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MOTNGHINDONG是那個國家的錢
是越南的錢,「MOTNGHINDONG」是越南語「一千盾」的意思
越南語的「đồng」的本意是銅、青銅,對應的漢字為:「銅」,「盾」為現代漢語的音譯。
(1)越南語記者怎麼說擴展閱讀
優點
一是防偽安全性強。
該套塑料鈔票採用的基片不是一般普通的塑料,而是一種技術含量非常高的無纖維高分子聚合物,質地接近鈔票紙,有防靜電、防復印,塑料基片本身就是第一道有效的防偽措施。另外,該塑料鈔採用變色油墨、隱形數字、激游標簽、光柵、對印透視、凹凸印刷等十多種先進的防偽技術,有效地杜絕了假鈔的滋生、泛濫。
二是防潮、防腐蝕,整潔度好。
由於塑料鈔票的基片是無纖維、無孔隙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鈔票外面的鍍膜使塑料鈔票不吸水、不吸油、少粘塵、防腐蝕,提高了整潔度。
三是耐用性強。
塑料鈔票耐撕裂,耐磨損,異常堅韌。據了解,流通塑質鈔票與原紙質鈔票流通的壽命相比要長出5倍。材料的差價相比,營運短期費用與長期效益相比,以塑質替代材質印刷鈔票,產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㈡ 老山、者陰山、法卡山地理信息和現今的歸屬是什麼
法卡山以3號主峰為界,中國據有1、2、3號峰,越南得4、5號峰;老山以4號主峰為界,中國據有1、2、3號峰;者陰山同樣以主峰一分為二
陸地勘界完成之後,中越雙方同意啟動制定指導解決中越海上問題基本原則協議的磋商。但「不是短期內可以看到確定的解決方案」。歷時18年,中越陸地邊界上的界碑終於可以固定下來了。
2009年11月18日,歷經長達18年的談判和勘界,中國和越南的代表在北京簽署了《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議》,《中越陸地邊界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議》等三個文件。至此,除了最後一個「難啃」的骨頭中印邊界,中國陸地邊界的談判與勘定工作接近完成。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中越問題專家,曾經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越南語一級播音員潘金娥對南方周末記者評價說:中越完成陸地邊界勘界,是一個「大的突破」,但是海上邊界,尤其是南海問題依然「分歧較大」。
中越這兩個社會主義鄰邦,終於從冷戰時代最後的陰影走出,擁有了一段無論在地圖上還是在國土上都已經沒有爭議的穩定邊界。
法卡山、老山、者陰山歸屬。"2006年,法卡山主峰3號高地上重新樹立起新勘定的1156號界碑。南方4號,5號高地也正式歸還越南;老山以主峰4號高地為界,中國退回4號高地以北,據有1,2,3號高地。"
老山,者陰山,法卡山——中越邊境最具標志性也最具爭議性的三個地名,隨著《高山下的花環》等一批文藝作品,成為曾經的中越兩國間的軍事摩擦的注腳,進入無數國人的記憶。
由於1979年的中越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幾乎持續整個80年代的中越軍事摩擦,中越兩國陸地邊界之間的軍事對峙,一直持續到90年漏備悄代中後期。甚至直到去年,中央媒體依然在報道中國邊防部隊在法卡山進行「戰備演練」。
中越之間的邊界條約盡管早於1999年就已簽署,但具體到牽動人心的老山、法卡山等陣地的歸屬,依然無法查證——中越之間的有爭議領土僅為227平方公里,這在長達1350公里的邊界線上零散分布,即使有所得失,根本無法體現在目前公開發行的地圖上。
這也使得近年「老山全部劃歸越南」、「法卡山劃歸越南」一類傳聞不斷在關心中越邊境劃界的網民中傳播。
(2)越南語記者怎麼說擴展閱讀
戰斗精神
