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妹妹是越南華人,來自胡志明市,現在廣州想認識在廣州的越南人,不知那有越南人會館
廣州有一個旅館聽說是一個越南妹包下來,專供越南商家到廣州商貿落腳的。也有很多懂越南語的華僑在那裡當翻譯。是你想找的嗎?如果是,我可以幫你聯系。
『貳』 廣州會館來由
廣州會館,作為粵西古邑的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追溯至清乾隆年間,徐聞縣的商業活動蓬勃發展,吸引了江門、南海、番禺、東莞、順德、新會、清遠、三水、花縣、增城等地的商人們組建行會、聯絡鄉誼,形成了繁榮的商業網路。為了加強彼此間的聯系與支持,共有296個號的商人群體,以及370名個人捐贈了白銀三千四百二十九兩三錢六分,共同在徐聞知縣湯元芑、徐聞縣守備武尚禮的支持下,由左韋齊等十六人督理建造了廣州會館。
廣州會館位於徐聞縣賓朴古城東門外,坐西南向東北,其位置正對著東關墟龍尾街,是舊時民間貿易集散的中心。會館設計獨特,分為正廳和副廳各一組,正廳採用四進院落的四合院式布局,中央有天井,正廳面闊三開間,寬13.5米,進深39.41米。首進進深7.66米,前方有走廊,大門高3.85米,寬1.9米,全部由整條大理石精心雕刻而成。巨木屏風,氣勢恢宏。門外石階四級,全長2.6米,兩旁抱鼓石雕工精細絕倫。正門上方題寫著「廣府會館」四個大字,這是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新會譚國恩的題字,書法蒼勁雄強。
廳內採用九架梁斗拱結構,硬山頂,內部裝飾有木雕,刻畫著歷史傳奇故事中的戲套人物,以及花鳥蟲獸等嶺南藝術的精品,美輪美奐、栩栩如生,令人贊嘆。前廳正面兩翼山牆相對鑲有署名「番邑莫雲生作」的磚雕,造型奇特,做工精巧。山牆為鍋系牆,又稱鰲魚牆,寓意深遠。
四進廳側內牆上鑲有端硯石刻制的《廣州會館碑》和《徐聞縣新建廣州會館題名碑》共三通,篆額,碑文楷書,精美別致。其中,《廣州會館碑》由賜進士出身朝議大夫尚書房行走文淵閣校理、國子監察前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教收庶吉士加三級順德溫汝適撰寫,賜進士出身,奉迎大夫尚書房行走咸安官總裁翰林院編修前左春坊左黃善名御史順德廷槐書寫,立石於嘉慶十年歲在乙丑冬十一月。
廣州會館現已被列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建築不僅展現了粵西古邑的獨特風格,更讓人感受到了廣府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先人的智慧與匠心。廣州會館的存在,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它以獨特的建築風格、豐富的歷史記載以及精美的藝術裝飾,向後人展示了一段段輝煌的歷史篇章。
廣州會館坐落在市區埠前街(今廣仁小學)。由旅居雄州廣州商人創建於明萬曆年間。館向南,三進,佔地面積3834平方米,實用面積2510平方米。乾隆二十一年(1756)該館重建。大門橫額有清光緒七年(1881)孟冬重修時嶺南近代學者陳澧題的「廣州會館」石匾。大廳前楹柱上有咸豐年間探花李文田作的一副長聯:「靈跡遍區中覽粵會東環拱極遙涵海國,雄州開嶺表沔湞流南匯朝宗咸衛仙城。」