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語 cao sao vang 是什麼牌子
你好!
CONG TY CO PHAN DUOC PHAM TW3:國家第三葯品股份公司
CAO SAO VANG 是葯膏的名字,TW3是第三制葯廠簡寫,用於區別其他廠家的同類葯膏。
你手中的葯膏很可能是黃色五角星的包裝。CAO SAO VANG如果直譯,就是「黃星葯膏」。
其實此類葯膏是越南的一種常見的外用葯膏,由桂油、薄荷、龍腦等葯材加工製成,可以用於流感所引起的鼻塞、咳嗽;對腹痛、抽筋、肌肉脹痛也有一定療效。
另外,「SAO VANG」在越語中常用於表示「優秀」、「傑出」、「金獎」等的意思。這個膏葯以此命名,有可能也是為了說明其療效出眾和產於越南。
⑵ 中國三十大緊缺葯材
中國緊缺葯材有很多,如黨參、黃芩、黃精、重樓、遠志等,如下:
1、黨參
黨參是生活中的常見植物葯材,它來源於植物黨參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根,黨參不單能治療人類的多種常見病,還能當養生食材供人們食用,黨參是所有中葯材中效果較好的存在。2018我國黨參需求量達到5.22萬噸,而年產量大約卻只在2萬噸-2.1萬噸。
2、黃芩
黃芩別名山茶根又叫土金茶根,原產地是在東北地區。黃芩的葯用價值主要集中在它的根部,2015年黃芩「爛市」的影響,已將黃芩推向緊缺葯材的一方。2015年產量約2.1萬噸上下,2016年下降到1.6萬噸左右,2017年下降到9000噸左右。黃芩目前的年需求量應在1.85~2.2萬噸之間。
8、豬苓
豬苓為多年生真菌,具喜冷涼、陰郁、濕潤,怕乾旱的特性。在我國分布極其廣泛,而且已有2000多年的葯用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豬苓作為一種中葯材,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因糖尿病人群增多、癌症病人增多,促使其需求量逐年增多,豬苓年需2000-3000噸左右,貨源主要來自野生,野生豬苓產量大約400-600噸。
9、柴胡
柴胡又稱山菜、茹草,是一種傘形科植物柴胡的乾燥根。我國每年對柴胡市場需求在500噸左右,產量卻不及400噸,所以現在急需增產來滿足市場,柴胡吃多了會導致身體倦怠、白天愛打嗜睡、反應能力下降、工作效率會降低、嚴重影響食慾等不良現象,因此,一定要適量的服用柴胡。
10、紫蘇
紫蘇,相信很多愛吃炒螺的朋友們都了解,炒田螺的時候加點紫蘇葉子下去,不但可以去腥還可以增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搭配食材,紫蘇也是我們常見的中葯材,我國中葯材市場及食品市場年需紫蘇約120噸左右,但我國產量只有60噸上下。
(2)越南最大葯廠叫什麼擴展閱讀
屬於短缺葯品
目前,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都屬於短缺葯品范疇。
一般認為成本高、利潤低、生產廠家少是「救命葯」短缺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