在老山、者陰山地區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我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和支前民兵、民工,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返渣命英雄主義精神,堅決執行命令,一舉殲滅了入侵之敵,收復了被越軍侵佔的老山、者陰山。
在其後的防禦作戰中,又多次粉碎了越軍的反撲,勝利地完成了作戰任務,保衛了祖國地邊疆。
在作戰中,我們的部隊得到了很大的鍛煉,部隊的軍事訓練、指揮藝術、政治工作和後勤保障工作,經受了考驗。廣大指戰員英勇頑強,機智果斷,前仆後繼,連續戰斗,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
各部隊之間,密切協同,互相支援,發揮了整體作戰的威力。當地政府和各族人民,踴躍支援前線,為保障作戰的勝滾宏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作戰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功績顯著的英雄單位和個人。
為表彰他們的英雄事跡,鼓勵全軍廣大指戰員的愛國熱忱個戰斗意志促進我軍的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中央軍委決定:授予陸軍第十一軍三十一師九十三團九連「者陰山英雄連」的榮譽稱號。
㈢ 加油的各國語言
1,中文: 加油 讀音: jia you,字面上的意思是給運作的機器或是車子之類的添加燃料油或加入潤滑油。
2,英文: Come on 或 Go,come跟go一起用,表示來去,中間需要加and。
3,德文:Gib Gas!讀音: /gip ga:s/,用法舉例: Gib Gas, Haas!
4,日文: 「頑張れ」(がんばれ)/讀音: /gan ba lei/。
5,希臘文:Έλα ,含義:翻譯成中文有「到達(終點)」的意思。
6,俄羅斯文: Vpered, Marat,含義: 相當於"Go, Marat!", "Vpered" 是俄羅斯文"前進"的意思!
7,韓文: 화이팅(加油) 讀音:hua i ting (Fighting) ,韓語「加油」是學英語的:화이팅(加油)【/hua i ting/ (Fighting)】/파이팅(hua i ting)-加油【/huai ting/】。
8,西班牙文: Vamos 讀音: `ba `mous,含義: VAMOS 是西語「上」的意思。
(3)越南語記者怎麼說擴展閱讀:
中文加油的由來
關於加油一詞的由來眾說紛紜。一段時間內,恩佐·法拉利先生無意中創造此詞的說法甚囂塵上。但此說法應為謬誤,因為我們知道國外基本沒有哪個國家在鼓勵別人是使用「加油」一意的語言。
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辦,許多國外的遊客和記者就對觀眾口中的「加油」大惑不解。至於「加油」一詞真正的由來,仍需要專業學者進行以事實為依據的研究考證。
據說,清朝嘉慶年間,有一舉人張鍈,為官三十餘載,他一生最為重視教育事業,在任期間,每到午夜交更時分,他都會派兩個差役挑著桐油簍巡城。如果見哪戶人家有人在挑燈夜讀,便去幫他添一勺燈油,並且送上鼓勵,這就是「加油」的由來。而張瑛的第四個兒子就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
㈣ 《越南》在十二屬相中缺少一個什麼屬相
越南人使用的十二生肖中只有1個生肖與中國的不同——越南的沒有 「兔」,但有「貓」。
因此,中國的「兔年」,在越南成了「貓年」。在中國屬「兔」的人,到了越南就變成屬「貓」的了。
越南有與中國幾乎一致的十二生肖,一樣是12種動物,與12地支相對應。
(4)越南語記者怎麼說擴展閱讀:
十二生肖最早是從中國傳入越南的,那為什麼中國的「兔」到了越南變成了「貓」了呢?
