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詩歌像中國的古詩一樣要押韻么,推薦幾首越南好詩吧。謝啦。
越南詩歌
昔日河畔,花葉失色
太陽死寂,冰冷顫栗
我步履遲疑,行過小村
憶其了兒時
你優雅的輪廓
霎時溫柔的目光,凝視著我
記得那時,夕陽西沉
映照你的粉頰,秀發成波
"沒名字的河流"
我出生時,暗自嗚咽
藍天,大地
溪水黝黑
長年累月下,我逐漸成長
沒人對我細加照顧
沒名字的人
沒名字的是河流
沒顏色的是鮮花
芳香撲鼻,萬籟無聲
河流,過客
在那旅行的生涯裏
渡過年年月月
我虧欠祖先的恩德,難以忘懷
我舉目猶豫,能否穿州過省
重返家鄉
B. 越南古詩南國山河翻譯
南國山河南帝居(Nam quốc sơn hà Nam đế cư)
截然定分在天書(Tiệt nhiên định phận tại thiên thư)
如何逆虜來侵犯(Như hà nghịch lỗ lai xâm phạm)
汝等行看取敗吵帆鉛虛(Nhữ đẳng hành khan thủ bại hư)
越南的國土是越南的統升好治者住的地方,國轎譽土分界是天書上寫的(作者假借神仙托夢),如果有人來侵犯的話,你們走著瞧,看看誰會失敗?
C. 越南語古詩翻譯
越南語古詩翻譯
導語:怎樣用越南語朗誦古詩?下面是我整理的越南語古詩翻譯,歡迎參考!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Xuân hiểu
Xuân miên bất giác hiểu
Xứ xứ陸鬧 văn đề điểu
Dạ lai phong vũ thanh
Hoa lạc tri đa thiểu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Đăng cao
Phong cấp, thiên cao, viên khiếu ai,
Chửthanh, sa bạch, điểu phi hồi.
Vô biên lạc mộc tiêu tiêu hạ,
穗襪Bất tận trường giang cổn cổn lai.
Vạn lý bi thu thường tác khách,
Bách niên đa bệnh độc đăng đài.
Gian nan khổhận phồn sương mấ早族罩n,
Lạo đảo tân đình trọc tửu bôi.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Xuân vọng
Quốc phá sơn hà tại,
Thành xuân thảo mộc thâm.
Cảm thì hoa tiễn lệ,
Hận biệt điểu kinh tâm.
Phong hoả liên tam nguyệt,
Gia thư để vạn kim.
Bạch đầu tao cánh đoản,
Hồn dục bất thăng trâm.
;D. 是的古義和今義
(1) ㄕˋ (2) 表示屬於:他~工人。 (3) 表示相同:《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4)表示具有:玫瑰花~紅的。 (5) 表示呈現:滿身~汗。 (6) 表示承認所說的,再轉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詩~好詩,就是太長了。 (7) 表示適合:來的~時候。 (8) 表示任何:凡~。~活兒他都肯干。 (9) 用於問句:他~走了嗎? (10) 加重語氣,有「的確」、「實在」的意思:天氣~冷。 (11) 對,合理,與「非」相對:~非。他說的~。實事求~。 (12) 認為對:~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3) 表示應承或同意(單說一個「是」字):~,我就去。 (14) 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5) 助詞,把行為對象提前表示只這樣做:惟你~問。惟利~圖。 (16) 姓。 (17) 鄭碼:K/KAII,U:662F,GBK:CAC7 (18) 筆畫數:9,部首:日,筆順編號:251112134 可以是認定、斷定、承認、接受時的一種狀態,是人經常作出決定時的心聲。短暫人生有些就是一直在追求「是的」,表現出一種人生的生活內涵。 (19)「是」的「求是」含義應當在具體的語境中體現。 (20)「是」的主要用途是作為聯系主詞與賓詞的「系詞」,表明二者之間的某種聯系。主詞與賓詞的聯系就是「是」的具體語境的含義。 (21)就是,相當於。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是shì (1) 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日,從正(變形)。「日」指「太陽」。「正」指「標准」、「基準」。「日」與「正」聯合起來表示「太陽位於空間基準點」。 本義:夏至(太陽位於夏至點)。 引申義:1.(方向上)正對。不偏不倚。 2.正確。 說明:古代中國人把南方作為基本方向。他們把中國描述為一個面向南方的國家:「左東海,右流沙,前交趾(今越南),後幽都」。「二十八宿」體系用「四象」來表示就是:「左蒼龍,右白虎,前朱鳥,後玄武」。「四象」的蒼龍、白虎、朱鳥的頭都朝向南方,玄武的龜頭與蛇頭一個指向蒼龍尾部,一個指向白虎尾部,最終還是指向南方。南方朱鳥宮的中間是「七星」之宿,這便是夏至點所在位置) (2) 同本義 [right] 是,直也。——《說文》。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體。——《禮記·玉藻》。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 (3) 對的,正確的 [correct] 王弗是。——《國語·楚語》。注;「理也。」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荀子·勸學》。註:「謂正道也。」 立是廢非。——《淮南子·脩務》。註:「善也。」 彼人是哉。——《詩·魏風·園有桃》 袁崇煥遣驛吊敵,公詬言於朝,朝議是公(袁可立)。