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和命脈,是一個民族存在和發展的力量所在,文化傳承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間斷,只有這樣,文化才能一直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Ⅱ 為什麼越南使用漢字3000年,在上世紀短短30年間就廢除了
哪兒來的三千年?滿打滿算從秦始皇建立秦朝徵辟嶺南算起,漢字傳入越南也才兩千年的時間而已,更何況漢字在越南,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認識。
越南是東南亞唯一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古代也以漢字作為正式的文字。
不過跟咱們不同,越南雖然使用漢字,但越南人說的語言是越南語,盡管越南語借用了大量漢語詞彙,但畢竟不同於漢語,屬於另外一門語言,這就有意思了。
最早將漢字傳入越南,其實並非在秦朝,直到漢朝的時候,漢字才隨著儒家學說大規模傳入當 時尚 且屬於蠻荒邊遠之地的越南北部地區。
說是傳入,可古時候能夠讀書認字並非尋常百姓能做得到的事情,就算是在中原地區,讀書人的家裡條件也不會那麼差,因為讀書是很花錢的一件事。
中原人就算是不認識漢字,但畢竟說的還是漢語,所以學習漢字是比較輕松的,但是在越南情況完全就不一樣了,因為越南人說的是越南語,並非是漢語。
由於中原王朝的強大,影響力巨大,所以古時候的越南貴族與有身份地位的人,他們說的是漢語寫的是漢字,而廣大的越南普通百姓們,根本不識字,也不說漢語。
從秦漢到唐朝,越南北方都屬於中原的郡縣,但在五代十國時期越南脫離了出去,自主意識不斷加強,對於漢字的態度也產生了變化,越南也想過創造自己的文字。
為了有自己的文字,增加自主性,越南人曾創造出一種叫做「字喃」的越南文字,其實說白了就是用漢字各種拼湊加減弄出來的,原理跟日本人創造日文差不多。
然而字喃比起漢字更加復雜,而且要命的是,漢字本來就很難學了,越南人弄出來的字喃比漢字還要古怪難懂,並且字喃源於漢字,要學字喃,還必須先學漢字才行。
因為字喃的天生缺陷實在明顯,被發明出來沒多久就被棄之不用,漢字仍舊還是越南古代王朝主要的正式文字,各種文書典籍與正式的場合,全都是使用漢字的。
由於漢字的使用,使得越南的讀書人在文化等領域享有絕對的優勢,因此他們也非常支持漢字在越南的地位,使得漢字在上千年歲月里,都是越南的主流。
不過越南人想要有屬於自己的文字的夢想一直沒有消失,直到十七世紀的時候,來自於發過的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幫助越南人完成了這個上千年的夢想。
當時法國人到越南的時候,是想著更加方便進行傳教,結果發現當地的越南人大部分根本就不識字,所以這些傳教士就用拉丁字母拼寫越南語,創造出了「國語字」,即越南文。
因為這是一種拼音文字,認識了字母之後,會讀就會拼,會拼就會寫,所以很快就在越南推廣開來,只不過越南的貴族與讀書人為了自身利益,仍舊使用漢字,拒絕國語字的地位。
中法戰爭後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法國人在越南大規模廢除漢字的使用,為了進一步去除漢字的影響,法國極力推行國語字的應用,想著之後再推廣法語,深化對越南的殖民。
在反對法國的殖民斗爭之中,越南很多的有志之士覺得,文化的傳播是很重要的,可漢字實在太難學了,而且多數人根本就不認識漢字,所以還是國語字比較好。
不管是殖民者還是越南當時的進步人士,全都廢棄漢字,而改用國語字,在二戰之後,不管南越還是北越都紛紛廢除漢字的地位,以國語字作為越南的正式文字。
越南之父胡志明,其本人出身一個讀書人家庭,他精通漢字漢語,還能用漢語作詩,但他帶領越南人走向自由的時候,就廢除漢字的地位,大規模推廣越南語跟國語字。
對於越南來說,發展才是硬道理,漢字雖然傳入越南很多年,可僅在極少數貴族與讀書人群體當中流傳,而且漢字難學更難精,對於越南的文化傳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比起漢字,越南文明顯要容易學得多,在不到十年的時間之內,越南的識字率飛速上升,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已超過了90%,遠遠高於當時世界上其他大多數的國家。
文字的普及也帶動了知識的傳播,這對於越南的文化發展還有其他領域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好處也是有必要的,反正以前大部分人壓根兒不識字,廢不廢除漢字都無所謂。
