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飲食習慣
越南盛產大米,人們曰常的主食是粳米,有的民族食糯米為主(如泰族)。同時也有一些雜糧,如玉米、木薯、馬鈴薯等。家常飯食是大米飯、清水煮空心菜、澆魚露和小螃蟹湯。其中用木鱉(一種蔬菜類植物)果汁拌的糯米飯特別受到喜愛,這種飯看上去晶亮鮮紅,味甘且有滋補作用。米飯一般用鍋煮,但在山區也有常用青竹筒燒飯的,糯米則通常用甑子蒸熟食用。麵食主要是烤餅和餡餅,越南人喜歡用米粉做餡餅、薄餅,以及各種各樣的粉條。燴米粉、牛肉粥也是受歡迎的大眾食品。越南的大型方、圓糯米棕子是特色食品,過節時食大個糯米粽子。
副食品有各種蔬菜、肉、禽、蛋、魚等。豬肉、牛肉、魚肉和雞肉是主要肉食原料。調味品主要有豆醬和魚露。餐具為中式的碗、筷等。
越南鄰近我國,廣東菜館在這里早有開設,越南人受廣東口味影響較深,喜歡喝中國茶,喜歡吃魚、蝦、鮑魚、海參、魚翅、瘦肉和雞,也愛吃狗肉。吃萊口味宜清淡,不喜歡吃辣,喜歡吃糖醋類和醋溜類萊餚。烹調喜炸、清蒸、燒鹵等。不論城市或鄉村,火鍋都是經久不衰、受人歡迎的。越南人愛用花生油烹制菜餚。特別喜歡用干蒜瓣來炒牛肉。竹筍是越南人喜吃的萊餚。
越南海岸線長,海產多而價廉,在一些沿海城市如芽庄等,餐廳供應的海鮮很有特色。越南的湖泊、河港、水塘也很多,所以魚在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魚的吃法多種多樣,熬、煎、煮、腌等。越南人將一些墨魚、蝦或魚肉等腌過,將炭爐放在餐桌上,上鋪鐵網,客人就將墨魚等放在網上烤熟,很受遊客歡迎。尤其喜歡食用鮮魚加工而成的「魚露」,魚露是魚肉和鹽溶化而成的汁液。魚露是佐餐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故有「看魚露下飯」之說。農村中還喜歡做小螃蟹湯。
越南人喜歡青菜生吃。在越南餐館就餐,您可能會常常看到越南人將鮮綠欲滴的各種青菜生吃,這是越南的傳統吃法。青菜主要有洗凈的空心菜、生菜、綠豆芽,還有各種香菜,如芫荽、薄荷等。生吃的青菜要蘸作料,主要是魚露、酸醋和鮮檸檬汁。越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青菜生吃有生津降火的作用,且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
B. 越南令人發指的飲食習慣
越南是一個以大米為主食的國家,其中泰族等民族以糯米為主食。此外,越南還生產玉米、木薯、馬鈴薯等雜糧。越南人的家常飯食包括大米飯、清水煮空心菜、澆魚露和小螃蟹湯。木鱉果汁拌的糯米飯因其晶亮鮮紅的外觀和甘甜滋補的口感而特別受歡迎。
越南的副食品包括各種蔬菜、肉、禽、蛋、魚等。豬肉、牛肉、魚肉和雞肉是主要的肉食原料,而豆醬和魚露是主要的調味品。越南人喜歡清淡口味的菜餚,不喜歡吃辣,喜歡糖醋類和醋溜類菜餚。烹調方法包括炸、清蒸、燒鹵等。
越南的火鍋廣受歡迎,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越南人喜歡使用花生油烹飪,尤其是用干蒜瓣炒牛肉。竹筍是越南人喜食的菜餚。
越南的海岸線長,海產豐富且價格低廉。在一些沿海城市,如芽庄,餐廳供應的海鮮具有特色。越南的湖泊、河港、水塘眾多,因此魚類在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越南人將墨魚、蝦或魚肉等腌制後,在餐桌上烤熟,這種吃法很受遊客歡迎。越南人喜歡生吃青菜,如空心菜、生菜、綠豆芽等,通常蘸以魚露、酸醋和鮮檸檬汁。
越南的小吃非常著名,如河內的螺螄粉和湯河,胡志明市的牛肉火鍋等。越南的素菜也很有名,可以用豆腐製作各種不同的菜式,再加上各種蔬果,令人百吃不厭。
越南的特色小吃還包括魚露、雞粉、螺螄粉、湯河、牛肉粉、蝦餅、肉粽、春卷、綠豆糕等。此外,越南還有各種水果,如香蕉、橘、柚、菠蘿、芒果、菠蘿蜜、荔枝等。
越南的傳統服飾是長衫,通常以絲綢類質料輕盈軟薄的布料裁剪,款式類似中國旗袍,但衣褲自腰以下開高衩,配上同花式或白色布料的寬松長褲。越南長衫手工精細,不講究穿著的身段,因此每個人穿起來都非常合身好看。
越南的竹笠是用草和竹子編成,質輕、透氣、防曬及防雨,非常適合越南的氣候。越南笠帽最大的特點是其圓錐狀的造型。越南漆器的製造技術最早可溯至三~四世紀,其產品包括畫作、屏風、盒子、花瓶、托盤及棋盤等。
越南的「胡志明鞋」也是世界有名的越南鞋,最初是用從法軍奪來的輪胎製作,現在則改為用皮或合成皮製作。
C. 筍的種類有幾種
筍的品種有80餘種,其中毛竹筍、早竹筍、紅哺雞筍等是最為常見的筍類:
一、毛竹筍:毛竹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竹種,江南於3月下旬至5月上旬採收春筍,以筍尖剛露出土面時挖取的春筍品質最好,筍體露出土面後,筍殼色澤變褐紫,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
二、早竹筍:早竹產於浙江和江蘇南部,竹稈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頭紅與蘆頭青兩個變種。紫頭紅從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筍,筍殼淡紫,有褐色斑點和小斑塊,筍長15~20厘米,基都粗約3厘米,單個重約0.1公斤。
三、紅哺雞筍:紅哺雞筍別稱紅筍,浙江栽培,竹稈高5~5.3米,橫徑約6厘米,出筍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筍殼褐紅,有黑色斑點和小斑塊,中央約1/3青色帶紫,筍長33厘米左右。
四、尖頭青筍:尖頭青筍產於浙江杭州,竹杠高3.5~5.5米,橫徑3~4厘米。出筍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筍殼青紫,有褐色小斑點及雲紋狀斑塊,青紫色,兩側青色。
五、麻竹筍:麻竹別稱甜竹、大葉烏竹等,竹稈叢生,出筍期5~11月,以7~8月最盛。筍殼黃綠色,有暗紫色毛。筍長約26厘米,基部粗約13厘米,單個重1公斤,大的3~4公斤,肉質較粗,主要制筍乾和罐頭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