真正的原因已無從考證,一種說法是當時中國的十二生肖紀年法傳入越南時,「卯兔」的「卯」與漢語「貓」的讀音相似,結果「卯年」誤讀成「貓年」;
另一種說法是,當時越南尚沒有「兔」這種動物,因此用「貓」來代替,「兔」也就成了「貓」了。
其他國家也有生肖。越南以貓替兔,印度有獅無虎,其餘相同。
韓國、日本生肖與中國相同。柬埔寨和泰國與中國相同,但分別以牛和蛇打頭。緬甸是八大生肖,周一到周日(周三細分上下午)出生的人分別屬虎、獅、雙牙象、無牙象、鼠、天竺鼠、龍、妙翅鳥。
西方生肖可追溯到古巴比倫:貓、犬、蛇、蜣螂、驢、獅、公羊、公牛、隼、猴、鱷、紅鶴。埃及和希臘與之相似:牡牛、山羊、獅、驢、蟹、蛇、犬、貓(希臘為鼠)、鱷、紅鶴、猿、鷹。
此外,黃道十二星座也被認為是歐洲十二生肖。
㈤ 老山、者陰山、法卡山地理信息和現今的歸屬是什麼
老山和者陰山皆屬於中國雲南省,法卡山屬於中國廣西省。
1、老山
老山位於於中國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天保鎮,是一座與越南交界的山,老山位於天保鎮駐地船頭村以西,8平方公里,著名區域有主峰區域(27個山頭,最高點1422米)、松毛嶺區域(最高800多米)。附近有中國國家級天保口岸 。
2、者陰山
位於中國雲南省麻栗坡縣楊萬鄉區域邊緣,距縣城79公里。
屬喀斯特地貌,山脈東北西南走向。石灰岩溶洞較多,路少溝深,山勢險峻,為亞熱帶地區,溫差變化大,上午多為濃霧籠罩,雨天能見度10--50米。該地區山巒起伏,海拔1200多米,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海拔差異大。
3、法卡山
法卡山是橫跨中國廣西憑祥市上石鎮南緣與越南某地的界山,包括5個高地,由西北向東南5個高地組成,其主峰為3號高地,海拔511.3米。
(5)越南語記者怎麼說擴展閱讀:
1、老山主峰問題
主峰點的劃歸問題:網上有兩種說法,有的說是劃歸中國,有的說是1、2、3號高地劃歸中國、而主峰點(4號高地)劃在越南。2016年6月9日查老山的網路地圖時,看到中國方註明 「老山風景名勝區」,越南方註明 「老山主峰」(其實指主峰點),靠近分界線50米左右。
2、法卡山劃界
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之前,主峰上曾經豎立中越傳統邊界26號界碑,為中越邊界的重要「騎線點」,中越兩國「一國一半」,北方1、2號高地屬中國,南方4、5號高地屬越南。
1981年「拔點作戰」之後,中國控制了從南往北全部5個高地。隨後的「抗反」戰斗主要集中在3號高地及其南部的4號、5號高地。
在2006年,3號高地上重新豎立起新勘定的1156號界碑。南方4號、5號高地也正式「歸還」越南。整個中越陸地勘界工作長達18年,2009年春節前完成野外立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老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者陰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卡山
㈥ 如何看待中越戰爭面對記者提問,越南戰神武元甲的回答一針見血
1990年9月,北京舉行第十一屆亞運會,在開幕式上,一位身穿帶有越南大將軍銜軍禮服的老人,引起全球媒體矚目。這位老人是越南文武雙全的大將武元甲,當時中越邊境戰爭剛剛平息,越南將軍就作為特邀貴賓來到中國參加活動,這讓許多西方國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那麼,武元甲將軍和中國之間有什麼 歷史 淵源?而那短短的15字回答又有何深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電閃雷鳴的年代,了解武元甲將軍同我國的友誼。
要說武元甲有多聞名,這位昔日的「抗美名宿」在逝世時,以前的對手美國對其去世的消息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大多都是持敬重之情。一些美國人還將其與麥克阿瑟、隆美爾等軍事天才並列,越南人更是高度評價武元甲是世界名將。
而武元甲和我國之間的友誼長達半個世紀,友誼的淵源就要從上世紀30年代說起。 那時的中國軍民團結一心,共同加入到保家衛國的戰斗當中,與不懷好意的日本侵略者進行較量。
等到了1938年的冬天,隨著全面抗日戰爭逐步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戰爭的進度出於日本最初所料,導致他們戰線拉鋸過長,兵力不足,無奈調整了戰略。
