰等。1999年,經過多年談判,中國和越南簽署了邊界條約,但具體分界線仍然被保密。 這次的條約中包含了較小的邊界調整,一些土地被歸還給中國。越南官方媒體報道新邊界事實上於2001年8月左右實施。
中越戰後越南並未收斂中越在邊境上的摩擦依舊頻繁,開啟了往後長達十年的老山邊界戰爭,中越兩國海軍於八十年代初在西沙群島爆發數次海上軍事沖突、88年爆發南沙海上戰爭。越南徹底的向蘇聯靠攏,甚至將戰略要地金蘭灣借給蘇聯作海、空軍基地之用。
此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最後一次較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通過此戰,中國軍方領導層發現中國軍隊的實力已經與當年拉開距離。
4,我軍戰果及敵我傷亡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邊防部隊在廣西方向,突入越南縱深20-40千米,攻佔了高平和涼山2座省會城市,以及河廣和茶靈等11座縣城,基本殲滅越軍2個師、3個團和9個營,大部殲滅2個團和6個獨立營,部分殲滅14個團和1個裝甲旅,共計40671人。雲南方向,突入越南縱深40千米,攻佔了老街和柑瑭2個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土地區,共殲滅16481人(其中斃敵13524人,俘敵849人,傷敵2108人)。兩個方向共殲敵57152人。1980-1989年的輪戰中,中國軍隊共殲滅越南人民軍7000人以上。
中國軍隊共消耗彈葯2.38萬噸,其中炮彈106萬發,子彈5500萬發。作戰期間,中國軍隊戰傷坦克戰車268輛(被越軍擊毀48輛)。中國人民解放軍犧牲約8100人(包括失蹤955人(雲南方向11人失蹤,廣西方向944人失蹤),負傷約2.3萬人,被俘238人,總計約31000人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
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❹ 關於越南戰爭的分析
越南
越南為國家和民族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1945年9月2日~1975年4月30日的戰爭中造成了800萬平民的死亡。戰爭結束時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100萬孤兒、200萬寡婦、50萬殘疾人、70萬妓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中國和柬埔寨發生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400萬的越南華僑華人和支持越南共和國的受難者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結束了美國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使美國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盡管美國自建國以來在絕大多數戰爭中都是獲利的,但是越南戰爭卻是美國人的滑鐵盧。戰爭初期國防開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為10%以上。與此同時,1965——1966兩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均超過6%。但隨著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陷入困境,國防開支負擔不斷加重,美國經濟有調頭向下,1967年經濟增長率降到2%。1970年美國經濟增長則完全陷於停頓。事實上,美國從1969 年12 月爆發經濟危機,到1982 年12 月經濟才得到復甦。
柬埔寨民主共和國
柬埔寨戰前的諾羅敦·西哈努克國王的政府一直在各國之間努力維持柬埔寨脆弱的獨立地位。高棉共和國的成立與美國和越南共和國的侵略把柬埔寨徹底地捲入了戰爭。柬埔寨共產黨領導的柬埔寨人民軍乘機建立了柬埔寨民主共和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發動鎮壓反革命運動,2萬平民死於該運動其中包括越南公民。由於柬埔寨民主共和國政府的政策失誤不僅造成了東盟國家動盪,越南出於建立印度支那聯邦的戰略,應流亡在越南的柬埔寨共產黨叛徒的邀請,越南侵略柬埔寨民主共和國並成立傀儡政權,柬埔寨共產黨領導柬埔寨人民軍則發動抗越救國戰爭。
中國
中國是越南民主共和國最主要的支持國和援助國。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再加上社會制度的因素,中國援助越南800億元人民幣,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中國和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的損害,越南倒向了蘇聯。1978年12月25日越南侵略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破壞了東盟國家的局勢,中國於1979年2月14日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教訓越南。
❺ 越南戰爭,打窮了三個國家也打富了三個國家,它們分別都是誰,為什麼
作為二戰後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越南戰爭對於整個世界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有部分國家從中獲利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有一部分國家因為戰爭的破壞使經濟倒退了非常多。
第一個窮國是寮國。在越南戰爭中,美國為了切斷北越跟寮國的聯合和聯系。所以,對於寮國那是下了狠手,在越南戰爭後期,美國出動大量的兵力和戰機,對寮國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先後投下了幾億顆炸彈。這對寮國造成了嚴重的損傷。
第三個國家就是日本。在二戰時被破壞的差不多了的日本,卻在越南戰爭的時候抓住機遇。通過美國的幫助,科技和經濟同時突發猛進,躋身世界強國。
❻ 為何越南戰爭結束後,有超過10萬的越戰老兵自盡
因為戰爭持續時間長,需要的士兵比較多,好多士兵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都沒有得到長期的訓練,就趕赴戰場作戰。這樣的話,大家會消耗體能更多,如果再沒有及時的食物補給,時間長久下去會使體內器官受到損傷,情緒也會逐漸下沉,沒有經過實戰的他們對於這么慘烈的情景,內心不免的承受不了。總之,戰爭下的一線軍人的心理在受到一次次的傷害後,精神上的創傷要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❼ 越南戰爭的傷亡情況怎麼樣
越南戰爭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之間,又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 其本質是美國等 資本主義 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 社會主義 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越南戰爭的傷亡情況怎麼樣,希望大家喜歡!