——明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 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林覺民《與妻書》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窩);是非渦(矛盾糾紛的中心);是非場(矛盾糾紛場所) (5) 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猶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處(到處;處處) 是shì[代] (1) 此,這 [this;that] 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漢·賈誼《論積貯疏》 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林嗣環《口技》 (2) 又如:是日(此日,這一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里;此處);是長是短(這樣長這樣短;如此這般);是月(這個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shì[動] (1) 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praise;justify]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劉開《問說》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貶低現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指評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訂正 [correct]。如:是正(訂正;校正) (4) 遵從,以為法則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 (5) 關系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be] 正是四國。——《詩·曹風·鳲鳩》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覺民《與妻書》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節;只能是他來電話 (7) 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沈括《夢溪筆談》 (8) 又如:他不是學生 (9) 表示陳述的對象屬於「是」後面所說的情況。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如:對是對,錯是錯,不能混為一團 (11)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場 (12) 表示讓步 [be…,but]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柳永《雨霖鈴》 (13) 又如:這料子是塊好料子,就是貴了點 (14) 表示適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嘗試。用同「試」 [try]。如:是猜(試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語(似說非說;旁敲側擊) 是shì[副] (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務必);是須(必須,務須);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買的票;他手藝是高明,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2) 「是」不重讀時,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only]。如:我[是]問問,沒有別的意思 (3) 用作虛詞,在回答問題、命令或要求時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興同你一起進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處(極為緊張處;到處) 是shì[連] (1) 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則(雖然,雖則);是則是(是即是。雖則是) (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詞。如:他瘦是瘦,可從來不生病 (3) 有雖然的意思。用於轉折句。如:他早走了,趕是趕不上了 (4) 表示原因、目的。「是」後可加「因為、由於、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錯誤是[因為]平時太驕傲了 (5) 選擇問句的格式是:「還是…還是…?」「是…還是…?」「…還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誰值班?還是你還是小王 (6) 或者[or] (7) 回答選擇問句,要重復問句的一部分,一般不連「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快 (8) 有時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還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 回答也可能超出問句的范圍。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不快也不慢 是shì[名] (1) 商業、職業或政府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affairs] 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國是 (3) 姓 是shì[助] 幫助賓語提前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劉開《問說》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E. 越南課本里有中國古詩詞嗎
沒有了
因為越南廢除了漢字
採用法語的表音文字
所以在整個教育系統中是沒有漢字的
但是他們有用越南語表達的中國古詩
比如靜夜思
望廬山瀑布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這些在初高中課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