就在這個時候,越南主要締造者阮必成來到了中國,和我國人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在這段並肩戰斗的時光里,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經歷的,寫了許多我國抗日的文章,然後將這些文章全部寄回到國內,並在報刊上進行發表。
當時的武元甲還是個文人,其家族中有威望的長輩給他起名武元甲,別號文,希望他將來能夠文武雙全。
武元甲也是不負期望,在學生時期成績優異,從大學畢業後,拿到了法學學士的文憑,然後進入到河內的一所中學當 歷史 老師。由於這段經歷, 武元甲會三國語言, 能流利地用越南語、法國和漢語跟外人交談。
那時的越南還在法國殖民統治之下,武元甲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就用自己的方式積極支持反殖民的活動,時常給一些支持越南爭取民族獨立運動的報紙投稿。
武元甲的這些愛國心聲,很快就被越南共產黨管理的報刊所中意,吸納他為編輯。在這里, 武元甲結識了阮,並於不久後加入了越南共產黨,成為了阮最信任的同志之一。
在阮前往中國時,武元甲通過他的文章了解中國,特別是了解了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日本侵略者做殊死戰斗的英勇事跡,其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除了我國外,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日本野心勃勃,垂涎對這一地區包括南越。 在這種情況下,越南共產黨決定建立武裝力量,為同侵略者進行殊死對抗作準備。但是彼時他們的領袖還在中國,為了請示指令,武元甲同其他兩人臨危受命,出發前往中國。
1940年5月,武元甲一行人離開越南來到中國,在昆明見到了阮。不過當時阮並不著急給他們下達命令,既然要同侵略者作戰,那就要有相關的軍事基礎。
於是,武元甲等人在阮的安排下准備前往延安,去學些軍事知識。然而,就在他們等待期間,歐洲戰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德國打敗了法國,這對法國殖民統治下的越南是個好事,同樣也是個不確定因素。
阮在意識到事情的緊急性後,暫緩了武元甲等人軍事學習的安排,讓他們趕緊回國准備進行戰斗,迎接民族解放戰爭高潮的到來。
果然不出阮所料,日本趁著德國打敗法國之際,不僅讓自己的部隊進入印度支那駐扎,還脅迫原本就在印度支那駐扎的法國軍隊。此時的局面對於越南軍民而言極為不利,他們所要面臨的敵人除了法國還有日本,要想打贏這場戰爭,是極為艱巨的。
武元甲遵照阮的指示回到越南後,便投身武裝斗爭,他的軍事生涯從此開始。1944年12月22日,越南共產黨的第一支武裝部隊成立,武元甲任總指揮。
在戰爭的千錘百煉下,原本只是擅文的教書先生、編輯出身的革命戰士,逐漸成長為了一位優秀的軍事指揮官,很快武元甲就被任命為越南解放軍總司令。
1945年,越南宣布獨立,武元甲被任命為國防部長。而他也成為了越南第一位被授予大將軍銜的將領,在民族解放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武元甲雖然沒能去成延安,但他在昆明、貴陽的那段時間耳濡目染,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越兩國人民在患難之中建立起的珍貴友誼。
1946年12月9日,法國卷土重來,再次踏上越南的領土,越南抗法戰爭爆發。在法軍更為先進的武器裝備面前,武元甲指揮的越軍節節敗退。
等到1949年,我國奏響了勝利的凱歌,而越南仍在同法軍進行殊死對戰,越南軍民處境愈發艱難。面對如此不利局面,阮冒著千難萬險,經過長途跋涉來到我國,希望我國能夠提供援助。
我國本著國際主義精神,立即派出了我國的兩員大將前往越南協助越軍作戰。 在我國的支持下,原本士氣低迷的越軍重振旗鼓,越南軍民同仇敵愾,同法軍進行了一場場游擊戰爭。
到了1950年,武元甲已經在越北地區建立了一支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 總兵力達一萬人。這年秋天,武元甲認為自己的力量已經很強大,足以向法國遠征軍發動進攻。
可盡管他在兵力上占據優勢,在之後的攻擊戰中,越軍還是以失敗告終。直到法國換了指揮官,武元甲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重新獲得主動權。