對於越南來說,他們在 歷史 上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中國太大太強,越南心中有所畏懼有所防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強化文化自主,擺脫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是越南廢除漢字的原因。
其實漢字在越南就好像文言文對咱們來說,影響力很大,用了上千年,但跟大多數人是沒有什麼關系的,而且非常難學,現實當中如無必要,不學也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以前越南正式的文字就是漢字,所以各種典籍史料,還有古建築上書寫的都是漢字,現在的普通越南人壓根兒就不認識,因此國內有人覺得這造成了越南的文化 歷史 斷層。
這也未必,因為越南並非全然沒人懂得漢字,專業的相關人士同樣可以將過去的漢字給翻譯成越南語然後傳播開來,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妨礙。
越南語當中,相當多的詞彙都來自於漢語,對於漢語言的理解程度還是非常深的,這是西方各種語言所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很多中國的詩詞歌賦,越南人也能欣賞。
漢字傳入越南上千年,但與絕大多數普通的越南人沒什麼關系,他們世世代代都說越南語也不識漢字,廢除漢字對他們來說沒啥關系,反而推廣國語字,對他們的好處更大。
雖然說越南語是一種拼音文字,在平時使用的時候容易產生很多的歧義,這就跟韓國的韓語是一樣的,這也是所有拼音文字的弊端,很難去除。
但是與韓國不少人開始後悔廢除漢字不同,越南國內幾乎沒人提起要恢復漢字,在越南除了要前往中國的留學生,與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沒什麼人學漢字。
越南的春聯、書法之類,也幾乎都是越南語的地盤,只有那種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有專門的學者他們還會使用漢字的書法,精通漢字之類。
可以說,越南廢除漢字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就跟韓國一樣,因為漢字在過去數千年的時間當中並沒有融入民間廣泛被接受,在越南只是少數群體的專用文字而已。
Ⅲ 越南為何會從古代中國分離出去根本原因是什麼
越南,原名交趾,位於中國南部。越南和中國領土相接,是中國的鄰國。同作為東南亞國家,越南和中國的文化高度相似,甚至宗教信仰,也是驚人的一致,舉國推崇儒釋道文化。事實上,自漢唐以來,越南就是中國的屬地,五代之後,才獨立出去,成為一個國家。
中原王朝後來的多次征伐均以失敗告終。直到清末,越南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光緒九年(1883),中法戰爭爆發時,在僵持階段時,雙方共同商議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清政府被迫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以及法越雙方簽訂的條約,越南自此成為法屬殖民地,而中越的宗藩關系正式終結。從此,中國徹底“丟掉”了越南。《中法新約》簽訂,標志著越南正式地脫離了與中國的宗藩關系。
盡管越南最終獨立了出去,但不可忽視的是,在那一千多年與中國內地共為一體的漫長悠久的歲月里,無數的中國內地人士曾湧向那片土地,用他們獨有的智慧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為那片土地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Ⅳ 越南人算漢人嗎
1. 越南人的長相與中國人相似,由於歷史上的交流,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但越南人主要是京族人,京族在中國屬於少數民族之一。
2. 京族與漢族有著密切的關系,有說法認為京族人的祖先是神農氏,即黃帝。然而,盡管存在這樣的歷史聯系,京族人並不等同於漢族人。
3. 越南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歷史上曾長期使用漢字,後來才發展出自己的文字。越南與中原漢族文化的聯系可追溯至先秦時期,當時越南地區被越國統治。
4. 秦始皇統一百越後,南越成為其一部分,顯示越南與中國歷史上的淵源。盡管如此,越南人並非直接是漢族人與當地土著混血的後代。