越南戰爭傷亡
越南戰爭傷亡人數最終的估計值是使人十分震驚的,單單就越南戰爭之中中美兩方投入的兵力與物力,簡直就可以與二戰之中最激烈的戰爭相比較。可見二戰之後世界人民對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爭論是十分激烈的,美國在當時處於弱勢的形勢下也是極其緊張的。
美國在對越南戰場的關注中,在最初的支持中,支持形式是 軍事 物資與派兵,派兵迅速且規模巨大,可見美國對於越南戰爭的重視度極高。因為在美國人的眼裡,越南戰爭直接關繫到資本主義在亞洲的發展與勝利,這直接涉及到自己國家的切身利益。而戰爭參與者投入如此的物資如此巨大,人力如此之多,也是越南戰爭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
而就越南而言,他們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反對侵略、尋求統一的道路,就像在摸索中前進的中國一樣,傷亡這種代價是必須且在他們的眼中是必然的,所以生命的逝去在他們看來是偉大且值得歌頌的。中國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的不久,國民經濟並沒有很好地發展,物資匱乏,資源短缺,技術不夠,而技術上的不足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員上的傷亡,所以越南戰爭傷亡人數堪數是二戰之中最慘烈的戰爭。越南戰爭傷亡慘重,但是對於越南來講,最終的勝利是充滿了積極意義的,這場反侵略戰爭的勝利保全了國家的主權,贏得了 國際 威望。因為戰爭中的優秀表現,中國的國際地位也隨之上升。
越南戰爭是怎麼回事
像越南這樣的國家,與中國有著類似的遭遇。先是被各種資本主義國家侵略掠奪,爾後好不容易有了獨立的可能性,可是又被萬般阻攔,先是被法國佔領,後來又被日本侵佔,本來國家就不大,資源也不多,那麼越南戰爭是怎麼回事呢?
越南戰爭的直接造成者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在美國和蘇聯的兩極對比斗爭之下,世界其他國家對於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陣營戰隊就顯得極為重要。在美國的眼裡,分裂的越南如果不加以被阻止,就會成為亞洲帶動社會主義發展的一個毒瘤,所以美國絕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那麼,越南戰爭是怎麼回事呢?
最初,南北越南是有對抗形勢的,美國最初支持南越南的軍事,投入了大量物資與軍事武器,到了後期,南越南的頭目被撤換成了美國的一個傀儡皇帝。南越南與北越南的對抗直接就演化為美國與北越南的對抗,中國當然是支持北越南的,最初在北越南反抗法國的斗爭中中國就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因此在對抗美國的道路上,中國的支持必不可少。美國在越南戰場的投資比二戰中的投入還要大,最終的失敗造成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美國的經濟迅速下滑,人民怨聲載道,再加上這種非正義的戰爭使得國內外反對聲一片,所以直接的造成結果是美蘇的對抗局勢發生了直接扭轉,以上就是對越南戰爭是怎麼回事的介紹。
越南戰爭美國對中國評價
起初越南戰爭美國對中國評價是極低的,因為本身百廢待興的中國自不量力地參與進來是不被世界看好的,在美國看來簡直就是多管閑事。雖然涉及到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斗爭,但是因為軍事實力的原因,中國即使身在社會主義陣營也是被無視的。
但是當時中國與蘇聯的形勢已經惡化,最終越南戰爭使得美國喪失了大量的金錢與人力,投入如此之大卻並沒有得到最終的勝利,在冷戰中迅速被置於被動地位。中國在戰爭中的表現也使得美國對中國刮目相看,越南戰爭美國對中國評價開始改變。再加上越南戰爭使得美國意識到自己在戰略上的失誤,於是開始調整戰略的美國開始促成最終自己與中國的合作。
而中國方面,蘇聯老大哥漸漸遠去,外部的支撐逐漸失去,西方迫於壓力又沒有與中國建交。這時美國前來伸出援手在中國看來是極好的,機遇、條件都已經成熟。越南戰爭一戰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崛起的實力,美國與中國建交之後,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也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就這種趨勢來看的話,當初蘇聯如果不惡化與中國的關系,或許之後的兩極冷戰格局也會有些改變,世界 歷史 就會改寫,但是歷史不能假設,事實就是最終蘇聯解體,中國發展卻越來越好,而這其中,越南戰爭美國對中國評價的改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上,便是對美國態度的介紹。
猜你喜歡:
1. 越南是什麼時候統一的
2. 日本佔領越南的歷史
3. 中美外匯戰爭始末
4. 二戰美國為什麼幫中國原因何在
5. 中國打越南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