1954年3到5月,越軍在武元甲的率領下發動奠邊府戰役,共殲滅法軍1.6萬多人。這場戰斗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軍的進攻計劃,法國承認戰敗 。由於抗法戰爭中的許多戰役,其名義總指揮都是武元甲,這就使得他因此成名,頭上開始懸起 「奠邊府之虎」 的稱號和 「世界名將」 的光環。
將法軍趕走後,越南人民沉浸在勝利中。但誰承想,法國走了,美國來了。還不等越南人民喘口氣,他們就又投入到了抵抗美軍的戰斗當中,抗美戰爭拉開帷幕。在這場戰爭中,我國仍一如既往地為越南提供援助。
在抗美戰爭期間,武元甲擔任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指揮越軍同美軍交戰。此外,為了從我國手中汲取作戰經驗,他開始頻繁來往於中越之間,同我國領導人一起商討抗美的作戰計策。我國清楚長期的軍旅生活有多艱苦,再加上越南的作戰區域大多都是雨林,環境較為惡劣。
於是,我國鑒於武元甲在艱苦環境中得不到真正的休息,非常關心他的 健康 ,於是便多次邀請他到中國來作適當的休息和療養。
在這期間,武元甲幾乎走遍我國的遼闊山川,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中國的許多地方他都去過了。而他與我國之間的情誼,也正是在這潛移默化下漸漸形成與加固的。
1969年,越南主要締造者逝世,中越關系急轉直下,雖然這不是武元甲願意看到的,但他卻無力阻止。在蘇聯的大力援助下,越南的軍事實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漸漸地,越南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大,不再滿足於現有的,開始從一個最初的被侵略的受害者身份,轉換為侵略者身份,走上了侵略擴展的道路。
1978年年底,越南進攻柬埔寨,並且還加緊了對寮國的控制。同時,越軍還不斷在中越邊境挑起爭端,想要侵佔我國領土。 就這樣,原本是阮為了聯合抗美救國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聯邦」的設想,到了此刻已經成為了越南對外擴張的依據。
武元甲始終念著中國的好,並且公開反對越南入侵柬埔寨。 但此時利益熏心的黎文潤哪裡還聽得進去。就這樣,越南在中越邊境的動作越來越多,而武元甲也不斷被排擠,漸漸地不再握有實權,只保留了一個頭銜。
隨著越南在邊境的挑釁行為不斷升級,我國對越南展開了反擊, 中越戰爭就此爆發 。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越南非但沒討到什麼好,國內經濟還受到嚴重影響,持倒退趨勢。 等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中越邊界沖突才漸漸平息,兩國關系逐漸恢復正常。
1986年,黎文潤去世,此時的越南已經被柬埔寨戰爭拖得筋疲力盡, 為了盡快恢復中越關系, 1990年9月,武元甲作為越南代表,在我國邀請下作為特邀貴賓出席了北京亞運會。
對於這個問題,武元甲並未顯露出任何不滿,反而笑著回答道: 中國只是敲打他們,越南有自保能力。在當下那個場合提起中越之前鬧得不愉快的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傷及到兩國的關系。
雖然中越關系在當時已經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還沒有正式恢復正常。如果武元甲的回答有一點漏洞,那麼就有可能被人誤解。 然而,武元甲的回答可以說是滴水不漏,他的話不僅展現出了我國的強大實力,還展現了他對自己國家的強烈自信。
而他的看法,跟我國對越南進行反擊的目的差不多,我們期望和平,但也不會任人欺負,越南屢屢在邊境挑起沖突,必須對其進行警告,展開反擊是希望以此來震懾住越南,讓他們不要再糊塗下去。 在武元甲出席北京亞運會的第二年,中越關系便恢復了正常,這其中離不開武元甲為改善關系付出的巨大努力。
武元甲將軍在他102歲那年與世長辭,數十萬越南人民站在路邊為其送行。總而言之,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國愛好和平,但絕不怕任何挑釁, 歷史 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