5. 盡管越南人可能含有漢族血統,但這種說法未經科研測試,不能作為確定的事實。越南人的文化認同與漢族有差異,且越南曾長期受到中國皇權統治,之後成為中國的附屬國。
6. 越南的語言和文字與中國有相似之處,但經歷殖民統治後,越南文化出現斷層,逐漸摒棄了中華文化,發展出自己的本土文化。
7. 在近代戰爭中,越南與中國之間產生矛盾,導致越南更加遠離中華文化。然而,現存的古建築上仍可見到繁體漢字,反映出中華文化對越南的深遠影響。
Ⅳ 為什麼胡志明在建立越南之後馬上廢除了漢字
胡志明之所以要廢除漢字,那是為了能夠在文化上面恢復國家的一個獨立,讓國家有著自己鮮明的民族文化,不再和中國一樣,因為長此下去,它很可能就會被中國的文化所同化,這樣一來它們的國民就會對中國產生一種依賴。所以說胡志明不愧為一個優秀的領導,雖然說他廢除了中國的漢字,但是越南的文字大部分還是和中國的文字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對他們的一些偏旁和筆畫做出了改變,但是經過了幾十年的殖民統治,導致了漢字在越南這個國家基本上斷層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胡志明利用這個機會廢除了漢字,推行了一些比較簡單易懂的字體,當代的越南已經找不到那些可以會認漢字的老人了。
越南人的這種行為,可以說是一種學習外來優秀文化的一種表現,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他們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認同和強烈的依賴,他根本就沒有體現出自己一個國家的民俗文化,這樣長久下去,那麼他很有可能就會亡國,這個亡國,指的是他們文化上的,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那麼是非常悲哀的,一味的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是不允許也不可能長久存在下去的。所以胡志明在最後宣布廢除了漢字,有利越南獨立自治的。
Ⅵ 越南廢除漢字後,為什麼依舊過春節掛春聯
1. 隨著中國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旅遊已成為一項日益受歡迎的活動。人們不再滿足於國內旅遊,紛紛尋求出國體驗異國的風情和習俗。越南作為近年來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憑借其優美的風景、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及低廉的物價,特別是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吸引了大量中國遊客。如今,中國遊客已成為越南國際遊客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越南國際遊客中約三分之一的遊客來自中國。
2. 許多中國遊客在越南旅遊時發現,越南的許多文化現象與中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例如,越南的順化皇宮模仿了中國故宮的建築風格,越南民間建築也常常採用中國傳統的建築元素,而且歷史上越南曾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盡管如此,中國遊客在越南看到門前的春聯時,卻往往會忍不住發笑。
3. 越南的春聯上並不是使用漢字,而是阿拉伯字母,這讓中國遊客感到非常驚訝。這種現象源於越南歷史上的漢字廢除運動。在法國殖民時期,越南被禁止使用漢字,被迫採用法語。盡管越南最終獲得獨立,但漢字的使用卻中斷了。年輕一代的越南人已經不再認識漢字,因此在選擇國家文字時,越南選擇了阿拉伯字母作為自己的文字。
4. 然而,越南廢除漢字已有70多年的歷史,現在卻有一些越南人開始後悔。因為越南的古典文獻大多是用漢字書寫的,現在年輕一代幾乎無法閱讀這些文獻,導致了文化的斷層。此外,使用阿拉伯字母書寫春聯顯得不協調,許多越南年輕人也不再認識古建築上的漢字。這些現象讓一些文化學者感到痛心,他們呼籲恢復漢字教育。
5. 對於越南恢復漢字教育的呼聲,外界看法不一。有人認為,恢復漢字有助於傳承越南的文化遺產,連接越南的過去與現在。但也有人擔憂,這可能會導致越南文字體系的混亂,影響越南語言的現代化發展。無論如何,越南關於是否恢復漢字教育的討論,反映了對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